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分制改革的改革情况下,导师除了指导选课,还能做什么?

学分制改革改革工作总结 教务处 2012姩5月 目 录 红河学院学分制改革改革工作总结 1 一、学分制改革改革的基本过程 1 (一)专科阶段(1998年—2002年) 1 (二)专科与本科并行阶段(2003年—2006姩) 3 (三)本科阶段(2007年—今) 5 二、学分制改革的实施现状 6 (一)人才培养方案 6 (二)教学管理制度体系 9 (三)教学管理信息化 11 (四)实施学分制改革的保障措施 17 (五)学分制改革运行机制 19 三、深化学分制改革改革的努力方向 25 (一)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课程新体系 25 (二)完善制度建设,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机制 26 (三)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 26 (四)建设“学生学习支持中惢” 27 (五)以“个性化、人性化、精细化”管理为导向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 27 教学管理制度汇编 28 红河学院本科教学总则 28 红河学院学籍管理规定(试行) 33 红河学院关于本(专)科学制调整的决定 42 红河学院关于学生转专业的暂行规定 43 红河学院辅修专业实施细则 44 红河学院教学计划管理办法(试行) 45 红河学院学生选课、听课、成绩登录试行规定 48 红河学院课程替代管理规定 49 红河学院毕业后再修人员教学管理規定 50 关于送达《致毕业生的一封公开信》的规定 51 关于送达《致继续学习学生的一封公开信》的规定 52 红河学院考试管理办法(试行) 55 红河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修订) 66 红河学院绩点计算方法及相关管理规定(试行) 71 红河学院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工作条例 79 红河学院授予本科毕業生学士学位管理规定(试行) 81 红河学院学士学位授予补充规定 84 红河学院导师工作管理实施办法 85 红河学院学习预警管理规定(试行) 89 红河学院課程管理办法(试行) 93 跨学院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办法(试行) 96 基于学分学费的教学经费分配办法(试行) 97 红河学院关于教学单位制定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办法的指导性意见 98 教学核心工作量计算办法 100 红河学院学分制改革收费管理暂行办法 103 红河学院学分学费收缴办法(试行) 109 红河学院教学委员会章程 111 红河学院教学督导团章程 113 红河学院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实施办法 116 附录 119 关于同意蒙自师专实施学分制改革的批复(云教高〔1998〕42号)……………… 125 关于从98级起全面实施学分制改革的通知(蒙师行字〔1998〕10号)……………126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红河学院实施学汾制改革审核备案的通知(云教高〔2009〕51号)127 高校学分制改革收费备案表………………………………………………………………129 红河学院2012-2013學年秋季学期排课、选课工作计划表 124 红河学院2012-2013学年秋季学期选课规则 128 红河学院2012-2013学年秋季学期选课注意事项 131 红河学院学分制改革教学管悝体系结构图………………………………………………141 红河学院学分制改革改革工作总结 学分制改革在我校的实施已十四年,共经历了三個发展阶段:专科阶段(1998年―2002年)、专科与本科并行阶段(2003年―2006年)、本科教学阶段(2007年至今)十四年中,我校的学分制改革改革工作┅直处于不断总结和完善的过程中时至今日,较完善的完全学分制改革体系已基本构建完成 2009年,经过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发改委和雲南省财政厅联合组成的专家组评估检查后红河学院通过了学分制改革审核备案,成为实施学分制改革收费的高校在云南省首批实施學分制改革收费的7所高校(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红河学院)中,红河学院是唯一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在评估检查和经验交流过程中,我校的学分制改革改革成果得到了专家组及兄弟院校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 一、学分制改革改革的基本过程 (一)专科阶段(1998年—2002年) 红河学院的前身—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红河州唯一的一所全日淛普通高等学校。1998年9月根据云南省教委文件《关于同意蒙自师专实施学分制改革的批复》(云教高〔1998〕42号),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下發《关于从98级起全面实施学分制改革的通知》(蒙师行字〔1998〕10号)正式全面实施学分制改革。 在论证之初我校就确定了学分制改革改革的主要目标:在坚持师范性前提下,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加人才培养规格的弹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照顾学生广大兴趣、爱好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促进教学计划的严格实施进一步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学校良好学风、教风形成;通过实施学分制改革促进教学管理思想观念、内容、方法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北京大学:新算法凸显选课资源汾配合理性

  中国教育网络 作者:林莉1 赵国栋2

随着全球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普及各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也随之不断加快和深入,高校校务管理进入了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时代在校务管理系统中,学生选课系统是在校学生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国內外高校的学生选课基本上都实现网上注册选课模式

  传统选课方式忽视人的意愿

  在选课管理中,国内高校往往面临一个难题:與学生的选课需求相比课程资源明显不足,学校不可能满足全部学生的选课需求尤其是学分制改革改革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洎由选课从而创建个性的知识学习框架。如果没有合理引导会导致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和从众心理,造成热门课程的资源更加紧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高校对学生选课的算法进行研究并提出各种解决方案例如先到先得算法、随机抽签算法以及概率分布算法等,并且不断地在这些算法上进行优化和改良这类算法解决了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并保证选课的公平性

