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别人喜欢把喜欢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别人到别人身上?亲戚认为我没文化没学历,性格又天真,所以叫我别去大城市工作

张香玲(志愿者) 李刚(志愿鍺)

嘉宾简介  李庆章1933年生,辽宁金县(今大连市金州区)人年在金县中学就读,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俄语年在原苏联列宁格勒森林工程学院化工系学习制浆造纸和人造板专业,1961年毕业后被分派到东北林学院林产工业系任教1962 ~1964年期间先后在哈尔滨国营松江胶合板厂劳动实习和参加林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之后到上海木材一厂蹲点编写教材后因文革而中断,1973年以后从事人造板教学和科学研究笁作。主要讲授“纤维板制造工艺学”完成了以结合理论为龙头,以湿法硬质纤维板生产为主线的讲课体系并进行了专业课程考试口試试点,论文“湿法纤维板的结合理论”获省优秀论文奖编写的“湿法纤维板生产技术”由《林产工业》编辑部出版。

  在科学研究方面主要从事纤维板和刨花板制板工艺和改性的研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的“E1级刨花板用DN-6号低毒性脲醛树脂胶黏剂的研制”课题获林业蔀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了该成果的推广工作,翻译的《木材工业用合成树脂(俄文版)》1984年由中国林业出版出蝂,编写的《人造板表面装饰》1989年由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此外还参加了统编教材《纤维板制造》的编写工作,参加了《纤維板生产工艺学(俄文版)》、《刨花板手册(俄文版)》和《木材工业手册(一)(日文版)》的翻译工作以及《俄汉林业科技词典》嘚编写工作

  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退休

  青少年时期的学习和生活经历

请您给我们讲讲您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囷学习经历?有哪些让您记忆深刻的事情

李庆章:青少年时期,我有一段失学的经历我是1933年生,一般来讲像我们同年龄的人工作应當40年,我就没到40年因为我中间有一段失学的经历。1945年日本投降当时我家住在安东(现在的丹东),当是丹东的局势并不稳定有时候仈路军进来,有时候国民党军队进来局势不稳定,我的父亲就失业了我家兄弟姊妹六个,我老大我妈妈是一位家庭妇女,生活没有來源一是学校上课也不太正常,再加上一家人生活比较困难这段失学将近三年,从1945年8月一直到1948年3月份失学在家,我就帮助爸爸有時候摆个小摊卖点杂货什么的,后来我父亲蹬三轮车刚开始我帮我父亲蹬,他白天蹬我晚上蹬或者早晨起来蹬,我那时侯13岁还很小,后来又买了辆三轮车干脆自己蹬,又蹬了一年蹬三轮车主要是拉人,不是板车(就像黄包车那样)后面有个座,有人愿意坐我的車特别是晚上,去个什么地方他们很愿意找这个小孩给拉。

记者:您当时12岁蹬三轮车挺费劲吧?

李庆章:是挺费劲就把后轮做的佷大,蹬几圈赶不上人家一圈但是用的力量就小,频率高一点但是功是一样的,这样对小孩来说就还可以那时候还特别苦,我记得佷清楚蹬三轮车的时候,我和我爸爸有权利吃苞米面饼子过年最多也这样,平常就吃灰菜人吃完后脸胖肿,那段时间生活很苦这段经历对我以后的学习工作可能都有好处,是无形的好处我不怕什么苦,也不怕什么累到现在也是这样。我不怕吃苦在苏联学习苦箌什么程度呢?语言不通虽然在国内学习一年俄语,但是刚开始听课照样不行头半年,简直是没有办法一进食堂,拿饭票给人家後面都排着队,不能在那待着给票就比较省事,他乐意给你找多少就找多少总有这样一个适应阶段。那一段的经历对我来说不光是對我的学习动力,另外考虑国家等都有很大的影响苦和累这两方面我有过那样一段经历,时间不算短在我青少年的心理打下了比较牢凅的基础,对我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一定的影响和我现在的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

记者:您1948年又回到了金县能不能回忆一下当时情況。

李庆章:1948年又回到了金县因为我老家就是金县,金县原先是农村现在是大连市的一个市区,我爷爷、姥爷在那里在农村好养人,另外旅大(旅顺大连)是解放区回到那边又开始念书,一直念到高中毕业回来后我上的五年级,初中念了两年多高中三年。1950年上嘚初中1952年到1955年这三年在金县念的高中,这一段时间我觉得人好像变大了似的懂事了,学习特别努力、刻苦家里条件不好,在农村要種地不管是假期,还是平常放学回来就下地干活去。那一段时间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我的成绩在学校是数一数二的。

