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i5 9i5 8600k性价比怎么样非常差?

酷睿i5-8500处理器在前不久上市了为什么这款处理器仅为i5却如此受欢迎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酷睿八代i5性能超过了酷睿七代i7性能那么这款处理器与同为酷睿八代i5的8600K相比哪一款更好呢?本文中会带来详细的评测

本月可谓是Intel爆发的时段其最新发布了全系八代处理器和新300系主板,对于用户来说又是一个新的选择其中用户最为关注的B360主板和酷睿i5-8500处理器终于上市了,对于平台来说酷睿i5-8500相信后续会成为畅销级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我们知道八代酷睿处理器不再是挤牙膏式提升,而是有着超过20-30%幅度提升可谓非常有诚意。甚至出现这样的一种现象酷睿八代i5性能超过了酷睿七代i7性能。我们知道酷睿八代处理器产品最高端是i5-8600K那么i5 8500和8600K哪个好呢?下面脚本之家小编带来了i5-8500和i5-8600K区别对比详情如下。

价格对比了解完之后峩们接下来来看看i5 8500和8600K的参数规格对比情况了。

还是老规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i5 8500和i5 8600K对比基本规格参数情况,初步了解一下这两款处理器之间嘚差异

通过规格对比发现,这两款处理器存在的相同的地方还是蛮多的而主要不同的地方在于频率、是否支持超频和功耗、价格方面,很显然酷睿i5-8600k要比i5-8500处理器规格更高按照这种规格对比的话,显然8600K性能更强一些

在理论测试中,Intel酷睿i5-8500的性能无论是单线程还是多线程其性能都不如i5-8600K通过几个方面的理论性能测试,我们发现这两款处理器还是存在5%左右的性能差距毕竟300元左右的价格差距是实在的。

得益于Intel絀色的14nm制程工艺尽管Intel酷睿i5-8500的基准频率只有3.0GHz,但是睿频可以达到3.9GHz甚至4.1GHz并且长时间保持该频率稳定不变很显然基础3.0MHz只是一个幌子,其性能還是非常游戏的

不过经过我们的实际测试,Intel Core i5-8500处理器所拥有的强大实力还是不错的但跟i5-8600K处理器还是存在一定性能差距的,很显然定位不哃自然带来的性能不同

至于如何抉择呢?其实很简单对于追求极致发烧超频的玩家来说,首选i5-8600K处理器而对于主流级的游戏玩家来说,i5-8500处理器是首选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i5-8500和i5-8600K对比评测,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小伙伴们有空可以来网站,我们的网站上还有许多其它嘚资料等着小伙伴来挖掘哦!

上两个月AMD正式发布了12nm制程Zen+架构、代号为Pinnacle Ridge的锐龙第二代措置器,而最先问世的是高端级别1700X继承者AMD锐龙7 2700X以及中端级另外AMD锐龙5 2600X而这一次的更新无论是8核心16线程的AMD锐龙7 2700X还是6核惢12线程的AMD锐龙5 2600X,在多线程性能上都有更年夜的提升那么对比Intel最新的8代酷睿i5-8600K,AMD锐龙5 2600X能否在对比中取得优势呢另外除去多线程,对频率要求更高的游戏测试中AMD锐龙5 2600X还能占据上峰吗?这是我们本次测试的重点

从规格上看,AMD锐龙7 2700X以8核心16线程的规格领先了同级另外6核12线程Intel i7-8700K同時价格还低100元,因此这两款CPU的选择其实很容易;不过在AMD锐龙5 2600X和i5 8600K中AMD锐龙5 2600X拥有6核心12线程规格,而Intel i5 8600K同样拥有6核心设计但由于没有超线程设计,因此较AMD锐龙5

除此之外AMD锐龙5 2600X的二级缓存和三级缓存均年夜于i5-8600K,因此在执行数据运算时AMD锐龙5 2600X将可能比i5-8600K有更年夜的优势

回到AMD锐龙5 2600X,作为AMD锐龍5 1600X的继位者笔者先简要阐发一下它相比AMD锐龙5 1600X有着什么样的升级。

首先从架构上AMD锐龙5 2600X作为二代锐龙采取了Zen+架构,而Zen+架构和Zen架构之间有一點明显的区别就是缓存延迟的全方位降低其中一二三级缓存别离降低了最多13%、34%、16%,内存延迟也降低了最多11%因此在实际运算中,Zen+的表示楿比Zen架构将会更加超卓

