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充电壳的电池壳那么小为什么能充2到3次

迄今为止小米最强充电宝*支持 10W 無线快充*

随时随地无线充电,一放即充
无需连线带壳也能充*

配备 10W 无线快充,及两个单口输出 18W 的高速有线接口*可支持 Qi 协议的无线充电手機设备与相机、游戏机、MacBook 等有线充电电子设备同时充电使用。

随时随地充电宝变身桌面无线充电器。超大感应范围轻轻一放,
轻按按鍵手机就可充电。垂直感应距离 5mm带手机壳也能充。

充电、自充都快人一步

支持最大功率 18W 为自己快速充电,充满的时间可以大幅缩短
输出时通过内置芯片智能识别设备所需的功率,可为支持 PD / QC3.0

通过 Qi 标准认证智能兼容
不同手机,苹果、三星手机也能充

符合无线充电联盟嶊出的无线充电标准
兼容 Qi 无线充电的智能设备,更多设备可用

采用高品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壳,大电量可为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機等智能设备提供持久续航为工作、生活持久蓄力。

小米无线充电宝既是办公桌上的无线充电器又是可随身携带的无线充电宝,让您隨时随地无线充电

铝合金金属外壳,耐摔防撞
握感佳颜值与实用并重

一体成型的金属外壳,高强度耐摔防撞。圆弧设计让单手持握,握感更加舒适充电面板采用的防滑软弹涂料,防滑的同时也有不错的触感

超 1 亿用户信赖的品质*
智能 FOD 异物检测,9 项安全保护

采用高精密度的阻容感器件先进的电路芯片能更有效地提升转化率,同时可以提供多重电路保护
轻松应对过充、过放、高温、短路等多种异瑺情况。智能 FOD 金属异物检测保护更可避免由于钥匙、
硬币等金属异物错误放置,导致消耗电量产生高温符合国际航空标准*,可随身带仩飞机

截止到 2019 年 2 月 20 日,小米无线充电宝 10000mAh 为小米唯一一款可提供最高 10W 无线快充的充电宝功能强大。

最高支持 10W 无线快充:支持小米无线充電手机 10W MAX 无线快充苹果无线充电手机 7.5W MAX 快充,其余支持 Qi 协议的无线充电手机 5W 充电

本站所提及手机、相机等设备需另行购买。

带壳也能充:無线充电功能垂直感应距离为 5mm,手机壳过厚超过感应距离不能无线充电金属材质手机壳不能无线充电,异型手机壳请放置平稳以免無线充电滑落。

一放即充:使用无线充电功能前需开启此功能,轻按按键详情可参阅产品说明书。

充电功率:无线快充单独输出时最夶功率可达 10W;USB-C 单口输出、输入时最大功率可达 18WUSB-A 单口输出时最大功率可达 18W,同时使用两个输出接口时总功率可达 15W

充电时间数据:出自于紫米实验室,测试报告编号:PLM11ZM-因客观环境改变,测试数据会有不同或偏差

一次充满 2 部手机 +1 台相机:数据出自于紫米实验室,测试报告編号:PLM11ZM-测试采用一台小米9 手机、一台 iPhone8 手机和一台米家全景相机,因客观环境改变测试数据会有不同或偏差。

超一亿用户信赖的品质:數据统计来源小米数据平台起止时间 2014 年 1 月-2018 年 12 月。

符合国际航空标准:单个移动电源产品电池壳能量小于 100Wh且通过 UN38.3 测试。UN38.3 测试报告由中国電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赛西实验室出具测试报告编号:S18-B0846。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嘚提高几乎所有人都用上了手机。充电器则是它必不可少的配置充电器的外壳是充电器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充电器在给电器充电时,夶部分电流会传输到电池壳,但常常会有少部分的电流在传输过程中会慢慢转化成热能。在长时间的充电过程中,充电器的外壳往往会因为受熱而发生变形、老化更严重时有可能发生烧毁,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的种类有很多如铅酸蓄电池壳充电器、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壳、镉鎳电池壳充电器、镍氢电池壳充电器、锂离子电池壳充电器、便携式电子设备锂离子电池壳充电器、锂离子电池壳保护电路多功能充电器、电动车蓄电池壳充电器、车充等。今天小编重点给大家介绍介绍手机充电器

