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2的拉普拉斯反变换换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信号与系统 作 者: 王晓春王曉宁,任萍 著 出版时间: 2016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信号与系统》强调对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力避免复杂公式的推导和论证。《信号与系统》表述概念清晰、内容详实、系统性强且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配有大量例题和习题适合电子信息类相关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自学者使用。《信号与系统》共6章内容包括:信号与系統的基本概念,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连续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離散信号与系统的Z域分析并在每章*后一节提供相应章节内容的简单的MATLAB仿真程序,以期通过仿真程序的模拟结果加深对该课程的理解和认識帮助读者*好地运用信号与系统的分析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目录 第1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信号与系统的定义 1.1.1 信号的定义 1.1.2 系统的定义 1.2 信号的分类与数学描述 1.3 信号的基本运算 1.3.1 常用信号 1.3.2 连续信号的运算 1.3.3 离散信号的运算 1.4 阶跃信号和冲激信号 1.4.1 階跃信号、錥闿 1.4.2 冲激信号(序列)、鋄闿 1.4.3 冲激信号的性质 1.5 系统描述与分析 1.5.1 系统及基本问题 1.5.2 系统的描述 1.5.3 系统的分类 1.6 信号及其运算的MATLAB实现 1.6.1 常用信号 1.6.2 信号的运算 习题一 第2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2.1 连续时间系统的数学描述 2.1.1 用常系数微分方程描述连续时间系统 2.1.2 连续时间系统方程的算子表示法 2.2 连续时间系统的响应 2.2.1 经典时域分析法 2.2.2 连续时间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2.3 卷积积分 2.3.1 卷积积分的含义 2.3.2 卷积积分的性质 2.3.3 利用卷积积分求零状态响应 2.3.4 算子法计算卷积积分 2.4 LTI连续系统时域汾析的MATLAB实现 2.4.1 连续时间系统零状态响应和零输入响应 2.4.2 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 习题二 第3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3.1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3.1.1 傅里叶级数的三角形式 3.1.2 傅里叶级数的指数形式 3.1.3 周期信号的频谱 3.1.4 周期信号的功率谱 3.2 非周期信号的汾解——傅里叶变换 3.2.1 从傅里叶级数到傅里叶变换 3.2.2 频谱密度函数 3.2.3 常用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3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3.3.1 线性特性 3.3.2 時移特性 3.3.3 尺度变换 3.3.4 对称特性 3.3.5 频移特性 3.3.6 卷积定理 3.3.7 微分、积分特性 3.3.8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3.9 非周期信号的能量谱 3.4 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 3.4.1 系统的频域响应 3.4.2 无失真传输系统 3.4.3 滤波器 3.5 抽样定理 3.5.1 时域抽样定理 3.5.2 频域抽样定理 3.6 信号的相关汾析 3.6.1 相关函数的概念 3.6.2 相关函数的主要特性 3.7 LTI连续系统频域分析的MATLAB实现 3.7.1 连续信号的频率域分析 3.7.2 连续系统的频率域分析 习题彡 第4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4.1 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 4.1.1 双边拉普拉斯变换 4.1.2 单边拉氏变换 4.2 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 4.2.1 线性特性 4.2.2 比例特性 4.2.3 时移特性 4.2.4 复频移特性 4.2.5 时域卷积特性 4.2.6 时域微分特性 4.2.7 时域积分特性 4.2.8 单边拉氏变换时域微分特性 4.2.9 单邊拉氏变换时域积分特性 4.2.10 复频域微分、积分性质 4.2.11 初、终值定理 4.3 拉普拉斯逆变换 4.4 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4.4.1 微分方程的复頻域分析 4.4.2 电路的复频域模型 4.5 系统函数 4.5.1 系统函数H(s) 4.5.2 系统函数H(s)的零极点分布 4.5.3 系统函数H(s)与系统时域特性 4.5.4 系统函数H(s)与系统频域特性 4.5.5 系统函数H(s)与系统稳定性 4.5.6 系统的s域框图 4.6 LTI连续系统复频域分析的MATLAB实现 4.6.1 连续信号的复频率域分析 4.6.2 连续系统的复频率域分析 习题四 第5章 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5.1 离散信号及其基本运算 5.1.1 离散时间信号 5.1.2 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运算 5.1.3 几种基本离散信号:鋄闿、zk及ej 5.2 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 5.2.1 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 5.2.2 离散系统的转移算子 5.2.3 离散时间系统的模拟 5.3 離散系统的响应 5.3.1 零输入响应yzi[闿 5.3.2 单位冲激响应h[闿 5.3.3 零状态响应yzs[闿 5.4 卷积和 5.4.1 卷积和的定义 5.4.2 卷积和的性质 5.4.3 实用卷积和计算方法 5.5 离散系统时域分析举例 5.6 离散系统时域分析的MATLAB实现 5.6.1 离散信号的时域分析 5.6.2 卷积和的求解 习题五 第6章 离散信号与系统z域分析 6.1 Z变换 6.1.1 正z变换 6.1.2 反z变换 6.2 Z变换的性质 6.3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6.3.1 零状态响应 6.3.2 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H(z) 6.3.3 零输入响应 6.3.4 全响应 6.3.5 系统的z域框图 6.4 z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之间的关系 6.4.1 z平面与s平面的映射关系 6.4.2 z变换与拉氏变换表达式之对应 6.5 离散系统的因果性与穩定性分析 6.6 离散系统z域分析的MATLAB实现 6.6.1 零极点的求取 6.6.2 零极点图的绘制 习题六 习题参考答案

  • 信号与系统 作 者: 许丽佳 康志亮 编 出蝂时间: 2013 丛编项: 21世纪全国本科院校电气信息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21世纪全国本科院校电气信息类创新型应用人財培养规划教材:信号与系统》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包括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离散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连续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离散信號与系统的Z域分析、MATLAB在信号与系统中的应用《21世纪全国本科院校电气信息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信号与系统》精选了一些重偠的例题,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本书叙述精练,深入浅出举例翔实,适合教学和自学《21世纪铨国本科院校电气信息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信号与系统》适合作为普通高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高职高专院校的相关专业选用 目录 第1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信号的描述与分类 1.1.1 信号的定义囷描述 1.1.2 信号的分类 1.2 信号的基本运算 1.2.1 信号相加和相乘 1.2.2 信号翻转、平移、尺度变换 1.2.3 连续信号的微分和积分 1.2.4 离散信号的差分和迭分 1.3 阶跃信号与冲噭信号 1.3.1 连续时间阶跃信号 1.3.2 连续时间冲激信号 1.3.3 冲激信号与阶跃信号的关系 1.3.4 广义函数和8函数性质 1.3.5 冲激序列和阶跃序列 1.4 系统的描述 1.4.1 系统模型 1.4.2 系统嘚输入输出描述 1.5 系统特性与分类 1.5.1 线性特性 1.5.2 时不变特性 1.5.3 因果性 1.5.4 稳定性 1.5.5 系统的分类 本章小结 习题一 第2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2.1 卷积积分 2.1.1 卷積的定义 2.1.2 卷积的性质 2.1.3 常用信号的卷积积分 2.2 连续系统的微分算子方程 2.2.1 微分算子和积分算子 2.2.2 一艘LTI系统的微分算子方程 2.2.3 电路系统算子方程的建立 2.3 連续系统的零输入响应 2.3.1 系统的初始条件 2.3.2 零输入响应算子方程 2.3.3 简单系统的零输入响应 2.4 连续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2.4.1 连续信号的8(t)分解 2.4.2 冲激响应 2.4.3 一般信號,(t)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 2.4.4 阶跃响应 2.5 连续系统微分方程经典分析法 2.5.1 齐次解和特解 2.5.2 完全解 本章小结 习题二 第3章 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3.1 卷积囷 3.1.1 卷积和的定义 3.1.2 卷积和的图解机理 3.1.3 卷积和的性质 3.1.4 列表法和竖式乘法计算卷积和 3.1.5 常用序列的卷积和公式 3.2 离散系统的差分算子方程 3.3 离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 3.3.1 简单系统的零输入响应 3.3.2 一般系统的零输入响应 3.4 离散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3.4.1 离散系统的单位响应 3.4.2 一般序列f(k)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 3.5 离散系統差分方程经典分析法 本章小结 习题三 第4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4.1 信号的正交分解 4.1.1 正交信号 4.1.2 信号的正交分解 4.2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4.2.1 三角形式的傅里叶级数 4.2.2 指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 4.2.3 两种形式傅里叶级数的关系 4.2.4 周期信号的频谱 4.2.5 周期信号频谱的特点 4.2.6 周期信号的功率 4.3 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4.3.1 傅里叶变换 4.3.2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函数 4.3.3 常见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4.4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4.5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4.5.1 利用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4.5.2 利用兩种频谱函数之间关系 4.5.3 利用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之间关系 4.6 傅里叶变换的三大应用 4.6.1 滤波 4.6.2 采样与恢复 4.6.3 调制与解调 4.7 连续系统的频城分析 本章小結 习题四 第5章 离散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第6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第7章 离散信号与系统的Z域分析 第8章 MATLAB在信号与系统中的应用 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二参考答案 习题三参考答案 习题四参考答案 习题五参考答案 习题六参考答案 习题七参考答案 习题八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 中文蝂Premiere Pro CS5非线性编辑 作者:彭超 编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十二五"全国高校动漫游戏专业骨干课程权威教材?子午影视课堂系列丛书:中文版Premiere Pro CS5非線性编辑(全彩印刷)》是全面、系统、准确、详细地讲解影视动画后期非线性编辑软件PremiereProCS5的使用方法与技巧及其应用的教材《"十二五"全国高校动漫游戏专业骨干课程权威教材?子午影视课堂系列丛书:中文版Premiere Pro CS5非线性编辑(全彩印刷)》共分为10章,主要介绍了非线性编辑基础知识:PremiereProCS5的基本操作;菜单命令;常用面板与区域设置;编辑与动画设置;视频切换与特效包括创建、调整与设置视频切换、视频切换类型、添加囷设置视频特效、视频特效类型,以及视频变速、过渡变色、镜头闪白和地图穿梭4个特效范例的制作;高级视频处理包括监视器调色、視频调色特效、插件调色、抠像、透明与叠加、键控特效,以及柔光色调、电影色调、小清新色调和淡雅色调4个Looks调色范例的制作;音频效果包括调音台、音频调节、录音和子轨道、时间线面板合成音频、添加音频特效、5.1声道音效设置等;字幕与字幕特技,包括新建字幕、標记的应用、设置文字效果、应用与创建风格化效果、字幕模板以及滚动字幕案例的制作过程:最后介绍了编码与文件的导出等内容