除此之外,第二代锐龙对高频内存的支持也更加超卓最高频率从一代锐龙的DDR4-2667MHz到了DDR4-2933MHz。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知道銳龙一代措置器采取14nm制程制造,而第二代锐龙已经升级到了12nm制程相比敌手i5-8600K的14nm架构更加先进,同时功耗依旧控制到了95W持平i5-8600K。

那么接下来峩们就来一起看一下本次测试使用的测试平台

测试选用配件简介 首先要介绍的就是本次测试的主角AMD 锐龙5 2600X,AMD锐龙5 2600X基于12nm制程ZEN+架构设计拥有8核心16线程,主频3.6GHz加速频率4.2GHz,全核最高4.1GHz二级缓存3MB,三级缓存16MB内存最高支持双通道DDR4-2933MHz,TDP热设计功耗为95W无内置核显,目前售价1699元

接下来偠加入对比的就是Intel第八代酷睿措置器i5-8600K,这款措置器基于14nm++制程设计核心代号为Coffee lake,拥有6核心6线程无超线程设计,主频3.6GHz最高单核睿频4.3GHz,全核最高4.1GHz二级缓存1.5MB,三级缓存9MB内存最高支持双通道DDR4-2666MHz,TDP热功耗设计为95W内置核显Intel

在主板选择上,笔者针对这Intel和AMD平台别离选择了顶级的微星X470 Gaming M7鉯及技嘉Z370 Aorus Ultra Gaming虽然这两款主板属于不合品牌,但各品牌下的顶级主板也其实不会对措置器造成性能上的影响不过在测试前,笔者还是先为各位玩家介绍一下这两款主板的规格

首先介绍的是微星X470 Gaming M7,这款主板专为锐龙系列的AM4接口打造主板拥有14相豪华供电以及双8pin供电接口,为措置器提供了稳定的电力支持

而无论是四条内存插槽还是PCI-E全尺寸插槽,均有金属装甲笼盖搭配微星的DDR4 BOOST可以使内存运行更加稳定。

接下來介绍的是技嘉Z370 Aorus Ultra Gaming这款主板采取7相加强供电设计,为Intel八代酷睿措置器提供足够的电力支持而1600万色炫彩魔光系统+可更换式镭射雕镂导光条能让玩家的个性化阐扬到极致,同时支持智能功放技术的Realtek旗舰级音频芯片板载Intel千兆高速网卡搭配八代酷睿措置器可轻松组建高端影音竞技平台,并且游戏竞技同样游刃有余

除以上措置器、主板外,两个测试平台所使用的其他配件均一致

电源部分采取长城巨龙1250W金牌电源,这款电源拥有80PLUS的金牌认证转换效率让人满意,同时12V的稳定供电让PC平台更加平安可靠,而它有着DC-DC的电路设计保障电路平安同时拥有唍备的一级滤波电路以及二级滤波电路,有效降低其他电网对电压的干扰此次测试Intel与AMD平台均采取该电源进行供电。

最后为了在测试时避免因显卡性能瓶颈造成数据禁绝因此这一次测试笔者选择了最高规格的索泰GTX 1080Ti玩家力量至尊,这款显卡的16+2相超豪华供电足够包管我们在任哬情况下使用都能获得澎湃的动力而其超卓的5根镀镍热管贯穿散热鳍片的设计也能让我们在运行游戏时不会呈现过热降频等问题。

测试岼台和测试体例 上图为Intel i5 8600K措置器测试平台由于这款措置器并没有内置散热,因此在这里笔者选择了玩家评价以及口碑较好的年夜霜塔散热器驱动部分更新至测试时最新的NVIDIA 398.11版本。

AMD 锐龙5 2600X措置器配置如上除措置器主板散热外其余配件均一致,而由于这款措置器盒装包含了幽灵Wraith Spire散热器因此笔者选择搭配原装散热器进行测试。

测试项目的选择上笔者选择CPU-Z、CineBenchR15、国际象棋以及3DMark对两款CPU进行单线程以及多线程的基准性能测试,以得出两款措置器综合能力的考量;另外使用7-ZIP压缩软件以考察在两款措置器不合三级缓存的前提下压缩解压缩的日常使用能力囿无差别;而Blender和Handpake两款软件则是考验措置器在视频渲染等生产力工具能力测试。

游戏部分笔者共使用《最终幻想15》、《奇点灰烬》、《绝哋求生》等五款游戏,画质设定统一为游戏的最高画质由于4K辩白率下性能瓶颈通常出在显卡上,因此会对措置器性能测试造成评价误差在本次测试中笔者统一选用1080P以及2K两种辩白率。驱动版本更新至NVIDIA 398.11版

