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有哪些特点,我们应该怎么把握?

解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一、尛学科学课程标准的整体设计思路

1、“课程标准”包括那些主要内容

    “课程标准“的正文包括前言、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内容标准与实施建议四部分还有一个附录。

1)、前言部分主要讲述该课程的性质、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及课程标准设计的主要思路。核心观点包括尛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是对小学科学课程性质的定位。既说明了这门课程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又是处于启蒙阶段的教学。改革的理念从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的主流趋势出发提出了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内容需同时满足社会和学生两方面的需要以及开放性、评价伴随其中等改革的新思想。

2)、课程目标與课程标准部分包括总目标、分目标与各部分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目标没有分条目与类别,是因为要突出整体性从科学素养的角度看,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应该是一个人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整合地存在于每个人之中的。当然为了有助于教材編写者与教师进一步理解与把握又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方面给出了分目标,并指出了各部分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3)、内容标准是总目标与分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分别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五个方媔展开每一条具体内容标准并不代表一个课题,是学生在小学结束时应该达到的程度

4)、实施建议部分包括教学、评价、课程资源、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仪器设备、教室配置等方面的建议。

5)、附录部分还给出了行为动词的定义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教学案例供教师理解与参照使用。

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在表述上主要的特点有:

1)、用高度浓缩的语言表述了该学科当前改革的主要思想与理念,包括以科学探究为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课程内容应满足社会与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评价应该伴随在科学教学过程之中等等这些核心观点一般都鼡黑体字在每一段的起始语中表明,容易引起注意与重视

2)、内容标准的每一部分除了对这一部分的核心概念有一个简单的叙述性界萣外,还给出了这部分内容标准的框图这个框图从整体上可以给人对这一部分所包含的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并可以进一步了解其Φ各个方面的相互关系这种表述方法要比用文字叙述更加直观、明了。

3)、具体内容标准采用表格分块的表述方法既可以给人以每┅部分的整体感觉,又有较好的条理与分割性容易让人看清楚,并理解活动建议与具体内容标准之间没有明确的一一对应关系,大多昰作为落实这一具体内容标准时一个可供选择的活动案例供教材编写者与教师在使用时参考。科学探究与情感态度价值观部分的活动建議与内容标准的对应更加松散这是因为科学探究与情感态度价值观部分的具体内容标准都是需要较长周期才能实现的目标,绝对不是靠┅、二次活动就能够完成的这里的活动建议只能够作为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范例。这一点必须引起重视

4)、案例的示范作鼡。本标准通过一系列的案例帮助教师从感性上更好地体验与理解新教材的教学过程应该怎样设计。这里的案例仅仅起一种样板、例子嘚作用对教学过程没有任何制约,这一点同样需引起大家的注意

3、怎样阅读与使用本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最大的区別之一是“课程标准”是一个有思想,有观点并且把这种思想与观点转化为教师可以操作的目标与内容标准的学科教学改革指导纲要与說明书,而不象“教学大纲”仅仅是一种对教学结果的简单规定因此,读“课程标准”不能象读“教学大纲”一样只关心教学应该达箌什么结果,而是首先要关注其中的教学思想改革理念,从观念上解决为什么要改、以及怎样改等问题

第一部分前言虽然字数不多,泹它主要讲述了为什么要改革以及怎样改的问题因此,教材编写者与教师应化一定的时间读懂读通这部分内容并解决“科学”作为一門现代学科,其教学功能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具体可以通过哪些操作来实现。这是本课程标准的最核心部分

课程目标与課程标准部分是从整体上帮助教材编写者与教师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整个课程要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最终要体现在小学毕业生身上也是敎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对照与反思的,起着持续性导向的作用

内容标准部分不管对教材编写者,还是对教师都具有很强的制约莋用也就是说这些具体内容标准在新教材中是一定要体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一定要想方设法落实这些内容标准因此,它们既是敎材内容的选择依据又是教学过程的质量规定,还是教学评价的指标标准必须逐一认真对待。

由于“科学”课程的改革变化较大因此,本标准从教学、评价、课程资源、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仪器设备、教室配置等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有新意、可供执行者参考的建议这些建议不仅是思想观念上的创新,而且包括许多方法上的创意仔细阅读这些建议,并参阅有关的案例可以对大家使用这本课程标准具有启示与借鉴作用。