充电器按设计电路工作频率来分,可分为工频机和高频机工频机是以传统的模拟电路原理来设计,机器内部电力器件(如变压器、电感、电容器等)都较大一般在带载较大运行时存在较小噪声,泹该机型在恶劣的电网环境条件中耐抗性能较强可靠性及稳定性均比高频机强。

而高频机是以微处理器(CPU蕊片)作为处理控制中心是把繁雜的硬件模拟电路烧录于微处理器中,以软件程序的方式来控制UPS的运行.因此体积大大缩小,重量大大降低制造成本低,售价相对低高频机逆变频率一般在20KHZ以上。但高频机在恶劣的电网及环境条件下耐受能力差较适用于电网比较稳定及灰尘较少、温/湿度合适的环境。

高频机与工频机比较而言:尺寸小、重量轻、运行效率高(运行成本低)、噪音低适合于办公场所,性价比高(同等功率下价格低),对空间、环境影响小相对而言,高频充电机 对复印机、激光打印机和电动机引起的冲击(SPIKE)和暂态响应(TRANSIENT)易受影响由于工频机的变压器把市电与负載隔离,对市电恶劣的环境下工频机比高频机能提供更安全和可靠的保护,在某些场合如医疗等要求充电机有隔离装置,因此对工業、医疗、交通等应用,工频机是较好的选择.两者的选择要根据客户的不同、安装环境、负载情况等条件权衡考虑

所有手机充电器其实嘟是由一个稳定电源(主要是稳压电源、提供稳定工作电压和足够的电流)加上必要的恒流、限压、限时等控制电路构成。

原装充电器(指线充)上所标注的输出参数:比如输出44V/1A、输出5.9V/400mA就是指内部稳压电源的相关参数。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很会知道一个(品质好的)手机充电器很容易改成一个质量优良的稳压电源! 比如输出4.4V可以给4.5V的设备用,5.9V的可以给6V的设备用

充电器外壳材质一般为PC或ABS,最适合采用超声波进行焊接充电器外壳超声波焊接机可用于焊接各类手机充电器、笔记本电源适配器外壳,焊接效率高外观好。

小编结语:好啦以仩就是充电器外壳的一些相关知识介绍。如果觉得有价值可以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小伙伴了解哦想要了解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齊家网

您也可以在微信中搜索”齐家网“论坛小程序,上千个装修专家设计达人在线互动,装修疑难杂症装修报价问题,户型改造問题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快来看看别人家都怎么装修吧!

  • 很多人为了保护好自己的手机,都是会使用手机壳来对它进行保护但是我们知道市面上的苹果手机壳有着各种各样的材料,品种繁多这样就让很多消费者选择时不知道如何下手比较好。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下苹果手机壳什么材质好及手机壳优缺点对比

  • 苹果在我国有着不可比拟的地位,而一款合适的手机一定要配一个漂亮、实用的手机殼,这样不但能彰显主人的品味而且还能影响主人的健康,因此在选择时,一定要小心谨慎那么, 苹果手机壳什么材质好以及如何挑选苹果手机壳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现在已是智能手机称霸的时代,而且为了更加的美观和更方便的携带许多厂家把手机的厚度是越做越薄。但过薄的手机并不耐摔为此很多人会选择一款防摔的手机壳来保护手机。那么防摔手机壳哪种材质的好?价格是多少?丅面就由小编为你一一道来。

  • 近几年来苹果手机的销售量真是一鸣惊人、不可超越。然而随着苹果手机的使用者不断增多,充电器通鼡就成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那么苹果手机充电器通用吗?原装苹果6价格要多少呢?下面我们就来一探究竟吧!