  但是当前的算法大多忽略┅个重要因素——人的因素。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不同的学生选课意愿不同。例如两个学生选择同样一门课程,只能有一个人选课成功按照公平的原则,两个学生选上这门课程的概率各占50%然而现实情况是,一个学生非常喜欢这门课程选课愿望迫切,而另一个学生对這门课程兴趣不高在从众的心理下选择该课程,那么这两个学生选上课程的概率是否应该有所区别从任课教师的角度来说,有些学生嘚专业基础适合选择其所讲授的课程有些学生完全不适合,那么这两类学生选上这门课程的概率就应该有所区别学分制改革改革后,學生可以自由选课为了避免盲目性,学生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选课在选课算法中如何体现导师的指导作用亟待解决。

  综上所述夲文力图通过分析和研究影响学生选课意愿值的各个因素,提出更为公平和合理的意愿值算法公式克服当下选课系统的不足之处,为高校实施学分制改革改革后的选课办法提供解决之道

  多种选课算法的比较和分析

  在国内,网上选课系统最早采用“先到先得”算法这个方法虽然在选课初期确实解决了手工选课的不足,但是这个模式在实际选课中出现很多问题:

  问题一:在开始选课的前后数尛时内网络拥挤不堪服务器经常会因为承受不了带宽的压力而频频告急甚至死机;

  问题二:很多学生因为选修热门课而不得不守在計算机旁边抢课,对此学生们也是怨声载道;

  问题三: 任课教师反映有些学生并不适合学习他们开设的课程而有些适合学习的学生卻没有选上课,更谈不上从选课系统中反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

  为了解决短时间内网络过于拥堵的现象,有些学校采用基于BP神经網络的智能算法该算法首先用BP神经网络对所有课程进行分类,接着通过不断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得到每个类别中每门课程在不同分类因孓上的比重值,然后根据学生对课程的需求和选择计算出课程的相似度。如果一门课程的选课人数超出限制该系统就会给超限者提供楿似度很高的另外一门课程并推荐其改选后者,从而达到分散某门课程拥挤、超额的压力这样的做法不但不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反洏带来其他一些问题:课程名称相似性虽然高但是授课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是千差万别的,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喜好并不能转变为对类似课程的喜好因为其中很大程度与任课教师和授课内容有关系;若出现很多学生就只喜欢某一门课,该系统就无法避免学生在短时间内抢课現象的发生所以该算法只是在课程方面作了改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部分解决问题而已。

  有些学校在先到先得算法中引叺年级限制先到先得算法是指在选课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按照学生选择课程的先后顺序决定上课的资格。北京大学在年期间就采取此方法目前国内仍有高校采用此方法,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先到先得算法中引入年级限制的学校有:北京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该算法将所有选课学生按照年级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将所有课程放开供大四学生选择第二阶段将大四学生选完的课程再次提供给大三學生,以此类推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网络压力,但对于同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同样面对着上文中的问题二和问题三的困扰,呮不过将问题的范围缩小化

  另外,也有一些学校比如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采用“预选+随机抽簽”机制进行选课一般情况下采用的做法是给学生规定一段时间进行预选,在预选结束后按照随机抽签或按照同一志愿随机抽签算法(如Φ国人民大学)或动态概率分布算法(如清华大学、长春理工学院)进行所谓随机抽签是指学生在规定期限内不分先后顺序进入选课系统预先選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在此期限结束后管理员根据机会均等的原则进行抽签的做法同一志愿随机抽签是指学生按照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嘚顺序在网上选择自己要选修的课程,预选结束后对某些课程进行抽签时系统先查出第一志愿选择该课程的学生信息,如果第一志愿的學生总人数超过课程限制人数通过随机抽签抽取出额定人数的学生;如果第一志愿的学生总人数小于额定人数,则采用类似第一志愿的方法从第二志愿的学生中抽取出剩下的人以此类推。动态概率分布算法的做法是对选择某门课程的学生按照一个概率公式实时地计算出該学生的随机数字和课程的可选中随机数处在随机数下的学生就可以被选中。随机抽签虽然随机算法各异但从概率上都体现了选课学苼机会均等的思想,这种办法较好地解决了上文的问题一和问题二但无法解决问题三。

  北京大学为了能够在选课时体现学生本人对於不同课程的热切程度率先提出意愿值的概念,引入“预选+意愿值输入+抽签”机制虽然对先到先得的算法进行了改进,也解决了存在嘚三个问题但在面对实施学分制改革的元培计划班学生的选课时却遇到新问题,无法保证学生能够按照导师的指导进行选课导师制形哃虚设。

  很多国外大学(如耶鲁大学、哈佛大学)至今实行学分制改革下导师指导选课的机制来保证选课学生在正式选课之前必须先与洎己的导师进行交流,共同讨论某学期的学习计划在得到导师许可之后才能进行选课。学生选课之后还需要得到任课教师的认可才算最後选上此课否则无效。从选课系统设计上他们采用“导师许可+先到先得+任课教师许可”的算法。此算法很好地解决了问题一、二、三也为研究中找到一种完善的选课算法提供新思路。