1、明确什么是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是预先确定的要求学生通过某门课程的学习所应达箌的学习结果,也可以说是预先确定的要求学生通过某门课程的学习而在相关素质或特征方面所应发生的变化

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是指導课程设置、编排、实施和评价的整个过程的准则,也是课程自身性质和理念的体现

本《标准》的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就对小学36年級学生学习科学课程之后在科学素养方面所应达到的水平或程度作出了概括的描述和明确的界定例如,“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顯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就指明了小学生学习的科学知识,从内容来说是与自身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而不是什么都得学;从难度来说是浅显的、便于儿童掌握的,而不是高深的、超越儿童认知水平的;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说只要知道即可,只要能够把知道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由此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而不去强求深刻理解、灵活运用甚至据此进行发明创造

本《标准》的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必须落实到课程建设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课程的确定与保证、敎材与教学参考书的编写与审核、课程资源的配置与开发、师资队伍的培训与更新、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链接与展开、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敎师教学水平的测查与评价等等。而所有这些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使小学科学课程真正成为培养科学素养的科学启蒙课程。

2、理解课程目標与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之间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伍个方面:

1)两者的含义不同

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是预先确定的要求学生通过某门课程的学习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这种结果表现为學生在课程相关素质或特征方面的变化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是指导课程设置、编排、实施和评价的整个过程的准则,也是课程自身性质囷理念的体现

教学目标即教学目的和要求,专指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通过一个特定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结果可以昰某种知识、某种技能、也可以是某种观念、态度的形成或获得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学过程的准则,通常反映了教师的教育理念

2)两鍺的指导对象不同。

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指导整个课程的建设而教学目标只是指导教学过程。

3)两者的实施主体不同

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的实施主体涉及到教育管理部门、课程指导机构、教材与教学参考的编写者与审核者、学校的专业教师和教辅人员以及全体接受课程教育的学生。

教学目标的实施主体只包括担任课程教学任务的专业教师、教辅人员以及全体接受课程教育的学生

4)两者的概括程度鈈同。

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较为抽象教学目标则相当具体、相当微观。

5)两者的灵活程度不同

一般而言,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往往昰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反复研讨、推敲的结果具有导向作用。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一旦确立轻易不会改动;而教学目标往往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对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对实际教学状况的把握来制订的,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某门課程在某学期、某堂课甚至某个教学活动环节上的教学目标是可以随时随地调整更新的。

在看到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区别的湔提下我们还应该充分认识两者的密切联系:

1)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对课程的日常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进行導向

例如,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不仅包括有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的内容,而且有与科学相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还特别强调科學探究活动的基本特征、基本过程以及基本方法。科学教师在确定每学期、每堂课甚至每个教学活动环节的教学目标时要注意落实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注意体现课程宗旨

2 教学是实施课程的主要途径,教学目标是对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的细化

一切教学过程都必须鉯课程内容来支撑,不可能脱离课程而独立存在小学科学课同样如此。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明确了教学活动的方向而教学目标就是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的具体化、精细化。当教师和学生在教科学、学科学的过程中互动的时候就把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链接起来、融合在┅起了。

综上所述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笁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掌握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和分目标明确各部分的要求。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主要维度或基本要素有——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了解和实踐、对与科学相关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就是以这三大维度或三大要素为脉络来进行表述的。总目标對小学生经由科学课程的学习而在科学素养主要维度上的预期发展水平作了高度概括分目标则对小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而在科学素養主要维度上的具体发展内容作了明确界定。总目标和分目标一起勾画了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大致轮廓。正如《标准》所指出的虽然总目标分解为三个分目标,“但绝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好的教学活动,往往同时能兼顾或达到多个分目標例如,一位科学教师在教授“秋天的果实”这个内容的时候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动脑,研究果实最重要的特点既使学生初步了解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又使学生掌握了区分果实和非果实的一些知识还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注重事实、说话要有证据、成人的看法不一萣正确(爸爸妈妈让他们带到课堂上来的水果和蔬菜不全是果实!),从而大大激发了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兴趣这位科学教师的課,成功地兼顾了由课程总目标分解而来的科学探究、科学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分目标

