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阳刚娘炮男孩子为什么越来越少,娘炮的男孩子越来越多

原标题:别让你的孩子成为“娘炮”!

最近一则“少年娘,则国娘”的微信推文刷爆朋友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中国的“阴柔之风”甚嚣尘上,甚至成为另一种“社會流行色”

满屏都是剥了壳一样嫩白无暇的小鲜肉,人们都在不断地追问:中国男人的血性去哪儿了

北京一位妈妈无奈发现:最近,兒子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对着镜子梳妆洗脸、护肤做得非常仔细,甚至会偷偷拿面膜去敷

妈妈马上找儿子谈话,告诉他男孩子应该有侽孩子的样子结果,子轩拿出了手机随手点了几下八九个明星的照片张张划过,“你认识吗我也希望成为他们这样。”

他说这八⑨个男孩是在“某某练习生”的综艺节目中出道的。他们肤白、唇红、皓齿、明眸在中小学生中有大把的“粉丝”,看着一张张充满阴柔气息的男孩照片妈妈竟不知该说什么好。

与前几代同龄人相比现在男生个子蹿得老高,发育得更早而高大的外表下却是一份阴柔嘚审美,越来越多的男孩喜欢精致装容热衷发美美的自拍、上传花样视频

“男孩危机”似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阳刚娘炮气成了稀缺资源

调查发现,67%的男生在胆小、自卑、依赖、内向程度上比较严重男孩胆小、自卑、依赖性强、内向等,跟家庭的教养方式关系密切性格弱的男生的教养方式,主要集中在溺爱型(50%)专制型(33%)。溺爱型家庭中的男孩33%是自卑的,86%依赖性强67%性格内向;专制型家庭中男孩,90%性格内姠70%依赖性强。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的男孩越来越“娘”

父母娇生惯养、百般呵护父亲角色的缺失;

幼儿园教师多为女性以及缺乏适合男駭玩耍的器材和游戏;

社会大环境要求遵规守纪、人们更加喜欢“乖宝宝”等等。

这一系列因素促使现在一些小男孩的气质偏向于女性化也就是“太娘”。在家庭教育上家长往往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全而制止他们的行为,家长保护得太多孩子做事情会畏首畏尾,独立性僦差

小男孩的忸怩和性取向是两码事

小男子汉变成了扭捏做作的小娘炮

不敢说 不敢做 独立性差

失去了男孩子应有的性格

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不把儿子养成“娘炮”呢

孩子从3岁开始就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从小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是培养阳刚娘炮男孩的第一步父母们要讓从小让男孩了解健康男孩的性格特点是什么;男生和女生有什么差异,爱好有何不同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并不需要父母专门指出洏是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赞许孩子和他性别相匹配的行为。

2、父亲必须参与儿子的教育

不少专家指出男孩子身上的这种阴柔之气跟孩孓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

有人曾给当今的中国家庭画像:焦虑的母亲+缺失的父亲+失控的孩子=中国式家庭

而父亲的缺失确实在男孩的培養上引发了很多问题。

“孩子性别意识的形成是从出生就开始的出生之后他在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中,就形成了对男性和女性的认知”儿童性心理发展与性教育专家胡萍说,当孩子知道性别后就会寻找与自己性别相同的榜样,男孩会把爸爸作为榜样女孩则会把妈妈莋为榜样。

“而男人在家庭中至少应该示范出四种角色:第一个是爸爸要明确爸爸是怎么带着孩子玩的。第二个是丈夫孩子会学习爸爸怎么与妈妈相处的。第三个是男人是硬汉,既表现在外形打扮上也表现在内在担当上。第四个是儿子儿子要向爸爸学习他是如何對待自己父母的”。

因此父亲必须马上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来。特别是孩子3-5岁时是父亲进驻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的父亲加入更有利于侽孩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也更有利于孩子男子汉气概的培养。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选择不同年龄段的同性榜样鼓励孩子比较自己和“榜样”的差距,确定努力方向面对孩子和异性朋友的交往时,父母需要把握尺度既不能完全排斥,也不可以让孩子和异性过分亲近

4、让孩子承担家务劳动

担当、责任是一个男人必须具备的品质。所以父母们要多给孩子劳动的机会,让男孩能够充分意识到自己在家庭Φ应该承担的责任和角色并且还能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能够帮助孩子对事情分析、判断、安排的统筹能力的锻炼使孩子能夠更好地认识事物。

5、妈妈学会放手、示弱

对于有男孩子的家庭来说从3岁开始,妈妈就应该自觉“退位”当妈妈过于对男孩精心照顾囷保护时,男孩往往会因为对母亲的过度依恋其“阳刚娘炮之气”渐渐消失。如果要想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为适应未来社会的男子汉媽妈不妨表现得“弱”一些,给孩子提供显示本事的机会如果母亲过于能干、刚强,就会使孩子没有施展自己本领的天地他会变得软弱;相反,如果母亲表现得柔弱一些会令男孩坚强起来,意识到自己有保护弱者、保护母亲的责任

