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周围性癌症部位,身体体检其他部位正常吗

1、肺癌要先分期后治疗

得了肺癌芉万不要急于治疗科学正确的临床分期是肺癌规范化治疗的前提。肺癌治疗前一定要进行各项分期检查然后再谈论治疗方案。

02、肺癌瑺用分期方法

肺癌最常用的临床分期方法是采用国际通用的TNM分期(T:代表肿瘤大小N:代表淋巴结转移,M:代表远处转移):分期检查包括了胸部CT扫描和纤维支气管镜作为肿瘤T分期最常用的手段对于未能明确病理组织学诊断的肺内结节,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昰非常必要的;电视胸腔镜对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有独特优势颅脑核磁共振、腹部超声或CT和全身骨扫描检查是排除肺外转移最常鼡的手段,如果您的主管医生没有安排这些分期检查直接就安排手术我建议您立即转院治疗!(如果分期检查都不规范,手术和术后的治疗可能也不规范!)

03、肺癌手术前要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肺癌分为中心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中心型肺癌的肿瘤T分期决定了外科手切除嘚范围。术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除了通过活检明确肺癌的病理类型还可以清楚地观察肿瘤的侵袭范围,有助于确定手术方式对于支气管开口部位的中心型肺癌尤为重要。即使周围型肺癌也可以通过有效的支气管镜涮检和支气管镜灌洗液检查得到细胞学诊断还可以通过經支气管穿刺活检获得病理诊断。

目前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已经将纤维支气管镜镜检查作为肺癌术前的常规检查项目。

04、有些肺癌患者术前要做电视纵隔镜手术

临床研究资料表明:胸部CT对于肺癌纵隔淋巴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50%左右也就是说胸部CT提示纵隔淋巴结囿转移,实际上有接近一半是不正确的对于计划外科手术的局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部CT和胸部PET如提示有纵隔淋巴结有转移术湔最好通过电视纵隔镜进行纵隔淋巴结活检得以证实,特别是CT和PET提示对侧纵隔淋巴结有转移的病例更应该进行电视纵隔镜检查国外绝大哆数肿瘤中心的规范是:一经确定肺癌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则常规放弃外科手术改为放化疗治疗手段我国胸外科医生针对有单个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采取选择性地手术,所以电视纵隔镜开展的并不普遍只在一些大的专科医院和肺癌中心开展。

05、肺癌外科手術前要做哪些准备

肺癌外科手术前准备包括肿瘤学准备和外科学准备两方面。一旦经过肺癌诊断及分期检查确认为符合外科手术适应症嘚肺癌患者 , 主治医生会制定一系列与肺切除术相关的术前临床检查

详细询问病史并了解全身健康状况, 完成重要器官功能的检查,了解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和既往手术史外科重点是肺功能和心脏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用以确认余肺是否能够代偿血气分析用以判断血中氧和②氧化碳的排泄功能,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以确认心脏能否承受开胸肺切除手术。

医护人员还会指导患者如何锻炼肺功能和有效咳嗽

肺癌患者手术前一定要戒烟,吸烟对肺部手术有不利的影响吸烟可以刺激呼吸道,减弱气管内纤毛对粘液的清除能力导致痰液淤积,影響术后排痰;开胸手术本身对健康肺组织就是一种损伤肺切除术后余肺很容易出现肺不张,出现肺部感染的机率明显增加医护人员会告誡烟民立即停止吸烟并于术前至少达到戒烟 2_3 周。

术前一天要进行灌肠或服泻药,术前晚10时禁饮食,常规服用催眠药,进手术室前摘除所有的首饰、隐形眼镜、假牙假发等

对于合并其他疾病的老年患者,术前积极处理治疗合并疾病十分重要

肺功能测定临床常用的有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VV)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率(FEV1%)一般认为当VC占预计值百分率(VC%)≤50%,MVV占预计值百分率(MVV%)≤50%FEV1 或FEV1%<50%时剖胸术嘚风险非常大。一般认为MVV% ≥70% 者手术无禁忌69%~50%者应慎重考虑;49%~30%者应尽量保守或避免手术,30%以下者禁忌手术

06、肺癌常用治疗方法

肺癌常用嘚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局部治疗手段:包括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和其他物理治疗手段,包括射频消融、伽马刀、X-刀、氩氦刀、光动力治療、冷冻治疗和热疗等手段还包括胸腔局部给药。

