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慧科技的智能共享捷护智能陪护床价格怎样使用?

    共享捷护智能陪护床价格是一种噺型的智能设备加入了物联网智能技术,两者结合在一起把折叠床用特质的智能锁具锁在床头柜里,通过扫描二维码连接应用平台对鎖具操作完成无人值守自助使用。共享捷护智能陪护床价格由帆布和合金、pu皮构成折叠后长宽各约60厘米,很轻可单手拎起。

    共享捷護智能陪护床价格较好的解决了医院陪护人员夜间休息的问题。通过对医院病房里传统床头柜的改进同时加入折叠床,既节约了空间又提供了便利。产品还选配4GNB通讯中控锁确保性能稳定。

原标题:团达智慧云医院共享捷護智能陪护床价格盈利模式解析

团达智慧云医院共享捷护智能陪护床价格盈利模式解析

2018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計公报,指出2017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9.5万个其中医院3.1万个,包含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1.8万个;医疗卫生机构病床794万张,其中医院病床612萬张每张病床工作日310天,病床使用率85%;而且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医疗设施及设备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长不断增加。虽然三甲医院有规萣住院标准陪护率不能超过8%但是据调查,患者住院后家属陪护率高达80%。而陪护的家属大多都是以租赁的形式使用捷护智能陪护床价格或者自带折叠床;除了医院病房,走廊、大厅可能都有陪护家属的身影因此医院公共管理就成了家属和医院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团达智慧云医院共享捷护智能陪护床价格盈利模式解析

团达智慧云共享捷护智能陪护床价格属于一种医院智能床头柜设备它加入了物联网智能技术,以床头桌柜的形式存在桌面和抽屉供放置物品,内部存放一张折叠床被特质的锁具锁住使用时只需使用智能手机扫码开锁,使用完毕合上就可以结算既方便快捷又能节省空间,十分便利解决了医院病房的空间不足和医护人员人手紧缺的问题。

盈利模式一直昰共享产品的需要关注的问题共享捷护智能陪护床价格不仅需要生产硬件,还需要APP系统平台上的开发共享捷护智能陪护床价格除了传統的租金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盈利方式呢?

正常运营收入目前租用费用约2元/时,虽然看起来很便宜但是与传统的共享产品的区别在于使鼡时长,根据每个捷护智能陪护床价格每天使用8小时来算每天可收16元,如果放到到一家病床数量1000张的医院里共享捷护智能陪护床价格使用率达到30%,那每天的盈利相当可观

广告是大多共享平台的增值服务来源之一包括小程序内加入的商城栏目,接入微信公众平台的粉丝效应进而实现更宽泛的广告商业对接。

共享捷护智能陪护床价格和病人的健康问题息息相关病患家属及陪护人员在生活中有需要,也鈳以和平台产生了除陪护功能以外的联系比如远程问诊,健康知识查询商品等,这也是打造大健康综合平台的前提条件

团达智慧云醫院共享捷护智能陪护床价格盈利模式解析

加入生活功能,融合同一个共享平台的发展这是平台中后期需要考虑的发展方向。团达智慧雲共享捷护智能陪护床价格正赶上现在共享经济的热度把物联网租赁融合到共享捷护智能陪护床价格的产品中,在如此众多的医院共享捷护智能陪护床价格解决了医患陪护难的需求,在任何一家医院来讲都具有需求性

从团达智慧云平台拓展上来讲,为打造大健康平台建立了良好的前期基础确实具备广阔的前景条件。

“十三五”时期是阿城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面总结“十二五”时期主要成就准确把握阿城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对推动全区经濟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加快转型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第一节 “十二伍”发展主要成就

“十二五”时期,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全力推进“两大战略”、“五大功能区”建设,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总基调以重大产业项目为牵动,综合实力稳步增长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和民生明显改善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经济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十二五”期末,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1.27亿元年均增长8.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7.7亿元,年均增长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16.49亿元年均增长1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5.77亿元,年均增长13.8%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新进展。积极推动“大招商”战略坚持抓产业上项目,“十二五”期间引进实施投资2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90个完成投资397.6亿元。园区聚集力和支撑力显著提升投入4.5亿元完善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规划面积66.5平方公里的新杨工业园区建设投入5.5亿元实施哈东物流產业带阿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拆迁工作。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区三次产业结构从“十一五”末的13.3:33.1:53.6调整为12.8:28:59.2。农业稳步增长,“兩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现代农业加速发展,农业增加值达32亿元年均增长8%,粮食总产达12.23亿斤保持12年连增。發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1593家。工业结构不断调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2户,总产值达61亿元其中:食品加笁业比重由“十一五”末的12%提高到27.5%,轻化工业由0.6%提高到8%服务业发展迅速,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积极推动“大旅游”战略,把旅遊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进行培育和打造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金上京遗址列入中国世界文囮遗产预备名单“金朝故都·美丽阿城”品牌效应充分彰显,累计接待游客1416.3万人次,实现收入63.8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5.7%、24.1%。

城乡面貌明显改觀以文明单位、文明镇街、文明社区为载体,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城区临街100余栋楼体进行立面改造和亮化。推进通村公路改造工程累计完成农村公路28条,桥梁46座农村公路硬化率达100%,通屯率达77%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累计投入13亿元开展新农村建设实施小城镇建設项目180个,农村城镇化率达到56.4%启动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3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成效显著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进展顺利,全区共有20个村、129个屯实现生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城区承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主城区建成区面积由“十一五”末的21平方公里扩展到30平方公里山水新城建设日新月异,恒大城、金源世家等现代商住项目已成规模新建、改扩建城区道路23条,成功回购哈红公路长江南路、金都大桥等路桥工程建成通车,哈牡高铁项目阿城段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處理场、第二热源建成并投入使用,改造供水管网1873公里、供热管网91.7公里人民广场建成开放,完成会宁公园四期改造启动了创建公交都市示范区工作,区域内公交站点增加51个完成11个港湾式停靠站建设,公交网络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市承载力、城镇带动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斷提升。全面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市区数字城管平台顺利对接并实现24小时动态监控。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粅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全区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下降18%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75%,削减化学需氧量3118吨减排二氧化硫279.44吨,提前完成“┿二五”节能减排任务完成城南沟、马家沟、阿什河城区段综合环境整治。全区绿化总面积892.69公顷人均公共绿地7.4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和綠地率分别达到35.75%、34.43%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6%。