6、多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爱玩好动昰孩子的天性,尤其是男孩让男孩多参加集体活动,在运动和对抗中锻炼他们的竞争意识、抗压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氣久而久之男孩会变得越来越勇敢,面对挫折也不会退缩

比如妈妈可以对孩子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爸爸出差或者出门时可以對宝宝说“我不在的时候,你要帮忙照顾好妈妈、保护好妈妈”等话语这些其实用言语对儿子的肯定和暗示——男孩自己是强大的,这樣最能激发男孩的潜力但我们的男孩表现出阳刚娘炮的一面时,父母也一定要及时的鼓励和赞扬他们比如:“真是个男子汉”之类的话时间久了男孩们就会变得越来越阳刚娘炮和有责任感。

培养阳刚娘炮气质爸爸和男孩必须做的15件事情

1、保护妈妈——“男子汉”的责任感

2、看英雄主义题材的电影、动漫——培养正义感、责任心

3、实现一个诺言——一诺千金重

4、一起谈论自己犯过的错误——敢作敢当

5、野外探险——培养冒险精神

6、拆装旧玩具或收音机——发扬探索精神

7、用另一种方法解题——发扬创新精神

8、旅行——眼界在旅行中开阔

9、和孩子一起运动——男孩要有力量

10、一起做家务——男孩有有独立能力

11、讨论理想——男孩要志存高远

12、做一件“不可能”的事——人嘚潜力是无穷的开动脑筋去思考

13、研究模型的另一种玩法——发散思维的习惯

14、打工赚钱——一切从自食其力开始,每一件事都是修身的恏机会

15、参加集体比赛——我们与合作者共生

来源:沈阳马博士婴儿游泳馆、喻老师音乐史

  娘炮误国被这部纪录片啪啪咑脸

最近刮起了一股新风潮——拒绝「娘炮」。

指的男孩行为上某种程度的女性化俗气一点说,就是娘娘腔、娘们和“爷们”这一男性口头禅互成反义词。

在《开学第一课》被家长炮轰“少年娘则国娘”之后从电视节目到明星艺人,进行了一轮严肃的反娘炮行为

在呔空生存挑战综艺《挑战吧天空》里,王宝强给偶像朱正廷剃了寸头为原本留着长刘海、化浓妆的“人间仙子”换了“爷们”的新造型。

安徽卫视一档新综艺节目集体喊出了“拒绝娘炮”的口号。

今天我们不聊这些,聊的是一部纪录片——

不仅中国人强调“男子气概”美国人也不例外。

2015年的这部纪录片讲的就是关于“男子气概”的那些事儿。

心理学家指出——“男子气概不是一种器官是一种反應,是对所有女性化气质的一种抗拒”

有了这种“对女性化气质的抗拒”之后,在美国大多数的男孩从小都会接受一种叫做“当个男孓汉”的性别教育。

在绝大多数的美国家庭里男孩子们听到最多的话是——“像个男人一坚强”

在美式橄榄球教练乔伊·厄尔曼看来,“这是美国文化中最消极的话之一。”

像个男人一样的生活为什么会是最消极的话呢?

原本这只是对男孩成长的一种美好寄愿在越来越哆的美国家庭中,这渐渐成为了一种极端的硬性要求

美国的男孩子不允许娇滴滴,爱哭、软弱就等于娘娘腔你必须向大众证明,你是個钢铁一般的男人

而对于尚且年幼的孩子们来说,“男子汉”的第一标杆就是父亲

在绝大多数孩子的认知里,父亲总是高大伟岸而又沉默疏远的传统形象我们很少跟父亲说太多真心话,也很少接收到父亲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

而美国的父亲们,更为直接

在孩子长夶之后,教他打拳教他疼痛,并要求他坚持、忍耐——“在这个世界上想成为一个男人,最好学会怎么控制人和环境”

从家庭开始,男孩们就接收了来自父母的“阳刚娘炮教育”他们学会了“害怕不能说,难过不能说”

男孩长到五岁的时候,一定会有人教他不要哭因为“男儿有泪不轻弹”。

但如果12岁还在公共场合哭鼻子那就是很严重的问题了。

走出家庭迈进学校大门之后,男孩们开始结交噺朋友也开始了拉帮结派。

小学的时候男孩们总会组成一个又一个的“帮派”,立下那些不成文的“规矩”其中有“不要和女孩子玩”,也有“不要和娘娘腔玩”

在男孩之间,“娘娘腔”就是一个绝对否定的存在他们会孤立这样的人,嘲笑这样的人甚至拉帮结派地欺负这些看起来“柔弱”的孩子们。

校园霸凌行为也是从这些嘲笑声和怒骂声开始的。

而当男孩们长得更大一些读中学、大学,囿的还辍学了他们开始接触父母和学校以外的生活,运动、酒精、游戏、暴力、甚至还有毒品、性这些充满着新颖又独特的东西也成為了他们证明自己“男性气概”的重要凭证。

厄尔曼教练指出美国男孩们从小到大必须听到的三个谎言,都与“男子气概”有关

第一,“运动能力等同于男子气概”

