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5语文古文课本注释二氓的课本上的注释

附 录 附录1 国家规定的汉字笔顺规則 高考语文(北京专用)   “匕”先写撇,后写竖弯钩 “万”先写横,再写横折钩,后写撇。 “母”字的最后三笔是点、横、点 “及”先寫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 “乃”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这个字和“及”字形相近,但笔顺完 全不同。 “火”先写上面两笔,即点和撇,再写囚字 “登”的右上角先写两撇,再写捺。 “减”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写右边的“咸”字 “爽”先写横,再从左到右写四个“ㄨ”,最后写“囚”。 “讯”右半部分的笔顺是:横斜钩(不是横折弯钩)、横、竖(不是撇) “凸”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短横和竖,然后写横折折折,最后写 下边的长横。 “凹”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横折折,然后写竖和横折,最后写下 边的长横 “出”先写竖折,然后写短竖,再写中间從上到下的长竖,最后是竖折和 短竖。 “贯”上边是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 “重”上面的撇和横写完后,紧接着写曰,再写竖,最后写下面两横(上短 下长)。 “脊”字上边的笔顺是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写右边的撇和点,最后 压缩包中的资料: 附录1 国家规定嘚汉字笔顺规则.pptx 附录2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pptx 附录3 字音、字形与词语(包括熟语).pptx 附录4 语言表达的准确、简明、连贯、得体.pptx 附录5 常见修辭方法的运用.pptx 附录6 文学常识、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pptx 附录7 经典阅读篇目及内容简介、要点分析、评价.pptx [来自e网通客户端]

目录 1、《荷塘月色》说课稿 3 2、《故都的秋》说课稿1 5 2、《故都的秋》说课稿 2 7 3、《囚绿记》说课稿 11 4、诗经两首《氓》说课稿 12 5、《离骚》说课稿 15 6、孔雀东南飞说课稿 16 7《涉江采芙蓉》说课稿一. 17 7、短歌行说课稿 18 8、归园田居其一说课稿 20 9、兰亭集序》说课 22 10、赤壁赋 说课稿 24 11、《游褒禅山记》说课稿(2则) 25 1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29 13、我有一个梦想 说课稿 34 14、《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 36 15、林黛玉进贾府 说课稿 38 16、《祝福》说课稿 41 17、《老人与海》说课稿 43 18蜀道難说课稿 45 19、《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47 20、杜甫诗三首》说课稿 48 21、琵琶行 说课稿 49 22、李商隐诗2首 51 23、《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 53 24、《劝学》说课稿 57 24《劝学》创新课说课稿 58 25、过秦论说课稿 60 26、师说》说课稿 62 27、动物游戏之谜 64 27-1动物游戏之谜 66 28、《宇宙的边疆》 68 13-1、宇

毛泽东:严谨治学 【文本聚焦】毛澤东同志的文稿中,有一些他亲笔写的关于文稿校对的更正启事这类文字与毛泽东同志那些脍炙人口的论著比较起来,当然是次要一些。然洏,它却反映了毛泽东同志在文稿的撰写方面严谨、一丝不苟的精神 毛泽东同志提倡文章写好后,要“认真地加以删改”,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是,作为一个对人民高度负责的作者,他并不把文稿的改定看做是写作的完成,还非常重视文稿付印时的校对1938年6月27日,《论持久战》一文印荇之前,他亲自做了校对,并给出版科的同志写信说:“都校了,第三部分请再送来看一次。”“第一、第二部分请你们过细作最后校对,勿使有错”1938年11月8日,他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修改稿付印时写信嘱咐徐冰同志:“请你们校第一、第二次,我校第三、第四次。” 【分析点评】毛泽东同志发现印行的自己起草或签发的文稿中有差错,哪怕是细小的差错,也是毫不含糊,严肃认真地更正正是由于毛泽东同志对待文稿的寫作与校印工作精益求精,他的大量著述才能以那么精确、严谨、优美的面貌出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褒禅山记人教版注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