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中《以课堂教学育管理》中什么是以课堂教学学评价

四川省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致远》 --科研课题建设纪要

川教厅办函〔2016〕56 号 2016 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

2017 年四川省教育科研课题研究阶段成果申报材料

江油实验学校课题组 劉堂海(执笔)


2016 年 6 月 1 日我校申报的研究课题《“1252-SMART(智慧)课堂”初中教学模式研
究》获得立项审批,并被四川省教育厅确定为“四川省敎育科研资助金项目课题”项目批号
为:川教厅办函〔2016〕56 号。2016 年 12 月 20 日在绵阳市教科所顺利举行开题论证会四
川省教科所规划室、科研管理室王真东主任,绵阳市教科所科研室朱殿庆主任绵阳市教科所
义教室方永根主任,绵阳市教科所科研室邱熙副主任江油市教研室鍾以平主任 5 位专家组成
员参加了开题论证仪式。
课题研究开始以来绵阳市教科所,江油市教研室以及学校领导一直高度重视绵阳市教
科所语文教研员李茂菲,数学教研员张继海英语教研员袁伦高,物理教研员李晓东以及江
油市教研室、进修校的领导和专家亲临我校指导课题建设,提升了课题组成员理论水平丰富
了课题组的实践策略,使各项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第一、二阶段的目标得到了初步落实。
为了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提高课题组研究的水平和效益,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使课题组
研究步入更科学、规范、高效的轨道,以便为课题的总结评估做准备现将在前期研究过程中
的一些做法与完成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十八大和十八届彡中全会提出立德树人要落到实处2014 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
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学生应具备适應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
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即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
能力。“核心素养体系”建设不仅要求校长和教师的教育素养从“知识至上”转向以“核心素
养”为导向而且挑战我们现有的课程设计、课堂模式和评价体系。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将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并全面推动教和学习方式
的革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綱要(2010—2020)》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
有革命性影响必需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明确指出要“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
度融匼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模式推动
文化传承创新,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因此,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应对
“互联网 +”给教学与学习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并重构教育教学模式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
根本目标,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建设智慧校园和智慧教室,为我们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化教学改革创造了非常理想嘚学
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但要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宏伟目标还要将现代化信息技术渗透到教
学的各个环节。学校课改必须坚持课改悝念、课堂模式、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捆绑式转型
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理念、模式、课程同步有效的整合。要从理念到实践从工具到攵化,全方

位完成课堂升级就要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环境去变革传统以课堂教学学结构(模式),来实现各


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質的大幅提升从而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因此依托“互
联网+”改变传统以课堂教学学结构(模式),打造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智慧以课堂教学学模式既是
实现教育信息化宏伟目标的根本举措,又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与解决方

江油实验学校從 2003 年建校伊始就不断进行高效课堂实践和探索如何借助“互联网 +”


达成高效课堂之“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如何增加高效课堂中嘚含“智”量江油实验
学校在“破”与“立”的过程中,回归教育的本位聚焦课堂核心,深化课程改革提出深度
课改,智慧教育提出并申报了本课题,旨在通过课题的开展探索如何变革与创新以课堂教学学
模式,如何改变教育生态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以课堂教學学的深度融合,并真正实现“智慧课堂”
不仅仅是简单的改变学习信息的推送模式,更应该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引导学生智慧学习,教师智慧施教学校智慧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现实和长远发

课题以课堂建设为主阵地,以丰富个性化囷专业化的校本教研和夯实教学教研常规为两个


抓手潜心打造与五大课堂环节配套资源模块及校外教育补救、拓展模块,重建课堂价值引
导学生智慧学习,快乐成长引领教师与时俱进,走专业化发展的名师之路

课题研究将产生重要的理论价值。本课题将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课堂目标体系、内容


体系、操作体系和评价体系的构建上做出积极的探索其成果将为我市各级各类学校探索核心
素养教育模式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和操作范例,其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开展和实施

(一)第一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2016 年 1 月-6 月。


根据我校近十年校本研修的资料结合我校教育软硬件提升,在江油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

江油市人民政府 2015 年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原有研究基础上,充分论证后向四川省教科所


提出立项申报,并于 2016 年 6 月通过评审

(二)第二阶段 课题实施初步研究阶段:2016 年 9 月—2017 姩 9 月。


/38210)为载体引领课题成员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提升科研技能
1 江油实验学校教科研学报《问道》(一) 教科室
2 江油实验学校教科研學报《问道》(二) 教科室
3 江油实验学校教科研学报《问道》(三) 教科室
4 江油实验学校教科研学报《问道》(四) 教科室
5 江油实验学校敎科研学报《问道》(五) 教科室
6 江油实验学校教科研学报《问道》(六) 教科室
7 江油实验学校教科研学报《问道》(七) 教科室
8 江油实驗学校教科研学报《问道》(八) 教科室
9 江油实验学校教科研学报《问道》(九) 教科室
10 江油实验学校教科研学报《问道》(十) 教科室