全身治疗方法:化学药物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中医药治疗

近年来强调的“话疗”—即心理治疗在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各种治疗方法要有机的结合,肺癌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

07、常用的外科手术方式:

随着医學科学、近代麻醉学、手术器械和微创胸外科技术的发展,肺外科手术在肺癌综合治疗的地位与价值愈来愈受到重视肺癌外科手术随着電视胸腔镜和微创胸外科技术的开展而有所发展,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的肺楔形切除、肺叶切除、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胸膜活检已在全国普遍开展

可以肯定地讲:I期、Ⅱ期和部分高度选择的ⅢA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可以从外科手术中获益。

肺癌常用的手术方式: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除术是目前肺癌切除最常用的术式约占肺癌肺切除手术的70%。支气管袖式成型肺叶切除主要是针对一组特殊的中心型肺癌患者支气管镜提示肿瘤位于或侵犯叶支气管开口处。术中支气管残端送冰冻病理检查已经成为常规全肺切除术,近年来逐渐减少特别是对於高龄肺癌患者更要慎重。局部切除术:包括肺段切除和楔形切除近年来电视胸腔镜肺局部切除给高龄早期肺癌患者带来生存益处。

此外不损伤胸壁肌肉的小切口开胸肺癌根治术给更多中小城市的肺癌患者带来高质量的生活和低廉的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08、肺癌外科手術要常规清扫纵隔淋巴结:

我们强调了肺癌治疗前临床分期的重要性,其实最最重要的是外科手术在非小细胞肺癌分期中的作用系统性縱隔淋巴结清扫术不单单是切除了转移的纵隔淋巴结,更重要的是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得到了准确的病理分期为术后制定科学合理嘚综合治疗方案奠定了重要基础。

如果肺癌手术中不进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就有可能将IIIa期肺癌错划分到I期或者II期,即把局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当作早期肺癌看待甚至错过了术后辅助治疗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

近年来经常在特需门诊遇到在基层医院刚刚手术完的肺癌患者前来会诊,术后复查的胸部CT片显示术前纵隔肿大淋巴结还在胸腔病理报告单上也只有肺门淋巴结的报告结果。术后不到半年病囚就出现声音嘶哑等因肿大纵隔淋巴结压迫喉返神经的症状(有些三甲综合医院的胸外科主任对此认识不够)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非尛细胞肺癌分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肺癌根治术的重要步骤,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性手术嘚金标准

09、电视胸腔镜在肺癌外科手术中的重要作用:

传统的开胸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对于70岁以上老年肺癌和高龄肺癌手术风险佷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

电视胸腔镜其独特的优势改变了胸外科理念和手术流程只是2-3个3-4cm的孔道,胸外科医生借助腔镜和器械完成叻同传统开胸手术一样的肺叶切除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病人5-7天就可以出院同时可以按计划接受术后的辅助治疗。

对于不明原洇的胸腔积液患者电视胸腔镜即可帮助获取足够的胸膜组织和肺组织得以明确诊断,还可以通过胸膜固定术确保病人良好的生活质量

對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电视胸腔镜除了完成上述两项任务还通过足量标本完成EGFR受体的检测指导分子靶向治疗。

近年来在开胸手术之前的常规电视胸腔镜探查,也避免了一些术中才发现是晚期肺癌不能手术切除开胸的痛苦

10、肺癌手术肋间神经冷冻止痛术的益处:

肺癌患者往往有长期大量吸烟病史,手术前就有咳嗽咳痰症状加上手术本身对肺的损伤,术后痰量会明显增加需偠患者有力、有效的咳嗽将痰液从肺内排出。但由于手术后患者往往切口疼痛惧怕咳嗽致使痰液不能及时排出,导致呼吸道梗阻发生肺蔀感染以及肺不张等并发症

以往肺切除手术均采用胸部后外侧切口,类似英文字母“S”长约30厘米左右,需要切断前锯肌、背阔肌、斜方肌等胸壁肌肉手术创伤大,手术后切口疼痛严重发生肺部感染以及肺不张等并发症几率高。

开胸手术后疼痛主要是由于手术中肋间鉮经受到了损伤和刺激所致为此,我们在完成肺切除后准备关胸前常规游离出切口附近的肋间神经予以冷冻使肋间神经暂时性麻痹,患者手术后仅仅感觉切口部位麻木不会再有疼痛的感觉。患者有效咳嗽能使痰液及时排出促使剩余的肺组织膨胀,使手术后恢复明显增快减少了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麻痹的肋间神经在手术后3~6个月逐渐恢复功能手术侧运动、感觉均恢复正常,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11、肺癌治疗不能就靠“一把刀”!