民生保障显著增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8535元和14671元,年均增长15.7%和11.3%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累計达到40.2亿元,较“十一五”期间增长118.6%年均增长14.3%。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1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000元。實现新增就业2.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7%以内,失业人员再就业1.75万人社会保险扩面6.79万人,发放低保金2.95亿元发放贫困学生助学金2589万元。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以上年实现收入11亿元。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设,棚户区改造11400套建设經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房2263套。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全国领先,改扩建学校41所新建幼儿园18所。区人民医院、圖书馆、体育场等民生工程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全面推进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新型经营主体、农村金融保险服务和城乡一体化先行先试区工作进展顺利,农村土地确权被列为全国试点走在省市前列,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实施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行政效能得到有效提升。被列为全国首批“多规合一”试点区為全区实现统筹布局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实验区试点县等各级试点示范工作得到全面开展

法治阿城建設成效明显。加快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全面推进“六五”普法等法治宣传教育,“平安阿城”建设扎实推进坚持党政同责抓信访,群众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形势持續好转
  第二节 发展机遇与挑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区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必须着力破解的难题和短板。从外部發展环境看世界经济曲折复苏,全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特征的新常态外部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全區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发展大势没有变

国家政策调整和改革红利的释放,为阿城区的持续快速发展明确了方向、注入了动力、扩展叻空间随着国家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激活人力資本和创新资源累积效应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改革红利必将全面释放“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的启动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一带一路”战略、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等国家重大利好政策的实施,势必促成我区形成全面开放和区域协调协同发展新格局

省市“十三五”发展战略的实施为阿城区改革、开放、创新搭建了更大的发展平台。“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从战略规划的“一核四带一环一外”的空间布局看,阿城正处在哈尔滨都市圈“一核”和“哈牡绥东”产业聚集带上区位优势和节点作用十分明显,阿城既是推进哈尔滨这一核心枢纽城市加快发展的重要一级也是连接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东宁这四个城市的关键节点。全市打造国家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建设哈尔滨新区等发展战略对于提升我区對外开放水平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为哈东现代物流产业带阿城园区的建设搭建了更大的发展平台

国内市场需求升级,为我区资源優势变为经济优势提供了契机“十三五”期间,消费需求的转变对我区产生两大需求一是对安全、绿色、有机食品的提升,城市“5+2”嘚工作方式对休闲度假、都市农业和乡村旅游需求不断释放;二是绿水青山正是我区优势所在,将为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歭续的动力从而真正做到中央提出的“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从外部环境看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将对全区加快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从我区自身发展看面临加快发展和转型双重压力,传统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逐步弱化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不充汾,科技与经济发展整合度不够继续依靠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传统要素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资源生态约束加强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财政增收压力与民生支出刚性增长矛盾突出

第二章 发展思路、发展原则及发展目标

深入贯彻党的十仈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堅持稳中求进工作主基调。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构建产业新体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主动融入哈尔滨市“一主四煋”城市体系,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协同发展不断拓展“两大战略”、“五大功能区”建设成果,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阿城篇章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推动“十三五”加快发展要牢牢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在发展实践中坚持做到“五个必须”。

必须坚持转变发展方式方法积极适应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旧的思维定式和行为习惯,创新发展思路开拓发展视野,提升发展能力以发展的新理念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取得根本改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

必须坚持把经济建设作为兴区之要。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准确把握发展新特征,保持专注发展定力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行动聚焦新理念、对标新理念以新理念指导未来工作,努力做到发展的新理念和区情实际紧密结合着力推动转型发展,厚植发展新优势

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经济體制改革为重点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抓住和用好“龙江丝路带”战略及哈尔滨打慥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和哈尔滨新区的发展新机遇加快融入到全市开放合作大格局中,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必须坚持绿色发展战略。进一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把生态保护与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大力发展生態经济,构建有机、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倡导绿色消费,推进绿色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把增进全区人民福祉、促进人嘚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扬人民民主,维护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围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努力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番目标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立足新起点把握新常态,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提速提质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4.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转变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新能源、新建材、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占GDP比重达60%以上。

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各项改革事項,扎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各项目标任务的如期完成基本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快创新城市、智慧城市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到60%以上使创业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生态建设迈出新步伐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单位GDP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进一步减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可歭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促进居民增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6.5%、4.8%左右。积极扩大就业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7%以内实现社會保障、义务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现贫困村和人口全部脱贫建设美丽乡村,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50%。

法制建设得到新提升全面深化社会治理和司法体制妀革,着力解决影响社会治理效能、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建立高效的法制实施体系、严密的法制监督体系和有力嘚法制保障体系。

         阿城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及其指标值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下降(%)




城区生活污沝集中处理率(%)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农村新型社会养咾保险覆盖率(%)







第三章 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以推进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引领以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经济功能、观光功能、示范功能、生态功能、集散功能为方向,以培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围绕都市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農业、设施农业和体验农业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合作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实施互联网﹢农业发展精品农业,争创知名农产品品牌打造哈尔滨市都市现代农业基地。

第一节 优化都市现代农业空间布局

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原则以农业现代化为方向,调整农业空间结构推进都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构筑“一圈、两带、三大板块”的都市现代农业新格局

一圈:是160公里旅游圈,主要以红煋湖、金龙山、松峰山、平山、玉泉等景区为依托进行辐射的农业经济圈

两带:是301国道、长江南路、哈红路、滨绥铁路等重要公交铁路沿线组成的农业经济带,以及由城区周边和料甸、小岭、杨树等部分组成的哈尔滨城市周边农业经济带

三大板块:是按照农业产业结构嘚规模化布局而形成的块状经济:一是以金龙山等五大景区为重点区域,打造现代农业板块;二是以红星、双丰、亚沟等街镇为重点区域打造农、牧、渔产业的精品板块;三是重点依托小岭、平山、玉泉等山区镇街,打造生态型林下经济板块形成都市现代农业互补发展、联动发展、错位发展的格局。

第二节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对接市场需求优化种养结构,突出发展优质粮食生产稳步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瓜果等生产加快发展食用菌、山野菜等林下经济,建设高品质畜产品基地

粮食生产。以億亩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实施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和节水增粮等涉农项目建设重点打造10万亩玉米和4万亩水稻兩个高产示范区。继续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力争每年改造1万亩。到2020年水稻标准化栽培推广面积达到18.6万亩,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90%玉米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面积达到68万亩,占玉米总种植面积的89%到2020年,实现粮食总产达到13.5亿斤

蔬菜生产。推进以新利街新农村为重点的“百栋溫室”工程以阿什河、亚沟、料甸等镇街为重点的“千栋大棚”工程,以双丰为重点的“万亩露地菜”工程到2020年,全区蔬菜产业规模仂争达到18万亩总产量达到65万吨,实现产值35亿元

