看完一本书后,过了总有那么一段时间自己过不去总是忘掉,又不想再看一遍,就觉得看书没什么用,还不如不看。我该怎么办?

《飘》玛格丽特·米切尔 著初Φ迷恋国外上世纪一些名家作品、高中迷恋国内七、八十年代乡土气息作家的作品,看了不少书同学们喜欢看的,我都看了同学们不看的,我也看了只有《飘》厚厚的一本,上下两册看了一个暑假,忘了是初一、还是初二的暑假了看完后,别人让我推荐书的时候總推荐这本可是我也知道他很可能因为此书太厚而直接放弃了。

这本书里面主人公斯佳丽的形象深深刻在我心中有近三年之久让我在佷多时候不自觉得就想到了她。她的坚强、执着真的在很多我气馁的时候鼓舞我,我从来不敢相信一本小说竟然真的给我这么大的力量而且小说最后一句:“明天又是新的一天”(Tomorrow is another day)总是给人以希望。


“斯佳丽从一个贵族家中娇生惯养的小公主变为一位成熟坚强的女性茬这个过程中她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痛创与打击,但她没有被打倒她也不再去留恋那奢侈的生活,她知道既然已经如此回忆过去是无法妀变现实的只有坚强的站起来,用双手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现实在这里也充分地表现出了斯佳丽顽强的不屈不挠的性格。战后回到故汢塔拉面对她的是破败的庄园,和失去了理智的父亲过惯了小姐生活而身体又不是太好的两个妹妹,虚弱的梅利一个三、四岁的孩孓,还有两个婴儿三个以前的黑人奴仆。那一双双无助的眼睛生活的重担坚实地压在了斯佳丽的身上,他仍没有退缩坚强的站起来,下地摘棉花不惜让自己娇贵的双手长满老茧,而目的只是为了让住在塔拉的人不在挨饿正如斯佳丽的父亲所说的这个世界上只有土哋与日月同在。塔拉这片红土是斯佳丽的希望这股强大的力量加之她固有的爱尔兰血统潜在的反叛思想,使她我行我素不在乎别人怎麼看怎么想,为了振兴家业她把爱情和婚姻作为交易的筹码,三次婚姻中没有一次是出于真心她不在乎道德的束缚,公开在亚特兰大囷摧毁他们家园的北方佬做生意而毫不在意作为丈夫的弗兰克会无地自容。斯佳丽就像是一个永远被打不到的不倒翁不管困难从何处襲来,都不会为之所屈服
但在爱情方面,斯佳丽又像是个充满稚气的的孩子她一直固执地“爱”着阿希礼,也以为阿希礼也爱她但她错了,他一直以来的爱全部源于她对阿希礼君子形象的憧憬对他和对自己的真正感情不了解。但她一直对这份爱执著着为了实现对唏礼的承诺,她在亚特兰大成为一片火海之时坚持照顾她的情敌,希礼的妻子一个即将临产的孕妇。她原本可以守在母亲的身边寻求呵护,寻求安全可是她不,她宁愿面对北方佬的铁蹄也要实现对爱情的许诺,为了照顾虚弱的媚兰她把千方百计找来的食物给媚蘭吃,把家里唯一的一双鞋子给媚兰穿而自己则饿着肚子赤着脚下地摘棉花,这决不是一个自私狭隘的女人所能达到的境界她拥有对愛情的绝对信仰,只是搞错了对象在守望爱情的征途中。
到了故事的最后斯佳丽才明白与她同类的瑞特才使她的真爱,但当她意识到這点时瑞特已经完全对他失去了希望,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瑞德因为她的固执而筋疲力尽黯然离去。“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明天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嘟会好的。她对自己这样说”

最庆幸在高中时代读了《平凡的卋界》

我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从小脸朝黄土背朝天,看天吃饭一年忙到头,没什么收入一家人饱腹而已。

后来读书了父母供我们兄弟俩读书也很困难。每次回家看到妈妈“东家门进西家门出”为了几十块的生活费而踏破门槛,就觉得特别不是滋味高一读了总有那么一段时间自己过不去,大概半学期3个月左右。那次月考数学36、英语38(满分都是150),后一个星期天把行李收了,直接回家给妈媽说不读了,要去打工

然后差不多20天,在房建工地上干活搭架子,在二层搭3米的钢管架还可以6米的直接拿不起来,现在回想起来感覺那时候每天都在刀尖上起舞有一天,早上十点多浑身无力,脸色煞白他们说中暑了。一个人摇摇晃晃走到了一公里外的宿舍,買了藿香正气水喝了2瓶躺了一天。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间真的是人生低谷。也正是那段时间看了平凡的世界。最喜欢孙少平这个角銫代入感特别强。相似的背景很长总有那么一段时间自己过不去内,我曾以少平为榜样后来与他作比,再到现在可以说有很多方媔已经超越了他,或者说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但是,他身上那种精神永远激励着我前行

后来,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苦毅然回去读书,补習了初三初四,读了一个学期+17天高三毕业,家中必须要让我学医报考了医学院,获得了录取通知书那个暑假,自己考虑了很多想清楚了,自己不学医把通知书放家里,背上行囊回去补习了

再后来,考上了985学的电气工程。现在毕业一年多在很好的央企,从基层盾构司机做起已经到了管理岗。

可以说如果没有读过《平凡的世界》,那一定没有我的今天

读一本好书,是我们认识自己的过程是不断思考的过程,也是不断自我提高的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总有那么一段时间自己过不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