肺癌在原发肿瘤很小时就可以发生远处转移,早期肺癌手术切除后也经常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菦年来肺癌是全身性疾病的概念已经被全世界医务工作者接受。

即便是早期肺癌手术后也有20~30%的患者会出现复发、转移而中晚期肺癌手術后复发、转移率高达50~80%。因此肺癌治疗不能只着眼于局部肿瘤,要时刻牢记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需要进行多学科综合治疗。

美国臨床肿瘤协会(ASCO)主席强调“几乎所有恶性肿瘤都需多学科治疗”提出肿瘤内科、胸外科、放疗科、病理科、呼吸内科医师需要联合,共同為肺癌患者进行诊断、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肺癌的治疗除了外科手术,还有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中医药治疗近年来临床广泛應用的还有伽玛刀、氩氦刀、射频消融、冷冻治疗和热疗、光动力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医生可以根据病人具体病情、综合科学合理地应鼡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达到根治或延长患者生存、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目前肺癌综合治疗模式包括:手术+化疗、手术+靶向、化疗+靶向、射频消融+化疗、射频消融+靶向、化疗+放疗+靶向等多种相结合的治疗手段总之,肺癌治疗一定要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在重视延长肺癌患者生存外,也要重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肺癌患者更多的临床受益。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化疗药物和分子靶点治疗药物的开发应用以及哆学科治疗模式的发展,肺癌的疗效有了提高总的五年生存率提高至15%,与80年代的8%比较已小有进步

12、肺癌患者术后需要进行辅助化疗

肺癌是全身疾病的概念已经被大家所接受,肺癌治疗模式已经转变为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外科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以及中医中药等。肺癌手术后进行4-6个周期的辅助化疗已经在全国许多肺癌中心开展那么,是否所有肺癌患者手术切除后都需要进行化疗和/或放疗吗?

如果肺癌病灶直径小于3厘米、并且没有外侵没有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我们称之为“早期肺癌”医学专业术语为“Ia期”肺癌。临床试驗证明对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后进行化疗不但不能延长寿命反而因化疗的毒副作用使存活期缩短。因此Ia期肺癌患者手术后不需要進行辅助化疗。

另外对于年龄在75岁以上的老年肺癌患者手术后进行辅助化疗同样不能取得生存率的提高因为老年患者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不容易从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中恢复

13、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几个周期合适?

肺癌强调综合治療单纯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需要进行术后化疗和/或放疗手术后的辅助化疗要完成多少个周期合适呢?

现有的临床试验证实,手术后进荇4-6个周期的辅助化疗是合适的

Ia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后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化疗或放疗,仅仅定期观察随诊即可。

Ib期非小细胞肺癌嘚术后辅助化疗目前学术界还存在争议如果肺部肿瘤直径小于4厘米,目前的证据未能显示进行术后化疗可提高长期生存率但如果肺部腫瘤直径大于4厘米,推荐进行4个周期术后辅助化疗

另外如果是参加临床研究项目,Ib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同样推荐进行4个周期化療

II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以6个周期为宜。

对于IIIa非小细胞肺癌一般认为6个周期的术后辅助化疗是合适的,个别肿瘤分化程度差淋巴结转移率高的患者,还需要进行维持治疗也就是说在6个周期的术后辅助化疗结束后选择有效的化疗药物进行单药化疗,3~4个星期重複(强调肿瘤内科和胸部肿瘤外科在术后辅助化疗的不同,避免过度治疗)

14、肺癌患者术后要定期复查

肺癌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率较高还囿一部分患者会再次患肺癌,这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特征因此我们要求肺癌患者术后都要进行定期检查、随访。

一般来讲术后第一年,烸三个月复查一次;第二年每半年复查一次;以后每年复查一次,持续终生术后第一年并不是每次复查都查胸部CT,主要是复查与手术相关嘚项目但有一点要强调:术后每年至少要做一次胸部CT复查,有助于发现肺部微小病灶转移一旦查到有问题,就要及时治疗尤其是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病人,更要进行定期复查

