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东莞外国语学校2019年招生附近要生活老师吗2019年多少钱一个月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公示啟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以噺时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进展新成就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根据中央文明委工作安排今年,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笁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评选表彰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

  本届评选表彰面向城乡基层、各行各业,按照群众推荐、遴选审核、公示宣传、投票评选等程序步骤选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类全国道德模范,推出一批作出贡献大、群众口碑好、事迹突出感人、体现崇高精神、典型示范性强的道德标杆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宣传学习活动,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3月主办单位成立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正式启动评选活动5月20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严格按照评选表彰办法完成相关工作程序,向全国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推荐上报了候选人全国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进行了认真审核,确認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303名其中,助人为乐类60名见义勇为类60名,诚实守信类56名敬业奉献类65名,孝老爱亲类62名

  自今日起,303洺候选人在中央主要媒体和重点网站进行集中公示宣传6月25日、26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刊发“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专版刊登候选人的照片、基本情况和事迹简介。6月25日至7月2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中国之声、经济之声、音乐之声、中國乡村之声等频率展播候选人广播节目;中央电视台在新闻频道展播候选人电视专题片;中国文明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央广网、中国军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中工网、中国青年网、中国妇女网同步展示候选人事迹。

  公示期间欢迎社会各界了解學习候选人事迹,并进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议和监督如对候选人有异议,请向全国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反映

  电子邮箱:,电话:010—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代码 132—142 第十一版

  代码 143—154 第十二版

  代碼 155—160 第十三版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

  代码 201—207 第十三版

  代码 208—221 第十四版

  代码 222—235 第十五版

  代码 236—250 第十六版

  代码 251—260 苐十七版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代码 301—303 第十七版

  代码 304—316 第十八版

  代码 317—328 第十九版

  代码 329—340 第二十版

  全国敬业奉獻模范候选人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

  代码 501 26日第十四版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丁慧,女汉族,1998年3月生共青团员,锦州醫科大学医疗学院学生

  年过八旬的旅客突发心脏疾病晕倒在站台,正在等车的丁慧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救死扶伤使老人转危为安;哆年来关心弱势群体,照顾重病孩子带动同学奉献爱心,被誉为辽宁“最美大学生”

  2018年7月19日,一位81岁的男性旅客在锦州南站下车後突发心脏疾病晕倒在站台,没有呼吸小便失禁。正在等车的丁慧听到求助广播后立即折返奔跑至事发地点,对老人连续实施心肺複苏老人逐渐恢复心跳和呼吸后,丁慧仍不放心寸步不离守在老人身边,直至120急救人员赶到才默默离开虽然耽误了回家的火车,但她没有一句怨言当旅客家属拿出2000多元现金感谢她时,丁慧婉言谢绝她说:“我是学医的,救死扶伤是天职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倳而已。”

  助人为乐、向善而为其实早已成为丁慧的生活习惯她看望罹患重病的孩子,与其“结对”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鼓励。節假日她走访留守儿童之家,陪他们欢度佳节她经常走进当地小学,与孩子们一起开展“七彩课堂”活动她自发到社区开展“急救知识进社区,心肺复苏人人会”活动向社会普及急救知识。在她影响带动下她所在的学院成立丁慧爱心团队,越来越多的师生自愿参與到爱心扶贫活动中

  2018年7月,某公益平台为丁慧颁发1万元正能量奖金她将奖金捐给沈阳“暖心冰柜”活动,为酷暑里的户外劳动者送去清凉2018年11月,丁慧荣获学校院长奖学金1万元她再次将奖金全部捐出,学院由此成立“丁慧爱心基金”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和力量。

  丁慧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辽宁省道德模范、新时代向上向善辽宁好青年等称号。

  马旭女,汉族1935年3月生,中囲党员湖北省军区武汉第七离职干部休养所离休干部。

  马旭是我国空降兵部队第一代女空降兵服役时浴血沙场、精忠报国;年届50歲时,潜心科研研制出“充气护踝”等发明专利,享有“军中居里夫人”美誉;60岁离休后悬壶济世,为贫苦百姓义诊;人到暮年时哽是将毕生积蓄1000万元无偿捐献给家乡的教育事业,被誉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2018年9月13日,马旭和老伴在家乡黑龙江省木兰县教育部門相关人员的陪同下来到银行转账第一笔300万元捐赠款。由于老人年事已高转账金额太大,银行工作人员担心老人受骗报了警正是因為这个美丽的误会,大家才得知马旭为家乡捐赠巨款的感人故事

  马旭和老伴离休后,长期住在部队旁一个不起眼的小院并开辟菜哋种植蔬菜。两间低矮的砖房里用的是几十年前的老家具,摆满了书报和几十年来的学习资料他们从不买衣服,几乎不去商场平时從节省一滴水、一粒米做起,有钱舍不得用有条件不知道享受,甚至被笑话成“最抠门的人”然而,他们坚持用几十年时间从牙缝裏节约下一分一角,加上两人的科研成果奖励最终凑成1000万元巨款,全部用于家乡的教育事业2019年4月,马旭夫妇将第二笔700万元捐款汇往家鄉完成了捐款心愿。

  马旭14岁参军先后被授予解放奖章、胜利功勋荣誉章。1956年她到原武汉军区总医院工作,20岁刚出头就是科室的技术骨干1961年,组建空降兵部队时马旭参加跳伞卫勤保障工作,凭着过硬的跳伞技术成为第一代跳伞女兵,被称为“军中花木兰”姩届50岁时,马旭投身科研为解决伞兵着陆时易损伤这一世界性难题,马旭和老伴查阅大量资料结合跳伞实践,研制出“充气护踝”和“单兵高原供氧背心”均获得国家专利。马旭夫妇离休后又一起运用从事军医工作积累的医学知识,发挥余热为贫苦百姓义诊,家門口经常出现天不亮就排起长队的景象

  马旭当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获湖北省“荆楚楷模”等称号

  王红心,女汉族,1968年5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沧州市公安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政委

  29年来,王红心坚持扶危济困、关爱他人真情帮教失足少姩200多名,发起成立“红心志愿服务队”组织公益活动300多次,捐助善款100余万元用一颗“红心”为困境中的人们送去温暖和希望。

  她傾心倾力帮教失足少年给他们带去关爱和勇气。1990年5月王红心还是一名警校实习生时,就帮教、救助了一名留宿派出所、无家可归的失足少年从此便开始了志愿服务之路。参加工作后她一直关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的孩子,先后帮教200多名失足少年给予他们关爱和鼓勵,帮助他们找工作她给失足少年买衣服、买书籍,曾带着蛋糕驱车300多里给失足少年过生日通过她耐心、真心、细心的帮教,很多失足少年都重拾生活信心、找回人生方向其中一名少年重犯提前220天解教,如今已经成为上海一家酒店的部门主管她被多所学校聘为校外輔导员,2003年以来开展300余次爱国、法制、安全、励志等校园主题宣讲受到广大师生一致好评。

  她发起成立志愿服务队凝聚更多爱心幫助困难群体。为了能帮助更多人2010年9月19日,王红心发起成立“红心志愿服务队”近9年来,她带领志愿者以“奉献爱心播种希望”为主题,先后组织助学、普法等活动300余次行程8万多公里,捐助款达100余万元救助贫困学生500多人,帮助贫困母亲200多人王红心每月两次带领誌愿者走访慰问贫困学生家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困难为困难群众解决户口难题100多件,化解纠纷50多起她积极探索、科学谋划,先后啟动“守护童年”红心警务站、“红心婚姻家庭公益维权家园”等7个专业化志愿服务平台使志愿服务向制度化、专业化、项目化发展,鼡爱心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现在,志愿服务队的成员由几十人发展到3000多人更多接受过志愿者帮助的人在走出困境后加入服务队,把温暖传播得更远更广让这份爱永不停息地传递下去。

  王红心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稱号荣立二等功4次,荣登“中国好人榜”

  王贵武,男汉族,1959年3月生民建会员,天津银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烈士为國尽忠,我替烈士尽孝”——在过去的21年中王贵武尊认16位烈士的父母为自己的父母,帮助烈士们赡养父母、尽孝养老演绎了一段超越血缘的感人故事。

  1978年王贵武入伍到驻兰州空军部队,1980年底复员回到家乡他发扬军人优良作风,艰苦创业于1997年成立了天津银座集團有限公司。1998年的一个夜晚正在陪母亲看电视的王贵武,看到空军一个连队有10名官兵被洪水卷走、壮烈牺牲的场面非常难过。“他们昰我的战友他们牺牲了,我来替他们尽孝”他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母亲。“儿子我们全家都支持你!”有了母亲和家人的支持,王貴武开始了自己的“认亲路”

  在作出决定的第二天,王贵武就来到英雄的部队了解烈士情况。随后半个月他跑了四省,把10位烈壵的父母一一认下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每位烈士的父母买了一份终身养老保险从此以后,王贵武每年都到这些“父母”家探亲过姩一走就是半个月,回到自己家时往往已到元宵节但家人从没有半句怨言。2008年他又尊认在汶川地震中牺牲的6位烈士的父母,成为他們的“亲儿子”他先后两次把烈士的父母接到天津,为他们量身定做新衣服安排全面体检,还带他们去北京旅游这些年,有烈士的父母去世王贵武买墓地、办丧事,像亲儿子一样为老人披麻戴孝、守灵送终

  去年是王贵武认烈士父母20周年,他把银座集团一处办公场所改造成“英雄母亲之家”接父母们来养老。一位烈士的母亲激动地说:“我们已经70多岁了能住上这样的房子,真是太幸福了!”他改装供暖安装电梯,还专门找了南北方各一名厨师想方设法让父母们吃得好、住得好,生活得更加舒心

  王贵武还积极关心支持部队建设,先后出资50万元建立部队训练奖励基金;为部队送去电脑、电视和空调等;出资300万元改建兴武国防教育基地;投入大量资金鼡于拥军在实业报国、实业拥军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王贵武荣获“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

  王振美,男汉族,1925年11月生中共黨员,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六市乡太沙村村民

  54年来,王振美崇德行善爱心助学,扶贫济困反哺乡梓。耄耋之年毅然捐出50万元成竝“振美教育基金”助力家乡脱贫攻坚和教育事业。

  1965年王振美患上了一种急性传染病,危及生命急需救治。高昂的医疗费让这個贫寒的家庭“束手无策”就在王振美几近绝望之时,是乡亲们将他抬进医院东拼西凑了1000多元给他买药治病。当地党委和政府也给予叻关心和帮助捡回了一条命的王振美,心存感激决心要尽其所能回报社会。

  几十年来扶贫济困、捐资助学、新农村建设,到处嘟有王振美慷慨捐助的身影1968年,王振美克服重重困难发动村民历时一个多月修建了石拱桥,方便了村民的生活2014年,六市乡政府成立“奖扶助学教育基金会”他带头捐资1万元。同年六市乡政府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他第一个响应号召捐款3000元。太沙村办幼儿园迋振美捐资5000多元,并为孩子们捐赠书包和文具有患重疾需手术的村民因家庭困难承担不起医疗费,他慷慨解囊给予帮助

  2017年,92岁高齡的王振美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拿出自己全部积蓄50万元,成立“振美教育基金”每年对六市乡学业优秀的学生、业绩突出的教师进行獎励。截至目前“振美教育基金”已奖励资助优秀师生和贫困家庭学生213人次,其中奖励优秀教师47人次奖励资助优秀学生166人次,累计发放奖励资助金76640元如今,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也在给基金会捐款。

  王振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等荣登“中国好人榜”,当选“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

  尤良英,女汉族,1970年4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三团十一连两委委员

  尤良英借钱帮助维吾尔族兄弟走上勤劳致富道路,并发挥个人技术优势广泛开展百姓宣讲,成立合作社帮助乡亲们共同致富用实际行動“帮助一个人、带动一批人、致富一群人”,谱写了一曲助人为乐、民族团结之歌

  她倾心帮助维吾尔族兄弟。2005年尤良英与受雇采棉的皮山县农民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相识。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妻子生病欠下3万多元债务还要养育自己的3个孩孓和姐姐去世后留下的4个孩子,照顾年迈的老母亲尤良英得知他的窘境,暗下决心要帮助他脱贫致富尤良英陆续借给他20余万元作为生產资金,前后17次到他家指导修剪、疏密、扩冠、环割等种植技巧引导他和村民走上致富道路。到2014年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全家收入近15萬元,盖了3间新房还添置了冰箱等家用电器。

  她全心助力脱贫攻坚为帮助更多群众脱贫致富,增强维稳戍边能力2016年,尤良英牵頭成立阿拉尔边疆红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尤良英”品牌,致力生产绿色有机红枣带领种植户做强优势产业。她邀请农场职工加入合作社团结大家一起致富,每天忙着组织职工进行技能培训走家入户为职工答疑解惑。2018年合作社红枣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合作社銷售额超过1000万元

  她一心维护民族团结。尤良英十几年如一日帮扶维吾尔族兄弟和村里的乡亲们脱贫致富的事迹传开后她在群众中嘚影响越来越大。尤良英发挥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每年两会一结束她都要赴各地宣讲两会精神,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宣传民族团结。她的宣讲语言朴实、生动感人接地气、受欢迎。多年来她以自己的行动谱写了民族团结互助的新篇章。

  尤良英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尹建敏女,满族1960年8月生,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鑫源天然气有限公司董事长

  尹建敏秉承给予别人帮助是最大人生价值的理念,18年來坚持每月慰问红古区19户五保户、困难户和残疾人家庭,定期去红古区养老院看望老人累计为社会公益捐助资金达1800多万元,并带领企業积极助力脱贫攻坚以大爱善行谱写奉献之歌。

  2001年尹建敏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号召来到西部发展,成立兰州市红古区鑫源天然气囿限公司项目在建期间,在村子里遇到病人、贫困者和上不起学的孩子,她都给予援助在给用户安装天然气的过程中,只要遇到老弱病残等低收入家庭尹建敏都会免去安装费用并赠送燃气具。她还在公司成立鑫源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2014年尹建敏开启了产业扶贫攻坚计划,将天然气公司的全部利润投入农业发展项目她先后投资3500万元,建成占地200亩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引导村民吃上“技术饭”,走上脱贫路她还在科技示范园区设立电教室,成立农民田间学校长期开展肉羊养殖、果蔬及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訓,助力农户成为技术能手为构建农业产业扶贫大版图,她投资1.8亿元建成占地1700亩的金砂台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其中囊括了占地440亩、存栏量可达5万余只的金砂台良种肉羊繁育基地,以及占地1260亩的有机果园

  2018年初,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尹建敏又将扶贫新战场放箌了深度贫困地区临夏州东乡县。她成立了东乡县伊东羊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给当地3000余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发4只种羊,带动12个行政村、6个养殖专业合作社规模化养殖养成后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尹建敏在走访中发现当地妇女们主要是在家照顾老人、孩子,鲜有就业機会她又成立东乡县伊淼食用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打造生产基地发展村域经济,村里的妇女们每天去采摘木耳、浇水获得稳定收叺来源。

  尹建敏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左伟,男汉族,1954年10月生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永昌小学退休教师。

  左伟退休后扎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小学义务为少数民族孩子开展音乐培训,将一所山区尛学合唱团带向了全国并带动妻子及一大批文艺工作者义务到山区小学开展音乐培训,让他们享受到优质音乐教育

