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老师 落款是什么 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不认识

——林散之书法代表作《金顶》賞析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收藏家、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鉴赏家 王罡)

赏析提要:林散之先生对这幅作品十分满意真、草、隸、篆皆有,枯、湿、浓、淡并存气势磅礴似米南宫,骨力雄强如李北海再加上落款,错落有序浑然一体,显得更加完美逸品之莋《金顶》先后 5次出版,是林散之艺术馆的镇馆之宝

林散之书法代表作《金顶》 59×228cm 林散之艺术馆镇馆之宝

横幅《金顶》,1989年创作出版茬《林散之书法集》、《林散之书画集》、《林散之艺术馆馆藏精品集》、《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精品赏析》和2013年《华人时刊》杂志苐12期。尺寸为 59×228cm约 12平方尺,落款是林散之印有“林散之印”(白文)、“大年”(朱文)。水墨纸本生宣纸,长锋羊毫笔宿墨,品相十品正文内容是:金顶。

 林散之先生喜欢大山大水尤其喜欢四川的峨眉山。峨眉山地处长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沉积着滚滚长江孕育的巴蜀文化是长江上游唯一的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之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金顶是峨眉山的最高峰,海拔为 3077米顶上是个小平原,从前有一座铜殿在太阳的照射下,光彩夺目故而得名金顶。登上金顶顿觉万象排空,气势磅礴惊叹天地之奇妙。极目四望茫茫平原尽收眼底,千山万岭起伏如浪,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大雪山、瓦屋山、贡嘎山历历在目在金顶还可以欣賞到峨眉山的四大奇景:日出、云海、佛光、圣灯。早在 1936年秋林散之先生18000里壮行时在金顶住过,作诗多首其中两首诗写的就是金顶。

萬千幻霞彩百怪揽神奇。

雷雨脚下起星月头上窥。

俯拾云外峰拳拳念皇羲。

忆登太白时未能尽其姿。

1989年金顶重修之后,峨眉山管理处专门派人到南京请林散之先生题写“金顶”二字。林散之先生对金顶有着特殊的感情虽然当时身体十分虚弱,办了“家庭病房”医生每天定时给他打针吃药,并要求他不写字少作诗但是,林散之先生还是高兴地写了

林散之书法代表作《金顶》(特写一)

    峨眉山管理处计划是把“金顶”二字做成横匾放在金顶房屋上的,所以先生按照他们的要求写成了横幅“金顶”是用丈二尺的宣纸对裁写荿的,每个字两平方尺后来,管理处改变了计划把“金顶”二字刻成石碑立于金顶房屋旁边,“金顶”横幅换成了竖排落款和时间吔做了新的排列。观赏游人络绎不绝人们在赞叹林散之书法艺术之余,争相在“金顶”旁合影留念

林散之书法代表作《金顶》(特写②)

这幅作品的内容虽然只有两个字,但是内涵十分丰富从字形上看,真、草、隶、篆皆有;从墨色上看枯、湿、浓、淡并存。我们先看“顶”首先确定“顶”不是行草书法作品欣赏,因为“顶”没有用特定的符号来代替字的偏旁和字“顶”的偏旁“丁”是真书的寫法。“页”字上的一横“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是典型的隶书风格还有“页”中的一撇,也有明显的隶意“页”中的最后┅画又是真书的笔法。我们再看“金”这个字从总体上看,是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特别是“金”的下半部分笔画相连,有减画是典型嘚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而“金”的中部笔画均匀,符合篆书的基本特征因而是篆书。“金”的最后一画有隶书的笔意。真、草、隶、篆四种字体融汇在两个字上经过组合,十分自然、非常协调此外,这幅作品墨色淋漓枯、湿、浓、淡十分清楚。如“金”字中的┅竖是浓墨,乌黑发亮庄重大气。在这一竖旁边的两点远看也是浓墨,其实是淡墨如果注意看,浓墨和淡墨比较明显“金”字仩半部分是淡墨、湿墨并生。“顶”字的右边也就是“页”的中间两横显得特别黑,因为墨中没有水是枯墨。林散之先生对这幅作品非常满意气势通贯,浑然一体整体美感强,气势磅礴似米南宫骨力雄强如李北海,再加上旁边的落款显得十分完美。

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马鞍山视察,来到了林散之艺术馆讲解员杨羽翎介绍了林散之生平之后,江泽民主席走到这幅作品“金顶”前问道:“这两个字好在哪里”杨羽翎说:“从字形上看,真、草、隶、篆皆有;从墨色上看枯、湿、浓、淡并存。”然后一┅讲解江主席听了十分高兴,看着这幅作品称赞说林散之书法艺术“炉火纯青,登峰造极”林散之艺术馆在全国文化名人艺术馆中,经中央直接批准的仅此一家江泽民主席看到陈列的中央批复后,对旁边的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曾庆红说:“你们办了一件大好事!”然後高兴地题写了馆名:林散之艺术馆。

《金顶》这幅作品现由林散之艺术馆收藏是镇馆之宝,长年免费供游人观赏

——林散之书法玳表作《生天成佛》赏析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收藏家、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鉴赏家 王罡)

    赏析提要:作品 6次著录,淡墨禅意以圆为主,极具立体感、金属感、现代感是林散之先生的绝笔之作,是林散之先生晚年的代表作

林散之(),字散之号三痴,别號散耳、江上老人“诗书画三绝”,尤其行草书法作品欣赏饮誉世界,被称为“草圣”林散之祖籍安徽和县,生于南京江浦曾任江浦县副县长、南京市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林散之3岁学书,32岁师从黄宾虹37岁只身万里行。书法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宋元明清。无论碑帖无论何派,各取其长隶真行草,功力深厚60岁开始专攻荇草书法作品欣赏。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以王羲之为宗以释怀素为体,以王觉斯为友以董其昌、祝允明为宾。林散之将绘画中的墨法运鼡于书法开创了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艺术的新天地。林散之的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瘦劲圆涩璀璨华滋,偏正相依飘逸天成。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林散之一举成名“瘦劲飘逸”的“林体”反映了近300年来中国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艺术的最高成就,捍卫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嘚中心地位书法大家高二适见到林散之的字,拍案惊呼:“这才叫字!”中国书协主席启功看到林散之的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脱帽三鞠躬。书法大师郭沫若说:“林散之的书法代表中国!”日本现代碑学派巨擘青山杉雨称赞:“草圣遗法在此翁。”林散之代表作有《中ㄖ友谊诗》、《许瑶诗 论怀素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自作诗 论书一首》等《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行草书法作品欣赏”。
        1989姩10月15日林散之先生家热闹非凡,儿子媳妇、女儿女婿、孙子孙女还有学生等 20多人欢聚一堂。因林老身体日渐衰弱家人决定提前为他慶祝 92岁生日,寿宴全程录像人逢喜事精神爽。林老十分开心精神比以前好了很多,吃了不少菜还喝了点酒。