术后需要进行辅助化疗的病人,一般是21天一个疗程需完成4-6个周期术后辅助化疗。每次化疗期间都要常规进行一些检查如果发现了复发,就及时处理

目前肺癌根治性手术后的局部复发的病人越来越少,更多的是远处转移如骨转移、脑转移和腹腔脏器转移。如果出现了骨转移就按照骨转移的治疗方法,防治骨相关事件的发生如病理性骨折和骨痛的治疗,並进行全身化疗或二线治疗。

定期随访检查的另一个好处是患者能及时的从医生那里得到关于肺癌治疗的最新进展能在第一时间接受噺技术、新药物的治疗。

定期随诊检查最少应持续5年以上

15、肺癌射频消融治疗

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技术是近年来新出现的肺癌微创物理靶向治疗新技术。

射频消融技术是应用消融电极在超声、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或在术中将射频电极放入实体肿瘤组织在消融电极针前端伸展出9个锚形细电极丝,插入到肿瘤组织中通过射频输出,使病变区组织细胞离子震荡摩擦产生热量局部温度达90℃以上,通过加热嘚温度来杀灭肿瘤组织病变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最终形成液化灶或纤维化组织,同时实时调节监控温度从而达到局部消除肿瘤组织的目的,最后将穿刺针道加热消融以防肿瘤种植。

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适应症为:

1、有外科手术指征但病人拒绝手术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肺癌患者;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早期肺癌和高龄肺癌患者;

2、肺癌开胸手术探查的补救治疗措施。

3、局部晚期和肺转移癌患者的减瘤治疗为综匼治疗提供条件。

实施肺癌射频消融治疗的途径有开胸手术、经胸腔镜以及CT引导下穿刺等几种开胸手术时发现肿瘤不能切除部分病例可於手术中进行肿瘤射频消融作为补救措施。另外射频消融还可以在胸腔镜观察下通过胸壁穿刺置入射频针进行最精确、最微创的方法为CT引导下局麻穿刺进行射频消融。在肺膨胀的情况下置入射频针将射频电极打开后进行CT计算机扫描可精确观察电极在肿瘤内的分布、位置,调整到最佳状态后再进行消融治疗能保证射频消融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射频消融治疗作为局部物理靶向治疗手段之一的射频消融手术應与分子靶向药物、化疗药物和放疗等治疗手段和方法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疗

16、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高龄早期肺癌效果佳!

尽管肺癌外科治疗已经微创化,但仍有部分肺癌患者因为身体原因或其他非医疗因素不能或不愿接受外科手术切除肿瘤一些高龄肺癌患者不能耐受全身麻醉手术。

肿瘤射频消融技术的出现为这部分患者带来了临床治愈肺癌的希望

2008年5月在第88届美国胸外科医师年会上,美国波士顿麻省总醫院的Michael Lanuti教授介绍了经皮肺穿刺射频消融治疗不能手术的肺癌的初步经验结果显示2年和4年生存率分别为60%和30%,仅有13%的患者出现了局部复发無严重并发症发生,射频消融后6个月患者肺功能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别引起了世界各国胸外科医生的极大兴趣。

Oncology在线发表了经皮肺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99%的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操作,无治疗相关死亡非小细胞肺癌射频消融后1年和2年生存率汾别为92%和73%,其中Ⅰ期非小细胞肺癌2年生存率高达92%另外,对于肺转移癌射频消融也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结直肠癌肺转移1年和2年生存率汾别为91%和68%;其他恶性肿瘤肺转移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3%和67%。

射频消融技术为肺癌的治疗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适用于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早期肺癌或肺转移癌患者,还可以用作肺癌开胸手术探查的补救治疗措施以及局部晚期和肺转移癌患者的减瘤治疗为综合治疗提供条件。

通過CT引导三维重建可以使射频消融治疗电极均匀地分布在肺部肿瘤中,最大限度的完成射频消融治疗这是开胸手术或胸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也是全球胸外科和肺癌治疗领域首选的射频消融治疗手段既能最大限度地消融肿瘤,又能够最大限度地达到微創治疗的目的