CPU-Z、CineBenchR15、国际象棋基准测试 CPU-Z想必是每一位DIY快乐喜爱者的必备软件了,这款軟件除能为我们提供自己电脑的年夜致信息还能够为CPU提供基准测试功能,为玩家提供一个可靠的性能参考依据

而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单核性能Intel i5-8600K领先于AMD 锐龙5 2600X领先幅度年夜约14%,可以看出单核性能Intel还是有着自己的优势不过到了多核心性能部分,就轮到锐龙5 2600X年夜幅领先i5-8600K叻领先幅度年夜约17%。

CineBench在硬件测试中也是一款很有说服力的软件最新版本就是笔者测试时使用的R15版本。

和之前的R11.5版秘闻比R15最多支持256个邏辑核心,同时增加了着色器、抗锯齿、阴影、灯光以及反射模糊等考察对CPU检测更加全面精确。

测试项目包含两项别离针对措置器和顯卡的性能指标。第一项测试纯粹使用CPU渲染一张高精度的3D场景画面在单措置器单线程下只运行一次,如果系统有多个措置器核心或支持哆线程则第一次只使用一个线程,第二次运行使用全部措置器核心和线程第二项测试则针对显卡的OpenGL性能,不过本次测试重点是措置器因此关于OpenGL API的显卡相关测试笔者并没有选择。

在多核测试中很明显可以看到锐龙5 2600X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尽管第八代酷睿已经在核心数方面全蔀升级了,但6C12T的AMD锐龙5 2600X相比6C6T无超线程技术的i5-8600K依然领先6个线程这一次的测试领先幅度约17%。

弗里茨国际象棋基准测试是国际象棋软件Fritz自带的电腦棋力测试程序由于支持多线程,并且他做的是年夜量科学计算所以经常被用来测试电脑的科学运算能力,他通过模拟电脑思考国际潒棋的算法通过丈量部分测试电脑成绩

而其结果得出的是措置器每秒能够获得的国际象棋步数以及相比奔腾3措置器1GHz的性能倍数,笔者在這一次测试中别离使用单线程及多线程进行测试

在国际象棋逻辑性能测试中,i5-8600K单核性能领先AMD锐龙5 2600X领先幅度约16%,不过多核性能AMD锐龙5 2600X这一佽并没有和i5-8600K拉开太年夜差距领先幅度约8%。

3DMark FireStrike/TimeSpy基准性能测试 在显卡进入3D加速早期市面上并没有像现在一样玲琅满目的游戏可供玩家游玩,洇此要考验一款显卡的3D图形能力仅能通过市面上的少数几款游戏进行而仅通过个别游戏测试其实不克不及全面的衡量一款显卡的真实性能,例如昔时《Quake》就是基于OpenGL API开发而如果仅使用这款游戏测试就无法衡量显卡的DirectX性能,因此FutureMark公司正式以一到两年一个版本的速度推出3DMark基准測试软件

而成长到今天,3DMark也远远不止对显卡性能进行测试了从衡量整机性能的PC Mark到笔记赋性能测试再到手机性能测试,3DMark已经完全可以替玳很多其他基准测试软件了本次笔者就使用3DMark基准测试中的物理成绩来对CPU成绩进行全方位考量。

3DMark FireStrike Extreme是在2K辩白率下进行的测试尽管两款措置器的总分相差不多,但物理分数也就是CPU得分差距比较明显AMD锐龙5 2600X领先幅度约24%,需要注意的是此项测试成绩为全核跑分得出的

比FireStrike Extreme考验更为嚴峻的FireStrike Ultra测试项目和上一项一致,不过辩白率进一步提升到了4K因此无论是显卡还是措置器都将在该项目中满载,而这一次结果来看AMD锐龙5 2600X依旧出于领先,领先幅度依旧约24%

3DMark TimeSpy是针对较新的游戏开发接口DX12推出的,不过尽管主要面对显卡但这项测试中依旧包含了部分措置器测试內容,因此笔者进行这个项目主要为了验证在DX12环境下两款措置器的差别究竟还能否连结稳定

可以看到AMD锐龙5 2600X在这项测试中虽然依旧维持领先状态,但这一次领先幅度仅有5%这就在侧面表白了DX12环境下,Intel还有很年夜的潜力

7-Zip、Blender、Handpake生产力测试 7-Zip是一款完全免费并且开源的压缩软件,楿比其他软件有更高的压缩比但同时耗费的资源也相对更多如果你需要一款能够提供强年夜压缩性能的软件,那么它是你最好的选择

壓缩和解压过程是需要CPU不竭措置年夜批数据,并且那些数据要求措置迅速但也很年夜,所以很耗CPU和内存我们使用7-ZIP软件里自带的性能测試工具进行跑分,来测试两款CPU的速度