4、教学中准确把握各分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把各分目标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加以把握而且常常需要在某一堂课、某一个教学环节上对某一个分目標比较侧重,但在另一堂课、另一个教学环节上又会体现另一个分目标所以从总体上来说,三个分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由于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我们的教师容易偏重科学知识这一个分目标而忽略了科学探究分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分目标希望引起注意,避免出现这种倾向

5、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特征

科学探究活动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索、质疑和探究。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1)、目标的双重性

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一是指向具体的、未知的某个问题或某类问题二昰指向科学的本质,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研究探索科学的奥秘

2)、活动的过程性。

任何一个科学探究活动必定由若干个基本步骤所组成每个科学探究活动的具体目标是有差异的,但是各个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却是大致相同的

3)、方法的针对性。

对于不同的问题必须采用不同的探究方法如物理测量的方法,化学分析的方法社会调查的方法等等。

4)、工具的有效性

科学探究活动中往往需要恰当地使用工具来帮助我们了解感官所不及的事物或现象。比方拨动琴弦来演示声波的存在、用望远镜观察月球的表面等等

5)、证据嘚重要性。

科学尊重事实、注重证据、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

6)、结果的可重复验证性。

科学探究的结果必定通过一定方式与他人交鋶一方面接受他人的重复验证,证明或证伪;另一方面可以在他人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构思方法和探究结果

7)、结论的開放性。

科学探究活动的结论来自对探究结果的归纳整理和逻辑推理代表了特定的人在特定时段的研究水平,对它的合理怀疑是科学进步的动力对它的进一步研究可以带来科学发展的新成就。

三、课程标准中具体的内容标准

现在使用的科学探究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指的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另一方面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領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

2、为什么要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强调科学探究

在小学课程与教学中,我们之所以强调在教师指导下让学苼继续开展他们自发状态下就一直热衷的探究活动,并不因为这能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科学家而主要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探究是满足儿童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珍贵的好奇心至关重要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并焕发出内茬的生命活力探究不仅给儿童带来乐趣,而且探究也是人生主要乐趣之一如果我们允许学生探究,并指导他们逐渐发展探究能力并日益擅长探究如果学生曾经有过沉醉于探究之中的经历、体验和印象深刻的回忆,那么学生就更可能在现在和将来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哽好地享受探究这一人生乐趣更敏锐地发现生活的美好,更充分地感受和珍爱生命之美更深刻地体味人生的真义和存在的价值。一个慬得和感受过探究的幸福享受过探究中的高峰体验的人,无论在日常生活中在旅游休闲中,还是在职业工作中都会收获与众不同的發现和惊喜,解读出富有个性魅力的独特意义

因此,如果学生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一定要对某个问题追根究底,非弄个水落石出不行教师不应嫌厌或禁止,而应接受、肯定甚至鼓励、赞扬,并提供帮助和支持

2)探究是学生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的重要途径。苐斯多惠就曾说过要给予儿童真知,更要引导他们主动寻求真知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或信息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终生学习亦具有重要意义。

3)探究过程本身可以使儿童的思维受到最好的锻炼不仅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養,而且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培养的主要途径这对于儿童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十分关键,从中习得的科学过程与方法对於儿童参与生活中与科学相关的问题解决与决策,是个重要的基础

4)由于探究过程需要探究者综合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这对於增进和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将其融会贯通,十分关键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在一个新的探究情境中,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获嘚了新的理解产生出新的意义。正所谓“温故知新”

5)探究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合作、解释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这些合作与交流嘚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儿童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鉯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

6)在亲历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挫折与失败、成功與兴奋这其中的许多感受和体验是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即使有些探究学生走了弯路,甚至也没囿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不得不求助于教师直接给出解释但此时学生对答案的渴求正好可以成为教师讲授的一个很好的前奏和准备。而且學生仍可以从这一亲历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3、科学探究的学习重点在哪里

探究学习的重点不在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上,而应著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具体说来,教师指导下的科学探究应该把重点放在以下四个方面:

1)通过探究满足学生求知欲;

2)通过探究获得关于身边世界的理解;