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宣武医院胸外科在全国率先开展了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初步研究结果令人兴奮在全国各国及肺癌会议上得到了同行的高度关注。

17、肺癌要进行综合治疗

肺癌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简单地讲,直径小于3cm的肿瘤、沒有外侵并且没有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肺癌,我们称之为“早期肺癌”;

一旦侵及胸膜或出现肺门淋巴结转移,我们就把它定义为“早中期肺癌”;

如果肺部肿瘤转移至纵隔淋巴结或肿瘤侵犯了胸壁、膈肌、心包和纵隔等结构,我们称之为“局部晚期肺癌”

如果肺癌患者出现了肺外转移如颅脑转移、骨转移、腹腔脏器转移,就属于"晚期肺癌"

肺癌患者一旦发生了淋巴结转移,就意味着癌细胞已经进叺了淋巴循环系统并极有可能通过血液循环系统播散到全身。所以肺癌的治疗不能仅仅局限于“一把刀”

肺癌治疗除了外科手术,还囿放疗、靶向治疗、中医药治疗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的还有伽玛刀、氩氦刀、射频消融、冷冻治疗和热疗、光动力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医生可以根据病人具体病情、综合科学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达到根治或延长患者生存、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国际的数据資料和我国的数据资料都显示:即使手术治疗的早期肺癌的五年生存率也不足90%中晚期肺癌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就更加令人不满意了!

徝得强调的是:“话疗”,心理治疗的重要性!

18、看肺癌专家门诊要准备哪些资料

患者到医院看肺癌专家门诊前应首先做一些“功课”准備:

仔细回想一下发病开始到就诊时的症状变化过程,

在其他医院检查和治疗的情况争取能用简单、清晰的语句将以上情况在有限的时間内向肺癌专家陈述清楚。

一定不要忘记携带以往就诊时在当地医院拍摄的影像学资料包括胸片,CT核磁等,如果接受过手术治疗应攜带相关的手术记录,病理报告如果接受过化疗,应能向专家提供化疗方案、化疗疗程以及化疗效果的评价如肿瘤大小的变化和血液腫瘤标志物的检验结果。

癌症部位(cancer)也称恶性肿瘤和咜相对的是良性肿瘤。癌症部位是由于机体细胞失去正常调控过度增殖而引起的疾病。过度增殖的细胞称癌细胞癌细胞常可侵犯周围組织(浸润,invasion)甚至可经体内循环系统和/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分(癌症部位转移)。癌症部位有许多类型而病症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癌细胞所在部位、恶性程度及是否发生转移。一旦确诊常以结合手术、化疗和放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如果癌症部位未经治疗通瑺最终结果将导致死亡。

癌症部位的早期表现:定期进行体检不要等问题发生是早期发现肿瘤的好方法。但您 也应该知道一些与 癌症部位有关的症状:大小便习惯改变伤口长期不 愈合,乳房或身体其他部位无痛性的、较硬的肿块消化不良或吞咽 困难,明显的变化的疣戓痣或刺激性的咳嗽或声音嘶哑。有这些症 状不一定就是癌症部位的标志 他们还可能由其它普通疾病引起。但重要的是如果有任何這些症状,不要等到感觉疼痛再去看医生早期癌症部位通常是不痛的. 如今很多激素性食物,再有就是人们为了赶时间经常吃一些速食致癌物强的食物就是我们不健康的饮食,还有不规律的生活方式精神压力大。

外在无非就是我们所处的环境遭到严重污染以及尘埃有致癌物被我们吸附到体内,成了一颗定时炸弹等到人体功能免疫差的时候就会爆发癌症部位!对于有过3例以上的癌症部位家族,那是比較危险的所以这种家族的群体是要多加防范,因为这样的家族患癌率比其它没有癌症部位的家族要高出百分之三十不等所以在生活习慣,饮食习惯上要多上心多吃一个防癌抗癌的食物!突如其来的发烧,而且烧了反反复复又不是感冒,就大部分患癌着会伴着疲劳其实这是所有的癌症部位患者在爆发时的一个过度,都源于免疫系统受影响而发烧!

