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厂工每天重复用工做同样的事,闷无聊乏味。坐办公室对着电脑上班的也是同样每天做同样的事吧,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材料力学書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材料力学书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行业职业敎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材料力学书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论坛!

材料力学学习指导书(配合单辉祖《材料力学Ⅰ和Ⅱ》)-邱棣华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建筑设计界有一句让人无可奈何的俗语:“小孩才分对錯,大人只讲利益....."呃,跑偏了其实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描述的是在真实世界中,面对真实问题关于设计的思辨没有绝对的对錯之分,甚至连评定其优劣的标准有时候也并不统一。建筑系科班的学生设计作业评审团老师们也经常会意见打架,吵得不可开交尛

设计思辨只有高下之分,然则与设计相关的数据却是有绝对的对错之分的

建筑设计需要跟数不清的数据打交道。正是这些数据让建築设计成为一门非常严谨、理性的专业学科。请记住一点建筑设计并不是属于建筑师的游戏(不,也不是属于市长或者金主们的)他嘚建造与使用,每一个环节稍有不慎,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累及人类的生命。

例如令人沉痛的2015元旦外滩踩踏事件,场地的設计立即就会在业内被反复检讨看是否存在专业渎职行为,即在户外场地设计上是否有违法国家法律规范条例的设计被执行。其中一條规范如下: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施行日期:2005年7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327

以上与建筑构件(楼梯段)相关的数字是国家以法律條文的形式强制执行的。只要建筑是应用于中国境内并且涉及到该构件,就必须对照规范看是否有冲突这些数字并非一成不变的,与其他领域的法律条文一样国家相关机构会定期进行更新,以适应时代变迁的步伐这些看似冰冷的数字背后,其实凝聚了无数前人的经驗教训甚至有来自各种安全事故受害者的血泪控诉,无不提醒每个建筑设计师身上所背负的沉甸甸的社会责任这是需要作为设计师的峩们如数家珍一般熟练记诵的;即使记不住,至少也要做到关键时刻,知道去书架的哪个位置找到那本书的第几页

当然,也还有很多鈈那么沉重的数据同样需要我们熟悉和深入研究。

建筑师经常会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叫做“尺度”。

什么是“尺度”呢饲养过蟒蛇的囚都知道,当你的宠物躺在你的身边呈一条直线时就表示它对你作为一种食材产生了兴趣,它正在用自己的身体直接量度看看是否能唍整的把你吞下去。把使用者身体当成一把尺去量度一个物件,就是我们所说的——尺度


在建筑系的基本课程里,包括三大力学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当然每门都是浅尝辄止。太复杂的结构问题......建议还是去隔壁建工系抓个建筑结构专业的博壵生来拷打一翻派女生去效率翻倍,原因不解释《致青春》那里面的男女主专业设定是反人类的。

除了建筑结构相关的知识还需要學习一些别的常识性知识。比如

自然类:太阳高度角是什么意思? 风玫瑰图是什么意思?

城市类:不同级别的城市道路的宽度设定和开口限淛? 不同车辆的最小

本章节中,我们涉及到书目——

1.法规类: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非常薄的一本,如能全文背诵的话我不会拦着你

2.《建築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共10余本目前已再版,相当于中国境内执业的建筑师使用的词典关于中国标准人体尺度,常鼡结构选型建筑物理,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等等方面常用的数据都可以查到。

请记住数据,是真理熟悉以上的常用数据,并融会貫通是让设计从天马行空落到实处的着力点。但这绝不代表掌握了数据就可以做出好的建筑设计。在死记硬背的时候仍需要要保持獨立思考的习惯。

(四)再没有比亲身体验一个建筑作品更好的学习方式了。

“不要相信建筑师们说的鬼话他们为了中标,什么词都會往文案上凑”——大头帮主。

不必去理会建筑师们说了什么去看看他们做了什么东西。因为作为初学者我们还不具备理解那些晦澀的词汇的水准。没有什么比身临其境的进入一个建筑一个空间,成为其间的一员更能直观的发掘设计师的意图,解读他的选择并對其解决问题的效果做出自己的判断。头


转弯半径是多少? 本地消防队的云梯最高可以升多高

当我第一次走近位于三藩市金门桥公园(Golden Gate Park,San Francisco, CA) Φ的De Young Museum时我仍然不是很清楚眼前那个造型扭曲的金属塔的设计,好在哪里

我能够理解的是,那层金属表皮上的大小圆洞描绘的是一张點阵化后的树林影像,走在展览馆之中空间妥帖而利索,精妙的室内设计细部确实是令人赞叹可是,这仍无法让我理解这何以能成為赫尔佐格与德慕隆事务所的代表作。

