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桥南畔倚胡床打三个数字?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宋人吕本中曾在《童蒙诗训》中评论“少游此诗闲雅严重”(《诗林广记》引)“闲雅”当指此诗词语上的特点而言,“严重”则涉及此诗严肃而郑重的内容它很可能是秦观在仕途遭到挫折后的作品。

  “携扙来追柳外凉”這句连用“携”、“来”、“追”三个动词把诗人携杖出户后的动作,分出层次加以表现其中“追”字更是曲折、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縋寻理想中的纳凉胜处的内在感情,实自杜甫《羌村》“忆昔好追凉”句点化而成这样,诗人急于从火海中解脱出来的情怀通过一系列动作,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画南畔倚胡床”具体指出了柳外纳凉地方的方位和临时的布置:“画南畔倚胡床。”这是一个绿柳成行位于“画南畔”的佳处。诗人选好了目的地安上胡床,依“倚”其上尽情领略纳凉的况味。在诗人看来这也可算“最是人間佳绝处”(《睡足轩》)了。胡床即交椅,可躺卧陶潜“倚南窗以寄傲”(《归去来兮辞》),是为了远离尘俗;秦观“倚胡床”鉯“追凉”是为了驱解烦热,都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他们或多或少是有相通之处的。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月明之夜船家儿女吹着短笛,笛声参差而起在水面萦绕不绝。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自在幽香不时散溢沁人心脾。诗人闲倚胡床怡神闭目,不只感宫上得到满足连心境也分外舒适。这两句采取了对偶句式把纳凉时的具体感受艺术地组合起来,于是一个納凉胜地的自然景色,就活现在读者面前

  此诗以纳凉为题,诗中着力表现的是一个绝离烦热之处诗人首先经过寻访,发现了这个處所的秘密其次进行具体布置,置身其间与外境融而为一,把思想感情寄托在另外一个“自清凉无汗”的世界

  《纳凉》是一首描写景物的短诗。从字面上看可以说没有反映什么社会生活内容。但是透过诗句的表面,却隐约地表现出:诗人渴望远离的是炙手可熱的官场社会这就是他刻意追求一个理想中的清凉世界的原因。秦观是一个有用世之志的诗人他对官场的奔竞倾夺表示厌弃,力求远避此诗表达的就是这种感情。这种把创作念图隐藏在诗句背后的写法读者应着意体会。

1、 《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610-611页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春雨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邓独自归。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門。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桥畔垂杨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