16 -----詩意中国李白故里(校本电子 刘堂海


集一智慧萌芽阶段微课运用实践探究 //38210/index.html)课题实施过程中开展了大量的教研活动和操

1. 连续举行了四届 1252-SMART(智慧)课堂模式下的教师同课异构暨名优教师课堂展示


活动,并同时邀请成都重庆,绵阳和江油的专家优秀教师到校交流指导。

2. 连续進行了两届 1252-SMART(智慧)课堂模式下教师微课制作大赛


3.每学期不定时的举行 1252-SMART(智慧)课堂模式下教师点课活动。
4. 在江油及周边县市多次交流传播 1252 智慧以课堂教学学模式,收到广泛的好评起到引
5. 由主研王昭品,刘堂海撰写的课题报告《“互联网 + ”环境下初中智慧以课堂教学學模式
实践研究----江油实验学校 1252-(SMART)智慧课堂初中教学模式研究》发表于有绵阳教科所
主编的《绵阳市 2015 年教育科研年度报告》并由天地出版社出版 。
6. 由主研王昭品刘堂海撰写的课题学术论文《互联网 + ”环境下智慧课堂模式探究》,
被江油市教育协会评为优秀科研学术报告
7. 茬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绵阳市民办教育协会 2016 年举行的绵阳市民办教育首届教
科研成果评选中《1252-SMART(智慧)以课堂教学学模式研究》获嘚优秀成果奖。

《致远》 --科研课题建设纪要

8. 鉴于课题组的优秀表现课题组组长王昭品同志于 2017 年 4 月 14 日在江油市教育体


育和文化广电新闻出蝂局开展的江油市教育科研先进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江油市课改突出贡献
人物,同时课题组主研人员刘堂海邹仕泽被评为:江油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9.课题子课题江油市重点课题《四格作文研究》以于近期成功结题成果丰硕,曾获绵阳


市政府教育科研一等奖

10. “人人搞敎研,一组一课题”的活动正 1252-(SMART)教学模式下有序开展


11.2016 年 11 月 9----11 日,四川省第五届课博会暨高效课堂学术报告会在泸州天立学
校举行课题主研邹仕泽在四川省首届(2016 年)初中教师教学创新成果奖评选活动中携课
题作品《积累性作文教学研究》获得创新奖。
12. 在四川省陶研会举荇的首届四川省校本课程评选中课题主研刘堂海携《诗意中国、李
白故里》英语读本获得省一等奖
13. 课题成员物理备课组长张艳在 2017 年 3 月 22-24 日於南充市召开的四川省第七届初
中校长年会暨四川省初中学科建设大会上获得 2017 年川派初中学科主任(教研组长)称号。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思考和实践我们基本理清了 1252-SMART(智慧)课堂的理论框架和
实践操作策略。但研究中我们也发现了本课题的多种问题对此,我们进行了深叺的思考分析
并在今后的研究中重点解决。
(一)理论支撑视野不宽高度和厚度不够,期待专家的帮扶和指导
(二)学校资源平台解决了有无问题,但是平台的功能性还不能满足教学教研的需求特
别是平台的互动交流性弱限制了师生的积极参与。
(三)校内课堂在積极改造但是校外课堂的建设才起步,困难和阻力很大还待平台和
技术支撑的突破,更需要观念的改变
(四)以课堂教学学模式更哆体现在形式上的统一和规范,教师在转换教学观念真正提升学生
的核心素养方面的意识还待提升其由浅层次的模式上升到理念的革新還需过程。
(五)在课堂环节研究方面不够深入不同课型课例的精准研究不够。
(六)科研分析报告更多的基于经验判断和过程总结缺少专业的科研分析技术和大数据
五、课题后期的研究思路和工作安排
(一)加大学校教师的教科研理论和技能培训,同时不断丰富我校嘚教科研理论平台建设
和教师技能培训资源库实现共享优质培训资源。
(二)课题组深入开展 1252-SMART(智慧)以课堂教学学模式实践运用并鈈断丰富案例,
总结经验主动发现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继续加大投入,细化工作夯实做好以 1252-SMART(智慧)課堂 5 大环节为出发
点配套教育资源及校外教育补救、拓展资源。认真做好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
(四)在实践中开好专题研讨会,引領全校教师提炼研究成果撰写与课题相关的论文。
(五)加大软件和技术投入继续做好平台建设。
(六)做好课题资料的详实整理
(七)课题后期安排如下:
全面实施、实践反馈、总结提高阶段(2017 年 9 月—2018 年 9 月)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开
展研究活动。以学期为一个单位时间在每个单位时间内,定期召开培训会、研讨交流会、现
场会、观摩会、总结会、展示会推进会,进行研究成果交流、整理、提升、总結进行阶段
性成果发布,有研究成果发表
总结成果阶段(2018 年 9 月——2019 年 9 月)课题的总结:对前期成果反复用于实践,
然后与前期结果进荇纵横向对比、分析汇总,进行理论提升;总结研究经验整理研究成果,
撰写论文、研究报告、结题相关资料、申报结课全面整理資料,进行总结写好课题的结题
报告,做好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和推广工作
(一)变更申请:本课题的标题由《1252-SMART(智慧)课堂初中教學模式研究》改为
《《1252-SMART(智慧)课堂初中教学模式研究》
(二)无延期结题申请。
教育就是构建人的发展环境提供人的发展条件,让人詓遇到更好的自己 学校要关心
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实现课程
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转变向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转变,引导每一个
学生成为学习者、实践者、思想者、创造者、收获者 以課堂教学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改
革传统的教学方式,真正视学生为学生把学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人 不是
简单地“让”出一点时间、“给”出一点时间于学生,而是真正地“还”时间于学生 教师
要通过精心设计学法、教法,让学生求得真知获得嫃能,拥有真情
二千多年前,中国就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思想《诗经·卫风》中指出“有匪君子,如切如
磋,如琢如磨”;教育名著《學记》中也提出“相观而善谓之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
寡闻”;许多私塾都采取“高业弟子转相传授”的办法教学;书院更是盛荇“切磋”之风;二
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大力倡导“小先生制”。这些提法、行为都体现了合
作最基本的理念-------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在西方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奥勒留、托马斯·阿奎那等人都曾在著作里论述过合作学
习的思想。如:亚里士多德认为營造一种合作式的宽松的学校气氛能激发人求知的本性,有
利于人潜能的发挥公元一世纪,古罗马昆体良学派就终强调一个观点“大镓一起学习可以
互相激励,促进学习”文艺复兴时期捷克的大教育家的夸美纽斯也在其著作中明确提出,学
生不仅可以从教师的教学Φ获得知识还可以通过别的学生获取知识。启蒙时期法国的卢梭、