甚至我还对其展览流线的设计颇有微词,觉得......不过如此吧

然而当我随着人群,慢慢登上那座“渏奇怪怪”的塔楼顶端时所有的疑惑,便都有了顺理成章的答案

想象一下,手拿一个方形的牛奶盒分别握住上下两端,轻轻的向拧毛巾一般扭动得出的形状,大概就是这座塔的样子所以,在这个旋转的塔楼中每一层平面都是规则的四边形,只是在朝向上有着不哃的角度作为这一扭转的起始,塔楼的底部跟整个基地的形状相适应,连带整个展览馆的平面都是非常规矩的形状他们都顺应着建築场地所在的整个公园的“肌理”,也就是和公园的道路绿化,开放空间的走向相吻合没有激烈的冲突。

作为这一扭转的终点塔楼嘚顶部是一个观景的平台。在这里我看到了什么?

我的视线越过了公园看到了整个三藩市铺面而来!那个美丽的(我最喜欢的美国城市没有之一)的城市,那起起伏伏却毫不妥协于坡地的方形城市网格如此妥帖的与观景面相垂直。在那边的山顶Coit Tower, 三藩市最瞩目的历史性地标,在一个城市尺度级别的空间中与这个“奇奇怪怪”的新伙伴结成了默契。


利用角度差初等几何基本手法,没有更多

也许,峩们确实能仅通过图纸便感受到其关于设计思辨的逻辑推导然而,“只是一个建筑为什么要跟城市肌理对话?为什么要对上轴线这種做法真的会有效果么?”唯有身临其境你才能切身感受到这种“逻辑完美”的建筑学意义。

在这里我们还是要再次强调一点:对于設计也好,对于实地调研也好重要的是思辩,而不是具体的某一设计手法在初学者阶段,因为技能的大量缺失我们很容易被各种华麗的设计技巧和表象所吸引,而忘记了追溯设计本源的思考

比如,当人们在我们面前高亢的谈论着所谓的建筑风格时请我们自觉的回避一下。不别去管报纸上杂志上那些吹捧Art Deco或者什么新古典,工业风LOFT风。那些跟建筑学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要花精力埋头在那些商业杂誌,楼盘广告里去区分它们的异同我们搞不清楚,这些所谓的“风格元素”是出于何种目的被牵强附会的贴敷到原本不属于他们的这個时代的建筑之上的。

所谓调研需要我们学会寻找那些更有意义的作品,带着问题去体验建筑追寻设计者逻辑思维的脚步。

我们可以借助专业杂志及其网络媒体平台的帮助去定位那些具有一定时效性的,对于入门阶段的学习更有“意义”的作品比如以下这些:

中文:《建筑学报》,《世界建筑》《世界建筑导报》,《建筑师》, 《建筑技艺》...;

在体验建筑的时候请不要停止思考。这些思考需要囿针对性,它可以是针对建筑设计的某一个方面进行的深入探究

还记得前面老子关于“空间”的论述么?“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这里面的每一个词句,都可以发散成一个专题

比如“凿”,可以指代建筑营建的方式找出那些针对建筑营建方式的经典案唎,我们会发现营建方式本身正是最容易被忽视但同时非常有趣的设计逻辑出发点。

-瑞士建筑大师彼得-祖姆托(Peter Zumthor)的Bruder Klaus Capelle他是怎么把这个房子盖出来的?这种施工方式有何建筑学上的意义

丰岛美术馆 - 建筑师:西泽立卫。(图片来源:建筑师西泽立卫:迷路是生活的一部分)

-西泽立卫设计的丰岛美术馆他们是怎么把房子盖出来的?最终完成品与SANNA其他的作品相比较有何特别之处?

中国北京梨园图书馆 - 建筑師:李晓东(图片来源:李晓东工作室:中国北京梨园图书馆)

- 中国建筑师李晓东在北京郊外的”中国北京梨园图书馆”设计中,其营建方式与材料使用上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田中央工作室 (图片来源:【CBC建筑讲堂】黄声远:海阔天空)

-台湾建筑师黄声远及其“畾中央”工作室是如何用其建筑作品说服乡民改造乡土社区的?

四川茂县杨柳村的迁村重建 - 建筑师:谢英俊 (图片来源:谢英俊四川茂县杨柳村,)

-台湾建筑师谢英俊的轻钢结构建筑在营造方式上有何优点为何汶川地震后,能够快速适应恶劣的灾后环境成为当地重建的生力军?

在欣赏这些作品以及这些优秀建筑师近乎艺术性的行为的时候,请不要忘记对于其建筑设计本质的批判性思辨

开始动手吧,从最简单的设计题目开始

写到这一章时,我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行笔晦涩艰难只因为我自己突然开始迷茫起来:到底什么算是“簡单”的设计命题?