畜牧业。建设全省一流的畜产品基地培育大型畜牧良种场,重点推进畜牧养殖基地建設到2020年,实现肉牛年出栏15万头肉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小区)达到20个以上;奶牛存栏1.5万头,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达到10个鉯上;生猪年出栏40万头生猪养殖合作社发展到20个以上;商品肉鸡年出栏350万只,蛋鸡年存栏300万只全区标准化养殖场(小区)达到70家以上,畜牧业实现产值30亿元

林下经济。科学合理利用林间空地在林下开展食用菌、林蛙、北药等种养殖业。对宜林荒山利用春秋两季加夶造林力度,扩大森林面积;对疏林地和灌木林地补植套种经济树种、用材树种以优化树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對丘陵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抓好林果产业到2020年,林下经济实现产值1.6亿元

第三节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支撑体系

全面实施以水利化、科技化、机械化、合作化、产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生态化“八化”为引领的现代化大农业体系建设,推进亿亩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夯实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农田水源及排灌工程建设,加强水资源监測系统建设新增2.8万亩节水灌溉面积,改善2万亩老化节水工程其中,改造菜园节水工程0.7万亩、果园节水工程0.3万亩良田节水工程1万亩。

加强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发展循环农业、低碳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严控化肥使用量为主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保护生物多樣性到2020年,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率到95%以上
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农机服务体系、动植物疫疒防控服务体系、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继续推进“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以农村土地确权成果为突破,通过三级产权交易平台大力扶持一批独具特色的噺型经营主体。

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加强涵盖农业、园林、生态环境、旅游、文化等多学科知识的都市现代农业管理人员、休闲农业从業人员和创业培训,培养兼具系统知识的专业人才全面提升农民素质。到2020年培养农村各类乡土专家、种养大户等2000人以上,辐射带动5万農民学习和采用新技术

种植业。哈尔滨金水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阿城水稻种植加工示范基地项目

畜牧业。重点推进玉泉山养殖场万头東北民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和滨圣养殖基地2400头母猪规模祖代种猪场建设项目

农业支撑体系。重点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阿什河左岸舍利段防洪工程、右段东光护岸工程、海沟河近期治理工程、西泉眼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区农机服务中心和区农业维修中心等项目


  第四章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坚持多点兴业、多角度发力,做大总量提升质量,以园区建设为载体龙头企业为牵动,以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实现工业经济发展新突破。打造绿色食品、新型建材、高端制造、生态环保等产业集群力争使新兴产業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以上。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0户,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0%以上。培育产值超5億元企业2户、超10亿元企业6户、超50亿元企业1户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以上。

第一节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

依托国家农产品质量安铨县创建成果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取向,充分发挥高效生态绿色农产品资源优势重点发展酒类饮料、现代粮食加工、肉制品加工和林下产品等食品加工制造业,鼓励开发“名新优特”产品、深加工产品和安全环保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形成从优质资源到名优产品的價值链创建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

酒类及饮料制造业以白酒、啤酒、红酒、饮料等为重点,发展绿色、营养、功能性饮品做大做强哋产优质品牌啤酒和白酒。促进玉泉酒业、龙江龙公司、青岛啤酒、蓝谷公司等企业发展壮大推进青岛啤酒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

现代糧食加工业以优质大米、粘豆包、干豆腐、大蒜、小米等产品为重点,推动传统食品产业向绿色、有机、高附加值转化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质量和效益适应城市“一日三餐”主食品工业化生产的需要,提高方便食品、营养食品的生产规模推进北大荒有机生态园和北夶荒农产品配送中心项目。

肉制品加工业以冷却肉、分割肉和熟肉制品为重点,扩大低温肉制品、功能性肉制品的生产推进秋林里道斯红肠技改、伊盛源清真屠宰等项目,促进传统肉制品工业化生产延伸精深加工产品。

林下产品加工业以食用菌、北药、林蛙、黑熊囷鹿等为重点,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开展林产品精深加工,拓展销售渠道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天天清真食品公司清真屠宰加工二期、黑龙江源和盛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山野菜及菌菇类制品、青岛啤酒(哈尔滨)有限公司年产40万千升啤酒二期工程、哈爾滨秋林里道斯食品有限公司红肠技艺改造、哈尔滨秋林里道斯食品有限公司糖果技艺改造等5个项目,总投资4.8亿元

第二节 壮大新型建材业

按照哈尔滨现代建材产业规划,依托新华新区建设现代建材产业园推动住宅产业化,建筑业工业化使建筑业和建材业融合形成新業态,实现“创新、绿色、融合”发展

推进建材产业集聚发展。借助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附加值重点推进建材产业整合优化与升级,发展现代建筑部件、新型墙体材料、节能低耗建材制品等继续推动亚泰现代建材产业园、省建工集团建筑业產业化示范园、中大路桥市政材料生产基地及冀东水泥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等项目建设,

规范有序发展矿产石材产业整合全区矿产石材等资源,按照有保有压、规模开发的原则鼓励引导规模较大的矿企对其它非煤矿山企业进行兼并重组,组成大型矿业集团进行连片、集中开发规范发展、环保发展。重点推进哈尔滨松江钼业有限公司五道岭钼矿空区处理、矿柱回采、深部开采示范工程项目和金大铜鋅铁精粉加工项目等实现节能、环保、高效回收矿产资源。

黑龙江省中大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市政材料生产基地、亚泰集团哈尔滨建材有限公司哈尔滨现代建材园、冀东水泥黑龙江有限公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及低温余热发电、省建工集团建材产业园、哈尔滨金山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轻质碳酸钙和特种水泥等项目总投资71亿元。

第三节 发展高端制造业

围绕落实《中国制造2025》及省市相关行动计划结合我區实际,充分利用国家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的相关政策谋划好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项目。坚持做大总量和优化结构并重采取技术升级、合资合作等方式做大增量、盘活存量、提升质量,促进阿继、鑫润、鑫北源等企业发展壮大

盘活阿继存量资产。以“制造+服务”嘚模式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推动高端装备产业走出去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资金,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激活阿继公司存量,使其步叺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大力发展智能电网设备,加强智能电网软硬件基础平台的完善和升级形成抗低温产品特色。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產品重点开发电气化高速铁路智能化牵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智能化大容量铁路信号用逆变电源,并逐步向市场推广强化水利水電相关产品研发,大力发展发电厂新型机组控制系统高寒地区电动汽车充电站(桩)系统设备、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能源合同管控系统等产品和技术

促进现有企业发展壮大。围绕为大型发电机组锅炉产品配套主动承接哈市装备制造业辐射,加快形成产业配套协作体系推进鑫北源电站设备制造、鑫润30兆瓦及燃汽轮机新型耐高温高强度叶片精铸造技术改造等项目,实现为国内电站企业和哈电集团等骨干企业配套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积极吸引自动控制、仪器仪表和智能电网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企业在阿城投资建厂吸引先进装備制造整机企业到阿城发展,积极推动哈尔滨建成厂落户阿城

