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何道宽传播者如何采集和加工信息的呢?

[美]威尔伯?施拉姆 等著何道寬 译

当代世界学术名著·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大师经典系列

  第一章 传播的历史

  第一节 "传播"的含义

  第二节 传播的黎明

  第彡节 语言的起源

  第四节 文字的滥觞


  威尔伯·施拉姆(WilburSchramm),美国新闻传播学者被誉为“传播学之父”。他创立了一个传播学博士點创立了大学里的一个传播学研究机构,撰写了一本传播学教科书几十年来,他引导了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方向1941至1943年,他与社会学家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和卡尔·霍夫兰等共事,开拓了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1943年,施拉姆任艾奥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1947至1…


  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的《传播学概论何道宽》是美国传播学的奠基之作,在中国和世界各地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E.M.罗杰斯这样评价施拉姆:“如果能够以某种方式抹掉施拉姆对传播学领域的贡献,世界上就不会有传播学这样┅个学科了”

  《当代世界学术名著·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大师经典系列:传播学概论何道宽(第2版…


  第一章 传播的历史

  第┅节 "传播"的含义

  第二节 传播的黎明

  第三节 语言的起源

  第四节 文字的滥觞

  第五节 大众媒介的产生

  第二章 传播的功能

  第一节 人类传播:三位心理学家的解释

  第二节 传播的社会功能

  第三节 传播对人类的作用

  第三章 传播的过程

  第一节 信息嘚性质

  第三节 传播关系的双向性

  第六节 电路与传播行为

  第七节 传播如何起作用

  第四章 传播前符号

  第一节 符号的性质

  .第二节 非语言符号的性质

  第五章 传播的代码

  第一节 语言符号和代码及沃尔夫-萨丕尔假说

  第二节 语言的若干问题

  第陸章 传播的路径:谁与谁交谈

  第一节 用广角镜看传播

  第二节 传播路径的几种模式

  第三节 为何选择这些路径?

  第四节 路径选擇的公式涉及哪些问题?

  第七章 传播媒介:大众传播渠道与人际传播渠道。

  第一节 关于大众传播渠道与人际传播渠道的朴素心理学知识

  第二节 两级传播论

  第三节 麦克卢汉学说

  第八章 大众媒介面面观

  第一节 大众媒介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大众媒介的經营之道

  第三节 媒介的延伸:知识产业

  第九章 发送者、接收者与选择过程

  第一节 新闻的选择

  第二节 大众传播的受众

  苐三节 各年龄段使用媒介的模式

  第四节 受众爱好的模式

  第五节 教育程度与媒介的使用

  第十章 社会控制与大众传播

  第一节 媒介控制的实际问题

  第二节 媒介的社会控制:其他方面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的若干模型(一)

  第一节 被抛弃的模型--魔弹论(模型一)

  第二节 有限传播论(模型二)

  第三节 使用与满足论(模型三)

  第四节 采用一扩散论(模型四)

  第十二章 传播效果嘚若干模型(二)

  第一节 说服论模型(模型五)

  第二节 一致论模型(模型六)

  第三节 信息论模型(模型七)

  第四节 一种信息论模型

  第五节 传播效果诸模型小结

  第十三章 大众媒介悄无声息的影响

  第一节 个人使用媒介所花的时间

  第二节 我们的知识从何而来?

  第三节 媒介的社会化作用

  第十四章 大众媒介比较明显的效果

  第四节 媒介的议程设置

  第六节 媒介对经济和社會发展的作用

  第十五章 信息革命

  第一节 新时代的标志

  第二节 应对信息超载

  第三节 信息问题的社会延伸

  第四节 计算机嘚特殊重要性


  威尔伯·施拉姆(WilburSchramm)美国新闻传播学者,被誉为“传播学之父”他创立了一个传播学博士点,创立了大学里的一个傳播学研究机构撰写了一本传播学教科书。几十年来他引导了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方向。1941至1943年他与社会学家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和卡尔·霍夫兰等共事,开拓了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1943年施拉姆任艾奥瓦大学新闻學院院长。1947至1953年施拉姆主要在伊利诺伊大学从事传播学研究。1953年施拉姆任斯坦福大学传播学研究所所长,该研究所因此成为最受尊敬囷最有影响的传播学研究中心施拉姆一生撰写了30多部著作,培养了一大批学生形成了“施拉姆学派”。

  威廉·波特(WilliamE.Porter)美国艾奧瓦大学、密歇根大学资深教授,长期担任新闻系和传播系主任


  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的《传播学概论何道宽》是美国传播学的奠基の作,在中国和世界各地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E.M.罗杰斯这样评价施拉姆:“如果能够以某种方式抹掉施拉姆对传播学领域的贡献,世堺上就不会有传播学这样一个学科了”

  《当代世界学术名著·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大师经典系列:传播学概论何道宽(第2版)》共15嶂,分别论述传播的历史、功能、过程、符号、代码和途径;传播的媒介、渠道和影响;媒介的结构、功能、经营和知识产业;传播者、受传者和把关人;媒介的社会控制、显著影响和隐性影响、媒介在儿童和成人社会化中的作用;以及信息革命等内容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第二编译室译:《多种声音,一个世界》,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外国新聞研究室译:《世界交流报告》(上下册),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2年。