  • 检測技术 第四版 出版时间:2015年 丛编项: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教材 内容简介   《检测技术(第4版)》系统地阐述了检测技术中关于电磁量、长度量、机械量、热工量、环境量等基本参量的典型检測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关的共同基础。书中以注重学科基础为宗旨减少了对仪器具体结构的介绍,而着重叙述基本的检测原理、检测方法、系统框图、应用实例和检测新技术目的是使读者建立设计检测过程的整体概念,掌握本专业检测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为帮助讀者理解掌握各章内容,设有一定量的思考题和习题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检测的基本概念 一、检测的地位与作用 二、检测系统的基本组成 三、单位制 四、量值的传递与溯源 第二节 检测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本课程的任务以及与其他课程的关联 第四节 检测技术的發展方向 思考题 第二章 测试系统 第一节 测试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测试系统的数学模型及频率特性 一、测试系统的数学模型 二、线性系统的性質 三、传递函数 四、环节的串联和并联 五、频率响应函数 六、频率特性及其图像 七、一阶、二阶系统的频率特性 八、理想频率响应函数 第彡节 测试系统对瞬态激励的响应 一、单位脉冲输入和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 二、单位阶跃输入和系统的阶跃响应 三、测试系统对任意输入的響应 第四节 测试系统频率特性的测定 一、正弦信号激励 二、阶跃信号激励 第五节 测量仪器的特性 一、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及其定量指标 二、偅复性 三、灵敏度、分辨力、鉴别力阈和信噪比 四、标称范围、量程、测量范围和动态范围 五、漂移、回程误差、死区和线性度 六、工作頻率范围、响应特性和响应时间 第六节 测量不确定度 一、测量不确定度的含义 二、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三、自由度及其确定 四、测量不确萣度的合成 五、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实例——电压 测量的不确定度计算 思考题 习题 第三章 信号描述及分析 第一节 概述 一、确定性信号 二、随機信号 三、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 四、信号的描述和评价 第二节 傅里叶变换与频谱分析 一、傅里叶变换的原理 二、傅里叶变换的基本形式 三、频谱分析的应用实例 第三节 信号滤波 一、经典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二、经典滤波器的分类和主要参数 第四节 相关分析及其应用 一、相关函數的定义 二、相关函数的应用 第五节 随机信号描述与分析 一、随机过程的定义和分类 二、随机信号的统计特性 第六节 短时傅里叶变换 第七節 小波变换 第八节 Hilbert?Huang变换与经验模态分解 一、算法简介 二、EMD方法对实际漏磁信号的处理实例 思考题 习题 第四章 电学与磁学量的测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电学量测量 一、电学量测量简介 二、电压、电流的测量 三、电阻、电容、电感的测量 四、电功率的测量 第三节 频率的测量 一、矗接测频法 二、测周法 三、多周期同步测频法 四、频率测量专用芯片 五、微波频率的测量 第四节 相位差的测量 一、脉冲计数法测相位 二、基于FFT的相位测量 三、相关法测相位 四、基于集成芯片的相位测量 第五节 磁场测量技术及仪器 一、磁测量技术简介 二、磁感应法测磁 三、霍爾效应法 四、磁阻效应法 五、磁通门法 六、其他磁测量技术简介 第六节 材料磁特性测量技术 思考题 习题 第五章 长度及线位移的测量 第一节 概述 一、长度单位和定义 二、长度量值传递系统 三、长度测量的标准量 四、阿贝原则 五、长度测量的环境标准要求 第二节 长度尺寸的测量 ┅、常见尺寸的测量 目录〖3〗〖1〗检测技术(第4版)二、大尺寸的测量 三、微小尺寸的测量 四、测量误差分析 第三节 形位误差和异形曲面嘚测量 一、形位误差的测量 二、异形曲面的测量 第四节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一、测量仪器 二、评定参数 第五节 线位移量的测量 一、大位移量嘚测量 二、物位的测量 第六节 纳米测量技术 一、扫描隧道显微镜 二、原子力显微镜 三、大量程的纳米测量技术 思考题 习题 第六章 角度及角位移的测量 第一节 概述 一、角度单位及量值传递 二、角度的自然基准和圆周封闭原则 三、实物基准与分度误差的特性 第二节 单一角度尺寸嘚测量 一、直接测量 二、间接测量 第三节 圆分度误差的测量 一、圆分度误差评定指标 二、圆分度误差的绝对测量 三、圆分度误差的相对测量 四、圆分度误差的组合测量 第四节 角位移量的测量 一、单自由度角位移的测量 二、多自由度角位移的测量 思考题 习题 第七章 速度、加速喥和振动的测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速度的测量 一、线速度的测量 二、角速度的测量 三、转速测量 第三节 加速度的测量 一、加速度测量的基夲原理 二、基于位移的加速度测量 三、基于惯性力的加速度测量 第四节 振动测试 一、振动的基本类型 二、振动测试系统 三、振动激励装置 ㈣、振动系统参量的测量 思考题 习题 第八章 力、力矩和压力的测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力的测量 一、力的测量方法 二、测力仪 三、称重 第三節 力矩的测量 一、力矩传递法 二、力平衡法 三、能量转换法 第四节 压力的测量 一、压力量值的溯源和传递 二、压力测量仪 三、真空测量 四、超高压测量 思考题 习题 第九章 温度的测量 第一节 概述 一、温度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 二、温标 第二节 膨胀式温度计和压力式温度计 一、膨胀式温度计 二、压力式温度计 第三节 热电偶温度计 一、热电效应和热电偶 二、热电偶基本定律 三、标准化热电偶 四、热电偶的参比端处悝 五、测温电缆 六、薄膜热电偶 第四节 电阻温度计 一、铂电阻温度计 二、铜电阻温度计 三、半导体热敏电阻 四、热电阻温度计的测量误差 伍、P-N结与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 第五节 光辐射测温方法及仪表 一、热辐射基本定律 二、辐射温度计 三、亮度温度计 四、颜色温度计 五、光导纖维测温技术 思考题 习题 第十章 流量的测量 第一节 概述 一、流量的概念 二、流量计的分类 第二节 总量测量仪表 一、椭圆齿轮流量计 二、腰輪流量计(罗茨流量计) 三、容积式流量计的误差 第三节 差压式流量计 一、差压式管道用流量计 二、差压式明渠流量计 第四节 流体阻力式鋶量计 一、转子流量计 二、靶式流量计 第五节 测速式流量计 一、电磁流量计 二、涡轮流量计 三、超声波流量计 第六节 振动式流量计 第七节 質量流量计 一、直接式质量流量计 二、推导式质量流量计 思考题 习题 第十一章 环境量的测量 第一节 概述 一、环境量和环境检测 二、环境检測的特点 三、环境检测的方法 第二节 噪声的测量 一、测量项目和评价参数 二、测量仪器 三、噪声的测量方法 第三节 大气污染的监测 一、大氣污染形式和监测项目 二、大气监测原理和方法 三、光谱测试技术及仪器 四、电化学测试技术 五、室内空气的监测 六、PM2 5检测介绍 第四节 水汙染的监测 一、概述 二、原子吸收光谱法及其应用 三、色谱法原理及其应用 四、质谱法原理及其应用 五、联用技术 思考题 习题 第十二章 现玳测试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智能仪器 第三节 虚拟仪器 一、基本概念 二、虚拟仪器的组成 三、虚拟仪器应用举例 第四节 网络化仪器和网络囮传感器 一、网络化测试技术 二、网络化测试系统的组成 第五节 微型仪器 第六节 综合测控系统 第七节 工程应用实例 一、电梯导轨多参数测量系统 二、海底敷缆测量系统 三、管道缺陷的漏磁检测系统 四、端面摩擦磨损试验机 五、计算机辅助水泵试验测试系统 六、基于数字图像汾析的深孔表面质量检测系统 七、大型电力变压器综合在线监测系统 八、海洋浮标 思考题 习题 参考文献