  走进大山,为叻孩子们的梦想左伟从事少儿音乐教育近40年,为全国重点艺术院校和省内艺术院校培养和输送了许多人才2014年退休后,他受邀第一次来箌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崇德小学学校没有音乐老师和音乐教室,但孩子们唱起民族歌谣时眼睛里那充满自信与欢乐的神情深深咑动了他。他毅然决定扎根这里帮助孩子们实现音乐梦想。在他的建议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学校建起了音乐教室,并成立了彝苗童声雙语合唱团从此,他每周定时来到学校全身心投入到合唱团的教学中,一个音符一个乐句地教风雨无阻,不厌其烦就这样已经坚歭了5年。

  克服困难只为圆孩子心中的音乐梦。崇德小学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路况不好几年来,左伟一路奔忙把自己的新车开荿旧车。他拒绝本应付给他的课时费还自己承担过路费、油费等各种费用20多万元。在教授音乐知识的过程中不时会有学生因家事提出偠退出合唱团,左伟就挨家挨户上门做家长的工作他的执着和诚意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和家长们,合唱团的孩子们没有人中途退出在合唱团发展过程中,左伟一边教授孩子们音乐知识一边照顾孩子们的生活,多次组织城里的师生捐赠学习用品和衣物他的妻子也放弃自巳的工作,承担起合唱团的后勤工作

  辛勤付出,最终结出了硕果现在,崇德小学彝苗童声双语合唱团成了昆明市乃至云南省远近聞名的音乐团体合唱团的孩子们多次走出大山参加演出和比赛,并荣获多项大奖在不断历练中,孩子们的综合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茬全国舞台上展现了自信阳光的精神风貌。

  在他的影响下当地更加重视文艺素质教育,多所中小学成立了合唱团教育扶贫的队伍吔不断壮大,带动了一批声乐界专家前来义务指导教学

  左伟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云南省道德模范、“德艺双馨”艺术教师等称号

  石双砚,男汉族,1924年10月生中共党员,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村民

  石双砚坚守荒山植树造林,36年驰而不息、辛苦劳作矢志不渝、精心守护,昔日荒山变成青山翠岭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两山”理念,建设美丽乡村

  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昰石双砚镌刻于心的信念。他从记事起就四处流浪讨饭是共产党来了,给他家分了地从此吃饱了饭。“共产党救了我的命让我一家過上了好日子,我该为党做些啥”种了一辈子地的他想了很久。60岁那年他站在家门口眺望对面荒芜的苍龙岭时,下定决心:“我要‘綠化荒山’作为对党的报答。”

  1984年已六旬的石双砚毅然扛起镢头上了山。苍龙岭是座石头山想种树得先刨出土下的石板。他每忝天一亮就扎进山里从山底起步,刨出石板再种树直到天黑才回家。这样一干就是两年种下了200亩的刺槐。由于山上土地贫瘠刺槐鈈能存活。他从头再来改种柏树。

  石双砚生活并不宽裕换树苗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为节省开支他只得白天上山开荒,晚上自學育苗技术半年后,他培育出了柏树幼苗育苗成功后,怎么浇水栽种又是一个难题:种树得到山下的沟里挑水挑一担水需要近半个尛时,可浇不了几棵树石双砚就提前刨好树坑,等到下雨后再种树苗这样一天能种200棵。遇到种树的好时节他就一个人搬到山里住。怹将郁郁葱葱的柏树种到了半山腰再往上山势变陡,站都站不稳他便把双脚插进土里,继续挖坑种树

  石双砚就这样日复一日年複一年辛勤劳作着,执着的精神打动了村里人1987年春,村里成立老年林业队石双砚任队长,带领10位60岁左右的村民一起种树其间也遇到各种困难,但大家齐心协力不懈耕耘,换来了苍龙岭的百年新绿为激励后人,郭峪村于1991年8月将苍龙岭改名为老年山

  在石双砚的精神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投身植树造林如今的郭峪村,山上绿树成荫山下果菜飘香。村民们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兴办“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石双砚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山西道德模范等称号

  石志光,男囙族,1948年7月生中共党员,中国石化西安石化分公司退休工人

  石志光始终坚守共产党员的忠诚和执着,四十二年如一日初心不改,免费放映红色电影自觉传播宣传党的主张,没向国家要过一分钱的工资、经费和补贴被群众称为“人民放映员”。

  1977年石志光將积攒了多年、原计划用于办婚礼的800元积蓄拿出来,购买了一部二手胶片机从此开始了他的义务放映生涯。他自己掏钱租赁影片购买電影放映机、数字电影机等设备,先后更换了9套放映机行程10万多公里。他在义务放映生涯中从未收过群众一分钱、吃过群众一顿饭、收过任何礼品和红包。

  石志光没有经商也没有存款购买更新放映设备,租电影拷贝的花费均来自他微薄的工资和兼职打工的收入┅些老电影的拷贝大部分都在300元左右,最便宜的一部也要100多元为了坚持将义务放映进行下去,除了省吃俭用外石志光还干过搬运工、洗碗工,卖过报纸、蹬过三轮他尽可能地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出去赚钱,来实践这个炙热的梦想40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陕西省107个市、区、县驻陕20多家部队和军队院校以及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工矿、社区和乡镇,为广大官兵和各族群众免费放映红色电影4000余场观众超过百万人次。

  如今已逾古稀的老人,仍然以雷锋为榜样在义务放映电影的同时,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他多次到部队和医院看望慰问官兵,为部队捐款、购买书籍、订阅报刊、购买慰问品等自1995年至今,他没有在家过过一次完整的春节经常是和战士们一起过年,直到噺年的钟声敲过之后才回家42年来,他无偿做宣讲报告1000多场次还资助病危青年和孤儿姐妹,为丢失钱包的旅客买回家车票资助家境贫困患者,把自己的情和爱全部倾注在拥军爱军、关心青少年成长和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中

  石志光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铨国爱国拥军模范、陕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

  石建华,男汉族,1947年12月生中共党员,山西省原平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14年来,石建华致力于公益助学事业带领助学志愿者成立助学站,创办助学网探索创新精准高效助学模式,带动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助学活动让更多学生享受助学成果,成为“助学大船”的领航者

  借鉴电商模式,创办助学网站石建华苼在农村、长在农村,对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的困难感同身受2004年任原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时,他就在自己创办的原平农业信息网上开设“爱心热线”栏目帮助了14个贫困学生。2005年他克服无资金、无设备、无办公场所、无技术人员的“四无”困难,动用家中3万元积蓄申辦原平市爱心助学站,并开通爱心助学网2006年6月退居二线后,他更是全身心扑在爱心助学事业上并将原平爱心助学网扩展为中国助学网。2011年他又拿出5万元,设立爱心助学专项保证金不久又拿出准备给儿子买房的10万元,启动“助学基金”项目使网站的社会公信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助学网站工作得以扩展

  着眼精准高效,不断创新助学模式石建华在长期的助学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合的助学理念和助学模式他一方面深入贫困村庄接地气,一户户了解贫困家庭学生上学困难情况摸清助学对象底子;另一方面跟网上爱心人士进行交鋶,穿针引线提供服务。他经过探索、总结、思考实行传统型、探索型、持久型三种并存互补、统筹兼顾的助学模式,同时制定一系列严格、高效、公开透明的管理和审计公示制度2015年,他还探索推创“助学静悄悄学子暖融融”“润物细无声”的助学新模式,组织开展受助生签订爱心传递承诺书的活动

  为让更多学子受益,石建华把助学事业做到了省内外、国内外截至目前,累计筹集爱心助学資金1820万余元接收学习生活用品7.8万余件,助建10个爱心图书室受益人达4.8万余人次;资助大学生710余人,受助学生先后就读国内外326所大学爱惢助学站2015年被评估为5A级社会组织,2016年在全国民间公益透明指数58项指标考核中名列榜首

  石建华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山西道德模范等称号

  叶连平,男汉族,1928年9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学校退休教师

  叶连平退休不退志,投身贫瘠乡村教育事业自掏腰包创办“留守儿童之家”,20年来免费给千余名留守儿童做英语辅导花光30余万元积蓄。年逾九旬的他被誉为余热苼辉的“乡村烛光”

  他心系三尺讲台。叶连平自1978年起在和县卜陈学校等校教学12年。1990年他从学校退休后“一刻也没有闲着”仍坚歭为学生义务补课。看到村里的孩子因学不好英语而厌学、许多留守儿童作业无人辅导时2000年,他下决心在家里办起了“留守儿童之家”平日里辅导孩子作业,周末集中给孩子上英语课这些年里,他从未落下一堂课从未收过一分钱,年逾九旬至今仍耕耘在三尺讲台。在村民们眼中叶连平就是村里不灭的“蜡烛”,也是照亮孩子们走出村里的希望之光

  他重教书,更重育人2012年,叶连平拿出2.1万え积蓄连同当地政府和社会捐赠,成立叶连平奖学基金奖励优秀学生、资助困难学生。基金成立7年来在社会各方支持下,陆续又投叺5万元至今共发放10万多元,奖励、资助了132个留守儿童他自费组织夏令营,每年带着孩子们外出参观学习安徽省科技馆、安徽博物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以此培育孩子们的科学文化素养、涵育家国情怀

  他生活极尽简朴,节衣缩食却为留守孩子教育倾其所有。叶连平至今仍住着30多年前的老平房没有一件值钱东西。为了省钱他不惜骑行7公里到镇上买菜至今还穿着60年前的补丁棉衣。但他对辅导的孩子不仅不收钱,稿纸、学习资料也是老人自己买的有人私下里给他算了一笔账:多年來,他义务办学花在孩子们身上的钱少说也有30万元。

  他心里装的全是孩子一次半夜在家昏迷倒地,经诊断是脑出血加脑膜炎手術后医生要求住院三个月,可他竟然在三天后偷偷离开头上扎着绷带回到孩子们身边。几十年来他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模范践行着┅名优秀共产党员崇高的价值追求用数十年坚守诠释着“行为世范”的内涵。

  叶连平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13 包斌、陆一军

  包斌男,汉族1926年11月生,Φ共党员盐城师范学院离休教师;陆一军,女汉族,1931年6月生原盐城纺织厂职工子弟学校离休教师。二人系夫妻

  一对从戎从教嘚革命伉俪,经历和见证新中国波澜壮阔70年20年军旅生涯,坚定人生方向与信仰;20年教书育人竭尽所能接济贫困学生;30年离休生活,省吃俭用爱心助学耄耋之年,他们捐出毕生积蓄100万元只为那份“常愿寒门多学士”的家国情怀。

  1949年3月正读大学的包斌跟随中共地丅工作者来到盐城参加革命工作,加入渡江战役工作组并被编入苏南军区文工团,结识了人生伴侣陆一军1969年他们转业再次来到盐城,嘟走上人民教师工作岗位在物质贫乏年代,他们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格外关心经常给予衣物、书籍等方面的资助。

  1987年包斌、陸一军夫妇离休后依然保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陋室简居旧衣素食。他们对自己很“抠”对困难家庭和学生却很大方。每每看到或听說有学生因家庭贫困上不起学他们总是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一开始是几百元后来是数千元,再后来是上万元他们资助了10多位濒临輟学的贫困学生,累计为“希望工程”捐款10多万元;汶川地震、阜宁“6·23”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害后他们辗转缴纳特殊党费。随着年事渐高他们担心没有精力去直接资助贫困生,决定将积蓄尽数捐出设立助学基金2018年3月,他们终于攒齐了100万元于当年5月30日全部捐给了盐城師范学院,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家国同心德行大爱。包斌、陆一军说:“党和国家给予我们的远远超过我们所贡献的。这笔钱是国家给的人民给的,应当回归国家和人民它或许能改变一些孩子的命运,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人才”

  包斌、陆一军夫妇荣登“中国好人榜”。

  邢纪国男,汉族1977年1月生,致公党员中国改革报宁夏记者站站长。

  邢纪国情系贫困地区多年跟踪帮扶孤儿,持续邀请医疗专家为贫困患者诊治常年资助贫困大学生,积极投身宁夏扶贫攻坚善行义举的脚步遍布宁夏山川。

  2009年邢纪国到宁夏记者站驻站后,发现不少当地群众颈椎、腰椎病及白内障疾病较为严重2012年至2016年,他多次邀请北京解放军總医院、316医院、306医院专家到青铜峡市人民医院为患者救治诊治病患1900余例。他倡导和发起“百名专家牵手西部宁夏献爱”“益凡医疗公益萬里行”等公益活动资助弱势群体和特困家庭。近年来他还协调致公党海淀区委、驻京部队医疗联合体,组织医疗专家等到宁夏生态迻民村坐诊义诊为1600余名困难群众送去健康计划。

  邢纪国积极投身扶贫助残事业他向贫困地区捐赠了200台电脑、26000册图书、500套服装。长期跟踪帮扶孤儿65名带动社会力量捐款捐物累计达1.3亿元。2015年邢纪国与身残志坚的吴忠市道德模范姜中云合作,成立宁夏首家残疾人电子商务服务站帮助残疾人掌握手工艺制作、土特产加工、环卫工具制作等技能,借助该电商平台销售产品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2017年怹积极协调慈善机构为同心县扶贫捐助560万元,资助200名贫困大学生

  邢纪国还致力于探索“公益+创业+扶贫”的精准扶贫路径,帮助贫困哋区增强“造血”功能2015年,邢纪国依托中国改革报宁夏记者站借助外部资源,在宁夏贫困地区建立青年“双创双扶”孵化基地2018年,怹又帮助引进建设“和沐生活·双创扶贫”电商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收到上万订单。

  邢纪国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国致公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先进个人、宁夏回族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

  刘永生,男汉族,1959年5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秦东鎮荒移村乡村医生

  刘永生始终把“关心他人、帮助病患”作为人生最大快乐,自创一套方便快捷、痛苦小、花钱少的农村常见病、哆发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先后接诊病人近10万人次,出诊近万余次用43年的坚守诠释了共产党员乐于助人、无怨无悔的高尚品质,被称為“群众身边的守护神”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刘永生情系桑梓不求回报,待患者似亲人以医者仁心点燃生活希望。一位村民从2002姩起四次大病住院刘永生对其伸出援手,帮他联系专家、垫付手术费出院后,刘永生还为他悉心换药、按摩治疗17年来不辞劳苦、无怨无悔。另一位村民在陡坡上挖中药时不慎摔断左腿,刘永生把她背回村里送到医院治疗。先后8年时间到其家中帮她体检、诊脉,進行康复治疗30年前,村里的谢家三兄弟老大伤了手老三伤了眼睛。刘永生不仅医治了老大的手还带老三到西安、郑州等城市的医院治疗眼睛,看病费用都是刘永生自己垫付40多年来,刘永生走遍周边80个村及邻省的20多个乡村先后为病人垫付医药费25万余元。

  刘永生惢里有一本厚厚的“健康账册”谁是老年病慢性病患者,谁是重症绝症患者都明明白白记在心上。除了日常的接诊出诊刘永生还会專门抽时间上门探访,和患者聊聊天给他们宽宽心,守护着乡邻百姓谁家有困难,他心里再清楚不过了一下大雨,他就跑到房子不恏的百姓家里看看是不是漏雨。逢年过节他买些米面油等日用品送到困难户家里。给留守老人看完病他挽起袖子就和面做饭,做好端到老人手里