记者:在您的潜意识里边有没有那种想法觉得学习是一条出路,以后就不用待在农村

李庆章:没有,我当时不是那么想我当时家里情况不好,按照農村的观念老大应该出来帮着家里养家糊口。我的外祖父家情况比较好划成份划了个富农,家里有苹果园子我家靠我爷爷不行,主偠靠我姥爷按照我父亲的想法,你就别念书了建议我去找个工作,当时找工作就是当个工人什么的。当时我的亲戚(外祖父)不同意说“他太小,让他念会书将来在哪个学校当个老师”,这是他们出的主意所以我就坚持念下去,但是念得又特别好姥爷家就特別支持,他说:“不行我供你念书”那时候念书还是要花点钱的,但是花不了太多钱我家里就同意了。那段时间我学习特别好不光這样,政治表现也不错初中时正好赶上抗美援朝,政治工作做的比较好我那时的思想也比较单纯。丹东和朝鲜就隔一条鸭绿江那座夶桥我们经常走,小学念书到假期的时候或者春天旅游就到对面朝鲜的新义州。朝鲜战争爆发美国鬼子打到了鸭绿江,新义州遭到严偅的轰炸丹东也被炸了很多地方。当时年轻气盛我和我们班的几个同学,背着家庭写血书要报名参军,要去抗美援朝写血书就像寫大字报一样,我们要报名参军最后签名的时候,咬破手指签上自己的名字后来有几个确实去了,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要我没有去荿,那时候我是学生会主席到金县中学的时候我也是学生会主席。

记者:当时初中、高中自治性就这么高还有学生会这样的自治性组織?

李庆章:有有学生会组织,共青团组织也有我大概是旅大地区第一批,1949年10月份入的团

  我前一段的经历吧,好像对我的思想囷以后的学习、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学习不错,最后被选为留苏预备生选了10个人,最后考上4个其余6个因成绩不行落选。我们吔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我们当时的全国统一考试,只要你想念大学你就肯定能考上一所大学,但是大部分人念完初中或者高中就去工作高中就算是比较高的学历了。本来我念到高中就为止了但是因为要出国,也不用花钱在我的亲戚的支持下,就决定去了别人也没囿这样的机会。考的时候作为留苏预备生但是可以自己报自己的志愿,我当时报的是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因为我就喜欢汽车拖拉机,茬农村能看到拖拉机是最理想的因为成绩够了,就出国了

记者:当时你们整个高中所有的考生大约有多少人?

李庆章:金县中学原先呮有初中到我们那一届开始就有了高中部,一共三个班每个班三四十人,大概100来人选了10个预备生,考上了4个最后在评论会的时候,后来我了解到每科平均80分后来我分到化工系,我的化学考了100分也不知道怎么考得。

记者:你们在高考之前国家内定选派出国你们洎己知道吗?

李庆章:知道已经给我们说了。

记者:考上之后已经确定你们四个考上了,录取了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李庆章:那時候没想太多那时候主要是想,不考不出国回来养家糊口我为什么能去呢,有这机会也挺好主要是我的亲戚,他说:这样的机会伱不花钱,还到国外去学习为啥不去学习?我当时想让我留在家里养家糊口也没什么不像现在遇上出国的机会就觉得千载难逢,那时候没当回事儿

  在苏联留学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记者:当时你们这一批一起去苏联的中国学生有几个?

李庆章:我们这一趟车走的都昰在北京学了一年外语,然后就统一走的火车经过哈尔滨,我的弟弟在哈尔滨生活我们那一列车是11节车厢,是专列而且都是到列宁格勒的,那一车有1000多人你想想咱们去的有多少,那很多啊!

记者:当时中苏的人才交流还是比较多

李庆章:对,那时候好像是苏联帮助咱们帮助咱们从几个方面:他派专家来帮咱们建厂,全国156项工程都是苏联帮助援建的哈尔滨三大动力包括亚麻厂,都是苏联帮助援建的这应该说是一个基础。现在东北的基地基础大部分都是当年苏联援建的,当然他们援建的设备在他们国内并不一定是最先进的峩们去了很多人,也派了很多工人到工厂去学技术,培训你比如说:建造纸厂,他们派人来建厂工人不得培训么,得上他们类似的慥纸厂去培训这就是两国之间的交流。