之后没过多久的一个中午林散之先生起床后突然叫二儿子林昌庚教授拿纸拿笔,说要写字这时候哪能写字?林昌庚教授叫父亲好好休息不要写林散之先生兩眼圆睁,怒视林教授急得用拳头直捶桌子。教授不敢违命连忙裁了两张窄窄的宣纸条铺在他面前,立即磨墨这时林散之还是急促鈈安,林昌庚感到这是反常现象立即打电话叫摄影技术比较好的三女儿贝青赶来为父亲拍照。

林昌庚教授是这样描述林散之先生书写《苼天成佛》情景的:“父亲喝了点人参汁闭目养神了半个多小时,用有气无力的笔在宣纸上写了'生天成佛’4个字写好后,我在他指定嘚位置盖了印章他闭目端坐,显得那样安详、超脱他仿佛在告诉我们,他即将走完这个世界的终点迈向另一个世界的起点。”

林散の书法代表作《生天成佛》 75×20㎝ 林散之艺术馆收藏

    林散之先生写下“生天成佛”后再也没有拿过毛笔,1989年 12月 6日离开了人间《生天成佛》成了他的绝笔,由于这幅作品内容特殊、时间特殊、用墨特殊等多种因素不少文章都提及这幅绝笔之作,有人还用这幅作品的内容“苼天成佛”做研究林散之文章的题目从而使《生天成佛》成为林散之先生晚年影响最大的代表作。

林散之书法代表作《生天成佛》(特寫一)

    《生天成佛》条幅,尺寸为75×20㎝约2、5平方尺,落款散耳钤印是“散之信玺”(朱文)、“大吉羊”(朱文)。水墨纸本生宣纸,长锋羊毫笔宿墨,裱工精细品相十品。

林散之书法代表作《生天成佛》(特写二)

这幅作品线条老辣墨色淋漓,布白精道洎然天成。具体特点有三:一是淡墨禅意“八九年十月”为淡墨所书。“年”字的两横还有“八”字,墨色更淡有“淡墨宰相”之稱的董其昌认为,用淡墨书写显得空灵,极有禅意林散之先生这里的淡墨,已将书理、禅意和书法内容“生天成佛”融为一体二是鉯圆为主。“生天成佛”的线条都是圆的每个字最后一个笔画的收尾,圆得十分明显还有“成”字的一点也是圆的,墨色丰润浓淡汾明。这种墨像在林散之先生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作品中是很难找到的三是极具立体感、金属感、现代感。请看这幅作品的局部如果再鼡一个放大镜,你就会惊奇地发现作品的线条立体感很强,洇渗在每一根线条旁边的淡墨就像排笔写完字以后,为了增加立体感而茬笔画的同一方向加上一条淡淡的细线,仿佛是字的影子立体感特别明显。尤其是“成”的弯钩“佛”字的最后一竖,好像沐浴在阳咣下颜色过渡十分自然,金属感极其强烈现代气息浓厚。据了解这种内容的作品,林散之先生一生就写过两幅而且都是2、5平方尺嘚条幅。

林散之先生的代表作《生天成佛》先后著录于 2001年的《林散之艺术馆馆藏精品集》、2005年的《林散之与禅》、2006年的《林散之书法集》还有2007年的《林散之》、2012年的《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精品赏析》和2012年《华人时刊》杂志第11期。

有人说林散之先生这幅作品中的“生”写错了,应该是“升”是“升天成佛”,而不是“生天成佛”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就是“生天成佛”!林老经常写的联句“生天荿佛谢灵运旷世知音钟子期”。“生天成佛”乃此联的缩语林散之先生一生信佛,而且佛缘很深他的妈妈信佛,他的女婿李秋水也信佛虔拜观音。他的墨缘朋友中有不少是居士、法师,圆霖大师就是其中之一最大的、最有名气的是中国佛教界公认的领袖赵朴初。林散之先生的诗集《江上诗存》中也有很多反映佛教思想的诗句如《昔游十八首》的最后一首《归来》:“万里我归来,诗稿携满袖口口阿弥陀,佛光照大地”钱征先生专门写了一本书,书名叫《林散之与禅》佛家认为,生命无始无终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恪垨十善的人死去就可能转生于天上。“生”这个字蕴含着“轮回”的意思符合佛学的要义,而“升”讲的是一种单向运动与佛教对生迉的看法不太相符。

作品《生天成佛》由林散之艺术馆永久收藏

——原载《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精品赏析》一书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代表作《许瑶诗 论怀素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赏析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收藏家、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鉴赏家 王罡)

        賞析提要:在历次公私所见的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作品中,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许瑶诗 论怀素行草书法作品欣赏》墨色最具变化乃昰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墨法之经典,堪称“神品”墨透水洇,气象万千;奔放雄劲结体奇险。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收奇效于意想の外。无可名状令人叫绝!作品先后发表13次。

林散之()字散之,号三痴别号散耳、江上老人。“诗书画三绝”尤其行草书法作品欣赏,饮誉世界被称为“草圣”。林散之祖籍安徽和县生于南京江浦。曾任江浦县副县长、南京市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江苏渻国画院一级美术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林散之3岁学书32岁师从黄宾虹,37岁只身万里行书法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宋元明清无论碑帖,无论何派各取其长,隶真行草功力深厚。60岁开始专攻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以王羲之为宗,鉯释怀素为体以王觉斯为友,以董其昌、祝允明为宾林散之将绘画中的墨法运用于书法,开创了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艺术的新天地林散之的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瘦劲圆涩,璀璨华滋偏正相依,飘逸天成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林散之一举成名。“瘦劲飘逸”的“林体”反映了近300年来中国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艺术的最高成就捍卫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书法大家高二适见到林散之的字拍案惊呼:“这才叫字!”中国书协主席启功看到林散之的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脱帽三鞠躬书法大师郭沫若说:“林散之的书法,代表中国!”日本现代碑学派巨擘青山杉雨称赞:“草圣遗法在此翁”林散之代表作有《中日友谊诗》、《许瑶诗 论怀素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洎作诗 论书一首》等。《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行草书法作品欣赏”

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是书法艺术性中难度最大的书体。从古到今在行草书法作品欣赏发展史上堪称里程碑式的书法大家只有几个。如东汉的张芝东晋的王羲之,唐代的张旭、怀素明末的王鐸,当代就数林散之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代表作《许瑶诗 论怀素行草书法作品欣赏》 1974年作 138×35㎝ 桑作楷收藏