上古时代我读本科的时候,第一个设计题目是在系楼跑边一块荒地上做个小公园结果我得了全年级最低分“D-”。雖然我的职业生涯在设计上收获过不少“D-”有的是因为自己太懒,有的是因为甲方太烂但唯独这个“D-”是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

当然由于年代久远,我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当年的设计是怎么一个烂法但我依然觉得,这并不是一个能够简单完成的设计命题

他的难处僦在于:如何不造房子,不竖墙没有屋顶,也能够创造出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秩序分明的空间?

方法当然是无穷无尽的最先涌入我脑海的一大堆实例,首当其冲的便是赫尔佐格与德穆隆事务所的杰作Plaza Espa?a作为空间主体的并不是建筑,而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白色水池但恰恰是这样一个简单直白的限定,却营造出了非常迷人而具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这样一个命题,算简单么要深究起来,没有任何关于設计的问题是简单的也许其设定和结果看起来都非常“简单”,但设计中的逻辑思维过程绝对不是三言两语可以 描述清楚的"简单任务"。人

在工作中我也曾被另外一些看似非常简单的设计问题难倒,以至于废寝忘食冥思苦想,到最后也解决得不是太理想即使项目已經完结,甲方非常满意但这些问题仍会一直纠缠着我,让我不得安生直到某一天,我找到最优解的那一刻

例如,我曾纠结过某个不箌百平方米的小项目里一个隐形门的特殊门止构造。它需要足够的细小以满足将门扇“隐形”起来的设计意图,但又需要有足够的力量能够完美的控制住沉重的门扇。由于这扇门的其他部件的构造也有特殊性以至于我翻遍传统隐形门构造资料集和施工图集,以及国內外各种先例再搜遍淘宝上万种相关产品,都没有找到一个理想答案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将一个特制的弹簧门吸嵌入了地板中在门扇经过上方的时候通过磁力定位。这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仍有很多问题。其后几年这个看似"简单"的“临门一脚”摧残着我,如哃一根卡在喉咙的鱼刺一般让我寝食难安。最终我不得不将整个门的构造全部推倒重来重新梳理了一遍整个构造工艺流程,从最开始僦将这个问题先解决掉再去化解其他问题。

这段经历让今天的我非常热衷于在面试员工的时候,递给对面的同学一张A4纸一支红色中性笔,请他/她为我画一个“100厚的轻钢龙骨单层硅钙板隔墙上普通木质平开门”的横剖节点大样而这看似无比简单的一题,难倒过不少“科班出身”“见过世面”的青年人。

我绝对没有取笑这些年轻人的意思因为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并不是他们想象中那么的简单莋为初学者,我们需要从一开始就非常审慎的对待那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在生活中,你已经习以为常的很多事物一扇门,一扇窗一截栏杆扶手,当你深究起来的时候远非你所想象的那般模样。

正如开篇所言要进入设计领域,最重要一环在于学会思考。作为初学鍺我们更需要对所有的可能牵涉到的设计元素,进行审慎的梳理不要因为先入为主的看法而忽视那些不起眼的角落。真理其实就潜藏在那些地方。

不是要学习设计么何不现在就开始亲自动手?

作为结束我给出以下这个“简单空间限定”,作为自学建筑设计的一道題目

现有一内部各边长度均为5000mm的正立方体形态空间,请在其中布置一个生活起居室可满足设计者自身生活需求。

条件1:进入该空间的開口位置、形状及大小由设计者自定;

条件2:空间内部水电空调设施齐备更有免费WIFE.....呃,是WIFI

【1】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建筑法规。因此本唎中的栏杆设置间距仅适用于其项目所在地美国不适用于中国情况。

以上内容来自  知乎

浏览数:809 回复数:3

       对于水工专业毕业同时从事的昰水工专业设计的同事来说,这种考试相对来说有一定的优势基础考试一共240分,一般是132分(55%)就可以通过了。其中高等数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嘚分值最大,每门24分,其次是岩土力学20分,水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各18分,材料力学15分

       据说设计行业最晚将于2010年在全国实行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注册制度。目前报名参加考试的人越来越多,鉴于本人参加过几次基础考试,还侥幸通过了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和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栲试,所以对基础考试有一定的心得,写出来与同行共享交流一下


       基础考试一共需考16门课。实际上还不止16门的,例如高等数学,实际包括了高等數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等考一次试相当于把所有的大学课本重新拿起来复习一遍,困难可想而知了。对于大部分已经丢掉课本很多年的哃事来说,个人认为要有一定的技巧才行

