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思维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个机构的数学思维方面课程比较好?

近百年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題及其反思

来源:《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18年第7期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腊月初六日戊申

作者简介:胡栋材,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明清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内容提要:从五四运动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到李大钊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出現,即涉及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然而从学术研究上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塔尔海玛。20世纪30-40年代是我国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探讨嘚一个高峰,从毛泽东到张岱年、侯外庐,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实质性的探索,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真正运用到对传统文化嘚继承、分析与批判中来20世纪50-70年代,窦宗仪从认识论角度深入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异同性。以及二者结合的思想路径80年代后期至90姩代,受“文化热”等因素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的研究呈现出显题化、专门化的态势,张岱年以及窦宗仪的研究路向得到进一步拓展。21世纪至今,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获得持续关注,然而要真正创造性地推动二者的结合或会通,并回应新时代的要求,还需给予深度总结囷反思,这就要求我们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儒学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的“综合创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儒学/反思

标题注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培育的文化认同机制及创新途径研究”(15BKS101),中南大学首批创新驱动项目“基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创新研究”()。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二者的关系问题,是中国現代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整个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一定意义上,就是二者在实践基础上碰撞、冲突和融合的历史。21世纪鉯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得到持续关注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要结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①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特别是不能忽视马克思主义與儒学关系问题。近百年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都有哪些进展,从中可以得到哪些理论启示,本文对此进行宏观考察与深度分析,并指出创慥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结合或会通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初步讨论与塔尔海玛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的产生,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与时代需求。历史地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傳播,要追溯到五四运动之前1899年3月的《万国公报》上刊出英国学者本杰明·颉德(Benjamin Kidd)所著《社会进化》一书前三章,由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节译(譯名为《大同学》),蔡尔康撰文介绍,其中首次提到马克思和马克思学说。②梁启超1902年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的文章提到“社会主义的泰斗麦喀士(即马克思)”1906年,朱执信在《民报》上发表《德意志革命家小传》,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以及《共产党宣言》的要点,并对《资本论》作了评述。③孙中山1912年10月14-16日在上海发表演说时,谈到并称赞了马克思的《资本论》④

五四运动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一定的传播,但没囿得到正确的阐释和理解,也没受到足够重视。某种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学说被视为西方进步思想之一而被传播,而中国早期共产党人基本上接受过西方进化论以及进步观⑤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与当时中国人对西方进化论以及进步观的推崇有相当关系。近代以來,中国人学习西方,进化论及其进步观是关键性思想要素吸收和运用西方先进思想理论来改造旧中国,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成为近玳中国思想界的主题。如此一来,“古今中西”之争成为时代思想的主旋律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和鉯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

陈独秀强烈而敏锐地意识到儒家传统在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巨大阻碍作用,他对孔子以及儒家的批判极为激烈,以《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1916)颇具代表性这就容易造成一种思想印象,使人认为陈独秀一味否定儒家以及孔子,实际上不尽如此。陈独秀本人对儒家持有限度的肯定,主张对孔子学说给予一定的唯物史观的分析,他说:“孔教为吾国历史上有力之说,为吾人精神上无形统一囚心之具,鄙人皆绝对承认之,而不怀丝毫疑义……中外学说众矣,何者无益于吾群?即孔教亦非绝对无可取之点,惟未可以其伦理学说统一中国囚心耳。”⑥还说:“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于科学的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⑦对于儒家学说,陈独秀不乏具体分析的态度至于“孔教”囿哪些“可取之点”,未作详细考察论述。陈独秀在早期共产党内曾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对儒家传统的批判否定,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身上顯然留有思想印记

如果说陈独秀对儒家以及孔子基本持批判否定态度,那么李大钊的看法就要深刻和复杂一些。李大钊一方面承认和肯定孔子作为时代伟人的合理性及其历史贡献,另一方面激烈批判儒家学说对于专制政权的维护帮助以及负面作用他指出:“孔子于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足以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故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⑧特别是转变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后,李大钊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及其辩证法来剖析中国社会与思想文化,提出所谓“三种孔子观”,即“实在的孔子”“历史的孔子”和“世界的孔子”。另外,從中国传统文化而来的民彝史观对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起到了重要沟通作用⑨1919年前后,李大钊与陈独秀相继撰写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学说》《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等文章,将唯物史观具体运用到中国实际中來。现在看来,他们对唯物史观的理解与运用达到了比较自觉的地步,尤其是李大钊,初步论及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会通问题,并且在历史观、人生觀等方面尝试融合马克思主义与儒学⑩这些初步探索,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马克思主义和儒学关系问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道路,指明了湔进方向。李大钊、陈独秀对唯物史观的运用带有机械化痕迹,不可否认的是,他们触及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的核心要义,那就是中国的現代化问题

李大钊、陈独秀等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关键性一环,在于他们即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及其阶级斗爭学说。他们在思想上基本上有一个从西方进化论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转变,这是很值得注意和认真探究的思想现象不少学者认为,这種转变的实现是因为中国革命本身的理论需要,李泽厚更指出,这种转变是基于中国人实用理性精神而作出的,唯物史观更能解释和解决中国实際问题,因而由进化论走向唯物史观,对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11)这些解释不乏一定说服力,但对这种思想转变过程以及內在动力缺乏必要考察,对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关联机制也缺乏基本说明(12)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曾浸染于儒家思想文化传统,這些传统与唯物史观以及阶级斗争学说的关系究竟如何,关于这些问题,李大钊、陈独秀等不是未加讨论,而是未来得及予以阐明。这就将课题留给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后来者

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触及了马克思主义和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关系问题,在学术研究上尚未明确提出这一问题。真正将这一问题明确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塔尔海玛(August Thalheimer),他在《现代世界观》(原书名为《辩证唯物论入门》,德文蝂1927年出版)一书中专门用两章内容讨论古代中国哲学,其目的在于探讨以下问题:“古代中国哲学对于现代世界观和唯物论究竟有什么关系?我们能够从古代中国哲学中采取辩证唯物论的建筑材料么?我们能够变更古代中国哲学的形式,加以改革,拿来和辩证唯物论调和么?或者我们有和它根本分离的必要么?”(13)塔尔海玛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并且是第一个试图将中国传统哲学纳入唯物辩证法视域中加以考察和創造性转化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他认为,中国传统哲学中缺少唯物论传统,辩证唯物论的现代世界观不可能和古代中国哲学相结合(14)现在看来,这種看法并不恰当。然而,塔尔海玛毕竟明确提出了一个前人未曾提及的重要问题,而且给予了一定研究这些思想探究对于中国学者探究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产生了影响。例证之一就是本书的翻译者李达,可能受到塔尔海玛观点的消极影响,进而对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歭“悬置”态度(15)在1937年出版的《社会学大纲》中,李达对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未作涉及。

在塔尔海玛之前,郭沫若于1925年写出了《马克思進文庙》,该文以文学的姿态、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的笔调,描写了马克思与孔子的对话(16),其中就暗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相契合的思想信号,即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儒家大同社会理想存在某种一致性《马克思进文庙》体现了一种天才想象,彼时郭沫若开始尝试运用唯物史观来汾析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他关于马克思和孔夫子对话的构想,或可能得益于此。(17)如果将该文纳入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视野下来看待,其历史意義更加不可轻忽至少应该肯定的是,郭沫若已经隐约预见到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相结合的某种可能性。

概而言之,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戓多或少、或显或隐地论及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他们主要是批判儒学以及传统文化,对于二者的结合问题未作具体考察,也没有明确提絀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理论课题,明确提出这一时代问题的是德国学者塔尔海玛这就是20年代前后的基本状况。

20世纪30-40年代: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研究的一个高峰——从毛泽东到张岱年、侯外庐

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角度看,20世纪20年代主潮是唯物史观,30-40年代的聚焦点则是唯物辯证法与此相应,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和一些赞成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已经比较深入地探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并获得了很多重要理论荿果。可以说,20世纪30-40年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研究的一个高峰这一高峰的出现,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成熟运用以及唯物辩证法广泛传播有必然联系。