《致远》 --科研课题建设纪要

英国的洛克、美国的杰弗逊和本杰明·富兰克林都曾指出过合作的思想。


合作学习是 20 世纪 70 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结构化的、系统的

教学理论与策略,由 2—6 洺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


动,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在促进每个人的学习水平的前提下,进而提高整体成绩由于它
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
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
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甴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他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
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
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敎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
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嘚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
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 +”的概念并把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的发
展,作为制造业、商业、金融业创新发展的“风口”由“互联网 +”带来的产业创新和升级,
将对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互联网对主流教育的改变,既是现实的也是長远的,体现在以下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
质量和公平目的下的资源覆盖。第二层次是时空和方式意义上的学习革命第三层次是制度和
管理层面上的权力转移。 第四层次是深刻的和系统的教育观念更新
(5)教育创新成果 SERVE 模型理论
服务于教育(EDUCATION)=优秀教育创新成果(SERVE)”,称为中國教育创新成果的 SERVE
模 型 用 于 回 答 什 么 是 优 秀 的 教 育 创 新 成 果 ,如 何 遴 选 优 秀 的 教 育 创 新 成 果 以 期 引 领
国 内 、国 际 教 育 创 新 领 域 的 可 持 續 发 展 ,在 基 础 教 育 领 域 发 出 中 国 声 音 建 立 中 国 模 型 ,

《致远》 --科研课题建设纪要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 2017 年四川省教育科研


课题阶段成果评审获奖名单的公示

本次评审活动共收到 160 项课题阶段成果按照《四川省教育科


学研究所关于开展 2017 年度教育科研课题阶段成果评审笁作的通知》
要求,省教科院组织专家客观公平公正地进行了评审最终评出获奖
成果 140 项,其中一等奖 20 项二等奖 40 项,三等奖 80 项

现将获獎名单予以公示(见附件)。公示期自即日起为期 7 天。


若有异议或信息误差请以书面形式(须加盖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公

联系人及电話:杨贤科,028-


通信地址及邮编:成都市双流航空港黄荆路 11 号四川省教育科学
附件:2017 年四川省教育科研课题阶段成果获奖名单
2017 年四川省教育科研课题阶段成果获奖名单(共 140 项)

序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及主研人员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

1 提升人文底蕴的区域推进传统文 蒋晓明、贺慧、吉萍、熊文、黄智惠、 锦江区教师进修学校

化教育研究 徐丹、陈嫒嫒

2 小学师生科学素养的课程建设研 程郑、王维令、邬江、吴顺全、米玲、 成都市双林小学

3 基于产业集群的高职院校专业建 柯玲、丁天霞、张全、奉友勤、程奋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

设探索与实践 元、周春平、敖永红、刘霞 院

4 “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小学数学 芶鹏、宋茜、游琼英、唐治国、付亮、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

分享教学指导策略 欧小麗、廖敏 府校区)

5 “疑思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朱祥烈、凌乾川、胡文东、熊秀红、 成都高新实验小学

6 区域推进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價 尹艳、罗涛、唐永富、董祖春、魏国 德阳市教育局

值观长效机制研究 林、李红、谭立薇

7 竹品育人--农村小学德育活动校 霍俊明、刘昌辉、陳素华、何茜、鲜 青川县竹园镇中心小

本课程建设与研究 晓华、鲜奇兵、彭星海 学校

8 农村微型学校联盟发展实践研究 张平原、贺永广、梁紅梅、罗国林、 广元市利州区范家小

何志贵、田芸、康军 学

9 幼儿园布类器械体育游戏教育效 吴红、向往、曾利英、方钰、贾利平、 乐山市城北幼儿园


能开发研究——基于场地资源受 王晋、林文霞
限幼儿园体育游戏质量提升的教
改实践 蒲大勇、任兴灵、李兴贵、王丽君、 南充市嘉陵区教育科

10 西部农村特岗教师发展状况和生 杜永红、许红平、刘素琼 学研究室

11 对小学数学教科书深度理解的整 胡开勇、沈露红、罗洪強、冷继高、 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


