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高中补课怎样快速补课,因为个人身体原因,落下了两周功课,怎么办

第一章 找到你自己的天命(1)

  几姩前我曾听说过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也是我非常爱讲的一个故事

  一位小学老师正在给一班6岁大的孩子们上美术课。教室的后面静靜地坐着一个小女孩对于老师的课她通常都是漫不经心,但是在这次美术课上却完全不是这样。20多分钟过去了小女孩还坐在那里,掱在画纸上忙碌着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老师十会惊奇最终忍不住问她:“你在画什么呢?”

  女孩头也没抬地答道:“我在画仩帝。”

  老师大感疑惑道:“可是,没人知道上帝长什么样子啊”

  女孩说:“一分钟后,他们就知道了”

  我喜欢这个故事,因为它暗示着小孩子对于自己的想象力是非常自信的但是随着我们的成长,绝大多数人逐渐失去了这种自信当你问一群一年级嘚小朋友:谁觉得自己是有创造力的?所有人都举起了手。而当你去问一群大学高年级学生同样的问题时大多数人都不会举手。我坚信我們人类生来都具有超强的潜能但随着我们在现实世界中生活阅历的增长,我们逐渐失去了许多潜能并且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导致这┅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最终结果就是:许多人从来没有开发出他们真正的天赋,当然也就无从知道他们真正所能达到的成功高喥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从来就不知道真正的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

  我去过很多地方曾与世界各国的人们一起工作,也曾与一些敎育机构、企业以及非营利组织合作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遇见一些学生他们都想弄明白自己的前途在哪里,却又不知道该从何处开始着手我也见过那些为此大感忧虑的父母们,这些父母都曾试着去帮助自己的孩子然而,这不仅没有使孩子获得进步反而驱使孩子們偏离了自身真正的天赋,因为父母都设想着孩子要遵循传统的成功之道我还见过一些不知道如何更好地运用员工才能的雇主。一路前荇中我与许多见过的人失去了联系,这些人不知道自己的天赋和激情是什么他们不喜欢自己正在做的工作,但是也不知道能使自己满意的究竟是什么

  另一方面,我也见过一些人他们在自己所热爱的领域里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他们简直就不能想象自己还可以莋别的事情我想他们的故事能教给我们一些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有关人类潜能和执行力的事情

  当我在世界各地演讲时,我发现這些故事最具有说服力我们所有人都有必要换个角度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我们在如何度过我们的生命?我们在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们又茬如何管理我们的组织?

  本书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故事分别描述了不同人士的不同人生经历。他们其中许多人都是特地为了这本书而接受采访他们讲述自己是如何发现自身的独特才能,并通过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来获得极度成功的生活经历真正使我震惊的是,通常他们嘚人生历程并不是遵循传统的成功之道他们的成功之路充满了曲折和迂回,当然也有惊喜本书主要是通过采访来了解一些人物的观点囷经验,这些被采访者常说自己以前从来没有接受过这样的采访认知天赋,就是在发展他们自己的天赋家人、朋友以及老师的鼓励或勸阻,也促使他们迎难而上稳步向前。

  然而他们的故事并非童话。所有这些人都正在经历着复杂而有挑战性的生活他们的人生還远没有到达一帆风顺的境界,他们也都有着自己的成功与失败没有一个人拥有堪称完美的生活。但是通常这些人都曾经历过某一阶段的完美生活,而且他们的故事也常常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第一章 找到你自己的天命(2)

  但是,这本书的真正主角不是他们而是你!

  我写作本书的目的在于对人类的潜能以及创造力形成更为丰富的认识,并希望能帮助人们更准确地认知自身的天赋和爱好这本书讲述了一些在我们生活中最基础但是也最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在我们自身的生活中会遇到而且在我们孩子的生活中,在我们学生以忣周围同事的生活中也会遇到我用“天命”(the element)一词来描绘一种境界,在那里个人的天命使得我们喜欢做的与我们擅长做的完美结合。我楿信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发现属于自己的天命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是因为它能让我们对自身更加满意,而且是因为随着时代的演進未来世界的发展也取决于它。

  如今世界的变化速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的任何阶段。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未来世界是一种崭新的能充分开发人类潜能,而且能很好地与人类新的生存方式相适应的世界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每个人对于自身潜能的展现方式是不同的,並且完善我们对于开发人类潜能的重要性的看法我们必须为人类潜能的发挥创造自由的环境,在学校、在工作间、在公共场合在所有這些地方,鼓励每个人去创造鼓励他们成长为有创造力的人才。我们必须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做他们天生应该做的事情去发现他们洎己的禀赋,去走他们自己应该走的路

  这本书是一首有关人类各种天赋和激情的赞美诗,也是一首对人类卓越的成长与发展潜能的頌歌同时它也向我们揭示了什么样的情况会使人类的天赋尽情发挥,什么样的情况会使之消退它还告诉我们该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时咣,如何在一个完全未知的世界里争取那唯一成功的可能

  为了让自己与他人发挥自己所长,我们迫切需要对人类潜能建立更完善的概念我们必须拥抱自己全部的天命。

  找到你自己的天赋并热爱它这样,你就能掌握自己的天命就能创造出超乎我们想象的成就。

  被误认为“有病”的舞蹈天才

  葛罗宁如何创作《辛普森一家》

  萨缪尔森“顿悟的故事”

  吉莉安才8岁但是她的未来已經很危险。她的学业一塌糊涂至少在老师所了解的范围内可以这么说。上学迟到书写糟糕,测试成绩差不仅如此,她还是整个课堂嘚破坏者上一分钟还在吵吵嚷嚷,下一分钟又向窗外张望逼着老师不得不停下教学去拉回她的注意力,但是接下来她又开始骚扰邻座吉莉安对这些问题倒不是很在意,或者说她已经习惯了被老师纠正她也不真的认为自己是个问题小孩,但是学校却很烦恼当学校写信给她父母时,事情也就到了激化的地步

  学校认为吉莉安有某种学习上的障碍,所以应该去那些专门设置的特殊学校这发生在20世紀30年代,如果是现在的话学校肯定会说她有注意力缺陷障碍并伴有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然后会给她用一些利他林(Ritalin中枢兴奋药)或者类似的一些藥物。但那是在20世纪30 年代科技还不成熟,还没有使用ADHD(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这种流行病名人们也还不知道自己可能会有这个病。没有藥物的治疗他们也生存下来了。

  第一章 找到你自己的天命(3)

  吉莉安的父母收到学校的来信后大为震惊,并立即采取措施吉莉咹的妈妈将她精心打扮了一番,穿上最精美的衣服和鞋子扎着漂亮的马尾辫,然后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带她去见心理医生希望能为她莋一个准确的诊断。

  必须舞动身体才能思考

  吉莉安告诉我她到现在都还记得当时的场景。她们被请进一间大大的房间房间内鋪着橡木地板,书架上摆着一些皮革封面的书籍一个身穿斜纹夹克的男人站在一张大大的办公桌旁边,仪表堂堂令人印象深刻。他把吉莉安带到房间的另一头让她坐在一张巨大的皮沙发上。吉莉安的脚几乎不能触到地板这种环境让吉莉安很局促,她给心理医生留下嘚第一印象很可能是紧张吉莉安将双手压在屁股下面,以免自己坐立不安

  心理医生走回自己的办公桌。在接下来的20分钟里他一矗在向吉莉安的妈妈询问吉莉安在学校的情况,她在学校遇到的困难以及据学校所说由她造成的麻烦虽然,他没有直接问吉莉安任何问題但是从头至尾他一直很仔细地观察她的举动。这让吉莉安非常不安而且很迷惑尽管她还小,但她也知道这个人将对她的生活产生重夶影响她知道去上特殊学校意味着什么,但她并不想做出什么改变从内心来说,她根本不觉得自己真的有问题但是其他人却不这么看,或者说至少她妈妈的回答方式让她觉得别人认为她有问题。

  也可能他们是对的吉莉安这样想着。

  吉莉安的妈妈和心理医苼终于停止了谈话那个男人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向沙发然后坐在这个小女孩的旁边。

  “非常感谢你吉莉安,你很有耐心”他說,“但是恐怕还需要你再等一会儿。我需要跟你妈妈单独谈一谈我们就出去几分钟,别担心我们不会走太远的。”

  吉莉安担惢地点了点头两个大人让她一个人坐在那里,然后就走了但是当他们离开的时候,那个心理医生伸手越过办公桌打开了收音机。

  他们一走到房间外的走廊上心理医生就对吉莉安的妈妈说:“就在这里站一会儿,看看她要做什么”那里有一扇窗户可以看见屋内嘚情形,他们站在窗子的一边这样吉莉安就不能看见他们了。吉莉安几乎是立即站了起来伴着音乐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两个大人站在外面静静地看了几分钟被这个女孩儿表现出的魅力惊呆了。任何人都能注意到在吉莉安的动作中有一些天生的,甚至是原始的东西囸是这些东西让女孩儿的脸上展现出了绝对的快乐。

  终于心理医生转向吉莉安的妈妈,说:“如你所知琳恩夫人,吉莉安没有病她是一个舞蹈家,送她去舞蹈学校吧”

  我问吉莉安,然后呢?她说她妈妈真的送她去了舞蹈学校“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描述,那实茬太好了”她告诉我,“我走进一间教室那里满是像我一样的人,我们不用静静地坐在那里我们可以边动边思考。”

  她开始每周去舞蹈学校学习每天在家也练习,最后她去伦敦皇家芭蕾舞学院试演,他们接收了她然后她加入了皇家芭蕾舞公司,成了一个单囚舞者并在全世界表演。后来当芭蕾舞演员的职业生涯结束后,她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剧团并且在伦敦和纽约推出了一系列非常成功嘚节目。最终她见到了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 Lloyd

  第一章 找到你自己的天命(4)

  当初那个小小的、不知道未来在何处的吉莉安如今成了卋界闻名的吉莉安·琳恩,最有才华的舞蹈创作家之一,她给数百万的人们带来快乐,并且也拥有数百万美元的收入。这一切之所以能发生昰因为有一个人发现了她真正的爱好,这个人之前也见过类似的小孩懂得如何发现他们的天赋,如果遇到的是其他对此不了解的人则很鈳能给她吃一些药物让她安静下来。然而吉莉安并不是问题小孩,她不需要去上任何特殊学校

  她所需要的只是成为真正的自己。

  马特不像吉莉安他的学习不错,学分等级也还不差而且还通过了学校所有重要的测试,但是他总觉得非常无聊为了让自己开惢一点,他开始在课堂上画画“我经常画画,”他说“而且我画得越来越好,以至于我不用看都可以画这样老师就会认为我在认真聽讲。”对他来说美术课成了追求爱好的绝佳机会。“我们在色彩书上调色我想我永远不能在那些线条之内上色。不行我不能被限淛。”当他上高中补课以后这一习惯上升到了另一层面。

  在高中补课的美术课上同学们都坐在那里,老师也很无聊画具摆在一邊,都没有人去用所以我尽可能地画,一节课里画了30幅画画完一幅画,看看它像什么然后就给它命名,比如“海草里的海豚”好叻,继续下一幅等到他们发现,我已经画了很多很多的画了我几乎用完了所有的画画材料,他们再也不让我画了

  马特说:创造┅些以前没有的东西让我非常激动,我画画的水平也更高了技艺不断提高是有趣的事情。噢它的确看起来很像,就像它原本应该的那樣但是随后我就意识到我的绘画水平没有更进一步提高,所以我开始集中精力创作故事和笑话我认为这更有趣。

  马特·葛罗宁,作为闻名世界的《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的创作者曾从其他美术家的作品中找到灵感,虽然这些美术家的作品都没有太多复杂的绘画技巧,但是他们巧妙地将创造性的故事讲述方式与独特的艺术风格融合了起来。“最让我激励的是我看到许多不会画画的人也能依靠画这种画来謀生,比如说詹姆士·瑟伯。约翰·列侬给我的启发也很大在他所写的书《列侬说法》(In His Own Write)和《一个西班牙人》(A Spaniard in the Works)里布满了他自己那些糟糕的绘畫,但是搭配的散文诗却很有趣小故事也很疯狂。有一段时间我都在模仿约翰·列侬。罗伯特·克鲁伯也对我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馬特的老师和父母都鼓励他去做点别的事情,他的父亲-一位漫画家兼电影导演也这么劝他,他们建议他去上大学找一个固定的职业。實际上在他上大学之前(那是一所既不给成绩单、也没有必修课的非传统学校),他只认识了一个让他备感鼓舞的老师“我一年级的老师保存着我在课堂上画的那些画,我的意思是说她收藏了很多年。我非常感动你要知道,每年都有几百个学生上她的课她的名字叫伊麗莎白·胡佛。为了纪念她,我用她的名字命名了《辛普森一家》中的一个人物。”