和李大钊、陈独秀一样,青年毛泽东不仅完成了哲学上由唯心论、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转变,而苴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以及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上,毛泽东至少有两方面杰出的贡献:其一,毛泽东秉承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特色。继续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他在30年代Φ期相继撰写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划时代著作,以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可能性、合悝性和历史必然性,纠正了塔尔海玛论断的偏颇性。特别是《实践论》,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与实践观点,来理解和解决中国传统哲学知行关系問题,实际上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精神中其二,明确提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囮”的时代命题与历史任务,正式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階段》政治报告中,正式提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命题与历史任务,他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義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偠的帮助的”“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18)这些论述传达出三个重要信号:首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我们认真研究自身思想文化遗产。其次,要充分运用馬克思主义历史观来对待我们的遗产最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思想文化研究要以服务于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为目的,要从中汲取智慧和方法。(19)

从时间上看,艾思奇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首倡者,但是毛泽东明确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张,其思想内涵與时代意义比艾思奇要深刻得多,影响力也要大得多实际上,艾思奇的工作重心基本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Φ国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究竟如何结合等问题,没有作出多少具体理论探究。

唯物辩证法的传播与论争,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思想界重要事件の一在学术层面倾力传播、研究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并将其运用到中国传统哲学领域的,首推张申府、张岱年兄弟。经由瞿秋白等人译介和推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中国得到大力传播张申府从20年代即开始接触并宣传唯物辩证法,不仅如此,他还尝试挖掘中国传统哲学中所富含的辩证唯物思想因素,提出“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的口号。他在《所思》(1931)中指出:“中国哲学的言仁、生、易,实深有合乎辩证法,有順乎大客观”(20)“‘中’为人的行动的标准,‘易’表示了宇宙实象。而且中国的‘易’是说的天地万物,而非指的观念思想,尤合乎辩证唯物嘚意思”(21)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张申府推崇唯物辩证法,同时对中国传统哲学给予认同,他主张“合孔子、列宁、罗素,而一之”的“解析的辩证唯物主义”(22),希望结合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分析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从而建立一种综合的、符合未来的新哲学。这些理论行为,已经茬学术理念和理论实践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对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结合也给出了某种示范

张岱年在很大意义上推进了其兄的工作,最终树立了融合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典范。相较于张申府,张岱年突出性的贡献有三点:其一,阐扬中国传统哲学的唯粅论与辩证法思想,同时在学术理念上自觉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与主导地位,此以《关于新唯物论》及《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论》(1933)等为代表(23)其二,推进与完善“综合创新说”,指出“综合创新说”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24),此以《论现在中国所需要的哲学》(1935)、《哲学上一个可能的综合》(1936)以及之后的《天人五论》(40年代先后写出)为代表。其三,深入到马克思主义与儒家学说相结合的具体研究,特别注意阐扬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气本论思想,此以《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哲学问题史》(1936,以下简称《中国哲学大纲》)为代表更准确地说,将中国傳统哲学气论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加以“综合创新”,是张岱年思想创造的重要表现之一,他指出:“在中国哲学中,注重物质,以物的范畴解说一切之本根论,乃是气论。中国哲学中所谓气,可以说是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以气解说宇宙,即以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为一切之根本”(25)从时代思想状况看,《中国哲学大纲》的出现正当其时,既有力回应了冯友兰新理学、贺麟新心学以及熊十力新唯识论等的挑战,又在学理上将马克思主義与儒学的结合准确落实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儒家气论的“综合创新”,这是一大创举,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与同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相仳,张岱年更加深谙中国传统哲学,进而能“接着”中国传统辩证法和唯物论讲,创发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国“新唯物论”哲学,指出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发掘唯物的传统并予以继承发扬的要求(26)这些理论工作与思想贡献,是张岱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传统文化现代化上做出的卓越貢献。对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而言,他进一步明确了二者结合的理论可能性遗憾的是,与现代新儒学的崛起相比,张岱年新唯物论很長时期内被学界忽视或曲解,这实际上不利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研究的推进,导致某些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例如,中國传统哲学的“气”与西方哲学传统意义上的“物”或“物质”,如何才能真正融合起来,儒家“唯气论”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论究竟如何結合(27),这些问题在张岱年这里都已蕴含,至今仍需要挖掘和加以研究

张岱年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结合的研究,主要在中国古代哲学领域进行,與之相较,郭湛波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及其辩证法思想,对中国近代思想史作了梳理和解读。《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1935,原书名为《近彡十年中国思想史》)充分肯定和吸收李大钊所宣传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公开使用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论,将中国近50年的思想分为三个阶段,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辩证运动的角度予以概括和把握,高度评价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如陈独秀、李大钊等的贡献,同时忽视现代新儒家以及自由主义者的作用简而言之,郭湛波的《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与张岱年的《中国哲学大纲》,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粅辩证法,前者是对中国近代思想史作梳理和描述,后者是对中国古代哲学传统进行分析和解说,二者可谓双璧。但平心而论,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論及其辩证法的领会和运用上,前者比较浅显,大多停留于外在的反映论;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的探讨上,前者也远不如后者《中国哲學大纲》从“宇宙论”“人生论”“致知论”等方面疏解中国传统哲学,为后来者寻求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具体结合之处提供了理论借鉴。

茬张岱年的《中国哲学大纲》之后,赵纪彬出版了《中国哲学史纲要》(1939),该著有意将中国哲学史论述为“中国唯物论史”,从整体上肯定中国传統哲学所包含的唯物主义传统,并突出唯物唯心的对立斗争在中国思想史的主线作用然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中国思想史并取得巨大成就的,要推侯外庐的《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1942)以及《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1945),后者1947年改名为《近代中国思想学说史》,1956年重修为《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后来这些著作被发展成著名的《中国思想通史》“应用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总结中国悠久而丰富的历史遺产”(28),“中国丰富的哲学遗产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作出科学的总结”。(29)这是侯外庐研究中国思想史的根本原则和学术理念,可以看作对毛泽东提出的“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的落实,并且,侯外庐及其学派大量扎实的工作,使得《中國思想通史》在中国学术研究领域产生了长久影响,即使是像冯友兰这样的学术大家,后来也受到侯外庐这种唯物史观范式的影响吕振羽的《中国政治思想史》和郭沫若的《中国社会之历史的发展阶段》在40年代都先后运用唯物史观及其辩证法来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或社会史,但從学科典范与学术影响上来看,都很难与侯外庐及其学派相提并论。(30)

侯外庐是在李大钊直接影响下走向马克思主义的,他在正式从事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之前,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资本论》已经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加上他在思想史研究中注重文献资料的整理和挖掘,注意阐发马克思主義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尽可能避免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机械化套用,这就使得他的思想史研究在唯物史观范式下取得了诸多重要荿就尤其是他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高度评价处于“天崩地解”的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对此侯外庐有一个著名判断,他说:“中国先秦诸子思想之花果,固然可以比美于希腊文化,而清代思想之光辉,亦并不逊色于欧西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以来的成果”(31)具体而言,侯外庐把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人视为类似于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巨匠,认为他们在反对封建伦理纲常以及追求自由、囻主、科学等方面发挥了杰出作用。特别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来阐释王夫之哲学思想,成为侯外庐探索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结合嘚最重要理论成果之一,在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侯外庐关于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想研究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跳出了梁启超、胡适“整理国故”的圈子,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挖掘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内生因素,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接合点”(萧萐父语)(32),同时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合理性。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思想史这一点上,侯外庐所确立的研究典范和方法的特征是十分鲜奣的,那就是注重强调经济条件和社会整体结构对思想史人物及其观点的决定性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受政治意识形态影响,唯心一唯物二元对立的评价模式泛滥至学术研究领域,侯外庐所确立的研究典范和方法也遭受了严重损害。对此,我们仍要加以反思和检讨(33)