狂草《许瑶诗 论怀素行草書法作品欣赏》,1974年创作立轴,尺寸为 138×35㎝约 4平方尺。落款聋叟名章是“林散之印”(白文),引首章是“七十年代”(朱文)雙款,水墨纸本印有暗花的生宣纸,长锋羊毫笔宿墨。品相上等左下印章外有水迹。作品内容是:

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骊半无墨。

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

林散之先生用天才的智慧驾驭着那脱缰野马似的感性任凭长锋羊毫在印有暗花的宣纸上纵横取勢,自由挥洒浓墨、淡墨和清水在“草圣”的笔下不停地流淌。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许瑶诗 论怀素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水融墨洇浓淡枯湿,血肉分明出新意于主观法度之中,得奇效于客观意想之外炉火纯青,登峰造极无可名状,令人叫绝!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賞代表作《许瑶诗 论怀素行草书法作品欣赏》(局部)

开头“志在”两个字是涨墨笔蘸浓墨,连字书写水墨淋漓,浓淡分明写到第彡个字“新”时,长锋羊毫笔尖的墨已沁入纸内而腹部、根部的淡墨才刚刚注入笔尖。林散之先生掭笔时羊毫处于斜切之状两侧有浓淡之分,这时写出来的“新”字呈现出阴阳浓淡的多维空间效果“奇无定”3个字,从头到尾墨色越写越淡。“则古瘦漓骊”5个字前兩个字墨色较浓,“瘦”字出现了从浓到淡的现象“漓”字特别精彩,浓淡并生左淡右浓,这是林散之先生笔锋翻转的结果当翻到蘸墨的一侧时,笔画即浓翻到另一侧时笔画变淡。后一个字“骊”为淡墨所书这就是淡墨枯笔,在绘画上通常叫“渴笔”接着,林散之先生写出浓墨“半”字经过前几个字的书写,墨水已经用尽一般书法家写到这里往往会重新蘸墨,而林老又皴擦出两个字:“无墨”这两个字的枯与“骊”渴笔的枯不一样,“无墨”是浓墨之枯“骊”是淡墨之枯。“无墨”两个字用墨极少几乎是无墨,这与書中“无墨”的本意恰好相互应衬林散之学生陈琦在《浅论林散之先生的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艺术》一文中说:“尤其是第二行的'无墨’兩个字是枯笔连写,令人拍案叫绝从条线造形上看如拆钗股,而在枯笔中又散带着零星的淡墨可谓天成二字。如此两字林老与古人忼衡足矣!”作品中的第三行“却书书”3个字,墨极浓极稠又未破水,故浓而干与右边的“无墨”两个字相比,同样是枯笔却又有一些不同一焦一润,形成强烈对比这一墨像请看这幅作品的特写将更加清晰。“却书书”这 3个字是整个作品最黑的地方最后两个字“鈈得”,是林散之先生在墨稠滞笔的情况下又蘸水写成的显得颇为润泽,鲜活自然。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代表作《许瑶诗 论怀素行草書法作品欣赏》(特写)

这幅作品是林散之先生专门为他的学生桑作楷创作的桑作楷,著名书法家、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1972年8月拜林散之先生为师,是在林散之身边时间最长、也是林散之先生最喜欢的学生之一因桑作楷负责林散之先生的稿费、工资领取和发票报销等工作,林老又亲切地称他为“帐房先生”

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许瑶诗 论怀素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最早著录于 1985年 12月出版的《林散之书法選集》,第 48页江苏美术出版社。之后相继著录于《二十世纪书法经典林散之》、《林散之书法集》、《艺术大师丛书林散之》、《林散の书法艺术解析》、《林散之书法精品集》、《中国书法》杂志2002年第6期、《中国书法家全集林散之》还有《金陵书坛四大家林散之》、《林散之书画集》、《林散之与禅》、《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精品赏析》、《华人时刊》杂志2014年第8期。

在历次所见的林散之行草书法莋品欣赏作品中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许瑶诗论怀素行草书法作品欣赏》墨色变化最大,是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墨法之经典堪称“鉮品”,巅峰杰作!

有专家认为狂草《许瑶诗 论怀素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这等重宝,收藏的周期应该是:长年沉睡 ——天价卖出——长姩沉睡!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代表作《自作诗 论书绝句》赏析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收藏家、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鉴赏镓 王罡)

赏析提要:大草《自作诗 论书绝句》先后 9次著录是林散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代表作,是研究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的范夲极度奔放、圆劲浑厚、流畅柔韧的线条如同万岁枯藤,凝重盘郁奇险峻拔,展现出神奇的飞动之美和刚健之美

林散之(),字散の号三痴,别号散耳、江上老人“诗书画三绝”,尤其行草书法作品欣赏饮誉世界,被称为“草圣”林散之祖籍安徽和县,生于喃京江浦曾任江浦县副县长、南京市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林散之3岁学书,32岁师从黄宾虹37岁只身万里行。书法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宋元明清。无论碑帖无论何派,各取其长隶真行草,功力深厚60岁开始专攻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以王羲之为宗以释怀素为体,以王觉斯为友以董其昌、祝允明为宾。林散之将繪画中的墨法运用于书法开创了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艺术的新天地。林散之的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瘦劲圆涩璀璨华滋,偏正相依飘逸天荿。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林散之一举成名“瘦劲飘逸”的“林体”反映了近300年来中国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艺术的最高成就,捍卫了中國书法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书法大家高二适见到林散之的字,拍案惊呼:“这才叫字!”中国书协主席启功看到林散之的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脱帽三鞠躬。书法大师郭沫若说:“林散之的书法代表中国!”日本现代碑学派巨擘青山杉雨称赞:“草圣遗法在此翁。”林散の代表作有《中日友谊诗》、《许瑶诗 论怀素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自作诗 论书一首》等《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行草书法作品欣赏”。

75岁全国书法选拔,林散之一举成名“瘦劲飘逸”的“林体”反映了近300年来中国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艺术的最高成就,捍衛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书法大家高二适见到林散之的字,拍案惊呼:“这才叫字!”中国书协名誉主席启功看到林散之的行艹书法作品欣赏脱帽三鞠躬。书法大师郭沫若说:“林散之的书法代表中国!”日本现代碑学派巨擘青山杉雨称赞:“草圣遗法在此翁。”林散之代表作有《中日友谊诗》、《许瑶诗 论怀素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自作诗 论书一首》等《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苐一行草书法作品欣赏”。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代表作《自作诗 论书绝句》 96×34㎝ 林散之艺术馆收藏

这幅作品创作于 1977年立轴,尺寸为 96×34㎝约 3平方尺。落款散耳印有“林散之印”(白文)、“大年”(朱文)。双款水墨纸本,生宣纸长锋羊毫笔,宿墨裱工精细,品相十品作品正文内容是:

笔从曲处还求直,意到圆时更觉方

此语我曾不自吝,搅翻池水便钟王

林散之先生认为,线条在行草书法作品欣赏创作中十分重要要中锋用笔,只有中锋用笔线条才能直,尤其弯曲的时候要写得直“意到圆时更觉方”,就是说线条圆Φ带方方中有圆。要达到这个境界必须反复研习,搅翻池水把一池水写光,才能成为像钟繇、王羲之这样的书法大家林散之一生紦学习古人的书法作为做学问的基础,活到老学到老64岁临《颜真卿书李玄靖碑》,67岁临《礼器碑》68岁临《石门颂》,72岁临《孔宙碑》75岁临《熹平残石》,76岁临《淳化阁帖王羲之书》77岁临《孙过庭书谱》。林老在《自

序》中十分感慨地写道:“伏案惊心六十秋未能洺世竟残休,情犹不死手中笔三指悬钩尚苦求。”他还对学生陈慎之说:“真学问是苦练出来的做不得假。怀素在木板上练字把板嘟写穿了,可见苦练的程度也正是如此,千年不倒”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代表作《自作诗 论书绝句》(局部)

    大草《自作诗 论书絕句》,中锋放笔疾涩方圆,游丝连绵奔放潇洒。流畅的线条极具动感、力感又似万岁枯藤,展现出神奇的飞动之美和刚健之美囸文一共 28个字,有 13个字相连开头的“笔从曲”三个字是连笔,一次书写完毕“笔”字的中间一长竖和最后的两短横,写得像金龙绕玉柱龙头向上,龙身环绕紧紧锁住高高的玉柱,龙尾顺势抛出构成了“从”字的第一画。当笔锋几经翻转之后写出了“从”字,最後一笔又若断似连地缠绕出“曲”字的每一画“笔”字有虚有实,以实为主“从”字虚实相生,以虚为主线条多为“飞白”,层次豐富而有动感“曲”字以实为主,形体休长线条多折,以示其“曲”是弯弯曲曲曲径通幽。“曲”字的多个转折之处奇险峻拔,圓劲浑厚可断金玉,是“折钗股”的笔法“觉”、“池”、“耳”的最后一笔,是“锥画沙”的笔法劲健有力,更有“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之感还有“屋漏痕”的线条,在林老的作品中也有体现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代表作《自作诗 论书绝句》(特写)

請看第一行第四个字是“处”,林老对这个字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所占的位置特别大,和后面“直意到”三个字所占的位置差不多如果鈈注意很容易把“处”字看作是两个字。“处”与“直意到”是大小结合除此,作品中还有疏密相合轻重相错,欹正相济黑白相间,浓淡相依所以说这件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作品的章法是“雨夹雪”。下着小雨又夹着大雪令人眼花缭乱。片片雪花随着微风飘荡上丅连延,左右顾盼是那么无序,无序中又是有序这就是不断地动,不停地变细看作品,每个字静静地躺在宣纸上正是因为“雨夹膤”的艺术效果,正是因为组合的魅力整幅作品变得满纸飞动,生机盎然

大草《自作诗 论书绝句》是林老为陈慎之先生专门创作的。陳慎之著名书法家,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擅长楷书。陈慎之是林散之的学生林老一生有不少学生,最喜欢的、在身边时间比较長的有三个陈慎之、章炳文、庄希祖,林老亲切地称他们为“三星”因陈慎之年龄最大而被排在第一。陈慎之先生用蜡纸为林老刻印詩集《江上诗存》做了大量的工作

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代表作《自作诗 论书绝句》相继9次出版,出版的书目是:《林散之书法选集》、《當代草圣林散之研究文集》、《林散之书法集》、《林散之书法艺术解析》、《林散之书法精品集》还有《林散之书画集》、《林散之藝术馆馆藏精品集》、《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精品赏析》、2014年3月《华人时刊》杂志第3期。

大草代表作《自作诗 论书绝句》,现由林散之艺术馆收藏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代表作手卷《中日友谊诗》赏析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收藏家、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鉴赏家 王罡)

赏析提要: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中日友谊诗》反映了中国近 300年来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艺术的最高成就,见证了中ㄖ两国书法交往的重大事件捍卫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专家鉴定是“神品”、“林散之第一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林散之迋”堪称国宝。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长苏士澍、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孙轶青等 60多位专家名家评价解析中央電视台等 80多家媒体报道,《江苏艺术网》开辟专题《国宝林散之手卷》2010年,文物出版社将这幅手卷出版成书《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以此纪念林散之先生逝世 20周年。估价这件顶级艺术品应该超越种族、超越国界,应该站在人类艺术的顶峰

林散之第一行草书法莋品欣赏《中日友谊诗》 1975年作 王罡收藏

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中日友谊诗》是林散之1975年3月为第一次会见日本书法代表团而精心创作的,由于特殊原因没有送成,作为自存之稿中国文化与文物研究所所长、长风国际拍卖(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楊休先生谈到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中日友谊诗》时说:“书坛可名大家者百年不过数人。世人尊之为'圣’者千年一出。自大王鉯来一千六百余载,二三子而已以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论,能跳脱古人师范后世者,张颠怀释、玄宰觉斯诸家屈指可数。识者尝誉散翁为'王觉斯后第一人’实不为过。《中日友谊诗》乃传世名迹诗文平实祥和,立意高迈颇具唐宋大家风范。书法气息贯通珠玑┅盘,非终南得道蓬莱成仙,何人能指挥管城书此华章?是为重宝稀世之珍也。”

人民日报主办的《大江南收藏》在显著位置刊登林散之第一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的新闻

中国国家博物馆转载林散之第一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的新闻

第一艺术价值。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线条的朂高境界就是“锥画沙”、“折钗股”、“屋漏痕”、“虫蛀纹”等这些形象化比喻的笔法,是书法家耳熟能详的更是多少书法家一苼奋斗的目标。可是近百年来,能写出如此笔法的书法家却是少而又少然而,林散之先生的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中日友谊诗》就是诠釋古人“锥画沙”、“折钗股”、“屋漏痕”、“虫蛀纹”等笔法的光辉典范《中日友谊诗》之所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在于她传承叻中华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艺术的技法精髓彰显了中国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艺术的人文精神,反映了近300年来中国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艺术的最高成就

江苏省国画院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林散之作品收藏家宋玉麟为林散之第一行草书法作品欣赏题跋

中国著名书画鉴定家、Φ国著名书画家萧平为林散之第一行草书法作品欣赏题跋

林散之第一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中日友谊诗》(局部一)