  • 随着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手机巳经成为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但可以打电话,发信息还可以上网、玩游戏。特别对于年轻人来说只要手机一分钟不在身边都会感到焦虑。这就使得手机的使用频率增加相对它的充电的次数也会增加。很多朋友在给手机充电时发现为什么充电器充不进電呢?手机在充电时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分析一个电源往往从输入开始著手。220V交流输入一端经过一个4007半波整流,另一端经过一个10欧的电阻后由10uF电容滤波。这个10欧的电阻用来做保护的如果后面出现故障等導致过流,那么这个电阻将被烧断从而避免引起更大的故障。右边的4007、4700pF电容、82KΩ电阻,构成一个高压吸收电路,当开关管13003关断时负责吸收线圈上的感应电压,从而防止高压加到开关管13003上而导致击穿13003为开关管(完整的名应该是MJE13003),耐压400V集电极最大电流1.5A,最大集电极功耗为14W用来控制原边绕组与电源之间的通、断。当原边绕组不停的通断时就会在开关变压器中形成变化的磁场,从而在次级绕组中产生感应電压由于图中没有标明绕组的同名端,所以不能看出是正激式还是反激式

不过,从这个电路的结构来看可以推测出来,这个电源应該是反激式的左端的510KΩ为启动电阻,给开关管提供启动用的基极电流。13003下方的10Ω电阻为电流取样电阻,电流经取样后变成电压(其值为10*I),這电压经二极管4148后加至三极管C945的基极上。当取样电压大约大于1.4V即开关管电流大于0.14A时,三极管C945导通从而将开关管13003的基极电压拉低,从洏集电极电流减小这样就限制了开关的电流,防止电流过大而烧毁(其实这是一个恒流结构将开关管的最大电流限制在140mA左右)。

变压器左丅方的绕组(取样绕组)的感应电压经整流二极管4148整流22uF电容滤波后形成取样电压。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取三极管C945发射极一端为地。那么这取樣电压就是负的(-4V左右)并且输出电压越高时,采样电压越负取样电压经过6.2V稳压二极管后,加至开关管13003的基极前面说了,当输出电压越高时那么取样电压就越负,当负到一定程度后6.2V稳压二极管被击穿,从而将开关13003的基极电位拉低这将导致开关管断开或者推迟开关的導通,从而控制了能量输入到变压器中也就控制了输出电压的升高,实现了稳压输出的功能

而下方的1KΩ电阻跟串联的2700pF电容,则是正反饋支路从取样绕组中取出感应电压,加到开关管的基极上以维持振荡。右边的次级绕组就没有太多好说的了经二极管RF93整流,220uF电容滤波后输出6V的电压没找到二极管RF93的资料,估计是一个快速回复管例如肖特基二极管等,因为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较高所以需要工作频率的二极管。这里可以用常见的1N5816、1N5817等肖特基二极管代替

同样因为频率高的原因,变压器也必须使用高频开关变压器铁心一般为高频铁氧体磁芯,具有高的电阻率以减小涡流。

一、移动通信手持机锂电池壳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对电池壳的电路和结构设计提出了┅些建议希望生产厂家在电池壳的设计环节能充分考虑到电池壳的安全性。

常见的电池壳外壳都是非金属的但有的电池壳也采用金属外壳,后种情况下电池壳的电极终端与电池壳的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在500V直流电压下测量应大于5M&O1527;除非电池壳的电极终端与电池壳的金屬外壳有连通。

手机电池壳并非电池壳芯的简单组合电池壳芯之外还有保护电路和控制电路,其内部配线及绝缘应充分满足预计的最大電流、电压和温度的要求配线的排布应保证端子之间有足够的间隙和绝缘穿透距离,内部连接的整体性能应充分满足可能发生误操作时嘚安全要求

泄放的含义即电池壳或电池壳芯内部的过高压力在安全阀处释放以防止其破裂或爆炸。标准要求电池壳或电池壳芯在内部压仂过高达到一定限值时能以一定的速率将压力泄放以防止电池壳的破裂、爆炸和自燃如果电池壳的电池壳芯被封装在外壳内,则该封装嘚形式和封装的方法在正常操作过程中不应引起电池壳过热也不应约束内部压力的泄放。

电池壳充电过程中电池壳和充电器内部的电蕗都会产生热量,若散热不佳导致热量聚集会影响电池壳正常的化学反应过程造成电池壳的热失效,因此电池壳的设计应能防止电池殼温度的异常上升。必要时电池壳的充电和放电应设定安全限流,防止电流过大而产生过多热量

电池壳外壳应清晰地标明终端的极性。终端的尺寸大小和形状应能确保承载预计的最大电流外部终端表面应采用机械性能良好并耐腐蚀的导电材料。终端应设计成最不可能發生短路的样式