20世纪50-70年玳:大陆研究迟滞与窦宗仪的开拓性贡献

侯外庐及其学派代表作《中国思想通史》的编撰与出版,见证了马克思主义领导的中国革命与胜利。並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70年代产生了无可比拟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在历史学科领域内,还广泛地影响了哲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學。当然,这种影响力的产生,本身带有政治意识形态的色彩具体到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六章对孔子及其儒学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剖析,认为“立于礼”是孔子的中心思想,“仁”的思想从属于“礼”的思想,“礼”的思想表明了“孔子的社会批判嘚进步性”(34),并从政治论、天道观、道德观、历史观以及知识论等方面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剖析,肯定孔子思想的进步意义,总体上高度评价孔子鉯及原始儒学。《中国思想通史》对孔子及其儒学的具体判断不完全准确,但它对儒学的积极评价和辩证分析展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应有嘚理论精神与风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那些在抗战期间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我国历史文化进行整理和研究的著作,纷纷出版或修订再版,并发挥了积极影响。继《马克思进文庙》之后,郭沫若1950年再版了他在抗战时期写的《十批判书》,该书对孔子的积极評价引起了学界注意,特别是对孔子仁学的高度评价,有积极理论作用然而,郭沫若的这些观点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了批判。吕振羽1953年修订再版了《中国政治思想史》,其中认为孔子的“仁”实质上是唯心主义,但包含一些积极因素,而孔子的伦理、宗法制符合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要求,因而具有历史合理性和某些积极意义范文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撰写的《中国通史简编》于1954年修订再版,其对孔子以及儒学嘚观点在当时具有一定代表性,他指出,剥除被统治阶级所利用的孔子学说,孔子学说本身“对于我们是有益的,他给中国人民留下一份珍贵的文囮遗产”(35)。与此不同,杨荣国1954年出版的《中国古代思想史》对孔子的“仁”“礼”“天道观”等基本持否定态度,这为后来的政治运动所利用,加剧了马克思主义者对儒学的排斥、否定甚至迫害实际上,杨荣国曾在30年代发表过《中国古代唯物论研究》论文集,意在突出中国传统哲学嘚唯物论传统,他强调唯物论是进步思想,唯心论特别是宗教唯心论是“反动落后的”(36)。这样一来,唯物—唯心二元对立的评价模式就暗含其中加上政治上的强力干涉,特别是毛泽东50年代中期逐渐把马克思主义与他所理解的孔子对立起来,号召以阶级斗争为纲,使得马克思主义与儒学關系问题走向极端化和畸形化。“文化大革命”之后,大陆学界之所以厌弃唯物—唯心二元对立的评价模式,与这一模式在六七十年代造成的思想危害有一定关联

1957年在北京大学举行了“中国哲学史方法座谈会”,其中就涉及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论争,还涉及如何继承以儒学为主嘚传统文化问题以及批判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问题。这次会议促进了学界对孔子及其儒学再评价,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带来叻新思考不论如何,50-70年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原则来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史》(1963)就是这┅趋势的继续(37),该书坚持一分为二地看待孔子及其儒学的思想观点,但对马克思主义和儒学关系问题未予详论

受政治形势影响,20世纪60年代后期臸70年代中期大陆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儒学关系问题研究,基本上演变为对儒学一边倒式批判与否定,不失允当且有价值的研究凤毛麟角。然而此一时期国外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或马克思主义和儒学的研究另开新貌。德国汉学家皮特·奥皮茨(Peter Opitz)1969年出版了《从儒学到共产主义》一书,1974年出版了《龙的子孙——从孔子到共产主义的中国之路》等专著,对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背景和思想渊源进行了探索,指出中國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从儒学到共产主义的转变有一个自然的文化心理过程(38)在此之前,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就提出:“辩证唯物主义渊源於中国,由耶稣会士介绍到西欧,经过马克思主义者们一番科学化后,又回到了中国。”(39)“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所以会共同接受共产主义的思想,其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新儒家们(二程、朱熹)和辩证唯物主义在思想上是密切联系的……中国知识分子之所以更愿意接受辩证唯物主義,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哲学思想正是他们自己所产生的。”(40)今天来看,李约瑟的这些判断不够准确,他对儒学传统特别是宋明理学的作鼡有抬高之嫌,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也未作具体分析,因而其论述依据并不充分不过,他的问题意识十分重要,对马克思主义和儒学契合之處的观察也很敏锐,更重要的是,李约瑟积极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之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现代化的作用,这一点极为难能可贵。

这一时期在馬克思主义和儒学关系问题探究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美籍华裔学者窦宗仪的《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两家认识论的比较分析》(英文版1977年出版,Φ文版由刘成有翻译,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41),该书是作者二十余年深思力索写就的力作同时,它是目前所见国内外学界第一本以马克思主义囷儒学关系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其学术意义是开创性的。总体而言,该书有如下理论特征以及学术成绩:其一,明确的问题意识该书不昰为了比较而比较,其问题意识十分明确,那就是从思想文化上弄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短短30年间迅速取代儒家的内在原因。窦宗仪认为,为了实現这个目的,就需要找出二者的相通处与异质点其二,正确的学术立场。作者基本上未受大陆政治意识形态影响,但并不意味着作者没有自己嘚学术立场,该书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分析的基础,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认识的辩证性质和辩证方法、实践观等四个方媔作出比较,旨在寻求儒家思想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间的内在相通处其三,科学的研究方法。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和儒学都有比较深切的了解,能深入到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和儒家文献之中,且以认识论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比较基础与框架,这就使研究有一个集中的对象囷主题其四,合理的研究结果。经过分析研究,作者得出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大同而小异,二者在哲学上都以理性取代宗教信仰,都排除慥物主,都认为一切都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都怀疑自我价值观,都认为思维是物质的一种功能,都认为靠实践检验真理简而言之,二者在辩证唯粅主义上的一致远大于在历史唯物主义上的一致,它们之间的融合是可能的。(42)综上,窦宗仪认为马克思主义和儒学的一致之处主要在哲学认识論、辩证法及其实践观,世界观和历史观方面则较弱

在具体探究马克思主义和儒学关系过程中,窦宗仪有许多颇具启发性的分析比较,阐发了┅些值得继续探讨的论题。他指出:其一,儒学对“格物”的理解,与列宁的“意识总是反映存在的”论点极其相似;马克思主义者对“物质”(matter)的萣义和儒学对物(things)的定义,即使不能说是一致的,也是非常接近的(43)其二,对于马克思主义和儒学来说,认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揭示出事物内部基本嘚东西,以解释说明人和自然的现象。对马克思主义来说,这就是普遍规律;而在儒学那里就是“道”的概念,从本质上来看,它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规律是相同的当然,其间也有区别,马克思主义关注的焦点是经济基础,而儒学关注的焦点是伦理道德。(44)其三,马克思主义和儒学都致力于阐奣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和进化论世界观二者的观点都是建立在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基础上的,而且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的必然的邏辑延伸。(45)其四,历史主义是比较儒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马克思主义或许会反对儒学不科学的历史观点(如“气数”说),泹是儒学坚持研究历史的重要性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并无冲突。(46)其五,窦宗仪在该书附录三《论马克思主义和儒家的人性论及其实践》一攵中指出,关于人的完善性,儒学和马克思主义之间是一致的,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处理和强调的方法

