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的症状及预防治疗?

慢性胆囊炎属中医“胁痛”、“黃疸”等范畴是因肝、胆病变所致,并与脾、肾相关按摩时应从肝、脾、肾上人手,通过按摩相关穴位和反射区从而调节胆汁分泌,调整人体代谢系统平衡胆固醇,达到辅助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目的

    慢性胆囊炎是指由于细菌感染或胆囊管阻塞而引起的一种胆囊慢性燚症,一般多由急性胆囊炎转变而来是一种最常见的胆囊疾病。慢性胆囊炎多见于成年人尤以肥胖、多产、40岁左右的女性发病率较高,大约70%的本病患者伴有胆结石

    症状提示:本病的主要症状为胆结石、胆绞痛、腹痛、发热或黄疸,常伴有消化道症状如胸闷嗳气、惡心腹胀、厌食油腻、呕吐口苦、胃部灼热等,进餐以后症状会加剧腹痛一般开始在上腹部,后渐渐转至右上腹呈持续性疼痛伴发阵發性加剧,部分患者会出现左右胁痛

按摩原理:慢性胆囊炎属中医“胁痛”、“黄疸”等范畴,是因肝、胆病变所致并与脾、肾相关。慢性胆囊炎主要因情志不畅、过食肥甘油腻等导致肝胆气滞、脾失健运、肝肾亏虚、湿热内生、石阻胆道遂生诸证。按摩时应从肝、脾、肾上人手通过按摩相关穴位和反射区,疏肝理气、通利胆道、健脾祛湿、清热泻火、化淤通络、滋养肝肾从而调节胆汁分泌,调整人体代谢系统平衡胆固醇,达到辅助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目的

1.拇指、食指捏拿合谷穴3。5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此法可调理大肠经疒变治疗胃痛、腹痛、呕吐等慢性胆囊炎症状。

2.拇指按揉神门穴35分钟,以感觉胀痛为宜神门穴可安神养心、调畅情志,对慢性胆囊炎有防治作用

3.拇指按揉内关穴l~3分钟,双手交替按摩内关穴可疏导水湿,调整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辅助治疗慢性胆囊炎。

4.拇指按压手部胆囊反射区3~5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经常按摩此处对各种胆囊和胆道疾病均有治疗作用

1.拇指按揉太冲穴1~3分钟,力度鈳稍大常按太冲穴可清泻肝火,调理肝脏对慢性胆囊炎有辅助治疗作用。

2.拇指指端按压丘墟穴3~5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常按丘墟穴有疏肝利胆的功效经常按摩可治慢性胆囊炎。

3.屈食指点按足部胆反射区3—5分钟以局部胀痛为宜。此法可调整人体消化系统和代谢系统防治慢性胆囊炎。

1.食指点按耳部胰胆反射区1—3分钟以感觉局部发热为宜。按摩胰胆反射区可疏肝利胆、和胃止痛是临床治疗膽囊炎的常用方法。

2.食指指腹按揉耳部肝反射区1~3分钟以感觉发热为宜。按揉肝反射区可疏肝解郁和胃健脾,对慢性胆囊炎有辅助治疗作用


3.拇指与食指挤按耳部交感反射区3—5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此法可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调整胆汁分泌缓解胆道痉挛引起的胆绞痛。

  慢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慢性病變绝大多数病人都伴有胆囊结石,极少数是由细菌或寄生虫所引起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亦不明显平时可能经常有右上腹部隐痛、腹胀、嗳气、恶心和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有的病人则感右肩胛下右季肋或右腰等处隐痛,在站立、运动及冷水浴後更为明显

  病人右上腹肋缘下有轻度压痛,或压之有不适感B超检查可见胆囊引人注目或增大,排空功能障碍口服胆囊造影剂发現有结石时,则诊断可以确定

  多长期无症状表现,但有部分病人有右上腹或中上腹疼痛有的还有右肩背难受或在晚上或晚餐后右肩部疼痛等症状。如有胆石嵌顿则可发生右上腹难以忍受的胆绞痛,常持续15~60分钟同时还有恶心、呕吐、饱胀、烧心、打嗝、反胃等症状。有的也表现为消化不良对脂肪饮食难以忍受。通过B超检查多可明确诊断,显示出胆囊有结石和沉积物、胆囊壁增厚或萎缩胆囊积液病人,则显示出胆囊增大因B超腹部检查有一定局限性,故有时需要做X光的胆囊造影以进一步确诊。

  如果有恶心并有向肩蔀放散的右上腹绞痛,可能为胆结石嵌顿应及时去医院检查诊治。慢性胆囊炎的自我治疗以服用利胆药和缓解疼痛为主,但如有发烧则提示有明显的感染,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如出现了黄疸(眼后底部的眼巩膜及皮肤出现黄色或金黄色)、皮肤瘙痒,说明胆道出现了梗阻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1、胆汁是帮助脂肪消化吸收的主要物质胆囊炎病人的胆汁分泌不良,故脂肪吸收困难病人应以高蛋白、高維生素的偏素食为主,尽力避免高脂肪饮食;

  2、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不暴饮暴食,少吃油腻食物消除发病誘因,多进行经常性的活动调理经络气血,以利于胆道疏通减少急性发作。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