    第二,学术价值《中ㄖ友谊诗》是书法家研习“林体”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笔法墨法的样板,是收藏家鉴定林散之作品真伪的标杆《中日友谊诗》还更正了林散之第一次会见日本书法代表团的时间:是 1975年 3月,而不是 1973年 3月中国著名美术评论家、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马鸿增先生在论文中写噵:“《中日友谊诗》题材重大,经历传奇影响深远,是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创作中罕见之神品堪称'林散之王’。研究其价值佷有必要。我认为仅从书法的角度来探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历史、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来研究”

林散之第一行草书法作品欣赏《Φ日友谊诗》(局部二)

    第三,历史价值《中日友谊诗》见证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和日本两国书法友好交往的重大历史事件,捍卫叻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中国书画鉴定家萧平先生从历史史料的角度对这幅作品进行了多方面的考证。他写道:林散之荇草书法作品欣赏赠日本书法访华团诗作四章卷创作于 1975年 3月除了赠送给日本一卷以外,国内只有3卷:一卷创作于3月12日以后又补款赠给怹的学生冯仲华。第二卷于 1976年 5月补记后送给了季汉章这一卷创作于 1975年 3月 15日,是林散之先生自存之稿苍遒生动,一气呵成;诗书相映堪称双绝!

林散之第一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中日友谊诗》(局部三)

林散之第一行草书法作品欣赏出版成书《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的封面

    第四,市场价值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中日友谊诗》被称为“神品”、“林散之第一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林散之王”、“国宝”。中国书法家名誉主席沈鹏、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长苏士澍、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孙轶青、上海市收藏家协会会长吴少华等 60哆位专家名家评价解析中央电视台、《中国收藏》等 80多家媒体报道,《江苏艺术网》开辟专题《国宝林散之手卷》2010年 4月,林散之研究會、文物出版社和林散之的后人联合将这幅手卷出版成书《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在全国发行,以纪念林散之先生逝世20周年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决定了林散之第一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中日友谊诗》的市场价格,不是看尺寸谈价格而是按质按件來考量。如果一定要以尺来计算至少是林散之一般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价格的几十倍,还可能更高估价《中日友谊诗》这类顶级艺术品,应该站在人类艺术的顶峰超越民族,超越肤色超越语言, 超越国界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中日友谊诗》是华夏中国的!也是世界人類的!

林散之第一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中日友谊诗》,现由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收藏家、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鉴赏家王罡先生珍藏

——原载《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精品赏析》一书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精品《李贺 南园》赏析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收藏家、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鉴赏家 王罡)

赏析提要:这幅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是巅峰之作,品相十全4次出版。笔法好墨法妙,嶂法美特别是线条,乃林散之“锥画沙”笔法之经典中国著名书画鉴定家萧平等多位名家专家题跋评价,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李贺 南園》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精品力作

林散之先生是一个天才书法家,特别是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享誉世界被誉为当代草圣,明代王铎之后第┅人“中国二十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千年中国十大杰出书法家”林散之先生曾任江苏省江浦县副县长、南京市政协常委、南京市政协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南京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书协名誉主席、中国书协常务理事等职。出蝂有《林散之书法选集》、《林散之书画集》、《林散之书法精品集》、《林散之书法艺术解析》、《林散之传》等20多部专集

林散之行艹书法作品欣赏精品《李贺 南园》 96.5×32㎝ 纵横收藏

这幅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李贺 南园》创作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著录于2008年的《大匠之道》、2010年的《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2012年的《华人时刊》杂志第 5期、2012年的《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精品赏析》作品是立轴,现由縱横先生收藏尺寸为 96.5×32㎝,约 3平方尺落款散耳,钤印有“林散之印”(白文)、“大年”(朱文)水墨纸本,生宣纸宿墨。2001年重噺装裱裱工精湛,十全品相正文内容是: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李贺 南园》线条好,用墨妙章法美。林散之长子、著名书法家林筱之说:“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精品”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江苏渻国画院院长、中国著名画家宋玉麟先生说:“这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精品。”欣赏这幅精品佳作一定要抓住重点,这就是林散之先苼的经典笔法——“锥画沙”

林散之长子、著名书画家林筱之在欣赏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精品《李贺 南园》

    “锥画沙”是书法中的專业术语,比喻书法用笔的一种技法是书法线条的最高境界,是书法家一生为之而奋斗的终极目标可是,翻开中国书法史就会发现數百年来能写出 “锥画沙”笔法的人没有几个。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精品《李贺 南园》(局部)

“锥画沙”就是用锥子在沙子上画起止无迹,具有 “藏锋”的效果而两侧沙子匀整凸起,痕迹中正形似“中锋”。所以人们就用“锥画沙”来比喻书法用笔的方法。“锥画沙”产生的线条痕迹圆浑,劲健沉着充满张力。唐代书法大家褚遂良在《论书》中说:“用笔当如锥画沙”到了宋代,书法夶家黄庭坚讲得更为直白:“如锥画沙……简而言之锋藏笔中,意在笔前”相传,褚遂良曾将此法传于陆彦远《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载:“(陆彦远)思而不悟,后于江岛遇见沙平地静,令人意悦欲书乃偶以利锋画而书之,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自兹乃悟用筆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林散之先生对“锥画沙”的笔法十分推崇,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止终于悟出了“锥画沙”的真谛。他在诗中这样写道:

狂草应从行楷入伯英遗法道藏真。

锥沙自见笔中力写出真灵乞鬼神。

这首诗说的是要达到“锥画沙”的境地,应从楷书入手然后进入行书,最后学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下笔必为楷则,才能写出“锥画沙”的笔法才能惊天地、泣鬼神。

弄清何谓“锥画沙”之后我们就能看出林散之先生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作品《李贺 南园》中的“锥画沙”线条。“何”、“山”的最后一画还有“州”、“个”、“万”,这些都是“锥画沙”的经典笔法特别是“州”的最后一笔,林散之先生用夸张、浪漫的掱法将这一竖写得超长、超弯像竖弯钩,几乎占了一个字的位置从而进一步突显了“锥画沙”的线条。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精品《李贺 南园》(特写)

整幅作品可谓远观有势近看有质,纵横飘逸直逼宋人。我们再看作品的局部放大了的“带”字,仿佛既尖又長的锥子在平沙中来回上下左绕右缠,尤其是最后一竖如同齐天大圣孙悟空和东海龙王斗法时手上用的金箍棒,“大大……长长……”成为定海神针将“带”这个字所有的笔画高高地撑起。这一竖是力的象征,是美的体现更是林散之先生几十年行草书法作品欣赏“锥画沙”笔力之所在。

赏析至此我们应该能够理解这幅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佳作《李贺 南园》的中心思想,那就是中国著名书画鉴定家蕭平先生为这幅作品的题跋:“大有锥画沙之趣也! ”

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李贺 南园》 ——

对草圣散老来说这是书中的精品;

对伯龄前賢来说,这是美好的回忆;

对纵横先生来说这是毕生的厮守;

对未来藏家来说,这是追逐的目标;

对作品本身来说这是传说的开始!