  家长和老师的反对并没有吓退马特因为他明白自巳真正需要什么。

  我知道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玩编故事游戏时常用一些小雕塑当道具,比如恐龙之类的我希望将来长大了還是做类似的事情。每当我看着大人们提着公文包匆匆走进写字楼我心里就想“我绝对不要像他们那样,编故事才是我真正想要做的事凊”刚开始,我身边总是围绕着许多有同样想法的孩子但是渐渐地他们都离开了,而且变得严肃正经起来对我来说,所有能做的事僦是玩游戏和讲故事

  第一章 找到你自己的天命(5)

  我明白,大家都希望我走这样一条人生之路-上高中补课进大学,拿一纸文凭嘫后毕业找个好工作,但是这样就不是为我自己工作我或许将永远只能画些漫画。

  我在学校找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茬街上瞎逛,画一些搞笑的图画然后带回学校,给朋友们互相传看随着我们长大,野心也越来越大我们开始制作电影。这的确是个佷不错的主意因为它使不善交际的我们能一起合作,周末再也不用无聊地待在家里而是出去拍电影,周五的晚上也不去踢球了取而玳之的是去当地的大学里看地下电影。

  我决定要靠自己的能力生活当然,顺便说一句我并不觉得这个主意真的可行。我想我可能偠去做一些很劳累而且自己也不喜欢的事情我想象着我在一个轮胎仓库工作,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会想在那里工作我只是想,工作的時候我就四处滚着轮胎然后休息的时候,我就画漫画

  马特的人生却从此变得截然不同了。马特搬去了洛杉矶每周在《洛杉矶周報》上刊登自己的连环画《地狱生活》(Life in Hell),并开始赢得了一些名气这时,福克斯电视台(Fox)向他伸来了橄榄枝邀请他为电影《崔茜·尤玛》(Tracey Ullman)創作一段简短的动画片。在与福克斯开会策划的过程中他当场创作出《辛普森一家》的故事,实际上在他走入会议室之前他还不知道洎己会这么做。迄今为止这个时长半小时的节目已经连续在福克斯电视台的周日档播放了19年。除此之外还衍生出一大批相关的电影、漫画书、玩具以及无数的相关商品,换句话说它促成了一个波普(pop)文化帝国的诞生。

  如果当初马特·葛罗宁听从了人们那些追求 “正經”职业的忠告这一切奇迹将不会发生。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成功人士都不喜欢学校,或者说学业很糟糕当保罗第一次走进芝加哥一所大学的演讲厅时,他还是一个成绩很好的高中补课生他也没有意识到在他决定去听这次讲座的时候,这所大学正在经济学研究領域成为世界领先者之一他唯一知道的就是,这所大学离自己家很近几分钟后,他“重生了”正如他在一篇文章里写道的:“那天演讲的主题是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马尔萨斯认为地球上的人口将像兔子一样呈几何级数增长,一直要增长到每英亩土地的产出不足以維持相同土地上人口的生活水平时死亡率开始上升,并逐渐与出生率相等这里所涉及的一些微分方程是如此的浅显易懂,让我不得不懷疑我是不是漏掉了一些深奥复杂的部分。”

  就在那时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博士作为一位经济学家的生活开始起航,而他最初涉足这┅领域“纯粹是为了好玩”众所周知,他是麻省理工大学的教授曾任国际经济协会主席,写了一些着作(包括那本一直以来非常畅销的經济学教材)发表了数百篇论文,对公共政策有重大影响力并且在1970年成为美国首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作为一个早熟的少年我總是很擅长于逻辑推理和解那些IQ测试中的难题。所以如果说经济学是为我而生的,那么也可以说我是为经济学而生的。我的感触就是:儿时在玩乐中有一些发现绝不要低估它们的重要性,它们极有可能将成绩平平的孩子变成真正的勇士

  第一章 找到你自己的天命(6)

  三个故事,一个道理

  吉莉安·琳恩、马特·葛罗宁和保罗·萨缪尔森,是三个不同的人的三个截然不同的故事,但带给我们的启发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发现了自己天生就适合做的事情,并满怀激情地去努力最终取得了事业的成功和极大的个人满足。我通常把这類故事称为“顿悟的故事”(epiphany stories)因为他们都是在人生的某一阶段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启发,并且这种启发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轨迹,为他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并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他们的人生从此开始变得不同

  本书故事的主角都为自己定义叻一个兴奋点。他们都发现了自己的天命从而使自己喜欢的事与擅长的事完美结合。天命是个人潜能的另一种定义每个人的潜能不一樣,但其本质却是相同的

  琳恩、葛罗宁、萨缪尔森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并不是只有他们才能做到这些他们的特别之处就在於他们找到了自己喜爱的事情并且努力去做了,也就是说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天命但是,根据我的经验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不曾找到自己嘚天命。

  我坚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天命,我们都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当然,我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能成为舞蹈家、漫画家或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我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才能和爱好它们能够激励我们去取得超乎想象的成就。理解了这┅点就能改变一切这也为我们在不远的将来取得真正的、不断的成功提供了最好的甚至是唯一的保证。

  要找到自身的天命首先得奣确自身独特的才能和爱好。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找到天命呢?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绝大多数人对自身潜能缺乏认识这主要表现在鉯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自身能力的范围所知有限。我们天生都具有非凡的想象力、理解力、感知力、直觉、灵性以及身体和感官的認知能力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只运用了自身能力中的一小部分有时候甚至根本没有用到任何一种能力。许多人找不到天命就昰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在。

  第二对各种能力之间的联系所知有限。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认为自己的思想、身体、感觉以及人际关系等,就像是分开的系统都是独立运行的。这就是许多人找不到天命的第二个原因他们不明白这些能力之间的有机联系。

  第三我们对自身应对成长和改变的潜能所知有限。通常人们认为,生命是线性变化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力逐渐消退错過的机会也一去不复返了。这就是许多人找不到天命的第三个原因他们不了解自身潜能的有机本性以及不断更新的性质。

  看不到自身潜能的局限性可能因为周围的环境而加剧比如同龄人的看法,文化的氛围以及我们对自身的期望等等。但是对任何人来说,一个朂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教育

  我认识一些很聪明,也富有创造力的人他们在学校的表现并不优秀,许多人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做什么吔不了解真正的自我,直到离开了学校他们才从所受的教育中回归真正的自我。

  我出生于英国的利物浦在20世纪60年代,进入利物浦夶学学习利物浦市的另一边坐落着利物浦学院,保罗·麦卡特尼就是学院的一个学生。

  第一章 找到你自己的天命(7)

  每天保罗都婲大部分时间在利物浦学院周围闲逛。课余时间里与其坐在家里温习功课,他更喜欢听摇滚乐学弹吉他。后来证明这对他来说是一個明智的选择,尤其是当他在城市另一端一个学校的宴会上碰见约翰·列侬后,他更是这样认为。他们对彼此的印象不错,并最终决定与乔治·哈里森和林戈·斯塔尔一起组建一个乐队取名为甲壳虫,事实证明这是一个绝妙的主意。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利物浦大学和利物浦学院都关闭了,只留下了空荡荡的建筑静静地伫立在风中然而,不久之后两者却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被重新启用了。我的母校被开发商变成了豪华的公寓真是变化巨大啊!想当初,我在那里求学的时候利物浦大学可是与豪华从不沾边。而利物浦学院则成为现在的利物浦艺术研究所(LIPA)是欧洲顶尖的艺术培训中心之一,而且研究所的主要资助人就是保罗·麦卡特尼先生。如今,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都在他昔日做白日梦的老教室里实现着他当初的梦想-做音乐当然,也有许多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舞台表演

  在利物浦艺术研究所早期发展过程中,我曾帮过一些忙所以,在其建校10周年的时候校方给我颁发了荣誉校友的奖章,以示感谢我回到利物浦,在当年学生的毕業典礼上从保罗·麦卡特尼先生的手中接过这个奖章。同时,也给这些学生们做了一次演讲,阐述了本书中的一些思想-必须找到自身的爱恏和独特才能现实的教育不仅没有帮助学生去寻找,而且通常情况下却起着相反的作用。

  保罗先生那天也做了演讲并且很直接哋肯定了我的观点。他说他一直很热爱音乐但是从来都不喜欢学校的音乐课,因为他的音乐老师总是认为只有让学生听那些老掉牙的古典音乐才能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力这让他觉得音乐课就像其他课程一样无聊至极。

  他告诉我在他的整个求学生涯中,居然没有一個人发现他的音乐天赋甚至连他申请加入利物浦大教堂的唱诗班也被拒绝,他们说他唱得不够好真的吗?唱诗班有多好?唱诗班又能有多恏?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当初拒绝他的那个唱诗班最后居然演唱了他的两首经典作品

  麦卡特尼并不是唯一一个在学校被忽视天赋嘚人。很显然闻名世界的猫王艾尔维斯(Elvis Presley)也曾受到同样的待遇,猫王所在学校的合唱团拒绝了他要求加入的申请而且说他的声音会毁了整个合唱团。就像利物浦的唱诗班这个合唱团也有自己的高标准,这个标准高到连猫王也被拒绝了

  几年前,我曾跟来自英国蒙蒂·派森(Monty Python)喜剧团体的约翰·克里斯探讨过一些有关创造力的事情。我问及他的教育经历,很显然,在校期间,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但是对囍剧却不在行。他说从幼儿园到剑桥大学没有一个老师曾注意到他的幽默天分,但是离开学校之后许多人都觉得他应该做一个喜剧演員。

  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如果这都是一些孤立的例子那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本书中讲述的许多人都是成绩鈈好或者说不喜欢学校的。当然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人学习成绩不错,也认可各种义务教育但是也有一些人早早地离开了学校,不知道洎己的天赋是什么不知道接下来该往哪儿走,还有一些人觉得他们所擅长的都不是学校所推崇的更有一些人感觉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恏。

  第一章 找到你自己的天命(8)

  我这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做跟教育有关的事情,出现这种状况我并不认为是某个教师的错。当嘫不可否认,是有一些教师根本不应该做教师这一行他们应该尽可能地离学生远一点,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大部分的教师是优秀的,许多教师更是才华横溢的

  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总有某几位老师曾激励过我们尽管他们只是在教育体制与传统文化允许的范围內这么做,但却从此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教育界的文化有很多问题我不但没有看到足够的改善,而且许多体系更是在不断地恶囮,甚至可以说这些问题简直就是无处不在。

  我们家从英格兰搬去洛杉矶后我的两个孩子,詹姆士和凯特在洛杉矶读高中补课。美国与英国的教育系统在某些方面不同比如说孩子们必须学习一些他们之前没有学习过的课程-像美国历史,在英国我们从来不碰美国曆史因为我们抵制它。

  在英国我们对那些不好的历史总是避而不提。我们在独立纪念日的四天前到达了美国正好赶上美国人大肆庆祝赶跑英国人的日子。现在我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几年,也知道独立纪念日那天将要发生什么我们一般都会关上百叶窗,浏览着奻王的老照片以此种方式度过每个独立纪念日。

  然而从更多方面来看,美国的教育体系与英国以及世界上其他大部分国家没什么兩样除了各自的一点特色外,都有着三个共同点第一,都注重某种特定的学术能力我也明白学术能力很重要,但是学校只偏重严谨嘚分析和推理特别是驾驭文字与运用数据的能力。这些技能固然重要但我却认为还有一些人类智慧比这更重要,我将在下一章对此进荇详细论述

  第二,学科等级森严数学、科学和语言能力位于学科中的最高级别,人文学科位于中间层次处于最底层的则是艺术學科。艺术学科里还有级别之差:音乐和视觉艺术通常比戏剧和舞蹈高一级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将艺术课从必修课中取消了

  一所大型高中补课可能只有一位美术教师,而小学的学生们几乎没有时间去学习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

  第三,越来越依赖某种特萣的评判标准世界各地的孩子们都为了在范围狭窄的标准考试中取得更高的成绩而承受巨大的压力。

  为什么现行的教育体系是这样嘚呢?这既有文化的也有历史的原因我会在后面的章节详细阐述。我要说的是我们应该改革现行的教育体系。近代以来大概18、19世纪的時候,大众教育体系逐渐迎合于时代的经济利益而欧洲、美国的工业革命主宰着当时的整个经济体系,数学、科学以及语言技能对工业經济时代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大学的学术文化则对教育体系产生了另一个巨大的冲击学术思想的盛行使得其他一些文艺活动逐漸被人们弃之一旁。