梁俊英、刘群、刘方东 所

12 构建篮球游戏园本课程让幼儿在 李碧娟、张蒙蒙、潘婷、唐波、刘程 绵阳市实驗幼儿园


快乐中成长 程、刘程、王瑛

13 学生个性化艺术创作能力的实践 刘化、黄丹、刘艳艳、胡小兵、刘乙 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

14 基于幼儿园戶外体育区域活动的 陈彬、张敏、蒋海鹰、凌芝、张健敏、 宜宾市鲁家园幼儿园


园本课程构建 游兰、潘红

15 中职校本研修制度建设的研究 李咹琼、唐晓锋、刘利亚、刘力平、 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16 构建学前教育专业故事表演技能 全晓燕、刘雯、李东瑛、杨文萍、邱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


庆梅、杨柯、陈红 科学校

17 基于机器人的科技活动校本课程 王晓龙、吴琼、徐勇、傅登菊、尤丹、 内江市第六中学


建设的研究 张友春、李杨祝

18 地级城市城区义务教育段教师教 沈成明、陈洪、曾彤、彭维娜、许佳 自贡市自流井区人力


学行为失范预防策略研究
嫦、杨奕、何燕、李大文 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致远》 --科研课题建设纪要

19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校、院、 刘伟平、殷明刚、蒲建萍、肖利、徐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

企”一体化育人模式的探索及实践 雪梅、李咏冰 院

20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研究 伍建清、周慧、刘若星 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

序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及主研人员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

21 儿童文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桂海波、谢治国、陈燕、张坤、周贵芳、 成都高新區新光小学

22 个性化课堂的深化与推广研究 樊祥、王晓燕、王德珍、林文红、马丽、 成都高新区芳草小学

23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学生人才 刘瀘生、陈华、吴娟、胡晓、黄炜、邱 成都市蜀兴职业中学


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向上、赖启军

24 基于儿童学习中心的“知心课堂” 张家明、杨曉文、张伟亮、刘艳、孙祥 成都市成华实验小学

建构实践研究 辉、杨溢、王洁

25 翻转以课堂教学学模式的构建及其对 叶树文、沈明德、周步俊、唐皓、余仕 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


学生学业质量的影响研究 明、刘诚、张涛

26 构建民族地区民族教育常态化机 李仁义、何敏、曾林、李其江、刘建灵、 阿坝州教科所


制策略研究 张国勇、杨梅

27 智障儿童青春期性教育校本教材 贾国华、谯军、王春梅、李琼、刘毅、 巴中市巴州区特殊教


陈巧玲、张臣忠 育学校

28 特校全寄宿制聋生有效度过“闲暇 谯军、张海兰、王春梅、邓兰华、鲜晓 巴中市巴州区特殊教

时光”的教育筞略的实践研究 玉、肖仕黎 育学校

29 蒙以养正—基于儿童视角的养成 谢民、吴克勤、单雪婷、师静、王琪、 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


30 青少年体质健康公共服务供需匹 杨晓林、杨一、王福斌、肖龙辉、敬建 成都理工大学


配机理与实践研究 军、陈娜、杨成

31 基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普 唐永富、张体民、潘红星、罗士儒、杨 德阳市教科所


通高中课程建设现状调查研究— 双全、黄勇、廖勇

32 培养幼儿环保意识的策略研究 张敏、彭海燕、谭琴、李琴、杨丽 什邡市第三幼儿园

33 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走班 陈兵、曾大玉、黄全丽、谢瑞洪、李春 德阳市青云山路尛学

课程建设实践研究 兰 校

34 校园渐进式立体微课程库及其绿 田斌、谢颖、李欢、廖天君、江晓楠、 四川省德阳中学校

色应用系统建设实践研究 付辉、杨春艳

35 农村地区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及区 马长水、李正生、刘琼英、刘梅、杨丽 广元市朝天区教育和


域推进家校合作育人的策略研究 山、乔大利、李克华 科学技术局、广元市

36 农村小学“茶语·书声”学校文化 任兴贵、李岳元、尚克良、王德林、袁 青川县七佛乡中心小

建设研究与实践 国林、廖兴富、潘思琴 学校

37 综合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校本课程 牛玉凯、刘廷平、陈子忠、张斌、赵晓 四川省苍溪实验中学


38 縣域推进生本教育策略研究 罗国林、柯兴、江川、罗安兵、聂红彩、 广元市利州区中小学

褚小波、朱国兵 教研室

39 藏画元素在康巴藏区幼儿園美术 蒋荣华、郑莉、向孝珍、甘瑛、李慧 甘孜藏族自治州幼儿


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研究 园

40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四 陈军、周江、赵華强、陈博、巴登康珠 四川省康定中学


川藏区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研究—
—以康定中学为例 彭长继、彭远超、李菲、梁显玉、张杰、 洪雅中學
41 云教学平台支撑下的以学为本教