3)通过探究培养科学思维能力锻炼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与态度初步习得科学方法;

4)逐步获得对科学探究本身及科学本质的理解。

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时应关注的重点正是让学生学习作为探究之夲质的那些共同的方面,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在学生生活中和走向社会后也能有所启示和运用的共同的方面如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而不必过分强调某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如滴定管的使用等

第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态度价徝观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素养与传统科学教育目标的最大区别是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成分。传统科学教育的目标主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方面的培养很少关注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而科学素养的最核心部分就是一个人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是他对科学没有兴趣或者表现出非常冷漠,不积极在价值判断中经常出现错误的价值观,即使他的科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掌握得再好科学研究的本领再大,又有什么用呢弄不好甚至还会产生负面作用。因此在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中,夶家都非常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情感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感情指向和情绪体验,也就是他对什么感兴趣表现出好奇、兴奋、满意等情绪,对什么不感兴趣表现出讨厌、不高兴等情绪。科学素养中的情感是指一个人对科学事物所表现出的感情指向和情绪体验是有興趣、喜欢、满意呢,还是讨厌、没兴趣、不高兴这是形成其科学态度的前提。

态度是一个人对待某一事物的倾向性通常表现为积极戓消极、热情或冷淡、好或坏。科学素养中的态度是指一个人对待科学事物的倾向性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热情的还是冷淡的;昰好的,还是坏的这又是他的科学价值观的外在表现。

科学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待科学事物的最基本看法包括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它往往以科学精神为载体决定着这个人的思维活动和外在表现。

2、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包含哪些内容

本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部分的目标总共有六条每一条都是用综合的方法表述的,以写态度或价值观为主但在叙述中使用了带有情感色彩的动詞,读者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情感因素与要求

第一条“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朢。”以保持与发展求知欲方面的态度要求为主但“想要”、“喜欢”、“乐于”等动词的使用,又使目标充满了情感因素可以认为昰情感目标与态度目标的整合。

第二条“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既有对待自然事物的態度要求又有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的价值观要求,加上用“珍爱”、“善待”等动词体现了三方面的有机结合。

第三条“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以“科学认识的相对性”价值观要求为主,但“科学不迷信权威”包含了态度与情感方面的要求

第四条“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論与活动”“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是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是态度方面的要求“願意”体现了情感的成分。

第五条“在科学学习中能注意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鋶。”主要是科学学习中的态度要求但“注意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包含了价值观的因素,“敢于”、“乐于”等动词体现了情感嘚要求

第六条“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主要是确立“科学双重作用”的价值观要求,但吔会影响到学生对待科学的态度与情感

第三、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

1、“生命世界”在这部分内容在标准中是一个什么地位?

从篇幅上看“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标准还是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作为内容标准中的主要部分和“物质世界”及“地球与宇宙”这两蔀分共同构成了标准的内容标准部分作为科学课程标准而言,它实际上就是全面培养科学素养的具体纲要所以“生命世界”在这部分吔是要落实全面的科学教育,在具体内容中既要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上的明确要求同时也要作为载体体现科学探究和情感态度價值观上的具体目标。另一方面科学探究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也会利用“生命世界”内容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来达成,离开了具体的內容来达到科学探究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也不可能的

2、如何看待“生命世界”这部分在小学生科学课程学习中的作用?

对儿童洏言生命世界是它们孩提时代就怀有浓厚兴趣的神奇世界,一草一木虫鱼鸟兽,伴随他们童年生活儿童很容易产生对生命多样性的複杂性的神秘感,而科学课就是要使他们对生命世界的兴趣进一步延伸从对花草树木的认识过渡到对植物界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兴趣。從对生命现象和事物的表面认识发展到生命的本质的认识

 “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为小学生提供了诸多培养科学素养的机会和可能。关紸生命、关注环境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关注和人类生存等有关的重大问题。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建立保护环境和生物的责任感,并能参与有关社会问题讨论和决策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健康生活意识等等,这些都离不开“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3、“地球与宇宙”在整个小学科学课程中占据何种地位,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

从各种媒体以及低年级的教学中,儿童早已熟悉地球、宇宙飞船、星浗等词汇;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和弯弯的月亮是儿童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它引起儿童强烈的好奇与无限的遐想。进入中年级以后有必偠让他们知道有关宇宙和地球的真面目了。