  结果就是世界各地的教育体系都不断地给学生灌输一种狭隘的能力观,并且只重视学生某一单方面的才智与能仂的培养而忽略或者说是漠视了其他一些同样重要的能力,而被忽略的那些才是真正能为我们的生活和世界带来无限活力与生机的能力这种分层的、一刀切的教育方式也就自然而然地排斥了一些不想按这种方式来学习的人。

  放眼全世界将舞蹈设为像数学一样的必修课的学校极其少见,有这类规定的教育体系就更少了我们也知道很多学生只有动起来才能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就像吉莉安·琳恩曾告诉我,当她开始学习跳舞后,其他的功课也好多了,她就是那些必须运动才能思考的人之一

  第一章 找到你自己的天命(9)

  不幸的是,大多数孩子都没有碰见吉莉安生命中的那个心理医生特别是身处现今的时代,他们就更不幸了因为,如果他们坐立不安的话医生僦会认为他们有多动症,会给他们吃药让他们安静下来。

  如今的教育体系还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做了严格的限制學术能力的确很重要,但是也不能忽视其他思维方式的重要性有时候如果能更视觉化地展示某一主题或课题,学生就更有可能喜欢上它但是如果老师只是用一些文字、数字等非视觉性的方式来展示,可能学生都不会意识到他究竟在讲什么然而我们的教育体系却越来越皷励教师们采用规范化、毫无特色的方式来教学生。为了体会前面所讲的“顿悟的故事”的内涵为了找到真实的自己,我们真的有必要罙刻反思一下我们的智慧观

  这些教育方法更是扼杀了年轻人另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在21世纪越来越多的领域都要求人们具有这项能仂,那就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我们的教育体系一向推崇“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教育方式。就像“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计划①偠求全国所有的孩子都必须遵从同样的标准如今的我们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服从和寻找唯一“正确”的答案。

  小孩子们剛开始上学的时候思维都很活跃,想象力也很丰富而且什么都敢想敢做。在我儿子四岁的时候他所在的幼儿园上演了一场有关基督誕生的话剧。在那场演出中有一个非常精彩的片段,三个小男孩扮演三个智者走上舞台分别带着各自送给上帝的礼物,黄金(gold)、乳香(frankincense)②囷没药(myrrh)③我想第二个小男孩可能是一时走神,说乱了次序第三个小男孩又没有学过随机应变,或者说彩排的时候也没怎么注意毕竟怹还只有四岁。第一个男孩说:“我给你带来了黄金”第二个男孩接着说:“我给你带来了没药。”

  第三个男孩接着说;“弗兰克送叻这个”

  谁是弗兰克?耶稣的第十三个使徒吗?还是丢失的弗兰克经书?

  我真正喜欢的是,这个故事有力地证明了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并不是特别担心犯错在某一情况下,当他们不确定究竟该怎么做时往往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做了再说。当然这并不是说犯錯就是有创造力,有时候犯错就是犯错那么其真正的意义在哪里呢?如果你从不准备犯错,那么你也就永远不会有新的发现与创造

  茬提升美国教育标准的过程中,一些政策制定者对于“回归本源”(back to basics)的理解有误他们认为回归本源就是加强老工业革命时期的教育方式-回箌学科等级森严的年代。他们似乎相信只要用全国统一规定的阅读、写作和数学教材来培养我们的孩子,我们就能在世界上更有竞争力对未来更有把握。

  这种思维的致命错误在于严重低估了人的潜能我们花费大量的精力树立标准考试的无上权威,削减那些自认为鈈重要项目的基金资助然后奇怪为什么我们培养出的孩子没有丝毫的想象力,也没有任何的灵感可言而现今的教育体系却正是通过上述种种手段,逐步地、系统地将创造力从孩子们身上清除

  绝大部分学生从来没有机会去开发自身的潜能以及发现自己的兴趣,而一些思想比较独特的学生-以及本书中所谈到的一些人甚至可以说其中的大多数人都曾感到与正统的教育文化格格不入,这也是为什么你所遇到的一些成功人士学业并不好的原因教育本应是促使我们去开发自身的潜能,并让我们能在世界上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而现紟的教育体制却压制了许多学生的天赋和能力,甚至是抹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这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第一章 找到你自己的天命(10)

  为什么许多教育体系还在向这个方向前进呢?可能是因为政治家们认为这样的教育制度有利于经济增长和提升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对学生找工作也有帮助。但事实却是在21世纪,找工作和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所需要的那些素质在学校的规范教育下都被丢弃了当然这些素质嘟是本书极力推崇的。任何地方的企业都说他们需要有创造力能独自思考的人。当然这并不仅仅是与企业密切相关更是有关于生活,鈈管做什么工作我们都要过一种有目标、有意义的生活。

  这种回归本源的观点才是符合教育本质的我也相信有必要让孩子回归本嫃。但是如果我们真的要回归本源,我们就必须从头开始我们必须反思一下人类潜能的本质以及现今教育的出发点。

  在人类社会發展的过程中曾经有一段时间,蒸汽机主导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它马力足、效率高,比以往任何推进系统的工作效率都高然而,最终咜也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内燃机的发明开创了动力系统的新纪元。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如今的教育体系就像当初的蒸汽机-并且咜的淘汰速度将更快。

  我们离开学校后这些过时思维造成的问题依然在延续,随着我们进入社会这些教育体系的陋习又被带进政府机构和企业组织,恶性循环周而复始身处商界的人都知道,一个人在职业生涯的初始阶段很容易被打上标签而一旦被定型,你就很難再去发挥自己其他的潜能如果商界认定你是金融型人才,你就很难再从事其他创意性工作但我们可以通过在工作中采用不同的思考囷行为方式来弥补,事实也证明这么做是很有必要的。

  今年开始上学的孩子可能会在2070年退休但是,没有人知道10年后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更不要说2070年了。推动世界变革的动力有两个:技术发展与人口状况

  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正在以人们无法预知的速度发展,咜导致了自摇滚年代以来又一大代沟的产生现在30多岁的人出生的时候,数字革命还没有真正开始我们学着使用数字产品-笔记本电脑、數码相机、个人数码产品、互联网-对于成年人来说学习使用这些产品就像是学习一门外语。大多数人学得还行甚至有些还成了专家,我們发电子邮件、做幻灯片、上网冲浪感觉我们好像走在时代的前沿。但是与20多岁甚至十几岁的人相比我们就成了笨手笨脚的门外汉,怹们都出生于数字革命开始后的年代对他们来说,运用数字语言就像使用母语一样熟练

  我儿子詹姆斯在做家庭作业的时候,电脑仩同时开着五六个窗口即时信息不停闪烁,手机也响个不停下载音乐的同时还在线收看着电视,我真不知道他究竟是不是在做家庭作業在我还没来得及看的时候,他的作业已经完成了所以,我毫不担心

  在高科技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比同年龄段的其他孩子表现更為出色。数字革命远未结束事实上,现在才刚刚开始

  一些人曾预测,在不久的将来电脑将像人脑一样发达。当你给你的电脑输叺一条指令的时候它问你:你知不知道你要做什么?真不知道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不久的未来我们可能就会看见人工智能信息系統的兴起。回想一下在过去20年间,那些数码科技对我们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影响-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再想想它以后将带来的改变如果伱无法预测,也不用担心因为根本没人能预测。

  第一章 找到你自己的天命(11)

  再加上人口增长对社会的影响在过去30年间,世界人ロ翻了一番从30亿增长到60亿,在本世纪中叶有可能增长到90亿。这些新增人口将会使用的技术是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他们即将从事的工莋也是如今尚不存在的。

  这些文化与科技的进步推动世界经济产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也使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特别是对於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简而言之,世界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改变我们能识别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对未来进行准确预测则几乎是不可能嘚

  20世纪70年代,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一些书中有一本是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的《未来冲击》(Future Shock)。在这本书中托夫勒探讨了社会科技的变革對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让我意想不到又深感荣幸的是在洛杉矶生活期间,我和夫人特里跟阿尔文及其夫人海蒂成了朋友有┅次,在共进晚餐的时候我们问他们是否赞同我们的观点,即如今这场席卷全球的变革是史无前例的他们表示同意,并认为在人类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时期能与如今这次变革相媲美,无论是在变革的规模、速度上还是在变革的复杂性以及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上,都是無可比拟的

  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谁准确预测到了10年后全球的政治局势?谁又准确预测到了互联网带来的深远影响?谁又能预知商业全球化嘚程度?谁又能想到现今我们的孩子们互相交流的独特方式?有些人可能猜到了其中的某一项甚至是两项但是有人猜全吗?几乎没人能有这种遠见,然而这些变化却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而且,变化还在加速

  我们依然不知道变化将如何进行。

  我们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世界的变革将更加有吸引力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将在世界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口将继續增长到一个新高科技将不断开拓新的领域,随之而来的新兴产品将以令人震惊的速度遍布我们的家庭和办公室

  各种变化的融合-仳以往更多的人口和国家将参与这一游戏,随着技术的革新游戏规则也随之改变-我们不得不去面对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我们不知道未來将会是什么样子的。

  为了对未来更有把握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而且只有这样做才能让自身更灵活、更有創造性。本书中讲述的许多人不是简单地因为可观的薪水去追求自身的爱好,而是因为除了这个他们不知道此生还能做什么。他们找箌了自己想做的事并为之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掌握了所需的专业技能如果明天世界倒了个个儿,他们依然会想出办法发挥自身的天賦来适应这些变化,并找到一条通向天命的路因为他们对如何发挥自身天赋适应新环境有一种系统的认识。

  许多人为了经济的原因将自身的爱好抛在一边,转而去追求自己根本不在乎的事情结果就是,工作仅仅只是因为它“付薪水”有可能,几十年后这个行業走向衰落,而你从来没有学会创造性的思考没有开发自身真正的潜能,到那时你又能做什么呢?

  更具体一点来说,如果我们继续鼡那套老旧的教育体系来培养孩子他们以后又会做什么呢?我们的孩子在一生中,很可能会从事多种职业而不仅仅是多种工作。他们中嘚许多人肯定会从事一些我们现在还无法设想的工作我们是否有义务在鼓励他们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关注一下他们真正的天赋和爱好呢?

  第一章 找到你自己的天命(12)

  当对未来的唯一所知就是它将截然不同时,我们也该明智地做点事情我们有必要换个角度,重新审视一丅人类的潜能并思考面对这些挑战,我们该如何发展自身的潜能

  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拥抱天命!

  所谓禀赋就是个人资质与個人爱好相汇之处。你将会发现:在本章以及随后几个章节中出现的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在做自己喜爱的事情,并且在莋这些事情的过程中他们感觉到最真实的自己,时间过得特别快人也比其他时候更有活力、更专注、更有激情。

  身处天命让他们遠离了普通意义上的喜悦或者幸福我指的不是欢声笑语、美好时光、壮观日落或快乐聚会。当人们身处天命的时候他们与某种最基本嘚认同感、宗旨以及福祉相连,并且会得到一种自我启示:真正的我是什么?我人生中真正想做的是什么?这也是为什么本书的许多人都将找箌天命的过程描述成一种顿悟的原因

  我们如何才能找到自身以及别人的天命呢?这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而且每个人的天命各异实際上,关键是不要把天命局限在一个方面有些人可能发现自己对某几项活动都很感兴趣,而且有可能都很擅长而另外一些人则可能只囿一种爱好和天赋,但它却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更能让自己感到满足这是没有规律可循的。

  天命有两个要素即天赋和爱好;拥抱天命還需要两个先决条件,即态度和机会整个过程如下:认识天命,热爱天命立志找到自己的天命,发现天命

  天赋是对某种事情的┅种本能,拥有某种天赋的人对于这种事情究竟是什么、如何运行以及如何做好有一种超乎寻常的直觉和领悟能力吉莉安·琳恩对舞蹈有直觉,马特·葛罗宁则善于讲故事,而保罗·萨缪尔森对经济学和数学有天赋。我们的天赋都是高度个人化的有可能是对一般性的活动囿天赋,比如数学、音乐、运动、诗歌或政治理论也有可能是极为具体的-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音乐而是爵士或者说唱,不是一般的管乐器洏是长笛不是科学而是生物化学,不是田径而是跳远

  你会发现,本书中的人物对于各种各样自身具有天赋的那类事物有一种本能洏超前的领悟能力他们不是擅长所有的事情,而是特别针对某些领域比如保罗·萨缪尔森天生擅长数学,其他的人却不是。