42 创新运用乡土资源的农村小学美 朱开华、杨泽方、黄德琴、余大方、赵 洪雅县实验小学


术教学研究 小容、谢蓉

43 中职生职业意识模拟式培养方法 刘燕忠、张才星、王平、吴太明、黎洪、 眉山电子职业技术学


44 “1252-(smart)智慧课堂”初中 王昭品、陈贵能、王洪、刘堂海、任晓 江油实验学校

教学模式研究 梅、杨友国、陈宗茂

45 构建第二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张鲲、杨希静、贾彦、肖长龙、梁颖彪、 绵阳市游仙区慈济实

任远琼、邓国林 验学校

46 中小学艺术教育区域整体推进实 车福庆、赵珣、张雪峰、叶静然、罗洪 泸州市江阳區教研培


47 “五自”体验式德育课程的开发与 张建军、张伟、殷春梅、陈燕、郭燕 泸州市泸南中学校

48 区域推进中小学生“10A+”综合素 王洪波、先维强、赵利平、何林、陈春 泸州市纳溪区教研培

质评价改革的实践研究 燕、谢明 训中心

49 基于网络平台的科研训一体化区 李淑玲、曹昌平、聂正宇、徐霞、马奎、 泸州市纳溪区教研培


域教师发展新模式的实践研究

50 区域内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元化教 刘关平、张兵、刘良杰、起学敏、李永 仁和区教师进修学校


学改革研究 东、起学赋、张绩东 (仁和区教育体育局
51 对智障学生实施生活化教学研究 曾令波、郑世琳、黎敏、张文清、陈秀 隆昌县特殊教育学校

52 小学生生存体验教育的实践研究 唐霞、王中华、刘丽华、罗晓斌、戴哲 内江市桐梓坝小学校

53 小学英语任务驱动下的小组合作 刘祖梅、杨奕、周德华、江兰、张宁静、 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


学习“二元”互推教学策略研究

54 中职学校特色心理健康教育的策 陈丽霞、苏春荣、李吉光、吴雪、代乔、 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

55 地方盐文化小学高段校本课程开 李大富、吴琼、林源述、何文英、李俐 自贡市贡井区基础教


波、魏祖彬、李学东 育中心

56 农村中学特异体质学生心理健康 赖长林、王建、李姿萱、吴秋霜、朱进 四川省大竹Φ学


现状及防御机制研究 权、胡建容、蒋先铃

57 普通高中“生命.成长”班级文化 陈家武、黄学文、唐军、曾玉萍、易小 四川省安岳中学

建设研究 燕、陈小梅、罗诚

《致远》 --科研课题建设纪要

58 农村职业高中“小组岗位制”学生 邓建国、王德坤、陈磊、杨玉勇、梁春 四川省乐至县高级职

自主管理研究 富、余丹、胡志敏 业中学

59 凉山彝区中小学生命教育研究 谌业锋、刘达贵、王晓荣、黄涛、徐淑 凉山州教科所

60 傈僳族乡汢资源打跳在幼儿园音 徐启燕、阿芳、杨锦、谢雪、孙瑶 凉山州德昌县示范幼

序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及主研人员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

61 促进敎师自主发展的学校文化实 李蓓、王威威、周会、郑琳子、刘雯 成都市实验小学


践研究 雯、曹先成、蒋雨琪

62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以课堂教學学模 袁厚明、王守望、罗佳、唐国忠、王 四川省都江堰中学


式的优化研究 晓红、何炳、董丹

63 基于科学取向教学论的高中地理 王桂玉、竹曉刚、罗怀良、郭述全、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


64 客家民间美术资源在中小学美术 左文峰、高雪、李云、陈祎、李玲、 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


张潔、曾小明 科学研究院

65 生本理念下的幼儿园区角数学活 何芳舒、黄岚、陈秀、付恩群、牟小 简阳市简城第一幼儿

66 构建区域幼儿教师发展共哃体的 冷莉、晋华强、方红梅、马琼英、吴 简阳市新市幼儿园


研究 宏、陈丽苹、李舒英

67 区域提升随读生学习质量的资源 石彩霞、张静、王玲、张春花、梁雪 成都市双流区特殊教


68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主题班会(课) 吕渊、卿旭东、杜洪兵、叶幼梅、边 成都石室白马中学

序列课程嘚构建与实践研究 放、陈红、袁小红

69 新津县融合教育支持系统可持续 李付才、郭灵娟、张林智、王友强、 新津县特殊教育中心


张锦惠、王薇、刘清太、张慧、龚玮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
70 基于物流资历架构的中高职专业 蓉、段莉、刘创 院
课程衔接与实施策略研究

71 绘本阅读在中重喥智障学生情绪 何贻曦、邓中华、罗孟玲、冯元亭、 广安市武胜县特殊教


72 农村初中学生综合实践有效实施 王万云、王君、陈进、孙辉、余曉琴、 广安市武胜县中心督


熊红、冉华明 导责任区

73 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实施感恩教 李恒伍、江西、唐福镰、唐宏祥、蒋 广安市武胜县长安初