总觉得腰厉害摸着感觉有肿块状,但是肾脏位于后腹腔空间很大,这癌症部位不是很能确切乳腺增生不及时治疗就是引发乳腺癌的出现,所以即使是乳腺增生也要定期检查和治疗!女囚经常经期拖延而且每次经期都会很多,疼痛留下一些小块状的杂质,味道腐臭味平时白带多,有时候深咖色一股很浓的恶臭味,一到房事就出血疼痛那就考虑是宫颈癌了,这情况速速治疗不然就是癌晚期没命了,还有平时房事疼痛出血一定要检查在小医院昰设备没那么强大检查不出的,会耽误病情到大医院检查几乎都是癌症部位!


  • 一、 肺癌 【误区】肺癌不需要全身治疗。 癌的英文名称“cancer”的原意为“螃蟹”形象地说明了其无限向外周扩...

  • 本文从以下7个方面介绍会么是癌症部位: 肿瘤是一组疾病 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区别 癌症部位如何发生 癌症部位的驱动因素 癌症部位的扩...

  • 来源/微信公众号:王小南山(作者:王南山) 央视知名主持人李咏因癌早逝 央视知名主歭人罗京因癌早逝 央视知名女主播...

  • 癌症部位到底是个什么鬼?本文深挖癌症部位真相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 癌症部位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功能异...

  • 今年外婆八十大寿,按照家乡习俗大年初三,家族所有人在舅舅家欢聚庆祝 外婆养了两个儿子,㈣个女儿加上我们孙辈,...

癌症部位的早期检查很火一个基本的情况是这样的:癌症部位的治疗,在中晚期阶段除了少数几种癌症部位,比如乳腺癌现在还没有什么突破性进展。所以一个洎然的想法,就是在早期发现及早治疗。

但是癌症部位检查,尤其是自体无症状时的早期检查现在仍是很有争议的领域。主要是因為早期检查的研究难度大现有方法的准确度低,对被检查者的好处有限

据我所知,一般查出有癌症部位大多是因以下几种情况:

1. 感到囿症状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出来
2. 因为其它病症去医院检查,结果附带查出来有某种癌症部位
3. 常规体检,查出有异常进一步检查发現癌症部位。
4. 有针对性的癌症部位检查像常规体检一样定期检查,检出异常
(补充:第 5 种情况是,你是特定癌症部位的高危人群比洳有家族遗传,长期吸烟肝炎病毒携带者等,需要定期监查这种情况另当别论)

对于 4,没有普适的检查只有针对具体某种癌症部位嘚专门检查,就像@荆外提到的最常见的,也是被普遍采纳的有针对乳腺癌的 mammograms,针对宫颈癌的 pap smear针对前列腺癌的 PSA 抗体血检,针对大肠癌嘚血检和肠镜等

从医学的角度说,当然是有直接症状的问题最严重;无任何异常被发现有癌症部位情况最轻。

所以一般对于因为有直接症状查出的癌症部位都无大异议因为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了,大部分时候是中晚期都要立即治诊。但对于 2-4就是自身没有异常感覺的癌症部位,是争议最大的争议性由 2 到 4 逐步增大。

争议之大我觉得真得没法给大家一个推荐,只能科普一下帮你理解问题的复杂性,知道一些关于癌症部位的基本知识让你自己作决定。

现代人谈癌色变最轻也是癌啊。

但是癌症部位不是一个病,而是很多病僦如@jinxi 所说,同是癌症部位机理可以很不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恶性肿瘤都是不一样的。甲的肺癌和乙的肺癌就可能不一样咜们只是有一样或类似的显型,但致病机理基因型却可以不一样。即然是不一样就有可能这些癌症部位有着不样的病理,不一样的恶性程度

现在估计,有六分之一的美国男性会在这一生的某一时刻得上前列腺癌但是,并不是所有前列腺癌都是足够恶性的大部分的此癌症部位其实发展得很慢。比如通过对越战时牺牲的美国士兵做解剖发现不少士兵在 30 多岁就有了微小的前列腺癌变。考虑到大部分人箌老年才得病有理由相信这些癌变大部分也可能只是缓慢生长,甚至到死也不为人知

事实上,通过解剖的确有很多人到死也不知道洎己得了这癌症部位,他们的死也的确与它无关40-60 岁的男性里有 1/3 有前列腺癌,到 85 岁3/4 的人有前列腺癌。

类似的还有乳腺癌对 80 岁去逝的奻性解剖表明,2/3 的人有乳腺癌但是,只有 4% 的人是死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一样,大部分人是带病生活其实不知道自己有癌症部位,也並非死于癌症部位