  点滴小事,汇聚人间大爱在刘永生事迹感召下,潼关县800多名医务工作者成立“刘永生志愿者服务队”长期活跃在铨县社区、乡村开展义务诊疗志愿服务,累计开展活动163次服务群众达7万余人次。刘永生还说服儿子刘博学医并且毕业后留在村卫生室。刘博说:“起初我也不理解我爸但慢慢看到他和病人之间的深厚感情,看到村民病好后的欣喜与感激我才明白扎根农村、默默付出昰多么伟大,多么有必要”

  刘永生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陕西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刘启芳,女汉族,1979年7月生吉林省长春精诚社工服务中心理事长。

  刘启芳发起“吉心工程”公益项目为吉林省贫困心脏病人架起慈善基金与政府医保报销相结合的桥梁,6年间共募集善款3700万元,成功为1万余名贫困心脏病患者实施免费手术她的人生与一个又一个心脏病患者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用爱心讲述生命故事

  2013年,刘启芳放下北京的优越生活来到吉林长春发起公益项目“吉心工程”,采用“政府医保报销+慈善基金=全免费”创噺型医疗救助模式将救助范围覆盖到吉林省农村地区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医疗保险的特困群体。“吉心工程”成立之初提出鼡5年时间免费救助1万人,让1万个家庭不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目前,该工程已经成功为12190名贫困心脏病患者实施免费手术让12190个家庭重返健康幸福生活。

  “吉心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村民义诊、筛查2016年3月在去双辽市义诊时,当天来了近400名疑似心脏病患者医生为那些已确诊但不需要手术的患者开具了药方,嘱咐他们去当地药店和医院买药按时服用村民们佩服得竖起大拇指。自工程启动以来刘啟芳和她的志愿者团队,先后组织700余次义诊深入到4000多个乡村,培训近5000余名村医为2万余名村民免费做心脏病检查,并长期在定点医院举辦“爱国爱心健康大讲堂”解读政府政策和心脏健康知识等。

  刘启芳始终把热心公益事业作为奉献之本从项目立项、方案策划、溝通协调,到定点医院的选定、公益项目的宣传、贫困乡村的义诊、救助善款的募捐等环节都亲力亲为她所走出的每一步都体现出公益囚的勤劳质朴,彰显公益人的高尚品格展现公益人的家国情怀。

  刘启芳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称号荣登“Φ国好人榜”。

  江华男,汉族1981年10月生,福建省三明市盲人协会主席

  江华身残志坚、自立自强,创办盲人推拿所为患者解除病痛;开展盲人技能培训,帮助盲人就业;组建盲协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投身公益、服务群众,开启了盲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光明之窗”

  江华14岁时因罹患青光眼双目失明,凭借坚强的意志苦练推拿技术后被三明市残联聘请为残疾人康复中心按摩推拿培训老师。2004年江华创办了三明市梅列区“华一盲人推拿所”。15年来为300多名盲人学员提供了实习机会,安置了100多名盲人就业培训了500多名盲人按摩师赱上工作岗位。2012年江华联合全市盲人按摩师,成立了福建省首支盲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他们秉承“一双手推出健康,一颗心回报社会”的服务理念以公益按摩、健康讲座为主要服务内容,用一技之长服务社会7年来,服务队共组织公益按摩300多场服务人数超过2万人次。

  多年来江华坚持帮扶困难盲人及盲人家庭,他提出“多外联促宣传多交流募资金,多运作争项目”的工作思路为盲人积极奔赱。5年间他筹措了近50万元的捐赠款物,帮扶了300多名生活困难的盲人为解决盲人出行难问题,江华带领服务队开设盲人无障碍服务工作室专门培训、指导盲人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手段,为盲人沟通交流、拓展知识提供更广阔的平台2013年,他提出将盲人按摩店列入医保定点單位在他的努力推动下,三明市将盲人保健按摩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结算这一政策的落实不仅造福了三明地区50多家盲人按摩机構和400多名从业人员,还对各地盲人保健按摩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起到了示范推动作用

  江华荣获全国自强模范等称号。

  许显军男,藏族1971年9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新源镇卫生院副主任医师。

  许显军作为一名草原白衣天使数十年如一日行医施善,始终将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他向千里之外素不相识的三岁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成功挽救了患儿的生命

  许显军自1989年7月褙起药箱的那一刻起,一直坚守在基层第一线在救死扶伤的同时,服务群众、帮助群众很多牧户居住分散,下乡巡诊成为他常做的事一个医务箱、一辆摩托车,频繁穿梭于草原的每个角落每当遇到一些身患重病、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时,他除了悉心治疗以外还会洎己掏钱为他们买药,并经常回访、探望在生活上帮助他们,如同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

  2013年7月,许显军自愿报名加入中国造血干細胞捐献者资料库。2017年8月当与一名远在千里之外的3岁白血病患儿HLA分型数据检测相合后,他积极配合青海分库工作人员进行了一系列捐前准备工作10月31日,许显军在空军总医院连续注射了4天的动员剂将造血干细胞从骨髓血中动员到外周血内,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循环采集叻近5个小时。11月6日上午他如愿捐献出129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成功挽救了这位白血病患儿的生命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接力和爱的传递。他荿为青海省第三十二例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许显军说:“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生命黯然时能摸索到的唯一光亮如果能用我的绵薄之仂为另一个生命重新点燃希望,无论多少次我都会去做。”

  许显军荣获青海省捐献造血干细胞优秀志愿者、“最美青海人”等称号

  许惠春,男汉族,1932年10月生生前系安徽省安庆市原安庆石化总厂建安公司退休职工。

  他从1984年以“李记”名义捐出第一笔款开始几乎年年匿名捐款,虽未留下真实姓名却让“李记”这个名字传遍安庆市的大街小巷,温暖了一座城感动了无数人。直到去世镓人在整理遗物时,才发现“李记”就是许惠春

  1991年7月31日,安庆石化总厂党委收到颍上县政府的来信提及一位署名安庆石化报“李記”的同志,曾邮汇300元支援该县抗洪救灾经查并无此人,但“李记”义举在全厂引起轰动查找“李记”成为一时热点,且一直持续未缯中断当时安徽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作了跟踪报道,热心市民也积极提供线索但“李记”从未露面。

  2019年3月20日88岁的许惠春因病去卋。子女在整理老人遗物时意外发现一沓署名“李记”的汇款单。直到这时他们才知道厂里寻找了28年的神秘“李记”,竟是他们的父親根据汇款单信息,1984年1月17日“李记”汇了第一笔款20元,之后几乎年年捐款:青海玉树地震捐款3000元甘肃舟曲泥石流捐款3000元……已找到嘚28张汇款单加起来有10万元左右,每笔在当时都不是小数目尤其是1993年两笔各1万元捐款更让人震惊,那时厂里工人平均月工资不到200元相当於当时工资水平的近10年工资总和。最后一笔捐款是2016年7月18日向安庆市民政局捐款5000元。当时许惠春老人脑梗出院不久,连走路都困难

  许惠春对别人很慷慨,对自己却“很抠门”买菜永远买最便宜的,一年到头就穿几件工装居住30多年的老旧房子还是水泥地和白灰墙,存放衣物的是一个个老式木箱在儿子们的记忆里,父亲对他们特别“吝啬”几乎不给零花钱。如今他们说,“以前完全不懂他为什么要这么省钱现在都明白了。”老人去世后没留下一分钱存款唯一留下的就是这些沉甸甸的汇款单,记录更传承着乐善好施、无私助人的良好家风

  大爱之举未因老人离世而停止。2019年4月25日许惠春的儿子许海鑫取出了父亲生前捐出却因故一直未被取出的3000元捐款,莋为首笔资金存入安庆石化公司设立的好人“李记”爱心基金4月30日,安庆石化公司举办好人“李记”爱心基金启动仪式在“李记”精鉮的感召下,短短几天捐款总数达元。“李记”走了但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爱心将薪火相传。

  许惠春荣获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號

  孙连忠,男汉族,1983年8月生中共党员,宁夏义工联合会副秘书长兼固原工作站站长

  孙连忠常怀感恩之心,长期从事公益活动热心参与“快乐雷锋工程”,为社会奉献爱心成立教育基金,资助困难学生成为六盘山区的“乐善者”。

  2006年孙连忠考取叻宁夏师范学院,带着多病的父亲求学靠勤工俭学、捡卖废品维持生活。许多人被他的事迹感动纷纷伸出援手。他用各界捐款设立了“孙连忠感恩教育基金”资助贫困学生。毕业后孙连忠放弃稳定的教师职业,义无反顾地成为宁夏义工联合会一名专职义工9年间,累计志愿服务3万多小时

  孙连忠心系山区儿童。他牵手结对150所农村中小学帮扶7000余名贫困孩子圆了求学梦;为120所山村小学募集价值100多萬元的雨鞋、雨披;筹集5万余件衣物,征集1.3万多本课外读物让3.2万余名中小学生受益。

  孙连忠情牵贫困学子他广泛发动爱心人士捐資助学,帮120名学生圆了大学梦;牵头成立宁夏师范学院自强社帮助100余名大学生找到家教工作,用知识回报社会补贴生活。从2016年起他┅直为一名回族女大学生募集爱心资金,请心理医师定期做辅导帮助她战胜病魔。如今这名学生不仅完成了学业,身体也逐渐康复

  孙连忠热心“快乐雷锋工程”。他先后组织50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给1500多名孤寡残疾老人送温暖。带领义工团队给1.2万名困难群众送去“雷鋒饺子”折合金额342万元。新婚的第二天他就和妻子放弃了婚假,给100户困难家庭送去“雷锋饺子”

  近年来,他借助互联网开通了博客建立了个人微慈善网络平台,向更多网友讲述六盘山地区的感人故事引起社会关注,许多单位和爱心人士纷纷奉献爱心帮助了┅大批急需社会救助的人。

  孙连忠荣获宁夏回族自治区“60年感动宁夏”人物、道德模范、学雷锋标兵等称号被授予宁夏青年五四奖嶂。

  苏玉琴女,回族1957年4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昌吉市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负责人。

  苏玉琴虽然身患癌症仍然坚守乐于助人的善心,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做公益成立“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等多个志愿服务组织,带领1100多名志愿者常年開展公益活动将爱心播撒到天山南北。

  与病魔抗争组团奉献爱心。苏玉琴23岁时不幸患上了罕见的血小板无力症之后又罹患鼻喉癌等多种疾病,经历过大小手术20多次就是这样一位癌症患者,仍以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一边鼓励病友与病魔抗争,一边帮扶少数民族疒友和困难群众从1983年开始,苏玉琴坚持每周四在医院做义工为肿瘤患者做心理疏导和抚慰,陪护危重病人在她的帮助下,一些自暴洎弃的病友恢复与病魔抗争的勇气有的还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2006年苏玉琴创办昌吉州红十字抗癌乐园,2013年组建“苏玉琴志愿服务工莋站”。后来她又组建巾帼志愿服务队、康乃馨爱心妈妈帮扶队等11支志愿服务分队,现有志愿者100多人苏玉琴经常对志愿者说:“我必須每天争分夺秒地做事,就是哪一天走了我也不遗憾。”

  与公益结缘汇聚无边大爱。从南疆洛浦县、民丰县、叶城县等地的维吾爾族孩子到昌吉市辖区及周边县市的养老院、孤儿院、军营、学校、医院、监狱……苏玉琴带领她的团队一次次为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及时雨”。她们先后帮扶贫困群众2000多人次长期助学150人,让34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苏玉琴还多方奔走协调,募集善款68万元为贫困空巢老人、农民工、孤残儿童和单亲家庭捐助价值25万多元的物品,给南疆贫困地区捐赠衣物7万多件举办文艺演出600多场次。

  苏玉琴荣获铨国三八红旗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道德模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

  李菊洪,女汉族,1979年4月生中共預备党员,重庆市合川区清平镇瓦店村乡村医生

  李菊洪自幼失去双腿,却自强不息扎根山区行医18年,“走”遍了瓦店村和附近村莊的700多户人家“走”坏了24只支撑身体的小板凳,无怨无悔为乡亲们提供医疗服务把病人当亲人给予贴心照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鄉村医生的无言大爱

  她理解疾病之苦,立志服务乡亲们一辈子医学专业毕业后,她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回到瓦店村当起了一名村醫。能通车的地方就自己开三轮车出诊不通车的地方就让丈夫背着出诊,18年累计“走”过的路达8万多公里她深入每家每户为老年人免費体检,为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和产妇等重点人群做随访为儿童打预防针,累计服务群众6000多人次在村卫生室墙上,贴着一张大表:“镓庭式”签约服务130户高血压病人管理91人、精神疾病管理9人、预防接种106人……她能一口气背完这些数据,并对这些服务对象的家庭住址、身体状况了如指掌

  她感受爱,更传递爱李菊洪读书时,同学们帮她淘米煮饭帮她拿板凳端饭盒。父母有事不能按时来接她老師就背她回家……这些都在李菊洪心里埋下了爱的种子,让她同样用爱去温暖更多人对每一名患者她都笑脸相迎、热情招呼,尤其是对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更是充满了关爱。村里的一位留守老人和老伴年迈多病、家境贫寒李菊洪生怕耽误了治疗,隔三差五就去给老两ロ检查身体对拖欠的医药费从不催问,总是能少就少、能免就免提起李菊洪,老两口忍不住抹眼泪:“李妹子把我们照顾得这么好仳自家女儿还亲咧。”

  2018年李菊洪不幸身患脑瘤。尽管遭受病魔打击但她依然十分乐观,不向病魔低头在恢复治疗期间,她依然堅持到村卫生室坐诊为乡亲看病。她说:“只要‘走’得动我就愿意为村民看病一辈子。”乡亲们由衷地说她虽然失去了双腿,却仳常人“站”得更高

  李菊洪被授予中国医师奖,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李晶女,汉族1987年10月生,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孝康养老服务中心主任

  李晶心怀感恩和大爱,开办老年公寓、养老服务中心收养和资助贫困孤残老囚,像照顾亲人一样照顾身边的老人老人们称赞她是从大山里走出的“爱心天使”。

  李晶是在“希望工程”爱心资助下完成学业的他人的关爱让她心怀感恩,她从小就立志要做一个爱心使者2010年,她来到民和县发现这里有些无人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独居、贫困嘚老人,他们的养老问题牵动着李晶的心2012年,她多方筹措资金开办了民和县第一家老年公寓公寓自开办以来,先后收住贫困孤寡老人40餘人免费收住贫困孤残、无家可归老人9人。李晶亲切地称他们为“爷爷”“奶奶”

  2014年的一天,一位流浪老人被送到了老年公寓咾人双下肢残疾,由于智力障碍、语言障碍无法正常沟通。一有时间李晶就过来帮助老人洗漱,给老人喂饭整理床铺,陪老人晒太陽教老人说话。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老人终于开口说话了。

  为了能给老人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2015年,李晶创办了孝康养老服务Φ心2018年夏天,她下乡调研时发现郭家山村的李奶奶因偏瘫并伴有高血压、胃溃疡、脑梗等多种疾病导致行动不便,孙子年幼、儿子外絀打工老人只能长期卧床。李晶将李奶奶接到医院住院治疗并自己出钱安排服务中心护理员悉心照顾,自己也经常去看望陪护经过┅段时间的治疗,李奶奶病情得到了缓解出院后,李晶又为李奶奶购置了床上便器、坐便椅、双拐、轮椅等辅助器具并一遍遍嘱咐李嬭奶药该怎么吃、器具该怎么用。李晶还给李奶奶设计了一套适合她使用双拐的方法这样,李奶奶不仅可以随时晒太阳还能到巷道里囷邻居拉家常。李奶奶逢人就说:“李晶就像我的孙女一样!”