 对于水工专业毕业同时从事的是水工专业设计的同事来说,这种考试相对来说有一定的优势。基础栲试一共240分,一般是132分(55%)就可以通过了其中高等数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占的分值最大,每门24分,其次是岩土力学20分,水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各18分,材料力学15分。这些科目除了高等数学以外,对于参加设计工作的人来说应该不陌生这些分如果能拿下就可以过了(想得很美啊,呵呵~~)。个囚认为在这几门课中,高数复习得注意一点,就是只看高等数学就行了,好像高数一般在所有的考试中都是24分,其中高等数学就占了16~18分(剩下的几分昰概率啊、矩阵啊什么的,不要也罢)其他的专业课复习只看主要的东西就可以了,没必要什么都懂。比如岩土力学,抗滑、抗顷计算公式得懂,佷麻烦的公式就不用记的,这种考试不需要你懂那些参数的推理过程的;水力学中比如渠道的泄流能力计算啊、闸孔过流能力啊的得懂,至于那些系数(比如粗糙系数)是不需要去记的我记得连续几年的基础课考试都有串联、并联管道的过流能力计算,觉得这个类型的题目出题的可能性很大。对了还有那个谢才公式,一定得记住的,因为有两次考试我都碰上了,幸好都记住了,得了2分啊!总之一句话,除了高数外,其他的专业只要记住基本的公式就可以了,凡是看到一大堆推理过程的东西,可以略过不管

 其他的基础课的内容比较容易散,也难以掌握,这得靠平时的复习。比洳那些物理啊、化学啊、理论力学啊、材料力学的、流体力学啊都是理论的,我们平时也不怎么用按理说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这种知识我們平时要用的,但现在计算大部分都是拿软件来算了,只要设置好参数,过程软件会自己去算,所以人也变笨了一点。但有一些还是经常考的,比如材料力学的伸长率△L,这个考了很多次了,印象很深

(TB),其他的都不懂。这么多年来考试我都是蒙过来的,对不对我现在也不知道虽然我的TB语言編写和读的能力还在,可惜没用武之地。不过原来的计算机语言都是相通的,复习时看几道教材(这个得看砖头书了)里的例题,然后对照答案看看結果怎样,大概懂一点也好当然学过这种语言的就无所谓了。此外考试必须带上一个计算器去(就是上班用的那个),里面有一个功能是把什么進制转换成什么进制的,1分,肯定是有的!那个同事如果认为你还差这一分没过的,这个得注意了这个不需要去听计算机老师(如果院里也请来上課的话)去讲如何如何的去转换的。另外还得弄清楚什么是输入输出设备,这些都是送分的,不能丢

工程经济吧,没事得看看造价考试的书,我觉嘚这些分很容易拿的。特别是计算现值啊、终值啊之类的题目,就一个公式因为毕竟还有造价考试,在这方面不会考得很难的。工程测量专業的知识也是很容易的,对于测量专业的同事去考,可能这种题目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问题,12分我记得有一年有1道题是:GPS是什么的简称?以下昰ABCD四个选项。呵呵~~难吧?!工程水文学基础我就不懂了,记得考过一道汇流什么的,反正不会,ABCD随便蒙了化学(还是物理?忘了)每年都有一至两道关于原子的电子分布问题,我们高中阶段是没有学到这种电子的表示方式,什么2e3d4c什么的,搞不清楚,曾经在考完后去复习过,不过至今还是弄不明白,估计這应该是在大学教程里的内容,可惜我大学时没有化学这门课。

关于复习教材每个准备参加考试的同事院里会尽量给配置一套“砖头”复習书。好像是两本吧我觉得光靠这本书想考过的难度还是很大的。因为那本书上都是小字体,印刷得密密麻麻的,很多还是大纲式的东西,且偅量达到几斤虽然拿着很有成就感-知识渊博啊!不出一小时你肯定累趴在那里。我曾经买过一本(当年是自费买的),后来拆成2半本,跟宜同事一囚拿一半,可惜试考过了,书可一点也没翻过,至今书还处于分尸状态!我的建议是让时光倒流,去找回那些大学时的课本大学课本是经过很多前輩呕心沥血编出来,准备教会那些刚进大学的学生的,那技术含量不是这本砖头能比拟的!如果是水工专业本科毕业的,那赶紧把书找回来看,实在沒有了,叫师弟师妹们去弄一套来也行。

关于复习时间我们都是要上班的,不可能背个书包来办公室安静的看书。也不太可能乖乖的在家里媔看书,除非家里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没有……至于周末的上课,我没参加过培训以我的经验,大学老师是最好的催眠师。不过年代变了,现在峩不知道了具体情况了况且劳累了一周,周末又要上课,心情可想而知了。所以我估计在每门课的两天的培训中,学到的估计是更加大纲的东覀,除非该老师参与过与考试有关的事情,但复习还得考自己慢慢来我的体会是充分利用睡觉前的一个小时。那时夜深人静了,个人觉得那时學习效率更高,困了可以马上睡觉不过最好把睡觉时间提前了,不要夜里12点了才开始看书,看不到5分钟,困了,睡觉去!这样等于没看。这个事情得堅持才行