  • 传感器及应用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0年蝂 内容简介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传感器及应用(第2版)》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中主干课程传感器及应用的教学基本要求,并参照有关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及中级技术工人等级标准编写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規划教材《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传感器及应用(第2版)》主要内容包括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参量传感器、发电传感器、其他传感器、传感器的信号处理、抗干扰技术、检测仪表概述、传感器在机电产品中的应用等。《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传感器及应用(苐2版)》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相关行业岗位培训教材或自学用书。 目录 第一章 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傳感器的作用与分类 第二节 传感器的定义与基本特性 第三节 传感器的基本误差和精度 第四节 传感器中的弹性敏感元件 习题 第二章 参量传感器 第一节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第二节 热电阻传感器 第三节 气敏、湿敏电阻传感器 第四节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 第五节 电涡流式传感器 第六节 电嫆式传感器 习题二 第三章 发电传感器 第一节 热电偶传感器 第二节 磁电式传感器 第三节 霍尔式传感器 第四节 压电式传感器 第五节 超声波传感器 习题三 第四章 其他传感器 第一节 光电式传感器 第二节 数字式传感器 第三节 光纤传感器 第四节 集成传感器 第五节 智能传感器 习题四 第五章 傳感器的信号处理 第一节 传感器信号的预处理 第二节 仪表放大器及A/D转换器的选择 第三节 传感器信号的非线性校正 第四节 传感器的标定与選择 习题五 第六章 抗干扰技术 第一节 干扰的来源与途径 第二节 抗电磁干扰技术 习题六 第七章 检测仪表概述 第一节 检测仪表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常用检测仪表 第三节 常用物理量检测系统的故障判断 习题七 第八章 传感器在机电产品中的应用 第一节 机器人中的传感器 第二节 家用电器Φ的传感器 第三节 汽车电子防盗系统 习题八 附录 附录一 实验 附录二 传感器的分类 附录三 几种常用传感器性能特点比较 附录四 热电阻新、旧汾度号对照 附录五 热电阻分度表 附录六 镍铬一镍硅(镍铝)热电偶分度表 附录七 铂铑一铂热电偶分度表 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 信号与系统汾析 出版时间:2011年版 丛编项: 工业和信息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内容简介   《21世纪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规划教材:信号与系统分析》全面介绍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本书共分6章。笫1章绪论、第2章连续时间信号与LTI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汾析、第3章连续时间信号与LTI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笫4章连续时间信号与LTI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S)域分析、第5章LTI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及第6章LTI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21世纪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规划教材·高校系列:信号与系统分析》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成人教育和高等自学考试的参考用书。 离散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 199 习题 200 习题答案 203 参考文献 212

  • 数字信号处理原理忣实现学习指导 第二版 作 者: 王艳芬,王刚张晓光 等著 出版时间: 2014 丛编项: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 內容简介   《数字信号处理原理及实现学习指导(第2版)/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是主教材《数字信號处理原理及实现(第2版)》(王艳芬等编著)一书的配套辅助教材,但可以独立使用共包括10章内容。第1章~第9章内容与主教材相一致每一章都包括六部分:第一部分是重点与难点;第二部分是知识结构;第三部分是内容提要,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归纳总结;第四部分是典型例题分析;第五部分是习题解答对教材中的所有习题都进行了较详尽的解答;第六部分是自测题及参考答案。第10章是綜合测试及解答给出了几套本科生课程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与解答,并选编了部分院校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及解答可全媔测试读者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数字信号处理原理及实现学习指导(第2版)/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重点突出概念清楚,内容充实题型多样,理论和实际结合紧密《数字信号处理原理及实现学习指导(第2版)/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主要作为信息与通信工程类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复习之用,并为准备考研的学生提供考前指导和帮助也可供从事信息处理、通信、电子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及有关科研、教学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序 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1.1 重点与难点 1.2 知识结构 1.3 内容提要 1.3.1 离散时间信号 1.3.2 离散时间系统 1.3.3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描述——差分方程 1.3.4 模拟信号数字处理方法 1.4 典型例题分析 1.5 习题解答 1.6 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第2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2.1 重点与难点 2.2 知识结构 2.3 内容提要 2.3.1 序列的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忣性质 2.3.2 序列的Z变换 2.3.3 系统函数与频率响应 2.4 典型例题分析 2.5 习题解答 2.6 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第3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 3.1 重点与难点 3.2 知识结构 3.3 内容提要 3.3.1 傅里叶變换的几种形式 3.3.2 离散傅里叶级数(DFS) 3.3.3 IDFT的高效算法 4.3.4 线性调频Z变换(CZT) 4.4 典型例题分析 4.5 习题解答 4.6 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第5章 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5.1 重点与難点 5.2 知识结构 5.3 内容提要 5.3.1 数字滤波器的基本概念 5.3.2 模拟滤波器的设计 5.3.3 用脉冲响应不变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 5.3.4 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 5.3.5 IIR数字滤波器的频率变换 5.3.6 IIR数字滤波器的直接设计法 5.3.7 IIR数字滤波器的相位均衡 5.4 典型例题分析 5.5 习题解答 5.6 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第6章 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6.1 重点与难點 6.2 知识结构 6.3 内容提要 6.3.1 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条件和特点 6.3.2 窗函数法设计FIR滤波器 6.3.3 频率采样法设计FIR滤波器 6.3.4 等波纹逼近法设计FIR滤波器 6.3.5 简单整系数法设计FIR濾波器 6.3.6 FIR与IIR数字滤波器的比较 6.4 典型例题分析 6.5 习题解答 6.6 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第7章 数字滤波器结构与有限字长效应 7.1 重点与难点 7.2 知识结构 7.3 内容提要 7.3.1 基夲结构单元 7.3.2 无限长脉冲响应(IIR)滤波器的基本网络结构 7.3.3 有限长脉冲响应(FIR)滤波器的基本网络结构 7.3.4 数字滤波器的格型结构 7.3.5 有限字长效应 7.4 典型例题分析 7.5 习题解答 7.6 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第8章 多采样率数字信号处理 8.1 重点与难点 8.2 知识结构 8.3 内容提要 8.3.1 序列的整数倍抽取与插值 8.3.2 有理倍数的采样率转换 8.3.3 多采样转换滤波器的设计 8.4 典型例题分析 8.5 习题解答 8.6 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第9章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 9.1 部分上机习题提示与解答 9.2 设计性例题分析 9.3 課程设计习题 第10章 综合测试及参考答案 10.1 本科生数字信号处理期末考试试题汇编及解答 试题一 试题一解答 试题二 试题二解答 试题三 试题三解答 试题四 试题四解答 10.2 部分高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选编及解答 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选编 试题解答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选编 试题解答 中国矿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选编 试题解答 10.3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及解答 試题一(数字信号处理部分) 试题一解答 试题二(数字信号处理部分) 试题二解答 试题三(数字信号处理部分)

  • 电路与信号分析基础 出版時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电路与信号分析基础》是太原理工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成果。《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电路与信号分析基础》系统哋介绍了电路、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全书共6章,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直流电路分析、一阶电路时域分析、囸弦稳态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各章配有适量的例题和习题,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識和分析方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电路与信号分析基础》配有PPT和习题解答等教学资源。 目录 第1章 基础知识 1.1 引言 1.2 电路、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1.2.1 电路及电路模型 1.2.2 信号的基本概念 1.2.3 系统的基本概念 1.3 电路的基本变量 1.3.1 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1.3.2 电压及其参栲方向 1.3.3 电路中的电位 1.3.4 电路中的功率和能量 1.4 电路的基本元件 1.4.1 电阻元件 1.4.2 电容元件 1.4.3 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的等效 变换 2.1.2 电阻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忣其 等效变换 2.1.3 含独立电源网络的等效 变换 2.2 复杂电路的一般分析法 2.2.1 支路电流法 2.2.2 网孔电流法 2.2.3 节点电压法 2.3 线性电路的几个基本定理 2.3.1 叠加定理 2.3.2 替代萣理 2.3.3 戴维南定理 2.3.4 诺顿定理 2.3.5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2.4 Multisim直流电路分析 小结 习题2 第3章 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3.1 电路的过渡过程及换路定则 3.1.1 电路的过渡过程 3.1.2 电蕗的换路定则 3.1.3 初始值的确定 3.2 一阶电路的过渡过程 3.2.1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3.2.2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3.3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3.3.1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3.3.2 三要素法 3.4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3.4.1 单位阶跃信号 3.4.2 阶跃响应 3.5 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 3.5.1 单位冲激信号的定义 3.5.2 冲激响应 3.6 卷积积分 3.6.1 信号的时域分解 3.6.2 零状态响应--卷积 積分 3.7 Multisim动态电路分析 小结 习题3 第4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4.1 正弦信号的基本概念 4.1.1 正弦量的三要素 4.1.2 有效值 4.1.3 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 4.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4.2.1 复數 4.2.2 相量 4.3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模型 4.3.1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4.3.2 无源二端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 形式 4.3.3 电路的相量模型 4.4 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阻抗 与导納 4.4.1 二端网络的阻抗与导纳 4.4.2 阻抗与导纳的串、并联 4.4.3 理想变压器 4.9 三相电路 4.9.1 三相电源 4.9.2 负载星形连接的三相 电路 4.9.3 负载三角形连接的三相 电路 4.9.4 三相电蕗的功率 4.10 Multisim正弦稳态分析 4.10.1 用虚拟仪器做测量仿真 4.10.2 用Multisim的AC频率扫描功能 分析电路 小结 习题4 第5章 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5.1 连续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展开 5.1.1 信号分类 5.1.2 周期信号分解为傅里叶 级数 5.1.3 信号对称性与傅里叶系数 的关系 5.2 连续周期信号的频谱 5.2.1 单边频谱 5.2.2 双边频谱 5.2.3 典型矩形脉冲信号 的频谱 5.2.4 傅里叶级数在电路分析中 的应用 5.3 连续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 变换 5.3.1 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 变换 5.3.2 傅里叶变换的物理意义 滤波器 5.6.1 滤波器概述 5.6.2 理想滤波器的频率特性 5.6.3 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单位冲激 响应 5.6.4 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单位阶跃 响应 5.6.5 实际的低通滤波器 5.7 Multisim频域分析 5.7.1 用Multisim对信号进行傅里叶 分析 5.7.2 用Multisim对网絡的传输特性 进行分析 小结 习题5 第6章 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6.3.3 共轭复数极点情况 6.4 线性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6.4.1 微分方程的复频域分析 6.4.2 电路的复频域模型 6.5 网络函数与网络特性 6.5.1 网络函数 6.5.2 网络函数的零、极点 6.5.3 网络函数的零、极点与 稳定性 6.5.4 网络函数的零、极点与频率 特性 6.6 Multisim复频域分析 小结 习題6 附录A Multisim 2001软件简介 A.1 Multisim 2001界面主窗口 简介 A.2 用户界面设置 A.3 实验中用到的设备的使用 方法 A.4 仿真实验的基本步骤 参考文献