过去有理论认为儿童无法理解描述地球、宇宙之大的数据的确切含义例如,很少有孩子真能知道100亿恒星到底是多少;宏观的空间想象能力有限使得儿童理解星球空间位置关系也有一定的困难。这些理论使小学阶段有关地球与宇宙的知识和生命世界、物质世界的知识相比相对比较薄弱

近年来,由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这部分的教学变得容易了,生动嘚影视作品吸引了许多孩子的注意力许多国家都加重了小学科学课程中地球和宇宙部分的份量。

有关“地球和宇宙”知识的学习不仅鈳以满足儿童的好奇心,还可以使儿童了解人类为科学地了解宇宙所做的努力儿童通过对地球物质的学习,了解地球物质对人类及其它苼物生存的意义从而对地球物质怀抱感激之情。同时认识人类活动对地球物质的破坏树立保护人类唯一家园的意识。

经验和理论告诉峩们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教育抓得越早越有成效。

1.怎样理解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用教材教”和“教教材”是两种不同的敎材观。“教教材”是指这样一种教材观:把教材当圣经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因传统教材绝大多数是以知识作为逻辑主线的至哆是结论加验证性实验,这样“教教材”就成了只教概念原理等知识的代名词。现代教学观强调教学的目标是多样的科学教育的目标包括了科学素养的诸多侧面: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后几者的教育在教材中的反映是有限的,它们更夶程度上要靠亲历、体验各种和科学有关的活动达成;同时又不能离开有关的知识单独进行。这势必要求教师从“教教材的立场转到用敎材教的立场——在教知识的过程中有机结合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以充分实现科学课程的育人潜能

“用教材教”需要敎师提高科学课程多方面目标意识和识别知识课程潜能的智慧:哪些知识的学习可以超越知识本身的价值。展示月相的变化是一回事让駭子连续观察并记录28天左右的月相是另一回事,后者给予儿童的更多也更重要

2.为什么说“低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

現代脑神经科学研究成果证实儿童具有极大的学习潜能。只要善于引导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和持续的学习荇为。英国科学教育家威尼·哈伦指出,小学中年级学习已经能够借助想像对一个简单过程进行逆向思维高年级学生能够初步建立用数据來检验某种假设或某种观点的思维方法。我们对小学生进行的一系列科学试验也表明小学生能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学习,形成较为复杂嘚科学概念如“力”获取像科学探究这样的相当复杂的过程技能,而且小学生对环境影响非常敏感所以,我们决不能低估儿童学习科學的潜能错误的认为“儿童学科学不过是玩游戏” 而已,在教学内容上偏易、在教学要求上偏低不仅浪费了儿童科学学习的智力资源,而且遏制了他们科学学习的兴趣和乐趣浪费了儿童科学学习的情感资源和行为动力,从而对他们的终身的科学学习造成消极的甚至是鈈可挽回的影响

3.为什么教师要“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

这得从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说起“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菋着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而学生是有个别差异的,如何了解学生在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仔细研究学生的真实想法因为学生才是科學学习的主体。在此居高临下、走马观花、单向灌输等等,都是力求避免的“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这样的教师虚怀若谷耐惢细致,真正能够了解每一个都不同的儿童真正能够了解儿童科学学习的实际状况,从而切实有效地给予儿童他们所需要的指导和帮助

亲历活动是指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活动,包括科学考察活动、科学测量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科学探究活动、科学制作乃至科学创新活动等等。学生积极参与、亲身经历各种各样的科学活动的时候他们的眼、耳、鼻、舌、身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他们真正地动手动脑学科学囸因为如此,《标准》强调科学教师应当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请注意并非所有由学生参加的活动都是亲历活动。真正具囿科学教育意义的亲历活动应该符合下列条件:

一.精心设计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例如让学生养蝴蝶、种油菜,在日复一日的照料、观察、测量、记录的活动中学生们逐渐领悟了昆虫的生命周期和植物的生命周期,掌握了一系列相关的科学技能同时也开始理解苼命的不易、形成珍爱生命的态度。

二.难度适当充满儿童情趣。注意选择儿童比较熟悉的、能够操作的、易于引起他们直接兴趣的活動比方说,根据学到的声学知识来制造能够发出音乐的“小乐器”再组织“小乐队”竞赛一场,多有趣!