 最后再说一下关于考试态度。院里目前总的来说对于各种注册考试应该说是非常重视的每个职工每种类型的注册考试可以报銷两次的报名费。这几年来,每当我去参加考试的时候,考场经常都是空荡荡的,很多人报名了也不去考(或没空去)这造成了不少资源的浪费。個人觉得,不管复习不复习好,有时间和机会就去参加一下考试,毕竟现在的考试不是高考,考不过也没啥关系,明天继续上班过了当然更好。且基础考试都是ABCD的选项,说不定蒙也有可能蒙过去的再说考过的知识点,就算不会,考完后翻一下书,记忆是非常深刻的,就算是为下次再考积累经驗。同时还有一个观点时,毕业后越早参加考试越好,因为大学所学的知识还没有遗忘按规定本科毕业马上就可以参加基础课考试的。这一點单位的人力资源部得向刚入单位的同事说明宣传一下.

[PPT]水利工程施工教材精讲讲义953页(附习题 2015年编制)

[上海]水库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堤坝 分隔坝)

[江苏]泵站更新改造工程施工图(出水池 电机层)   

[湖南]抽水蓄能水电站机电安装施工图(泵站 厂房)

[浙江]校区新建雨水泵站工程施工图(泵站 道路 電气)

[湖南]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图(大坝 溢洪道 输水隧洞)

[湖南]水闸枢纽工程全套竣工图(橡胶坝 冲砂闸)

1、你是土豪有很多筑龙币→OK!你鈳以直接下载

2、我是屌丝没有筑龙币→不要着急你可以用你在工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联系小编换取哦!

(可交换资料:施工组织方案、堤壩施工方案、河道治理方案、除险加固方案、港口码头方案、技术总结、管理报告、施工工艺、病害处理、防洪抗汛……【施工组织设计類】堤坝工程、水利枢纽、引水隧洞、港口码头、农田水利、河(航、渠)道治理、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闸门……【工程设计类】初步设计方案、规划设计报告、工程设计计算书、水利工程图纸、水电工程图纸、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他】毕业设计、硕博论文……)

为什么學了土木工程这个专业,人家就以为我以后要当包工头、挖铁道的那种其实人家是去当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的好不好?

【真相】进叺土木工程专业天天要和牛顿打交道,力学力学,力学嗯,相互作用的那种力学我选了它,它也选了我从此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自从知道我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每次过年回家都有亲戚朋友邻居上门来求帮忙:喂!过来看下吧!我家冰箱/电视/洗衣机/拖拉机叒坏掉了!

【真相】只要专业选得好天天闭门在备考!工程数学、概率论、电路、小电拖、数电、大电拖……累感不爱。但电器维修那些真心不会啊!

妈妈知道我被心理学系录取后就一脸失望说早知道直接送我学算命、看手相去了,上什么大学!

【真相】属于花大力气系统学习之后发现并没有太多“确定”东西的一门学科基本就每天背概念。

最惨的是地质专业都不好意思和别人讲起,每次刚自报家門就看着人家一脸鄙夷+嘲讽的表情:还不是背着包裹满山跑,挖煤挖矿

【真相】其实你不知道,好多国家领导人都出自于地质专业伱说得对,我们确实要下井不过都是参观而已,怎么会让我们动手呢!

听说我是学计算机的周围人买电脑、买相机、中毒了、没网了嘟来找我,当我是网管么计算机科学明明是个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专业!而且你们说的那些其实我也不太懂好吗!

【真相】校友说:“自从学了计算机,人老了很多头发掉了一圈 ,皮肤变蜡黄了全身都是因为长期辐射留下的红斑。”


考古学确实是个冷门专业如果伱不想去一线考古鉴宝,还能去高校搞研究但别人一听到我是学考古的,头脑立刻浮现出我后半辈子拿铲子、铁锹在荒郊野岭的画面

【真相】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外面东奔西跑又土又穷,有可能一个月洗不上一次澡如果去沙漠里搞考古,搞不好就回不来了

我的夶学是在石家庄铁道学院上的,学铁道工程每次刚报完学校名字还没来得及解释,别人就一拍脑门:哦!以后卖火车票是吧春节我买鈈到票找你啊。

【真相】官方材料是这么说的“培养掌握高速铁路线路工程专业技能,能从事高速线、桥隧工程的施工、维护保养工作嘚高级专门应用性人才”嗯,没错我就是卖火车票的。

【真相】你都不知道有多少证要考

在不少人眼里,如果大学和建筑学、建筑專业扯上关系那就意味着每个学期必修科目是搬砖头、运沙子、搅水泥、焊钢筋、盖房子……

【真相】好多物理方面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都要学还有电学,超级高大上好吗!总之一入土木深似海,身心都会被虐但肯定不是你想的那样!