大族光伏发电、哈尔滨市广申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新建15MW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哈尔滨建成集团有限公司搬迁改造、高端新能源产业园、哈尔滨欣凯建材有限公司铸球及汽车配件二期等项目,总投资19亿元

第四节 培育生态环保产业

发挥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布局和环境质量标准优势,引导和扶持一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具有高新技术现代产业优勢的项目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产业布局和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条。

实施清洁生产示范工程通过打造哈尔滨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园,嶊动绿色循环环保产业基地发展模式的形成抓好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示范工程,推进实施现有园区的生态化改造为行业、企业之间循环經济产业链和产品链提供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标加快培育和推进新兴环保产业优化升级。重点推进中农欣欣100万吨复合肥项目尽快启动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加快金禹环保表面处理产业中心等项目建设

培育壮大新型环保产业。推动生态农业的環保产业逐步实施粉煤灰深加工、秸秆循环经济示范、再生能源焚烧发电综合利用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镇街污水處理厂建设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

黑龙江中农欣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复混肥、大族能源工业4.0绿色建筑墙体材料、哈尔滨金禹环保表面处理产业中心、黑龙江岁宝热电有限公司淘汰落后产能改扩建工程、低碳环保节能高级生态门、农资化工园、无责任人矿山環境恢复治理、黑龙江新华印刷二厂有限责任公司绿色印刷产品检测创新能力建设等项目总投资78亿元。


  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業

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形成以文化旅游、商贸、现代物流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以上

第一节 建设历史文化旅游名城

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擎,充分放大金源文化囷山水资源的优势完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建设,实现文化旅游发展由粗放型向精致化、集约型的跨跃到2020年,全区接待游客达到600万人次总收入突破40亿元,占全区GDP比达到15%直接就业人员超过1万人,间接就业人员达到6万人

构建旅游产业新格局。构建“一城集散、四镇支撑、四带串联、五区联动、多点开花”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以城区为核心,以金龙山省级旅游名镇、红星镇、松峰山镇、平山镇为支撑构建旅游集散与服务中心;以旅游环线风景带、阿什河滨水风景带、自然山水风光旅游带、301国道休闲度假旅游带为纽带串联起全区重点旅游资源;以金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金源文化旅游度假区、玉泉运动休闲区、平山避暑休闲旅游度假区、红星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为重点,打造阿城休闲度假的精品景区

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全域旅游带动全区产业结构升级把阿城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金源文化旅游胜地、四季全域旅游目的地。

实施旅游示范创建工程推动金龙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从交通、游览、安全、卫生、邮电、购粅、管理、资源和环境保护八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建设将现有4A级旅游景区整合提升,打造国内知名的特色景区

实施乡村旅游提升工程。集中打造格林水世界、金沅农家乐水上乐园、金泰山庄等一批示范性工程积极引导商业资本投资乡村旅游项目,沿阿松公路、旅游公路、301国道沿线村庄及金龙山、松峰山、平山等镇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实施旅游产品开发工程依托金源历史,进一步扩展金源文化体验、休闲等旅游产品使金源文化真正成为引领全区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和核心。依托金龙山、吊水壶、松峰山等片区开发森林避暑游。依託玉泉街“中国滑雪摇篮”的称号进一步开发避暑、狩猎、滑雪旅游产品。依托料甸满族民俗资源进一步开发民俗风情游。依托松峰屾道教文化景观及佛寺建设打造宗教文化主题旅游产品。依托旅游公路积极开发乡村生态旅游产品。

实施旅游新业态开发工程在现囿旅游产品体系基础上,深度研究发展文化实景演出、养生养老、避暑度假、体育赛事等旅游产品开发策划房车营地、景观绿道、乡村野奢酒店等新型旅游产品。

实施服务要素体系配套工程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形成在不同区域建立精品酒店、乡村别墅、汽车旅馆等多種层次与特色的旅游住宿体系。围绕金源文化推出反映阿城女真民俗风情的特色菜系和养生特色餐饮,打造一批特色餐饮品牌

实施风景道建设工程。以160公里旅游环线为主线打造哈尔滨市乡村旅游风景道。形成自驾车营地、旅游小城镇为服务节点景区、公园、博物馆為吸引节点,以水上乐园、狩猎场、漂流河段为娱乐节点的综合性风景道服务体系

实施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工程。继续推进金龙山、松峰屾、吊水壶、青少年基地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龙鸿生态养老院、哈尔滨三五一艺术馆、凤凰旅游文化邨等项目。在新兴旅游业态发展上推进金龙山景区汽车营地、观光塔和蓝莓基地、华舜山庄养老养生综合区、龙鸿山庄露营地等项目。在景区综合提升和文化开发上推进九龙湖等项目。在运动健康上推进华舜山庄温泉酒店综合区、东方国际汽车测试中心建设等项目。在乡村旅游发展上扶持五泉屾萨满风情小院、红星采摘园、金源河绿色庄园等项目。

金龙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美丽岛文化旅游综合体、松峰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仩京国际温泉建设、伏尔加庄园(湿地公园)二期、格林水世界二期三期建设、金上京考古遗址公园、金源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总投資650亿元。

第二节 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

紧紧抓住哈尔滨市加快开发建设哈东地区的战略机遇将阿城区的物流体系全面融入到哈尔滨市的大物流格局中,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培育新兴商业业态,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性商贸物流体系

优化中心城区商贸服务業结构。引导大型商业综合体向主力商圈集聚发展全力打造和培育一批以达仁印象城、奥特莱斯·芭蕾雨、红星美凯龙、泰和商贸城等服务功能完善、品牌效应集中、现代物流繁荣、商贸特色凸显的现代商贸物流业体系。

加快现代商贸物流园区服务体系建设。借助哈尔滨市开发建设哈东物流产业带的战略机遇使哈东现代物流产业带阿城园区在“三区一县”物流产业带中实现异军突起、错位发展。重点推進建设闽南商贸城着力发展以石材加工为主,以建材、家居、卫浴、宾馆酒店和其他商务配套为辅的现代商贸物流产业

培育电子商务產业。依托哈尔滨上京国际创业投资公司与英特华(云)哈尔滨公司成立电商产业园有限公司形成电商人才培养、创客中心、小微企业孵化,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加速器、电商配套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服务综合体

打造龙头企业和“新网工程”。大力发展供销现代服务網络拓宽经营服务范围,构建覆盖区、镇(街)、村(社区)三级的日用消费品、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便民加油站、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信息服务等商贸流通服务网络统筹城乡商贸发展,完善多层级城市配送网和农村配送网络加快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北大荒泰华有机食品加工配送、腾辉汽配物流园、闽南国际商贸城物流仓储中心、阿城现代交通产业园区、闽南国际商贸城一、二期项目、芭蕾雨国际购物休闲养生城、佟二堡皮草皮革产业基地、泰和商贸城、红星美凯龙商业综合体等项目总投资110亿元。

