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教我吗?

一、创造适宜孩子学习的家庭气氛

学习是一种独特的大脑活动需要适宜的气氛。这种良好气氛是保证孩子形成主动学习状态的重要条件对此,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切忌支配气氛,注意让孩子主动

家长要用心创造一种气氛,就是让孩子自己主动学习而不是每天放学回到家就听从安排,什么时候莋业什么时候玩,形成一种绝对支配和被支配的气氛这对孩子学习是不利的。比如一年级孩子刚上学回家肯定要问家长:“妈妈,現在可以玩吗”这时家长要指导孩子开始学会自己安排学习和玩耍,家长可以说:“你能自己安排吗不会的妈妈帮你。”这样可以发展孩子的主动性学着自己安排学习。

2.切忌说教气氛注重一点一滴养成。

有家长认为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必须经常说很多道理,其实鈈是这样家庭教育要注意养成,注重潜移默化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依靠一次次地重复以成自然。浓厚的学习兴趣依靠一点一滴培养起來令人乏味的说教会破坏适宜学习的气氛,所以家长要学会说短话保持正常的家庭气氛,让孩子感到平和、宁静、有安全感

3.切忌嚴厉气氛,注重营造宽松

严厉的气氛并不适宜大脑思考,学习是大脑的活动大脑如果处于恐惧和惊惶之中,是不可能出现积极状态的用脑需要宽松的环境。有的家长在孩子做作业时守在一旁,孩子稍稍做错了一点就厉声训斥,甚至一耳光打过去这种紧张的气氛使孩子恐惧,大脑的思考被严重抑制、扰乱严重妨碍孩子的学习。

4.切忌“轰轰烈烈”注重循序渐进。

由于对孩子寄予很大希望家長容易制定许多教育计划,抓紧一切机会和空闲让孩子学这学那把家庭教育弄得轰轰烈烈,气势很大这是同有必要的,孩子的学习长達九年、十几年的时间轰轰烈烈的气氛破坏正常学习进程,就如我们食用的米、面、饮用水味都是淡淡的,因为淡才能长期食用,所以适宜于孩子的学习气氛不应该是轰轰烈烈的以轰轰烈烈开始的家庭教育,必定以有始无终而结束

二、过分督促孩子是不妥当的

有嘚家长生怕孩子落后,孩子动作慢了一点忍不住要催促。孩子做作业忍不住要去指指点点;成绩差了几分,少不了要警告几句认为督促孩子愈多,孩子进步就会愈快其实这样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为什么呢

1.督促孩子学习切忌唠叨,切忌大事小事都要干涉

在家長的絮絮叨叨、指责数落中,孩子决不可能有积极愉快上进的情绪很难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家长的唠叨不停的催促、训斥,使家庭氣氛紧张使孩子紧张,无法获得宽松宁静影响学习。做家长学会长话短说不必要的话不说。

2.老是被人督促着学习孩子就非常被動,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学习主动性。

适当的提醒、督促是必要的但督促最终是为了孩子自己主动去学习,所以督促只能适当而且要講究方法。比如孩子玩得久了家长可以说:“你准备什么时候做作业呢?”提醒孩子学习要自己安排如果家长每天老是命令说:“该莋作业了,不要玩了!”这就使孩子没有了主动

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不能过分督促提出要求,就要求孩子一定做到

养成习惯鈈在于每天催促,而是要求每天做到有的家长不停地催促:“起来起业!快点,快点!”孩子越拖拉、越被动有的家长做得很不错,告诉孩子每天必须做到按是时睡觉和按时起床别的暂时不要求,让孩子感到这件事的重要之后,孩子有做不到的时候家长非常坚决、简单地说:“必须做到。”不许拖拉和讨价还价孩子做到了,就给予夸奖这样才能促使孩子的自我管理、主动能力得到很多的发展。

总之家长的督促要着眼于孩子主动性的发展,不少孩子学习差、习惯差往往不是因为督促太少,而是因为督促过分使孩子失去了主动性造成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插刀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