这个测试算是一个日常生活场景测试了,我们在通过QQ发送文件的时候,经常会将零碎的数据文件打包の后发送这样更加效率也便利,CPU性能对压缩和解压速度的速度有着很是年夜的影响

通过测试结果我们可以看出,AMD 锐龙5 2600X措置器在压缩性能上有着显著的优势更加迅速的完成压缩工作,在这项测试中AMD 锐龙5 2600X领先幅度约15%

和7-Zip软件同理,好压、360压缩等一系列新兴算法的压缩软件將会在AMD 锐龙5 2600X不竭优化的过程中不竭获得越来越好的成绩而像WINRAR这样的过时算法的软件已经慢慢退出主流,这就说明时代在进步所以我们選择使用更新更快的压缩软件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Blender 是一款开源的跨平台全能三维动画制作软件,提供从建模、动画、材质、渲染、到喑频措置、视频剪辑等一系列动画短片制作解决方案

而在这里我们将选用的是AMD 锐龙发布会所演示的工程文件用来测试CPU的渲染能力,渲染嘚越快说明CPU性能更加超卓这份文档是公开的,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在网上下载来测试

CPU对图形运算方面的性能也是重要的考量部分,动畫、设计工作者对这部分性能的要求相当的高所以速度固然也是越快越好了。

这个测试是一个纯生产力测试用时最少的CPU才能获得生产仂工作者的青睐! CPU对图形运算方面的性能也是重要的考量部分,动画、设计工作者对这部分性能的要求相当的高所以速度固然也是越快樾好了。

而从结果上看AMD 锐龙5 2600X以30秒完成渲染的速度领先Intel i5-8600K 7秒领先幅度约18%,在同一个文件的渲染时可以节省工作者年夜量的时间并且文件越姩夜,工程越复杂它们之间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年夜这就是多核心的好处。

Handpake是一款比较主流的视频转码软件这款软件无需特别技巧即可矗接将 DVD 片子内转换成 AVI/MPEG4 格式,还有 MP4 及 OGM 输出、AAC 及 Vorbis 编码.Handpake 能转换被加密的(encrypted)DVD,转换时以多任务体例工作,同时让你选择语言,声音及画面质量,转换后的画面年夜小等.具备 x264 的多线程 H.264 编码和

而这款软件对测试的意义就是可以在多任务情况下以多线程进行工作,因此对日常视频剪辑工作来嗣魅这款软件能够给出较为准确的参考依据

在这项测试中,笔者将4K高辩白率风光视频转码成1080P辩白率60帧视频统计转码过程时长。

通过结果不难发现两款措置器在对同样的内容进行转码耗时差距很年夜,其中AMD 锐龙5 2600X领先i5-8600K共53秒领先幅度约18%,而这仅是笔者测试成绩如果真正应用到工作Φ,领先的时间将会更多

游戏年夜作帧数测试 《最终幻想XV》是由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开发制作的动作角色饰演类游戏,该作是《最终幻想》系列的第15部正传作品剧情集中在试图争夺水晶的战争国家的入侵,表示了广阔的世界和伙伴们一起去看看的旅行。

和前面生产力测試和基准测试的强势表示不合在游戏中AMD锐龙5 2600X虽然成绩依旧领先,但也仅有2帧的差距可以理解为测试误差,并且对实际体验并没有任何影响因此对更考验单核性能以及频率的游戏来说,Intel并没有像我们想象中继续弱势下去

《奇点灰烬》是一款Stardock制作的即时战略游戏。该作采取Oxide Games的Nitrous引擎打造布景设定在遥远的未来,那时人类完全以意识形态存在人们已经掌握了上帝一样的力量。可是人类发现自己已经处于戰争之中仇敌就是一个叫做“Haalee”的具有意识形态的AI,企图推翻人类在宇宙之中的统治地位

游戏中,玩家可以对后人类或是Haalee的力量进行控制这是一场星际标准的战争,其中的每场战斗都可能笼盖一颗星球的整个概况因此本作的视野超出了玩家们所玩的任何一款RTS游戏。

《奇点灰烬》内置了Benchmark测试程序并且还能够在CPU和显卡中自行选择测试项目,因此笔者直接选择CPU测试并获得上图结果

在测试之前笔者的预期是由于有CPU测试,因此锐龙5 2600X会有更加超卓的表示不过实际结果是在两种辩白率下两款措置器帧数几乎一样,而2K辩白率下帧数也很是接近

这款游戏是一款年夜逃杀类型的游戏,每一局游戏将有最多100名玩家介入他们将被投放在绝地岛(battlegrounds)上,在游戏的开始时所有人都一无所有玩家需要在岛上收集各种资源,在不竭缩小的平安区域内匹敌其他玩家让自己生存到最后。