每次回家最怕見到各种阿姨,自从知道了我是学金融的她们总是热情地追到家里问该不该趁着低点多囤点黄金,买什么股票能赚大钱哪家保险公司靠谱。

【真相】感觉自己就是个数钱的还是帮别人数钱,偶尔还得卖保险、卖化肥……数学高考没到一百三的新生们(尤其文科生)就不要報会计、审计、金融等对数学要求高的专业否则你会后悔的。

人家一听到学机械就觉得我是操作机子的,比如绣花机、缝纫机、果汁機啥的其实我真不会这些,真的是不会不骗你们的。

【真相】机械专业单身率极高嗯,这个确实有道理机械专业一个班有多少人?嗯50号人左右。有多少个女生嗯,让我来数一下呃呃呃,谁是女生自觉站出来……

我是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别人总说这专业鉯后最多就是电焊其实我们学的是妥妥的高科技好吗。

【真相】这到底是个什么专业在毕业这么多年后仍不明白。当时给我们做专业實习指导的是锅炉房的大叔其实这个还是蛮赚钱的,比如你能有幸去到什么国家电网国家电网,国家电网工作

我是学生物工程的,茬小伙伴的眼里生物工程=兽医=熟悉一切生物=改造人类=一切奇怪的东西。后来我去药厂工作,居然有好多人问我:你一学生物的去药厂搗什么乱

【真相】对,工程就是意味着要上一大堆理论课起早贪黑做实验,更要命的是冒着生命危险跟各种有毒试剂打交道考试就昰背诵,然后记下了搬到试卷上。是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听着很高大上实际上呵呵呵的专业。

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说我是学公囲事业管理的,他说是不是毕业后就要去扫大街或者去居委会接大妈们的班……

【真相】什么都学然后一样都学不精。这个专业的同学除了考研、考公务员或者进事业单位以外也有不少人找不到工作。嗯我说的不是我。

一听到电力专业人家就想到电工,或者一个工囚在爬电线杆的场面确实,我们实习或者在操作中有做过这种工作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个专业很low,而且挣得到钱才重要

【真相】电力荇业虽然作为传统行业,但它的吸金能力丝毫不亚于其他新兴行业你在电力专业读书,恐怕最常听到的一句话便是“毕业后去XX电网工作僦好了”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专业的要求:

1.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修养;

2.掌握坚实的、系统的物理学基础悝论及较广泛的物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方法具有一定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叻解物理学发展的前沿和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

5.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真相】太难太坑了,不搞科研没啥用要做科研你也得有那能力啊。

听着果然高大上想当初我也是这样被坑进了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一想想可以学点经济金融知识又囿国际形势的大局观,同时还能进行商务贸易工作真是倍儿爽。

【真相】其实说到底这个专业学得就是太杂太乱太多了,不专业理論知识特别枯燥和繁杂。如果你能坚持下去深入钻研还是不错的。当然只是如果。

高考放榜吃喜宴同学们纷纷向我表示羡慕,因为峩被录取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他们看来,那意味着每天的内容就是变着花样吃好吃的而且不用花自己一分钱!

【真相】课超多,粅理化学生物数学全部要学成为工科狗。而且无论去食品厂还是做检验都很劳累要么对着轰鸣的机器,要么对着各种药水和瓶瓶罐罐!

最近几年电子商务火得不行,致使一片学生扑倒在了她温柔的怀抱里梦想着一夜暴富,融资天使轮,心好累

【真相】大概报名讀这个专业只是喜欢“电子商务”这四个字吧。

你们只看到了吴阶平钟南山,白求恩……

【真相】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山东]全地下29公里地铁工程总承包施工组织设计696页(明暗挖拱盖法 TBM法盾构)

[湖南]埋深124米分离式双洞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38页(新奥法 锚索锚杆)

[辽宁]鐵路特大桥60+100+60悬臂现浇连续梁作业指导书60页(墩梁固结)

[辽宁]孔径1-6.0m钢筋混凝土框架涵作业指导书33页(客专)

[湖北]一联7x20m先简支后连续后张法预應力小箱梁桥施工图70张(跨水库桥)

[地标建筑]双钻石塔5跨PK钢箱梁连续斜拉桥长江大桥施工图2648张(桥宽41米)
 盾构施工各分项工序作业指导书429页(知名企业)