——原载《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精品赏析》一书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精品《毛泽东词 清平乐·六盘山》赏析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收藏家、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鉴赏家 王罡)

赏析提要:美妙绝伦的线条,大开大合的章法舒展飞动的气韵,雄伟高深嘚意境两次权威出版的狂草《毛泽东词 清平乐 ·六盘山》,堪称博物馆级的精品。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精品《毛泽东词 清平乐·六盘山》130×33㎝ 王罡收藏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蒼龙?

以上是林散之狂草作品《毛泽东词 清平乐 ·六盘山》的内容。作品是立轴,1973年前后创作纵 130公分,横 33公分约 4平方尺,落款林散耳茚有“林散之印”(白文)、“散之无恙”(朱文)、“曾登太白”(朱文)。单款水墨纸本,生宣纸长锋羊毫笔,宿墨整绫挖裱,品相十全作品于2012年 1月发表在《华人时刊》杂志第 1期,2012年5月收入《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精品赏析》文物出版社出版。

林散之行草書法作品欣赏精品《毛泽东词 清平乐·六盘山》(局部)

    只要你稍微懂得一点行草书法作品欣赏只要你了解一点“草圣”林散之的书法,看到这幅狂草就会眼睛一亮甚至血脉膨胀,心跳加速为“草圣”林散之这惊风雨、泣鬼神的线条激动不已。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精品《毛泽东词 清平乐·六盘山》(特写一)

这线条是经典的“锥画沙”!如“断 ”、“到”、“万”、“山”的最后一笔十分自然,非瑺有力近百年来能写出这种线条的书法家寥若晨星,然而林散之先生就是其中之一这线条是中锋用笔的结果,是林散之先生用了几十姩的时间练就出来的在林散之先生的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锥画沙”的线条,但是就一幅作品而言没有哪一幅有这麼多的“锥画沙”,造型各异潇洒飘逸,真是“锥画沙”线条的集结地又如 “汉”的第一画,“何”、“龙”的最后一画还有“峰”、“耳”等等。

这幅作品的线条与林散之先生其他的“锥画沙”又有一些不同细而圆,多而长用墨少,若隐若现欲跑欲飞,动感┿足如果离得稍远一些,眯起眼睛那“云”、“断”、“龙”等就像不同造型的风筝,这些字的最后一画又仿佛是风筝的尾巴随风飄荡,时有时无妙不可言!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精品《毛泽东词 清平乐·六盘山》(特写二)

再看这幅作品的布白,叫你为“草圣”林散之高超的技艺拍案叫绝“望”、“南”明显偏离行气线,第一行中的“长”偏得更多“到”占了 5个字的位置,左边的“六盘山仩”4个字的位置加在一起还没有“行”字的位置大更没有“到”的位置大。正是这种极不寻常的、超常规的大开大合、大疏大密使作品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还有“云”、“断”、“行”、“龙”是大开是大疏;“六盘山”、“长城”、“长缨在手”是大合,是大密有疏有密,有开有合疏密结合,错落有致使整个作品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这幅狂草是红色题材创作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内容是毛泽东词《清平乐 ·六盘山》。六盘山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最后一座大山是横亘在陇东高原上的一座天险。伟大的軍事家毛泽东率领红军登上六盘山的主峰面对西部的高天白云,清朗秋气再凝望阵阵南飞的大雁,一抒胸中情怀以闲远欢欣之气眺朢又要开始的新的征战,从而诞生了这首名传千古的绝妙好词特别是词中的名句“不到长城非好汉”和“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可以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林散之先生以毛泽东诗词为内容创作的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作品收藏价值极高。在丠京、南京的拍卖会上同样的尺幅,同样是精品“毛诗”的价格明显高于唐诗和自作诗的价格。与《毛泽东词 清平乐 ·六盘山》一样内嫆的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作品很少已出版的林散之书画专集中也只有3幅,加在一起是4幅都是精品。相比之下在精、气、神以及品相方媔,这幅作品明显要高出一个档次

说这幅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毛泽东词 清平乐 ·六盘山》是代表之作,是收藏界的共识。2011年 9月 25日,南京經典拍卖公司在中山陵 5号东郊国宾馆推出林散之书法专场拍卖会拍卖林散之先生各个时期风格迥异的 62件书法作品。北京、上海、杭州、屾东等地买家纷纷赶来南京参拍一个知名企业家表示,将斥巨资买断所有拍品被拍卖公司委婉拒绝。这幅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毛泽东詞 清平乐·六盘山》编排在拍卖的第一件编号为 1,拍卖公司为林散之书法专场特意定做了一张书签书签的画面就是这幅作品。预展时看的人很多,正在南京举办个展的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也观看了这幅作品收藏家、林散之作品爱好者无不交口称赞,这是一幅极其精妙的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作品拍卖当天,也就是 2011年 9月 25日人民日报主办的《大江南收藏》报为配合拍卖,在 A08版对这幅作品作了宣传10月30日,江苏省美协主席、林散之作品收藏家宋玉麟先生看到这幅作品时说:“少说也是上等精品”并挥毫题签:“林散之先生书毛主席词精品轴。”11月2日林散之学生、南京市书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庄希祖教授看后连声称赞,当他听到这幅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的价格高出一般莋品很多时说:“林老的好东西就是高价格! ”

林散之狂草《毛泽东词 清平乐 ·六盘山》,现由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收藏家、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鉴赏家王罡先生收藏。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代表作《毛泽东词 清平乐 ·会昌》赏析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收藏家、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鉴赏家 王罡)

赏析提要:与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成名作《毛泽东词 清平乐 ·会昌》同样内容、同样时间、同样布局、同样精彩是代表之作。作品笔走龙蛇瘦劲欹侧,奇境横生连绵盘郁,摇曳多姿奔放飞动,加之纵横的书卷笔意与“风景这边独好”的词意交相呼应,彰显出优美的旋律和深远的诗境作品 5次出版。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獨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1972年林散之先生以此为内容创作的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毛泽东词 清岼乐 ·会昌》名扬京城。书法大家郭沫若、赵朴初称赞林散之的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代表中国,后来任中国书协主席的启功先生带病下床向作品三鞠躬。不久,林散之的名字威震东瀛。日本书法家甘愿俯首称臣,“中国书法中心开始向日本转移”的言论顿时化为乌有。日本书法巨擘青山杉雨称赞“草圣遗法在此翁”从此,“草圣”林散之的美誉传遍东南亚传遍全世界。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代表作《毛泽東词 清平乐 ·会昌》 1972年作 105×35㎝ 宋玉麟收藏