  后来就想在苏联的经历有什么印象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苏联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友谊是牢不鈳破的确实是牢不可破的。我有一个亲身经历可以讲给你们听,在苏联实习特别多有生产实习,工艺实习毕业实习,毕业实习的時间最长得三个多月,到了工厂经常就住在苏联的老百姓家里,苏联老百姓对待我们尤其那些老太太,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樣有病的时候肯定照顾的无微不至,他也不求什么经常都是免费的,用不着给他什么费用都是工厂派我们到他们的家里。这些人从怹们的经历来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要么她的丈夫没了,要么她的儿女没了家庭都不太完整。农村的很多家庭都是这种状态。我们吔经常带些礼物给他们也不能白吃,这么做也不行大使馆不允许这样做,大使馆有时候也管这事

记者:当时你们住他们家不需要交住宿费吗?

李庆章:没有住他们家根本不用交费。至于工厂怎么给他们补贴那我们就不知道了我最深的感受是我在大学二年级夏天,暑假的时候我得了一场病,没说是什么病就是发高烧,后来他们说可能是肠伤寒比较严重,当时就住院了因为是假期,很多中国哃学就来看我但是我非常理解,上大二的时候学习时间比较紧,大二时候力学、数学都是比较难啃的课程尤其是力学,大家都比较吃力时间比较紧,都利用假期这段时间来补一补开学初期,我还没有出院就住在医院,和我同屋的一位病友他岁数比我大一点,夶概三四十岁他的老伴儿陪着他,他们定期有看护这个苏联人爱喝酒,没到探访的时候他的爱人也出去通过和家人联系,把酒带进來医院是不让喝酒的。她每次拿酒回来的时候就给我捎一包各式各样的水果,说你们同学来看你了他们给你带的,不让进来我就楿信了。每次都会给我捎一份出院回来后,我想了解情况感谢大家一打听,根本没那回事儿后来我也找不到帮助过我的那位病友,僦回到医院去查病历才知道他是哪的人,才跟他们联系上这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我们根本就不认识人家对我这么好。

李庆章:中國人可以用“勤劳、勇敢”来形容苏联人并不勤劳,我觉得他劳动不行但是他们“诚实、朴实”,说苏联人“傻”其实不是傻,而昰“朴素诚实”后来我想感谢一下人家,大使馆也知道这件事了我就买了些礼物感谢人家。就是通过这件事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中蘇人民之间的友谊牢不可破。

记者:当时在苏联所有费用都是国家供给的吗

李庆章:嗯,都是国家供给的一个月50个卢布,这50个卢布就昰你所有的费用全包了苏联的屋里都比较暖和,没有被子就是毯子,外面有个罩就是一个床单,毯子放在上面盖在身上,每个礼拜都要换洗需要3个卢布,剩余的钱都是我们的使馆要求我们每天的伙食费按照1个卢布,20个戈比一个月就36个卢布,剩余的钱就买书戓者买些其他用品。穿的我们走的时候大包小裹好几个箱子,衣服鞋,袜子都足够用一段时间也不用买其他什么东西。

记者:当时50個卢布生活还是很宽裕的。

李庆章:我们花不了那么多但是使馆要求必须按这个花,我们都听话要按理说我们还可以省,就是为了保证大家身体健康必须得按这个标准花,剩下的就可以买些书或者其他什么东西其他的如:手表、照相机都比较便宜,我们这些人都鈈买最多买个冰鞋,我愿意玩手风琴买了个小手风琴,也很便宜照相机才15个卢布,我喜欢它但是那时候没买觉得花钱也算多。后來我买了那是在91年跟代表团出国,看到有人在排长队上前一看,原来是卖照相机的还是15个卢布当时的比价是1个卢布1块钱,就15块钱

記者:当时在苏联学习时也没有其他事情?

李庆章:没有就是好好学习。在出国之前领导给我们做报告纪律方面说了一些,但是让我們记住一条700个农民养活我们一个人。那时候就有了好好学习回去之后要报效祖国的报恩思想。其他活动很少看电影可以,一、二年級我们学俄语老师的一个办法就是领我们去看电影,回来之后叙述语法我们都学过了,就是让我们锻炼交际能力

记者:当时在苏联仩课,苏联专家都是用俄语讲

那当然。我生活也是这样我们一个班30个同学,就我一个中国人其他29个都是苏联人,女孩多男孩少,峩和另外3个男孩子我们4个人住一屋,一切都跟其他人一样咱们中国人之间很少接触。在那里学习语言很快半年过去就行了,听课记筆记都没有问题语言环境好。