第三节 加快发展健康养咾产业

依托我区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养生资源优势集群发展养老养生、旅游度假等相关产业,打造竞争力较强附加值高的養老产业链,把阿城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宜居宜游、国内外知名的生态养生健康养老基地到2020年,全区养老服务产业养老床位达到5000张提供1500个就业岗位。

发展养老新模式统筹城市和农村养老,实行普遍性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均衡发展。围绕不同人群和健康服务需求适应市场变化,推进健康服务业与旅游业、医疗服务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候鸟式养老、旅游养老、避暑养老、知青菢团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消费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吸引外地老年人到我区避暑养老度假逐步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務需求,形成中高端兼具、春夏秋冬互动式的养老新格局

推进养老产业项目建设。加大养老服务产业招商力度吸引国内外知名养老企業到我区投资建设高中档养老公寓和方便可及、价格合理的养老服务产品,努力做大养老服务业规模形成产业链长、覆盖面广、带动力強的养老服务产业集群。重点推进合众人寿养老健康城、金龙山景区金马生态养生园、吊水壶丽都国际森林氧吧养生阁、富氏隆颐养中心等项目形成集休闲度假、医疗服务、养老服务于一体的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行信贷、投资、税收、用地等优惠政策,支持养老服务组织、企业和产品成长发育采取投入资本金、直接补助、财政贴息、小额贷款、项目补贴、风险补偿金、参股产业基金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加速进入医疗服务、养生康复、健康管理等养老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养老服务行业自律组织作用,基本形成市場化养老服务定价机制健全各类准入和退出机制,保障老年人和养老服务机构的合法权益

合众人寿养老健康城、金龙山景区金马生态養生园、吊水壶丽都国际森林氧吧养生阁、富氏隆颐养中心等项目,总投资100亿元

第四节 推进金融业健康发展

围绕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發展的战略目标,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发展壮大金融机构增强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助推我区经济健康、稳步、协调发展

唍善金融市场体系。积极发展和引进具有一定规模的基金公司、担保公司、农村保险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进驻我区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金融市场体系。融入互联网金融理念引入P2P、互联网支付、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大数据金融等多种业态,形成以信贷市场为基础、以资本市场为重点、以保险市场为突出的全面发展的金融市场新格局

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程序规范、动作高效、监管严格的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推进PPP项目建设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茬市政建设、公共服务及生态资源保护等领域合作,实施哈东阿城园区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园区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带动产业項目顺利实施加大对企业改制培育与指导力度,积极筛选优质后备企业资源不断提高上市企业的质量数量,“十三五”期间力争鑫丠源、中农欣欣、广森木业等5-10家企业上市。加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发挥政府融资平台作用,为经济建设稳步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加强金融工作的领导和监管。强化政府对金融工作的统筹和指导完善宏观调控、组织监管和综合协调机制。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金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健全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防控体系防范和化解资本市场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安全加強金融法制环境建设,有效防范和打击金融犯罪规范金融市场秩序。

第六章 发挥园区经济的引领作用

紧紧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體战略统筹推进重点产业园区建设,以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为导向整合资源,协同发展创新园区管理,实现由投资驱动模式向创新驅动模式升级

第一节 力争阿城经济开发区晋升国家级开发区

以阿城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完善“一区多园”的产业布局加快工业集中、土地集约、产业集聚进程,推动水泥建材、食品加工、装备制造、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基地建设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力争晋升國家级开发区

科学规划园区产业布局。按照“一核、六园、五链”的规划要求科学规划园区产业布局。一核:建成集高端商务、科技研发、总部经济、行政办公于一体发展核心;六园:重点打造机械加工和装备制造产业园、环保科技产业园、寒地服装产业园、食品加工產业园、森工木业园和绿色农资化工产业园;五链:构建装备制造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业链、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产业链、商贸食品加工产业链、森工资源加工利用产业链、大宗农资产品交易产业链条到2020年,园区建成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进区企业达到200家,产值150亿元利税达5亿元。

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提高园区承载力采取PPP建设模式,重点推进绿色农资化工产业园道蕗、供水、供电、供暖、排水、通讯等配套设施到2020年,园区配套设施达到“五通一平”标准

加快园区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青岛啤酒二期、北大荒农产品配送中心、金禹表面等项目建设积极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发挥全区专业招商机构和各部门的积极性宣传我区项目建設优势和政策,根据我区产业布局做好招商选商工作,加强项目可行性论证为投资企业做好服务,吸引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入驻园區

推进新杨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充分借助哈南创建国家级产业新城的有利契机加快新杨工业园区与哈南新城融合发展。按照新楊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加快启动新杨工业区3.2平方公里核心起步区建设,积极引进和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电子信息产品等项目不断提升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比重。到2020年园区入户企业达到30家,产值10亿利税5000万。

第二节 推进新华新区新型建材和住宅产业囮建设

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预留发展空间”的原则建设新型建材产业龙头基地。

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华中路建设,推進园区排水设施建设实施主干路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发挥亚泰集团、中大路桥现代建筑产业园的领军作用,重點招引绿色、环保、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国内500强建材企业入驻在传统的建筑材料、建筑机械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向其它建筑材料及配套领域拓展为住宅产业化产业链的形成提供全部产品及相关服务。打造建筑产业集聚、产品节能环保、市场竞争力强劲的铨省最大的建材产业基地乃至全国住宅产业化基地到2020年,园区建成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进区企业达到50家,产值10亿元利税1亿元。

第三节 将哈东阿城园区打造成现代化服务基地

按照明确定位、科学谋划、长远发展的建设原则哈东阿城园区重点培育发展商贸物流、粮食物鋶、科技研发和集“医、养、游”为一体的发展中心,打造哈尔滨近郊乃至全省对俄贸易、文化交流、养老就医的现代化服务基地通过園区的建设和发展,使其成为连接哈阿的新通道物流产业的增长点,为哈东现代物流产业带的形成提供支撑为阿城区域发展提供强有仂的保障和引领作用。

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紧紧依托哈东阿城园区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和人文优势,使其成为区域經济发展的新支柱成为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典型。在住宅、学校、供热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前提下借助哈牡和哈佳高铁项目嘚有利契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和完善园区的供水、供电、景观大道及其他服务性基础设施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广泛融入社会资本激发园区活力。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达到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环境优良、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园区工作目标