本作拥有很高的自由度玩家可以体验飞機跳伞、开越野车、森林射击、抢夺战利品等玩法,小心四周埋伏的仇敌尽可能成为最后1个存活的人。

在吃鸡中游戏帧数最高上限为144,而在GTX 1080Ti的加持下1080P辩白率两款措置器测试都已经接近满帧,不过在2K辩白率下两款措置器帧数呈现了少量差别,这可能是由于游戏没有内置Benchmark跑分程序呈现的测试误差致使。

《巫师3:狂猎(The Witcher 3: Wild Hunt)》是由CD Projekt RED制作WB Games(NA)、Spike Chunsoft(JP)刊行的一款由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角色饰演类单机游戏,於2015年5月19日刊行为《巫师》系列游戏作品的第三部,也是杰洛特冒险的终曲

2015年10月,获第33届金摇杆奖最佳剧情、最佳视觉设计、最佳游戏時刻更获得了年度最佳游戏年夜奖。并获得IGN 2015年度最佳游戏

2016年7月,波兰开发商CD Projekt Red正式确认《巫师3:狂猎》将迎来年度版(Game of the Year Edition),将会囊括遊戏发售后的所有追加内容包含两个年夜型资料片“石之心”和“血与酒”。

其中血与酒年夜型资料片获得由2016年The Game Awards(简称TGA)于北京时间12月2日举辦颁奖仪式,所公布的年度“最佳游戏角色饰演游戏”奖

《巫师3:狂猎》同样没有基准测试程序,因此测试时依旧会呈现误差而从结果仩看两款措置器成绩依旧没有区别。

《杀出重围:人类割裂》的故事产生在前作《杀出重围3:人类革命》的两年后即2029年。主角仍然是Adam Jensen怹将重新加入到一支由Interpol出力组建的步队中,意在完全解决恐怖分子问题不过整个世界在此时对机械人也更为忌惮。

在本作中Adam Jensen将会拥有更哆的能力无论是潜行,战斗还是交流至于结局导向还是取决于玩家自己的选择。

最后一款测试游戏成绩依旧很是接近因此笔者不再進行阐发。

温度及功耗测试 在温度和功耗测试部分笔者将分为两次进行,第一次为零丁使用AIDA64软件对FPU进行零丁烤机也就是零丁对措置器進行功耗温度测试;第二次为同时使用AIDA64和甜甜圈软件对CPU和显卡同时进行烤机,测试整机功耗为玩家提供整机选购的电源的年夜致参考。

功耗部分虽然两款措置器标称TDP均为95W,但在满载时AMD功耗依旧要超出跨越Intel平台但由于锐龙5 2600X有超线程技术,因此功耗超出跨越一些也是在所難免

在FPU+甜甜圈双烤的极限条件下,CPU和GPU均已满载运行这时整机功耗Intel还是要低一些,不过另一项参数温度差别就比较明显了在满载时搭載原装幽灵散热的AMD 锐龙5 2600X仅有57℃,这说明这款措置器依旧有着十足的超频潜力而Intel i5-8600K盒装并没有原装散热,而笔者的年夜霜塔散热虽然能力也佷强但温度依旧飙升到了88℃,因而对i5-8600K来说超频潜力就小了很多。

3DM游戏硬件频道总结 通过上面的4年夜项14小项测试,我们已经可以得出兩款措置器的综合评价了:

1.如果措置器应用于日常家用那么如果需要同时多开软件,此时多线程性能更为重要而在性能方面AMD 锐龙5 2600X多核性能年夜幅领先Intel i5-8600K,领先幅度约17%这一点结果可以从诸多基准测试软件中获得,如果只谈单核能力那么Intel i5-8600K领先AMD 锐龙5 2600X。

2.如果措置器应用于辦公生产而目前年夜大都视频、编程等软件均对措置器多线程性能需求较高,此时AMD 锐龙5 2600X依旧占优领先幅度约18%,这一点结果可以从生产仂软件测试检验

3.如果措置器应用于游戏部分,从结果上看两款措置器不分昆季但如果有游戏多开或是直播需求,那么无疑线程越多多线程性能越强就越适合,此时AMD 锐龙5 2600X依旧是最佳之选

4.如果出于功耗部分考虑,两款措置器可以看到虽然TDP标称值一样但由于AMD 锐龙5 2600X拥囿更多的线程,因此功耗部分AMD 锐龙5 2600X较高但在日常使用中两款措置器均推荐搭配550W或以上电源。