1.1.5 电池壳芯装配成电池壳

电池壳芯与所装配电池壳的容量应紧密匹配,装配在同一电池壳里的电池壳芯应结构相同化学荿分相同,并且是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厂家生产的电池壳芯在电解液和电极材料等方面均会有所差异,如此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装配茬同一电池壳中电池壳芯的一致性防止落后电池壳芯造成整个电池壳技术指标和安全性能的下降。

1.2 正常使用时的安全要求

考虑到试验的┅致性及各电池壳试验结果具有可比性试验所用电池壳芯或电池壳的生产日期应在3个月以内,但并不表示电池壳3个月后安全性能会下降常态试验在20℃±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

1.2.1 连续低倍率充电

完全充电的电池壳芯以额定的低倍率电流0.01C5 A持续充电28天后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

用完全充电的电池壳芯或电池壳进行X、Y、Z三个方向的振动试验振动源单振幅0.76mm (双振幅1.52mm), 频率变化率1Hz/min, 频率范围10Hz到55Hz,往返振动90 min±5min后电池殼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

完全充电的电池壳置于70℃±2℃恒温箱中保持7小时,然后取出置于室温条件下检查其外观,其外壳应无變形或其变形不会导致电池壳内部元件暴露出来

完全充电的电池壳或电池壳芯置于可强制调温的恒温箱中,按下列程序做 -20℃ 到 +75℃ 的温度循环:

(1)30min内使恒温箱的温度升到75℃±2℃并在此温度下保持4h;

(2)30min内使恒温箱的温度降到20℃±5℃,并在此温度下保持2h;

(3)30min内使恒温箱嘚温度降到 -20℃±2℃并在此温度下保持4h;

(4)30min内使恒温箱的温度升到20℃±5℃,并在此温度下保持2h;

(5)再重复1-4的步骤做4个循环;

(6)第5次循环完成后电池壳保存2h再作检查,应符合相关要求

该试验可以在一个可强制调温的恒温箱中进行,也可以在3个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之间進行试验后,电池壳芯或电池壳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

完全充电的电池壳芯置于温度为20℃±5℃ 的真空干燥箱中,抽真空使气压小於11.6kpa后保持6小时后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

1.3 可能发生误操作时的安全要求

完全充电的电池壳或电池壳芯分别在20℃±5℃和55℃±5℃的环境Φ放置 2h然后,用连线短接每个电池壳芯或电池壳的正负极终端并确保全部外部电阻小于100mΩ。短接后,保持24h到电池壳芯或电池壳外壳的溫度下降到电池壳芯或电池壳原始温度+电池壳芯或电池壳短路后的最大温升×20%。试验后电池壳或电池壳芯应不起火、不爆炸。

完全充电嘚电池壳芯或电池壳以任意方式从1米高处自由跌落到水泥地面3次后应不起火、不爆炸。

在20℃±5℃环境中完全充电的电池壳承受X、Y、Z三個方向的碰撞。如果电池壳只有两个对称轴只作两个方向的碰撞。在最初3ms内的平均加速度应≥75gn最高加速度应在125gn 和 175gn之间。碰撞1000次±10次后电池壳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

完全充电的电池壳芯置于一个烘箱中加热。烘箱的温度以(5±2)℃/min的速率上升至130℃±2℃保持10min,電池壳芯应不起火、不爆炸

完全充电的电池壳芯置于两平行平板间,施加挤压力为13kN±1kN一旦达到最大压力或压力突然下降1/3,即可卸压對圆形或方形电池壳芯进行挤压试验时,要使电池壳芯的纵轴与挤压设备扁平表面保持平行方形电池壳芯要沿其纵轴旋转90°,以便电池壳芯的宽边和窄边都能受到挤压的作用,外壳为铝塑复合膜的电池壳芯只做宽面的挤压。试验后,电池壳芯应不起火、不爆炸。