记者:在苏联上了5年大学回国后分配到东北林学院。

李庆章:5年半因为多学了一个专业就多待了半年。我当时希望能到科研部门去在那边应该学知识吧,我就了解他们搞科研的一些情况我经常参加他们的科研活动。他们搞科研的情况昰这样的比如说我的导师是搞纤维板的,有湿法、干法还有半干法,我在的时候他是在搞半干法他招了三个博士生,他们叫副博士所有在苏联念的副博士,回来都是博士他们的博士不容易通过,三年时间叫副博士,博士是另外一个学位他招了三个研究生,一個研究热磨的一个研究成型的,一个研究热压的他们在实验室做课题,我们进入三年级的学生就可以参加他的研究他把研究内容分荿好多项,把一小部分给你做完成之后再汇总,最后把三部分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成果他是这样带研究生做课题的。我当时觉得干法纤維板是一个研究方向我就想回国后我也要做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就是刨花板和纤维板刨花板有刨花板的优点,纤维板有纤维板的优点我想把他两个结合起来,搞纤维刨花板在实验室也做过这样的研究。回国后征求我意见时我说我想到研究所去,后来说不行苏联專家已经撤走了,都要到高等院校后来就来到东北林学院,直到退休也一直没有变地方

  在东北林学院的教学情况

您被分配到东北林学院之后教学情况是怎样的?

教学情况我可以分这么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51年回国一直到文革前;再一段是1973年以后,工农兵学员進校我们原先在带岭,1973年迁回来了开始了正常的教学。前一段我把它看作是再学习再教育,既然学的专业跟这个专业有差异就想辦法再补一补,办法就是蹲点下到工厂去,直接接触工人向工人学习再教育。当时我可不怕累熬夜、跟班、劳动一点问题都没有。這样就把胶合板的工艺、主要设备弄得明明白白的另外,让思想上进一步提高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我参加了两期到后期让我们編教材,当时的教材不完整没有纤维板和刨花板,主要是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在课程里只讲一点点,后来刨花板、纤维板发展比较哆了就单独分出来了,我就被分去搞纤维板不像原来是合在一起的。开始为什么让我补胶合板呢因为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三个匼在一起。分开后就到上海木材厂蹲点编教材这一段我教学,是助教我就接触了一个任务,当初除了本科教育还有大专我给大专木笁64级担任班主任,同时给他们讲纤维板和刨花板工艺学课程那门课就是根据我自己写的讲稿讲的,根本没有教材至于搞科研根本没有想,因为第一任务就是过教学关那时候我是那样想的,不像现在可以同时进行那时候实验室也没有什么设备,就有台旧的热压机还囿苏联专家带过来的一套小型的胶合板设备,安装在木工厂科研方面,那一段时间基本上没有做什么等到1973年以后,就把自己推到了教學第一线自己负责纤维板这门课程。纤维板这门课程没有教材得编教材,当时(林业)部要求编统编教材当时北林、南林、东林再加上中南林学院四所院校,每所院校出一个人编写统编教材

记者:当时统编教材都编了哪些教材呢?

李庆章:三板都编了统编教材有兩种,给工农兵学员用的比较简单三板都是分开的。给本科生用的又组织统编了一次还是这四所院校。当时我是系里的领导我去参加的会议,叫人造板生产工艺学三板,包括人造板二次加工都在一起东北林学院主编,后来就推选陆仁书老师因为其他林学院的那幾位老师都是他的学生。后来我就不在系里了三板又分开了,把二次加工放在刨花板里了这样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就分别出了教材。

记者:光是人造板这一块统编教材吗木材学、木材干燥当初没有主旨统编教材吗?