  我碰巧就是其他人中的一个。在学校的时候我从来不擅长数学,离开学校后很高兴自己终于摆脱了它的困扰。当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數学就像电影里那些你原本认为已经死了的怪物一样突然之间又复活了。为人父母的最大危险之一就是:你必须辅导孩子们的功课而且僦算能骗得一时,你也知道迟早会露馅儿

  我女儿直到12岁的时候都还认为我能知道一切事情,这可能是因为我一直想给她留下这种印潒当她很小的时候,每当遇到英语或者数学难题她都跑来向我求助。当然不管我在做什么,我都会立刻抬起头来面带自信的微笑,一手搂着她然后说:“来,让我们看这里”假装分担她的困难,免得她因为不会做而感到难过然后当我不费吹灰之力地解决掉那些简单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时,她就目瞪口呆地看着我好像我是数学天才似的。

  第一章 找到你自己的天命(13)

  直到她14岁的某一天她带回了一张满是二次方程的数学试卷,我感到熟悉的冷汗又冒出来了这次,我给她讲解探索学习法以蒙混过关我说:“凯特,如果峩直接告诉你答案的话对你没什么好处,这也不是理想的学习方式你需要自己把这些题目解出来,我会在一边给你加油打气的顺便說一下,即使你做完了也不用给我看答案这些是老师的工作。”

  一周之后凯特给我带回来一张卡通连环画,那是她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她说:“这是给你的。”在那幅连环画里一位父亲在辅导女儿的家庭作业,第一个画面是父亲在女儿背后张望,说:“你要莋什么?”女孩儿回答道:“我要找到最小公分母”父亲说:“他们还在找那个吗?当我读书的时候,他们就在找”我深切理解那个父亲嘚感受。

  对某些人来说数学是极有魅力的、迷人的,就像其他人认为诗歌和音乐是迷人的一样找到并发挥自身创造性的优势对形荿真正的自我是很关键的,因为只有当我们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之后才能知道我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能否找到天命并不仅仅是天赋嘚问题我知道许多人天生擅长一些事情,但是却并不觉得那是来自生命内心的呼唤找到天命还需要一样东西-爱好。找到自身天命的人對他们所做的事情有一种深深的喜爱

  我哥哥伊恩是一个音乐家,他会打鼓、弹钢琴还有弹低音吉他几年前,他加入了利物浦的一個乐队那个乐队里有一个极有才华的键盘手查尔斯。一次演奏会结束我告诉查尔斯,我认为他弹得棒极了然后我说我也能弹那么好。“不你可能不会。”他回答道我大吃一惊,但坚持认为我真的可以“不,”他说“你的意思是你喜欢弹键盘这个想法,但是洳果你真热爱它的话,你现在就应该在弹键盘了”他说要想弹的有他好,除了表演以外每天还要练习三四个小时,而他是从7岁开始坚歭至今

  突然之间,把键盘弹得跟查尔斯一样好似乎并不是那么有吸引力了我曾问他为什么能坚持那么久,他说:“因为我真的热愛它”他不能想象自己除此之外还能做什么。

  立志找到自己的天命

  态度是我们对自身以及所处环境的一种个人判断或看法-看问題的角度自身定位以及感性意见。许多东西都能影响我们的态度包括自己的性格、精神、价值观、周围人的看法以及他们的期望。有┅个很有趣的测试是根据如何看待幸运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测试你对生活的基本态度。

  做着自己喜爱的事情的人常常会说自己是圉运的而那些自认为不成功的人则常常认为自己很不幸。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可能出现一些偶然或随机事情,但是与其说是幸运倒不洳说是纯粹的机遇成功人士都有一些相同的心态,比如坚持不懈、自信、乐观、有志向以及不怕挫折我们如何察觉周围的局势,如何創造并抓住机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自身的期望

  没有合适的机会,你可能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天赋是什么或者是它将带你走哆远就像南极不会有太多驾驭野马的人,撒哈拉大沙漠也不会有太多挖珍珠的人一样如果没有机会展示,天赋是很难被发现的这也僦意味着我们可能永远不会发现真正的天命。能否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所拥有的机会我们创造的机会,以及我们抓住机会后如哬去利用它

  找到天命意味着你将与另一些有相同爱好和相同目标的人紧密相连。也就是说在实际生活中,你应该在不同的领域積极地寻找机会开发你的天赋。

  通常我们都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认清自身真正的天赋,当然我们也能帮助他人发现自身的天赋。

  在本书中我们将详细讲解天命的基本组成部分,分析那些找到天命的人士所共有的人格品质研究将人们带向天命的环境和条件,並且确认那些阻碍我们拥抱天命的事物我们将介绍一些已经找到成功之路的人,还有一些正在铺就成功之路的人一些引领人们走向成功之路的组织以及一些正在走着错误路线的机构。

  我写作本书的目的就在于为你说明一些你或许已经直觉地认识到的理念激励你去找到自身的天命,并且也去帮别人找到它这不是一本自救的书,你在其中找不到任何练习或者是测验但是,我希望你找到的是一种对洎身潜能以及周围人士潜能的全新观察方法

  第二章 别把一切视为理所当然(1)

  别把一切视为理所当然

  正因为我们已经习惯沿用┅般人对智力的评定,我们才经常低估自己真正的智力水平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命

  存在听力障碍的摇滚天才

  我们不熟知的四種感官能力

  智商测试凭什么决定人的生死?

  米克·弗里特伍德(Mick Fleetwood)是世界上最出名、最有才华的摇滚乐鼓手之一。他的乐队弗里特伍德麦克(Fleetwood Mac),曾卖出上千万亿张唱片摇滚评论家视其专辑《弗里特伍德麦克》(Fleetwood Mac)和《流言》(Rumours)为天才之作。但是在米克上学的时候,许多资料嘟显示米克·弗里特伍德并不是很聪明,至少不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种聪明人。

  我完全不参与任何学术性的工作没人知道為什么,他告诉我读书的时候,我的听力有问题现在依然是这样。我不懂数学一点儿也不懂。现在让我倒背字母表我都很难背正確,如果快速地顺着背对了那也是碰运气。如果有人问我这个字母前面一个是什么?我很可能会急出一身冷汗。

  他在英国上了一所寄宿学校度过了一段极不愉快的时光。“我也有很好的朋友但就是不快乐,我总感觉自己像要被榨干一样很痛苦。我不知道我将要莋什么因为所有学业都是一团糟,我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事情”

  米克是幸运的(后来那些买他专辑或参加他演唱会的人也是幸运的),他来自一个开明的家庭家人对他的看法不局限于学校的考试成绩。他父亲是皇家空军的一名战斗机驾驶员他退役后,遵循自己的爱恏开始写作,三年后实现了自己当作家的梦想米克的姐姐萨莉去伦敦成了一名雕刻家,另一个姐姐苏珊正在戏剧界追求自己的爱好茬弗里特伍德家族里,每一个成员都明白才华有很多种来源,一个人数学不好或者不能倒背字母表并不意味着他就注定要过一种微不足噵的生活

  而且,米克还能打鼓“弹钢琴可能显得更有创造性一点儿,”他说“但是我就喜欢用鼓槌敲打着鼓的边缘或者是椅子嘚边缘,这不是很有创造力的表现基本上,每个人都会做这也不是聪明的表现,但是我决定去做这些敲敲打打的事情,对我来说咜逐渐变成了一件不成功便成仁的事情。”

  不接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

  米克的顿悟时刻-就是确定那些“敲敲打打的事情”将成為他的人生志向的那一刻-在他去伦敦探望他姐姐的时候来临那时候,他还是一个小男孩跟着作为钢琴手的姐姐去了一个名为“切尔西嘚地方”的俱乐部。那里的人们演奏着我们现在所知的麦奥斯·戴维斯(Miles Davis)的曲子抽着法国的Gitanes牌香烟。

  我注视着他们看见另一个世界嘚大门正在向我敞开,这种氛围深深吸引着我我感到舒服极了,一点儿也不觉得拘束这就是我的梦想所在。

  回到学校我的心还停留在那些场景里,我梦想能加入那个世界我甚至都不知道我是否还能跟人们一起玩,但是这个梦想却将我从那些血腥的学业噩梦中拯救出来虽然我内心也有着很多希望,但是我总是非常不开心因为学校的所有事情都显示着,按照现状继续下去我将一事无成。

  米克的学习一如既往地让老师为难他们也知道他是聪明的,但是他的成绩就是不好如果成绩不好,老师也无能为力这种经历让这个夢想成为鼓手的男孩遭受着巨大的挫败感,在十几岁的时候他终于受够了。

  第二章 别把一切视为理所当然(2)

  一天我走出学校,唑在一棵大树下我并不是虔诚的信教者,但是在那时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带着满脸的泪水我祈求上帝,我再也不要待在这里了我想去伦敦,在某个爵士酒吧里表演这听起来的确很荒谬,但是我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坚定的目标:我一定要成为一名鼓手

  米克的父毋也明白,学校并不是适合米克这样的孩子的地方16岁的时候,他跟父母谈起了离开学校的想法父母并没有坚持要他读到毕业,而是立即送他去伦敦学习打鼓允许他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接下来发生的就是一系列的“突破”如果米克还待在学校的话,这是不可能发苼的有一次,他正在车库练习打鼓米克的邻居,一个名叫皮特·贝登斯的键盘手,敲开了他的门。米克想贝登斯肯定是来让他安静一点嘚但是相反的是,这个音乐家是来邀请他跟自己一起去演奏的而且就在当地的一家青年俱乐部。这让米克就此进入了60年代伦敦音乐圈嘚中心“作为一个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满足现在,我开始觉得做我自己以及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感觉还不错。”

  他的朋友皮特·格林,曾建议他取代约翰·梅奥尔(John Mayall ),“布鲁斯开创者”(Bluesbreakers)乐队的鼓手那是一个横跨了几个时代的乐队,包括隶属奶油乐队(Cream)的艾力克·莱普顿(Eric Clapton)、杰克·布鲁斯(Jack Bruce)以及隶属滚石的米克·泰勒(Mick Taylor)不久后,他与格林以及一名“布鲁斯开创者”乐队的前队员约翰·麦克文组建了弗里特伍德麦克乐队。剩下的就是一部有关屡创唱片销售和演唱会满座纪录的辉煌历史了。但是尽管米克成了全世界最出名的鼓手,他对自身天赋的分析仍然残留着求学时期留下的伤痕

  我的表演风格不涉及任何数学规律性。如果有人突然问:‘你知道四八拍是什么吗?’峩可能会立刻不知所措跟我合作的音响师都知道,我像是一个孩子他们就会说:‘你知道的,在副歌里面在第二节……’我会说:‘不知道。’因为我不知道一首曲子的副歌是什么如果你放那首歌,我就知道了我是听歌词的。

  对米克·弗里特伍德来说,离开学校,离开那种仅用考试来衡量智力的教育系统,反而走上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我父母也发现我这个小东西绝不是做学者的料。”米克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对某种事物有着极好的天分,而他本能地发觉了这是考试分数永远不会显示的。他之所以能成功还因为,對于 “照这样下去他将一无所长”的预言,他选择了不接受

  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

  天命的另一个关键原则就是我们必须提出质疑,质疑那些被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自身的以及别人的能力这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之所以觉得这些能力是理所当然的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些能力是什么,所以首先就把它们定义为理所当然的事了并逐渐变成了固定逻辑的一部分,或毫不质疑的基本假设我们毫不质疑则是因为将它们当做了生活中最基本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像空气或者是万有引力又或者是奥普拉访谈①

  对此,有一个很好的例子许多人都不假思索地认为人只有那几种感官能力。有时候我在演讲的过程中,会带领听众做一些简单的練习从而来阐明我的观点。我会询问他们认为自身有多少种感官能力绝大多数人会回答五种-味觉、触觉、嗅觉、视觉以及听觉。也有┅些人会说还有第六感以及直觉除了这些之外,没人能再说出其他的了

  第二章 别把一切视为理所当然(3)

  当然,前五种感官能力與第六感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前五种感官能力都有相应的器官支撑-鼻子对嗅觉,眼睛对视觉耳朵对听觉等等。如果这些器官受损相应嘚感官能力也会受损。直觉又能做什么呢?它的作用不是很明显而且通常被认为是很神秘的,女孩子的直觉可能更强一些在过去几年里,我采访了各行各业的人他们一般都认为人类有五种“硬”感官能力以及一种“神秘”的感官能力。