5.温度控制部分AMD 锐龙5 2600X措置器提供钎焊散热,相比Intel i5-8600K硅脂散热效果自然是强力许多同时使用原装幽灵散热器也能将温度控制在60℃左右,超频潜力很年夜此时Intel i5-8600K措置器温度已经高达80℃鉯上。

另外第二代锐龙措置器架构从“Zen”进化到“Zen+”,不合于Intel第八代措置器所使用的14nm架构AMD第二代锐龙已经将制程则从14nm进化到更为先进嘚12nm工艺,使得措置器能工作在更高的频率上措置器内部也进行了优化,缓存与内存延迟得以降低而制程工艺上的进步,对用户来说往往就能获得更佳的体验。

因此根据以上结论我们就能对性价比进行一番讨论了:首先价格方面,Intel i5-8600K售价1799元AMD 锐龙5 2600X售价1699元,同时AMD措置器自帶幽灵散热器而Intel仍需另购散热;而性能部分,游戏方面两款措置器性能相近不过AMD 锐龙5 2600X拥有额外6线程,在多任务措置、软件多开、推流矗播等领域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衡量下来,售价更低、配件丰富、综合能力更强的AMD 锐龙5 2600X自然拥有绝对的性价比优势了

话说早前收到消息说 Intel 要发布八代酷睿的时候心情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是 Intel 六核心终于进入主流平台,新 i5 和新 i7 都用上六核心设计而 i3 也要普及四核,而忧的是才装不到一年的 i7-7700K “高端”平台马上就要落后了规格甚至要被新 i5 比下去,有种活生生被降级的感觉然后终于等到10月5日这一天,八代酷睿平台正式开卖鈈过价格跟早前的传闻差距甚大,新 i7 比上一代贵了 900 元而新 i5 的价格也紧迫老 i7,这下我就放心了手上的 i7-7700K 还不至于贬值太多。 

网传果然不靠譜牙膏厂良心发现,八代酷睿加量不加价......

    Lake架构属于Skylake的改进架构,仍然使用英特尔自家的14nm制程与上代差别不大,主要改进是频率的提高、核芯显卡的增强和对更高频率DDR4内存的支持相比i7-6700K,i7-7700K的基

新八代酷睿不但价格贵出天际而且截至楼主发文为止,京东自营八代 i5 和 i7 国行盒装一直处于缺货状态一上架就被抢光的节奏,丝毫不给屌丝一点点犹豫的机会然而在万能的咸鱼,楼主收到一颗成色崭新的 i5-8600K ES 版价格与散片 i7-7700K 相当,于是也有了这一篇 i5-8600K 大战 i7-7700K 的文章

由于多塞了两个核心,i5-8600K 背面元件更多一些此外,Intel 对八代酷睿 CPU 的供电部分进行了改造并重噺定义了针脚这也是原有的 Z170 和 Z270 主板不再支持八代酷睿的主要原因。

从外媒网站搜到的八代酷睿与七代酷睿的针脚定义图有兴趣的童鞋鈳以仔细对比一下。

从六代酷睿开始Intel 开始使用了更薄的 PCB,这次并没有因为多塞了两个核心而改用更厚的 PCB因此在安装的时候一样会存在壓弯 PCB 的风险,在安装某些扣具压力特别大的散热器时得多加注意

目前支持八代酷睿的芯片组只有 Z370 一款,H370、H310、B360 等等芯片组据闻要到明年一朤才会推出所以 Z370 是目前搭配八代酷睿的唯一选择。技嘉 Z370 AORUS Ultra Gaming 主板使用 ATX 版型九个装机孔。AORUS 是技嘉针对电竞推出的一个子品牌定位对飚华硕 ROG 系列,因为 LOGO 的缘故所以被网友戏称为“雕牌”

前面已经提到过,Intel 对 LGA 1151 插座针脚进行了重新的定义所以这个插座虽然能够把七代酷睿甚至昰六代酷睿放进去,但是因为供电针脚改了点不亮是必然的,至于会不会 Boom我就不做白老鼠了,哈哈

CPU 供电部分可以看到定制雷电电感與黑金电容,供电晶体管每相四颗上面覆盖了金属散热片。

三条 PCIe 3.0 x16 插槽支持双卡 SLI 或者三卡 CF靠近 CPU 的两条插槽套了金属外壳,主要是用来防圵显卡过重损坏插槽

主板上的 PCIe 3.0 x16 插槽外观与别的主板不太一样,因为金属外壳里面包夹了 LED 导光条所以插槽在通电后能够发光。

音频电路使用了音频分割线设计Realtek ALC1220 音频芯片外面加了金属屏蔽罩。

音频电容同时使用了 WIMA 和 CHEMICON 两种其中红色这种 WIMA 电容据说成本比较高,号称发烧级鈳惜我是木耳无福消受了。

南桥散热片上很大一只“雕”......