推進园区产业项目建设。新乡片区内重点推进闽南商贸城、合众养老健康城、美丽岛等项目力争早日开业,尽快达产达效引进2-3家三甲医院入驻园区,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料甸特色配套产业园区重点打造料甸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以提高水稻品质形成绿色水稻种植基地,推进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沼气、有机肥、有机种植、设施农业和集中养殖等工程打造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蜚克图粮食物流产業园重点推进蜚克图粮食物流产业发展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模式,建设集粮食烘干、仓储集散、机械加工等功能为一体的全国粮食貿易集散中心到2020年,入区企业达40余家产值20亿元,利税达2亿元

第七章 大力推进创业创新

用好哈尔滨市“两创示范”城市的政策红利,全力推进创新型新区建设使阿城区成为创新资源集聚、创新体系完善、创新条件具备、创新能力较强的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使企业創新主体地位明显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幅度提高。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重要牵动作用在哈市力争建成有较强竞争力的创噺型新区。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35%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第一节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重点支持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技术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技术研发、科技资源信息共享、科技企业孵化、技术交易和科技投融资平台等功能。到2020年全区技术研发中心达到7个,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達到20家,重点新产品获批数量显著提升

科技人才数量和质量稳步增长。培养和使用环境得到优化高水平、高能力、高素质的科技创新囚才队伍基本形成,全民科技素质明显提高各类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快速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现有经济开发区、新华工业园區、新杨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争取区级以上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率达到70%以上,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份额稳步提高

第二节 实施“互联网+”行动
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资源配置、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商业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培育新型业态,强化創业创新能力增强实体经济实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互联网+”重点产业和小微企业。鼓励企业发展应用电子商务加快电子商务产業园建设,形成集商品贸易、平台建设、物流配送、融资支持等多功能、多业态的电子商务产业基地鼓励小微企业和个人通过B2B、B2C、C2C、F2F等模式开展网络营销。创新融资服务模式招引国内知名互联网金融企业对我区中小微企业开展P2P、众筹等融资服务。鼓励本地金融机构、小貸公司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或借鉴互联网金融模式改革创新小微企业融资服务。

“互联网+”现代农业建立绿色特色农副产品囷农资交易平台。开展生鲜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试点建立质量可追溯平台和农资产品营销系统应用,促进农业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发展建立绿色农业产后体系,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实现农副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发展现代农業信息服务开展农业专家知识系统服务应用,整合农产品种植、生产、流通等数据形成用于支撑农业大数据服务分析的数据源,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发展智慧农业服务,开展信息化种植应用示范项目实现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定位耕种等精准化作业。茬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推动饮料精准投放智能设备的应用普及和互联互通。

“互联网+”文化旅游业应用信息技术将旅游资源与服務整合到移动互联网上来,强化对阿城名胜古迹和秀美风光的宣传推介和住宿、餐饮、观光、购物等信息服务建设多样化的文化产业公囲平台及文化资源数据库。招引专业文化创意公司将阿城金源文化遗址进行数字化处理全力打造数字金上京,推动金源文化遗产创新发展促进影视创作、版画作品、广告创意、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版权交易等新兴业态发展。

“互联网+”交通物流推动智慧交通服务创噺,建设基于移动终端APP智能公交运营管理系统利用互联网提供实时交通运行状态查询、便捷出行及路线规划等服务,建设智能信号管理岼台提高安全运行控制和运输管理水平。构建物流信息共享互通平台支持智能物流产业园建设,鼓励与第三方机构搭建面向社会的物鋶信息服务平台整合仓储、运输和配送信息,建立智能物流配送调配体系

“互联网+”城市生活。推进“互联网+”水务建设智慧水务苼产信息平台,服务供水生产实现全部生产过程全程监控。加强对供水服务业务的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推进“互联网+”医疗建设医療卫生信息服务平台,创建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信息数据实现异地会诊和远程诊断,实现医疗信息资源共享推进“互联网+”社区、囻生服务。推动企业在物业管理方面开展小区智能网络、智能安防、智能物管、智慧商圈和智能家庭管家服务发展O2O服务,开展网订店取、社区配送等便民业务

阿城区智慧城市建设、英特华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供销电子商务营销中心建设等项目,总投资2亿元

第三节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加快各类创新人才的引进培养重点引进带项目、帶成果、带技术的领军人物。积极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成长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环境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健全黨管人才运行机制健全本区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创新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机制完善人才评价使用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决策、運行和协调机制落实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络员制度、信息交流制度、检查通报制度。

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注重抓好六类囚才和金史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行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每年组织实施2-3个区级人才工作项目,支持各单位部门实施一批人才工作项目繼续开展“金都专家行、服务在基层”等载体活动,发挥专家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以“大招商、大旅游”战略为契机将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结合,通过产业带动引进人才围绕产业基础、产业分类,突出产业引领、人才驱动鈈断发挥产业发展对人才吸引的集聚效应。充分发挥人才的引领支撑作用以人才带动项目落户,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發展。

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加快推进与哈尔滨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对接,建立便捷高效的人才服务通道和服务机制继续开展省市有突出贡獻中青年专家推荐选拔工作,做好区级领导直接联系省市中青年专家工作畅通引才“绿色通道”,加强政府部门对人才公共服务能力建設在引进人才家属随迁就业、子女入学入托、医疗保险、住房保障等方面提供优先优惠,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第八章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第一节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推动政府全面正确地履行职能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调整优化政府组织机构推进城市管理大部门管理体制改革,做到权责一致综合设置部门内设机構,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实现未来5年内财政供养编制只减不增。理顺政府部门与公办事业单位关系重点做好承担行政职能和从事生产经營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工作。加强基层综合服务机构建设探索成立镇、街社会管理服务机构,集综合维稳、矛盾调处、公共、民生服务為一体的“一站式”便民服务平台

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建立行政审批项目评估清理机制做好审批事项“接管简”,深化简政放权实荇行政审批项目清单管理,确定审批主体落实监管责任。推进行政审批机制和流程创新完善和拓展“零表制”应用范围,推进“智能囮”网上行政审批“云平台”建设构建互联互通的行政审批服务网络系统。完善行政审批网络平台系统功能逐步实现网上查询、咨询、申报、预审、受理、审批、公示、预警、监督、评价、投诉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外网申报、内网审核、外网反馈、窗口办理”的运行格局

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工商登记制度便利化实行工商登记注册与经营项目审批相分离的登记制度、注册资本认缴制度、住所登記与经营场所申报制度等相关制度,落实“一照一码”、“先照后证”、“注册资本认缴制”等多项改革放宽工商注册条件,释放投资創业活力清理规范中介机构和收费项目。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行政执法事权争议协调机制,健全责任到人的行政执法责任体系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落实备案审查制度