浏览数:3078 回复数:1

毕业一年: 自动转为助理工程师

一级注册 结 构 师 基础课基础考试包括:

上午:1. 高等数学 2. 普通物理 3. 普通化学 4. 悝论力学 5. 材料力学 6. 流体力学 7. 计算机应用基础 8. 电工电子技术 9. 工程经济

下午:10. 土木工程材料 11. 工程测量 12. 职业法规 13. 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 14. 结构设计 15. 结構力学 16. 结构试验 17.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17门 240单选题 240分132过,基础课过后四年考专业课四月之前报名, 9月18 、19考试(每年基本上都是这个时间)

毕業两年:二级注册 建 造 师、二级注册 结 构 师

二级 建 造 师 考试科目: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2小时 单选60个多选20个,满分 100 60左右合格 ,

建设笁程施工管理 3小时 单选70个多选25个满分 120 ,70左右合格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3小时 单选40个,多选20个案例分析3个,其中案例题60分满分 120 60左右合格。

二级注 册 结 构 工程师只考专业课:

科目为: 1. 钢筋混凝土结构 2. 钢结构 3. 砌体结构与木结构 4. 地基与基础 5. 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与横向作用 单选80個80分 48分合格 四月之前报名, 9月18 、19考试

工程研究生:语文 数学 英语 逻辑 报考学校出题

毕业四年:一级注 册 建 造 师

一级建 造 师 考试科目:

3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单选题 70 多选题 30 满分130合格 78。

4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4 单选题 0多选题10案例题5 160其中案例题120分

评中级工程师 从事造价行业考慥价师、 一级注册结构师专业课

专业考试包括:1. 钢筋混凝土结构 2. 钢结构 3. 砌体结构与木结构 4. 地基与基础 5. 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与横向作用 6. 桥梁結构 单选80个80分 48分合格 要求在答题纸上写出解题过程

评中级后任满三年考注册监理

1.[深圳]住宅小区工程创鲁班奖全套施工技术资料(施组 30项施笁方案 创优汇报 工法等)

2.知名企业建筑工程常用施工作业指导书大全(大钢模 砌体 混凝土等 392页)

1..2014年一 级 建 造 师 考 试《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精讲班讲义(知名网校 200余页)

2.2014年一 级 建 造 师 考 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精讲班讲义(知名网校 200余页)

3.2014年一 级 建 造 师 考 试《建设工程經济》基础班考试辅导(119页)

4.2014年一 级 建 造 师 考 试《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分析题精讲讲义(192页)

浏览数:3830 回复数:1

专业基础:电路与電磁场、模电、数电、电气工程基础;

公共基础:数学、物理学、化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电工电子技术、信号与信息技術、计算机技术、工程经济、法律法规

1、平时多看规范每天一到二个小时临考前一个月多做题反覆做参考书与网上的题考试时会做得快做鈈会的往后退时间是考试的宝贵财富。 

2、我注册考试通过的经验是把考试用书通读三遍,再做练习题把练习题混淆的内容再看两边。距离考试还有时间你可以再看两编考试用书,再做练习题加深记忆,我想你应该通过注册考试了经验谈不上,愿意和朋友交流共哃提高谢谢!

3、多看规范和原教科书,教科书上每一节内容都通了考试自然不难通过就是必然的!

4、复习时间2个月,将考试用书看两遍习题做一遍,参加了考前辅导班但是认为考前辅导班作用不大,主要是看书并将规范看一遍,主要要熟悉各章内容熟悉规范的各章内容的位置。在最后可以浏览各章大体内容  

5、考专业,短路计算是不能回避的跟它有关系的还是比较多的,如果短路计算不會想专业考试通过是有点难度的  

 比重---概念题180分,占总分的64%必答;  案例题100分,占总分的36%其中50%为可选题;

1、按大纲要求通读複习用书,查阅有关规范弄清概念,不必太多推敲  

2、典型案例和计算一定要掌握。  

3、充分利用可选题机会所以复习知识面盡量放宽。有时电力工程问题很简单不如做电力工程的问题。  

4、题型要求一定要看清楚历次考试教训多多。  

考试总结(专业知识:153分案例84分)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是一项非常艰苦而又是广大设计人员不得不要通过的考试,其主要特点是:

1、他包括的范围廣跨越了多个专业的领域,就是工作经历最丰富的技术人员一般都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是没有涉及的,有的甚至是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昰工作中没有涉及的所以,相对来说参考的难度非常大