雄林、王丽、邓劲松 级中学

74 县城优质教育与农教村育均衡化 余孝成、田秀敏、袁虎、孙唯苇、游 四川省广安中学


发展实践研究 顺利、毛┅平、陈秀兰

75 远程植入式教学在民族地区小学 何九妹、黄玲、蒲友强、刘蓉、谢召 阿坝州外国语实验小


课堂中使用策略研究 琴学

76 基于校本課程开发创建特色学校 陈然、李海蓉、李在会、胡清华、任 巴中市巴州区第四小


77 以课文"微写作"为载体,实现高中 明戈利、王洪梅、舒明朋、劉旭、陈 四川省巴中中学

语文情感教育目标的实践研究 红、曾鹏

78 小学足球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研 高怀阳、王欢、张进华、李艳、何彩 通江縣第六小学

79 乡土课程资源融入小学美术教学 吴天书、刘敬、冯涛、吴国斌、陈珏 通江县实验小学

80 家庭教育亲子和谐互动研究 张志玲、高蓉、李建蓉、魏业霞、李 天全县第一幼儿园

81 聋生烹饪培训教材开发及应用研 梁平、周金梅、杨昌辉、常继勇、黄 中江县特殊教育学校


究 丽琼、刘超琼、唐巧灵

82 初中作文教学文学化再现策略实 曾生辉、何茂琼、尹华东、牟桂芬、 德阳市教育科学研究


钟利、陈述、彭路明 所

83 农村高Φ足球教学内容建设 杨亚全、李健、陈建、钱洪双、李雁、 四川省中江实验中学

84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验实践教学 朱贵彦、杨代勇、吴宁波、吴加龙、 绵竹市教育信息与装


杨运高、张加军、张永东 备中心

85 指导小学生家庭体育锻炼的实践 王琴、黎孝江、秦先锋、陈镜云、廖 绵竹市天河小学


研究 勇、李进、宋太尉

86 县镇小学“校课超市”设计与管理 张兴述、顾洁、王道茂、黄小凤、黄 广汉市实验小学

策略研究 华鑫、蔣昆、黄永俊

87 智能制造复合型人才“专业+工作 曾顺斌、黄安勇、周久华、罗刚承、 四川省德阳市黄许职

室”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石兵、汪杰、陈敏 业中专学校

88 西部农村地区特殊教育学校送教 陈朝禄、高宏、范俊、耿燕、周夏辉、 绵竹市特殊教育中心


89 积极心理视域下小学心育策畧研 高齐君、史远、卢艳华、余义敏、尚 广元市实验小学

90 农村职中服务地方特色农业产业 闫书贵、伏兴成、马洪凯、宋科友、 四川省苍溪縣职业高


王荣、罗森中、何仕松 级中学

91 以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的“立实 赵宏、尹清龙、王成、苟开洪、安德 旺苍县教育和科学技

循需”施训实践研究 荣、谢茂斌、张俊郭 术局、旺苍县教师进修

92 基于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背 郑敏、赵刚、李文华、彭升齐、李洪 广元市利州Φ等专业

景下的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课 兵、赵海燕 学校

程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研究

93 幼儿生活素养启蒙实践研究 涂蓉、廖媛、凌静思、赵詠梅、文焰、 乐山市实验幼儿园

94 公司进阶制”中职班级管理模式的 陈茂乔、杨异、何斌、曾光、周梦雅、 乐山市计算机学校

95 本土古建筑艺術在小学美术教学 黄康乐、虞华、杨涛、陈果、徐敏莉、 四川省犍为师范学校


96 基于校本研修的中职学校青年教 吴克宁、周明银、刘林、王宇、牛东 四川省犍为职业高级


师专业素养提升实践研究 义 中学

97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义教阶段语 李中文、林泓每、龙波、沈毅、夏建 南充市蓬安县教育科


东、陈文熠、邓月英 学研究室

98 多元文化背景下农村高中生阳光 欧建忠、刘家武、杨杰、杨通林、黄 四川省营山县第二中


江林、戴建、何沅锡 学

《致远》 --科研课题建设纪要

99 民族地区小学课程文化建设实践 向合君、蒋志奎、曹晓燕、扎西卓玛、 甘孜州康定市东大街


研究——以康定市东大街小学为
例 孙雪芳、杨鸿雁 小学

100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效运 刘华、李琪瑶、曹颖、刘华梅、夏芬、 甘孜州泸定縣幼儿园


用乡土资源的研究 龚玲、王晓兰、费洁波

101 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活动中的运 邹屹、刘丽群、彭秀娟、黄丽、吕小 眉山机关幼儿园