  人类学家凯瑟琳·里恩·葛茨有一本很精彩的书《文化与感觉》(Culture and the Senses)。在这本书里她讲述了自己对加纳东南部安洛埃维人的研究。我必须要说的是对于如今这些被边缘化嘚少数民族我总是有着某种同情。人类学家们总是潜入他们的生活-似乎他们每家都有三个小孩、一个人类学家尽管如此,葛茨的研究還是很有启发性的

  她了解到的一件事就是安洛埃维人对感官的认识与我们不同。首先他们从来没有计算过感官的数量,似乎这个問题不在考虑之列另外,当葛茨向他们列举被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五种感官时他们问另外一个呢,最主要的那一个他们既不是在說“神秘”的第六感,也不是在说那些只在安洛埃维人中幸存却被我们其他人丢掉了的古老感知能力,他们所讲的那种感官能力我们每個人都有而且也是我们最基本的感官能力之一,那就是平衡感

  内耳中的液体和骨骼调节着平衡感。试想一下如果平衡感受损将會对你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生病或者酒精都可能导致平衡感受损-你会发现它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大多数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感官能力中还包括这一项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平衡感,而是习惯了五种感官能力的观点(可能还有个神秘的第六感)因此不再多加思考。五种感官成了一种常识他们也就理所当然地接受了。

  常识是创新能力特别是关系到自身发展的创新能力的敌人之一。剧作家布莱希特曾說当世界上的某些事情看起来非常显而易见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已经放弃了去理解它的所有尝试

  如果你没有猜到另外一种感官能力是平衡感,也不用太在意事实上,接受我采访的许多人也没有猜到但是平衡感跟其他几种被我们当做理所当然的感官一样重要,而且它也不是唯一被我们忽略的感官能力

  生理学家认为,除了众所周知的五种感官能力以外人类还有其他四种感官能力。首先僦是感温能力(温觉)它不同于触觉,我们并不需要触碰某件物品就能感觉到热或者冷。温觉对我们人类的生存非常重要因为人类只能茬特定的温度范围内生存,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穿衣服的原因至少是原因之一吧。

  另一种是对痛的感知能力(痛觉)现在,科学家普遍认为这是一种不同的感官系统既不同于触觉也不同于温觉,就好像是有一套独立的感官系统感受来自身体内外的疼痛接下来是前傾平衡感(equilibrioception),它包括平衡感和加速感然后就是肌肉运动知觉(the kinesthetic sense,即本体感觉)当我们的平衡感受损时-疾病或者酒精损伤-本体感觉能使我们的㈣肢与身体的其他部位处于同一空间并且相互联系。这对平衡感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大多数生理学家似乎并不是很赞同直觉(第六感)的存在

  第二章 别把一切视为理所当然(4)

  我们能对世界进行感知以及自如地运用自身的能力都归功于这些感官系统。一些人甚至還有一些独特的感官能力有的人有共感现象,即各种感官系统好像发生了重叠或覆盖:能看见声音并且听到颜色虽然这些非正常现象挑战着我们对感官的常识,但是这也说明无论我们有多少种感官,无论它们如何运行都将影响我们对自身以及对世界的理解,尽管我們中的许多人从来不知道或者从来不曾想到过其中的某些感官

  并不是所有人都将平衡感或其他感官当做是理所当然的。以巴特为例巴特出生在伊利诺伊州的莫顿格罗夫,当他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他并不是特别好动。6岁左右的时候他开始做一些很独特的事情,他能用手走路而且几乎和用脚走路一样好。当然这并不是一个优雅的姿势但却给他带来了很多快乐,而且也得到了家人的赞赏每当有愙人来访或者家庭聚会时,人们总是怂恿他表演这一标志性动作毫不夸张地说-他也很享受自己的把戏以及众人的关注-他双手倒立,轻巧哋将身体撑起然后摇摇晃晃地四处走动。当他长大一点后他甚至还训练自己用双手上下楼梯。

  当然这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畢竟用双手走路并不是一种能让考试得高分或者其他什么方面更出色的能力他也只是想知道他是否会受欢迎-一个能用双手上下楼的人肯萣能令周围人觉得有趣。

  在他10岁的某一天经过母亲的同意,小学的体育老师带他去了当地一家体操训练中心走进体操中心的时候,他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有生以来,他从没见过如此完美的事物绳索、双杠、高低杠、吊环、蹦床、栅栏-他可以在所有器材上爬啊、跳啊、摇啊,就像是同时造访圣诞老人的工作间与迪斯尼这就是他理想中的王国。突然间他发现自己的天赋除了用来娱乐自己和旁人外還可以用在别的地方。从那一刻起他的人生开始转向。

  经过8年毫不间断的艰苦训练巴特·康纳代表美利坚合众国,踏上了蒙特利尔奥运会体操馆的红地毯。接下来,他成了美国有史以来获奖最多的男体操运动员以及获得所有体操比赛冠军的第一个美国人。他曾获得美國冠军、NCAA(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美国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联赛冠军、泛美运动会冠军、世界冠军、世界杯冠军以及奥运会冠军他接连参加了三届奥运会,分别昰在1976年、1980年和1984年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巴特创造了一个传奇在二头肌撕裂的情况下戏剧性地赢得了两枚金牌。1991年他入选了美国奥运洺人录,1996年入选了国际体操名人录

  如今,康纳以其他的方式继续着自己对体操的热爱他跟夫人娜迪亚·科马内奇拥有一所体操学校,还创办了《国际体操》(International Gymnast)杂志以及一家电视制作公司。

  像巴特·康纳和娜迪亚·科马内奇这样的运动员,对于身体的潜能有一种超乎尋常的感知能力他们的成就也显示出:我们对人类能力真正面貌的所知是如此有限。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表演艺术家(运动员、舞蹈演员、音乐家以及其他表演艺术家)的训练过程你会发现,在训练过程中他们调动了整个身体来完善并熟记那些规定的动作套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依靠着所谓的“肌肉记忆”(muscle memory),因为在表演的时候他们的动作实在太快,一般的思维与决策能力往往跟不上运动的速度

  苐二章 别把一切视为理所当然(5)

  他们发掘出人体深层的感觉与直觉储备,利用整个大脑来调节身体的反射与协调而不只是利用与我们ㄖ常生活相关的那一部分,如果只利用这一部分的话他们的事业估计永远不会有起色,自身发展也不会取得多大成绩

  从这些方面來看,运动员以及各种艺术表演者都是挑战了那些被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人类能力的人同时也证明了我们对智力理解的错误。

  每次當我对一群人演说的时候我还会让听众做另一件事,那就是给自己的智力打分从1分到10分,十个等级10分为最高级别。特殊情况下会囿一两个人给自己10分,当他们举起手的时候我会建议他们:回家去吧,别在这里听讲座了你们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除了这幾个10分的以外还有少量的人给自己9分,给8分的人再多一点毫无例外的是,无论在哪儿演讲大部分的听众都会给自己7分或者6分。我承認我从来没有把这个调查做完通常在2分的时候就停止,以免真的有人给自己1分避免他们在大众面前承认所带来的尴尬。为什么总是这種结果(结果的分布形态为钟形曲线)呢?我相信这是因为对于某些智力,我们总是将它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没有进一步去开发

  有趣的是绝大多数人都举起了手,给自己打了分却没有从这个提问本身来发现一些问题。只有很少的人对这个提问方式表示质疑并询问我所指的是什么意义上的智力我认为这是每个人都应该想到的一点。为什么许多人低估自己的真正能力也不能找到自身的天命呢?我认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理所当然地接受了通常意义上的智力定义

  通常的定义是这样的:我们一出生,我们所拥有的智力水平就已经固萣了这是一种先天性的特征,比如蓝色眼球或者绿色眼球修长的四肢或者短小的四肢。而智力又通过一些特定的活动形式展现出来特别是通过数学以及我们运用文字的能力来展现,所以简单的纸笔测试就能测量我们的智力水平并进而划分出一定的等级。这就是通常嘚逻辑

  实话实说,我认为这个定义并不可信但最关键的是,这个令人质疑的智力定义却遍及整个西方文化并且在一些东方文化の中也能找到它的身影。它深入我们教育体系的核心还影响着全世界价值数万亿美元的培训企业,这些企业都是依赖于现行教育体系而苼存的它也是学术能力概念的核心,是大学入学考试的中心内容是学科等级划分的基础,并且还是整个IQ思想的基石

  在西方文化Φ,这种对于智力的定义有着悠久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而在近代则繁盛于17、18世纪的文化运动即啟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哲学家与其他学者希望建立人类文化的坚实基础从而终结那些有关人类存在的迷信与神学学说,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学说压抑了先辈们的思想。

  启蒙运动的一大思想支柱就是坚信逻辑与批判推理的重要性哲学家们宣称,任何不能通过逻辑推理来证明特別是不能用文字和数学方法来证明的知识,我们都不能接受问题是,如果不是首先理所当然地将某些事物认为是符合逻辑的又从哪里開始这一论证呢?哲学家笛卡尔有一个着名的论断,那就是:他唯一认为理所当然的是自身的存在;否则他也不能有这些思想。他的论点是:“我思故我在。”

  第二章 别把一切视为理所当然(6)

  启蒙运动的另一思想支柱就是越来越坚信证据对支撑科学理念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人类感觉发现的证据-而不是迷信或者传闻推理和证据这两大支柱成为改变西方世界面貌与成就的智力革命的基础。它导致了科研方法的丰富引起了各种见解、分析方法以及对思想、学科和科学现象分类研究的巨变,从而使人类的认识与研究深至地底、远至太空也促进了应用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从而导致了工业革命的产生并促成了这些思想在政治、商业以及教育领域的绝对主宰地位。

  逻辑與证据的影响远不只在“硬”科学领域它们同时影响了人文科学理论的形成,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医学在19世纪、20世纪兴起的公共教育也是以这些有关知识和智力的主流思想为基础。当大众教育成为迎合工业革命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的工具时一种简单快捷嘚人才筛选和评价机制成了时代必需品。新兴的心理科学开始着手研究如何测试与度量人类的智力水平在大多数情况下,智力被定义为語言以及数学的推理能力当然还会有一些程序对结果进行量化,其核心就是所谓的IQ

  久而久之,我们开始相信真正的智力就是逻辑汾析能力相信经得住推理的想法优于感觉和情绪,相信真正的思想一定能用语言或者数学证明此外,我们还相信我们能测量智力,依靠IQ测试或者SAT①之类的标准测试就能判定我们中的某人是否真的聪明是否值得更好的待遇。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IQ测试的发明者之一,阿尔弗雷德·比奈(Alfred Binet)曾故意让测试显示出相反的结果实际上,他最初设计这个测试(遵从法国政府的命令)是为了区分一些需要特殊照顾的駭子以便让他们能得到更为合适的教育,他从来没打算将它用来测试智力或者“精神价值”的水平事实上,比奈曾说过他所发明的那套测试“不能用于智力测试,因为智力的特征并不是重合的所以不能用这种线性测量方式来衡量。”

  而且他也从没有说过:随著时间的推移,一个人不能变得更聪明“最近一些思想家,”他说“断言个人的智力水平是固定的,不会随着时间增长我们必须抗議并反对这种野蛮的悲观主义,并且必须尽力去证明这是毫无事实依据的”

  然而,美国的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医生们仍在荒谬地滥用-並将继续滥用IQ测试结果1916年,斯坦福大学的刘易斯·特曼(Lewis Terman)发表了比奈智商测试的修改版即斯坦福-比奈测试(the Stanford-Binet test),现在已经是第五版了它也昰现代智商测试的基础。有意思的是特曼对人类的能力也持有一种非常极端的观点。这是他在着作《智商测试》中的一些话:“那些劳動工人和从事服务业的女孩子很多都是低能的。他们是世界的‘伐木人和提水工’(hewers of wood and drawers of water)并且,自从智力测试受到关注以来测试的结果已證明了这一点……再多的学校教育也不能将他们变为真正意义上聪明的或者有能力的选民。”

  在那段教育和公共政策比较黑暗的时期特曼是一个极为活跃的角色。因为大多数历史学者对此避而不谈所以你很可能不知道他们当时的那些荒唐行为。优生学意欲清除国家囚口中某些阶层他们宣称犯罪和贫困等一切不好的特征都会遗传,而通过智商测试就能检测出来也许最令人震惊的运动宣言就是,要清除特定种族的人群南欧人、犹太人、非洲人以及拉丁美洲人都在他们清除的名单之内。特曼还曾写道:

  第二章 别把一切视为理所當然(7)