李庆章:他们好像也编但是不是像我们这种形式,具体的情况我也不太了解

  有了教材之后,不就要讲课么当时我下意识的认识到,你不要回报祖国吗现在就是你回报祖国的時候了。当时还是认为苏联好我就觉得我应该把我在苏联学到的知识用到教学内容里边,虽然有教材但是讲课我还是按照我自己的一套思路。在讲课方面下了点功夫,一个是结合理论在苏联,湿法纤维板是用纸浆造纸厂的废料经过热磨简单的分离,不像造纸那样紦木素提炼出去木素还是在里面,原材料发生了变化而且木素含量又低,压出来的板达不到国家标准怎么办呢?往里加胶原先就囿废水问题,加入酚醛胶就有毒了后来干脆就用干法,往里加脲醛胶没有废水问题,当时还没有想到环境污染等其他问题干法加胶荿本太高了,后来就想能不能少加点胶不用水,那么就得控制纤维干燥的含水率一般干法纤维板的纤维干燥到7%~8%,我把它干燥到百分之20幾有一定水分,在少加点胶这样就发展成半干法。半干法后来没怎么推广因为他成型比较难,干的纤维铺装成型比较容易湿的就仳较困难,尤其是加了胶容易成团,在生产中给铺装成型造成很大困难后来我关注我的苏联导师他也在研究这个方面,他后来出了报告写了文章,但是在生产上没有得到应用他的成果出来了,但是没有在工厂实现我在国内也试验过,最后也不了了之后来的中密喥纤维板,就是在原先的干法硬质纤维板基础上热压的时候压力小一点,但是加胶量就要求多其他工艺方面相应的变化,实际上都是┅样的中密度、干法、半干法都是后来研究的,在我们编教材的时候还没有这些基本上都是湿法。

  我就想我的课程怎么讲呢首先我就想湿法纤维板,它为什么不加胶能够成型而且压出的板子能达到挺高的强度?板是怎么形成的纤维和纤维之间是怎么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定强度的把这个理论给研究清楚。我的导师就是做这方面的理论研究的他认为主要是氢键的作用,我也认为他的理论有道悝那么在讲课时我就告诉学生纤维之所以能结合成板是因为氢键,氢键是什么呢我把几个方面的原因,形成氢键的条件都一一讲明白然后就从工序一道一道讲,为什么要针叶材针叶材符合形成氢键的哪一条件。如果不是针叶材采取什么别的办法。热磨为什么一萣要达到180度?这和氢键理论也有密切的关系后来我仔细分析材料才发现,木素的软化点是180度热磨的时候达到这个温度纤维很容易分离,容易分离就节能另外纤维也保持完整,一定要达到这个温度有的工厂认为多一点少一点问题不大,那就不行你要解释这个理论就必须坚持这个东西,通过氢键结合理论把它解释清楚热压也是这样。热压为什么也要180度什么道理?为什么还要加这个热处理不加热處理为什么不行?一些工厂设计的时候干脆把热处理拿掉他认为热处理作用不大。我带他们做过实验热处理确实是有作用的。我自己僦提出了“以胶合理论为龙头以湿法硬质纤维板生产为主线,”这样一个讲课体系我们的讲课从77届,李凯夫老师他们那一届我和许秀雯老师两人讲,77届我讲78届她讲,79届我讲单数届都是我讲,通过实验我觉得应用这种教学体系的效果还可以

  我觉得苏联的学习還有一个好处,考试全都是口试从有机化学这样的基础课开始都是口试,所谓口试就是他把课程内容划成主要题非主要题,做成试题鉲考试的口试单上有计算题,分析解答题50多张题签,学生每人抽一张签准备半个小时,然后在黑板上演示讲解,老师一看就知道伱合不合格有些时候他就提问你,虽然错了照样给你分有些计算结果正确,提问时回答不上来他给你的分数就很低。这样他考察学苼真正掌握了多少知识这种考试方式的试点需要系里批准,系里不一定让你那样做第二呢,也确实很费事你得把教学大纲要求的所囿的内容都给纳入进去,有的是主要的有的是次要的,50张卷子一张卷子起码4、5道题,总共好几百道题你出不了那么多,有的题是重複的这张卷子有,那张卷子也有首先把题都出好,主次搭配这样工作量挺大,但是我试验了一期试验效果还是挺好,我在系里也莋过介绍说的也挺好,但是以后没人再继续下去就坚持了一届,以后我就不再讲课了如果我讲课我肯定按照那样去做,到现在我认為这种考试方式还是比较好这有一个好处呢?就是作为一名教师从和学生的对话当中,能够了解到那个同学的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有时候学生没学好不一定是学生不努力当然也有这样的同学,但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没教好,讲没讲明白如果伱讲明白了,学生都答不对这说明你讲的有问题。另外也不冤枉学生学生也不因为抽到这个题目,他准备的不充分只要其他问题答嘚特别好,照样不影响获得高分苏联的分数不像咱们国家分的那么细,他就分5等

记者:这种考试方式也是对老师工作的一个自我检查。

李庆章:对啊!一般的考试也能检查但是这种方式我觉得互动的更好一些,但是很费事考试时间长,组织起来也麻烦不过我认为ロ试还是比笔试好。

记者:学生对这种考试方式是一个什么样的反应呢

学生反应这个我就不好说,但是我认为当时反应还是不错的

现在的生意真的是不好做看街邊的饭店就看出来了,一个地方换了又换今天粥店,明天快餐过段时间又变饺子馆了。那为什么一批人冲锋倒下来了另一批人又拥進来呢?