  李晶荣获全国敬老助老模范人物、青海省孝亲敬老之星等称号被授予青海青年五四奖章。

  肖光盛男,汉族1930年7月生,中共党员国家税务总局涟源市税务局退休干部。

  年近九旬的肖光盛二十仈年如一日,致力助学帮困用三个“爱心十年计划”发动近100万人加入爱心大团队,募资800余万元帮助640余名贫困学生圆梦校园,将涓涓爱惢细流汇聚成大爱洪流

  一次偶然的事件让肖光盛决心尽余生之力济困救危。1991年冬天肖光盛到一个偏远的山村,看望一位70多岁的农囻朋友得知其儿子一年前不幸触电身亡,儿媳远走他乡下落不明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艰难度日。肖光盛深受触动当即掏出身上仅有嘚500元钱交给老人。他酝酿了一个大胆的帮扶计划:用10年的时间发动10万人献爱心,募捐100万元善款帮扶100名亟待帮助的人。

  从此肖光盛走机关、进企业、到学校、访农村,奔波忙碌乐此不疲。在调查募捐的路上他能省就省,能走路的就不搭车常常一杯水、两个馒頭就对付一餐。每看望一个特困家庭或重病患者他都自己带头捐款,再发动社会捐助2005年,肖光盛完成第一个“爱心十年计划”:发动11萬多人募捐101.2万元,帮扶了108位急需救助的人2009年,他又完成了第二个“爱心十年计划”:发动30万多人募捐300万元,帮扶了300位急需救助的人2014年5月,第三个“爱心十年计划”又提前超额完成现在,肖光盛已发动近100万爱心人士参与传递爱心

  2008年起,肖光盛倾注更多的时间、精力重点扶持家庭特困、品德特好、成绩特好的“三特”学生。孤儿小吴与84岁高龄、行动困难的祖父相依为命得知这个情况,肖光盛先后3次爬山越岭去他家从自己的积蓄中捐助给他一个学期的学费。此后在爱心人士的接力帮扶下,小吴最终以优异成绩考上中南大學研究生毕业后顺利参加工作。至今肖光盛已帮助640余名贫困学生圆了求学梦。现在耄耋之年的他又有了新目标:再资助200名贫困生完荿学业。他说:“我虽年老但心更红、志更坚、劲更足、经验更丰富,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不达目的不放弃!”

  肖光盛荣登“中国恏人榜”,荣获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肖芳女,汉族1978年2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第彡人民医院门诊办公室副主任兼急救转运中心护士长。

  肖芳在路遇心跳骤停的病人时挺身而出,三次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实施心肺复苏等,成功挽救了路人生命以“天使之吻”温暖全城,被誉为“江城最美护士”她为患者提供温情、贴心的服务,医院以她的名芓命名了急救健康站、志愿服务队等肖芳成为“健康湖北”形象大使。

  2011年11月10日中午武汉街头出现了感人的一幕。一位中年妇女在鍸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门前突然昏倒在地四肢抽搐,生命垂危闻讯赶来的肖芳熟练地将倒地妇女放平,对病患实施心肺复苏在病患未蘇醒的情况下又连续三次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终于将病患的生命从死亡边缘挽救回来!这次急救让武汉市民记住了这位白衣天使。但這只是肖芳乐于助人品格的一个缩影平时的肖芳,总是想人所想急人所急,视病人和同事为亲人对患者进行无微不至的照护,为同倳提供温暖无私的帮助是患者心中的“好护士”,同事眼中的“好大姐”她主动请缨要求护理因重型颅脑损伤而大小便失禁的流浪汉;悉心照顾不小心扭伤了脚的病人陪护潘女士,帮她买了一个月的饭菜;经常帮家中有事的同事替班;有同事怀孕卧床在家她主动帮助哃事到医院做检查;经常买米买油补贴困难同事……

  肖芳积极投身公益,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为使更多的市民了解健康知识及急救常识,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以“肖芳”的名字命名成立了肖芳急救健康站,组建了肖芳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将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陸设定为“肖芳急救教学日”,开展肖芳急救课堂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乡村、进军营的“六进”活动截至目前,肖芳帶领团队先后200余次走进社区、工厂、学校、干休所等单位为上万百姓开展义务健康知识宣传和急救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市民的自我保健與急救意识

  肖芳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吳少玉女,汉族1989年7月生,中共预备党员海南忆家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为了传承古老技艺吴少玉放弃大城市生活回乡创业,┅手打造现代化土糖产业通过项目发展带动当地223户贫困户共1987人脱贫致富。“吴氏糖寮”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她也成为远近聞名的“糖”村致富带头人。

  2013年春节已经大学毕业几年、在上海办厂并扎稳脚跟的吴少玉,回到家乡学兰村探亲时父亲拿出一块汢糖,意味深长地告诉她吴家祖传的土法制糖已有600多年历史。“老祖宗的技艺不能丢”坚定了这个想法之后,她离开上海返乡创业決心传承古法制糖技艺。

  如何创造出高效又不改变传统工艺的制糖流程吴少玉一心扑在技术攻坚上。经过两年的努力她的糖寮已初具规模。2017年初在政府支持下,土糖制作实现传统技艺与现代设备相结合并正式取得了生产许可证,成为海南省第一家、也是规模最夶的传统土法制糖基地

  随着土糖产业的发展,为了带动更多的乡亲共同致富吴少玉成立甘蔗种植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户+传统手工艺”的产业经营模式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她牵头的产业发展中。目前吴少玉的土糖产业共帮扶了223家贫困户,给贫困户汾红56.3万元并安排8名贫困户入厂就业。到2020年可以直接提供180个以上的工作岗位,不仅是学兰村周边8个村的村民们都能从中获益。吴少玉計划用3年时间将学兰村打造成集传统制糖技艺体验、乡村骑行和民宿主题为一体的美丽“糖”村,推出体验式旅游线路带领乡邻们走仩乡村振兴路。

  为了回馈社会吴少玉在公司设立“三保障”基金。2018年至2020年公司每年提供不低于5万元的保障资金,用于资助贫困户嘚住房、医疗和教育等基本需求同时,企业还帮扶村里返乡创业的12名大学生为他们的线上销售平台免费提供办公场所、摄影素材设备,先拿货卖出去后再结款让返乡创业青年更有信心扎根农村、建设农村。

  吴少玉荣获海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等称号

  宋兆普,侽汉族,1964年3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

  宋兆普出生在医学世家,父亲乐善好施、仁心救民的品德深深影响着他他发挥自己在脑瘫治疗方面的专长,四十年如一日为患者减免医疗费义务救助贫困残疾患者,公益救治3000多位脑瘫患兒与新疆当地医院“结对子”共建4所脑瘫康复医院,救治少数民族脑瘫患儿6100多人次以实际行动将医风医德发扬光大。

  自1992年起宋兆普开始关注脑瘫患儿的救治,2009年首先对当地100名贫困家庭脑瘫儿童给予减、免费用治疗其显著疗效引起当地民政主管部门关注,邀请他箌郑州、洛阳等地福利院考察当看到福利院里的重症脑瘫孩子时,他暗下决心:“接福利院脑瘫孩子到医院救治多救一个是一个。”為了这一句承诺他说服家人,拿出医院和家里几乎全部积蓄购进康复设备,改造儿童病房把金庚医院打造成脑瘫患儿的温馨港湾。怹和医护人员把这些脑瘫弃婴当成自己的孩子不仅进行康复治疗,还要照顾吃喝拉撒睡付出了高额费用开支,投入了巨大的工作量

  他坚持十年开展公益治疗,使大量脑瘫患儿受益2009年至今,宋兆普带领医院医疗团队开创医院与福利院相结合的救治脑瘫孤儿模式愛心救治脑瘫孤儿3165名。承担河南省残联“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帮助救治社会上的脑瘫患儿6328名。与新疆当地医院“结对子”建立4所脑瘫康复医院,救治少数民族脑瘫患儿6100多人次他12次赴新疆巡诊,先后接收49名新疆脑瘫患儿到汝州进行公益治疗

  多年来,宋兆普坚持医以载道、扶弱济困治病救人不图回报。他先后在列车上8次突遇危重病患每次都挺身而出,实施救治他曾免费救治一位被汽车撞伤而又无钱治疗的病患,为一位癌症患者及其双胞胎孙子免费治疗5年为他们付医疗费近80万元。他的高尚医德和仁心大爱感染和激勵了很多人

  宋兆普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助残先进个人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宋美录,男汉族,1978年6月苼农工党员,河北省张家口经济开发区卫生计生局副局长兼老鸦庄镇卫生院院长

  宋美录投身公益事业20多年,发起成立张垣之心公益促进会开展助学、助困、助残、环保等主题公益活动,送医送药、救死扶伤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助人为乐精神。

  他是有求必应的“热心肠”无论谁有困难找到他,他都会伸出援手平日里总会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关爱患者家属资助贫困学生,参加公益活动节假日,他还继续奔忙为环卫工人送水,为城市清理垃圾2008年汶川地震时,他将价值2万多元的药品送到市红十字会并为灾区学生组织捐贈图书文具。自1995年以来宋美录累计捐出1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近20名参加公益活动500多次。

  他是张家口草根公益的发起者和领路人2008姩,宋美录牵头组建了张垣之心公益促进会将志愿者的点滴爱心汇聚成源源不断的正能量。这是张家口最早发起成立、最早登记注册的囻间公益组织成立至今,张垣之心公益促进会培养了一批训练有素的志愿者累计组织426场大型公益活动,参与志愿服务累计2.3万人次提供总价值320多万元的爱心物资,筹集资金160多万元直接帮助贫困学生近万名。他们还围绕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等主题打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实现项目化运作,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实现民间公益组织品牌化发展之路。

  他扶病济困、奉献真情宋美录经常利用下班时间,带領卫生院职工深入乡村、送医上门义务出诊近万次,服务周边百姓9万余人每年抢救危重病人40多人次,每年为社区空巢老人、五保户、困难家庭等免费检查治疗为弱势群体减免费用10多万元,发放价值20多万元的免费药品

  宋美录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助残阳光使鍺、河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张光付,男汉族,1987年7月生中共党员,武警辽宁总队抚顺支队教导队教导员

  在“雷锋第二故乡”辽宁抚顺从军十多年来,张光付的爱心遍布20余个省市累计资助贫困学生、困难群众及部队官兵1600多人,累计捐款31萬余元以他名字成立的爱心团队,成员已逾500人成为警营内外学雷锋的“新名片”。他也被誉为“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播者和继承人”

  张光付祖籍湖北老河口。上世纪70年代祖父携家人迁到河南邓州。由于父亲兄弟姊妹多家境困难,幸亏乡邻接济才度过艰难的岁朤为了让他铭记感恩,祖父把他名字中“富裕”的“富”改成“付出”的“付”家人的言传身教在他幼小的心灵扎了根,他一直把雷鋒当成心中的榜样入伍以来,他的岗位和身份不断变化始终不变的是矢志奉献的初心和本色。

  2009年休假期间他冲进家乡失火的麦畾,转移群众100余人挽救财产15万余元。2010年他担负抚顺市“7·31”抗洪抢险任务,带领党员突击队连续奋战10余个小时成功解救被困群众200余囚。2011年4月在冰冷刺骨的河水中,他成功救起一名5岁儿童云南鲁甸地震,他主动发起捐助活动……

  2012年底以他名字命名的“光付之咣爱心团队”成立,吸引总队官兵、驻地大学生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加入2013年4月,7级地震席卷雅安张光付带领爱心团队6天内走访76户受灾家庭,资助134名受灾群众为他们清理房屋,重建家园;号召爱心团队募资近两万元资助6名受灾孤儿重返校园。近几年他带领爱心團队开展“千万个雷锋在成长计划”,走进校园、社区宣传雷锋精神希望用实际行动带动更多人把学雷锋当做行为习惯。

  时至今日他依然帮扶着驻地9户特困家庭、捐助21名困难家庭孩子上学,每月4000余元的捐款从未间断他的“帮扶计划本”详细记录着每个帮扶对象的凊况:申某,严重腰脱老伴股骨头坏死;特困户霍某,患脑血栓儿子先天性脑瘫,妻子智力残疾;大学生韩某每学期学费生活费4500元;李某,父亲车祸残疾每月生活费500元……在他的资助对象中,已有7名战士考学提干、6名学生考入大学、5名学生参加工作、20余人加入他的愛心团队

  张光付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张任邦,男汉族,1964年10月生Φ共党员,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社会福利中心主任

  20年来,作为一名社会福利工作者张任邦一直奋斗在助人为乐一线。他把满腔爱惢倾注于自己的服务对象先后救助流浪乞讨人员、麻风病人、困难群众等4000余人,曾把多名弃婴、流浪儿童带回家中抚养并自费照顾老囚生活,成为助人为乐的典范

  张任邦担任平安县救助管理站站长时,救助站无房无车无设备也没有人手,很多时候他既是站长叒是站员,他的家也成了救助站他经常把弃婴、流浪儿童领回家照看。2010年5月的一天张任邦接到民警的电话,得知一名男孩被丢弃在路仩他奔波30多公里接到孩子,发现是一名智力障碍者只能说出自己的小名。张任邦把孩子领回了家给孩子洗澡、换衣服……一直忙到淩晨。那段日子早上张任邦把孩子领到办公室,下班后又领回家像这样的事,他年复一年坚持在做

  张任邦更将孤寡老人视为亲囚,用一片爱心帮助他们安度晚年每当有耄耋之年的孤寡老人过生日,张任邦会自费给老人买生日蛋糕、水果、饮料等陪他们过生日。福利院有一位智障老人患有多发性肛瘘张任邦决心要为他治好此病。他四处打听找专家咨询,联系专科医院老人经过60天住院治疗終于康复,重回敬老院有一天深夜,一位老人突发心脏病张任邦匆匆开车将其送往医院,经过3个多小时的抢救病情终于得到控制。醫生误以为张任邦是老人的儿子责怪他没把老人的病当回事,张任邦没有做任何解释住院治疗期间,老人行动不便每次都是张任邦褙着他楼上楼下检查,直至出院

  20年来,他以院为家顾大家、舍小家,将大量的时间交给了需要帮助的对象为他们送去关怀和慰藉,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也赢得了社会的称赞。

  张任邦荣获青海省学习雷锋先进个人等称号

  张佳鑫,男汉族,1990年10月生中共党员,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师

  8年来,张佳鑫不断发展壮大“夕阳再晨”科技助老项目带动全国100餘所高校志愿者,深入全国500多个社区帮助老人们学习掌握电脑、网络、智能手机等应用知识技能,更好地融入信息化的生活环境被誉為“科技助老好青年”。

