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老师,演唱广东潮剧一团司鼓潮乐的音响如何配套,室外演出的

  广东潮剧一团司鼓司鼓是廣东潮剧一团司鼓舞台演出的总指挥。有句行话说:一个剧团若换了一个司鼓则等于换了一个剧团。这话虽说得有点过份绝对但可见司鼓在剧团中艺术地位之重要。

广东潮剧一团司鼓舞台演出由三个场块组成:舞台左侧打击乐演奏称武场(俗称武畔);舞台右侧管弦樂称文场(俗称文畔);舞台中间的演员表演区域称中台。司鼓就负责指挥这三个场地协调演出所谓协调演出,包罗了整台剧目演出的方方面面;舞台气氛的调节舞台人物情绪的变换,演出节奏轻重缓急的变化管弦乐队伴奏的起与止,打击乐对演员表演动作的准确落點与气氛渲染等等这一切在剧本创作、作曲、配乐、导演设计完成之后,全盘交给了司鼓司鼓通过操作手中的鼓槌、敲击大板、辅板、大鼓、中鼓、小鼓、哲鼓、低音鼓、加上木板的准确撞击,实施对打击乐、管弦乐和中台表演的有效指挥体现剧本、作曲、表导演设計所规定的内容、特色与精神,完成整台剧目的协调演出

舞台演出总指挥的任务,给司鼓提出了极高的艺术要求司鼓,在一台剧目的創作、设计、排练过程中必须跟着编剧,熟知剧本时代背景、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跟着作曲熟知曲式、曲路、唱念和配乐;跟着导演熟知表导区位、动作设计及气氛节奏。这一切还仅仅是完成特定剧目舞台演出总指挥任务的前提,更多的要求是:作为司鼓必须具備司鼓的全套基本功。司鼓的基本功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一是熟练掌握好鼓槌打法。鼓槌打法有阳槌打法阴槌打法、鼓垒打法等,通过经常苦练不管是三下垒、五下垒、七下垒、连续垒、力求落槌稳而准,运用力度恰当不宜太响,也不宜不响音量要清晰均匀;②是熟练指挥三个场块协调演出的展示动作,经历代广东潮剧一团司鼓司鼓艺人的不断创造规范了一整套运用鼓槌的各种姿势和手法,暗示、明示、响示司鼓意图以指挥下属打击乐人员、音乐和演员表演的方法,鼓槌的一个姿势、一个手法表示一个意图准确地掌握许許多多约定俗成的姿势和手法,方能使打击乐、音乐和演员准确领会造成有效指挥,完美演出的良好局面三是熟练掌握锣鼓科介。广東潮剧一团司鼓的传统锣鼓科介按其使用功能,分为开场锣鼓身段锣鼓,唱腔锣鼓和专用鼓介四大类开场锣鼓,如“三站锣鼓”、“火炮锣鼓”常用于演出之前起营造气氛,号召观众的作用在农村演广场戏,“三站锣鼓”一打响观众知道戏就要开场,便纷纷赶來身段锣鼓,是配合舞台表演动作的锣鼓如“激面介”、“打架介”、“想计介”、“划船介”、“惊逃介”、“英雄介”等。唱腔鑼鼓有用于起板前的开唱锣鼓,如“三脚介”、“站三下介”、头板、二板、三板介有在唱腔之间,起承接作用的过腔锣鼓如大锣過腔锣鼓的各种“锣经”小锣过腔锣鼓的“随点”、“半畔莲”等。专用鼓介则是为表现某一特定情境设计的鼓介如“安更介”表现夜間更序变化,“天光介”表现天亮了“响雷介”则表现响雷、或天崩地陷,情境凶险等四是熟练背诵大量常用的弦诗、曲牌、牌子。廣东潮剧一团司鼓演出的配乐常运用大量已经定型化的弦诗,如《深更灯》、《开扇窗》、《凤求凰》、《寒鸦戏水》等司鼓只有熟褙这些弦诗,方能掌握其情绪和节奏特别是弦诗在演奏中间,常要配合演员的感情动作做科司鼓不熟背,难以找到答句、推句、杀句嘚位置唱腔中运用传统曲牌,司鼓更应熟背否则无法处理好感句(即把锣鼓感在曲句中)。特定情绪运用传统牌子如久别相会奏《收江南》、场面紧张来不及用言语表达奏《急三枪》、官员出巡赴任奏《水底鱼》,迎娶、抬轿、拜堂奏《香柳娘》、升堂、皇帝、文武官相出场奏《坠子》等这许多传统牌子司鼓非熟背不可。

司鼓肩负舞台总指挥的重任演出成败系于一身。因而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经受较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有了一身好功夫,方能稳坐这舞台第一把高椅

吴贤奇: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音乐代表性传承人,现任揭阳市神州行潮乐团团长

加载中,请稍候......

师父 林爱群先生 广东广东潮剧一团司鼓一团 司鼓

来自:爱奇艺 1.4万次

请使用者仔细阅读土豆《》()、《》()、《》、《》Copyright ? 土豆() | 上海全土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扫黄打非”办公室举报中心:12390 | |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藥品服务许可证: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潮剧一团司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