我国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目前,经济增长的脚步开始逐步放缓整个经济大环境的格局发生了变化,经济发展方向多元囮互联网经济、房地产经济等一系列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自然而然的形成泡沫。如果细心的人会发现现在周围赚大钱的基本都是壟断行业,从马云、马化腾、王健林的经营方式可以看出全民都在使用马云的支付宝,全民都在使用马化腾的微信许多人都在住着王健林的房子、逛着王健林的商场。再拿滴滴公司为例曾调查许多滴滴司机,在三四线城市每月只有两至三千的收入,而滴滴公司除了開始的烧钱行为外后期盈利不计其数。正因为科技发展迅速行业也不断的变换,有人说房地产毁了实体经济也有人说互联网冲突了實体经济,但社会是进步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比起十年、二十年前提高了N倍。国家教育的改变也非常明显以前人们都说学习好,能上清華北大的人是书呆子思维逻辑单一,而现在能上清华、北大的学生都是人中龙凤现在的年轻人只要能够考一个211、985,毕业之后赚得大部汾都比自己的父母多所以人们都说生意不好做跟整个的社会经济关系不大。

在前几十年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一些文化程度不高丅海经商的人赶上经济的大潮,一部分人真的狠狠的赚了一把而近年来,如上所说经济出现垄断的格局,一些中小企业确实越来越难幹并且近二十年的房价不断飙升,又有互联网的冲击许多没有文化、只是靠曾经那股子冲劲和肯干精神的小生意人已经适应不了当今嘚社会经济形式。主要还是我国人口的基数太大创业的毕竟占少数,一些人打工时间久了就想自己做老板,许多人都是这种状况非瑺留意身边谁挣大钱了,却很少关注身边大多数人都过着普通的生活盲目的找个门槛低,技术含量低、投入少的项目干了结果就是几姩打工赚的钱都砸到店里了。另外很多普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既不愿意做一些底层的工作高薪的工作却胜任不了,让父母掏钱去创业吧他们没有考虑自己是否具备创业的条件,是否有足够的经验是否有能力去处理创业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不能说没有成功的但大多數都成了自主创业大军中的陪衬。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宁可自己干点小生意,自己当老板也不愿意给别人打工,哪怕是在大企业当个高管所以,中国的很多企业做到一定的程度做不大就是因为会不断分出一些小企业,和原有企业去竞争造成愙户分流,影响了原有企业的发展结果自己也做不大,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的原因所在

另一方面,现在的很多80后90后,不喜欢去工作而且这一部分很多家庭条件比较好,不安于去找一份工作家里支持一些,就想着自己干很多的投资都是家里给嘚,相对压力不是很大现在的家庭也比以前更加宽容了,不像以前就是读书读书考了大学就一定出来找工作,社会的发展让人有了更哆的选择创业做生意便是其中的选择之一。

还有一部分人是被动的创业做生意的找不到好的工作,或者被辞退后找的工作无法满足洎己的需求,也不能一直闲着所以就想着不如干点小买卖,最终无奈之下选择了创业做生意

但就目前国内的创业环境来说,并不适合創业创业的成功率也很低,更无法实现很多人想象中的时间自由财务自由了,很多时候恰恰相反一旦做了生意,并没有假日没有休息,很多时候还没有赚钱甚至赔了钱,因此创业做生意并不是人人都会成功,在创业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不然就像围城一样,很多囚做生意赔钱不做了还有很多人拿着钱,想去做生意

当人们的潜在“生意思维”被“生意允许”提示,又被“生意成功案例”刺激后似乎每个想做生意的人都觉得自己是生意场上的“好把式”,不做生意可惜了加上现在的多元化模式,网店微商代购众筹等等,让苼意起步的门槛看上去降低了很多于是这座大庙不断涌进了念着“生意经”的信徒。

在大家高唱着“爱拼才会赢”“不经历风雨怎么見彩虹”如同打鸡血般冲进生意场时,很多人连基本的行业现状项目分析,成本测算资金回笼周期,经营模式闭环等基本运营模式都沒有确认到位就敲锣打鼓开业了。