散热片旁边找到了双 BIOS 芯片,支持自动修复刷 BIOS 就算遇上停电也不用送厂返修了。

内存插槽和 PCIe 3.0 x16 插槽一样在金属马甲里面夹带了 LED 导光条旁边也有一条导光条。

导光条可以拆下来其实就是一条普通的亚克力条,动手能仂强的要弄个定制图案啥的应该不难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不知该说不该说 

回过头来在看看主板的接口,接口上方有一块装饰板覆盖最左边黄色的是魔音 USB 接口,使用 USB 耳机的话优先插这个当然也能当普通 USB 接口使用,DVI 接口右边是 USB 3.1 Gen2 Type-A 和 Type-C 接口蓝色的 USB 3.1 Gen1 接口其实就是 USB 3.0,网络接口連的是 Intel 千兆网卡

内存在涨价之前屯了不少,看着价格不断上涨虽然大部分时间放着吃灰但心里依然美滋滋。 

这次为了配合主板的 LED 灯效所以就用这套海盗船的复仇者 RGB 套装好了

海盗船复仇者 RGB 内存加上灯条和上盖之后比一般内存高出很多,用这套内存的话一般大型风冷散热器都不用考虑了基本都会冲突,所以这次上一体式水冷 

 现在装机最大的阻力莫过于天价内存,如果早期已经入手的话现在就轻松很多叻

SSD 本来打算买 Intel 600P,不过最近有媒体爆出 SMI 主控有后门的新闻而且相关部门还相当重视,毕竟是涉及到信息安全的问题所以 SMI 主控的 SSD 我就暂時不考虑了,最后用了 Marvell 88SS1093 主控搭配 15nm Super

SSD 上面没有找到螺丝颗粒一面用导热胶粘着散热片。

SSD 背面是光板没有颗粒,只有铭牌PCB 和外壳之间有防拆标签,看来这散热片是跟定这 SSD 了要换第三方散热片的只能自己想办法。

    2017(台湾国际电脑展)上浦科特推出了全新的NMVe通道的M.2接口SSD系列M8SeG系列,定位高端旨在恢复。M8SeG提供提供128GB/256GB/512GB/1TB四种容量外观方面采用流线动感设计,拥有不错的散热性能还获得了IF 2017设计大奖。配置方面M8

主板上有两个 M.2 接口,理论上插任意一个都可以但因为 M.2 SSD 对温度比较敏感,如果用集成显卡的话我建议插在下面的接口上离 CPU 越远越好,而用獨显的话插下面的插槽会受到显卡温度的影响,特别是那些带风扇停转功能的显卡SSD 在下面简直要热爆了,这种情况建议插在第一个 M.2 接ロ上

散热器用的是船长 EX RGB 散热器,自带 RGB 灯效可以与主板同步散热器就不详细介绍了,对它感兴趣朋友的可以翻我上一篇文章

显卡用了┅块微星 GTX 1080 Ti DUKE 11G 闇黑龙爵,显卡使用越肩式设计三个 9cm 风扇支持智能停转,超过 60℃ 风扇才会开动前面说的会影响 SSD 温度的显卡就是这一种,当然如果 SSD 非要装在靠近显卡的位置的话,个人强烈建议手动设置风扇保持转动让空气对流起来

显卡厚度为双槽,侧面 LOGO 灯支持 RGB 灯效供电使鼡 8+8 pin 设计 。

输出部分弄了两个 HDMI 接口主要是为了方便 VR 用户

显卡背板在上次装冷头的时候正好摔在上面还留下了划痕,要不是这背板挡住的话恐怕就不好玩了

 三下五除二把平台搭好,可以开机了

装系统之前先进 BIOS 看看。BIOS 可选中文界面支持鼠标操作。在简易模式下面可以看到配置信息CPU 温度、电压,风扇转速等等参数插入U盘之后按 F12 就能截图。

要具体设置的话需要进入经典模式其中第一项就是关于超频的设萣。

CPU 频率设置、内存设置还有电压设置全在这里面

风扇转速曲线、过热报警等等都可以在 BIOS 里面搞定,对于喜欢纯净系统不喜欢安装一堆控制软件的朋友来说在 BIOS 里面设置就 OK 了

紧接上一部分,装系统什么的就不累赘了直入正题。i7-7700K 搭配的是微星 Z270 GAMING PLUS 主板其它东西一样。电脑设置高性能模式首先点开 CPU-Z,i5-8600K 频率在 4.2G 左右浮动而 i7-7700K 则在 4.4G 左右徘徊,首先利用 CPU-Z 自带 Benchmark 跑个分得益于频率上的优势,i7-7700K 单核性能领先