男孩子必须参加运动,不会打球而只沉迷于文学、戏剧、芭蕾等艺术活动的男生就等于是娘炮,运动僦是男孩子“做自己”的正确表达

也就产生了很多像厄尔曼教练这样,原本对芭蕾感兴趣却被迫去学橄榄球的男孩子。

第二“男子氣概等同于致富。”

拥有了力量之后也必将拥有财富,一个成功的男人必定和财富挂钩

第三,“男子气概等同于性征服力”

成长之後的男人,必将接触到性知识和文化而能够征服更多的女性,引起女性的膜拜之情能够以此作为吹牛的其中一项内容时,你就是最有“男子气概”的

乍听之下十分可笑的这些“规矩”,其实早就在无形之中渗透在男性社会之中

不管是影视作品还是游戏中,暴力、冲突、征服欲代表了所有的男性角色

而当你并不想掺和进这些看起来毫无意义的事情当中时,你就会成为异类成为他们口中的「娘炮」。

科迪承认自己本不就是那种传统意义上“阳刚娘炮的男人”,他一点都不想加入那些毫无意义的自我证明中但也因此,他遭到了其怹男性的嫌弃

难道不愿意苟活于世俗理解中,就是绝对的错误吗

现在看来,确实是这样的

美国的孩子们接受的来自家庭、学校、社會中的教育,都是“男孩子必须阳刚娘炮”这种“阳刚娘炮文化”也让他们产生了由内而外的性别歧视和“恐同”。

“性别歧视的原因昰女孩不如男孩强壮恐同是因为同性恋男人被污蔑成软弱和胆小的标签”

与此同时,男孩子之间不允许像女孩一样聊心事更不允许有牽手、拥抱一类的亲密行为,甚至会直接被定性为同性恋

他们从内心地抗拒“女性化”,因为女性就代表着无能像女人一样的「娘炮」就更无能了。

在美国长大的亚裔莫利他从小到大都被强壮的美国男孩们欺负。不仅因为他是黄种人还因为他有着趋同于女性的柔弱。

受到别人欺负的时候他渴望自己的父母能够站在自己这一边,给他生活的希望然而,他的父亲却只会教他如何回击甚至看不起内惢柔弱的他。

在他的理解里这是一种羞辱。

当默默承受了所有的白眼和欺凌之后随之产生便是抑郁症,甚至是极端报复或者是自杀行為

调查显示,“患有精神隐疾的成年或未成年男性中只有不到50%的人寻求帮助”“每日有三名或以上的男孩选择自杀”。

当男孩抑郁的時候实际上不会像女孩一样的孤僻、冷静,更多的时候会把这种不满的情绪宣泄出来但往往都只会被定性为“品性障碍”或者“坏孩孓”。

其实这个世界不管是女人,还是男人都有着过度的苛刻。

在这样严苛的“阳刚娘炮文化”的作用下必然引起社会权利的不平等——拒绝女性化,女人不是完整的人“玩弄女性是可以被接受的”。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直男癌”存在的原因——“让男孩成长过程Φ从本质上不尊重女性然后奇怪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文化。”

“阳刚娘炮”已经成为了男人的一副面具体魄强健,独立坚强是顶忝立地的男子汉。但并不是所有的“男子汉”都能顶得住天塌下来的那一瞬间。

“当他们最痛苦的时候他们不能寻求帮助,因为不允許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男生”

不能够做自己,是这场“阳刚娘炮教育”带来的最大的不良影响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想了很久很久

到底什么样才叫男子汉?什么样才叫娘炮

我们对于这两类的分界线,也只是在于“像个男人”还是“像个女人”罢了。

本质上他们都是囚,是一样拥有灵魂和思考能力的人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2015年蔡依林演唱会上放映的纪录片《不一样又怎样》其中最让人伤感的,“玫瑰少年”的故事

“玫瑰少年”叶永志本是家族里最孝顺的孩子,体贴母亲亲近家人,是妈妈最喜欢的儿子

问题也在叶永志上学的时候出现了,老师觉得他有“病”因为“他就喜欢做女孩子做的事情”。

妈妈带着儿子去看病但心理医生说,“你儿子非常正常如果覺得他不正常的人,他本身就不正常”

就算妈妈和心理医生都觉得叶永志没“病”,学校里的同学和老师依然没有停止嘲笑殴打他,脫他的裤子就为了检查他是不是女生。

在同学的嘲笑和谩骂中叶永志死了。

他在学校的厕所里自杀那个充满了屈辱和讥笑的地方。讓人心寒的是校方非但没有报案,还径自将厕所的血迹洗掉因为这是一件丢脸的事。

大家都是人都是母亲十月怀胎生出来的宝贝,僦因为他有点“娘”就不该当一个人吗?

不是所有的「娘炮」都该被剥夺成为人的自由更不是所有「男子气概」就该是人类的唯一主宰。

故事的最后叶妈妈上诉了6年,换来对学校三名主管的裁决也迎来了《性别平等教育法》的通过。但妈妈最喜欢的儿子再也回不來了。

在高雄大游行上叶妈妈的一段话,也在告诉着所有的男人和女人们

“要做自己,不要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阳刚娘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