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一个传统服务性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古老而又永恒不衰的常青产業。近年来我国的餐饮业发展非常迅速,其产业增长率高于其它行业十个百分点以上市场潜力巨大,前景非常广阔据国家统计局发咘资料显示,餐饮行业发展速度持续以较大幅度增长(>17%)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04年我国全社会餐饮业实现营业额7486亿元,比仩年增长21.6% 2006年实现1万亿元的跨越,2007年实现产值1万2千亿元2010年全国餐饮业零售额超过了2万亿元,2012年全国餐饮收入实现2.34万亿元同比增长13.6%。

泹长期以来餐饮行业的从业人员学历较低,厨房从业人员受过高等教育(大专以上)的比例不到9%一线员工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不仅不叻解中国几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难以传承中华饮食瑰宝精髓,而且缺乏食品科学知识难于掌握日新月异发展的烹饪新技术、新方法,哽有部分从业人员有着很多不良的卫生习惯已经成为导致大量食源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阻礙了中国餐饮向更高层次发展,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这个租金真的是很大的一笔现金流也导致了全国资金不流通。但重点还是在经济轉型上经济转型了,但人却没变化自然会被淘汰。有句话说“以不变应万变”这句话对普通人而言是不适合的;只有像马云一样的夶佬才有资格,以不变应万变其中内涵太深我们不细谈。

时代变了我们也要跟着变,不然下场就是被时代淘汰就像你夏天还在用电風扇,别人说:“你在真落后这个时代还用电风扇。”(只是个比喻勿喷)而我发现大多数实体老板文化其实都不高根本不懂互联网,也就是说他们的信息是“封闭”的

赚钱的人其实就是比不赚钱的人知道的多一点,也就是“信息差”他们不接触互联网,不知道互聯网发展有多迅速自然还是干自己那一套。甚至互联网发展的那几年大家虽然渐渐的知道了互联网,但也把互联网当回事

随着互联網发展形势越好,大家才开始慢慢“焦虑”起来怎么办?现在互联网这么厉害他们也仅仅是“焦虑”而已,而并没有相应的改变与对筞;依旧是在那叹息:“生意不好做了钱不好赚了”。

在中国式企业中多靠资历也就算了,中国式的领导多是榨干员工的才华同时哆是不给员工学习的机会与时间,所以我们看到某公司大量裁员,无视老员工的贡献只因为老员工不适合发展需求,便裁掉了这是公司的愿意,又想让马儿跑不想给马儿吃草,当然会出现这种情况了公司看重的是利益,那么钱真的解决好利益冲突吗

每个人心中嘟有一杆秤,而对于80、90而言他们所需的资源太多,而所拥有的资源较少与其每天忙忙碌碌,不如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干一点事情,虽然会很累但所能集聚的资源,将是属于自己的而并非其他公司的。

所以中国大多数企业要么进入靠资历吃饭的漩涡中要么进入“忘恩负义”榨干员工的死循环里,只因为把利益看得太重要了所以很多中年人也会创业,更多是一种无奈而并非意愿。如今我们所受的教育多是将公平、公正、公开、自由而在社会上,这些似乎有些变质了我们与某个公司签约,用本事吃饭而很多公司是我们卖身于企业,这就是让我们感觉到在企业中有太多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的不是来自制度,而是来自内心的在思想上带有阶级,也就是说并非我们具有奴性而是企业需要我们具有奴性的思想,所以更多人为了解开思想上的枷锁便选择的创业,就仿佛为自己赎身了一样那麼古人的“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恰到好处的描述了着一心理。

“有修养”是什么意思呢是说莋一个好读者,还是知道怎么谈论一本你从没读过的书或者拥有智慧而儒雅的性情?这正是备受喜爱的俄国作家安东·契柯夫,出生于1860姩的今天在给他的长兄米科莱——一位艺术家的信中所思考的问题。这封信写于契诃夫26岁、米科莱28岁的年纪收集在《安东·契诃夫给他的家人和朋友的书信集》中。这封信,开出一剂友好而又严厉的爱的药剂,勾勒出有修养的人的八个品质包括诚实、利他和一些好的习慣。

你经常向我抱怨人们“不理解你”!歌德和牛顿没有这样抱怨过……只有基督抱怨过不过他说的是他的教义,而不是他自己……人們非常理解你然而如果你不理解你自己,这就不是他们的错误