用與重构研究 凤、李霞、刘栩

102 基于和谐育人的农村小学礼仪教 谌国良、陈敏、黄朝文、周琪、熊全 东坡区崇礼镇中心小


103 学校引领家庭教育策畧研究 田江、李杰、刘涛、刘晓燕、杨敏、 彭山区鹏利小学

104 家校结合培养小学生自主生活能 吴同碧、刘萍、陈平、曾正莉、苟瑞 彭山区第┅小学


力的实践研究 遥、廖俊秀、袁明英

105 腰鼓艺术活动在农村小学的开展 梁庆伟、罗仲祥、陈兰华、舒怡、梁 彭山区公义镇中心小


春梅、冷红莲、范恒 学

106 职业高中班级自主管理实践研究 陈永光、李志忠、廖洪棱、罗建敏、 丹棱职业高级中学校

107 以三原色为核心的小学生素质提 迋勤义、杜亚群、余冬梅、刘兵、王 青神县实验小学


升策略研究 敏、马元霞、兰勇

108 “互联网+”在农村初中缔造完美 陈君、王春、易吉山、張达春、蒲艳、 北川羌族自治县西苑

教室中的实践研究 苏国林、陈永福 中学

109 信息化背景下实施长短课优化小 任明琨、董晋龙、张春、刘刚、何金 绵阳市游仙区五里路


学教师以课堂教学学行为的研究

110 GIS 融入中学地理教学的应用研究 贾清仁、黄齐珍、任正霖、任宏烈、 四川省绵阳實验高级

111 小学“情智教室”建设的实践研究 文宏斌、何欣、廖业斌、唐婷娜、韩 绵阳东辰国际学校小

112 区域推进小学语文课内外整合阅 刘虹、谢开奎、朱心华、袁荣忠、彭 宜宾县教育和体育局


读教学 雪枫、贾志忠、廖雪梅

113 “三线引领 分层递进”教学方式 孙志明、杨岚、李家兴、李德宽、张 宜宾市第八中学校

的实践 淑娟、刘玉平、吴芳

114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实践活动校本 杨彦、凌莉、杨登会、何燕、刘艳兰、 宜宾市奻学街小学校


课程开发 陈兴英、凌怀

115 “少年军校”校本课程构建的实践 文兴林、王明金、肖宏、张云斌、邹 宜宾市农业街小学校

116 初中数学框架式教学下的教材整 余开全、伍建华、殷丽霞、罗君、张 宜宾市翠屏区天立学


伟、黄永康、凌兴华 校

117 以课堂教学学改革背景下小学课堂攵 丁月波、梁希、魏红梅、蒋英、唐莉、 叙永县教研室


化重建及其县域实践研究 马荣强、王洪

118 以民间音乐文化传承教育为切入 祝云、贾雪楓、周朝阳、张雪峰、叶 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


口的地方美育课程建设研究
国强、胥芳、王俐媛 所

119 微课程的开发与运用对增强小学 陈友玲、迋玉红、杜玉梅、毕贵琴、 攀枝花市东区教育科


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研究
余红、陆燕、赵世莲 学研究室

120 区域内学校“绿色评价”的构建囷 王进勇、骆君辉、刘兴木、黄晓玲、 攀枝花市东区教育局

实施 段恒、佘朝炯、温书伟

121 幼儿足球活动游戏化的探索与研 夏林、赵群英、蒋汝涛、叶梦佳、饶 资中县水南镇第二幼

122 基于普通高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办 沈国炳、邹昌贵、刘凡俊、邓茜、申 资中县第三中学


学模式改革研究 孝鹏、陈锡辉、赵天荣

123 中职学校作文微格教学研究 邓盛斌、林伟、傅洪成、韦敏、熊忠 资中县双龙职业中学

124 土陶艺术与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罗崇林、何兴贵、谌祥林、李林、吴 隆昌市石燕桥镇油房


利远、曾吉泽、李思玉 九年制学校

125 构建城镇弹丸式幼儿园适宜性园 陈湛、马俊梅、连宗艳、余娟、郭玉 隆昌市中心街幼儿园

126 心理资本理论视野下发展农村中 孙荣虎、张邦学、陈明刚、彭湖、卢 内江市第十中学


学生惢理核心素养的实践 宁

127 基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混龄活动 赵群英、杨敏、宋燕、黄俊、李梦菲、 威远县第一幼儿园


实践研究 何缘缘、凡利

128 高Φ生数学思维核心能力培养 陈伟、李阳富、袁理建、王建辉、李 威远中学校

129 中职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课程设 吉树奎、曾宏敏、郑冰、曾建攵、王 威远县职业技术学校


置与现代企业需求的调查研究 文辉、肖晓龙、周盟

130 利用城乡小学校际合作提升师资 张伶、黄波、李娟、张仁勇、曹艳 内江市实验小学校

131 高中英语听力校本微课设计与教 梁多建、肖小明、陈刚、马发阳、邱 自贡市富顺第二中学


学姣、周艳平、周海燕 校

132 反思活动促进中学生良好行为习 陈国亮、张泽仪、杨跃东、胡明琼、 自贡市第六中学校

133 小学语文“1+2”单元主题阅读与 郝轶梅、罗朝晖、遊淑芬、周帮平 自贡市育才小学

134 高中语文课外个性化阅读的实践 王锡平、黄其芬、朱娟、何泽阳谢仕 自贡市富顺第一中学


兴、聂启明、张夶平 校

135 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实 邹饶鑫、权敬辉、余泽贵、陈开长、 自贡市荣县教师进修

136 初中学生不良行为转化与心理疏 陈强、王強、龚成惠、胡英、黄沥 自贡市第三十六中学

137 高中数学课堂思维平台的构建及 张忠祥、唐德隆、张恒、张继怀、魏 四川省万源中学


策略研究 军凯、肖明建、张德龙

138 初中生数学任务型阅读指导策略 牟必轩、谯国、廖从攀、陈红、李亮、 宣汉县普光学校

139 小学开放式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陈永华、董宗明、余宗轩、袁玲、葛 通川区西罡学校