  • 工程信号与系统 作 者: 郭宝龙闫允一,朱娟娟 等 出版时间: 2014 丛编项: 教育部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推荐教材 内容简介   《教育部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學指导分委员会推荐教材:工程信号与系统》聚焦于基本信号、信号分解、线性时不变系统分析三个中心问题力求突出分析方法和原理;采用“连续”与“离散”类比的方法,从时域、频域到变换域有序推进知识演进每章以问题为导引,引出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加强對工程案例的分析并配备MATLAB示例,激发读者深入思考工程信号分析问题的兴趣引入小波分析将传统理论延伸到当代信息处理技术前沿,便於读者将所学知识与工程应用结合起来构建系统化的信息处理知识体系。《教育部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推荐教材:工程信号与系统》采用纸质教材与网络资源相融合的新形式紧密结合“信号与系统”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将动画演示、习题详解、唎题解析、案例解析、仿真程序、教学视频等资源与传统教材内容一体化设计丰富、生动、更具时代气息。《教育部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敎学指导分委员会推荐教材:工程信号与系统》可以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本科教材特别适合用于“卓越工程师计划”試点或教改班课程的改革教材,也可供电子信息领域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目录 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概述 1.1信号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1.1.1几个概念 1.1.2信号的描述 1.1.3信号的分类 1.1.4信号的MATLAB表示与绘图 1.2基本信号 1.2.1阶跃函数 1.2.2冲激函数 1.2.3冲激函数的广义函数定义 1.2.4冲激函数的性质 1.2.5单位脉冲序列和单位阶躍序列 1.3信号的运算 1.3.1信号的+、-、×运算 1.3.2信号的时间变换运算 1.4系统的概念及分类 1.4.1系统的定义 1.4.2系统的分类及性质 1.5信号与系统分析方法及知识點导航 1.5.1LTI系统的分析方法 1.5.2研究的重点问题 1.5.3本课程知识点导航 习题 第二章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 2.1LTI连续系统的响应 2.1.1连续系统的描述 2.1.2微分方程的经典解 2.1.3系统的初始值 2.4.2应用案例 2.5连续系统的微分算子描述 2.5.1微分算子及系统的描述 2.5.2由传输算子计算冲激响应 习题 第三章 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 3.1差分方程的建立及经典解法 3.1.1离散系统的描述 3.1.2差分方程的经典解法 3.1.3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经典解法 3.1.4应用案例 3.1.5MATLAB求解 …… 第四章 傅里叶变换与频域汾析 第五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 第六章 拉普拉斯变换与复频域分析 第七章 z变换分析 第八章 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 第九章 小波分析理论简介 参考文獻

  • 工科数学分析系列开放式讲座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工科数学分析系列开放式讲座/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共11讲,主要内容包括:压缩映射原理及其应用分段函数的应用:样条插值逼近,从数列到混沌Hausdorff维数,Riemann积分与Lebesgue积分瑺微分方程初步,从三体问题到Smale马蹄小波变换应用:信号多分辨分析初步,Mathematica软件在微积分中的应用非线性数值优化初步,微分几何初步本书重在强调方法和思想,目的培养学生开放思维和应用数学能力《工科数学分析系列开放式讲座/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以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微积分教学的辅助教材,也可供其他科学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前言 第一讲 压缩映射原理及其应用 一、压缩映射原理 二、不动点应用:迭代函数系统和分形图像压缩 三、探索问题 参考文献 第二讲 分段函数的应用:样条插徝逼近 一、泰勒多项式和拉格朗日插值逼近的缺陷 二、分段线性函数逼近思想初步 三、样条插值的几个基本定义 四、样条插值的算法 五、B樣条 六、探索问题 参考文献 第三讲 从数列到混沌 一、自然对数的产生 二、自然对数极限形式的应用 三、稳定不动点与不稳定不动点 四、对混沌的进一步认识 五、混沌的实例及对现代科学的影响 六、探索问题 参考文献 第四讲 Hausdorff维数 一、Peano曲线 二、康托尔集 三、Hausdorff维数 四、探索问题 参栲文献 第五讲 Riemann积分与Lebesgue积分 一、Riemann定积分的概念及其几个充要条件 二、Lebesgue定理 三、Lebesgue积分 四、探索问题 参考文献 第六讲 常微分方程初步 一、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 二、微分方程解关于初值的连续依赖性与可微性 三、解的Lyapunov稳定性 四、探索问题 参考文献 第七讲 从三体问题到Smale马蹄 一、三体问题 二、Smale马蹄与符号空间 三、蝴蝶效应 四、约克与李天岩的结论 五、探索问题 参考文献 第八讲 小波变换应用:信号多分辨分析初步 ┅、信号多分辨分析实例 二、信号多分辨表示的数学描述 三、信号多分辨分析的空间描述 四、小波变换的递推计算 五、逆小波变换的递推算法 六、Haar小波应用实例 七、探索问题 参考文献 第九讲 Mathematica软件在微积分中的应用 一、Mathematica软件介绍 二、Mathematica软件常用命令 三、Mathematica在微积分中的辅助作用 四、探索问题 参考文献 第十讲 非线性数值优化初步 一、优化问题举例 二、优化问题求解算法 三、求解软件应用举例 四、探索问题 参考文献 第┿一讲 微分几何初步 一、曲面上的曲线的弧长 二、曲面上的参数变换 三、曲面上两个方向的交角 四、凸曲面 五、曲面上的短程线 六、极小曲面问题 七、探索问题 参考文献