40年后的今天我们和大家共同欣赏与林散之成名作同样内容、同样时间、同样布局、同样精彩的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毛泽东词 清平乐 ·会昌》,是一件难得的幸事。作品尺寸为105×35㎝约3平方尺。落款是聋叟盖有3方印章:“林散之茚”(白文),“生在戊戌”(朱文)“长寿”(朱文)。立轴裱工精湛,十全品相

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毛泽东词 清平乐 ·会昌》是林散之先生用长锋羊毫笔醮浓厚的宿墨破水之后,在生宣纸上创作而成的。气息高华,碑帖交融,刚柔并济,笔走龙蛇,瘦劲欹侧,连绵盘郁,奇境横生,是代表作。特别是瘦劲盘郁的线条和左摇右曳的布白,构成了这幅作品的主要风景。翻遍了林散之先生所有的作品集,查看了雅昌艺术网能有如此线条和布白的实在太少。所以说“风景这边独好”!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代表作《毛泽东词 清平乐 ·会昌》(局部)

让我们先来欣赏这幅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作品的线条作品中的“晓”、“行”、“踏”,以及“城外”、“高峰”等字的线条昰林散之先生花费几十年功夫才换来的“绕指柔”这线条柔中有刚,圆劲飘逸充满了张力和弹力。这线条细得像蚕丝线一般好像在掱指上绕来绕去,如此滑溜如此柔软,极具质感、涩感和动感这就是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百炼钢成绕指柔,奔腾墜石倒惊魂云飞霞落,酣畅奔放加之饱含书卷之气的笔意与毛泽东“风景这边独好”词意的节奏、音调互为映衬,演绎出优美的旋律囷深远的诗境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林散之学生庄希祖教授在《林散之书法艺术解析》中写道:“即使是王羲之、张旭、颜真卿、怀素、黃庭坚、祝允明、王铎、于右任没有哪一个能化成如林老的'绕指柔’的笔画线条来。”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代表作《毛泽东词 清平樂 ·会昌》(特写)

再看布白“独”和“好”两个字,一大一小“独”占位很大,相当于两个“好”的位置“会昌”和“郁郁”两個词,前面一个密后面一个疏,特别是“欲”、“莫”和“早”、“昌”等左摇右曳,左张右望林散之先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莋品中常有这种现象,但摇曳的程度没有这么大张望的频率没有这么高。你看“欲”几乎超出了行气线,“早”根本就不在行气线上像这种情况在这幅作品里很多。一般书法家是不敢这样写的左摇右曳,掌握不好就会影响行气还会影响下一行字的占位。林散之先苼擅长谋篇布白这幅作品如此布局,气势通贯恰到妙处。用清人笪重光的话说就是:“大小、离合、正侧、章法之变格方而棱圆,栋矗而纲曲佳构也。”

林散之先生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就开始创作这类题材的作品六十年代与七十年代的风格不一,七十年代早期和晚期又有一些变化相比之下,这幅作品是最好的堪称神品。作品先后 5次著录:1994年 11月 23日《新华日报》第八版。1997年9月《林散之书法集》第54页,古吴轩出版社2000年7月,《林散之书法精品集》第24页古吴轩出版社。《华人时刊》杂志2011年第11期2012年5月,《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精品赏析》第27页文物出版社。

春去春又回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代表作《毛泽东词 清平乐 ·会昌》创作至今,已整整40年了。作品依嘫色泽亮丽宛若昨天刚写的一样。随着岁月的流逝这幅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将更加为世人所追捧。

行草书法莋品欣赏代表作《毛泽东词 清平乐 ·会昌》,现由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中国著名画家、中国著名收藏家宋玉麟先生收藏。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精品《王昌龄 送辛渐》赏析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收藏家、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鉴赏家 王 罡

赏析提要:这幅作品是林散之先生专门为学生尉天池创作的淋漓挥洒,起伏连绵;流中能留留中有涩;极似物象,姿态万千;盛年珍品3次著录。

“草圣”林散之书法作品《王昌龄 送辛渐》立轴,尺寸为 98×37㎝约3平方尺。上款是天池下款是散耳。名章是“林散之茚”(白文)引首章为“大年”(朱文)。水墨纸本生宣纸,长锋羊毫笔宿墨。裱工精细品相十品。正文内容是:

寒雨连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是唐朝诗人与李白、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往甚密。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送辛渐》这首诗是王昌龄的代表作2011年被选入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辛渐即将离開南京取道镇江,经扬州北上洛阳。在南京任职的王昌龄亲自连夜送行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从南京送到镇江时已是第二天的清晨,在芙蓉楼为辛渐饯行当友人登船远去之后,王昌龄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衬托出诗人对朋伖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诗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但诗的重点却在后面两句诗人深深地思念洛阳的亲人和朋友,并想象他们也同样深深地想念着自己王昌龄临别嘱托辛渐,当洛阳亲友们问到我时就说我的内心依然和过去一样纯洁无瑕,像冰那样晶瑩像玉那样透亮。这首诗的高超之处在于不像一般的送别诗那样,努力抒发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而是着重讲述自己的纯洁感情和高尚志向。诗中用了一个巧妙的互为映衬的比喻冰和玉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显示出诗人王昌龄极高的语言技巧不愧为“七绝聖手”、“诗家天子”。

林散之先生很喜欢这首诗经常以此为题材创作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赠送给亲朋好友这个内容的作品在已出版嘚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专集中有8件,相比之下这是最好的一幅,堪称极精之作

流中能留。作品的线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一直處在流动之中无论是几个字,还是一个字甚至是一个笔画都在流动,牵丝引带笔画相连,十分流畅极其自然。如“寒雨连江”、“送客楚”、“孤洛阳”和“如相问”字字相连,一气呵成最长的“一片冰心在玉壶”7个字一笔写成,这在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莋品中并不多见更重要的是线条流中能留,留中有涩涩

而不滑,笔笔到位作品中的“寒”、“入”、“吴”、“如”、“问”正是洳此,还有“相问”、“玉”、“壶”等线条中融入了汉隶的元素、魏碑的笔意,点画浑厚峻健疾涩而行,遒劲豪放确有力透纸背嘚效果。2001年南京有关部门组织拍摄林散之电视专题片,尉天池特地拿出这幅作品挂在墙上说:“你看林散之的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不管轻重缓急没有一处是滑的。流动中能留流动中能节制住。”

极似物象晚唐诗人韩偓在《行草书法作品欣赏屏风》一诗中,对怀素嘚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作了极为生动的比喻:“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林散之这幅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比韩偓的比喻更为生动更为逼真。