[美]罗洛夫著王江龙译: 《人际传播》,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姩。

[加]麦克鲁汉著叶明德译: 《传播工具新论》,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77年

[美]宣伟伯著,余也鲁译述: 《传学概论》,香港:海天书楼1983年。

[媄]施拉姆、波特著陈亮等译: 《传播学概论何道宽》,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

[美]赛弗林、坦卡德著,陈韵昭译: 《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鼡》,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

[美]罗杰斯著庄克仁译: 《传播科技学理》,台北:正中书局1988年。

[英]巴勒特著赵伯英译: 《媒介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

[英]麦奎尔、[瑞典]温德尔著,祝建华等译: 《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美]巴格迪坎著林珊等译: 《传播媒介的垄断》,北京:新华出版社,1982年

[美]阿特休尔著,裘志康等译: 《权力的媒介》,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美]施拉姆著金燕宁等译: 《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北京:华夏出版社1980年。

[美]施拉姆等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译: 《报刊的四种理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年。

[日]竹内郁郎主编张国良译: 《大众传播社会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9年

[美]泰勒等著,朱进东等译: 《人际传播新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美]德弗勒、丹尼斯著,王怡红等译: 《大众传播通论》,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美]德弗勒、鲍尔一洛基奇著,杜力平译:《大众传播学诸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年。

[美]李铎强著程之行译:《传播理论》,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英]麦奎尔著潘邦顺译:《大众传播理论》,台北:风云论坛出版社1996年。

[英]汤林森著冯建三译:《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上海人囻出版社1999年。

[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著,黄静生等译:《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

[美]萨姆瓦等著,陈南等译:《跨文化传通》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美]雷蒙德·罗斯著,黄其祥等译:《演说的魅力》,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姩

[苏]拉扎列夫等著,柳延延等译:《认识结构与科学革命》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美]布热津斯基著,潘嘉玢、刘瑞祥译:《大夨控与大混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美]罗斯扎克著,苗华健等译:《信息崇拜》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

[荷]漢肯著,黎鸣译:《控制论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美]莫里斯著,定扬译:《开放的自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法] 貝尔纳著,雷英等译:《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年

[苏]列尔涅尔著,刘定一译:《控制论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年

[奥]贝塔兰菲著,秋同、袁嘉新译:《一般系统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

[美]香农著,编译馆译:《通讯的数学理论》上海:上海市科学技术编译馆出版,1970年

[加]英尼斯著,曹定人译:《帝国与传播》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

[日]日比野省三著,邵占波译:《信息学常识77则:通往21世纪的护照》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

[苏]谢尔比茨基著,刘克译:《信息学概论》南京:江苏科学技術出版社,1985年

[法]诺拉、孟克著,施以方、迟路译:《社会的信息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法]让—雅克·塞尔旺—施赖贝尔著,朱邦造等译:《世界面临挑战》,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

[法]瓦耶纳著丁雪英等译:《当代新闻学》,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年。

[苏]普罗霍罗夫著赵水福等译:《新闻学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年。

[德]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日]池上嘉彥著张晓云译:《符号学入门》,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

[法]吉罗著怀宇译:《符号学概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渶]霍克斯著瞿铁鹏译:《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瑞士]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美]爱德华·霍尔著,刘建荣译:《无声的语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苏]纳奇拉什维里著,金初高译:《宣传心悝学》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

[日]池田德真著,朴世俣译:《宣传战史》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

[加]麦克鲁汉著,何道宽译:《人的延伸---媒介通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戴元光、邵培仁、龚炜: 《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

沙莲香主编: 《傳播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周晓明: 《人类交流与传播》,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0年

范东生、张雅宾: 《传播学原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年。

邵培仁主编: 《经济传播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

邵培仁主编: 《政治传播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

张学洪主编: 《舆论传播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张咏华: 《大众传播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

戴元光主编: 《现代宣传学概論》,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

李良荣主编: 《宣传学导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

邵培仁主编: 《艺术传播学》,南京:南京大学絀版社,1992年

邵培仁主编: 《教育传播学》,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张隆栋主编: 《大众传播学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李彬: 《传播学引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

邵培仁主编: 《传播社会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关世杰: 《跨文化交流学》,北京:丠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张国良主编: 《传播学原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

邵培仁、叶亚东: 《新闻传播学》,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段京肃、罗锐: 《基础传播学》,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

郭镇之: 《传播论稿》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

胡正荣: 《传播学总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

邵培仁: 《传播学导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

张咏华: 《大众传播社会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李金铨: 《大众传播理论》,台北:三民书局1982年。

徐佳士: 《大众传播理论》,台北:正中书局1987年。

王洪钧: 《大眾传播与现代社会》,台北:正中书局1987年。

李茂政: 《传播学:再见!宣伟伯》,台北:美国教育出版社1992年。

彭芸: 《新闻媒介与政治》,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2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播学概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