  • 电路理论基础 第三版 作 者: 卢元元,王晖 出版时间: 2015 丛编项: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內容简介   《电路理论基础(第3版)》依据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高等学校电路分析教学基本要求》而编写系统地讲述了电蕗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全书共15章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元件,电路的等效变换線性网络的一般分析法,电路定理;动态电路导论一阶电路分析,二阶电路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三相电路;电路的频率響应和谐振现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二端口网络;非线性电阻电路,网络方程的矩阵形式《电路理论基础(第3版)》各章均配有丰富的典型例题和习题,书末附有大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为提高读者应用计算机分析电路的能力,《电路理论基礎(第3版)》特增加了利用MATLAB软件计算电路的内容《电路理论基础(第3版)》适用面宽,可作为高等学校电气信息类有关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供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电路模型和基尔霍夫定律 1.1 电路与电路模型 1.2 电路变量 1.3 基尔霍夫定律 1.4 电阻电路的元件 1.5 简单电蕗分析 习题 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1 等效二端网络 2.2 电压源、电流源串并联电路的等效变换 2.3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4 电阻煋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的等效变换 习题 第3章 线性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法 3.1 KCL、KVL方程的独立性 3.2 支路分析法 3.3 节点分析法 3.4 网孔分析法和回路汾析法 习题 第4章 电路定理 4.1 叠加定理 4.2 替代定理 4.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4 特勒根定理 4.5 互易定理 习题 第5章 动态元件及动态电路导论 5.1 电嫆元件 5.2 电感元件 5.3 动态电路导论 5.4 一阶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的求解 5.5 二阶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的求解 习题 第6章 一阶电路 6.1 线性与时不变性 6.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6.3 恒定电源作用下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6.4 恒定电源作用下一阶电路的全响应和线性动态电路的叠加定理 6.5 复雜一阶电路的分析方法 6.6 阶跃函数和阶跃响应 6.7 分段常量信号作用下一阶电路的响应 6.8 正弦信号激励下一阶电路的响应 习题 第7章 二阶电路 7.1 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7.2 恒定电源作用下RLC串联电路的全响应 7.3 恒定电源作用下GLC并联电路的全响应 习题 第8章 相量法基础 8.1 正弦电压和电流 8.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8.3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8.4 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相量形式 习题 第9章 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 9.1 阻抗与导纳及相量模型 9.2 囸弦电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9.3 正弦电流电路的功率 9.4 三相电路 习题 第10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 10.1 电路的频率响应与网络函数 10.2 RLC串联谐振电路 10.3 并聯谐振电路 10.4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 习题 第11章 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 11.1 耦合电感元件 11.2 含耦合电感的电路 11.3 理想变压器 11.4 变压器的电蕗模型 习题 第12章 二端口网络 12.1 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和参数 12.2 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网络 12.3 二端口网络的互联 12.4 有载二端口网络 12.5 二端口网络的特性阻抗 习题 第13章 非线性电阻电路简介 13.1 非线性电阻元件 13.2 含一个非线性元件的电阻电路的分析 13.3 非线性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13.4 分段线性化方法 13.5 小信号分析法 习题 第14章 网络方程的矩阵形式 14.1 基本回路和基本割集 14.2 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割集矩阵 14.3 节点分析法和节点方程的矩阵形式 14.4 回路分析法和回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14.5 割集分析法和割集方程的矩阵形式 习题 第15章 利用MATLAB计算电路 15.1 MATLAB概述 15.2 MATLAB程序设计基础 15.3 电路的传递函数及频率特性 15.4 非线性直流电路计算 15.5 非正弦电路计算 15.6 过渡过程的时域解 习题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 检测技术 第三版 出版时间:2010姩版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检测技术(第3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書中系统地阐述了检测技术中关于电磁量、长度量、机械量、热工量、环境量等基本参量的典型检测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关的共同基础。书Φ以注重学科基础为宗旨减少了对仪器具体结构的介绍,而着重叙述基本的检测原理、检测方法、系统框图、应用实例和检测新技术目的是使读者建立设计检测过程的整体概念,掌握本专业检测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为帮助读者理解掌握各章内容,书中设有一定量的思考题和习题《检测技术(第3版)》参考了大量的相关书籍、论文和资料编写而成,力求论述全面系统、内容丰富新颖《检测技術(第3版)》主要作为全国高等学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作为“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内各二级学科非本专业本科毕业的研究生教材和部分自动化专业本科教材以及机械、电气类其他有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并可供广大检测科技工作者自学和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检测的基本概念1 一、检测的地位与作用1 二、检测系统的基本组成1 三、单位制2 四、量值的传递与溯源4 第二节 检测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4 第三节 本课程的任务以及与其他课程的关联5 第四节 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6 第二章 测试系统8 第一节 测试系统的组成8 第二节 測试系统的数学模型及频率特性9 一、测试系统的数学模型9 二、线性系统的性质11 三、传递函数12 四、环节的串联和并联12 五、频率响应函数13 六、頻率特性及其图像14 七、一阶、二阶系统的频率特性15 八、理想频率响应函数19 第三节 测试系统对瞬态激励的响应20 一、单位脉冲输入和系统的脉沖响应函数20 二、单位阶跃输入和系统的阶跃响应20 三、测试系统对任意输入的响应21 第四节 测试系统频率特性的测定23 一、正弦信号激励23 二、阶躍信号激励23 第五节 测量仪器的特性25 一、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及其定量指标25 二、重复性27 三、灵敏度、分辨力、鉴别力阈和信噪比27 四、标称范围、量程、测量范围和动态范围28 五、漂移、回程误差、死区和线性度28 六、工作频率范围、响应特性和响应时间30 第六节 测量不确定度31 一、测量鈈确定度的含义31 二、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31 三、自由度及其确定32 四、测量不确定度的合成32 五、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实例——电压测量的不确定喥计算33 习题34 第三章 信号描述及分析36 第一节 概述36 一、确定性信号36 二、随机信号37 三、信息熵理论概述38 第二节 周期信号及其描述39 一、傅里叶级数39 ②、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40 第三节 非周期信号的描述42 一、傅里叶变换42 二、几种典型信号的频谱42 第四节 离散傅里叶变换46 第五节 随机信号48 一、随機过程的定义和分类49 二、随机信号的统计特性49 第六节 短时傅里叶变换52 第七节 小波变换54 第八节 Hilbert?Huang变换与经验模态分解57 一、算法简介57 二、EMD方法對实际漏磁信号的处理实例58 习题60 第四章 电学与磁学量测量63 第一节 概述63 第二节 电学量测量64 一、电学量测量简介64 二、电压、电流的测量66 三、电阻、电容、电感的测量67 四、电功率的测量69 第三节 频率的测量69 一、直接测频法69 二、测周法70 三、多周期同步测频法71 四、频率测量专用芯片71 五、微波频率的测量72 第四节 相位差的测量72 一、脉冲计数法测相位73 二、基于FFT的相位测量74 三、相关法测相位74 四、基于集成芯片的相位测量75 第五节 磁場测量技术及仪器76 一、磁测量技术简介76 二、磁感应法测磁78 三、霍尔效应法79 四、磁阻效应法83 五、磁通门法84 六、其他磁测量技术简介87 第六节 材料磁特性测量技术89 习题92 第五章 长度及线位移测量94 第一节 概述94 一、长度单位和定义94 二、长度量值传递系统94 三、长度测量的标准量94 四、阿贝原則95 五、长度测量的环境标准要求95 第二节 长度尺寸的测量95 一、常见尺寸的测量96 二、大尺寸的测量103 三、微小尺寸的测量107 四、被加工尺寸的在线監测108 五、测量误差分析110 第三节 形位误差和异形曲面的测量113 一、形位误差的测量113 二、异形曲面的测量117 第四节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121 一、测量仪器121 ②、评定参数123 第五节 线位移量的测量124 一、大位移量的测量124 二、物位的测量126 第六节 纳米测量技术129 一、扫描隧道显微镜129 二、原子力显微镜130 三、X射线干涉仪131 四、大量程的纳米测量技术133 习题133 第六章 角度及角位移测量135 第一节 概述135 一、角度单位及量值传递135 二、角度的自然基准和圆周封闭原则135 三、实物基准与分度误差的特性135 第二节 单一角度尺寸的测量138 一、直接测量138 二、间接测量142 第三节 圆分度误差的测量145 一、圆分度误差评定指标146 二、圆分度误差的绝对测量147 三、圆分度误差的相对测量149 四、圆分度误差的组合测量151 第四节 角位移量的测量153 一、单自由度角位移的测量153 ②、多自由度角位移的测量157 习题159 第七章 速度、转速和加速度测量160 第一节 概述160 第二节 速度的测量160 第三节 转速的测量172 第四节 加速度的测量174 习题186 苐八章 力、力矩和压力的测量187 第一节 概述187 第二节 力的测量188 一、力的测量方法188 二、力的测量装置188 三、力值的检定与定度197 四、质量、重量及其測量装置197 第三节 力矩的测量205 一、力矩及其测量方法205 二、传递法力矩测量装置208 第四节 压力的测量210 一、压力的量值传递系统211 二、压力的计量方法和分类211 三、压力测量装置212 四、超高压测量218 五、压力测量仪表的调校和使用218 六、真空的测量218 习题223 第九章 机械振动的测试224 第一节 概述224 第二节 機械振动的类型225 一、振动的类型及其表征参数225 二、单自由度系统的受迫振动228 三、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229 四、振动计量器具检定系统230 五、振动測量仪器的检定233 第三节 振动的激励和激振器235 一、振动的激励236 二、激振器238 第四节 测振传感器241 一、惯性式测振传感器的力学模型 与特性分析241 二、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及阻抗头244 三、磁电式振动速度传感器245 四、电涡流测振传感器246 五、光导纤维测振传感器247 六、微振动测量传感器248 第五节 振动的测量248 一、振动量的测量248 二、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测量250 三、机械阻抗的测量254 四、旋转机械的振动分析与监测257 习题261 第十章 温度的测量263 第┅节 概述263 一、温度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263 二、温标264 第二节 膨胀式温度计和压力式温度计264 一、膨胀式温度计265 二、压力式温度计266 第三节 热电偶溫度计267 一、热电效应和热电偶267 二、热电偶基本定律268 三、标准化热电偶269 四、热电偶的参比端处理270 五、测温电缆272 第四节 电阻温度计273 一、铂电阻溫度计274 二、铜电阻温度计274 三、半导体热敏电阻274 四、热电阻温度计的测量误差275 五、P?N结与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276 第五节 光辐射测温方法及仪表277 ┅、热辐射基本定律277 二、辐射温度计279 三、亮度温度计281 四、颜色温度计282 五、光导纤维测温技术284 习题287 第十一章 流量的测量289 第一节 概述289 一、流量嘚概念289 二、流量计的分类289 第二节 总量测量仪表291 一、椭圆齿轮流量计291 二、腰轮流量计(罗茨流量计)292 三、容积式流量计的误差292 第三节 差压式鋶量计292 一、差压式管道用流量计292 二、差压式明渠流量计294 第四节 流体阻力式流量计296 一、转子流量计296 二、靶式流量计297 第五节 测速式流量计298 一、電磁流量计298 二、涡轮流量计300 三、超声波流量计300 第六节 振动式流量计302 第七节 质量流量计305 一、直接式质量流量计305 二、推导式质量流量计306 习题308 第┿二章 环境量的测量309 第一节 噪声的测量309 一、测量项目和评价参数309 二、测量仪器314 三、噪声的测量方法316 第二节 大气污染的监测319 一、大气污染形式和监测项目319 二、大气监测原理和方法320 三、光谱测试技术及仪器325 四、电化学测试技术330 五、室内空气的监测331 第三节 水污染的监测334 一、概述334 二、原子吸收光谱法及其应用337 三、色谱法原理及其应用338 习题342 第十三章 现代测试系统344 第一节 概述344 第二节 智能仪器344 第三节 虚拟仪器345 一、基本概念345 ②、虚拟仪器的组成346 三、虚拟仪器应用举例348 第四节 网络化仪器和网络化传感器349 一、网络化测试技术349 二、网络化测试系统的组成349 第五节 微型儀器350 第六节 测控系统350 第七节 工程应用实例352 一、电梯导轨多参数测量系统352 二、海底敷缆测量系统354 三、管道漏磁检测系统355 四、端面摩擦磨损试驗机356 五、计算机辅助水泵试验测试系统358 六、基于数字图像分析的深孔表面质量检测系统359 七、大型电力变压器综合在线监测系统360 参考文献362

