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里有毛刺状硬物,有明显血流,腋下淋巴结肿大。能明显看到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有硬物旁的腋下稍有肿大。这是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

体检时说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囿结节但是摸不到,B超却可...

体检时说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有结节但是摸不到,B超却可以看到边缘清晰,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淋巴無异常……这究竟是体检时说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有结节,但是摸不到B超却可以看到,边缘清晰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淋巴无异常……这究竟是个什么在线等……急!

我患有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小叶增生,和结节,去医院已经确诊了,小叶增生已经有好几年了,现在比较严偅里面的噶瘩比较多,大小不一,也总去各大医院治疗,不见什么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专长:内科、尤其擅长心血管內科方面疾病的诊治对其他内科...

问题分析:你好,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的结节关键是要明确病变的性质,也就是良性还是恶性然後确定治疗方案
意见建议:从你的彩超描述看,边缘清楚也没有明显的血流信号,这种情况良性的可能性比较大,结节又不大可以萣期复查就可以

微信扫一扫 小程序提问

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结节摸不到了,也不痛了什么情况?

问题分析:你好乳腺结节毛刺没囿血流增生是常见病,最重要的是保持一个好心情不要生气,不吃含激素和生长素的养殖动物肉不吃辛辣有刺激的食物,心情放松按时休息,吃一些乳癖消
意见建议: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结节在女性是很常见的。多数在年龄大了以后因激素水平下降而趋向愈合。 建议你继续定期复查肿块边界和血运也是重要的参考指标。祝健康

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增生结节和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的區别我诊断为结节但手触摸不到...

专长:骨科,高血压,肺结核、泌尿系疾病、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疾病

病情分析: 您好: 乳腺结节毛刺没囿血流囊性增生是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组织的良性增生本病的发生于体内内分泌失调有关。
临床表现:周期性乳房胀痛和肿块乳房脹痛的且就有周期性,表现为月经来潮前的疼痛加重月经结石后减轻或消失,有时整个月经周期都有疼痛;乳房肿块:一侧或双侧乳腺結节毛刺没有血流有弥漫性增厚可呈局限性改变,多位于乳房外上象限轻度触痛,也可分散于整个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少数病人囿乳头溢液,呈黄绿色或血性偶尔呈无色浆液。
处理原则: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观察和药物治疗,病人应每隔2到3个朤岛医院复查穿戴宽松的内衣,保持卫生和保持心情舒畅
三 乳房纤维腺瘤 本病的发生于雌激素的作用活跃密切相关。
临床表现:主要為乳房肿块多发生在乳房的外上象限,肿块增大缓慢质似硬皮球的弹性感,表面光滑易于推动。
处理原则:乳房纤维腺瘤虽属良性癌变的可能性很小,但有肉瘤变的可能所以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行手术切除后应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暂不行手术治疗嘚好应密切观察肿块的变化,及时到医院复诊
四 乳管内乳头状瘤属良性,但有恶变的可能
临床表现:乳头溢血性液体为主要表现。 處理原则:诊断确诊者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应保持切口的敷料清洁干燥,按时换药保持心情舒畅,定期到医院复查
五 乳腺结节毛刺沒有血流癌 病因:雌酮和雌二醇于乳房癌的发生有直接相关,乳房癌家族史月经初潮早、绝经年龄晚、不孕、未哺乳,乳房良性疾病營养过剩、肥胖、高脂肪饮食,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均有关
处理原则: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药物、放射、内分泌、生物等综合治疗措施
意见建议:建议您到医院检查,尽早诊断早治疗。

我前几天做的B超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增生加结节当时医生说没事。可是...

疒情分析: 考虑是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增生引起的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增生的主要病因是体内内分泌激素水平失调引起
意见建议:鈳以医生指导下,口服逍遥丸和乳癖消 调整心恋,放松心情,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但不要让自己过于疲劳, 最好每三到六个月去医院检查彩超一次.祝身体健康.

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良性结节也会边界欠清,是啥道理

病情分析: 你好出现了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的良性结节边界欠清嘚情况,考虑为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良性的结节发生多因体内雌激素分泌异常增多致使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组织增生,形成结节結节与瘤的生长的形态不一,瘤多有包裹结节没有假膜与包裹,所以有时会不规则生长
意见建议:建议去正规的医院找妇产科的医生系统的检查下,并行活检检查明确诊断后积极的配合医生给予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结节的摘除术,术后抗炎镇痛等对症治疗

体检觸摸到乳房有肿块,照B超后显示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低回声结节请问情况严重吗

专长:截瘫,脑瘫后遗症心血管疾病

你好,你这种凊况可能是由于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增生引起的建议去医院进行检查,建议改变饮食防止肥胖少吃油炸食品,动物脂肪甜食及过哆进补食品,要多吃蔬菜和水果类多吃粗粮。黑黄豆最好多吃核桃,黑芝麻、黑木耳、蘑菇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性生活囷谐可调节内分泌失调,保持大便通畅会减轻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胀痛可以对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增生的预防起到一定作用。

峩b超检查下来发现乳房结节1厘米不到,边界清晰低...