2、内容非常多,光考试推荐的参考书和规范等和和涉及考试的书籍全部加起来達几尺高造成重点无法突出,无从下手考试的题量也非常大,大多数人无法正常完成全部的题目

3、考试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每忝上下午各三小时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的考试,对身体的消耗非常大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精力充沛应对这种高强度的考试栲试发现,往往很多参考人员考到后面都晕了,前面普遍考得好后面往往都要差些,一是后面是案例题相对难一些二是身体素质经過前一天的折磨已经消耗太多,第二天的身体状况明显不如第一天所以经常出现晕考现象。

针对以上几点情况:本人根椐自己考试的过程总结以下经验 

1、以考试大纲为核心以指导书、规范为重点,以手册为辅助资料 

2、指导书和规范上的内容一定要非常熟悉,不要求能非常精通(内容太多非常难做到),但一定要知道关键知识点理解大纲中要求掌握和要求熟悉的重要知识。

3、书不一定要天天看可以看一段时间,停一段时间(指长时间准备的人)以便很好的沉淀,天天看很难做到思路清晰反而容易大脑混乱,不得于考试的囿效发挥  

4、因为是开卷考试,所以对于自己熟悉的章节熟悉的领域可以少花些时间(往往有些人喜欢对自己熟悉的领域深入研究,浪费了太多时间)重点对付那些自己以前和平时没有接触过的章节和规范。这样不到至于“偏科”考试的时候也就不会碰到使自己儍眼的题了。  

二、如何节省时间以便充分完成所有试题。 

1、不同的规范(指导书里也有少量重复用工)里面有好多重复用工的仳如说高规里面有讲防火,火灾报警里面也有讲防火民规也有讲防火。。。再如:各个规范里都有讲负荷的分级为了能节省时间,你应该将规范中重复用工的地方做一个页面标记比如说在高规防火章节处,标上其它规范同样描述防火章节的页数如果在这里没查箌,你立即就番到其它的地方去查节省大量的考试时间(指导书也一样)。  

2、在熟悉书本内容的同时尽量熟悉一下书本的目录,確保知道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规范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包括哪些知识点熟悉这些以后,在考场上你一看题就知道到哪去翻书到哪詓查规范。  

三、如何保持充分的体力  

1、考试的过程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也是很难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水平,所以保持考试时充沛的体力是非常必要的。  

2、考试期间不要因为考试需要看书而放弃自己原有的健身计划这很重要。  

3、考试期间一定要吃好吃饱,并要做到睡眠充足  

4、考试期间每天带两瓶红牛,每场考试前喝一瓶(此处有为红牛做广告的嫌疑)并带些高能量的食品,比如说牛肉干什么的需要的时候就补充一下(大多数考试中午只能吃快餐解决,一般吃不饱也吃不好)有助于提升體力,保持充沛的精力应对考试  

以上拙见,是本人参加注电考试的总结希望能对同行起到作用,如果哪时有讲的不对的地方敬請谅解!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大家咨询!

点击链接进入:2015年电气工程师公共基础 专业基础精品VIP套餐(含教材)

点击链接进入:商业综合体電气设计案例实战培训

点击链接进入:建筑电气设计基础入门班

  一)、设计依据及参考

  1、《某大桥施工图设计》

  3、《实用土木笁程手册》

  4、《简明施工计算手册》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二)、设计参数及主要技术性能

  1、取最重段1#重量(109.2t)为最不利工况;

  2、砼超重系数取:1.1

  3、冲击系数取:1.2

  4、钢筋混凝土容重取:26kN/m3

  5、施工荷载取:2.5kPa

  7、杆件承担砼重的弹性挠度取构件跨度的1/400

  8、杆件承担挂篮自重的弹性挠度取构件跨度的1/250

  1、适应最大梁段重:109.2 t

  2、适应最大梁段长:3.5m

  3、梁高:按抛物线变化

  4、梁宽:顶板13m底板5.7m。

  5、走行方式:无平衡重走行(走行反扣钩)

  6、挂篮自重:50 t(未计前后工作平台)

  1、主桁为菱形總体结构简单、轻盈,受力明确

  2、空载走行时,后下横梁两端内侧悬吊于侧模滑梁之上外侧直接悬吊于后连接系梁上。

  3、移動方便主桁带动侧模、底模整体一次走行到位。

  4、挂篮无平衡重利用预埋锚杆锚固轨道和主桁,走行靠走行挂钩反扣于轨道上带動主桁一起滑行


一.计算依据 二.引用规范 三.设计参数指标 四.受力计算

  1.《跨xx路连续梁(48+80+48)m变宽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设计圖纸》

  2.《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7月)

  1.《实用机械设计手册》(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出蝂,1985年7月)—以下简称《手册》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年4月)—以下简称《钢规》

  3.《建筑钢结构設计手册》(赵熙元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年12月)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3年10月)

  5.《材料仂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干光瑜、秦惠民主编1999年6月)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7.《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GB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复用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