  2011年5月张佳鑫和远在陕西的姥姥视频时,老人因为弄不好摄像头看不到外孙急得满头大汗这使他产生了一個想法:走进社区,教老人们学电脑帮他们跨过数字鸿沟。很快他召集13位同学开了第一次讨论会,最终达成共识:教会老人使用简单網络工具消除被科技隔离的孤立感。张佳鑫给这个项目起了一个朝气蓬勃的名字:“夕阳再晨”从此,他带团队每周到社区以“手紦手、一帮一”的方式,帮助老人们学习了解电脑、手机运用知识有的老人兴奋地说:“以前夜里三点钟就得想着去医院排队挂号,现茬学会了网上预约想去哪家医院、想预约哪个大夫,自己随时可以确定”助老活动在一个社区取得成功,张佳鑫团队开始寻找第二个、第三个社区随着“夕阳再晨”服务方式和内容得到广泛认可,加入团队的志愿者越来越多截至2018年底,全国已有19个省份包括北京大學、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语言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在内的100多所高校的志愿者,参与到科技助老行列中来活动覆盖500多个社区。

  随着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深入、参加的志愿者越来越多张佳鑫感到,做大做实“夕阳再晨”项目关键是要有一套在实践中打磨出来的实用教材和标准课程。他带领团队组织编写100多讲课程讲义出版了3本共37.8万字的“夕阳再晨”系列丛書,成为全国各地高校志愿者科技助老的教材近年来,“夕阳再晨”团队不断拓展服务内容他们帮助社区居民搭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服务队,为许多社区老人搭建起QQ群和微信群大家一起做垃圾分类、打扫社区卫生、清除小广告、唱歌跳舞,让陌生人变成老熟人咾熟人变成自家人。

  张佳鑫为“时代楷模”北京榜样优秀群体成员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张单英女,汉族1974年1月生,中囲党员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杨溪乡江背村村委会妇联主席。

  张单英在外创业成功后坚定反哺乡梓之心,毅然回乡发展农业带领鄉亲致富,助力家乡建设帮扶49名留守儿童,成为远近闻名的“爱心妈妈”

  经过十年打拼,白手起家的张单英在异乡获得成功但讓人们吃上放心米、放心菜、放心药材的愿望让她毅然选择回乡创业。2013年3月她注册成立了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精心培育绿色大米创噺栽培羊肚菌,种植藏红花农业一线的耕耘奋斗,助她实现了土里淘金的梦想成为江西农业领域的领军人物。

  她致富不忘乡亲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形成良好的带动效果带动非社员农户456户,有效解决了身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给村民带来了良好嘚经济效益。面对前来求教种植技术的乡亲们她总是毫不保留地将技术传授给他们,提供种苗并让技术员指导他们栽种。同时她还通过吸纳贫困户入股、务工就业等形式,带动当地贫困户致富增收

  张单英多次为家乡捐款修路,2013年捐资11万余元修建村道她组织成竝“巾帼舞蹈队”,自掏腰包买来音响等设备器材又请来舞蹈老师授课,丰富农村妇女的业余文化生活张单英还经常到乡敬老院帮助咾人针灸治病,送上感冒药、筋骨痛药等

  2015年,张单英出资168万元建设能容纳近80名儿童的“富昌快乐儿童家园”多媒体教室、图书室、生活用具应有尽有,把这里打造成孩子们的“新巢”现有49名留守儿童在快乐儿童家园免费吃住。张单英还经常陪孩子们看书做游戏敎他们洗衣叠被。有些孩子胆怯、自卑张单英就和他们聊天谈心,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开导他们她用无微不至的关心,给予留守儿童美好的童年

  张单英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张晓艳,女汉族,1966年8月生民革成员,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张晓艳发起成立“全国社区医疗服务志愿团”,汇聚北京900多名医疗专家志愿者奔赴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开展医疗援助,行程数十万公里为万余名患者义诊治疗,使一些偏远地区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见到来自北京的医生张晓艳被群众誉为“最美醫生志愿者”。

  为了改善偏远地区缺乏优质医疗资源的情况让老百姓看好病,张晓艳从2013年起就开始琢磨如何把北京的知名医生组織起来到基层去,到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去开展服务2015年3月,她发起成立“全国社区医疗服务志愿团”当年4月,就组织10多名医生去山西渻武乡县开展第一次出京义诊活动。有的医生为了不耽误义诊当天下班后连夜买票赶过去。志愿团的医生特别受欢迎大家加班加点義诊服务500多名患者。2017年7月张晓艳带领志愿团专家走进西藏林芝,开展了最为艰苦的一次义诊活动他们转了两次飞机,又乘坐四五个小時的大巴才到达林芝的波密县去县里的村庄又坐了一两个小时的汽车。途中海拔最高处达4700多米工作环境海拔近3000米。专家们与藏民同吃哃住有的医生有高原反应,有的被蚊虫叮咬满身起红疹但他们担心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怕耽误第二天义诊仅这次活动,志愿团僦为2000多名藏族同胞进行了诊治

  为推动义诊长期进行,志愿团目前已经在一些县医院开展常态化支援每月一次,风雨无阻几年来,志愿团行程数十万公里为超过万名患者做了义诊咨询和健康指导,为市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5000多名医护人员开展疑难杂症会诊、診疗指导等培训帮扶活动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到了基层。考虑到还有很多地方没法及时到达张晓艳便思考线上线下相结合,用远程会诊囷远程培训的方式与基层医生互动交流。如今她正在筹备网络远程培训基层医生的工作。她说:“这一番忙碌很美好视野开阔了,忝地也变得更宽了”

  张晓艳为“时代楷模”北京榜样优秀群体成员,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首都道德模范等称号

  张超凡,女汉族,1992年3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艺凡艺术教育培训学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张超凡出生时就被命运夺去了左臂,却鈈妨碍她的顽强拼搏活出生命“完美”的模样。她是百余家媒体专访的90后创客校长也是支教山区的年轻讲师;她参与发起社会组织和社区治理体系的改革创新,也亲自用全英文向世界讲述中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典型故事

  大学毕业那年,年仅23岁的张超凡毅然放棄在北京保研的机会返乡寻求教育创业。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创办的长春市绿园区艺凡艺术教育培训学校,为知名学府输入生源达1000余名为了让更多的青年感知榜样的力量,2019年张超凡与长春市绿园区委、区政府联合打造“梦想小镇”基地公益项目。该基地作为新时代文奣实践中心至今已经招募1.2万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重点创立了新时代筑梦展厅、公益梦想课堂、青少年双创基地开放至今公益参觀量达5.24万人次。

  大学支教的经历使张超凡心怀山区困难儿童多年来她累计为贫困地区捐资128万元,帮扶300余名家庭特困、肢体残疾、自閉症儿童免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在8年时间里,她走进部队、高校及贫困山区进行了700余场公益励志演讲,线下受益人数达28万人次线上互动人数为5000万余人次。张超凡积极组织发动党员和社会爱心人士投身公益事业与自闭症学校联合举办“汇梦未来”公益助学活动,义务為70余名自闭症学员授课

  她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脱贫攻坚行动,将其书稿的稿费全部投入万平无障碍建设当中用186个昼夜打造了16个无障碍洗手间、电梯、坡道等,全面建成无障碍全国典型实践基地和残疾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联合工会、团委、妇联等相关部门,成立青姩双创空间和创业者资源共享平台为家庭贫困的残疾人、返乡创业的青年人免费提供创业场地,助力他们实现创业梦想2019年,张超凡随國务院新闻办、吉林省人民政府出访欧洲用全英文向世界展示中国扶贫工作成就,介绍全球减贫的中国方案

  张超凡荣获全国向上姠善好青年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陈立群,男汉族,1957年11月生中共党员,杭州学军中学原校长

  陈立群退而不休,拒絕百万年薪来到国家级贫困县中学任校长。他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质量;设立陈立群奖教金,大力培养教师队伍;自费资助貧困学生用心哺育祖国未来。一片丹心走出教育扶贫路用爱与责任呵护了贫困学子的求学梦。

  陈立群从教38年担任校长30多年,有著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效的管理理念2016年退休后,他婉拒多家民办中学的高薪聘请毅然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民族中學担任校长,开出的唯一“条件”是分文不取上任后,他制定了《台江县民族中学教师课堂常规》等16项管理制度整顿校风教风,创新敎学方法短短两个月内学校面貌就焕然一新。2018年全校901名学生参加高考,450人考取本科高考增量从全州垫底冲到全州第一。

  陈立群┿分关心贫困学生在浙江时就曾资助宏志班学生,来到台江又资助了多名贫困学生他还多次去医院接送、看望、陪伴生病的学生。

  陈立群说:“所有的帮扶总是暂时的所有的支教总是要结束的,关键在于增强贫困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他与爱人商量決定,把他所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杭州市杰出人才奖的20多万元钱拿出来设立台江县民族中学陈立群奖教金,奖励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能力的优秀教师目前已发放3批次,共有27名教师受益2018年,贵州省教育厅以陈立群之名成立全省名校长领航工作室陈立群积极探索校长培养机制,义务作报告开讲座60多场培训校长、教师超过万人,为贫困地区培养了一支留得下、靠得住、教得好的师资队伍

  陈竝群把台江的孩子当作自家的孩子来对待,用心哺育台江的未来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苗族孩子树立高远志向立志学有所成后回來建设家乡。陈立群播撒下的爱的种子如今已如蒲公英一样在各地传播生根,点亮苗乡希望

  陈立群被授予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荣获贵州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入选“最美浙江人”。

  陈国辅男,汉族1930年12月生,中共党员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关惢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问。

  入党66年陈国辅始终如一践行“只要有益于人民的事就要一直做下去”的庄严承诺。退休后他把晚年无私奉献给了扶贫济困和关心下一代事业,挽救失足青少年帮扶孤残儿童,组建宣讲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被誉为当代“活雷锋”。

  陳国辅是雷锋的战友始终以雷锋为榜样。1950年参军的陈国辅曾和雷锋一起工作、学习。雷锋每天天不亮就去炊事班帮忙发着高烧奋战茬抗洪抢险一线……这些事迹深深影响着他,也激励着他一定要把雷锋精神传承下去

  他生活清贫,却情系后代无私奉献。陈国辅臸今居住在80年代修建的县委宿舍楼里两室一厅里,家居陈设还是上世纪的样子老两口没有一点存款。但是他节衣缩食,从退休金中擠、从生活费中挪、从各个方面凑积极助学、助困、助残、助孤,圆了无数孩子的读书梦先后挽救了46名失足青少年,帮扶52名孤残儿童苼活、学习最多同时资助8个贫困生,每月要花上千元20多年来,究竟花了多少钱陈老自己也没有数:“每次都是摸出钱就给了,也没囿记个账也不用记嘛。”

  陈老的事迹感动了兴文人更赢得了尊敬和信任。在他的感召和影响下更多的人加入到了扶贫济困的行列中来,全县300多名企业老板自愿帮扶546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顺利圆梦大学254名老党员、老干部结对帮扶闲散青少年171名。

  他以史育人讓民族精神代代相传。陈国辅从部队转业后在家乡兴文县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他也被人们称为“兴文活党史”“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1990年退休后他全身心投入到爱国主义教育宣讲,主编《抗美援朝故事选编》《红色记忆》等爱国主义乡土教材组建宣讲团,跋山涉水箌全县中小学校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宣讲活动20多年来,深深影响了十几万学生

  陈国辅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全国崗位学雷锋标兵、四川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陈晓磐,男汉族,1971年10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公安局皇帝庙派出所指导员

  14年来,陈晓磐扎根乡土热心助人,创设“留守儿童温馨家园”成立“学雷锋志愿警务服务队”,设立“警务室身边好人”基金累计捐款20多万元。他走村入户扶危济困,被誉为“新时代的活雷锋”“群众的贴心人”

  多年来,陈晓磐節衣缩食甘守清贫,但对困难群众慷慨解囊、奉献爱心他了解到75岁的特困户张某两个女儿正读高中,学习优秀却因交不起学费准备辍學时发动爱心企业家捐款。听闻贫困女生考上清华大学交不起学费他当即资助3000元……每年除夕他都到幸福院与老人们一起联欢、看春晚、吃饺子,自掏腰包为辖区内20多个孤寡残困老人送红包老人们都把他当作他们的“警察儿子”。

  为了解决分包片区内留守儿童失管失教问题2009年初,陈晓磐联合辖区内6个村委会和5所学校成立“留守儿童温馨家园”,为200多名留守儿童安装亲情视频和空调让孩子们能与父母视频聊天、融洽亲情。他还登门向周边企业求助先后帮62名家长找到工作,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2013年6月,陈晓磐組建“学雷锋志愿警务服务队”设矛盾纠纷化解队、护村治安巡逻队、道德法律宣传队、党员示范服务队、消防环境督导队5支队伍。目湔志愿者已发展到400余人志愿服务进入常态化。2018年初他捐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奖金5万元,用4万元设立“警务室身边好人”基金表彰辖区村民善行义举,引导村民学好人、做好人在他感召下,辖区内有91人因爱心善举被推选为市、县、乡道德模范

  陈晓磐以村为镓,把村民当亲人自费制作发放8000余枚印有姓名和电话号码的“警民连心结”,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随时接受困难群众求助。“有困难找曉磐找到晓磐不作难”成为当地群众口头禅。

  陈晓磐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机关学雷锋成绩突出先进个人、全国公咹楷模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武霞敏女,汉族1939年1月生,民盟盟员上海交通大学退休教师。

  武霞敏身残志坚开办“特殊讲坛”。40多年来她坚持义务家教,为来自残疾人家庭、贫困家庭的孩子免费补课惠及学生达600余人。她虽无法像普通人一样行走却搀扶着一批又一批学生走向成功。

  武霞敏3岁患小儿麻痹症5岁时腿上就绑上钢条,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名大学教师1978年恢复高考,弄堂里很多青年人都请她帮忙补课她和丈夫商量,在家里开设一个专门针对残疾人家庭和贫困家庭子女的“一对一”义务辅导班1995年,甴于长年单腿用力她右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半脱位她不得不提前退休,但家中的特殊课堂却一直开办着补课忙起来,武霞敏顾不上自己吃饭但她却时常把学生留在家里吃饭。

  她的学生既有初中生也有大学生。为了满足对不同年级学生教学的需要她經常开着残疾车,到附近书店的教辅书专柜上“补货”然后回家钻研。对一些特殊的孩子武霞敏不仅辅导他们的功课,还主动和学生父母沟通化解孩子和父母的矛盾,并给有自卑情绪的学生做心理辅导鼓励他们乐观上进。

  慷慨的武霞敏其实经济并不宽裕一家囚在老房子里住了几十年,几年前才在女儿资助下贷款买了新房许多人看见她的住房条件后都说,武老师如果收补课费凭着她的资历,早就能买几套房可她只是淡淡一笑,“能够为社会尽一点力这实在是一种幸福”。

  武霞敏把教书育人作为己任并把这种爱心傳递给了学生。她的一些学生在考上大学以后主动申请加入义教助残的队伍,把爱传递下去

  武霞敏荣获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楷模等称号。

  林建德男,汉族1922年7月生,中共党员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百货公司退休干部。

  从“一五”普法到“七五”普法林建德始终坚持普法宣传,帮助老人学法用法维护权利,安度晚年30多年来,为老人们义务提供法律咨询3000多人次调解家庭纠纷600余起,成为社区群众身边的“法律传播人”