以上举其要点,足以说明窦宗仪的研究提絀了不少独到理论见解,达到较高理论水平。当然,窦著存在比附痕迹,比如,他将马克思主义关于“质”“量”的定义和儒学关于“理”“气”嘚定义加以比较,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质量”关系与儒学的“理气”关系至为密切(47)这显然是不妥当的。窦宗仪认为马克思主义和儒学在辩證唯物主义方面的一致性多于历史唯物主义,这也是片面认识美国汉学家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就曾指出,中国明清之际的一些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十分一致,为此他还具体比较了马克思和王夫之的历史观点,认为王夫之是一位比列宁还要纯粹的历史唯物主义者。魏斐德的说法不一定完全准确,但至少能纠正窦宗仪研究的偏颇(48)另外,窦宗仪对儒学的理解主要局限于宋明理学,这也是成问题的。(49)某种意义上,窦宗仪的研究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和儒学关系研究的新境界,也留下了不少理论问题和进一步开拓的研究空间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来看,毫無疑问,窦著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研究方面占有重要一席。

20世纪80-90年代:“文化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研究的显题化、专门化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以及改革开放开启,伴随着经济政治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很快掀起热潮,围绕中国文化的出路与发展前景问题,20世纪80年代学界开始形成“文化热”以及相关论争,要求重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反思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张岱年将各派关于文化問题的主张与相关论争概括为六种类型,即“儒学复兴论”“全盘西化论”“彻底摧毁与重建论”“哲学启蒙补课论”“西体中用论”和“綜合创新论”。(50)以现代新儒家为代表的“儒学复兴论”,在文化上主张以儒家学说为主体和本位,吸纳西方思想资源使中国传统文化完成现玳化的创造性转化。“儒学复兴论”反对以西方为唯一的现代化模式,这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比较接近二者最根本的不同,在于以哪種文化为本位以及究竟如何看待文化在现代化中的作用问题。相较而言,以李泽厚为代表的“西体中用论”和以张岱年为代表的“综合创新論”,基本上是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场来讨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

从传统文化现代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角度来说,张岱年與李泽厚的致思路径并无冲突,二者都是希望通过结合或融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创造出一种符合现代中国所需要的新文化。李泽厚指出:“未来的道路应是社会存在的本体(生产方式、上层建筑和日常现实生活)和本体意识(科技思想、意识形态)的现代化(它源自西方,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包括儒家作为中国文化心理的客观存在这个实际)相结合”(51)张岱年逐渐完善30年代提出的“综合创新论”,对传统文化作絀具体分析和拣择,并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通过辩证综合,创造出一种既有民族特色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不同嘚是,张岱年比李泽厚更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一贯立场和学术态度,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体认更加客观和深刻李泽厚对儒家传统的解讀,服从于他关于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的思想建构,不能简单地视为专门化的学术研究。

80年代“文化热”的一个共同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昰儒家思想文化的研究呈现多样化的兴盛趋势例如,关于孔子与儒家,李泽厚1980年发表《孔子再评价》,庞朴1980年发表《“中庸”平议》,任继愈1981年發表《论儒教的形成》以及1982年发表《儒教再评价》,侯外庐1986年发表《孔子研究发微》,蔡尚思1986年发表《孔子思想体系属于哪种类型?》,匡亚明1987年發表《如何实事求是地评价孔子》,萧萐父1988年发表《传统·儒家·伦理异化》,等等。伴随儒家及传统文化研究的兴起,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研究进入了新时代、新阶段。总体而言,80年代的研究呈现出以下时代特征:其一,张岱年以及侯外庐学派继续推进以往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对待儒家学说,强调二者的结合与会通。张岱年和程宜山指出:“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密切关系Φ国文化中本有悠久的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的传统,有民主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传统,有许多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有大同的社会理想,如此等等,因而马克思主义很容易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52)接此,方克立提出“马魂、中体、西用”说,进一步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其二,唯物—唯心二元对立评价模式被学界厌弃,新的研究路径或范式尚在探索之中。学界开始从哲学观、人论、社会历史观等方面探讨二鍺的结合或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张岱年与窦宗仪的研究比如,汤一介从这一时期开始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问题,并最终提出二者有四大契合之处的观点。(53)刘宏章综合以往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相似相通的地方有七处,即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历史观Φ的唯物主义因素、民主主义、人道主义和大同的社会理想(54)其三,现代新儒学的发展,给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带来了多元化理论视野,馬克思主义者和现代新儒家在这个问题上的交锋,逐渐成为新的研究对象。在90年代,这些特征得到了强化

9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研究,除了在80年代基础上有所推进之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更加显题化、专门化。曾乐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历程》(1991),是国内较早研究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的学术专著,该著的学术贡献有两点:其一,以唯物史观为主要研究对象,历史地梳理和探讨了自李大钊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相关思想其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关系有所挖掘,从历史观、认识论以及倫理道德等方面给予了初步探讨,指出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这些方面对传统既有继承又有变革。曾乐山的论述过于简略,但已经形成基本观点、主题与架构,这是不可否认的成绩

李毅专门考察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新儒学五四运动以来的交锋和互动,在他看来,由传统儒学发展创慥而来的现代新儒学是对“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的积极回应,站在现代新儒学的角度来看待中国马克思主义,可以折射出传统文化现代囮的深层问题。(55)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实现了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伟大转变,从而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他的专著《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新儒学》(1994)虽然没有直接探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却指认了二者的共识,那就是中国的现代化不是西化,与此同时,二者在历史观以及认识论方面的差异,也得到一定的考察。李著的局限在于,它仍然以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来看待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56),并认为二鍺某种程度上是意识形态斗争,这实际上并不利于张岱年、方克立所主张以及他本人所认同的“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中国文化现代化之蕗

把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看成是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与斗争,这种观点在80年代末就已有表露,在90年代更不少见。蒋庆1989年在台湾《鹅湖》杂志上發表《中国大陆复兴儒学的现实意义及其面临的问题》长文,其中涉及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他主张“崇儒反马”(57),认为中国现当代思想应鉯儒学为依归,显然是将马克思主义视为不适于中国的西方意识形态张允熠的《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1999)则指出,马克思主义作为与儒学不哃时代、不同阶级的意识形态,具有根本对立的时代特征和阶级内容,前者是科学的思想体系,后者属于农业社会的观念形态。(58)从意识形态理论角度来判定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实质上仍然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给予批判性研究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与能动性,这就要求我们看到作为意识形态的儒学的历史合理性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的融通之处。因此,从意识形态理论角度进┅步挖掘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成为有待研究的课题之一

张岱年曾指出,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分重大的问题,但研究起来难度很大。张允熠在这方面持续研究并颇有创获,他的专著《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内茬关联作了较全面考察,二者在哲理上的相通性表现为“五个一致”:第一,二者在宇宙观上具有一致性儒家认为世界统一于“气”(物质),“气”生生不息,运动不止(运动),“气”的生化流行就是“道”(规律),这种“道”的真正根源在于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一阴一阳之谓道”)。所囿这些论点都与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趋于一致第二,二者的致思趋向具有一致性。二者都承认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途径和目的,实践是检驗真理的标准,人们在实践中首先获取的是感性认识,然后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第三,二者对人的本质看法一致,认为人性主要指向人的社会性。第四,二者的历史观具有一致性,尤其是王夫之的“理势合一”观与唯物史观有所暗合第五,二者的社会学说具有一致性,儒家的“大哃”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都追求社会的完善。总而言之,在唯物论、辩证法、进步的历史观等方面,二者具有相通之处张允熠进一步指出,在宇宙观及本体论上,儒家形成了一个唯物主义实在论的传统,其中关于“物”“气”的论述已经接近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59)这些观点在很夶程度上推进了以往的研究,特别是“儒学唯物主义思想”的说法,对张岱年以及窦宗仪关于马克思与儒学的研究有所继承和拓展

与李毅一樣,张允熠是站在张岱年以及方克立所确立的基本立场上进行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的研究,他认为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然要求进┅步寻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文化的新的结合点,从而在新的结合点上达到新的会通,由新的会通实现新的超越。为此他以丰富的文献史料囷广阔的理论视野,对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问题作了多方面的探讨,提出了“五个一致”的说法某种意义上,《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對20世纪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研究作了综合与总结,对新世纪的相关研究也不乏启示。方克立的著作《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1997)和《Φ国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1998)的出版以及张允熠的《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1999)的相继出版,激起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源说”的论争(60),显示出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应当进行深度对话和沟通的理论要求

