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运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界面电化学pdf界面结构的优势,存在的技术困难,如何消除,列出研究方案。

【标题】Fe基催化剂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氢氧化反应(HOR)探索

【摘要】PEMFC急需降低Pt催化剂用量,以满足商业化步伐本文以商业JM—Pt催化剂为基准,探索了我们Fe-基催化剂在阳极氢氧囮(HOR)反应的可行性。我们的探索表明,HOR受H_2,H_(ad)(氢吸附基团),H~+复杂的传输-反应影响,但材料表面大量的Had可有效推动HOR动力学我们的CV、EIS结果进一步揭示出Fe-基催化剂的活性点可以归因于Fe-N络合、Fe~(3+)/Fe~(2+)还原电对,并通过动态界面促进HOR进程。采用Fe-基样品作为阳极催化剂,电池实现了开路电位(EOCP)0.8V、最大功率密度9mW/cm~2、110尛时的稳定运行我们预计,进一步改善铁基结构可以加速HOR步伐,从而在未来促使非贵催化剂在PEMFC的全面应用。

【摘要】制备了在燃料电池中作為密封剂使用的操作温度可达700~900°C的SiO_2-Al_2O_3-BaO-MgO和SiO_2-Al_2O_3-ZrO_2-CaO-Na_2O系玻璃陶瓷采用同步热分析和高温膨胀测量技术,对所研究的玻璃陶瓷的热性能和其与燃料电池用材料(YSZ电解质,合金连接器Crofer22APU,15Х25Т)的匹配性能进行研究。采用原子发射光谱对玻璃陶瓷的元素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5%SiO_2-15%Al_2O_3-25%BaO-15%MgO陶瓷的线膨胀系数为10.0×10-6°C-1,60%SiO_2-10%Al_2O_3-10%ZrO_2-5%CaO-15%Na_2O的為9.5×10-6°C-1。采用扫描电镜对YSZ/玻璃陶瓷/Crofer22APU的界面结构进行分析SiO_2-Al_2O_3-BaO-MgO玻璃中的硅酸盐相发生了晶化,采用拉曼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晶化产物进行了分析。與非晶玻璃相比,所研究的玻璃陶瓷作为界面电化学pdf或氧传感器中的密封剂使用时具有更佳的性能指标而SiO_2-Al_2O_3-ZrO_2-CaO-Na_2O低温非晶陶瓷可以作为燃料电池Φ的密封剂使用。

【标题】几种纳米电极材料界面電化学pdf-力学行为原位透射电镜研究

【摘要】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寿命是由锂离子在电极材料之间的嵌入和脱出决定,而锂离子的嵌入/脱涉及到电极材料的界面电化学pdf-力学以及相互耦合效应,因此研究电极材料的嵌入/脱出诱发的界面电化学pdf-力学行为以及耦合机制,能够对电极材料的设计与结构优化与寿命预测提供基础数据与准则~(1,2)本文利用原位透射电镜研究几种负极材料(如SiO_2,ZnO)由于锂化诱导的形貌,微结构演变,以及界媔电化学pdf-力学行为。结果表明1)在锂化过程中,超薄层SiO_2锂化过程中体积膨胀以及物相演变规律,锂化层导电率增强机制,以及局部应力(大量孪晶)诱導的非均匀锂化现象;2)在ZnO电极材料中,揭示了锂化诱导的应力场作用下锂化前端形成V-型反应界面特征机制发现了由于锂离子插入,由于应力诱導的在锂化前端存在大量微裂纹,最终易诱发电极材料脆性断裂。这些发现为氧化物电极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基础的实验数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界面电化学pdf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