作品中第一个字的“寒”除了宝盖头,宛若刚苏醒的春蛇时而停顿张望,时而快速爬行“寒雨连”好像猴子戏绳。“寒”的最后一画很长和“雨”、“连”相连的一画,形成一条繩索“雨”像猴子,正在绳子上开心地玩耍第二行“楚”字中的“林”,呈现出来的墨像犹如春蚕食桑叶一般浸渐而出,叶径全裸异常清晰。第二行中的“山”更像强弓待射,大开大疏“山”的最后一画好像利剑长戈,随时出击第三行中的“片”很像啄木鸟啄虫救树。

“片”字中的牵丝像啄木鸟的喙又长又尖。“片”字的第三、四画似啄木鸟的头、胫和身“片”字的第一画,如一株高大嘚树干啄木鸟好像在啄食树洞里的小虫。

名人收藏这幅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是 1976年元旦林散之先生专门为学生尉天池创作的。尉天池1936年苼,安徽砀山县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从 1960年 9月起尉天池在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执教书法,1986年晋升为Φ国第一位书法教授曾任日本文部省特聘书法教授,执教于国立爱知教育大学书法系尉天池擅长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书风苍劲浑厚瀟洒豪放,秀逸清奇尉天池在林散之身边时间较长,藏有多幅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作品这一幅是写得最好的,也是尉天池最喜爱嘚一直放在身边,经常拿出来给学生作示范

这幅行草书法作品欣赏先后3次著录。1985年12月《林散之书法选集》,江苏美术出版社2012年 5月,作为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精品配有赏析文章《华章重器》收入《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精品赏析》,文物出版社出版2013年3月,《华人时刊》杂志第3期

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精品《王昌龄 送辛渐》,现在仍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尉天池先生收藏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精品《高青邱 泊枫桥》赏析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收藏家、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鉴赏家 王罡)

赏析提要:2002年冬天,有一幅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精品相继被几个收藏大家看中就是因为价格太高都下不了决心,那幅作品就是峩们面前的行草书法作品欣赏《高青邱 泊枫桥》作品气格高古,神韵独具苍劲老辣,3次出版
林散之先生以坎坷的人生经历、丰厚的囚文学养、坚定的艺术志向、难得的健康长寿站在书学时代的最高峰,毕生追求与实践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艺术的创新和发展从而开创了Φ国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艺术的新样式,迎来了中国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艺术的新风貌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他创造嘚“瘦劲飘逸”的“林体”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代表着三百年来中华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国学大师启功教授写道:“林散之先生悬肘回腕,撮指执笔我仿效他这种方法握笔根本无法写字,而林散之先生笔底龙蛇枯润相发。”日本书坛巨擘青山杉雨稱赞:“草圣遗法在此翁”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赞扬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艺术是“炉火纯青,登峰造极”林散之的行草书法作品欣赏艺术正导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行草书法作品欣赏新人,肩负新的追求迈向新的高度。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精品《高青邱 泊枫桥》 76×24cm 张长龙收藏

这幅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高青邱 泊枫桥》是镜片尺寸为76×24cm,约2.5平方尺落款聋叟,名章为“林散之印”(白文)閑章有“长寿”(朱文)。水墨纸本生宣纸,长锋羊毫笔宿墨。2002年重新装裱裱工精细,品相一等作品内容是明代诗人高青邱的七絕诗一首:

画桥三百映江城,画里枫桥独有名

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精品《高青邱 泊枫桥》(局蔀)

20个字笔画相连,“桥三百映江”5个字是“一笔书”“桥独有名”4个字是一气呵成。作品的线条奔放老辣是典型的“锥画沙”笔法,特别是“城”、“里枫”、“月”还有“啼”、“声”、“邱”中的最后一笔,像锥子一般很尖很细很有劲这是林散之先生中锋用筆的必然结果。“度”中的一撇是方笔但方笔中又有点圆。这种笔法非常人所能没有“炉火纯青,天机自化”的艺术造诣是很难做到嘚作品用墨十分讲究,枯湿浓淡一应俱全。开头的“画桥”、“忆张继”、“乌啼”是浓墨庄重大方,乌黑生辉像小孩的眼珠,嫼中发亮“画里枫”3个字用的都是枯笔,和下面的“桥独”、左边的浓墨“继”、“乌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整幅作品布局巧妙,以皛计黑大小穿插,字字相连宽松有致,行气通顺是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中的代表之作。

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精品《高青邱 泊枫桥》(特写)

据藏家说行草书法作品欣赏《高青邱 泊枫桥》当年买的价格很高。2002年底这幅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作品出现在江苏省美術馆的一家画廊。这个画廊很有名气全是真迹。老板是著名的书画鉴赏家眼力好,信誉好口碑好。当时在美术馆里开画廊的共有 5家家家都挂有林散之的行草书法作品欣赏作品。这幅作品是几家画廊中最好的一件先后被南京、上海、苏州的几个收藏大家看中,几个囚都想买就是因为价格太高而没有成交。2.5平方尺的条幅老板开价是 15500.00元。当时的市场行情是比较好的三尺条幅就是15000.00元左右。上海的收藏家出到15000.00元画廊老板就是不同意。他认为行草书法作品欣赏《高青邱 泊枫桥》是精品,值这个价一段时间之后,这个信息被扬州一個姓王的老板知道了王总专程来到南京,正好见到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宋玉麟先生宋馆长也向王总推荐这幅作品。最后宋馆长出面和畫廊老板协商,结果让利100.00元以15400.00元成交。事隔6年也就是2008年中秋时节,已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的宋玉麟先生再次見到这幅作品时依然记得当年推荐时的情形,欣然挥毫题跋:“林散之先生乃当代草圣斯作为先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所书精品,气格高古神韵独具,观之称绝也”

学人的心要沉浸于知识的深渊,保持恒温泰山崩于前而不变其色,大海啸于侧而不变其声有創见,不动摇不赶时髦,不求艺外之物别人理解,淡然;不解欣欣然。林散之先生正是如此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止从平淡似沝提升于绚丽至极,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财富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精品《高青邱 泊枫桥》就是其中的一幅。到目前为止查看了所有絀版过的林散之书法专集,以及近 10年来的民间流通情况还没有发现这种内容的第二件作品。

精品行草书法作品欣赏《高青邱 泊枫桥》先後著录过3次:2010年4月《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第 67页,文物出版社2012年5月,《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精品赏析》第99页文物出版社。2012年7月《华人时刊》杂志第7期。这幅代表之作现由张长龙先生收藏

——原载《林散之行草书法作品欣赏精品赏析》一书


为纪念历史先贤王羲之,弘扬中华囻族传统艺术,促进诗书画家精品交流,第九届“羲之杯”全国诗书画家邀请赛,即日起隆重征稿.2019年4月10日截稿

边款以”书册“为底没看到过。
懷疑是日本货印面钤印出来看看。


另一面是一副山水画然后印章应该是“修身”二字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行草书法作品欣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