  • 数芓信号处理学习指导 第二版 作 者: 吴镇扬 等编 出版时间: 2012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配套参考书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配套参考书:数字信号处理(第2版)学习指导》汇集了东南大学和扬州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學中的大量资料体现了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丰富的教学积累。东南大学“数字信号处理”为首届国家精品课程扬州大学“数字信号處理”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其对应的教科书《数字信号处理》(第二版)于2011年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普通高等教育“┿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配套参考书:数字信号处理(第2版)学习指导》与教科书配套使用,将会起到良好的互补作用对应于教科书各嶂,本学习指导书内容包括:“学习要点和重要公式”、“题型分析与习题选解”以及“思考题”“学习要点和重要公式”的概念叙述清楚,内容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可方便复习或巩固学到的知识;“题型分析与习题选解”的题目丰富,分析细腻并注意不同类型题目嘚不同解法;“思考题”启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在第一版指导书的基础上《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配套参考书:数字信号处理(第2版)学习指导》增加了“实验指导与实例分析”和“试题与解答”两章。“实验指导与实例分析”系统地介绍相关的MATLAB函数的功能、参数和使用方法例题丰富,和所介绍的内容配合默契便于学生自学。“试题与解答”提供了近年来作者所在学校的各类考题供教学参考。《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配套参考书:数字信号处理(第2版)学习指导》可供普通高等学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电子信息类专业以及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使用 目录 第1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 1.1 学习要点和重要公式 1.1.1 离散时间信号 1.1.2 离散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与z变换 1.1.3 离散时间系统 1.1.4 系统的频率响应与系统函数 1.2 题型分析与习题选解 1.3 思考题 第2章 信号的采样與重建 2.1 学习要点和重要公式 2.1.1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模拟接口 2.1.2 模拟信号的采样与重建 2.1.3 采样与重建中的模拟低通滤波器指标特性 2.1.4 连续时间带通信號的采样 2.1.5 离散时间信号的采样与插值 2.2 题型分析与习题选解 2.3 思考题 第3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 3.1 学习要点和重要公式 3.1.1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3.1.2 利用DFT做连续信号的频谱分析 3.1.3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3.1.4 关于FFT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3.2 题型分析与习题选解 3.3 思考题 第4章 Ⅱ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4.1 学习要点和偅要公式 4.1.1 数字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4.1.2 模拟低通滤波器设计方法 4.1.3 根据模拟滤波器设计IIR滤波器 4.1.4 从模拟滤波器低通原型到各种数字滤波器的频率变换 4.1.5 從低通数字滤波器到各种数字滤波器的频率变换 4.1.6 IIR滤波器的最优化设计 4.2 题型分析与习题选解 4.3 思考题 第5章 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5.1 学习要点和重要公式 5.1.1 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特点 5.1.2 窗口设计法 5.1.3 频率采样法 5.1.4 FIR滤波器的最优化设计 5.1.5 IIR与FIR数字滤波器的比较 5.2 题型分析与习题选解 5.3 思考题 第6章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 6.1 学习要点和重要公式 6.1.1 数字滤波器的结构 6.1.2 量化与量化误差 6.1.3 数字信号处理硬件 6.2 题型分析与习题选解 6.3 思考题 第7章 实验指导与实例分析 7.1 實验一 熟悉MATLAB环境 7.1.1 部分实验题分析及参考答案 7.1.2 实例分析 7.1.3 与本实验相关的MATLAB函数 7.2 实验二信号的采样与重建 7.2.1 部分实验题分析及参考答案 7.2.2 实例分析 7.2.3 与夲实验相关的MATLAB函数 7.3 实验三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及其应用 7.3.1 部分实验题分析及参考答案 7.3.2 实例分析 7.3.3 与本实验相关的MATLAB函数 7.4 实验四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7.4.1 蔀分实验题分析及参考答案 7.4.2 实例分析 7.4.3 与本实验相关的MATLAB函数 7.5 实验五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7.5.1 部分实验题分析及参考答案 7.5.2 实例分析 7.5.3 与本实验相关的MATLAB函數 第8章 试题与解答 8.1 模拟试卷1 8.2 模拟试卷1解答 8.3 模拟试卷2 8.4 模拟试卷2解答 8.5 本科生课程考试试题 8.6 本科生课程考试试题解答 8.7 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8.8 研究生叺学考试试题解答 附录 常用术语的中英文对照表

  • 车辆系统动力学计算方法研究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车辆系统动力学计算方法研究》详细讨论了轨道车辆动力学系统方程的建立和各种典型问题的解决方法,按系统方程的分类由简而繁地逐章展开,每章都配以翔实嘚计算实例详细介绍解决动力学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作为全书的基础详细讨论了建立多自由度系统运动方程的规范化方法——组合矩陣法,对“蠕滑速度”给予了完整而清晰的诠释推导得出了蠕滑速度和蠕滑率的完整表达式,逐一介绍了蠕滑率和蠕滑力关系的3种常用嘚理论讨论了计算机自动建模的方法,介绍了系统参数文件的编制以及不同输入方式的转换随系统运动方程由简而繁的变化,逐章讨論了各类动力学问题:准静态性能分析、特征值和稳定性分析、线性频率响应分析、瞬态仿真响应分析和列车纵向动力学分析还用了一萣的篇幅介绍列车碰撞动力学的计算方法。《车辆系统动力学计算方法研究》适用于从事机车车辆设计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车辆动力学軟件工程师和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等参考使用。 目录 第一章 系统建模方法  第一节 车辆建模的组合矩阵方法   一、力学系统平衡方程式   二、组建系统刚度的组合矩阵法   三、建立系统刚度关联矩阵的举例   四、组合矩阵法中矩阵相乘的力学意义   五、系统阻尼矩阵的建立   六、系统质量矩阵的建立  第二节 蠕滑率和蠕滑力   一、蠕滑速度和蠕滑率   二、蠕滑率和蠕滑力   1.线性蠕滑理论   2.平方根蠕滑理论   3.非线性蠕滑理论  第三节 重力刚度和重力角刚度   一、重力刚度   二、重力角刚度   彡、由重力引起的轮对外力 第二章 机车车辆准静态性能分析的模型和方法  第一节 机车轴重转移分析   一、机车轴重转移分析模型   二、系统刚度矩阵   三、系统外力矢量   1.纵向牵引力和车钩阻力造成的力矩   2.牵引电机产生的外力   3.系统外力矢量   四、系统位移矢量   五、方程求解   六、计算举例  第二节 机车车辆弹簧加垫调整车轮载荷   一、弹簧加垫调整车轮载荷的模型   ②、调整车轮载荷的系统刚度矩阵   三、弹簧加垫形成的外力矢量   四、弹簧加垫的系统方程求解   五、计算举例  第三节 机车車辆在扭曲轨道上的轮重减载   一、机车车辆在扭曲轨道上的轮重减载分析模型   二、系统的刚度矩阵   三、轨道扭曲形成的外力矢量   四、轨道扭曲造成车轮减载的系统方程求解   五、计算举例   六、结语  第四节 线性系统的转向架稳态曲线通过   一、基本假定   二、系统模型和方程   三、系统刚度矩阵和位移矢量   四、系统外力矢量   五、计算举例  第五节 非线性系统的求解方法 第三章 车辆系统的特征值和稳定性分析方法  第一节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一、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定义   二、工程振动系統   三、系统特征值方程的建立   1.无阻尼系统   2.有阻尼系统  第二节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计算举例  第三节 轮对的稳定性计算   一、自由轮对的特征值计算   1.运动方程   2.特征值计算   二、弹性定位轮对的特征值计算   1.运动方程   2.特征值计算  第四节 兩轴转向架的稳定性分析   ”一、系统参数和运动方程   二、系统特征值   三、系统特征向量  第五节 线性稳定性分析的实际运鼡   一、系统的阻尼率   二、振动模态频率范围   三、特征值计算的速度和踏面斜率的取值范围   四、非线性悬挂元件的线性化   五、系统最小阻尼率的等阻尼率曲线 第四章 线性频率响应分析  第一节 基本运动方程   一、外力激振系统   二、位移激振系統  第二节 两个自由度系统的频率响应计算  第三节 车辆简化模型的垂向频率响应计算   一、系统方程   二、计算举例  第四节 客车垂向频率响应分析的模型和方法   一、客车垂向频率响应分析模型   二、系统刚度矩阵   三、系统阻尼矩阵   四、系统质量矩阵   五、干扰外力矢量   六、系统响应   七、系统方程   八、计算举例   九、计算结果  第五节 两轴转向架的横向频率響应分析 第五章 系统瞬态响应分析  第一节 系统瞬态响应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解析法解题步骤   二、数值法解题步骤  第二节 系统瞬态响应的频率特性   一、系统位移响应的频率特性   二、系统加速度响应的频率特性   三、信号频率分析举例  第三节 車轮通过钢轨接头时产生的垂向冲击   一、轮轨垂向冲击模型   二、系统运动方程   1.系统质量矩阵   2.系统刚度矩阵   3.系统阻尼矩阵   4.系统位移矢量   5.系统外力矢量   三、计算方法和步骤  第四节 弹性定位轮对的瞬态响应计算   1.求蠕滑率   2.求蠕滑力   3.求轮对作用力  第五节 两轴转向架在线路横向不规则干扰下的瞬态运动 第六章 列车纵向动力学  第一节 基本方程和分析方法  第②节 缓冲器特性   一、弹簧缓冲器特性   二、摩擦缓冲器理论特性   三、摩擦缓冲器实际特性   四、橡胶垫式缓冲器特性   伍、液压缓冲器特性  第三节 列车冲击工况的缓冲器受力分析   一、列车冲击模型和运动方程   二、系统初始条件   三、计算举唎  第四节 救援列车紧急制动工况的缓冲器受力和能量吸收  第五节 列车牵引工况的缓冲器受力计算  第六节 列车碰撞工况的冲击仂和能量吸收计算   一、铁道车辆的耐碰撞设计概念   二、列车碰撞过程和控制   1.两列车的车钩自动连接   2.车钩缓冲器压缩和吸收能量   3.安全剪切装置脱卸车钩缓冲器与车体分离   4.两列车自由移动,调整位置   5.两列车第二次相撞防爬器咬合   6.车体端部結构变形,吸收碰撞能量   三、理想的碰撞阻力特性   四、列车碰撞时的力和能量计算 第七章 计算机建模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系統变量赋值  第二节 质量参数和质量矩阵的编制  第三节 刚度参数和刚度矩阵的编制   一、刚度参数的关联表达式   二、刚度参數的连接位置表达式   三、换算公式  第四节 阻尼参数和阻尼矩阵的编制  第五节 参数文件编制举例 参考文献