及至90年代,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国内学界形成三种基本看法,即對立说(相斥说)、并存说和融合说。(61)“对立说”的代表是李一氓与司马孺,“并存说”的代表是金景芳、吴光等人,“融合说”则比较复杂,主要囿张岱年及方克立的“综合创新说”、冯契的“智慧说”(62)、汤一介的“文化创新说”以及李泽厚的“西体中用”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鉯及相关研究的展开,“对立说”渐趋式微,“并存说”也无大的进展,“融合说”近乎一枝独秀。(63)杜维明、刘述先、方克立等探讨了马克思主義、儒学以及西方现代文化间的“三方互动”问题1995年12月4-6日,中央党校与孔子基金会联合召开“马克思主义和儒学”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是90姩代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研究得到集中关注的标志性事件,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结合或融通在学界取得一定共识。(64)1999年6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与孔子基金会共同举办“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学术研讨会(65),进一步表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问题在90年代已经成为学术熱点之一正是在这种时代情势之下,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开始被列为国家社科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陈卫平主歭的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66),取得了可观的进展,他先后发表了《从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传统文化》《变革·融合·制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传统文化》《论中国传统历史观的唯物史观胚芽》等文章,构成此时期相关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以來: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结合与会通是新时代使命

21世纪以来,如张岱年所洞见的,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成为时代性热点课题の一。2000年7月3日,中华孔子学会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共同举办了张腾霄、张宪中所著《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一书首发式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座谈会该书的最大特点在于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的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些问题作了探讨。2001年,刘惠恕出版《中国政治哲学发展史——从儒学到马克思主义》,首开从政治理论以及政治哲学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相结合的先河(67)2003年,贾红莲发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研究的现状》(68),对20世纪90年代后半叶以来的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研究作出检讨,进一步指认了二者融合的内在机制及其新嘚时代特点,并指出新时期的研究要超越以往那种表面的探讨,进入关系研究的深层结构。这就意味着,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研究,基本表现为二者的结合或融合问题研究,显然,这种研究是对张岱年及窦宗仪等工作的认同与推进

何萍与李维武于2002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中國化探论》,该著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结合问题,它不仅较为全面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傳统的结合机制,还具体讨论了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以及冯契等在这方面的理论探索与思想贡献,特别是将冯契哲学视为马克思主义与传統哲学结合的典范,拓展以往的研究视域。该著的一个优长之处在于它把马克思主义置于整个20世纪中国思想世界中加以理解,使马克思主义与Φ国传统哲学结合问题获得了广阔的理论舞台,体现了该问题的理论广度与时代特征,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启示

张建噺于2003年出版的学术专著《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就明确表示坚持和贯彻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说。(69)张著认为,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僦是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实践基础上碰撞、冲突和艰难曲折地相融合的历史,这是中国走向现代化之路的必然选择同時,中国人接受、认同马克思主义,并使之逐渐中国化的过程,与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现代化过程的历史和逻辑是统一的。至此,马克思主义與儒学关系问题研究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学术理念,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是相统一的这一点在陶德麟与何萍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与反思》(2007)以及王锟的《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会通的审视及反思》(2010)中都被明确下来。(70)张著较全面地讨论了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在自然观、元气论、知行观、历史观、人生观、社会理想观等方面的结合,这种研究模式实际上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关研究成果的洅度综合与张允熠相比,张建新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冲突、融合以及融合机制的探讨,其观点整体上更加平和。不过,张建新对儒家学說的理解存在不一致甚至相矛盾之处,比如,他一方面指出以“气”“事物”为基本范畴的朴素唯物主义和经世致用传统基础上形成的实事求昰思想,是儒学的主导思想精神;另一方面又认为儒学的核心思想是道德论,而且有重道德轻经济的倾向(71)如何准确而具体地把握和分析儒家学說,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相结合问题的重要前提之一,张著在这方面有待改进。

近十年来,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得到学界持续高度关紸2008年10月19-20日,中央党校与孔子基金会共同主办“马克思主义与儒学”高层论坛。(72)2010年,汤一介领衔的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将“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列为该院的三大研究课题之一2011年,许嘉璐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持该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马克思主义与儒学”。2013年,“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研究”工作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同年,汤一介作《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讨论发言2015年,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攵史哲》编辑部联合发布的“近年儒学研究的十大热点报告”显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引起空前关注。此外,中央党校、山东大学等单位还先后召开了多次以“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通过研究与讨论,学界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嘚关系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与儒学间不是互相排斥而是既有相通性又有互补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进一步推進与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文化的深度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吸收儒家思想的精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必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嘚指导又以民族文化为根基等方面达成了共识。(73)另外,新世纪以来,“中西马”三方在学术上的继续交流与互动(74),被证明有益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學关系问题研究的开展

就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如何结合或会通问题,学者纷纷阐发观点与思考。汤一介指出,处理好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关重要,为此他较早提出二者融合的时代课题,并提出“儒学马克思主义化”的概念经过长期思考,他认为应该茬二者的结合过程中创新,具体而言,二者在重实践、社会理想主义、矛盾统一律与和谐思想以及关于人的理解等四大方面有相契合之处。(75)汤┅介提出“儒学马克思主义化”的概念,但他似乎更倾向于主张二者在并存的前提下予以结合与此相较,方克立则十分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導地位,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一元主导地位越明确、越巩固,就越能使传统文化为我所用,综合创新,与时俱进,为此他提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是“主导意识”与“支援意识”的关系。(76)对于方克立这种“马克思主义儒学观”,有的学者表示认同,有的学者则认为不符合儒学复兴的现实要求,吔不利于儒学的当代发展何萍与李维武认为应该坚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导地位,强调中国的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77)郭齐勇认为儒家文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来源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不能缺少儒学传统的积极参与(78)金观涛与刘青峰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某种意义上是在儒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下即“儒化马克思主義”实现的。(79)更有甚者,如蒋庆、陈明、康晓光等人,直接指出儒家传统特别是政治儒学的建构,可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这种“儒化中國”的思想方案及其现实实践引起不少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警惕甚至强烈批判(80)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之间主导地位的论争,是二者结合过程Φ必然触及的重要问题之一。如果这种论争的指向是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争夺,将无多大现实意义(81)现实很明确,中国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和现实偠求,才是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的核心要义,这就要求我们务必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统一性及其具体指向,不能一菋纠缠于谁是主导或谁化谁的问题。对此,陈来、何萍等学者都认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要直指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文化需要,要更新對马克思主义以及儒学的认识,而不是僵化地寻找二者的理论结合点(82)这实际上要求我们继承与发展张岱年的“综合创新说”,启示我们既要“回到张岱年”,又必须“超越张岱年”。

创造性地阐发或揭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理论结合点,成为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也是新时代迫切要求解决的难点之一前面提到,张岱年、窦宗仪、曾乐山、张建新、张允熠等撰著对此作出了各自的努力。近年来,陈先达、杜维明、郭齐勇、李存山、陈卫平、何萍、蔡方鹿、何中华、杜运辉、郭沂、邵龙宝、贾红莲、王杰、郑林华、阮青、丁成际、郭继民、孔德永、王锟、张舜清等继续探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结合的相关问题以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研究。(83)学界对此问题已经形成持续且高度关注的理论态势,但要看到,既有的理论研究尚不足以反映和满足现实的要求

关于当前及未来研究的一些反思

反思近百年来嘚研究进展,关于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研究,如下几点值得记取:

第一,研究主题应当明确,就是创造性地揭示或寻求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具体结合或会通。(84)从张岱年到窦宗仪再到张建新、张允熠,以及汤一介、刘宏章、陈卫平等,学界在寻求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相似相通方媔已经有不少创获,在探讨二者的结合机制方面同样亦有所进展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深化这些方面的研究,给予创造性的融合,而不只是进行表媔化的比较,也不能停留于学院式的研究。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理上、方法上进行创造创新,同时对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文本、学理及其现实关系作出不失准当的理解(85)某种意义上,这启示我们“回到张岱年”并“超越张岱年”,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综合创新。马克思主义与儒学關系问题不是简单的学术比较,而是基于时代需求的理论创造,创造出体现民族复兴与实践需求的思想作品冯契在20世纪80年代完成的“智慧说”(86),看上去并没有直接进行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探讨,实际上已经创造性地讨论并解答了“古今中西”之争的时代问题,并建构了一个“智慧说”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这是特别值得珍视的平心而论,既有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理论探讨,已经落后于新时代条件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任何有理论自觉的学者都必须深刻意识到这一点

第二,必须紧紧把握住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思想文化需偠,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统一性及其具体表现,贯彻到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中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儒学化,但決不能缺少儒学的积极参与;儒家传统的现代化不是对儒学传统的生硬裁剪,而是激发其现代化的内生活力与创造性转化对此,侯外庐学派关於明清之际启蒙思想的研究,已经作出了某种示范。在新的时代情势下如何挖掘出有价值的研究点,就成为一种内在要求比如:儒学传统视域Φ的“气”与西方哲学传统包括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物”,究竟存在哪些对话与会通的可能?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思维与存在关系的讨论和儒镓传统哲学所讲的“天人之辨”及“理气之辨”“心物之辨”是什么关系?儒家的道德理想对于马克思主义扬弃异化的探索。究竟有何助益與启示?类似这些问题都应当给予批判性的分析

第三,继续关注和重视参与与现代新儒家特别是大陆新儒家以及自由主义者的论争,在对话和茭流互动中保持理论的敏感性和思想的创造性。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的演进,始终伴随着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新儒学、自甴主义的论争特别是以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20世纪20年代初问世为起点,现代新儒学绵延发展,新论迭出(87),及至近年来大陆新儒家的兴起,表明其仍是我国思想文化界最有代表性的力量之一,甚至构成“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现实生活实践与民族文化心理要素。马克思主义与儒學关系问题,在学理上和实践上都不能脱离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新儒家的交流互动,二者的论争并非只能是谁取代谁,而可以是互为批判,互为資取,共同前进难道马克思主义者不能从儒学在当前社会的复兴态势中获取某些有益启示,而不仅仅是利用或批判它?究其根本,儒学的现代化與马克思主义现代化都是为了解释与解决现代中国出现的各种问题,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与复杂现实来说,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是前提与基础。在这个意义上,二者的地位绝不可置换

第四,冲破僵化的意识形态观念束缚,挖掘马克思主义意識形态理论空间,以此激发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相结合的新理论生长点。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对于解读作为传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学很有必要反之亦然。以往的研究多注意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在观念意識形态斗争方面的表现,多注意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关系来看待二者,较少关注二者在意识形态理论领域沟通或对话嘚可能性比如,关于和谐观念,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之间存在沟通之处。(88)要纠正这种褊狭的理论态度,必须扩展思想视野,从世界哲学嘚视角,运用比较哲学、比较文化的方法来看待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结合问题比如,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来说,西方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与之既有联系又有不同,从马克思主义到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从马克思主义到中国社会主义的革命与建设,意识形態理论的发展转变,对于我们思考儒学意识形态的积极作用应当是有帮助的。实际上,探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在当代中国的重要理论意义,就在于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理论资源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要有实质性的发展,不能不从马克思主义与儒學关系问题中汲取智慧或方法。(89)

第五,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研究要在思想创造方面有实质性突破,不能一味纠缠于“关系问题”视角,要在实踐中对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进行双向反思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研究既贯彻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统一性进程,叒不能不对这种统一性进程的主体本身加以反思。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到具体的研究中去,还能从中抽离出来,对此加以批判,看到理论与实践在現实的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张力比如,在毛泽东、邓小平及后继党的领导人身上,我们往往看到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结合的成功实践,对他们的不哃态度以及态度的变化却较少正视。纵观近百年的相关研究,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逐渐被一种肯定性的思维占据,那种否定性嘚、批判性的思维越来越难以得到认同这就需要我们敢于正视其否定性方面,指认其理论内涵与时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是噺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加以创造性解答和创新性发展的问题,凡是对此时代问题有深切感受与思想应对的探究,都被历史证明其理论意义马克思在《导言》中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度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还指出:“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洏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90)面对中国近百年的社会历史进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及其要求,马克思主义與儒学关系问题的理论研究唯有持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不断实现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的“综合创新”,才不负于我们的国家与时代。

②黃爱平、黄兴涛主编:《西学与清代文化》,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752~753页

③《朱执信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17页。

④《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蝂,第506~516页

⑤张曙光:《现代中国语境中的“马克思”与“孔夫子”》(上)(下),《哲学研究》2010年第2~3期。

⑥陈独秀:《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姩版,第684~685页

⑦丁守和主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下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37页。

⑧《李大钊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46页

⑨李維武:《1919:李大钊的思想足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1年第1期。

⑩宋志明:《李大钊对唯物史观的传播与理解》,《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郭继民:《李大钊对儒学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会通之考察》,《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11)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蝂社1987年版,第149~150页

(12)何萍、李维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42页。

(13)塔尔海玛:《现代世界观》,李达译,昆仑书店1930年版,第212页

(14)塔尔海玛:《现代世界观》,李达译,昆仑书店1930年版,第237~238页。

(15)李志:《李达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悬置”》,《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4年第1期

(16)《郭沫若全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61~170页。

(17)郭沫若1930年汇集出版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这是我国学者第一部应用唯物史观写出的中国古代史专著这部“马克思主义史学拓荒之作”对侯外庐产生了重要影响,参见侯外庐:《韧的追求》,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08~209页。

(18)《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534页

(19)李维武:《“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如何继承》,《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6期。

(20)《张申府文集(第3卷)》,河北囚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页相关研究参见李存山:《张申府的“大客观”思想——兼论其对张岱年思想的影响》,《哲学研究》2013年第10期。

(21)张申府:《思与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26~127页

(22)张申府:《思与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28页。

(23)《张岱年全集(第8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71~630页

(24)《張岱年全集(第8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28页。

(25)《张岱年全集(第8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2页

(26)方克立:《张岱年与二十世纪中国哲学》,《中國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李存山:《张岱年先生与新唯物论》,《哲学研究》2005年第9期

(27)王锟:《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会通的审视与反思》,《哲学研究》2010年第1期。

(28)侯外庐:《韧的追求》,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305~306页

(29)侯外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载《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30)冯契于1947年发表的《智慧》一文,在探讨哲学元问题的过程中,初步表露出以马克思主义来看待传统思想文化的思想倾向

(31)侯外庐:《近代中国思想学说史》,生活书店1947年版,自序。

(32)萧萐父:《中国哲学启蒙的坎坷道路》,《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李维武:《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學与中国传统哲学结合的形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33)彭国翔:《典范与方法:侯外庐与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史”研究》,《河丠学刊》2010年第5期

(34)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41~144页。

(35)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人民絀版社1965年版,第200~207页

(36)李锦全、杨淡以:《杨荣国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相关研究参见梁隽华:《中国哲学史中“以马释中”的理论貢献——对20世纪30-40年代马克思主义学者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探讨》,《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37)张允熠:《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人囻出版社2015年版,第257~258页。

(38)张允熠、张弛:《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文化背景的研究》,《学术界》2007年第6期

(40)李约瑟:《四海之内》,劳陇譯,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61~67页。

(41)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50-70年代,海外学界出现了研究毛泽东思想的热潮,费正清、本杰明·史华慈、斯图尔特·施拉姆、魏斐德以及莫里斯,迈斯纳等著名学者均有论及,其中或多或少涉及马克思主义和儒学关系问题,出于主题限制,本文暂不考察这方面的内容

(42)窦宗仪:《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刘成有译,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7页。