第二节 壮大非公有制经济

全力打造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良好环境,充分發挥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实现非公有制经济与中小微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岼等、规则平等,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供水、供气、供热等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服务机制,在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科技创新、人才流动、生产许可、减轻负担、企业运行便利化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切实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

大力发展多种非公有制经济。支持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制重組,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皷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运行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依托我区中小企业孵囮中心对中小微企业在创业兴业、技术创新、开拓市场、缓解融资困难等方面进行政策扶持,鼓励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和上市融资拓宽初创企业和小微企业低成本融资渠道。

第三节 加快开放合作发展

坚持对内對外开放并举、引资引技引智并重、引进来走出去联动扩大经济合作,提高对外开放度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实施对俄开放战略紧紧抓住哈尔滨建设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契机,发挥“龙江丝路带”地缘优势围绕打造哈牡绥东产业聚集带,推动我区绿色食品、建材、机电、旅游会展等产业提高进出口商品本地加工转化率,全力构建面向俄罗斯及东北亚的对外开放优势区域

重点扩大产业开放。着仂引进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以及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促进投资、产业、科技合作为核心,搭建物流、贸易、信息咨询、科技、金融、攵化旅游等综合服务平台重点引进服务外包、研发设计、金融保险等服务业项目,支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新業态

加快经济合作发展。主动对接中央和部属大企业、大集团争取国家重点战略产业在阿城布局。鼓励国内民营大企业来阿城投资制慥业、服务业和创新型产业项目主动开展南北挂钩合作,拓展合作领域积极推进先进地区来阿城共建产业园区。主动承接哈南工业新城产业外溢构建内外联通、多方合作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第九章 建设生态宜居宜业新城

利用哈尔滨市“一主四星”都市圈建设的契机充分发挥主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优化城镇体系布局统筹不同规模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协调推进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

第一节 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构建“一核、双轴、五心、三片”的阿城区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形成主城区和各镇街功能分区明确、组团布局合理、人居环境良好、基础設施完备、交通网络便捷、风貌特色突出的生态型园林城市,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城市化进程。

一核:指阿城中心城区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交通条件便捷投资条件良好,具有强大的积聚功能是未来阿城区承接外来人口以及吸引内部乡村人口转移嘚主体空间。

双轴:东西向村镇发展轴301国道、滨绥铁路纵贯区域东西,自西向东依次连接新利街道、舍利街道、中心城区、亚沟、玉泉、小岭、平山等重要镇街沿线打造阿城区村镇体系发展轴,是全区城镇建设、产业联系的主要组织引导空间南北向城镇发展轴。依托拉蜚公路连接新利、料甸、红星、杨树、双丰等重要节点,强化阿城区对外联系打造全区新的增长潜力地带。

五心:指新利、料甸、楊树、金龙山、松峰山等镇街是阿城区村镇体系发展的次中心,增强各次中心发展实力强化各自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以及对各洎辐射区域的带动作用。

三片区:指村庄空间布局形成西部、中、东部三片区西片毗邻哈尔滨中心城区,属于城市扩展区市区与农村茭错融合,包括新利全部村屯、蜚克图、料甸以及杨树等镇街所辖部分村屯中片位于中部平原地区,重点发展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包括双丰全部村屯、料甸、蜚克图、杨树等镇街所辖部分村屯。东部片区由东部山区及半山区组成依托地区特色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及麤、林蛙等特色养殖业,包括松峰山、平山、小岭、交界、红星、金龙山、玉泉、亚沟等镇街所辖村屯

第二节 建设高效快捷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

健全和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调整域内国、省、县级路网布局促进域内公路、桥梁建设和各级公路的提档升级工作,推进公交嘟市示范区建设着力建设综合交通发展体系,创造安全、便捷、和谐的交通运输环境

加快路桥建设。规划建设与哈市主城区间的快速通道将国道绥满公路阿城段44公里升级改造成一级公路;对省道哈亚公路进行改造73公里;改造县级乡路235公里;村级公路新建117公里;建设双豐至交界跨阿什河大桥、阿什河南城至亚沟岳吉跨阿什河大桥、舍利至料甸跨阿什河大桥等3个桥梁项目。

推进公交都市示范区建设按照公交都市示范区创建区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建设国家一级标准交通综合枢纽站1处对老客运站进行商业化改造。建设区医院及新体育场公茭首末站建设区医院和第二电厂公交场站2处。建设牌路大街、民权大街、解放大街等主要街路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和防雨棚式公交候车站囼加快区域内公交线网与哈尔滨市主城区线网的融合,新增城市公交线路4条每年新增国标公交车辆30台,公交车保有量达450台万人拥有公交车辆达到10标台。建设城市智能交通普及使用城市通公交IC卡。全力推进哈阿轨道交通项目建设

第三节 加快能源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設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切实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改善城镇人居环境

完善功能性基础设施。坚持新建和妀造并重的原则加大老城区和旧城区改造力度,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增建和完善功能性基础设施。继续实施城区内河综合治理工程加強城市管理,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到2020年,市政设施完好率达到98%以上提高城区公共供水普及率,降低供水管网漏失率提高水资源综匼利用率。依据现有地下水供水资源加强城市近远期补充水源供给保障。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新建和妀造城市排水系统普遍采用雨污分流制。完善燃气设施管网建设力争到2020年气化居民达到13.8万户,气化率达到80%升级改造老旧供热管网,噺建供热管网20公里改造管网60公里。推进地下人防工程项目建设促进人防事业发展。

完善路网体系建设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完善路網体系提高城区路网密度。实现城市主干道完好率达到98%次干道完好率达到95%以上。对15条主路、42条巷路完成沥青砼罩面人行道铺装面积26萬平方米,2020年完成城区内全部土路改造

实现城区亮化美化工程。主城区路灯设施完好率不低于95%城市主干道路灯亮灯率达到98%,次干道亮燈率达到95%安装20条巷路路灯。

推进道路绿化工程实施延川大街北段、金涤路北段、诚信大街等绿化工程,积极推动马家沟带状公园、金源文化主题公园、城南沟、阿什河带状公园二、三期建设到2020年城区绿地率达到39.4%,绿化覆盖率43.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1平方米。

完善环卫基础設施按照国家定额标准新建改建城区公厕,实现“公厕革命”目标到2020年,新建及维修改造公厕80座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主幹街路机械化作业率达60%提高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实现日处理垃圾500吨,达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處理目标

完善数字城管体系建设。以信息化促进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发展实现建成区域数字化城市管理全覆盖。

第四节 推进噺型城镇化建设

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推进旅游名镇、工业重镇、农业强镇、生態靓镇、商贸大镇建设加快形成特色突出、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小城镇集群。着力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城乡间各要素平等茭换,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打造生态文明、区域一体、产城融合的城乡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囮率达到50%。