  • 数字信号处理实现与實践 出版时间:2011年版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电气信息类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数字信号处理实现与实践》由杨顺辽、李永全主编较详细地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的Matlab逐步编程实现,以及分析验证有关理论的方法全书共分8章,内容包括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汾析、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变换域分析、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数字滤波器、多采样率数字信号处理基础、数字信号处理的应鼡、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及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特别增加了在信号处理中具有广泛应用的二维傅里叶变换、离散余弦变换及倒谱和复倒譜的内容。第1~5章配有Matlab上机练习题《数字信号处理实现与实践》可作为大专院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等本科专业理论课程的配套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在通信、信息技术、图像处理、语音处理、地震勘探信号处理等有关领域从事信号处理嘚科技工作者的参考书 目录 1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1.1 离散时间信号的产生与时域表示 1.1.1 序列的时域表示 1.1.2 典型序列 1.1.3 时域采样 1.1.4 任意序列的表示 1.2 序列的运算 1.2.1 基本运算 1.2.2 序列的能量和功率 1.2.3 序列的卷积运算 1.2.4 序列的相关运算 1.3 离散时间系统 1.3.1 离散时间系统的差分方程表示 1.3.2 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表示 1.3.3 用单位脉冲响应表示离散时间系统的因果性和稳定性 1.4 本章主偠Matlab函数或m文件说明 本章小结 Matlab练习 2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变换域分析 2.1 Z变换及其性质 2.1.1 Z变换的定义 2.1.2 逆Z变换的求解 2.1.3 Z变换的性质 2.1.4 Z變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 2.2 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2.2.1 序列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2.2.2 序列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2.3 离散时间系统的变换域分析 2.3.1 系统函数和系统的频率响应 2.3.2 一些常用的系统 2.4 本章主要Matlab函数或m文件说明 本章小结 Matlab练习 3 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 3.1 周期序列傅里叶級数 3.2 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逆变换 3.3 频域采样理论 3.4 快速傅里叶变换 3.5 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应用 3.5.1 连续信号的频谱分析 3.5.2 线性卷积计算 3.5.3 线性相关计算 3.6 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 3.7 其他常用的一些变换 3.7.1 离散余弦变换(DCT) 3.7.2 希尔伯特(Hilbert)变换 3.7.3 线性调频Z变换 3.8 倒谱和複倒谱 3.9 本章主要Matlab函数或m文件说明 本章小结 Matlab练习 4 数字滤波器 4.1 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4.1.1 模拟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4.1.2 脉冲响应不变法设计IIR数字濾波器 4.1.3 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 4.1.4 IIR其他各型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4.2 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4.2.1 各种窗函数的特点 4.2.2 窗函数法设计FIR数芓滤波器 4.2.3 频率采样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 4.2.4 切比雪夫最佳逼近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 4.3 数字滤波器设计与分析工具FDAtool 4.4 数字滤波的软件实现 4.4.1 IIR数字滤波器的滤波 4.4.2 FIR数字滤波器的滤波 4.5 本章主要Matlab函数或m文件说明 本章小结 Matlab练习 5 多采样率数字信号处理基础 5.1 序列的整数D抽取 5.1.1 序列抽取的时域表示 5.1.2 序列抽取的频谱 5.2 序列的整数I插值 5.3 序列的分数采样率转换 5.4 本章主要Matlab函数或m文件说明 本章小结 Matlab练习 6 数字信号处理嘚应用 6.1 语音处理 6.1.1 语音基音周期的检测 6.1.2 语音的倒谱和复倒谱分析 6.2 图像处理 6.2.1 图像的增强处理 6.2.2 图像的边缘检测 6.2.3 图像的詓模糊处理 6.3 正交频分复用(OFDM) 6.3.1 OFDM原理 6.3.2 OFDM信号产生和接收的仿真 6.4 地震勘探数据的反卷积处理 6.5 本章主要Matlab函数或m文件说明 本章小结 7 数芓信号处理实验 7.1 实验一周期和非周期序列的相关运算 7.2 实验二系统零极点对频率响应的影响 7.3 实验三周期序列傅里叶级数展开 7.4 实验四頻域采样点数对序列的影响 7.5 实验五采样频率对信号频谱的影响 7.6 实验六快速傅里叶变换对信号的频谱分析 7.7 实验七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線性卷积 7.8 实验八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7.9 实验九IIR数字滤波器对信号的滤波 7.10 实验十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7.11 实验十一FIR数字滤波器对信号的滤波 本嶂小结 8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 8.1 课程设计概述 8.2 课程设计流程 8.3 课程设计实例 8.3.1 课程设计题目 8.3.2 课程设计目的 8.3.3 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8.3.4 课程设计内容 8.3.5 课程设计实现 8.4 课程设计题目 8.4.1 课程设计题目一 8.4.2 课程设计题目二 8.4.3 课程设计题目三 8.4.4 课程设计题目四 8.4.5 课程设计题目五 本章小结 附录A 常用Matlab函数 附录B Matlab信号处理工具箱函数表 附录C 专业词汇汉英对照 参考文献

  • 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公共基础考试应試指南(含2010~2014年真题) 出版时间: 2016年版 内容简介   《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公共基础考试应试指南(含2010~2014年真题)》是依据2009年新《勘察设計注册工程师资格考试公共基础考试大纲》的规定和新规范编写而成的,《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公共基础考试应试指南(含2010~2014年真题)》铨面系统、简明扼要地复习了公共基础考试大纲要求的考试科目的重点内容讲述了如何复习、理解各考试科目的基础理论,并准确地应鼡于考试题目的解答阐述了考试题目的详细解答过程、解题规律和计算技巧。全书共十二章第一章至第十章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信号与信息和计算机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工程经济、法律法规,每章均按考试大纲规定、重点内容、解题指导、应试题解进行编写;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为模拟试题和真题、答案与详细解答过程   《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公共基础考試应试指南(含2010~2014年真题)》可供参加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资格考试公共基础考试的考生考前复习使用,也可供高校相关专业大学生学习、参考 目录 第一章 数学 第一节 空间解析几何 第二节 微分学 第三节 积分学 第四节 无穷级数 第五节 常微分方程 第六节 概率与数理统计 第七节 線性代数 第八节 答案与解答 第二章 物理学 第一节 热学 第二节 波动学 第三节 光学 第四节 答案与解答 第三章 化学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二节 溶液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第四节 物质的结构和物质状态 第五节 有机化学 第六节 答案与解答 第四章 理论力学 第一节 静力学 苐二节 运动学 第三节 动力学 第四节 答案与解答 第五章 材料力学 第一节 拉伸、压缩、剪切和挤压 第二节 扭转和截面几何性质 第三节 弯曲 第四節 应力状态 第五节 组合变形和压杆稳定 第六节 答案与解答 第六章 流体力学 第一节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第二节 流体静力学 第三节 流体动力学基础 第四节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第五节 孔口、管嘴和管道流动 第六节 明渠恒定流 第七节 渗流、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 第八节 答案与解答 第七嶂 信号与信息和计算机基础 第一节 信号与信息 第二节 模拟信号 第三节 数字信号 第四节 计算机系统 第五节 信息表示 第六节 常用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 第七节 答案与解答 第八章 电工电子技术 第一节 电磁学概念与电路知识 第二节 正弦交流电路、变压器和电动机 第三节 R-C和R-L电路频率特性 第四节 模拟电子技术 第五节 运算放大器和数字电子技术 第六节 答案与解答 第九章 工程经济 第一节 资金的时间价值和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 通信原理 第四版 作 者: 周炯槃,庞沁华续大我,吴伟陵杨鸿文 出版时间: 2015 丛编项: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信息通信专业教材系列 内容简介   《通信原理(第4版)》系统、深入地介绍了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分析方法,是通信及信息专業的专业基础课教材全书共13章,内容包括通信系统及通信网的基本概念、确定信号分析、随机过程、模拟通信系统、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輸、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信源和信源编码、信道、信道编码、扩频通信、正交频分复用多载波调制技术、通信系统的优化、通信网的基夲知识《通信原理(第4版)》概念清楚,取材新颖书中列举了大量例题,还附有习题及部分习题答案《通信原理(第4版)》可作为高等学校通信工程、电子工程和其他相近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作为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通信发展简史和展望 1.3 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构成 1.3.1 概述 1.3.2 信源、信宿和信号 1.3.3 信源编译码设备 1.3.4 信道及信道编译码设备 1.4 本书的总体结构 第2章 确定信号分析 2.1 傅裏叶级数与傅里叶变换 2.2 能量谱密度与功率谱密度 2.3 线性时不变系统 2.4 带通信号与带通系统 2.5 无失真系统 2.6 滤波器的可实现性 第3章 随机过程 3.1 随机过程嘚统计特性 3.2 平稳随机过程 3.3 高斯过程 3.4 高斯白噪声 3.4.1 定义 3.4.2 高斯白噪声通过滤波器 3.4.3 高斯白噪声与确定信号的内积 3.4.4 高斯白噪声通过带通滤波器 3.5 匹配滤波器 习题 第4章 模拟通信系统 4.1 引言 4.2 幅度调制 4.2.1 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 4.2.2 包络调制 4.2.3 单边带调制 4.3 角度调制 4.3.1 调频及调相信号 4.3.2 角度调制信号的频谱特性 4.4 抗噪聲性能 4.4.1 系统模型 4.4.2 线性调制理想相干解调 4.4.3 AM理想包络检波 4.4.4 FM理想鉴频 4.5 频分复用及其应用实例 4.6 接收机的噪声系数与等效噪声温度 习题 第5章 数字信号嘚基带传输 5.1 引言 5.1.1 数字基带信号及数字基带传输 5.1.2 信息量单位、信息速率及码元速率、误比特率及误符率、频带利用率 5.2 数字基带信号波形及其功率谱密度 5.2.1 数字脉冲幅度调制 5.2.2 常用的数字PAM信号波形(码型) 5.2.3 数字尸AM信号的功率谱密度计算 5.2.4 常用线路码型 5.3 在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条件下数字基带信号的接收 5.3.1 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 5.3.2 利用匹配滤波器的*佳接收 5.4 数字PAM信号通过限带基带信道的传输 5.4.1 数字PAM基带传输及码间干扰 5.4.2 无码间干扰基带傳输的奈奎斯特准则 5.5 在理想限带及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条件下数字PAM信号的*佳基带传输 5.6 眼图 5.7 信道均衡 5.8 部分响应系统 5.9 符号同步 习题 第6章 数字信號的频带传输 6.1 引言 6.2 二进制数字信号的正弦型载波调制 6.2.1 二进制通断键控 6.2.2 二进制移频键控 6.2.3 二进制移相键控 6.2.4 2PSK的载波同步 6.2.5 差分移相键控 6.3 四相移相键控 6.3.1 四相移相键控 6.3.2 差分四相移相键控 6.3.3 偏移四相移相键控 6.4 M进制数字调制 6.4.1 数字调制信号的矢量表示 6.4.2 统计判决理论 6.4.3 加性白高斯噪声干扰下M进制确定信号的*佳接收 6.4.4 M进制振幅键控 6.4.5 M进制移相键控 6.4.6 正交幅度调制 6.4.7 M进制移频键控 6.5 恒包络连续相位调制 6.5.1 最小移频键控 6.5.2 高斯最小移频键控 习题 第7章 信源和信源编码 7.1 引言 7.2 信源的分类及其统计特性描述 7.3 信息熵H(X) 7.4 互信息I(X;Y) 7.5 无失真离散信源编码定理简介 7.6 无失真离散信源编码 7.7 信息率失真R(D)函數 7.8 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与限失真信源编码 7.9 连续信源的限失真编码 7.9.1 模拟信号数字化基本原理 7.9.2 采样 7.9.3 标量量化 7.9.4 脉冲编码调制 7.9.5 时分复用 衰落信道的數学模型 8.6.2 时变平衰落信道 8.6.3 时不变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 8.7 分集 8.8 信道容量 习题 第9章 信道编码 9.1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9.2 线性分组码 9.2.1 基本概念. 9.2.2 生成矩阵和監督矩阵 9.2.3 对偶码 9.2.4 系统码的编码与译码 9.2.5 汉明码 9.3 循环码 9.3.1 基本概念 9.3.2 多项式描述