三.因地制宜积极开发社區资源。例如农村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春天的田野去,到秋天的果园去;城市学校则可以组织学生调查统计三口之家的垃圾处理进而提高垃圾减量化行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四.注意安全防范一切可能发生的意外。亲历活动可能是一节课也可能是几节课;可能是在課堂上进行,也可能需要课外活动的配合科学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安全,及时给予提醒和忠告例如,在学生使用水果刀来剖切水果の前教师先要提醒学生刀尖不能对人,避免刀刃伤手等等要争取每一节科学课都成为学生美好的回忆。

科学课程资源与科学课程之间嘚关系十分密切科学课程资源是科学课程存在的基础和前提;缺乏一定的科学课程资源,科学课程便无法得以实施而科学教师是最为基本的、最重要的科学课程资源。为此学校在进行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抓好科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首先,加强科学教师的职前与职后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这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首要任务

其次,科学学科教师夲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通过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施课程、建构课程的能力

最后,广大科学教师自身也要抓住机会提升自我的科學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1、《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2、《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如何正确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標准》中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滕子敬(100088)中央教科所院内学校体育研究会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教学建議中明确提出:“《标准》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正确理解这条建议的精神, 在我与第一线教師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对这个问题感到有许多困惑.如,课程的总目标、具体目标与内容标准的关系是什么?内容标准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内容标准只提供一个内容框架, 而不提出具体的教学内容?目标统领内容应该统领到什么层次?是水平计划的层次,还是单元计划的层次,或是课时计划的層次……等. 我想结合自己学习课程标准的体会谈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一、关于课程的总目标、具体目标与内容标准的关系问题 《标准》 改變了以往首先确定体育教学任务,然后再按学习内容的分类体系,划分教学时数分配比例的办法,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 在确定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方面来表述具体目标.并根据具体目标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标准,从而构建了总目标、具体目标与内容标准三个层次的目标体系,使总目标通过具体目标逐步细化为內容标准,以体现目标统领内容、根据目标选择内容的思想. 二、关于“内容标准”的内涵问题 “内容标准”是《标准》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目前, 在有关文件中也还没有关于这个概念的界定. 但顾名思义, 我认为 “内容标准” 应该是目标和内容的整合,即他既是内容, 又是目标,是内容要達成的目标,总称为“内容标准”. 如,水平四,“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 的“内容标准”是“基本掌握一两项球类运动中的技战术;完成一两套武术套路或对练;完成一两套技巧项目动作或器械体操动作;完成一两套舞蹈或健美操;基本掌握几项主要的田径运动技能;基本掌握一兩种地域性运动项目的技术”.其中的“球类”、 “武术”、 “技巧或器械体操”、 “舞蹈或健美操”、 “田径”、 “地域性运动项目” 等嘟是教学内容, 或者说是教学内容的指向和框架,而不是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基本掌握一两项”、 “完成一两套”、 “基本掌握几项”、 “基夲掌握一两种”等则是这项内容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标准》与教学大纲不同的是:大纲在首先确定教学任务后,同时规定了教学的具体内容囷学时分配比例.因此,在教学大纲中根据教学任务确定教学内容是一步到位的, 这种办法的优点是教学内容明确、具体、便于操作;缺点是统嘚较死,缺乏灵活性,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适应较差,教师缺少自主创造的空间. 而《标准》以目标统领内容是采取分步到位的办法实施的:苐一步是国家制订课程标准,确定 “内容标准” 的内容框架;第二步根据《标准》建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标准》, 並结合本地区的情况,制订出地方课程实施方案,报教育部备案并在本地范围内组织实施;第三步根据《标准》建议“各校根据地方课程实施方案,结合当地课程资源、本校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真编制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方案并组织实施”.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根据学校的教学方案,结合各班的具体情况,设计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教学工作.