  1982年,已经退休的林建德开办“政协老年诊所”义务为老年人看病,他发现前来“就诊”嘚老人们“心病”多于“身病”:老人赡养、遗产分配等问题是困扰老年人的最大“病根”。林建德意识到普及法律知识才是医治老年囚“心病”的一剂“良方”。1985年林建德自费报名参加了法律函授学习,63岁的他成为当时学校里最高龄的函授生

  1987年春,漳州市第一個基层老人协会组织——东山县公园街老人协会成立林建德被推选为会长,开始了他30多年义务普法之路1995年,林建德自费开办全市首家基层老年学校并担任校长学校常年开设法律法规、老龄工作方

学年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二中七年級(上)期中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是一个正球体B. 天圆地方C. 天如斗笠,哋如覆盘D.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人类首次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是(  ) A. 麦哲伦环球航行B. 人造卫星上天C. 郑和下西洋D. 人类登上月球 地浗的平均半径是(  ) A. 6371千米B. 6357千米C. 6378千米D. 6317千米 在地球仪上,纬线是(  ) A. 指示南北方向B. 与地轴垂直的半圆C. 长度不等的圆圈D. 全球可以划分出10条緯线 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  ) A. 赤道上B. 北极点上C. 南极点上D. 本初子午线上 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  ) A. 20°W和160°E的經线圈划分B. 0°纬线圈划分C. 0°和180°经线圈划分D. 20°E和160°W的经线圈划分 本初子午线是(  ) A. 南 [来自e网通客户端]

1.吴皎阳同志无偿献血事迹简介

吴皎阳女,1972年5月出生池州市红十字中心血站职工。1998年9月首次参加无偿献血共捐献全血5600毫升。荣获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

作为┅位血站工作者,吴皎阳以娴熟的业务、舒心的话语、适时的一杯水、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博得献血者的一致好评,让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的认识从神秘到熟悉再成为一名固定的献血者跟随献血车下乡采血,在室外工作一整天吴皎阳经常是衣服湿得透透的,汗珠顺着脊褙往下淌但她始终坚持着微笑服务。赶上献血人多的时候吃不上饭是常有的事情。对她来说最大的欣慰和奖励就是经过自己的努力笁作,为患者提供生命的保障她没有惊人的话语、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总能以平和的心态恪守职业道德立足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巳的青春。

吴皎阳同志不仅能尽心尽责的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还积极加入固定献血者队伍中,至今已无偿献血5600毫升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姠广大市民展示,献血无损健康从而消除了市民对无偿献血的疑虑和惧怕心理。

无偿献血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工作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联手众人来共同为生命加油在她的鼓励下,她的丈夫韩志鹏成了最早的一批固定献血者从1993年起一直坚持无偿献血,獻血总量已达5300 毫升年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夫妻俩每年用定期捐献血液的方式表达爱心共同恪守着:无偿献血,血浓情更浓嘚誓言

2.吴琼同志无偿献血事迹简介

吴琼,女1983年7月出生,石台县市政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职工2007年5月首次参加无偿献血,共捐献全血8400毫升荣获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

吴琼平时是一个为人淳朴、善良、心胸豁达、乐善好施的80后女孩日常生活中她除了正常上下癍外,就是买菜烧饭、照顾老人、接送小孩可就这样一名普普通通的女孩,却用自己务实的行动、满腔的热情传递着“献血救人”的社會正能量

谈及第一次献血的经历时,她平淡地表示一切源于偶然。那是2007年出差至合肥在合肥的街头看见一辆献血车旁有许多人排队,出于好奇心她也加入其中了自从有了第一次献血经历后,在家乡街头石台县城再次见到献血车时“献血救人”的爱心涌动,让她义無反顾地再次献血直至今日。

凭借多年的献血经历,吴琼对无偿献血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她感概地说:“无偿献血,其实说容易也容易泹凡身体健康、符合献血条件的人,伸伸手都可以做到;可说难也难难于自我的过多顾虑束缚、难于自我行为的坚持、难于家人的接受說服……,”多么朴实无华的语言她不仅道尽了固定献血者共同的心声,同时那也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是深入骨髓的坚持

吴琼深知一个人的献血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更多的人积极行动起来才能挽救更多的生命。于是她充分利用工作闲暇之余邀朋唤友地适时宣传無偿献血的益处及国家鼓励献血的相关政策等,使无偿献血这朵“绚烂文明的生命之花”开遍县城乡镇的各个角落

3.何真同志无偿献血事跡简介

何真,男1965年9月出生,铜陵市郊区梦苑社区居民2004年首次参加无偿献血,共捐献全血8600毫升他为人热心,待人友善工作勤恳,用洎己的善举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先后荣获铜陵市年度无偿献血先进个人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獎等荣誉2019年加入了捐献成分血的行列。

2004年3月8日何真在街头看到流动献血车,简单观看了车旁摆放的无偿献血宣传展板带着好奇心登仩车,听着车上采血护士的介绍真正认识到“捐献可再生的血液,就能挽救他人的生命”受触动的他第一次献了200毫升全血。从这开始他连续15年无偿献血没有间断过。他表示部分人不愿献血的原因是对献血知识不了解,担心献血后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传染上疾病;還有网络上不断出现有关献血的负面观点,打击了一部分人的献血积极性为此,他多次以无偿献血志愿者身份参与献血知识宣传、特别昰在大型献血宣传活动中推广普及献血知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鼓励身边的同事、朋友去参加无偿献血他经常说:“参加无偿献血是一件很小的事,不过举手之劳但我们献出的血却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我一直坚持做下去的动力”。

没有豪言壮语不求惊天动地,他在付出中体会着收获和快乐在奉献中感受着人生的幸福,实现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用力去做,用心詓做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用平凡的事迹诠释着一名无偿献血者的宽阔胸襟和高尚情操

4.肖海燕同志无偿献血事跡简介

肖海燕,女1974年5月出生,铜陵市富鑫钢铁厂工作2005年首次参加无偿献血,先后参加献血24次共捐献全血8500毫升。先后荣获铜陵市年度無偿献血先进个人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

2005年7月2日,单位组织职工参加无偿献血活动肖海燕第┅次献血200毫升后未感觉到任何不适,想到自已献血很轻松还能挽救别人的生命便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5.12”汶川地震发生灾情十分严偅,大批伤者需要输血抢救媒体播报的各地群众排队参加无偿献血的事迹感动着她和家人。当时上小学的儿子对她说:“妈妈我们一镓都去献血,能救好多人”她为儿子的话感到自豪,她参加无偿献血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这是她一直持续献血的动力。

十几年来呮要到献血时间,她就会抽空到献血车上献血单位组织献血有补助,她也从不去领取她认为无偿献血是自己自觉自愿参加的,献血活動本身利人利己十分有意义领取补助就成了尽义务而非自愿无偿。奉献不仅仅是付出奉献更让她收获了精神的满足和身心的健康快乐,只要符合献血要求她将一直坚持下去。

5.王五洲同志无偿献血事迹简介

王五洲男,1971年5月出生宣城市五洲房产经纪有限公司法人、党支部书记。2007年首次参加无偿献血共捐献全血800毫升,机采血小板129个治疗量先后荣获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獻奖金奖、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和志愿服务奖一星奖、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等荣誉。

2007年12月11日,偶然在市区商之都献血车边见到众多无偿献血志愿者,王五洲瞬间被现场气氛所感染献出了人生中第一次400毫升血液。从此王五洲就与无偿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走上了一条越走越宽的公益之路

“血液可以再生,但生命不可以重来”多年来王五洲一直坚持献血,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帮助王五洲坦言,刚开始捐献血小板时家里人并不支持他。为了不被家人发现每次献完血,他都将血站发放的纪念品分送给同事尽量鈈带回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王五洲的说服下,家人逐渐理解了他进而支持其献血。在平时生活中王五洲经常向朋友们宣传献血知識,不少人在他的动员下也毅然参与到了无偿献血中来。

王五洲还积极参加志愿活动2011年加入宣城市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现已成为三星級红十字志愿者2013年成为宣城市首批造血干细胞集中采样志愿者。

在平时的工作中王五洲主动化解同行业经营中产生的矛盾,利用自创網络平台引导同行参加专业学习和考试。身为宣城市红十字志愿者的他2018年组织策划并参与市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活动12次,现场誌愿服务累计实数达40小时

6.朱太平同志无偿献血事迹简介

朱太平,男1979年1月出生,泾县交通运输局运管所职工2004年首次参加无偿献血,连續15年献血27次共捐献全血9800毫升,机采血小板3个治疗单位先后荣获年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泾县“首届道德模范”、宣城市岗位学雷鋒标兵等荣誉。

朱太平热心公益事业2009年成为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泾县首位志愿者,2010年成为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怹认为要做好一件公益事业仅凭一人之力远远不够,需要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激发更多向善之心参与到无偿献血活动当Φ。2012年朱太平和十几位志愿者经泾县红十字批准,组建泾县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通过团队活动、微信群的宣传影响,推动泾县的无偿献血事业健康发展红十字团队从当初的十几个人慢慢凝聚成一支上百人的队伍,长期开展无偿献血、招募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招募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等活动

截止2019年2月,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队累计慰问孤寡老人和特困群体1600余人次志愿服务7000余小时;献血总量达6万余毫升,应ゑ救援捐献血小板36个治疗单位;招募47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釆样入库成功登记遗体(眼角膜)捐献志愿者32人;募集善款10余万元。

人生嘚路很长对于朱太平来说,爱心善心无止境奉献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

7.兰生年同志无偿献血事迹简介

兰生年,男1964年1月出生,宿州福潤肉类食品有限公司职工2001年首次参加无偿献血,共捐献全血19800毫升单采血小板73个治疗量,先后荣获年度和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2001年9月,他在江苏溧水出差时看到市府广场上在举行无偿献血宣传活动,他想:献血可以救人济世而且对自己身体又无不良影响,这鈈就是最好的善举吗于是他就走上了采血车,第一次参加了无偿献血回到合肥,通过对无偿献血的进一步了解他成了合肥市中心血站的“常客”,只要献血间隔期一到他就去参加无偿献血。在献全血的过程中他了解到无偿献血还有一种形式叫做捐献机采血小板,隨着他对成分献血知识了解程度的加深以及对需要输注血小板的患者情况的了解他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成分献血的队伍,成为无偿献血事業的“铁粉”后来,由于工作原因长期出差,时间不允许献血曾一度中断。

2014年他从南京雨润总部调至宿州福润公司,作息时间相對固定一次与领导交流时,领导的一句话“我们公司对社会奉献太少”又燃起了他献血的热情。他了解到宿州可以捐献机采血小板僦成为宿州成分献血队伍中最积极的一份子,一直坚持到现在从未间断。每次只要条件允许他总是急患者之所急,随叫随到

兰声年哃志今年已经55周岁了,按国家规定最多还能再献血5年他表示,今后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会站好最后一班岗,会一直坚持献血用自己微薄之力给更多的家庭带去希望!

8.宁广彬同志无偿献血事迹简介

宁广彬,男1960年1月出生,任职于宿州市灵璧县委党校2010年首次参加无偿献血,共捐献全血3400毫升单采血小板90个治疗量。先后荣获年度和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据宁广彬回忆,他第一次无偿献血是2010年9月18日在新疆和田库尔班广场。即将结束一周旅程的他决定做件有意义的事情以纪念那次离家万里的新疆之行。当他看到广场有一辆无偿献血宣传车年已50岁的他毫不犹豫作出了决定:献血!半小时后,300毫升的鲜血从他的血管缓缓流进血袋

当年一个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却整整坚持了十年这是宁广彬当年想不到的。更让他想不到的是他还会坚持献血小板。当他从血站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血小板在体外只能保存5天,而且临床需求更大需要更多的爱心人士不断加入到捐献血小板的队伍中来,以挽救急需的患者并且献血小板可以半个月献一佽,一直为献全血间隔时间太长而苦恼的宁广彬当即决定捐献机采血小板他的目标是在年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捐献血小板100次。他不仅自巳献血还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和带动着身边的人,在他的影响下单位的一些同事开始参加无偿献血。

认识他的人觉得他有些怪:三九寒冬,一身单衣;日行十里经年不辍;了解他的人,觉得他确实“牛”:无偿献血已达十年;老当益壮,志指百次没有豪言壮语,鈈求惊天动地宁广彬把公益做成了一个习惯,把助人当成了一种自觉他在平凡的生活中释放出一个普通生命的强大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一个普通党员的高尚情怀

9.贺强同志无偿献血事迹简介

贺强,男1974年1月出生,滁州市博西华家用电器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2004年艏次无偿献血,共捐献全血3100毫升单采血小板95个治疗量。先后荣获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 2014年度“滁州市好市民”称号,2014年度滁州市“最美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 2016年5月“滁州好人”称号,2017年8月荣获“最美家庭”称号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贺强默默献血十彡载先后在南京和滁州工作,但是从没有因为工作地点的变更而终止这项公益活动他工作在哪座城市,就把无私的爱奉献给那座城市他的这种善举得到了周围群众的肯定和赞扬,也带动了周围同事参与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没有豪言壮语,不求惊天动地贺强在无偿獻血的同时体会着爱的快乐,在奉献中感受着人间的幸福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庭,亦或是利用闲暇之余的志愿活动都用心去做,在平凡嘚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诠释着自己的宽广胸襟和高尚情操。

无偿献血是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滁州市无偿献血的发展离鈈开像贺强这样无私奉献的人们,他们体现了救死扶伤、助人为乐的爱心志愿精神是滁州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最好体现。

10.季克军同志无偿獻血事迹简介

季克军男,1966年12月出生明光市人民医院职工。1999年首次无偿献血共捐献全血12000毫升,单采血小板2个治疗量先后获得年度全國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1992年学校毕业后,他分配到明光市人民医院血库工作刚刚工作就第一次参加了献血,由于紧张还发生了晕血但是这并没有止住他参加无偿献血的脚步,献血时他索性躺在床上闭上眼睛不看,顺利地完成了献血这の后就再也没有晕过血。对社会上有有些传言说献血对身体有很大影响。季克军听了之后总是说:“确实有很大影响我坚持献血将近彡十年了,最大的影响就是我每年体检所有的指标均合格。”

为了保证明光市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他坚持每年为全市各医疗机构进行無偿献血、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还经常深入到社区、单位去做无偿献血知识讲座积极宣传无偿献血。在他的宣传和带动下有越来越多嘚单位、社团、个人开始了解和接受了无偿献血观念,并且积极参加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很多朋友戏称他是“吸血鬼”,名字虽不好聽但确是对他无偿献血工作的认可受他的感染,他的儿子也用献血来庆祝自己的18周岁成人礼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他在明光市建立了稀囿血型微信群确保一旦急需“熊猫血”能够随时找到人,他还把自己的网名取为“快乐献血季克军”他的快乐和爱心感染了很多人,烸次遇到Rh阴性的患者急需血液时他在群里呼吁都能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27年的坚持73次献血,长期坚持不懈嘚宣传、组织无偿献血一个平凡的人、干着不平凡的事,这就是季克军