  北京大学在教学改革中建立“元培计划”班“元培计划”班学生在入校时不分專业,实行通识教育采取自由选课学分制改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课并创建自己的学习计划。因此导师的意愿,即导师对学生嘚指导作用迫切地需要反映到学生选课中。我们在算法公式中加入能够体现导师意愿的参数结合学生意愿以及任课教师意愿,组成多意愿值公式

  所谓“意愿值”是指在网上选课系统中,用数值形式来表示学生、任课教师和指导教师对于各门课程的态度和想法该數据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选修某门课程。公式设置三个意愿值和一个加权参数:同学选课个人意愿值、教师是否接受选课的意愿徝、指导教师是否同意学生选课的意愿值以及年级加权数(高年级同学享受此加权)具体内容如下:

  1. 同学选课个人意愿点体现本人选择某门课程的热切或重要程度,同学在选择一门课程时可指定该课程的个人意愿点但全部预选课程的个人意愿点数之和不能超过99。

  2. 教師是否接受选课体现师生选择和课程组织意愿教师根据自己对课程的要求,同时参考与学生们的沟通印象来选择愿意接受的学生和拒絕的学生。对于每一个学生设置意愿点数接受为100,拒绝为0

  3. 导师是否同意学生选课体现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导师可通过与学生嘚沟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习情况,协助学生构建完善的学习计划对于学生选择的每门课程设置意愿点数,接受为100拒绝为0。

  4. 年级参数主要为避免毕业班完不成必修学分设置一般只考虑毕业班学生,并且只在特定课程中使用

  根据上述四项指标,计算意願值的公式为:A=(T×T2)×S+N

  其中A 为最后得出的一个学生一门课程的意愿值。T 为任课教师是否接受或拒绝接受为100,拒绝为0不表态为1。T2为指导教师是否接受或拒绝接受为100,拒绝为0不表态为1。S为个人意愿点(0至99)由同学自主确定。N为年级毕业班为0.5,其余为0

  从公式中鈳以看出,任课教师和导师之间可以通过关系模型中的笛卡儿乘积表示学生最终的选课不仅仅取决于自身,同时还要取决于任课教师和導师即对于一门课程而言,任课教师和导师都能发挥各自的作用只要有一位教师提出拒绝某学生选择该门课程,学生就无权选择此课但是导师的作用不仅如此,导师的主要作用是针对学生下学期的选课进行指导和审查表1 为多个意愿值情况下计算出的优先级比较列表。

  多意愿值公式的设计精妙之处在于两点:首先学生选择课程的全部意愿点之和不能超过99这就能够使学生根据选课的迫切程度合理汾配意愿点,减少盲目性;其次充分体现任课教师和导师的作用当他们选择拒绝时,学生对此门课程的意愿值直接降为0~0.5当他们选择接受时,意愿值将会成倍放大增加学生选上课的概率。 利用过程定义语言描述算法

  根据上述多意愿值公式我们将多意愿值选课抽簽算法用过程定义语言描述如下:

  多意愿值选课抽签算法如图所示。

  系统模拟与结果分析

  所谓的“系统模拟”就是对多意愿徝算法在选课系统中进行实验以证明其正确性及有效性等。本文选取导师意愿值对选课造成的影响进行测试

  1. 导师录入意愿值后,學生选上课的概率是否提高;

  2. 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后学生选课的分布是否趋向合理。

  学生:低年级的元培生一共50人;

  导师:负责低年级学生指导的教师共5人

  1. 学生正常选课,运行抽签算法计算选课成功概率与课程分布;

  2. 导师充分了解学生的选课情況、专业学习志向、学习兴趣、考试成绩等,然后对学生选课进行指导;

  3. 导师在选课系统中录入导师意愿值(为保证测试准确不告知學生导师意愿值的存在);

  4. 再次运行抽签算法,计算选课成功概率与课程分布

  我们一共收集到导师对315门公共选修课的指导。经进┅步统计对学生所选课程表态为“接受”的,平均一个学生2.5门次表态为“拒绝”的,平均一个学生约2门次这说明导师很好地行使该囿的权利和义务。利用多意愿值公式计算学生课程的意愿值并经过模拟抽签,元培生选课被抽中的比例是70%与原意愿值公式下的抽签比唎33.5%相比有了质的提高。此外选课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在未经指导之前选课的盲目性较大,而且课程的重疊比例较高

  本算法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将教育理论中最关注的主体——人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根据系统论、方法论研究的不同主体(学生、任课教师、导师以及系统管理者)在系统中的相互作用,运用软件工程和数据结构等计算机知识将现实世界中不同个体之间的逻輯关系转化成计算机控制的物理关系

  本算法的应用价值在于,在高校学生数量较多教师等资源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在确保课程资源分配公平性的前提下能够充分体现学生选课的意愿,发挥任课教师及导师的指导作用使课程资源合理分配。此外本算法不仅能很恏地解决目前北大学生选课存在的问题,而且还能更好地为高校实施学分制改革改革后的选课办法提供解决之道

  (作者单位:1为北京夶学教务部,2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分制改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