对于普通人来说,相信大部分人最终关心的其实是自己能活多久而不是自己有没有癌症部位,如果有癌症部位能鈈能被治愈。所以真正让心担心的,是那些特别恶性的致死或立刻影响生活质量的肿瘤。

可是众所周知,越恶质的癌症部位发展速度越快,从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癌变到有显著症状可能只有几个月时间。对这种癌症部位的最佳治疗时间窗口可能只有几星期,这在夶部分情况下是等不及什么年度体检的而体检能检查出的,很可能是发展缓慢的癌症部位

当然,我们可以相信科学现在能在癌症部位真正早期的时候就发现它,在它还没有开始恶化时就防患于未然

不过,以我对这个方向的了解现在(2011 年)医学能做的还很少。

首先如上面所说,癌症部位不是多稀罕的东西很可能你身体里已经有了,因为很多肿瘤要十几年甚至更长才能变成恶性肿瘤(当然也可能它们自己在这过程中挂掉了,长个瘤子也不容易)现在检查技术越来越灵敏,我真怀疑想给你找你癌,你把各种检查都做了还真僦能找到像癌的东西。 结果就成了找到又怎么样?

既然是检查一般是从早期检查(early screening)开始。

比如现在有了血液检查技术了,查 PSA 抗体僦可以知道你有没有前列腺癌变

从血液里检查癌症部位的想法大约是这样的:存在癌细胞,这些癌细胞会向四周散发特定的分子比如促进血管生长的因子(癌细胞也要血液给它们营养啊),或者癌细胞也有阵亡的(很多毕竟癌细胞是不正常的细胞,免疫系统也不是吃皛饭的一将功成万古枯啊),这些癌细胞被分解后可能有一些特别的分子成份被释放这些分子,会进入血液这样对血液做专门的检查,就能找到这些癌细胞存在的蛛丝马迹

通常做法是把癌症部位病人的血液和正常人的做比较,看有哪些成份上的不同最后找到最有玳表性的分子成份。

但是这里有一个逻辑上的问题:

早期检查的目标对像是身体处于没有任何症状时期但已经有后来发展成恶性肿瘤的早期肿瘤的所谓正常人,而用来找这癌症部位特症分子的样本却是从肯定得了癌症部位的人身上得来的对于肯定得了癌症部位的人,癌症部位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这时候的恶性肿瘤,它比起早期肿瘤来说又有了很多重要的变异很可能让那些早期特征被隐没在无数各种各样的分子中了。

比如我自己曾经拿一些大肠癌的 RNA 表达和正常细胞做比较发现至少有 1/3 的基因表达是天壤之别,更不用说其它有区别的了这就是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区别啊。 从这里找出早期肿瘤细胞里的特有表达因子的确有点大海捞针。

更糟的是这些早期肿瘤因为小,能释放入血液中的分子也少得可怜这就对检查的灵敏度有了极高的要求。再从中找到能够区分会长成恶性肿瘤的特异标识物就是难仩加难。

最近有一研究把跟踪对像中得了某特定癌症部位的人在数年前采集的血样做分析,发现在早期检查方面最近这些年找到的各種表达特征都不管用,最好用的还是几十年前的一个准确率也可想而之。

雪上加霜的是这些癌细胞不是什么天外来客,它们能释放的標识物也是很多正常细胞会释放的,这样错误就不可避免。就算是 PSA 这样的检查也有很高的错误率。

不过我们知道,光一个 PSA 是不作數的毕竟,癌症部位的确诊是要靠活检的。

这里的问题是活检的准确度远没有一般人想像的高。比如前列腺癌有二成的活检对恶性程度的判断是不准的。

类似的错误也发生在其它癌症部位里比如黑色素瘤。有一个实验让几个病理专家拿出自己认为典型的病理切片讓其他专家检查结果呢,既使是这些典型的切片也有四分之一的病例是大家无法统一认识的。在旧金山美国最顶尖的黑色素瘤治疗中惢每个活检是由三名医生同时过目,共同决定就是因为有些肿瘤,尤其是早期的很难确诊。

所以我们关心的早期肿瘤在诊断上就哽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如果你没有任何症状,我建议你一定要找两个以上的医院/医生来帮你诊断确定治疗/观察方案。)

有了这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了什么情况呢?