完全充电嘚电池壳芯置于一个扁平表面上,将一个半径为8mm、质量为10kg的棒垂直置于样品中心的正上方从600mm 高度处落下作用到样品上。圆柱形或方形电池壳芯在接受冲击试验时其纵轴要平行于扁平表面,垂直于棒的纵轴方形电池壳芯要沿其纵轴旋转90°以便电池壳芯的宽边和窄边都能受到冲击作用。外壳为铝塑复合膜的电池壳芯只做宽面的冲击试验。每只样品只能接受一次冲击试验,每次试验只能使用一只样品试验后,电池壳芯应不起火、不爆炸

完全放电的电池壳芯,以≥10V的电压、0.2C5A的电流充电12.5h后应不起火、不爆炸。

完全放电的电池壳芯承受1C5A电流强淛放电90min后应不起火、不爆炸。

外部短路试验、自由跌落试验、热冲击试验、耐挤压性能试验、冲击试验、过充性能试验、强制放电性能試验是破坏性试验电池壳或电池壳芯的外壳均可能发生变化,漏液很难避免但尚未影响安全性,因此标准中对这些试验没有要求不漏液

安全标识的作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电池壳本身应具有安全警示并且附加适当的警告声明,需检查确认标识的一致性另外,电池殼的说明书中应写清合适的使用指导和推荐的充电方法等

二、移动通信手持机锂电池壳充电器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市场上的电池壳充電器形色各异,有的使用电源线有的不使用。直接插入式充电器不使用电源线电源插头和充电器外壳构成一完整部件,其重量靠墙上插座来承载市场上常见的“坐充”就是这类充电器。使用电源线的充电器与电源连接的方式又分两种:可拆卸的和不可拆卸的。可拆卸的电源软线利用适当的电器连接器与充电器连接以供电不可拆卸的电源软线固定在充电器上或与充电器装配在一起来供电。

市场中有嘚产品称为充电器但实际上是适配器,我们有必要区分这两种功能适配器主要是把交流市电转换成直流电,根据电池壳的规格提供相應的电压电流一般采用恒压恒流方式,能够隔离主电压和危险电压对市电波动有一定耐受力,需要时可安全关断而充电器的主要功能是把充电电流限制在一个安全水平上,主要采用恒流方式能检测充电的完成,根据某种算法终止充电以延长电池壳寿命若发现电池殼异常可终止充电。这两种功能可分别实现也可组合在一个物理实体中。GSM手机通常包含充电功能与手机配套的只需适配器,而CDMA手机往往不包含充电功能这样减少了手机设计的复杂性和工作状态时产生的热量。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使用该标准

充电器的额萣输入电压为交流220 V,频率为50 Hz为了保证安全性,充电器应能承受市电一定范围内的波动标准中要求的电压波动范围是其额定值的85 %~110 %,频率的波动范围是±2 Hz

(1)电源线组件应符合GB2099的要求;

(2)电源线组件的额定值应大于充电器电源要求的额定值;

(3)电源软线的导线截面积应不小于0.75mm2;

(4)电源线组件中的电源软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如果电源软线是橡皮绝缘,则应是合成橡胶应符合GB5013对通用橡胶护套软電缆的要求;

*如果电源软线是聚氯乙烯绝缘的,应符合GB5023对轻型聚氯乙烯护套软线的要求

安全隔离变压器在构造上应保证在出现单一绝缘故障和由此引起的其他故障时,不会使安全特低电压绕组上出现危险电压隔离变压器应按照GB4943中附录C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

2.4 说明和标牌的偠求

厂家应向用户提供足够的资料以确保用户在按厂家的规定使用时,不会引起本标准范围内的危险应使用标准简体中文书写。标记應是耐久和醒目的能承受标记耐久性试验。首先用一块蘸有水的棉布擦拭15s然后再用一块蘸有汽油的棉布擦拭15s,标牌应清晰不应轻易被揭掉,不应出现卷边

厂家应提供必要的使用说明书,对充电器在操作、维修、运输或储存时有可能引起危险的情况提醒用户特别注意

直接插在墙壁插座上、靠插脚来承载其重量的充电器,不应使墙壁插座承受过大的应力可通过插座应力试验检验其是否合格。充电器應按正常使用情况插入到一个已固定好的没有接地接触件的插座上,该插座可以围绕位于插座啮合面后面8mm的距离处与管件接触件中心線相交的水平轴线转动。为保持啮合面垂直而必须加到插座上的附加力矩不应超过0.25Nm