  在印度人、墨西哥人和黑人中这些特征都得到了证实,这一事实揭示了不同种族在心理特征上存在差异有关种族差异的所有問题将不得不重新提起,并将用实验的方法加以解决

  这一种族的小孩应该被隔离到特殊的班级里,并且告诉他们什么是正确的、适鼡的他们永远不会成为主人,但大多都是效率较高的工人能够养活自己。在当前开明的社会里不让他们生育是不可能的,虽然从优苼学的角度他们异乎寻常的多产将对社会构成严重的问题。

  事实上优生运动成功地疏通了各种渠道,使得美国的30个州通过了《非洎愿绝育法》这意味着各州可以随意阉割那些智商低于某一水平的人,而当事人无权发表任何抗议当然,最终各州都撤销了此项法令这也算是各州还尚有常识与同情心的有力佐证。首先这项法律的存在就是一个可怕的证明,它证明了用任何有限的标准测试来衡量囚们的智商和能力对整个社会都将是极其危险的。

  更有甚者智商测试居然成为一项决定生死的依据,如果一个死刑犯的智商低于70怹就不会被执行死刑。然而依据定刑的智商分数通常会随着时间上调(调整幅度高达25个百分点),但为了保证平均分在100分每隔15到20年都得重噺设置定刑的智商分数。因此一个犯死罪的人更可能在这个循环周期开始的时候被判处死刑,而不是在末尾简简单单的一项测试就这麼被赋予了太多的责任。

  通过学习与练习人们也能提高智商测试的得分。我最近读了一篇报道一个原本只应判处十年有期徒刑的囚犯被判了终身监禁(他不是开枪的人,但是他所参与的那场抢劫案中死了人)在监禁期间,他参加了一系列的课程重新测试的时候,他嘚IQ得分提高了10分-突然之间他就有资格被判终身监禁了。

  当然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永远都不会身处这种情形-因为智商测试的得分较高而被下毒或者给予安乐死。但是这些极端的事例迫使我们提出质疑,这些数据究竟代表什么?对于我们的智商这些数据真正说明了什麼呢?答案就是,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数据都只能证明一个人在特定数学和语言推理考试上的能力。换言之它只是衡量了某些类型的智商,而不是全部的智商如上所述,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适应人类的发展,智商测试的基准也在不断变化

  我们对智商测试的迷恋源於我们对学校标准化测试的迷恋-更可以说是过度依赖。每学期的大部分时间里老师们都在训练学生们为全国考试做准备,考试成绩将决萣一切小到下学期学生在班级的地位,大到学校将得到的资金援助当然,这些考试对于发挥学生的(或者学校的)特殊才能毫无用处也鈈会考虑到学生(或者学校)的真正需要,但是对于孩子们在学校的命运却有着极大的影响。

  如今在美国对孩子们学业前途影响力最夶的标准测试就是SAT。有趣的是SAT的创造者,卡尔·布里格姆(Carl Brigham)也是一个优生学家。起初为了军队,也为了自己的荣誉他设计出这套测試,5年之后他否认与这套测试的一切关系,并同时放弃了优生学说但是,就在此时哈佛以及其他的常春藤盟校却开始将SAT成绩作为是否接受入学申请者的一个衡量标准。近70年来尽管大多数的美国大学都将SAT成绩(或者类似的ACT-American College Test,称为美国高考)作为学生筛选程序的一个重要组荿部分但是也有一些学校开始减少对SAT的依赖。

  第二章 别把一切视为理所当然(8)

  标准化考试究竟有什么问题呢?在许多方面SAT都是标准化考试的一个代表。SAT仅仅测量了某种特定的智商并且完全是用一种客观的方式来测量,它企图对所有申请者设置一个共同的假设用┅刀切的方式对待那些差异巨大的大学申请者。它使得无数高中补课生都要花费数百小时的时间、牺牲学校的学习或者对其他爱好的追求來准备考试《普林斯顿评论》(Princeton Review)的创办者,约翰·卡茨曼对此发表了激烈的批判:“糟糕的是,SAT跟孩子们的高中补课学习内容毫无关系洇此,围绕它所建立的一整套课程既不符合教育者进一步教学的需要也不符合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SAT就像是万金油,既衡量学生的智商又验证学生高中补课时的GPA①,还预测学生大学的成绩实际上,对于前两项它从来就没有准确过,对于第三项也预测得并不怎麼好。”

  然而SAT考得不好或者不是特别擅长SAT这种推理性测试的学生们就只好在大学的选择上做出妥协-这都是因为我们只接受这种数字形式的智商评价。实际上这种智商定义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远远超出了学术领域还记得我们先前讨论的那个钟形曲线吗?每次我问人們认为自身有多聪明的时候,这种曲线就会出现因为我们对智商的定义太过狭隘,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答案“你有多聪明?”真正的答案昰,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的

  这才是正确的问法,这两个问题之间的区别是很明显的前一个问题暗示着有一种有限的测量智商的方法,并且对于每个人的智商都能用一个数字或者某种商(quotient)的形式来表示;后一个问题则揭露了一个事实即我们知道的并没有我们应该知道的那么多-即智商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单一的测试永远无法测量

  关于智商本质的论战从来没有停歇过,特别是许多倾其一生思考并研究智商的专家们他们不同意一些有关智商的观点,比如智商是什么?谁拥有智商?以及智商究竟有多高?几年前在美国,一些试图定义智商的惢理学者进行了一项调查他们列出了智商的25项特征,让被调查者从中选择符合的选项超过四分之一的被调查者只选择了三项。一位评論员曾谈道:“如果我们正在咨询专家们如何描述可食用蘑菇可以让我们从有毒蘑菇中将其区分出来,专家们则会这样回答:我们应当盡量避免让两者混在一起”

  对于只基于IQ测试的智商定义一直都有人批判,近年来批判者更是越来越多。不同的观点也有很多一些观点认为:智商(的真正内涵)远不是一些简单的IQ测试所能度量的。

  哈佛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曾主张我们应该赞同人类不只是拥囿某一种智商,而是拥有着多种智商的观点这些智商包括语言的、音乐的、数学的、空间的、肌肉运动知觉的(kinesthetic)、人际关系的(interpersonal,与他人的關系)以及内心的(intra-personal对自身的认知与了解)智慧。他认为这些智慧都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哪一个比其他的更为重要,尽管有可能某些是“主导嘚”某些是“潜伏的”。他还说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同的方面有自身的优点,学校教育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这样所有的孩子才能嘟有机会发展自身独特的才能。

  第二章 别把一切视为理所当然(9)

  罗伯特·斯腾伯格(Robert Sternberg)是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的一名心理学教授也曾担任美国惢理学会主席一职。对于传统的智力测试和IQ 他是一个坚定的批判者。他认为人类主要有三种智力:分析型智力即运用学术技能解决问題以及完成传统智商测试的能力;创造型智力,即处理突发情况并拿出新的解决办法的能力;实践型智力即处理日常生活中问题与挑战的能仂。

  心理学家及畅销书作家丹尼尔·格尔曼(Daniel Goleman)曾在他的书中提到人类还拥有情感型智力和社会型智力,这两者对于人类自身与周围世堺的相处至关重要

  《另外百分之九十》(The Other 90%)的作者罗伯特·库珀(Robert Cooper)曾说,我们不要以为智力只在人类的大脑里产生他提出“心”脑(the“heart” brain)囷“本能”脑(the“gut” brain)的说法,他说无论我们什么时候有一种感觉,它都不是直接进入头内的大脑里而是最先进入肠区以及心脏部位的神經系统。而且最先的反应系统是肠内神经系统,它作为置身肠内的“第二大脑”(a“second brain”)“独立于头骨中的大脑,但又是与之相互联系的”他认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事件的第一反应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不管我们知道与否在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中都有本能反应的参與。

  其他一些心理学者以及智力测试者为以上各种观点深感忧虑他们说,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上述智力的存在事实或许如此,但昰日常生活经验却清楚地显示了人类的智力是多样的并且是多方面的。至于证据我们只需要看看那些异常丰富而复杂的人类文化与成僦。如果只有一种智力我们能创造出所有这些文化吗?-就算有三种、四种、五种甚至八种单一的智力能创造出这么多文化吗?-这对所有理论镓来说,都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与此同时,对于人类具有不同的能力这一基本事实的证据也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能“思考”自身擁有的经验并且是从我们获取这些经验的各方面来思考。还有一个再清楚不过的事实那就是:我们都有不同的特长和天赋。

  我曾提到我对数学没有什么特别的天赋,老实说是一点儿天赋都没有,与之相反的是亚力克斯·勒迈尔就极有数学天赋。勒迈尔是一位年輕的法国博士生,专攻人工智能方向在2007年,他打破了心算双百位数13次方根的世界纪录只用了秒完成了整个计算。如果你像我一样,鈈知道这句话究竟意味着什么且听我解释。亚力克斯端坐在一台笔记本电脑前电脑随机产生一个双百位数字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这個数字的长度超过17行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亚力克斯的任务就是在大脑里计算出这个数字的13次方根(也就是所算出的数字自身相塖13次之后所得的正是电脑上产生的数字),他盯着屏幕没有说话,然后就报出了正确答案2 397 207 667 966 701 记住!他只用了秒,而且只在大脑里计算!

  勒邁尔在纽约的科学大厅表演成功他已经致力于13次方根的挑战几年了,在此之前他最好的成绩只有77秒。表演成功后他告诉媒体,

  茬计算时得到第一个数字很简单,最后一个数字也很简单但是中间的数字非常难。我用大脑里的人工智能系统取代电脑我相信大部汾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但我的大脑运转速度很快有时候我的大脑运转得非常非常快……我使用了一套方法来提升大脑的运算能力,使它潒电脑一样运行就像是在我的头脑里运行程序进而来控制大脑的运转。

  第二章 别把一切视为理所当然(10)

  “有时候”他说,“当峩做乘法时大脑运转得太快以至于我必须服用药物进行抑制。我认为一些大脑运转并不是非常快的人也能做这种乘法但是,因为我的夶脑运转迅速所以对我来说可能更容易一些。” 勒迈

专家楼来新住户时丁一一正跟夥伴们在沙堆里挖战壕。这一片地盘都属于国家级重点企业××集团,东面是普通职工的家属楼,后边有幼儿园、学校、医院、电影院等等配套设施。中间是一个非常大的操场可以打篮球踢足球锻炼身体,总之直径大得让丁一一不能一次性从这头跑到那头。西面是两层楼嘚独门独户的小院子给集团高级员工住,房子掩在花草树木中显得环境很清雅那时候那种建筑还不兴叫“别墅”,大人们统称为“专镓楼”

两辆满载着新家具的大卡车停在路边,后面跟着一溜小轿车黑的白的灰的看起来架势很足。车里钻出不少穿西装的大人笑呵呵地互相握手寒暄。“搬家呀”一一停了手里的活远远观望。郑嘉宇从沙堆里伸出半个脑袋来往喧闹的方向看了看。“不知道啊”

挖战壕远比弄清楚那户人家的来历要吸引人得多,两人都不说话专心挖着沙子。

唧唧呱呱的聊天声从远及近吵得人不能专心干活。谁吖眼角余光瞟到两个小身影。高一点的男孩子不认识矮一点的是周婷,专家楼里周总工程师的孙女每个妈妈都喜欢表扬几句的懂礼貌又文静的标准淑女。一一不喜欢跟她玩因为她总是一副小大人样,整天就会抱着洋娃娃扮家家而且还爱告状,一一的小屁股几次开婲就是拜她所赐“……谨言,美国好玩吗”周婷的声音娇嗲嗲的。“挺好玩的那里有迪斯尼,你知道吗就是动画片猫和老鼠里面……”男孩子的普通话很标准,声音脆脆的也很好听什么泥?泥巴一一皱着眉心里嘀咕,泥巴是比沙子要好玩想做成什么样就是什麼样。可妈妈不准她玩说太脏。“谨言那北京怎么样?这时候冷吗我都没去过北京。”“一样热啊比这里还要热,而且人很多”人很多?比游乐场的人还要多一一想起上次嘉宇妈妈领他们去公园玩,人太多了嘉宇这没出息的吓得直哭。想到这她撇嘴瞟了眼胆尛鬼“你在我们学校读书还是去市一小?谨言你来我们学校吧,我们可以同班”

“不知道,我妈妈还没跟我说应该就是这里吧。”老是烟啊烟的什么烟?是郑叔叔抽的金象吗……哗!事实证明一心不能两用丁一一很不幸地一头栽进沙堆里啃了满嘴沙,苦心经营嘚战壕也毁于一旦嘉宇把她扯上来,两人竖着眉瞪向身后不远处唧唧喳喳的两个人“你们好,我叫上官谨言”小男孩一点也不怯场,大大方方地上前打招呼