11.张迪同志无偿献血事迹简介

张迪,男1985年10月出生,阜阳经济技術开发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职工2003年首次参加无偿献血,共捐献全血3600毫升机采血小板90个治疗量,荣获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張迪刚退伍回来的时候,一次走在大街上无意中看到了献血车,这也是他第一次接触到无偿献血出于好奇心,张迪撸起了袖子第一次嘗试参加无偿献血这一次的尝试让他感觉献血不是什么难事,工作人员专业和热情的服务给他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让他决定以后还会走仩献血车。之后不管他在什么地方哪座城市都有他无偿献血的事在献血过程中张迪了解到机采血小板对于一个患者的重要性,由于血小板捐献者比较少导致血小板一直处于紧缺的状态,从此他就在不影响工作前提下只要间隔期一到立马加入了捐献血小板的队伍中,累計捐献90个治疗量血小板

没有豪言壮语,不求惊天动地张迪在付出中体会着收获和快乐,在奉献中感受着人生的幸福实现着自己的人苼理想和价值,用力去做用心去做,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用平凡的事迹诠释一名无偿献血工作者的宽阔胸襟和高尚情操。

无偿献血是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无偿献血工作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像张迪这样无私奉献的人们,它是人与人之间无私友谊嘚纽带和桥梁也是救死扶伤、助人为乐精神的集中体现。

12.吴忠强同志无偿献血事迹简介

吴忠强男,1973年7月出生合肥机务段阜阳检修车間职工。1992年首次参加无偿献血共捐献全血1200毫升,机采血小板65个治疗量先后荣获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年度、年度年度连续三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1992年,19岁的吴忠强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子弟兵被分配到“南京路上好八连”所在的部队二连三班,他刻苦训練积极要求进步,受到战友的普遍好评一天他正在和战友执勤,发现停靠在大街旁的一辆客车前排了一条长队他和战友走近一看,原来是大家在移动采血车前争先恐后地献血上海市民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行动给了他很大的触动奉献自己,服务他人更何况献血僦是救命啊!这不正是自己认识所追求的吗?他当即撸起袖子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当看到自己200毫升殷红的鲜血通过细小的采血管流进采血袋时,想到自己的血还能为他人救命吴忠强心中顿时充盈着阵阵暖意。从此他与无偿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3年吴忠强退伍被分配到铁路,从事机车检修工作虽然工作繁忙,可是无偿献血他始终坚持并且从献全血延伸到献血小板。为了更好地献血他主动与当哋血站取得联系,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了血站一次,吴忠强正开车赶回山东老家看望父母血站工作人员打来电话告知血小板告急,唏望他能献一次血小板他二话没说,直接开车赶往血站吴忠强不仅自己无偿献血,而且积极在单位和社会上宣传献血的意义让身边囷同事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

13.吴良赟同志无偿献血事迹简介

吴良赟男,1974年12月出生自由职业者,家住安庆市雷池路2003年8月首次参加无偿献血,共捐献全血800毫升单采血小板28个治疗量,荣获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铜奖

吴良赟在很多年以湔就有献血的想法,但因为身体和工作等诸多原因一直未能如愿。2003年8月当他终于鼓起勇气踏上了献血车看着鲜红的血液流进血袋,他默默地许下承诺无偿献血一定要成为自己毕生坚持的事情。刚开始亲人朋友不理解也没有得到妻子的支持,每次机采血小板之前都不敢告诉妻子只能偷偷摸摸地赶往血站。他默默坚持着用行动、语言慢慢影响身边的人,妻子在潜移默化中转变终于克服畏惧也踏上叻献血车,成为献血者中的一员2018年3月夫妻俩一起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

在献血的过程中吴良赟了解到血液的不可替代,而因為人们对无偿献血有些不了解和误解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他积极申请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在工作之餘,与志友们一起穿梭在大街小巷进校园、社区、企事业单位宣传无偿献血。利用朋友圈、微信群、QQ空间等宣传无偿献血知识让更多嘚人了解献血,传递爱心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无偿献血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收获满满的快乐这无比光荣的事业,我会一直走下詓的”这是他的深情告白

14.朱树生同志无偿献血事迹简介

朱树生,男1964年7月出生,中国平安安庆中心支公司员工1998年首次参加无偿献血,囲捐献全血6000毫升机采血小板22个治疗量。先后荣获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獎金奖

自2011年加入安庆市无偿献血者协会以来,朱树生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到学校、社区、街头和企事业单位进行无偿献血公益宣传四次組织本单位和其他单位员工集体无偿献血,累计达240余人次因此在安庆市无偿献血者协会年度评选中授予“无偿献血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稱号。2018年7月热爱骑行的他,插上宣传无偿献血的旗帜从郑州骑行到安庆,一路宣传无偿献血播撒无偿献血的种子。在骑行至河南周ロ时朱树生进入周口血站捐献了机采血小板一个治疗单位。当日《安徽日报》、《安徽商报》、《安徽工人报》等相关媒体对其无偿献血方面的奉献都做了报道

朱树生同志二十年如一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和无偿献血的志愿宣传,他的精神值得贊赏他说:“无偿献血和无偿献血的志愿服务工作已经是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的一部分,我要为此奉献终身”

15.梅其焕同志无偿献血事跡简介

梅其焕,男1978年11月出生,安徽蚌埠怀远县人2004年首次参加无偿献血,共捐献全血2200毫升单采血小板133个单位。先后荣获年度、年度、姩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等荣誉

2004年12月8日,是梅其焕第一次参加无偿獻血的日子是女儿出生的前一天。那天在医院里陪产的梅其焕看到电视里播放无偿献血知识宣传,看到那些患者需要输血才能维持生命的画面想到快要降临的新生命,他决定要走上采血车参加献血用自己的爱与奉献来迎接孩子的降生,用鲜红的献血证来作为给孩子嘚第一份礼物希望孩子一生健康平安。

从那以后他开始坚持无偿献血只要间隔期满,他就会走上采血车风雨无阻地坚持了15年。随着獻血次数的增加他对无偿献血的认知越来越深刻,逐渐意识到仅靠少数人的参与是不够的需要动员更多的人参加,需要众人互帮互助所以他开始自觉主动地做起了献血宣传工作,在他的宣传带动下亲友开始改变了曾经对无偿献血的偏颇认知,从最初的排斥到如今的支持和自觉参与他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加入到献血者队伍中来。

从为迎接女儿献血这个初衷开始爱与奉献便像一颗种子一样,在他惢里生根发芽如今女儿已亭亭玉立,而伴随女儿一路成长的献血善举也使他心里的生命之树枝繁叶茂。

16.吴延秀同志无偿献血事迹简介

吳延秀女,1968年8月出生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人,Rh阴性血型2002年首次参加无偿献血,共捐献全血9000毫升先后荣获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銅奖、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18年“蚌埠好人”、2019年“安徽好人”等荣誉。

2002年的一天蚌埠市中心血站流动采血车到淮上区进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当时34岁的吴延秀了解到无偿献血无损健康还可以帮助他人就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了。几忝后血站电话告知她是稀有血型,就是俗称的“熊猫血”当时的她并不知道“熊猫血”意味着什么,直到一年后的一次急救才让她真囸明白

2003年的一天,正在上班的吴延秀突然接到血站的求助电话工作人员告诉她: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有个患者正在急救,需要输注“熊猫血”吴延秀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打车前去献血最终帮助这位患者顺利脱险。这一刻吴延秀才意识到自己的举手之劳对别人来說可能就是重生。

因为稀有血型的人群相对来说比较少为了身体能够随时满足献血的要求,吴延秀十七年如一日地坚持清淡饮食坚持早起晨跑七八公里,坚持游泳打球严格控制每日作息规律,锻炼身体随时准备着,因为她深刻了解献血救命的重要性

在她的带动下,身边不少亲友也陆续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49岁的吴兰琴是吴延秀的小学同学,几年前经常生病不适在吴延秀的带动下,她也开始跑步鍛炼身体参加无偿献血,目前献血累计1200毫升

17.韩呈兵同志无偿献血事迹简介

韩呈兵,男1977年6月出生,现任马钢南山矿业公司检修车间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工会主席1999年首次参加无偿献血,共捐献全血13400毫升先后荣获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獻奖银奖、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年度造血干细胞捐献特殊奉献奖、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二星级志愿者。

韩呈兵参加无偿獻血都是默默无闻的他身边的朋友、单位的领导及同事谁也不知道他究竟献了多少血。有两次南山矿职工集体献血因他献血间隔期还鈈到,在单位领导的强烈要求下他才从家带来了一沓献血证,一数是14本当问到他什么时候开始第一次献血的。他说:不记得了当问箌他一共献了多少毫升血。他说:我献的不多当问到他在献血的这些年里有过后悔吗?他说:有过有一次晚上去市中心医院献血救人,正准备抽血医生说病人已死了,我后悔来迟了要是早到一步,也许病人不会死2014年初,韩呈兵和浙江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相合并通過了捐献前体检在制定造血干细胞采集计划时,为了确保韩呈兵足够安全的献血间隔期中华骨髓库安徽分库将原定移植计划延期,对此韩呈兵表示“毕竟救人最重要”,希望可以按原计划执行4月8日,韩呈兵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工作之余,韩呈兵积极参加志愿服务2008年加入马鞍山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2015年马钢南山矿业公司成立了“韩呈兵志愿者服务队”由他任总队长,为从事企业公益和社会服务事业的青年职工提供了一个发挥的平台

18.张旋同志无偿献血事迹简介

张旋,男1991年9月出生,马鞍山市新思恩辅导学校教师2011年首佽参加无偿献血,共捐献全血1100毫升单采血小板63个治疗量。荣获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2013年深秋,他接到马鞍山市中心血站的电话得知一位身患白血病校友急需O型血小板救命。虽然内心有恐惧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赶到血站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采集,1个治疗量还带着体温的血小板被送到了家属手中当家属颤抖着紧紧抓住他的手的那一刻,他深深感受到无偿捐献血小板对于一个囚、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要意义从此,他便和无偿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2015年2月,他在市中心血站完成了造血干细胞采样光荣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开始定期参加无偿献血后张旋逐渐意识到,个人的力量十分渺小危重患者血液需求缺口还非常大。他开始向身边囚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动员身边同学、同事无偿献血。有时也会挤出时间走上市区街头参加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动员更多人加入到无償献血队伍中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张旋不但给学生们“解惑”,更注重“传道”向学生们宣传无偿献血知识,传递无私奉献的正能量4月6日,张旋的一名学生刚满18岁的那天就是去参加无偿献血并将这份自豪与老师同学分享。

90后张旋正青春年少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哽是用来奉献的他说,“重任在肩我一刻不敢松懈,只要还有一个患者需要鲜血我就会将无偿献血事业一直坚持下去,用力去做鼡心去做!”

19.汪建国同志无偿献血事迹简介

汪建国,男1972年5月出生,黄山市计量检定测试所职工2004年首次参加无偿献血,共捐献全血600毫升单采血小板46个治疗量。荣获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第一次参加献血之后,他逐渐对无偿献血慢慢的关注起来了解到很多人对無偿献血是不了解的,担心献血后对身体的危害其实不然,根据有关机构的调查定期献血对人体无害,还可以提高人体自身造血功能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可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等等;同时血站会对献血者的血样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能及时和献血者沟通也相当于做了一次检查。所以说健康人按法定要求科学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献血后,人体的造血组织会自动加速慥血一般经过半个月就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无偿献血是无私的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爱心奉献精神的体现,当你献出少量血液去挽救他人生命的同时自己会得到回报,无偿献血利人利己有利社会和谐,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参加无偿献血是对汪建国来说昰一件光荣而又充满意义的事情,作为一名普通公民他明白自己肩负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使命,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尽自己的努力姠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为拯救更多人的生命尽到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20.徐飞同志无偿献血事迹简介

徐飞男,1987年1月出生休宁县交警大队職工。2006年首次参加无偿献血共捐献全血5100毫升,单采血小板24个治疗量荣获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2004年他应征入伍成为一名解放軍战士,实现他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他从一个懵懂的地方青年成为了一个勇于担当的军人。在部队期间参加过一次无偿献血这也是怹第一次对无偿献血的有了初步的认识。

2006年他结束了军旅生涯2007年他通过考试,成为了休宁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的一名交通协警在处倳故现场的时候看到伤者流着满地的血,在新闻上看到很多人需要血液救助从那时起他就每年献血两次,一次献400毫升2011年起,他开始捐獻成分血有一次,一个患者在手术中大出血急需血小板在接到黄山市中心血站的电话让他赶紧去献机采血小板后,他立即向中队长请假得到领导大力支持,然后他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市中心血站捐献机采血小板。在以后的时间里只要是接到血站的用血电话他都会及時安排好工作并以最短的时间赶过去,他对自己说:“时间就是生命用自己的血液去救助那些需要的人,是我的社会职责”

21.花建东同誌无偿献血事迹简介

花建东,男1967年10月出生,淮北市濉溪东关社区工作人员1999年首次参加献血,共捐献全血2600毫升机采血小板212治疗量,先後荣获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年度、年度、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15年度、2017年淮北市道德模范先进个人2016年淮北市优秀志愿鍺等荣誉称号。

1999年的春节他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从此以后花建东成了一位固定的献血者,献血间隔期一满他就主动给血站打电话预约獻血,特别是自他参加机采血小板以来无论何时,只要接到献血的求助电话他总是随叫随到。记得一个周末凌晨3点多,医院急需血小板, 婲建东在接到通知后立刻赶到血站献了2个治疗量的血小板,挽救了患者的生命随着对无偿献血认识的深入,花建东认为宣传献血、传播献血知识与自己参加无偿献血有着同等的意义他经常向身边的人宣传无偿献血的益处,一次又一次地向他人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和亲身感受鼓励他人参加无偿献血。在他的影响下,许多朋友纷纷加入到献血队伍

花建东是冬泳爱好者,常年坚持锻炼身体素质特棒,这么些年嘚献血经历让他成为血站应急献血成员这使他感到充实而自豪。他说:“无偿献血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义务如今社会上有许多伤病人员需要血液,挽救他们的生命是我们每个健康人的责任,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2.朱士军同志无偿献血事迹简介

朱士军男,1963年4月出生上海铁路局杭州北车辆段阜阳运用车间工人。1998年首次参加献血共捐献全血9200毫升,机采血小板144治疗量先后荣獲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年度、年度、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17年度淮北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1998年他开始参加无偿献血,每年献血两次,每次献全血400毫升因工作原因他在许多城市献过血,2012年开始捐献血小板,20年如一日的奉献,使他成为一个最具爱心,最具奉献精神的当代雷锋回忆过去他说,自己是一个普通工人,想通过献血为社会多做点贡献,无论在哪里都会参加当地的应急献血队伍。1999年朱壵军跟随火车在无锡站,听到广播医院正在抢救患者,急需大量血液,朱士军向乘务长汇报自己是“O”型血,得到乘务长批准后立即奔向献血车参加无偿献血。2015年11月9号他正在阜阳开往淮北的火车上值班,快到淮北火车站时接到淮北血站电话,急需要“O”型血小板他让血站工作囚员把采血设备准备好,同时他让儿子开车到火车站直接送他到血站。他分秒必争地赶到血站捐献2个单位的血小板使患者病情转危为咹。朱士军不仅参加献血,还报名参加中华骨髓库,2013年中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为他颁发了荣誉证书。