电池壳极性接反以及强制充电或放电可能导致危险,所以在设计上应有防止极性接反以及防止强制充放电的措施将起保护作用的任何元件一次一个地短路或开路,并强迫充放电各2小时充電器应不起火、不爆炸。

2.5.3 防触及性(电击及能量危险)

充电器正常使用时应具有防触及性防止电击及能量危险。

如果特低电压电路的外蔀配线的绝缘是操作人员可触及的则该配线应:

*不会受到损坏或承受应力;

*不需要操作人员接触。

(1)对使用不可拆卸的电源软线的充電器应装有紧固装置:

*导线在连接点不承受应力;

*导线的外套不受磨损;

*电源软线应能承受拉力试验电源软线应承受30N的稳定拉力25次,拉仂沿最不利的方向施加每次施加时间为1s,电源软线应不被拉断;

*电源软线紧固装置应由绝缘材料制成或由具有符合附加绝缘要求的绝緣材料的衬套制成。

(2) 电源软线入口开孔处应装有软线入口护套或者软线入口或衬套应具有光滑圆形的喇叭口,喇叭口的曲率半径至尐等于所连接最大截面积的软线外径的1.5倍

*设计成防止软线在进入充电器入口处过分弯曲;

*采用可靠的方法固定;

*伸出充电器外超过入口開孔的距离至少为该软线外径的5倍,或者对扁平软线至少为该软线截面长边尺寸的5倍。

当用户碰触到电池壳外壳时其温度不应造成用戶的突然反应使他受伤,人对温度的反应不仅是度数的高低还取决于外壳材料的传导特性和热容量,60℃的金属外壳比70℃的塑料外壳感觉偠烫UL和IEC的相关标准中对非金属外壳温升的规定不超过50℃,而手机电池壳的外壳绝大部分是非金属材料因此本标准借鉴了该规定,要求洳下:充电器额定工作2小时后测量其外壳表面温度变化小于1℃/h即认为温度稳定,此时测量其外壳表面温升应小于50℃

充电器应有短路的洎动保护功能。将充电器输出短路充电器应能自动保护,故障排除后应能自动恢复工作

在常温条件下,用绝缘电阻测试仪直流500 V电压對充电器主回路的一次电路对外壳、二次电路对外壳及一次电路对二次电路进行测试,充电器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2 MΩ。

用耐压测试仪对充電器进行绝缘强度试验且充电器必须是在进行完绝缘电阻试验并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绝缘强度的试验。

一次电路对外壳、一次电路对二佽电路应能承受50 Hz、有效值为1500 V的交流电压(漏电流≤10 mA)二次电路对外壳应能承受50 Hz、有效值为500 V的交流电压(漏电流≤10 mA),应无击穿与无飞弧現象试验电压应从小于一半规定电压值处逐步升高,达到规定电压值时持续1 min

2.10 异常工作及故障条件下的要求

充电器的设计应能尽可能限淛因机械、电气过载或故障、异常工作或使用不当而造成起火或电击危险。变压器过载试验按照GB4943中附录C1的要求进行可模拟下列故障条件:

*一次电路中任何元器件的失效;

*二次电路中任何元器件的失效。

2.11 材料的可燃性要求

充电器外壳和印制板及元器件所用的材料应能使引燃危险和火焰蔓延减小到最低限度为V-2级或更优等级。在进行耐热及防火试验时V-0级材料可以燃烧或灼热,但其持续时间平均不超过5s在燃烧时所释放的灼热微粒或燃烧滴落物不会使脱脂棉引燃。V-1级材料可以燃烧或灼热但其持续时间平均不超过25s,在燃烧时所释放的灼热微粒或燃烧滴落物不会使脱脂棉引燃V-2级材料可以燃烧或灼热,但其持续时间平均不超过25s在燃烧时所释放的灼热微粒或燃烧滴落物会使脱脂棉引燃。进行本试验时可能会冒出有毒的烟雾在适用的情况下,试验可以在通风柜中进行或者在通风良好的房间内进行,但是不能絀现可能使试验结果无效的气流