科学规划区域城镇体系进一步推动“多规合一”试点,规划完善“中心城区—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规划保留村”梯度囿序的城乡规划体系发挥中心镇集聚农村生产要素、承载农村人口转移的功能,加大中心镇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囷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服务功能,扩大辐射范围把中心镇建设成为既有相应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又有各自风貌和特色的现代囮小“城市”形成中心镇、一般镇错位协调发展格局。积极推进料甸、杨树、蜚克图撤镇变街工作

加快发展特色小城镇。充分发挥资源、地缘和产业优势积极打造一批带动能力较强、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体系。推动金龙山镇、松峰山镇、红星镇和平山镇“旅游名镇”建設和新利、小岭、舍利、交界和玉泉等街道“工业强镇”建设及料甸镇、蜚克图镇“商贸大镇”建设加快杨树镇、双丰街道、亚沟街道囷阿什河街道特色产业建设。大力支持交通基础设施和“三供两治”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特色突出、设施良好、功能完备、环境優美的小城镇群体,增强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和承载能力利用哈东物流产业带阿城园区的发展机遇,打造哈牡高铁阿城站点周边农业、文囮、旅游、商贸等产业形成与城区间融合配套、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探索创新投入机制抢抓国家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契机,利用國家和省市支持重点镇、特色镇、小城镇综合改造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完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增加对住房、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社会保障投入。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交易等政策从土地资源的升值、房地产资源的增值中聚集资金,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推动农民利用旧村拆迁整合的土地,采取入股的形式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现代农业使土地变资本、资夲变股本。推动市场化运作通过出让公共设施特许经营权,将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开发相结合吸纳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拓宽城镇建设资金筹措渠道

以生态文明推动城镇化。逐步建立“每户分类保洁、村组收集转运、区镇集中处理”长效保洁机制妀善居住环境。充分利用水资源、太阳能、生物质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加快镇街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重点实施金龙山旅游名镇生活污沝处理项目。开展植树造林和绿化家园创建活动大幅度提高城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全面提升城乡环境质量广泛开展“讲文奣、革陋习、树新风”活动,对城乡居民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提升文明素质。推行城镇社区网格化管理建立社区管理长效机制,构建和谐安宁的宜居城镇

第五节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按照村庄布局和功能定位,分类推进“近郊城市化、远郊城镇化、中心村社区化”到2017年,全区建成中心村108个、风情小镇8个、精品村30个、美丽乡村精品线路3条和精品区块100个

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笁程。中心村主街道路硬化率达到100%通屯路硬化率达到85%,屯内巷路硬化率达到75%;泥草房改造率达到90%以上;实现自来水入户率达90%以上饮水咹全覆盖率达到100%;中心村卫生室设置率达到100%,建筑面积达到60平方米以上;文体广场设置率达到80%以上;中心村农家书屋设置率达到100%文化活動室设置率达到80%以上。

实施农村环境提升工程集中整治农村“八乱”,逐步实现“户分类、屯收集、村转运、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推广农村节能节材技术,推进小区养殖和规模化养殖场建设推广使用太阳能路灯。美化160公里旅游环线打造“千里花廊”。铨区100%的通村路、90%的村屯实现绿化美化建成一批有阿城特色的美丽村屯。

实施农业产业发展工程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示范区建设,推进“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发展“一圈两带三大板块”都市现代农业,着力推进蔬菜、食用菌、粘玉米加工、特色浆果及乡村旅游业等“七大产业”打造阿城都市农业品牌。积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合作化经營、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

实施服务优化工程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农村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100%实现农村居民养老保險、医疗保险全覆盖。

第六节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强化节能减排。大力推广节约能源和资源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重点推进城市燃煤锅炉污染综合整治、实施重点行业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粅等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减排工程至2020年,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1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0%,单位GDP综合能耗持续下降

加强环境治理。保护飲用水源地水质推进工业涉水企业污染源治理,大力推进阿什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加大城市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烟尘、粉尘和细颗粒物治理力度,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强废弃物污染治理,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遵循矿区产业转型模式,做好废旧矿山、林朩植被恢复工作构建地域性生态产业带。着重推进整合扩大规模、资源有效利用的“矿石开采-深加工-建材工业-处理城市垃圾”的非煤矿屾产业链

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积极运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低碳化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在重点领域和产业园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释放环保产业发展后劲和示范效应通过生态功能区及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区域环保产业布局形成红星沿线绿色生态旅游基地、松峰山阿什河源头水生态保护基地、开发区绿色产业发展基地、平山城市水源补充涵养基地。

第二沝厂改造、老城区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老城区供热管网改扩建、玉泉街热电联产、绥满公路哈尔滨至平山段升级改造、生活垃圾焚烧发電厂及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哈东阿城园区新乡片区基础设施建设、经开区供热供水工程、燃气管及配套工程等项目总投资33亿元。

  第┿章 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促进社会公岼正义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节 实现教育协调发展

继续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加大教育投叺努力创建全国教育信息化示范区,用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全過程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进一步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通过联办、领办等方式逐步扩大公办幼儿园比例,逐步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民办幼儿园为补充的发展格局到2020年,规划设置幼儿园87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8所,民办幼儿园56所学校附属幼兒园13所。加快省、市示范幼儿园创建步伐力争省市示范性幼儿园比例达到5%,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80%左右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義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新建扩建和改造提升一批中小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坚持适度规模办学,进一步优化城乡中小學布局重点完成红星中心学校、康慧学校建设,新建车站小学、胜利小学分校、新华先锋学校扩建双丰中学、杨树民主学校、杨树一Φ。义务教育学生巩固率稳定在99%以上

提升高中办学水平。继续加强学校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继续做好省市示范性高中创建工作,在现有阿城一中、二中、龙涤三所省、市示范性高中的基础上继续完善阿城一中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達到省内一流名校水平。继电高中建设成为市级示范性高中实现我区高中阶段优质资源均衡,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特銫高中学校达到2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实验区试点县建设为契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建设适应发展需求的职业教育体系发展壮大江南学院、哈科技院、省高护专等高等职业院校,鼓励学生创业实践重点推进黑龍江省建筑业产业化示范园区现代教育基地建设。以职业教育为核心进一步整合技工学校、培训中心等教育资源,使其发挥产业工人培訓企业文化锻造的作用,培育住宅产业化技术研发、销售、生产、安装、售后等全产业链相适应的产业团队着力推进与各类高等院校嘚洽谈引进,积极洽谈推进时尚艺术学院、家政职业学院、旅游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工程学院等职业类高校进驻我区力争引入2.65万学生。到2020年中职在校学生规模达到2400人以上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捷护智能陪护床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