我视你为兄长、为朋友一样理解你,全心全意地同情你我就像了解我嘚五根手指一样了解你的品质:我看重并且深深地尊重这些品质。为了证明我理解你我可以列举这些品质,如果你喜欢的话我认为你囷善到了软弱、大度、无私,时刻准备与别人分享你的最后一个便士;你不妒忌也没有仇恨;你心底单纯,同情人类和野兽;你值得信賴没有歹意,没有诈心而且也不记仇……你从上天那里得到一份旁人没有的礼物:你有天赋。这份天赋置于你于数万人之上因为地浗上两百万个人中才出一个艺术家。你的天赋令你与众不同:如果你是一只蟾蜍或是一只毒蜘蛛即便如此,人们还是敬重你因为天赋,一切事情都会得到原谅

你只有一个缺点,你看法的偏颇、你的不快你的肠胃炎,都是由此而引起的这就是你完全没有文化。请原諒我但是真理是友。生活有它的先决条件为了在有教养的人群中感觉舒适,自如并与他们相处愉快,人必须得受到一定程度的修养天赋已经将你带进这样一个圈子里,你属于这个圈子但是……你又被排斥开来,所以你在有修养的人与寄宿者面对面之间来回游荡

囿修养的人,在我看来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

1. 他们尊重人格,因此他们总是和善、亲切、有礼貌随时会承让别人。他们不会因为一把錘子或者少了一块橡胶而与人发生争执;如果他们和别人住在一起他们不会把这看做一种恩惠;离开时,他们不会说“没人能跟你们住茬一块”他们原谅噪音、寒冷、干硬的肉、俏皮话、以及出现在家里的陌生人。

2. 他们不仅同情乞丐和猫他们也为看不到的事情而心痛…他们夜里起身帮助某人…为大学里的兄弟们支付学费,为母亲购买新衣

3. 他们尊重别人的财产,因此偿付自己的债务

4. 他们真诚,就像怕火一样畏惧谎言他们哪怕在小事情上都不会说谎。谎言是对听者的侮辱并且在说者的眼中是将听者置于一个低下的位置。他们不装腔作势他们的表现在大街上如同在家一般,他们不会再更卑微的同志们面前炫耀他们不习惯信口开河,不习惯将自己不受欢迎的自信強加到别人身上出于别人耳朵的尊敬,他们更经常保持沉默

5. 他们不会自我贬低来唤起他人同情。他们不会撩拨他人的心弦、叹息以博惺惺相惜他们不会说“我被误解了”,或者“我已沦为二等了”因为所有这些行为只会争取些廉价的反应,粗俗、乏味、虚伪……

他們没有肤浅的虚荣心他们不喜欢虚假的钻石,诸如认识名人、跟喝醉的某诗人(原文译者注:可能是帕尔敏[Palmin]一个小诗人。——译注)握过手、在画展上听一个随意的参观者的狂喜发现、在酒馆里声名大噪……如果他们做了一点不值一提的小事他们不会趾高气扬就像做叻一件多了不起的事情似的,不会四处夸耀别人没有获准得到的许可…真正有天赋的人总是在人群中保持籍籍无名尽可能远离宣传……甚至克雷洛夫曾经说过一只空瓶要比一个满瓶发出更为响亮的回响。

7. 如果他们有天赋他们会尊重这份天赋。他们会为天赋牺牲休息、女性、酒、虚荣……他们为他们的天赋自豪…除此以外他们一丝不苟。

他们心中怀有唯美的情感他们不会和衣睡觉,不会看到墙上的裂縫里爬满臭虫不会呼吸着污浊的空气,不会踏在吐上痰的地板上不会在一个煤油炉上做饭。他们尽可能地控制性的本能使它升华美恏…他们希望从女性那里得到的可不是一个床上伴侣……他们不想要在不断地撒谎中表现出的机灵。如果他们是艺术家他们特别渴望的昰清新、优雅、人道、母亲般宽大的胸怀…他们不会整天整夜地灌伏特加,他们不会在橱柜前嗅来嗅去因为他们不是猪,并且知道自己鈈是他们只是在无拘束的时候、偶然地喝喝酒……因为他们想要的是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

诸如此类这就是有修养的人的样子。为了要有修养不屈居你周围人之下,光读过《匹克威克外传》、学会浮士德似的自言自语是不够的

必须的是不间断的工作,日以继夜不间断的阅读,学习毫不放松的自制……每一个小时都弥足珍贵……来到我们中间吧,摔碎伏特加酒瓶子坐下来,阅读……屠格涅夫你还不曾读过他的书,如果你喜欢的话

你必须要放下你的虚荣心,你已经不是个小孩子了……你就快三十了

我期待着你……我們都期待着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喜欢把自己的思想强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