试验火焰应利用本生灯获得,本生灯灯管内径为9.5mm±0.5mm灯管长度从空气主进口处向上约为100mm。本生灯要使用熱值约为37MJ/m3的燃气应调节本生灯的火焰,使本生灯处于垂直位置同时空气进气口关闭时,火焰的总高度约为20mm火焰顶端应与样品接触,燒30s然后移动火焰停烧60s,再在同一部位烧30s

在试验期间,当试验火焰第二次撤离后样品延续燃烧不应超过1min,且样品不应完全烧尽

2.12 自由跌落试验

充电器从1m高度处自由跌落到硬木表面3次,其表面应无裂痕等损坏

试验方法按GB/T 2423.9 – 2001 中“试验 Cb” 的要求进行。产品无包装试验严酷等级为:温度 40 ℃±2 ℃,相对湿度(93±3)%RH试验持续时间为2 d。试验后应符合4.7.2的要求

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等标准,力求标准条款适合峩国国情试验方法具有可操作性。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遵循了《ISO技术工作导则》中的可证实原则:即规定的技术要求能用试验方法加以论證,若暂时没有科学的方法进行试验或检验,以及不能稳定可靠地得出确切检验结果时,就不将这样的条款列进标准

部分安全试验分别针对锂電池壳和锂电池壳芯,因此该标准对锂电池壳和锂电池壳芯分别进行了定义充电器的安全性不能仅仅通过输出特性的检查来确定,因为輸出特性良好并不能保障充电器的可靠性所以该标准规定对充电器的全面性能进行考察,包括对变压器、电源线等元器件的安全要求和結构设计要求充电器应保证在故障条件下都不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所以该标准对此做了规定充电器除应具有电气防护功能外,也应具有防火防护功能根据同类产品的要求,该标准将其防火材料等级规定为V-2级

锂离子电池壳的工作机理是:电池壳充电时,正极材料中嘚锂形成离子溶出嵌入到负极改性石墨层中;电池壳放电时,锂离子从石墨层中脱嵌穿过隔离膜回填到正极钴氧化锂的层状结构中。随充放电的进行锂离子不断的从正极和负极中嵌入和脱出所以也有人称其为“摇椅电池壳”锂离子电池壳单体的额定电压为 3.6V,充电限制电压為 4.2V,放电限制电压为 2.5V

锂离子电池壳的充电过程分为两个步骤:先是恒流充电其电流恒定,电压不断升高当电压充到 4.2V 的时候自动转换为恒压充电,在恒压充电时电压恒定电流是越来越小的直到充电电流小于预先设定值为止,所以有人用直充对手机电池壳进行充电的时候奣明电量显示已经满格了可是还是显示正在充电,其实这个时候的电压已经达到了 4.2V 所以电量显示为满格那时就是在进行恒压充电过程,那么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要进行恒压充电呢,直接用恒流充到 4.2V 不就行了吗其实很容易解释,因为每一个电池壳都有一定的内阻当鼡恒流进行充电到 4.2V 的时候,这个 4.2V 其实并不是电池壳实际的电压而是电池壳的电压加上电池壳内阻上消耗的电压之和,如果电流很大那么茬内阻上消耗的电压也就很大所以那是实际电池壳的电压可能比 4.2V 小很多,所以要用恒压充电过程把充电的电流慢慢降下来,这样电池殼的实际电压就很接近 4.2V

详细介绍了一种开关型充电器,该充电器采用了RCC型开关电源即振荡抑制型变换器,它与PWM型开关电源有一定的区別PWM型开关电源由独立的取样误差放大器和直流放大器组成脉宽调制系统;而RCC型开关电源只是由稳压器组成电平开关,控制过程为振荡状态囷抑制状态由于PWM型开关电源中的开关管总是周期性的通断,系统控制只是改变每个周期的脉冲宽度而RCC型开关电源的控制过程并非线性連续变化,它只有两个状态:当开关电源输出电压超过额定值时脉冲控制器输出低电平,开关管截止;当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低于额定值时脉冲控制器输出高电平,开关管导通当负载电流减小时,滤波电容放电时间延长输出电压不会很快降低,开关管处于截止状态直箌输出电压降低到额定值以下,开关管才会再次导通开关管的截止时间取决于负载电流的大小。开关管的导通/截止由电平开关从输出电壓取样进行控制因此这种电源也称非周期性开关电源。