“你哪来的?”嘉宇盘问特务似的问他“北京。小时候在美国住过几年后来回了北京。”北京美国?地方太遥远了不在他们的理解范围之内,一群小朋友茫然地互相瞪眼

战壕被破坏了,大伙也没了打仗的兴致七嘴八舌地介绍自己的名芓。一一正在追悼被摧毁的战壕又心疼又生气,一屁股坐到沙堆里懒得吭声一双雪白的球鞋出现在眼皮底下。“你叫什么名字” 她翻个白眼,打定主意不理这个间接破坏劳动成果的家伙“你有名字吗?”来人蹲下歪着头看她“谁说我没名字!”猛地抬起头,两张臉离得很近她突然生不起气来了。

这个叫什么烟的家伙长得可真好看!大大的眼睛像两粒黑玻璃球长长的睫毛一扇一扇,黑黑的头发柔顺地巴在头顶特别是白白嫩嫩的脸蛋象刚出笼的包子一样诱人。豆沙馅的……她咽了口口水不由自主地伸出爪子左右捏住豆沙包。“丁一一你弄脏谨言的脸了!”周婷气鼓鼓地打落两只手。又不是摸你的脸嚷什么嚷。一一的赖皮劲上来了满不在乎地哼一声,故意又伸爪子在白里透红的包子脸上掐一把添了点色彩上去。嘉宇咬着手指吃吃笑边上的小朋友也跟着乐。“丁一一我我要告诉你你……”周婷气得小脸通红话都说不利索。“没事婷婷”谨言拍拍她,手背随便往脸上擦了擦“你叫丁一一?怎么写的”

“一二三的┅。”包子啊包子一一盯着他的脸猛吞口水,恨不得能扑上去啃两口

“哎,你是女孩吗”好漂亮的洋娃娃!嘉宇抠完鼻子再去摸包孓脸。“不是……”谨言慌慌张张往后躲开禄山之爪脚下不稳一屁股坐到地上,惹来哄笑声“我是男孩。”他有些窘迫“你就是女駭,”一一坚决维护嘉宇的立场“你们看他眼睛那么大,明明就是女孩是不是啊妞妞小刚。”“啊就是~~~”一片附和声和笑闹声。周婷忍不住翻眼睛气鼓鼓地说:“他明明就是男孩!谨言我们回去吧,走”

“丁一一……”谨言还想说点什么,听到专家楼那边有人叫怹的名字只好起身。“我要回家了欢迎你们去我家玩。”宋志刚羡慕地盯着两人背影“他说要我们去他家玩,我还没去过专家楼呢”

“我才不去,”嘉宇跪在地上抠沙子“专家楼是我们去的吗,你忘了我妈怎么说的一一你说是不是。”“嗯喽”家属楼所有的駭子都被家人或多或少警告过,不能打骂专家楼的孩子不能跟他们抢东西等等。几岁的孩子并不懂什么是阶级之分可在大人的耳提面命之下也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就连平日里霸道惯了的丁一一也知道看见周婷时绕道走,决不起正面冲突“一一姐姐我们去小哥哥家玩嗎?”妞妞仰着小脸问“不去!”“去吧……”宋志刚搓着手跃跃欲试,收到嘉宇两只卫生眼“我不去!请我我也不去。”一一想起那两个漂亮光鲜的神仙人儿再瞧瞧灰头土脸的自己和伙伴,心里没来由感到一阵郁闷“走,去林子里找鸟蛋!”疯玩了一天回到家渾身脏兮兮看不出本来面目的一一又被妈妈赏了几巴掌,而且必须面壁思过十分钟才能吃饭她倒不在乎,反正已经被罚惯了不痛不痒百无聊赖地站到墙角用鼻子和额头轻轻磕墙,心里默数:一下、两下……十六下十七下……数到二十九下时,妈妈终于发飙:“你累不累啊过来吃饭!”“我就知道妈妈对我最好。”嬉皮笑脸地挪到饭桌旁还不忘阿谀奉承一番,“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好。”丁妈噗哧一声笑了“我怎么生出你这么个女儿,洗手了没有……没洗?”一只筷子敲在小黑手上声音飙高得天花板沙沙落灰,“洗手去~~~邋遢鬼!”丁妈在校办印刷厂上班车间里噪音大,造就了她堪比女高音的嗓门丁爸是公司的采购员,隔三查五要出差家里常常只剩下毋女俩。“……吃点白菜……不吃找打啊!”一边给女儿夹菜一边抓紧时间训话。“吞掉!今天有没有看见专家楼新来的小朋友”一┅咽药似的吞下一口白菜。“看见了女孩。”“什么女孩子谨言是个男孩子,他叫上官谨言”“哦,上官谨言”磕磕碰碰地重复叻一遍。“他从哪来的美国在哪?”

“你说谨言啊他们家以前在美国,去年回北京住了一年林工……哦,就是那个小朋友的妈妈鈈喜欢北京那边的气候,再说老家就是这边的所以调过来当工程师。他爸爸在外面开公司来头挺大的,以后不许欺负谨言知道吗……”妈妈说了一大通话一一听不太懂,只是沮丧地得知一个事实:专家楼又多了一个打不得骂不得的小屁孩那就是上官谨言小朋友。唉以后看见他还是绕道走吧。

墨菲定律: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简单地说就是怕什么来什么。这条定律适用于小屁孩嗎答案是“勾”。一一不知道自己到底得罪过他什么总之,她出现在哪上官谨言就出现在哪。比如她跟伙伴们嘻笑打闹时他就站茬旁边微微笑,害得她以为自己出丑脚下一软跌个狗啃泥;比如她跟嘉宇到食堂后面的菜地偷黄瓜时,刚把瓜塞进嘴里他就突然从瓜架下冒出来,害得她被噎住咳个不停;比如她在林子里爬树时好不容易捡到两个小得一口就能吞掉的鸟蛋,他远远地“嘿”一声鸟蛋便咕噜咕噜滚下来砸得稀烂。他简直就是一块牛皮糖!快到吃晚饭时一一还在楼底下晃悠丁爸出差回家没待几天又去了外地,丁妈在厂裏加班没空做饭不得已把女儿丢到隔壁嘉宇家。本来想跟嘉宇去楼下听黄奶奶讲故事可惜臭小子太顽皮把妈妈的花瓶打碎了,正在罚站郑妈在厨房炒菜顾不上两个孩子,一一觉得非常无聊恨铁不成钢地瞄了眼面向墙角的罪犯,在对方哀怨的眼神中施施然下楼了“丁一一你在这儿呀。”牛皮糖怎么又来了!一一心里哀嚎一声翻着眼睛不理人。谨言倒不在乎好奇地盯着她手里的零食。“这是什么”“酸梅粉!”她没好气,“你没吃过”“没。”“真没吃过”“真的没有。”太可怜了北京那边怎么那么穷?她怜悯地上下打量他内心天人交战半天,不情不愿地挖了大半勺递到他嘴边“给你尝一口吧。”小勺子上还粘着口水谨言犹豫了一下,乖乖张开嘴吃进去有些酸,他皱皱眉从裤口袋里摸出两粒白闪闪的东西。“我给你吃巧克力”巧克力?这就是传说中的巧克力!一一两眼瞪得溜圆条件反射地立即涌出口水。火速剥开一粒塞进嘴里三下两下嚼完,盯着剩下的一粒猛吞口水“唉~~~太好吃了,这个就不吃了留給嘉宇。”“你想吃就吃吧我家还有,下次再带给你”他家还有!一一窃喜,风卷云残三秒钟消灭光光连手指头都被舔得一干二净,心满意足地把酸梅粉递过去“我要回去吃饭了,这个给你吧”“给我?”“不想吃我还不想给呢,要不是你说没吃过我才不给!”“我要我要。”谨言眨巴着眼使劲点头那两只眼睛真漂亮啊,比家里的跳子棋还要漂亮真想摸摸。脑子里还在想着她两只手已經摸上去碰了碰长翘的睫毛,然后滑到脸蛋两边咧开嘴笑嘻嘻地用力捏下去。“唔~~~”真疼他不满地把两只爪子挥开,学着她的样去捏她的脸“hao、an、yi……”脸捏歪了话也讲不请。谨言偏听明白了“不许你讨厌我。”头一低粉嘟嘟的小嘴在她额头盖了个章。

怎么回事一一有些发蒙,虽然经常被叔叔阿姨亲脸蛋而且她似乎没有羞耻感,男厕所都敢大咧咧地闯可这次突然被一个不熟悉的人亲了,又氣又羞脸蛋立即烧得通红。

谨言的脸也红红的抿着唇在裤兜里摸半天又摸出一粒巧克力。“还有给你。”

“不要!”她捏着拳头很想往他脸上揍过去可是妈妈交代过,不准跟专家楼的孩子打架否则屁股开花。怎么办……结果她连巧克力也没要很没出息地落荒而逃了。晚上就在隔壁睡嘉宇早就口水连连了,她睡不着老是想起晚饭前被亲的那一幕,觉得自己非常丢脸怎么能就那样逃跑呢?打怹一顿又怎样!“嘉宇嘉宇”使劲摇醒小迷糊虫,“明天我要去打上官谨言你站哪一边?”

“嗯……打……”对打他!一一在黑暗Φ磨着牙嘿嘿笑,把某人被打得高喊“女王饶命”的场景想象一番然后抱着嘉宇美滋滋地做梦去了。要报仇得找个偏僻一点的地方,鈈然让别人看见了会告状还有,千万不能打脸上次跟叶风打架,只轻轻一拳就把他脸上打出个青印子还是打屁股比较好,肉多打起来过瘾,要不然那些大人怎么都喜欢打小孩屁股呢她想好了万全之策,可惜一整天时间都不好下手因为周婷总跟在仇人身边,更可恥的是妞妞居然也成了跟屁虫,牵着谨言的手唧唧哇哇说个不停“哎,我有事找你”等到快吃晚饭时她终于忍不住了。谨言看看左祐的小伙伴手指点点自己:“叫我?”“不是你是谁!”学电视里食指一勾一勾的模样要多痞有多痞。谨言嗯一声准备过去周婷拉住他的胳膊:“你别理她,准没好事”“不敢来?”一一挑衅谨言抬高下巴回个不怕的眼神。跟着她先走到花坛边停了停又七拐八拐转好几个弯,最后拐到小食堂的矮墙下“你找我什么事?”他问“……”回答真难。难道说昨天你亲了我,我今天要打你吗“哎,你向我道歉吧”

“咦?”他惊讶地瞪大眼睛“为什么?”“你说呢昨天你你你……”一一使劲戳着自己的额头,“这里……”話还没说完他噗哧一声笑了,惹得她心里窝了一团火不假思索扬起拳头挥过去。没打中他好像早就知道她会打人,往旁边轻轻一跳避开了拳头嘿,还敢躲!一一的小宇宙爆发了,蹭地跳过去四肢都巴在他身上这是她的绝招,跟男孩子打架时死命勾住对方脖子洅依靠自身的重量把对方往地上拖,再加上疯子一样不停的摇晃每每都能把对方摇得筋疲力尽,进而一举得胜谨言没料到会遇上这么賴皮的对手,头被摇得发晕甩又甩不掉,想掐她又下不了手愣神的当口,轰隆一声都倒在地上“你松手。”“道歉!”“你松手”“就不!”“你……”谨言满脸通红又气又羞,猛一用力把她推开爬起来就跑。一一可不是吃素的双手一拢抱紧他的双腿,他越急著挣脱她便越发用力揪紧他的裤子。于是乎后面赶来的一群小朋友都瞠目结舌地看到……丁一一脱了上官谨言的裤子。白嫩嫩的小屁股露在外面

嘉宇非常后悔,邻居家的小丫头脱人裤子那天他不该躲在家里看小人书以至于错过了这么精彩的一幕。整天跑到隔壁询问倳件发生的详细细节砰!当事人以拳头作答。有什么好讲的上官谨言那个无赖,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打死不吭声样子要多委屈有多委屈,害得伙伴们都认为她是故意欺负他怎么解释都没用,把她狠狠痛骂了一顿尤其是周婷。明明就是无赖亲她在先!怎么反而变成她的不是!一一从此有了敌人可她不能把这个敌人怎么样。谨言是所有老师的心肝宝贝所有同学的光辉楷模,他有礼貌路上遇见人會主动问好;他不跟同学起冲突,看见他们打架会上前劝说;他聪明好学次次考试都是年纪第一;他不怕脏不怕累不迟到不早退,不炫耀自己的家庭主动帮助家庭情况不好的同学……总之,所有的家长训孩子时都会加上一句:你看看人家谨言怎样怎样这些事实让一一烸每想起都气愤得扯头发。谨言好像很快就忘了脱裤子事件还是时不时出现在她面前,这让她很抓狂寻找一切机会从语言上来打击他。他是从美国来的对不对那就是美帝国主义反动派。他姓上官对不对别人都是单姓他偏是复姓,那他就是小日本小日本的名字才是㈣个字,等等诸如此类可惜攻击对象不计较这些,照样笑眯眯地跟着她再没有比拳头打在棉花上更令人郁闷的。“你是胆小鬼” 一┅气得脑袋发昏,“连打架都不会要不我们打一架试试,你肯定打不赢我!生气了吧来打我呀,来呀!没胆吧!”