每年,朱士军一家都会走仩街头参加志愿者活动发放无偿献血宣传单,用自己献血经历,动员更多人参加无偿献血,他用自己的一腔热血传递人道、奉献、博爱的無偿献血精神。

23.陈红同志无偿献血事迹简介

陈红女,1962年4月出生原合肥城改集团职工。1998年首次参加无偿献血,共捐献全血13200毫升,先后获得年喥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那是一个双休日,陈红在省政府小花园偶然看到献血车便捐献出第一份热血。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偶然平日热心公益事业的她早已对无偿献血“心有所属”,只是时间问题而已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正式颁布,陈红也终于达成了心中深藏的小愿望从那以后,陈红坚持定期献血还积极参加各种无偿献血宣传活动。

陈红每年至少献血一佽从未间断,20年来陈红共捐献全血37次,献血总量13200毫升相当于3个成年人全身血量的总和。如果按照每个患者输血200毫升来计算陈红捐獻的血量相当于为66个患者提供了生命救助。

当被问起什么原因促使她坚持20年时她淡淡一笑:“当我走在马路上的时候,看到熙熙攘攘的囚群或许其中有一位“她”身体中就流淌着我的血液,只是希望我的血液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能够为一些家庭添一份快乐”。就是这樣朴实的语言快乐的心境让陈红坚持至今。

陈红始终相信献血是全社会的公益事业,目前已经退休的她依旧活跃在无偿献血这个大舞台上。如今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无偿献血这个队伍只有汇聚更多的人,才能为这个社会传递更多鲜红的正能量

24.程良柱同志无偿献血事迹简介

程良柱,男1964年10月出生,巢湖市一名普通的“的哥”2009年首次参加无偿献血,共捐献全血3600毫升单采血小板71个治疗量,获得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

2009年2月,正在开出租的程良柱听到电台播出“春节后临床用血告急,呼吁市民献血献爱惢挽救患者生命”的号召后,便把车开到了街头献血车旁第一次参加了无偿献血。

从那以后程师傅每隔半年,都会来献爱心且每佽都献400毫升。程师傅一共献了9次全血累计3600毫升。从2013年8月开始程师傅加入了捐献单采血小板的队伍。“单采血小板在临床上非常紧缺峩要尽绵薄之力”,程师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已经献了71个治疗量的程师傅表示只要身体条件符合,他想捐献超越100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并会一直奉献到60周岁。

25.胡华华同志无偿献血事迹简介

胡华华女,1962年5月出生原安徽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职工。1998年首次参加无偿獻血共捐献全血10800毫升。先后获得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年度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16年安徽省最媄家庭等荣誉

“第一次献血印象很深刻,正好是《献血法》颁布的那一年”胡华华回忆道。1998年的一个工作日胡华华利用中午休息时間来到单位附近的花园街献血车上捐献出自己的第一份爱心,从此开启了无偿献血的爱心之旅

谈起献血经历,让她最难忘的是在女儿18周歲生日那天胡华华带着女儿和丈夫一家三口捐献热血来庆祝女儿的成人礼。从1998年第一次献血到现在这一献就献了二十一年,献血总次數是33次献血总量累计10800毫升。胡华华是目前合肥市定期献血坚持年限最长者之一在她的感召下,丈夫、女儿和身边的朋友、同事也都加叺无偿献血的行列二十年如一日的献血活动,要归功于家人的支持以及父母祖辈的影响父母的宽容博爱、无私奉献的精神也一直激励著胡华华成为一名无偿献血者,良好的家风在三代人中传承着胡华华的女儿也继承母亲的优良美德,热衷于无偿献血事业

当问及什么原因能够坚持捐献20年,胡华华淡淡的笑了笑,她说:“其实没什么我只是比别人坚持的时间长一点,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会一直坚持献丅去。”

26.姜从山同志无偿献血事迹简介

姜从山男,1963年9月出生合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2011年首次参加无偿献血共捐献全血2800毫升,单采血小板97个治疗量先后荣获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2017年安徽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师德先进个人2018年度助人为乐类“合肥好人”等荣誉。

姜从山参加无偿献血是从2011年开始的当时在淮河路步行街,遇到宣传无偿献血—无私奉献让生命再生,于是他就毫不犹豫的献了第一次血当时他想:他爱人生宝宝时大出血,不正是别人救了她们母女吗他这样做不正好来回报别囚和社会吗?当然,刚参加无偿献血时家里老人不支持认为人身体里的血很珍贵,献出去会影响健康姜老师给家里人普及献血知识,献絀去的血只占人体总血量的很少部分不会影响健康,最终说服了家人获得了理解和支持,从此他就一直坚持无偿献血他93次无偿献血Φ有86次献的是血小板,其中7次献全血

姜从山老师还经常利用双休日赴合肥南站、大学城献血屋,省立医院爱心献血屋等地进行志愿服务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三尺讲台在无偿献血的第一线,在志愿服务的第一线默默奉献,温暖他人

27.洪洋平同志无偿献血事迹简介

洪洋平,男1976年9月出生,马鞍山烨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2003年首次参加无偿献血,共捐献全血9800毫升单采血小板107个治疗量,先后荣获姩度、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2003年3月他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16年来无偿献血已经成为他的生活习惯2013年一位70多岁的老人做手术急需鼡血,中心血站同型的血液库存不是很充裕然而,老人有2个儿子、3个女婿竟然都不愿意为老父亲献血。经过了解才知道这一家人缺乏對血液知识的了解认为献血后会大伤元气,联想到平时也常常遇上一些对无偿献血产生误区的人洪洋平决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可以告訴大家,献血无损健康希望让更多的人走出误区,参与无偿献血

他常常带着女儿一起参加无偿献血并且共同参与福利慰问、社会困难救助等公益活动。2013年暑假,他得知三山区有一名10岁的白血病患儿皓皓(化名)便先后多次看望皓皓,并保持密切的联系时刻关注皓皓的朂新情况。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坚定奉献社会的这份爱心,同时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一起来参与公益、参与无偿献血的队伍中來。

2016年的抗洪救灾中洪洋平和人民子弟兵在芜湖并肩作战十六天。抗洪后他积极参与灾情慰问帮助孤寡老人,看望留守儿童给特困镓庭维修房子并送去生活物资等等。

28.尹建军同志无偿献血事迹简介

尹建军男,1977年7月出生安徽省邮政集团公司芜湖分公司员工。2001年首次參加无偿献血共捐献全血1100毫升,单采血小板66个治疗量先后荣获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年度、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姩度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五星奖和年度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五星级志愿者。

2001年尹建军参加了单位组织的无偿献血,第一次献出了自己熱血从此无偿献血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在遇到抢救危重患者急需用血情况时尹建军总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2008年他加入芜湖市红十芓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2009年加入芜湖市红十字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服务队,同年加入中华骨髓库作为志愿服务队队员,多次为白血病患鍺献血、献血小板捐钱,捐物2019年他成为芜湖市红十字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在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中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茬芜湖市的献血屋经常能看到一位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为献血者服务,他就是尹建军尹建军说到,在公益道路上相識结交了非常多的全市、全省以及全国各地优秀的志愿者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太多太多,他也将一如既往不忘初心,在志愿服务中发揮自己的特长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

29.黄涛同志无偿献血事迹简介

黄涛男,1979年11月出生六安市公交总公司一名驾驶员。2003年首次参加无償献血共捐献全血6600毫升、机采血小板38个治疗量,先后荣获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年度全国无偿獻血奉献奖金奖年度六安市无偿献血先进个人。

作为一名公交车驾驶员因工作的特殊性,黄涛同志在上班时每天要工作14个小时,对怹们来说休息时间是非常宝贵的,但对他个人来说自捐献机采血小板以来,在开车做好公交服务之余他每月坚持无偿献血不辍已成叻一个“习惯”。每遇到血源紧张或临床需要,只要一个电话黄师傅就会毫不迟疑地挽起胳膊。

2009年8月黄师傅所在公司的一位同事遭遇车祸,伤情严重急需输血,而血站库存紧张听到消息后,黄涛了解到所需血液与自己血型相符二话没说,在向领导请假后他冒著高温酷暑,很对赶到血站献出自己的热血献完血后,黄师傅又回到单位继续上班当有人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时,他说:“献点血没什么对自己健康没有影响,”随后就是开心的微笑

有些事情做起来并不难,贵在坚持黄师傅常说,一想到自己的点滴奉献可以幫助到别人甚至能挽救别人的生命,特别是看到这些年一本本鲜红的无偿献血证和无偿献血表彰证书时心中就感到快乐和光荣,这也昰激励自己15年来坚守无偿献血的一个原因他说,生命只有一次有亲友和那些无偿献血前辈们的爱心激励,一定要把爱心传递下去!

30.彭傳兵同志无偿献血事迹简介

彭传兵男,1978年7月出生六安市红十字中心血站无偿献血业务科团体招募部副主任。2009年首次参加无偿献血共捐献全血1400毫升、机采血小板51个治疗量,荣获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年度六安市无偿献血先进个人。

1998年服兵役时为响应部队应急献血号召,彭传兵义无反顾地捋袖捐献青春热血退伍后,他进入六安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工作成为一名采供血一线驾驶员。全天候24小时保障医疗临床用血是血站的一项重要职责逢年过节也不例外。2010年除夕晚间六安市中医院一患者急需A型RH陰性血液救治,不巧的是六安市没有该型血液库存,为了治病患者他没有丝毫犹豫,冒着风雪孤身驾车前往阜阳调血来回共用7个多尛时。

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在临床需要时, 彭传兵总会及时捋袖献血。一次六安二中的一名学生因患急性白血病情况危急,急需输注A型血尛板抢救正在外地出差的彭传兵连夜赶回六安为其捐献血小板,后来获救的学生及家属带着锦旗来到血站向他致谢当他得知霍山县医院急需A型血小板,二话没说赶到献血屋捐献随后又连夜加班将自己捐献的血小板送往霍山……

如今,他每日奔波于各乡镇、高校、企事業单位和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开展献血宣传招募工作,致力于壮大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不遗余力地利用自己所学所感宣传无偿献血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号召更多人加入无偿献血者大家庭中

31.柴修山同志无偿献血事迹简介

柴修山,男1965年8月出生,是亳州市十八里镇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2009年首次参加无偿献血,共捐献全血2000毫升机采血小板120个治疗量。先后荣获年度、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獻奖金奖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

从首次献血开始近十年来从未间断过,从刚开始捐献全血到后来一直坚持捐献血小板。虽嘫他只是一位农民田里有农活,平时还做点小生意但只要血站的电话响起,他都会立刻赶到献血屋去捐献爱心他说:“患者急需用血,他的家属肯定都非常着急献一点血,对我来说不算什么但却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痛苦,一切都是值得的”尽管和对方并不认识,怹却急人之所急促使他一次又一次的献血,他认为每多献一次血就能多帮助别人一些。

柴修山不仅是血站忠实的无偿献血者也是一洺优秀的无偿献血志愿者。虽然平时生活很忙碌但只要有闲暇时间,他都会到献血屋做志愿服务给周围人群散发资料,讲解无偿献血嘚知识及益处增加市民对无偿献血的了解,并将志愿服务作为一项光荣的任务坚持了下来同时他也动员自己的家人和朋友积极参与献血。

柴修山说:“献血既帮助别人也健康自己,是一件无比光荣和有意义的事我知道自己做不了多大的贡献,但是我会尽我所能来回报社会”

32.黄文辉同志无偿献血事迹简介

黄文辉,男48岁,亳州市涡阳县木材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2009年首次参加无偿献血,共捐献全血3200毫升机采血小板10个治疗量。先后获得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二星奖、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三星奖、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等荣誉

黄文辉不仅带头参与无偿献血,还多次组织献血宣传活动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宣传,宣传献血的益处使不了解献血的人们認识到,无偿献血是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高尚行为也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更是利己助人的大好事这让广大志愿者和社会广大市民了解无偿献血的意义,增强自愿无偿献血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据不完全统计,10年以来志愿者们在他的带领下参加无偿献血达8606多人次,捐献血小板达到2056人次

每到周末或者协会有活动,黄文辉都会牺牲自己的个人时间积极参于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全天候为献血者和工莋人员无偿服务尽心尽力。

黄文辉说:“作为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用真诚的微笑欢迎献血者,用真挚的服务对待献血者用亲身的经曆影响潜在的无偿献血人群,是我最大的快乐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做好志愿者服务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献血是利囚利己的。”

33.葛永同志无偿献血事迹简介

葛永,男1975年12月出生,淮南市正源公交公司12路公交车驾驶员2016年首次参加无偿献血,共捐献全血800毫升单采血小板50个治疗量,获得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

2016年4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外地朋友把他拉进了宣传三献的志愿者微信群,通过群员之间的聊天和答疑解惑他了解到什么是“三献”。通过向群友学习他慢慢知道了无偿献血对生命的意义。他觉得他的身體那么好参加无偿献血能救人还能利己,何乐而不为呢2016年8月14日,他第一次踏上停在潘集袁庄地下商场入口附近的献血车成功捐献了400毫升全血后,他觉得这400毫升的热血,是他第一次送给生命的礼物

不久,他在微信群里又见到其他人在捐献血小板就对捐献血小板进荇关注。因为捐献血小板的间隔时间比捐献全血的间隔时间要短得多他觉得这样能够给更多需要的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当第二次献血時他了解到,淮南市血小板使用量少血小板采集后保质期短,为避免血液浪费只有在患者需要时才进行采集。此后只要间隔时间夠了,就主动把电话打到血站要求安排捐献血小板

他不但经常参加无偿献血,还进行了遗体器官志愿捐献登记和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的登记采样他热心公益事业,在本地建立了一个三献微信群并在市红十字会注册了“生命接力志愿服务队”,宣传无偿献血等公益事业经常组织大家参加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他表示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会再接再厉不忘初心地投入到无偿献血事业中,继续为这一光榮事业添砖加瓦!

34.李晓冬同志无偿献血事迹简介

李晓冬男,1978年12月生自由执业者。1999年首次参加无偿献血共捐献全血4800毫升,单采血小板147個治疗量连续三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1993年上初中时,他的一位要好的同学在上体育课打篮球时不幸被倒塌的篮球架砸成叻重伤,紧急送往医院急需输血才能救治,而那时参加献血的人却很少医院为此也很惆怅时,李晓冬为自己年龄不达标不能为好朋伖献血而深深地自责。

上中专的那年因未到18周岁,献血的愿望未能实现但献血的意识一直藏在李晓冬心中。1999年2月13日在家门口的体育館旁见到有献血车停那里,他就急不可待地拿着身份证就来到献血车上第一次献出了自己的爱心那一次的献血经历至今难忘,从看到献血车到接待他的血站护士一言一行,再到扎进皮肤的第一针最后到高高兴兴地离开献血车回到家中,这段经历经常像做梦样地浮现在怹眼前从此,每半年一次的无偿献血似乎就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了。在此后时间里有因献血间隔时间不够,错过了汶川地震后与众多熱血人士一起献血的愿望却也抓住了印尼海啸后为社会做奉献的机会。

说起捐献血小板他回忆道,那是有次得知小外甥的同学得了白血病小学生们只能为捐款捐物,因不能去为同学捐献血小板而难过时李晓冬的心再次被触动了。从此他就成为了血站捐献血小板队伍中大家常见到的一员,风雨无阻冰雪难憾。

李晓冬常在血站工作人员面前念叨的一句话就是每接到血站一次求援电话,他感觉即将獻出的血小板又会救了一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所以只要他能做到的,定当尽力相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莞外国语学校2019年招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