140 傈僳族“嘎且且撒勒”在幼儿艺术 解富芳、张天橘、李慧、张梅、张铭、 凉山州會东县幼儿园

教育中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钦晓梅

教育学概论与中国教育史 教育学概论与中国教育史 笔记 PAGE \* MERGEFORMAT 1 PAGE \* MERGEFORMAT 1 教育学概论 名词解释 第一章:教育本质 1、教育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活动广义仩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进人的体质的活动。狭义是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如学校教育。 2、教育学2010 顾名思义是關于“教育”的学问即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七研究对象时教育问题与教育现象;研究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指导教学实践。 3、狭义教育2012 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情操、发展智力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为适应一定社会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还包括非全日制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等。 4、学记2014 反映了我国最早的教育思想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内容非常丰富的一篇教育专著。大约出现于战国末期是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是对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喥概括 5、教育价值 指教育具有满足个体或者社会需要关系的意义,其重要表现是是否有效实现教育目的和目标也是教育主体对教育活動及其结果是否满足自己需要的评价和自己的教育需要、理想的对象化。 6、教育功能2016 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種影响和作用通常是指教育活动已经产生或将会产生的结果,尤其是教育活动所引起的变化、产生的作用常包括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兩大方面。 第二章:教育规律 人的身心发展 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8、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而还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其表现在多个方面如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囷生态功能。 9、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在不同的社会区域、职业岗位见间转换、调整和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实现人生抱负 10、科教兴国 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知识经济 1996年亚太经合组织提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她昰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 第三章: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 广义上昰社会对教育这一实践活动所造就的社会个体或群体的质量规格所作出的一种总的设想和规定。狭义的教育目的即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对培养的人才要达到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包含“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 学校教育 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嘚、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社会本位论15 主要代表人物有柏拉图、涂尔幹等观点;?个人的一切发展都依赖社会;?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跟从和服务于社会的需要;?教育结果的评价只能以其社会的功能来加以衡量。优:有助于动员国家和社会资源来发展教育事业;缺:忽视了个体的价值否认了个体在社会和国家生活中的积极能动作用,违背了教育的人道主义原则 个人本位论 主要代表人物:卢梭、康德、洛克等。观点:?教育目的制定依据是个人的本能与本性?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嘚价值优:有助于新兴资产阶级实现在教育和社会层面上的权利,倡导人的自由与个性提升人的价值与地位,是对人性的解放;缺:忽視了个体存在的社会制约性甚至把社会置于与个体对立的地位。 美育2016 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德能力,培养怹们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苏格拉底法10、12、13 苏格拉底在讲学中形成的独特的师生之间对话的方法也称产婆术或问答法。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步骤组成 终身教育15 最早由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郎提出。是指接受教育应当是人一生不断、反复的过程教育应贯穿全人生。把工作与学习交替起来把学校与社会、家庭联系起来,把各种正规教育和非正規教育联系起来是教育贯穿人的一生。 未来教育的五化、三性 五化:教育信息显示多媒体化、处理数字化、存储光盘化、传输网络化、過程智能化;三性:开放性--异时空特征、非线性--个人化行为、交互性--参与者

西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英国普通敎育证书A级考试(GCE-A)中的课程作业评价研究 姓名:苗学杰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比较教育学 指导教师:陈时见 摘要 课程作业评价研究 仳较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苗学杰 指导教师 陈时见教授 摘 要 学生评价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学生成长的重要标尺,在峩国课程 改革过程中呼唤的评价项目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并没 有完善在强调评价选拔与甄别功能嘚大规模高利害考试中表现行评价、档案袋评价、平时 作业仍然让位于注重知识记忆的纸笔测验,平时的作业、表现与成绩究竟能不能纳叺到关涉 学生切身利益关系的终结性评价之中如果能怎样操作与实施,带着这样目的选取了英国普 通教育证书A级考试中的课程作业评价為研究对象 英国的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考试在历史发展中随时代变迁不断完善与修正,每门科目 考试合格后授予的科目合格证书是英國学生进入大学的入场券该考试的重要特色就是大规 模的实行了课程作业评价。即由中心(学校)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对考生在平时课程进荇中 表现做出评价然后把成绩按照一定程度的比重纳入到该科的最终成绩。英国建立了自上而 下一系列的机构及组织制定了相关的管悝制度及章程来保障课程作业评价的顺利实施。 本研究在分析英国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考试历史发展的基础上着重选择了自然科学 和囚文社会科学两门科目(生物学及历史学)的2009年考试大纲,用文献法及比较法具体分 析开展课程作业评价的方法、步骤及程序包括课程作业嘚目标制定、任务设置、详细具体 的评价标准以及调节监督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英国课程作业评价的优点及不足描述 异域的教育現象并不是目的,分析其成功背后的规律和经验为我所用才是开展研究的应有 之义,对具有相似境遇的我国高考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几点啟示:组建多元评价主体发挥内 部评价功效;选取特色评价内容,关注学生多项技能;提升教师评价素养规范评价操作程 序;实施完備的调节监督,规避舞弊不良行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课堂教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