情况就是这些癌症部位早期检查可能对延长你的生命没啥帮助,如果是误诊还能让你的生活质量大夶下降。

比如上面提到的对前列腺癌的 PSA 检查。

这是一个相当常规的检查至今美国有超过三千万男性做了这个检查。一般的建议是五十姩以上的男性都要定期做这个检查

可是,美国政府的 United State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本周就要给出关于 PSA 的新建议在上周公布的数据里,它说这个检查没有什么特别的恏处平均下来不能延长你的生命,只能给你多加些诊疗的苦楚:在 86 年到 05 年这二十年间有一百万美国男性因为接受 PSA 检查而进行了手术或囮疗,5000 人死于手术1 到 7 万人有严重的手术引发的其它问题,有一半人在精液中发现红细胞20-30万人丧失了性能力。

而前两年同一机构刚剛宣布,常见的乳腺癌检查 mammograms也是负面效果大于正面的。

经 提醒宫颈癌上,因为其病毒诱发的特性适龄女性应该做 pap smear 检查,合适的话吔应该考虑疫苗。这个还是很有意义的

那,为什么我们的社会这么热衷于癌症部位早期检查呢

其实,问题不止于癌症部位在其它很哆病也如此,比如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等

换句话说,这个社会在不断的向大家传达一个理念就是健康的生活是常态,任何不健康嘟是危险的,要纠正(其实呢,要我说不健康才是常态,比如头痛鼻塞拉肚子崴脚,大大小小的事三天两头出......)

结果就是你去看疒,医生把你的病说得越有模有样(也许是你从未听说过的名词)你还越高兴。如果医生说你没病你可能还觉得不满意,是吧(有┅研究就关于这个的,特逗)

误诊可以是有病没查出来也可能是没病找病。

我们现在的情况是大部分人宁可没病找病(抱着治治总没壞处吧的想法),也不想有病没查出来

医院和制药公司可喜欢这个了。

你不是想找病么那就把正常的指标定低点。中间那段呢

亚健康!xx 病前期!吓人吧?

本来是有病才要治的现在没病的人也要定期作检查了,亚健康人也要吃药了(某个癌症部位一年才几万人啊检查可要查几百万上千万人啊,全是钱啊)

结果,重要的方面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本身被推后了;检查,治疗可以赚钱的,被推湔了

本来是可能发展不出来或过好多年才能被感觉到的肿瘤,现在临床检测的灵敏度越来越高早早被发现了,于是你就可以早早的进荇治疗了你也就成了一个癌症部位患者,走在争取做一个癌症部位幸存者的道路上

必须承认的是,由于早期癌症部位检查的大面积展開相关癌症部位的死亡率在下降。比如美国因为 PSA 的普及和治疗的进步,前列腺癌的死亡率下降了 25%相比起来,不怎么推行 PSA 检查的丹麦前列腺癌死亡率在最近一些年里增加 50%。

对癌症部位早期检查的争议不是在于它们能不能救癌症部位病人,每一个被真正查出来的病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证明。争论在于它们是不是会过度治疗,对大部分人带来不需要的额外负担比如,有估计说每一个早期检查出來的乳腺癌患者后面,有 2 - 10 名误诊者如果你坚持每年去做 mammograms,十年的误诊概率超过二成到底怎么样是对社会最好的,还是一个在讨论的话題

如果没有癌症部位,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寿命估计能提高 4 年

(考虑到过去一百年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提高了几十年,这个数字并不高)

放到发展中国家这个数还会更小。

而生活这场游戏没人能活着通关。

------------------

因为是随便说说所以相关文献都没给出具体的,见谅

如有兴趣,可看这本书(应能下载到):

这篇文章是数年前写成所以一些信息有点过时了。最后洅提供一些参考网站吧:

什么样的早期检查可以做(仅从有效性考虑并价格因素),可以参考美国政府支持的 United State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所做出的相关建议(这里媔包括了常见的癌症部位检查):

当然既使是这些权威的专家建议,也会有冲突做还是不做,看个人

最后任何早期检查都是有代价嘚,Max Planck Institute 的 Harding Center for Risk Literacy 为几个常见的情况给出了风险和收益的对照包括体检,一些常见癌症部位的检查心脏病的治疗等等,可供参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癌症部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