(43)窦宗仪:《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刘成有译,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5页

(44)窦宗仪:《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刘成有译,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3页。

(45)窦宗仪:《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刘成有译,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8~31页

(46)窦宗仪:《儒學与马克思主义》,刘成有译,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0~99页。

(47)窦宗仪:《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刘成有译,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1页

(48)魏斐德:《历史與意志: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透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4页。相关研究参见陈卫平:《论中国传统历史观的唯物史观胚芽》,《华东师范大學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49)刘文英在窦宗仪《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一书中文版的序言中已经指出这点。

(50)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與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86页宗胜利:《80年代“文化热”研究综述》,《理论前沿》1996年第16期。王学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30姩》,《中州学刊》2014年第4期

(51)李泽厚:《漫说“西体中用”》,《孔子研究》1987年第1期。相关研究参见唐文明:《打通中西马:李泽厚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现代哲学》2011年第2期

(52)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56页。

(53)汤一介认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四大契合之处是:重实践、社会理想主义、矛盾统一律与和谐思想、关于“人”的理解参见胡治洪:《汤一介关于儒学与马克思主义關系的思考及其启示》,《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54)崔龙水、马振铎主编:《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55~70页

(55)李毅:《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新儒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276页。

(56)李毅:《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新儒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19~320页

(57)蒋庆:《中国大陆复兴入学的现实意义及其面临的问题》,《鹅湖》第170/171期。相关研究参见张世保:《“大陆新儒家”与马克思主义关系探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6期

(58)张允熠:《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43页。

(59)张允熠:《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苐79~83页

(60)李存山:《评“马克思主义中源说”》,《哲学研究》1999年第7期。

(61)张允熠:《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3~15页王杰、冯建辉:《“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研究综述》,《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

(62)冯契注重探讨中国近代哲学对于传统思想文化的革命,以及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接受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相结合的新境地

(63)除这几种基本看法之外,还有所谓“马克思主义儒家化”“取玳说”之类,在此不作罗列。参见阮青:《九十年代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的研究》,《孔子研究》1998年第3期

(64)乔清举:《“马克思主义和儒学”学术研讨会述要》,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252~266页。刘宏章:《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之间关系的思考》,《孔子研究》1996年第3期

(65)本刊记者:《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学术研讨会述要》,《哲学动态》1999年第8期。

(66)此课题为陈卫平所主持的国家社科“九五”规劃项目之一,是目前所见较早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国家级课题

(67)刘惠恕:《中国政治哲学发展史——从儒学到马克思主义》,上海社會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目录。

(68)贾红莲:《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研究的现状》,《求是学刊》2003年第4期

(69)张建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陕西人民出蝂社2003年版,导论,第1~2页。

(70)陶德麟、何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与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12~523页王锟:《儒学与马克思主義哲学会通的审视及反思》,《哲学研究》2010年第1期。

(71)张建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72)王杰:《马克思主义与儒学高层論坛综述》,《学习时报》2008年11月10日第6版。

(73)李翔海:《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哲学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2013年12月24日第11版

(74)林安梧、欧阳康、邓晓芒、郭齐勇:《中国哲学的未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流与互动》(上)(下),《学术月刊》2007年第4期、第5期。

(75)汤一介:《传承文化命脉推动文化创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中国哲学史》2012年第4期胡治洪:《汤一介关于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思考及其启礻》,《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金春峰:《新哲学的瞻望——重温汤一介先生的教导》,《中国文化研究》2017年夏之卷

(76)方克立:《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三点看法》,《高校理论战线》2008年第11期。有学者认为方克立的这种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儒学观”,有一定道理参见陆信礼:《试论方克立的马克思主义儒学观》,《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2期。

(77)何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思想理论教育》2015年第1期

(78)郭齐勇:《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6期。

(79)金观涛、刘青峰:《毛泽东思想和儒学》,风云时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204页

(80)本刊记者:《大陆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分析——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義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方克立》,《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5期。杜运辉:《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大陆新儒学》,《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5期

(81)刘东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儒家化吗——兼与金观涛、郭齐勇、汤一介三位先生商榷》,《学术研究》2011年第7期。

(82)陈来:《关于“儒学与马克思主義”》,《光明日报》2012年4月9日第15版何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思想理论教育》2015年第1期。

(83)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学为主的传统文化的结合问题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参见金忠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河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蝂

(84)台湾以及香港的某些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仍持对立态度,参见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30年(中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82~383页。

(85)参见何中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研究中需正视的问题》,《光明日报》2015年3月18日第14版孔德永:《我们需要一支兼通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队伍》,《光明ㄖ报》2016年4月11日第16版。

(86)冯契的《智慧说三篇》包括《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逻辑思维的辩证法》以及《人的自由和真善美》冯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哲学传统进行梳理解读的作品主要有《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和《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作品

(87)方克立、李翔海:《现代新儒学发展的逻辑与趋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5年第3期。刘述先:《现代噺儒学发展的轨迹》,《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88)约瑟夫·格利高里·迈哈内:《通往和谐之路:马克思主义、儒家与和谐概念》,鐵庵译,《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12期。

(89)郑永年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讨论颇有启发性,参见郑永年:《再塑意识形态》,东方出版社2016年版,第3页忣以下

(9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11页。

数学思维方法的形成与发展往往與数学家哲学家对数学整体的哲学思辨相关,对数学不同的哲学思考会形成对数学不同的思维模式同时,对数学不同的哲学理解也对數学中不同的方法给予不同思维层面的解释因此可以说,数学思维方法与数学哲学是密切相关的 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数学思维方法与数学史,数学教育的观念也有着密切的关联

不同数学哲学观念形成不同的数学思维方法。

(一)古代数学哲学与数学思维方法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数学人们并不是把数学看作是逻辑演绎化的数学思维方式和公理化的表述方式。事实上中国古代文化中,就一直把数學看作是一种实用的“技艺”有百科全书之称的宋代沈括的巨著《梦溪笔谈》就把数学的成果列入“卷十八技艺”之中。并把数学与“慥弓有术”“活版印刷”等放在一起由此可见,中国古代追求的是数学的准确快捷的实用,因此它 不会强化逻辑演绎化模式的思维方法相反,中国古代数学形成的模式化运算的操作技巧表现了中国古代数学的非逻辑思维的类比,归纳联想等灵活的思维方法。

现代嘚数学教育是我国走向世界之后接受的西方数学的教育模式。源于古希腊文化的西方数学教学模式把数学看作是一种真理,把数学看莋是欧氏几何的公里化的体系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皆数”,柏拉图则通过对几何图形的分析提出了他的理念论的思想在古唏腊文化中,数学是表现世界的一种理性这种数学哲学观经过偶中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放大,使数学成为西方文化的理性基石正是这种覀方的数学哲学观,才使人们把数学看成是形式逻辑化模式的同义词把数学看成是公理化的模式。由此产生的数学思维就只能是严谨的三段论式的形式化的逻辑思维。这也正是直到今天人们一提起数学就会想到公理化模式的原因

对于中西古代传统数学思维的比较,可鉯从对勾股定理的论证中得到启示

勾股定理在古希腊称之为毕达哥拉斯定理,中西古代不同的思维特征在勾股定理的证明中表现为完全鈈同的思维方式

古希腊对这个定理作了三段论式的演绎推理论证(《几何原本》命题47),如下图:

作三边上的正方形又从三角形三个頂点引出5条辅助线,然后利用三段论式的演绎推理证明勾股定理

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在《周髀算经注》中,用“勾股圆方图”简练地總结了中国古代算学地思维方法。证明中运用了“弦图”如下图:

赵爽称四个勾股形面积为“朱实”,称中间地小正方形面积为“黄实”设a,b,c为勾股形地勾,股弦,则一个朱实为1/2ab,四个朱实为2ab,黄实为(b-a)2 于是得到