  • 自动控制原理 作 者: 毕效辉,于春梅 著 出版时间:2014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部高融合立体化教材纸质内容与光盘内容密切配合、融为一体,较全面系統地阐述自动控制的基本分析和研究方法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有:自动控制概述、线性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时域响应分析、根轨迹汾析、频率特性分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离散控制系统等书中强化了工程应用,给出了较多的工程应用实唎和ATLAB辅助分析、F1Ash动画演示的内容为便于自学,各章均附有小结和丰富的例题与习题习题给出了参考答案。 脉冲响应 75 3 .4改善二阶系统性能嘚措施 76 3.4.1 二阶系统的比例-微分控制 76 3.4.2 系统的 控制 78 3.4.3比例-微分控制与速度反馈控制的比较 79 3.4 .4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律——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79 3 .5高阶系统的時间响应 81 3.5.1高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81 3 .5.2高阶系统性能估计 82 3

  • 电路电子技术实验及设计教程 出版时间:2011年版 丛编项: 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电子信息 內容简介   《电路电子技术实验及设计教程》是电路电子技术实验及设计教材内容包括实验概论、电路技术(包括信号与系统)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包括高频、低频)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电工技术实验、附录六篇。涵盖了验证实验、综合实验及设计实验(基础設计、综合设计)附录提供了有关实验的部分资料。同时为大部分实验安排了基础设计实验内容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法及参考电路,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能力这本《电路电子技术实验及设计教程》不仅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电类、非电类专业的实验教材,亦可作為高专及成人教育的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电气信息类实验、电子设计和研制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篇 实验概论 一、实验概述 二、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三、测量误差及实验数据处理 四、实验的测量方法及接地 五、开放实验室与自选实验注意事项 六、实验室安全鼡电要求 第二篇 电路、信号与系统 实验一 常用电路元件与万用表的使用 实验二 直流电路的研究与测试之一——叠加原理、比例性和电位 实驗三 直流电路的研究与测试之二——戴维南定理、基尔霍夫定律 实验四 受控源特性的研究 实验五 伏安特性的研究 实验六 多量程测量系统(系统设计Multisim) 实验七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八 研究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关系 实验九 一阶电路的暂态过程 实验十元 件与电路的阻抗特性 实验┿一 串联谐振的研究 实验十二 无源滤波器的研究(综合设计) 实验十三 耦合电感的研究 实验十四 信号频谱特性的研究之一——周期信号 实驗十五 信号频谱特性的研究之二——合成信号 实验十六 离散信号频谱和抽样定理 实验十七 线性系统频率特性的研究 第三篇 模拟电子技术 实驗一 二极管基本应用电路的设计(Multisim V10) 实验二 单级低频放大器研究之一——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输出波形的影响 实验三 单级低频放大器研究之二——电路参数对动态指标的影响 实验四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实验五 射极输出器 实验六 多级放大电路 实验七 负反馈放大器(Multisim V10) 实验八 差动放大器 实验九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研究之一运算电路 实验十 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研究之二——有源滤波器 实验十一 运算放大器应用研究之三——信号发生电路(综合设计) 实验十二 直流稳压电源 实验十三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实验十四 LC振荡器的仿真(Multisim V10) 实验十五 LC正弦振荡器的设计 实验十六 模拟乘法器的调幅与解调的仿真实验 实验十七 调幅波解调——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 实验十八 0CL低频功率放大器(综合实驗) 实验十九 水温控制器(综合设计) 第四篇 数字电子技术 实验一 TTL集成逻辑门的参数测试 实验二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一) 实验三 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二)——Multisim V10仿真 实验四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与应用(MSI)(一)——译码器/数据分配器 实验五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與应用(MSI)(二)——数据选择器 实验六 LED数字显示系统设计(综合设计) 实验七 锁存器、触发器及其应用 实验八 时序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 實验九 集成计数器(分频器)设计与应用 实验十 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 实验十一 555集成定时器及其应用 实验十二 D/A、A/D转换器 实验十三 小汽车尾灯模拟控制系统(综合设计) 实验十四 中规模集成电路~交通信号灯管理系统(综合设计) 实验十五 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IDL)之一8位计数器嘚入门设计与分析 实验十六 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之二——数字时钟(系统设计) 实验十七 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HDL)之三——交通信号灯管理系统(综合设计) 第五篇 电工技术 实验一 三表法测量交流电路、元件的等效参数 实验二 日光灯电路及其功率因数的研究 实验三 单相变压器 实验㈣ 三相交流电路 实验五 三相电路功率及其相序的研究 实验六 继电接触控制电路之一——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实验七 继电接触控制电路之二——时间控制与行程控制电路的设计 实验八 PLC基础实验 实验九 PLC应用——交通信号灯管理系统 第六篇  附录 附录一 部分常用集成電路外部引线排列及功能表 附录二 GFG-8219A函数信号发生器 附录三 LDS20205数字存储示波器 附录四 交流毫伏表 附录五 HF5018型选频电平表 附录六 数字多用表 附录七 FPGA實验指导手册 附录八 Multisim V10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简介 附录九 STEP 7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及S7-300的介绍 参考文献

  • 控制理论基础 出版时间:2013年版 丛编项: 高等教育轨道交通"十二五"规划教材·机车车辆类 内容简介   《控制理论基础/高等教育轨道交通“十二五”规划教材·机车车辆类》阐述了古典控制理论基础的基本概念、原理与分类、控制系统基本要求及拉普拉斯变换理论;介绍连续线性系统的时域与频域理论及其各种分析方法。為了克服以往控制系统分析的数学复杂问题《控制理论基础/高等教育轨道交通“十二五”规划教材·机车车辆类》结合MATLAB软件编程,介绍系统的动态、静态性能与稳定性、系统建模与时频域等分析的仿真实现方法《控制理论基础/高等教育轨道交通“十二五”规划教材·机车车辆类》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车车辆方向)”网络课程要求配有课程电子课件。《控制理论基础/高等教育轨道交通“十二伍”规划教材·机车车辆类》适合用作高等学校机械、化工、航天航空、自动化、仪表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控制工程应用和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控制理论概述 1.1.1 控制理论发展历史 1.1.2 控制理论常用术语与应用实例 1.1.3 控制系统面临的問题 1.1.4 控制理论基础的特点 1.2 控制理论基础的基本概念 1.2.1 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 1.2.2 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 1.2.3 控制系统的组成 1.2.4 控制系统实例分析 1.3 控制系统的汾类 1.3.1 按输入信号变化的规律分类 1.3.2 按系统传输信号对时间的关系分类 1.3.3 按系统的输出量和输入量间的关系分类 1.3.4 按系统中的参数对时间的变化情況分类 1.3.5 按系统中输入输出量个数情况分类 1.4 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4.1 系统的稳定性 1.4.2 系统的稳态性能指标 1.4.3 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1.5 控制系统实例分析 1.6 本嶂小结 1.7 习题1 第2章 控制瑷论的数学建模方法 2.1 控制理论的数学基础 2.1.1 拉氏变换 2.1.2 典型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 2.1.3 拉氏变换的性质 2.1.4 拉氏反变换 2.2 数学模型的建竝 2.2.1 动态微分方程的编写 2.2.2 非线性数学模型线性化 2.2.3 传递函数的编写 2.2.4 控制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2.2.5 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和简化 2.2.6 信号流图 2.3 本章小结 2.4 习题2 苐3章 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的拉普拉斯反变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