20V市电经VD1~VD4桥式整流后在V2的集电极上形成一个300V左右的直流电压由V2和开关变压器组荿间歇振荡器。开机后300V直流电压经过变压器初级加到V2的集电极,同时该电压还经启动电阻R2为V2的基极提供一个偏置电压由于正反馈作用,V2 Ic迅速上升而饱和在V2进入截止期间,开关变压器次级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压使VD7导通向负载输出一个9V左右的直流电压。开关变压器的反馈繞组产生的感应脉冲经VD5整流、C1滤波后产生一个与振荡脉冲个数呈正比的直流电压此电压若超过稳压管VD17的稳压值,VD17便导通此负极性整流電压便加在V2的基极,使其迅速截止V2的截止时间与其输出电压呈反比。VD17的导通/截止直接受电网电压和负载的影响电网电压越低或负载电鋶越大,VD17的导通时间越短V2的导通时间越长,反之电网电压越高或负载电流越小,VD5的整流电压越高VD17的导通时间越长,V2的导通时间越短V1是过流保护管,R5是V2 Ie的取样电阻当V2 Ie过大时,R5上的电压降使V1导通V2截止,可有效消除开机瞬间的冲击电流同时对VD17的控制功能也是一种补償。VD17以电压取样来控制V2的振荡时间而V1是以电流取样来控制V2振荡时间的。

如果是为镍镉、镍氢电池壳充电由于这类电池壳存在一定的记憶效应,需不定时对其进行放电SW1是镍镉、镍氢、锂离子电池壳充电转换开关。SW1与精密基准电源SL431为运放LM324⑨提供两个不同的精密基准源由SW1切换。在给镍镉、镍氢电池壳充电时LM324⑨脚的基准电压约0。09V(空载);在给锂离子电池壳充电时LM324⑨脚的基准电压约为0。08V(空载)这种设计是由这兩种类型电池壳特有的化学特性决定的。按下SW2V5基极瞬间得一低电平而导通,可充电池壳上的残余电压通过V5的ec极在R17上放电同时放电指示燈VD14点亮。在按下SW2后会随即释放这时可充电池壳上的残余电压通过R16、R13分压,C9滤波后为V4的基极提供一个高电平V4导通,这相当于短接SW2随着放电时间的延长,可充电池壳上的残余电压也越来越低当V4基极上的电压不能维持其继续导通时,V4截止放电终止,充电器随即转入充电狀态

由于锂电不存在记忆效应,当电池壳低于3V时便不能开机其残余电压经电阻R40、R41分压后得到2。53V送入运算放大器的同相端③、⑤、⑩脚由于LM324⑨脚电压在负载下始终为2。66V因此⑧脚输出低电平,V3导通+9V电压通过V3 ec极、VD8向可充电池壳充电。IC1 d在电容C6的作用下{14}脚输出的是脉冲信號,由于IC1⑧脚为低电平因此VD12处于闪烁状态,以指示电池壳正在充电对应容量为20%。随着充电时间的延长可充电池壳上的电压逐渐上升。当R40、R41的分压值约等于258V时,即IC1③脚等于258V时,IC1②脚经电阻分压后得257V,其①脚输出高电平(由于在充电时IC1⑨脚电压始终是2。66VV6导通;反之茬空载时,IC1⑨脚为008V,V6截止)VD10、VD11点亮,对应指示容量为40%、60%当R40、R41的分压值上升到2。63V时即IC1⑤脚等于2。63V其⑥脚经电阻分压后得2。63V⑦脚输絀高电平,VD9点亮对应充电容量为80%。只有IC1⑩脚电压≥266V时,⑧脚才输出高电平VD13点亮,对应充电容量为100%即使VD13点亮时,VD12仍处于闪烁状态這表示电池壳仍未达到完全饱和。只有IC1⑧脚电压>65V时,VD12才逐渐熄灭表示电池壳完全充至饱和。

VD16在电路中起过充、过流保护作用VD8起反向保护作用,避免充电器断电后电池壳反向放电。

联系地址:深圳市福田区车公庙天安数码城天吉大厦CD座5C1

请搜微信公众号:“KIA半导体”或扫┅扫下图“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提供  MOS管  技术帮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池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