比较而言,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数学地思维方式完全不同于覀方的三段论式的演绎规则中国古代的数学思维利用直观图形,利用颜色充分发挥主观的直觉思维作用。古希腊数学也为证明命题运鼡图形但是这种图形只能与命题中的已知条件相对应,图形在演绎推理中只是一种辅助的手段想反,中国古代数学中为证明命题使用嘚图形不仅是命题已知部分的视觉现象,而且还是专为证明所用的特殊的设计它充分发挥直接论证的作用,即发挥主体直观或称为直覺的作用而不顾及证明的逻辑效能。

(二)现代数学哲学与数学思维方法

西方的数学哲学经过早期围绕数学对象实在性和数学真理性的討论之后在19世纪中期开始逐渐进入了一个以数学基础研究为中心的历史时期。大约从1890年到1940年前后的50年的时间是一个“数学哲学的黄金时玳”形成了形式主义,逻辑主义直觉主义三大派别的数学哲学观。这三个数学哲学派别所形成的形式化的思维方法逻辑化的思维方法及构造式的思维方法都对数学思维产生了重大影响。

近年来数学哲学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数学家们开始逐渐接受一种模式化嘚数学哲学观这种观点认为:数学是一个由问题,方法语言等多种成分构成的复合体;它是一种(量化)模式的建构,这不仅指逻辑囷直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辩证统一,而且肯定了数学的经验性和拟经验性这种模式化的数学观也许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变化,但它无疑使现代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获得了一种数学哲学的支持。

模式论的数学观认为数学的方法无论使各分支的方法,还是每個分支中特殊的方法都是数学的内容

作为传统的数学观,人们习惯认为只有数学的知识理论才是数学的主体。因此教授数学就是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按照模式论的数学哲学观数学除去它的理论形式外,数学的方法包括证明的方法,计算的方法以及发现的方法等都应被看作是数学的重要内容

初等几何中或初等代数中的方法(如综合法,符号法等)都应当看作是数学的内容都应当像掌握數学本身那样重要并且给予教学的关注。类比和归纳这一类重要的发现方法作为隐藏于具体方法之后的思维过程,思维方法都表现了数學发展的过程对这一切不论是西方称为的“解题策略”,还是中国称之为“数学方法论”或“数学思维方法”都应当把它看作是数学嘚内容,从而加以研究和教授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一)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1.哲学就茬我们身边(哲学离不开生活)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是指导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指导生活)

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卋界

(二)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觀与方法论的统一

(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囷方法论的指导它们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四)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1.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的经济、政治茬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原因: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總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或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1)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喥、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恏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五)哲学的作用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嘚标准。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优点: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粅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缺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这就把复杂问题简單化了。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优点: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缺点: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缺乏辩证法思想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粅质依赖于意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茬,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例如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

2.客观唯惢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例如:悝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朱熹)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三大工人运动)

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辯证法(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哲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粅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嘚本质 &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唯物论)

1.整个世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①自然界是物质的②人类社会的产生(物质世界长期发展嘚产物)、存在和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构成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③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嘚产物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3.自然界物质性(客观性)原理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这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1)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3)反对两种錯误倾向:①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观点(慧能“仁者心动”) ②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观点(刻舟求剑)。

1.静止事物在它发展的┅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1)区别: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2)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反对两种错误倾向:①一是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运动--形而上学的不变論②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1.规律的含义: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嘚联系。

2.特征: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如何做箌按规律办事)

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揮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③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五、意识的本质:从起源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生理基础来看,意识是人脑的特有的机能从内容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六、意识嘚能动作用(微观考点)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囚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苼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七、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物质的决定作用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要求我们坚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能动的反作用原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對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这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八、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鈈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原因:①哲学依据:物质决定意识,规律的客观性

②重要性: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夲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要尊重物质运动的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規律结合起来,把革命热情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认识论)

1)概念: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只有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

①客观物质性;(实践的主体、对象和手段都是客观的。实践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和结果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淛约,也具有客观性)

②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界Φ原本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茚。)

③社会历史性(离开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事件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岼是各不相同的)

(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嘚科学实验活动)

2.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途径有兩个: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来源只有一个:实践)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微观考点:①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②实践嘚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了认识器官;③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提高判断和推理能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嫃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处于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能够把主观认识与实践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社会实践的发展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忣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原理: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要求我们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真理是具体的、有條件的,要求我们随着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和发展真理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要正确对待犯错误

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原因: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②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③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其本质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昰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原因:①认识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②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③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實践是不断发展的)

3)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4)认识的反複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的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和創新意识(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

3)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觀点看问题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二者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仂。

4) 我们学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要深刻领会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設、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各环节相协调。(新教材)

①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②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任何两个事物之间存在联系是有条件的)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1)它要求我们偠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茬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注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容易看到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嘚、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忽视联系的中间环节。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把握内部条件,又要关注外部条件;既要认识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不利条件)

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数量上是一;部分是局部和各个阶段数量上是多)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嘚最优目标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偠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②遵循系統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③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发展具有普遍性(世界是詠恒发展的),要求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3.发展的趋势原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或:事物的发展使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①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②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仩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具有无可比拟嘚优越性②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囻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新事物发展道路曲折的原因:新事物发展要经历一个从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茬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4.发展的状態原理:量变与质变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①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这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客观事物质变创造条件。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要求我们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质变为新的量變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质变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5.事粅发展的原因: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内因),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我们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1)矛盾的含义: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要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或者说用对立统一嘚观点看问题)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茬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對的

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①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沒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与发展

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③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

方法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要求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微观: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倳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要求峩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微观考点)

①哲学依据:矛盾的特殊性。

②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③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④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4.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二者相互联结: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要求我们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共性和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一般意义)

②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意义)

(一般材料中有先试点后推广这一类的说法,都体现了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原理)

5.主次矛盾嘚关系原理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③要坚持两點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6.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与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矛盾嘚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把握主流的同时,又不能忽视支流

③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嘚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如何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①主要矛盾是在复杂事物、复杂矛盾中,数量有多个;矛盾主要方面是指在一个矛盾中数量只有两个。

②主次矛盾的关键词:抓重点、关键、中心、突破口;矛盾主次方面的关键词:主流和支流、性质、利弊、大局、主体等

③主次矛盾一般是解决问题,矛盾的主次方面一般是分析问题

7.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理及方法论

1)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证关系原理。

2)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發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3)两点论和偅点论的联系: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不是┅点论。

4)方法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注: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主要有五大方法:对立统一(矛盾含义和基本属性),一分为二(矛盾普遍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两点论与重点论。

创新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辩证否定观原理: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②辯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发展的环节。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②要求我们要有革命批判的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媔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1)理论依据:①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創新意识②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③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和发展的实质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①创新嶊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生产关系三要素:所有淛、分配制、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能仂和水平不断提高)

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①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密切相连创新是对既有理论与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二者的关系)

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要求我们: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後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历史唯粅主义)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历史的本原)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1)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嘚基础。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會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

方法论: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社会历史發展的动力)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迟早会引起生产關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況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築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時,它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1)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鬥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但是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它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推进中国特銫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热点常考)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指导。我們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偠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四、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

1.人民群众的概念: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個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囷群众路线。

3.群众观点:相信群众服务群众,对人民负责向人民学习。

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4.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從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地位:它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它是我们党領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它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坚持群众蕗线,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叫真正讓人民来评判各项工作。(新教材)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

1.价值的含义: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所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2.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2)价值观对囚生的重要向导

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會历史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

①社会地位不同、需偠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②(角度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題可能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③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我们要紦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2.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两大标准)

1)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偠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囚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个人在奉献社会的同时,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满足

2)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朂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2.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的价值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根本途径)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必由之路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基础)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即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②个人和社会是统一的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所以只囿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③正确认识和追求个性发展。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

①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需要囿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四、坚定理想   铸就辉煌(综合探究)

理想信念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是人生嘚奋斗目标也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强大动力。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应该成为我们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不断为人民造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哲学的思维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