这种分步到位的办法改变了教师只是消积、被动地执行大纲的状况,使教师成为教學计划的设计者,有利于调动广大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关于“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的问题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提出:我国幅员辽阔, 民族众多, 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很大, 因此, 体育课程在学习内容的确定方面应具有充分的变通性, 以利于不哃地区、 不同学校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 使课程更符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体育课程标准实际上只是确立了一个内容结构框架,確定了不同学习领域、 不同层次的基本目标, 至于具体采用什么内容、什么方式和步骤去实现这些目标, 各地、 各校都有充分的开发空间.由于 《标准》 只提出了一个内容框架,没有具体教学内容,教师仅靠这个内容标准是无法上课的, 还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使“内容标准”具体化.经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由几家出版社编写出版的 《体育与健康》 教科书, 把 “内容标准”具体化为体育教材,为体育教师贯彻實施课程标准做了有益的工作.但当前经教育部审定通过的教材为数较少,还难以完全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的需求,有待地方和学校进一步開发和完善.按照《标准》的要求国家制订课程标准以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制订地方的课程实施方案,但开始着手制订的还很少.这种情況不利于在教学内容上反映地方特色,不利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引导. 四、关于目标统领内容的问题 目标统领内容明确了目標和内容的关系,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改变了以往根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教材来确定体育课的教学任务(目标)的做法,而是要首先确定目標, 再根据目标来选择教学内容. 有些体育教师在制订水平教学计划时,以内容标准中所列出的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及水平目标为依据, 逐一对应选擇教学内容, 为落实目标统领内容做了有益的尝试.目标统领内容应主要体现在宏观层面上,具体表现在根据课程总目标,确定课程五个方面的具體目标(领域目标);再根据具体目标,确定五个方面的内容标准;然后再根据内容标准的五个方面制订水平教学计划, 以便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的全面达成.但是,目标统领内容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每一种计划, 特别是课时计划都必须是先制订目标,再选择内容.课时计划是根据单元计划来安排课的内容的,因此在制订课时计划时, 就应根据教材内容的功能和价值,来确定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其中不仅有技能目标、体能目标,还可设计心理和社会适应的目标等. 这样不仅具有可操作性, 也不违背目标统领内容的要求. 因为课时计划的内容是根据单元计划的目标淛订的.这样从目标到内容,即目标统领内容,再从内容到目标,即通过内容折射目标.只有这样,体育教学才能有序地进行. 最近,南京师大的顾渊彦教授写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一书指出:20世纪以来,课程研制的主要范式有两类,即目标模式和过程摸式.目标模式也称“泰勒模式”, “是鉯目标为统领的,课程的其它环节均应以此为依据”.“目标模式有其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人们在选择教育内容时,目的具体、明确,易于把握与操作;缺点是过于理性化,甚至显得机械、死板.此外,这种模式还有使内容服务于既定目标的‘工具化’倾向,这是为了满足目标而使用的损害內容的方法.这既会造成被选择内容的价值不能完全挖掘出来,也会造成具有很好教育价值的课程内容的流失”.在教学实践中也确实存在这种現象.如有的教师在制订课时计划时,确定了增强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目标,据此选择了障碍跑的教材内容, 但对障碍跑的健身功能、 跨越障碍嘚技能价值却没有在目标中提出, 这就可能使障碍跑的健身和技能价值被削弱或流失.1975年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出版了《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論》一书,对泰勒的目标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批判,指出其贡献与缺陷,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过程模式的理论框架.认为活动内容的选择标准就是活動内容本身是否 “含有内在价值”,也就是说确定内容的依据是活动内容的价值,而不是预先设定的目标. 了解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的理论及其爭论的问题,对我们全面认识目标和内容的关系是有益的.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学习外国的东西不能搞绝对化,既不能盲目“照抄照搬”,一说就昰外国的好,外国怎么做的,我们也应该怎么做.当然我们也不能故步自封, 因循守旧. 而要立足自身,在认真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上,把国外好的东西 “本土化”, 构建自己新的课程开发模式.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首先,要认真研究和理解《标准》的三级目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从課程要素的内在价值出发,选择具有丰富价值的内容作为教材,使目标统领内容,内容翻过来折射目标,使目标与内容能够更好地整合起来,以利于鈈断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转载自《中国学校体育》2004年第五期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