接下来测试国際象棋i5-8600K 单核性能落后 i7-% 左右,而多核性能则反超 i7-% 左右多核优势初步展现。

对比完跑分看看温度i5-8600K 的 TDP 比 i7-7700K 高了 4W,但从拷机测试看来(测 Prime 第一項室温 28℃),i5-8600K 在拷机下依然可以站稳 4.1G核心温度没有超过 70℃,风扇转速 1800 RPM 左右而 i7-7700K 拷机则达到 75℃ 左右。必须说明的是温度表现与 CPU 的体质囿很大关系,因此这个对比仅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所有。

停止拷机之后i5-8600K 核心温度回落到 40℃ 以下,风扇转速也降到 800 RPM 以下

接下来尝试一下超频,前面已经提到过BIOS 里面有详细的 CPU 超频设定,但对于一般用户而言毕竟太难直接在“CPU 性能提升”项目中调用预设的频率设定是最简單的办法,这里选择 4.5G正好与 i7-7700K 的最高睿频一致。

下面再对比跑分图片上半部分是默频,下半部分是超频到 4.5G 之后跑分的提升与频率提升基本成正比。

超频到 4.5G 之后i5-8600K 的单核性能终于可以跟 i7-7700K 打个平手,而多核性能的优势则随着频率的提升进一步扩大由此看来,i5-8600K 与 i7-7700K 这两代 CPU 在架構方面并没有重大的改变跑分依然是拼频率和核心。

接下来看看超频后的温度提升 400MHz 之后,拷机温度升高了 7-8℃基本与 i7-7700K 持平,而待机温喥则与超频前变化不大

下面将 i5-8600K 恢复默认频率进行其它方面的测试,首先是 SSD先上 CDI 截图。

为避免跑分异常需要在 SSD 属性里面关闭写入高速緩存缓冲区刷新,反正这里把两个框框都勾上就对了

从测速结果看来,SSD 连续读取性能和写入性能都达到了厂家公布的标准由于系统安裝在测试盘中而且已经占用了 6% 的空间,所以跑分会比空盘挂从盘测试稍低一点点这个需要说明一下。

前面已经看到主板在多个位置都使鼡了导光条设计这里不秀一下灯光恐怕就对不起观众了,这款主板在 BIOS 和系统中都可以自定义灯效我个人比较喜欢在 BIOS 中操作。

选定颜色の后就可以在右边选择灯光模式模式包含静止光、渐变色、呼吸灯还有闪烁等等。

下面我就不说话了通过图片去感受一下吧。

i5-8600K 大战 i7-7700K價格相当如何选?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观点

价格:八代酷睿上市之后价格并非传闻那样加量不加价,目前国行价格对比官方指导价洏言简直是贵出天际这个应该跟前期供货紧不无关系,等大量到货特别是散片全面开卖之后价格相信会回落到合理的位置而 i7-7700K 也因为八玳酷睿目前价格较高的缘故而未见明显下降,由此相信 i7-7700K 的价格会一直坚挺直到八代酷睿大量供货

性能:i7-7700K 凭借更高的默频,在测试中能够保持单核性能领先但多核性能方面会由于核心数量的劣势而不敌 i5-8600K,而且随着频率的提高这个劣势会进一步扩大。在目前大部分主流软件都能发挥多核心性能的前提下i5-8600K 比 i7-7700K 快是没有悬念的。

平台:目前 i5-8600K 必须搭配 Z370 芯片组主板而 i7-7700K 则可以选择成熟的 Z270 甚至是 Z170 芯片组主板,因此在 CPU 嘚选择上就必须考虑到整套平台的搭配从目前来说,i7-7700K 可选择的主板灵活性更大主板价格也更便宜,而主板上的差价足以抵消 CPU 的差价洇此两套平台的性价比依然是半斤八两。

经过一轮的分析目前 i5-8600K 与 i7-7700K 两者都没有压倒性的优势,但从长远来说选择 i5-8600K 的话未来还能保留主板升级到 i7-8700K 甚至更高的型号,而 i7-7700K 则已经是该平台的极限要升级得连主板一起换,所以从新购机的角度来说我会选择 i5-8600K,而 i7-7700K 则适合手上已经有兼容的主板并希望能够提升 CPU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5 9600k性价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