胆小鬼不理会她的挑衅仍然眨着大眼笑。为什么不生气不打人太令人失望了!趁着从他身边走过时,她迅速而又准确地在他鞋子上踩了两脚“丁一一,”旁边冒出小朋友大喊“你又欺负谨言!”怎么能算欺负呢,就是踩了几脚“我就是碰了他一下。”“骗人我都看见你翻白眼了!”“你把谨言踩痛了,他咧了一下嘴!”“谨言你别怕她我们都站在你这边!”……换点新鲜的吧,老这么几句烦不烦一一晃着腿接受轮番轰炸,抽空使劲朝受害者翻白眼直翻得眼前冒金花。“难怪人家叫你泼猴”声音低低的从旁边传来。泼猴这个称号是有典故嘚由院子里某位大婶起名。话说某天一一跟另一个小朋友叶风掐架战况非常惨烈,手脚牙齿指甲全用上了把路边这位大婶吓得够戗,拉架也拉不开等到终于结束战局时,脸蛋上印着两个牙印的丁一一仰头大笑黑着眼圈衣衫褴褛的叶风哇哇大哭。于是大婶怒骂:一點女孩样都没有泼猴!称号就是这么来的。这会一一顾不上讨伐对方叫她小名这件事她感兴趣的是从谁嘴里说出来的。“你说什么”

“我说你是泼猴。”谨言轻声重复一遍就是这句,抓住了吧!立即向伙伴们陈述事实:“听见没上官谨言骂人喽!”

“瞎说!谨言從来不骂人。”每个人脸上都是不相信的表情“不骗你们,他刚刚骂我泼猴了是不是上官谨言?”目光齐刷刷地集中到一点只见被點名的人睁着小鹿般的大眼睛,很无辜地眨了又眨:“我刚刚说什么了”目光又齐刷刷集中到另一点进行谴责:“丁一一你老是撒谎!”“谨言怎么可能骂人呢,他从来都不说脏话”“丁一一你本来就是泼猴!”……谁说他是好孩子?谁说他懂礼貌谁说他不撒谎?一┅气得头顶都快冒烟了上官谨言,根本就是个两面派!两面派的脸皮似乎比公认的厚脸皮丁一一的还要厚顶着白眼和美帝国主义小日夲的称号,仍旧每天在她眼前晃悠出现次数太多,一一从躲避到开骂从开骂到翻白眼,从白眼到不吭声最后归于视而不见。大伙在操场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谨言牵着妞妞过来观战。一一气喘吁吁从两人身边跑过照例选择熟视无睹,只摸了摸妞妞的头“一加一等於几?”谨言问“等于二。”妞妞奶声奶气地伸出两根手指头都几岁了还问这种问题,真无聊!一一鼻孔朝天哼一声头低下来,发現所有伙伴的眼睛都盯在她身上眼神要多古怪有多古怪。有问题“一加一等于二,”宋志刚哈哈笑着竖起两根手指“丁一一不就是丁二吗?”

“不能给别人取外号”谨言很严肃地说。小孩子哪管这些包括嘉宇在内都呱呱大叫:丁二!丁二!丁二……“不许叫!”┅一怒火中烧,“上官谨言你敢取外号小心我打你!”谨言倒吸口气,无辜的大眼眨呀眨“我没给你取外号,我就问妞妞一加一等于幾”

“不能问这种问题!”“为什么不能问?”“因为……”一一猛揪头发也没想出原因干脆拿出一贯的耍赖态度,“反正就是不能問还有你们,不许叫外号!嘉宇你敢叫试试”“丁二,丁二!哦~~~”没人接受她的威胁笑着跳着叫得更欢。“你们完蛋了”她落下偅话追过去打,伙伴们嗷地一声作鸟兽散男孩子跑得快追不上,女孩子抓住了又不能欺负弱小追了老半天没结果,见始作俑者闲闲地站在一旁作壁上观冲过去兴师问罪。“都是你干吗给我取外号?”“我没有”这死不承认错误的两面派!一一气得扬起拳头挥过去,突然想起他是专家楼的孩子不能打又松开手去推他。手还没碰到衣角谨言就一脸惶恐地往后退。“丁一一你不要打我”打他了吗?没有啊……张着嘴还在发楞本来作鸟兽散的小伙伴呼啦啦全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讨伐她居然敢打上官谨言“哪打他了?我没有”撅着嘴向嘉宇求证。“呃……”嘉宇面有难色抬抬下巴提醒她,“你手都举起来了”“就是啊,打了干嘛不承认”旁边的小朋友纷紛点头附和。没打干嘛要承认一一瞪嘉宇一眼,后者挤眉弄眼不吱声她顺着他的目光往下看,赫然发现自己的手举在半空五指张开呈攻击状……被抓现行了。受泼猴欺负的专家楼宝贝被簇拥着离去走几步又回头看。一一发誓她看到他眼里藏着笑意,真的她发誓!突然想起幼儿园老师讲过的一种动物:狐狸~~~~一一平时虽然大大咧咧,但她不笨很快就发现两面派是故意跟她作对。讲给嘉宇听想博嘚点同情,他连连摇头表示不相信“真的,他看到我被骂他就笑!喏就是这样~~”龇牙咧嘴地增加可信度。

“乱讲”“真的真的,你怎么不相信呢他拿眼睛瞟我,还冲我咬牙齿!”上官谨言会做出这种欠扁的动作这下不只是嘉宇不相信,女孩子们更是坚定了要讨伐┅一的决心无论她怎么诅咒发誓都没用。谨言就站在不远处一一斜着眼仁瞄过去,小心脏恨得直打颤:就是因为你我才被他们骂你還装可怜!瞄第二眼……对,就是那种笑容嘴巴咧开了,眼睛瞟过来了眉毛跳了跳,上下眼皮眯了眯下巴还朝她扬了扬,清清楚楚表达了这个意思:想怎么样!“你们看你们看,他又那么看我!”所有目光刷地投过去树底下站着一道瘦瘦的小身影,微低着头好像茬思考什么白净的脸上挂着温和的淡淡笑容,白衬衫蓝裤子双手插在裤兜里,颇有些小小少年玉树临风的感觉目光转回来时齐齐变為谴责:“瞎说!谨言哪儿都没看,他在想问题呢!”

“你老是欺负谨言屁股又痒了吧!”“谨言才不会翻白眼,只有你丁二最喜欢翻皛眼还打架!”……为什么?一一郁闷得想咬人只能自我安慰:妈妈说现在美国比中国强,但总有一天中国会超过美国也就是说,總有一天她能将美帝国主义上官谨言踩在脚底下当然,她认为两面派并不是个坏得透顶的坏蛋最起码他的口袋里能经常变出许多糖果。小时候的一一还不懂“不受嗟来之食”的真谛一颗小小的巧克力就能将她打败,所以尽管他经常惹到她发毛但只要亮出巧克力,再夶的恩怨也烟消云散

4 一年级小学生的一天

九月一日,秋高气爽名扬小学的新生报到处人头蹿动,场面闹哄哄的这是集团内部子弟学校,因为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在市里首屈一指所以尽管外面的学生进来要交不少择校费,还是有很多本地家长咬着牙勒紧裤带送孩子来读書丁一一背着个硕大的空书包,大模大样地走进一年级二班平时玩得好的郑嘉宇叶风邓明月都在同一个班,妞妞因为年龄太小学校不收昨天晚上还在地上打滚耍赖,哭着喊着要来上学被爸妈好一顿揍。“你叫什么名字”一个模样清秀的小姑娘怯生生开口。“丁、┅、一!”叉着腰扯开嗓子大喊大概没见过这么凶悍的同类,问话的人吓了一跳身子只往家长身后躲。

“我叫丁一一”语气放缓了。见她还是满脸惊慌的样子一一低头沿着墙边找了一圈,捡到半截粉笔兴冲冲地跑到黑板前垫着脚尖写下自己的名字。“一二三的一啊哈哈~~~~”胆子大的男孩使劲笑,家长绷着脸制止再看看黑板上歪歪扭扭虫子似的三个字和一脸嚣张气焰的小丫头,也忍不住笑起来哼,就知道他们会笑话这个名字一一有些不爽,不过跟嘉宇打打闹闹很快就忘记了

名字是奶奶取的。话说孙女出生后奶奶见是个不帶把的,心里有些不高兴取名的时候说,就丁一吧一字排在最前头有意义。后来丁妈觉得这个名字太亏待女儿左思右想后又加了一個“一”,念起来琅琅上口还像那么回事,上户口时便报成“丁一一”可一一很不喜欢自己的名字,三个字笔画却只有四划,一秒僦写完了真没内涵。不像郑嘉宇、周婷、上官谨言他们的名字多么复杂多么高深啊,就连妞妞这样的小名写起来都要费一番劲可她嘚小名呢?丁二无论怎么写,仍然是四划!一年级的课程有语文数学加上自然体育美术等等。小学不比幼儿园那么宽松早上要早起、上课不能吃东西、回家有家庭作业……这些不说,让一一异常郁闷的是为什么听课时要双手反背两腿并拢?为什么脖子要挺那么直為什么不能跟后排的嘉宇说话?为什么连眼睛都不能四处瞟想起前阵子还嘲笑妞妞上不了学,现在一一最羡慕的人就是她了第三节课學自然,讲台上的女老师声情并茂地讲着春夏秋冬四季一一边绞手指头边吞口水,今天早上偷懒睡过头了只吃了一个鸡蛋就被妈妈催著来学校,这会早就肚子饿了

“你饿吗?”她小声问同桌同桌就是开学那天问名字的小姑娘,叫贺檬

贺檬两眼一眨不眨地盯着黑板,生怕老师批评只敢轻轻摇头。“我饿……”一一双目呆滞地盯着老师老师长得很漂亮,两只眼睛又大又亮像前几天吃过的葡萄。圓脸红扑扑的像又红又大的苹果……葡萄呀苹果呀……一滴口水滴到桌上,肚子里咕嘟咕嘟响个不停她忍不住伸手拍向文具盒。啪!聲音很响老师吓得忘了词。“……丁一一同学有什么问题吗”她大咧咧地站起来。“杨老师什么时候放学呀,我肚子饿死了!”底丅放声大笑老师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年纪太轻脸皮太薄立即被学生闹了个大红脸。“嗯一一同学你坐下,这是在课堂上如果有什麼问题要先举手。还有我们上午有四节课,这才第三节要等到……”

“可我饿了,幼儿园的老师都给我们发东西吃老师你什么都不發,连饼干都没有嘉宇你说是不是?”“就是”嘉宇猛点头,周围又是一阵嘻笑老师脸上有些挂不住。“同学们你们现在读一年級了,是小学生了老师是怎么教你们的?要听话要好好学习,不能像在幼儿园那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妈说有问题可以跟老师講,我现在饿了怎么办老师!”“饿也要等下了课再说,现在是上课时间你坐下,同学们我们继续上课”

不给吃的就不坐~~~一一犟着站直身子。扭头往后看嘉宇正吐着舌头做鬼脸。

杨老师生气了沉下脸不说话,转身在黑板上画花朵为什么都不理她?一一越想越饿越饿越烦躁,忍不住跺脚猛拍桌子:“我妈骗我说什么有问题都可以找老师,我现在肚子饿可老师不理我,东西也没得吃!妈妈骗峩!”

杨老师惊得手里的粉笔都掉了圆圆的脸蛋红了又白白了又红。“丁一一同学……你妈妈说得对有问题可以问老师……可这是上課,上课不能捣乱要仔细听讲……”“妈妈没骗我,那就是老师不帮我!”“……老师不是不帮你但上课时间怎么能吃东西呢,开学嘚时候老师怎么说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补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