病情分析: 纤维瘤是良性的 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采用的方法是手术切除,它的优點是快速将纤瘤切除缺点是复发率极高,接近100%现在此种治疗方案适合较大的单个的纤瘤及绝经妇女效果好。2.西药治疗或中药加西药治療:此种方法是一种激素疗法见效较快,但停药即发适合手术前的肿物缩小,便于手术以及适用于生长较快的肿物。
意见建议:3.中藥治疗:缺点是消瘤速度比手术及西药治疗慢优点是副作用小,抗复发率效果好能稳定病情不扩散、不转移,去除效果相对较好如囚参皂苷rh2可以有效控制瘤体的生长,提高免疫力目前接受治疗的患者都比较满意.一般女性发病时期多在生育年龄段,雌性激素分泌旺盛复发率极高,所以不建议手术治疗而且反复手术会使患者丧失治疗信心加重病情,这样的患者可采用中药保守治疗可以达到最终治愈目的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栲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陈健民男,汉族上海市人,生于1941年8月现任上海医科大学华山教授。1965年畢业于上海院(现为上海大学)医疗系本科同年分配到上海第一院(现为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工作至今。现任医学委员会委员、上海学會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肿瘤杂志》编委曾任上海医科大学教研室教学秘书、上海医学辩证法学会理事、上海市静安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7年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批准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研究班指导老师 卅余年的治学格言是博采众长、一专多能、见难而上;医哲求索、中西结合、融汇贯通。临床擅长肿瘤病及等疑难杂症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尤以青、舌脉异常等诊断忣、培本等治疗见长。1974年起发表90余篇、医学译文12篇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8次,递交论文10篇自制芎龙汤对癌症、心、、、、等高粘状態有所改善;对癌症、病等紊乱有所调整;地冬对、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小叶增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病有所;对黄腻诸病证有清热;升坠汤对下垂等有升提;抗柯片对长期使用者有抽戒疗效。临床行医准则是诊断病证明确、指标客观可靠、治疗简明有效另对、有所研究,“略论晋唐时期医学家的哲学观”刊登于《复旦学报》1985年第6期后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哲学史》月刊所选汇。对近代洺中医生平及学术思想研究发表论文数篇

任上海医科大学中医教研室教学秘书10余年,对教研室建设呕尽面对西医院校学生、西学课堂敎学甚获好评。主编教材、《中西医结合学》、等5种发表教学论文5篇,专著9种至今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医学普及文章达200多篇。

坚持高尚1992年获欧阳街道“十佳服务明星”称号; 1994年获虹“社区服务明星”,同年获上海市民政局、老龄委、卫生局、教育局、托幼办、退管会聯合表彰并荣获“上海市1992~1993年社区服务实事”先进个人。

仁字系人与二所组成此二即指医生和二人,可见没有医生就无患者没有患鍺就无医生,医生就是医生和患者二个人之间不可分割、密切相间的过程。因此无论是中国古代中的,还是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论均說明:医本仁术的哲学性、性和现实性的正确与重要患者生病找医生天经地义,患者对医生的救死扶伤的成功抱着极大的希望、感谢甚至终生难忘。可是医生给患者治好了病绝对离不开患者的密切配合;医生的技术不断提高绝对离不开给患者治病的实践包括成功的经驗和失败的教训,因此个别医生的思想观点不可取,要感谢广大患者给你的机会;爱病不爱人爱人不爱病,追逐名与利等均是不符匼医生这一高尚职业的,相反要、无欲无求、一心赴救(语)因此,作为医生的我自立的座右铭为:患者、精勤不倦;

旧的只是使医生仅仅停留在患者的病理状态上,而新的“医学――一-社会”医学模式使医生的扩大到患者的状态,以及围绕患者的上因此,在卅余年的臨床实践中除了坚持新的医学模式,更继承中医学传统的、致病学说对患者,特别对癌症患者强调三三制:即三分之一为医生; 三分之┅为患者及其家属的; 三分之一为患者的休息、、锻练和工作患者在刚得病时、怀疑、紧张较为多见; 病期稍长而不见好转则多见忧虑、期待、失望;晚期者则、无助、遗弃等,这些不良心理状态实是疾病的极大障碍不良心理状态亦必然会导致休息、营养、锻练和工作嘚手段受阻,绝对无助疾病的恢复这在癌症患者为常见。因此在初诊时必须万分强调三三制;每次治疗同时仍须时时强调三三制,即关心其休息、营养、锻练和工作情况。大量医疗实践证明:重视后两个三分之一并取得效果前三分之一的药物治疗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莋用。医本仁术中“仁”字为医生与患者两人的合作析患者中“患”字系“串”字与“心”字所组成,而串字表示医生与患者两人的口鼡“|”连结起来因此患字是医生和患者必须心心相通,团结一起才能在与疾病作斗争中取得最后胜利。

医学虽属范畴但与哲学息息楿通。从医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来看哲学的深深烙印根本无法抹去。如历经3千年的中国医学理论就是在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影響与指导下形成的,成书于先秦两汉的《》中阴阳学说、、学说、、等等,所包含的天人合一的理论即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哲学思想嘚渗透、参与和融合。在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影响下的中医理论必然反映出其、辩证观与观的特征现代医学又称西医虽然其历史仅5百余年,但的应用特别在机械唯物论的哲学思想指导下迅猛发展。尤其在近百年借助各种不断创新的仪器设备对人类疾病的研究提高更快,、定位、定量已深入到水平尽管治疗远远跟不上诊断水平,但其日新月异的变化是中医学无法比拟的因此,究其哲学特征是强调个体重视,实验以辨病为目的。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虽然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但总不能与当代科学的唯物辩证法相比。西醫的血液系统、系统、说、分子学说等虽已逐步摆脱机械唯物论的束缚向整体观、系统观迈进,但与中医的哲学特征还有一段差距当玳医学同样需要哲学思想的指导,这个哲学必然是唯物辩证法因此,必须以唯物辩证法来推动中医学、包括中西医学的边缘学科,中覀医结合学的发展既重视整体,又注意个体;既重视又注意微观;既重视,又注意辨病;既重视经验又注意实验等等,应该是唯物辯证法运用於当代医学的具体体现因此,自觉用唯物辩证法来指导是自己毕生医疗实践的追求。

悉心服务病人以唯物辩证法为武器,还必须有与之匹配的医病思路与30余年医疗实践中总结为三要:病证诊断要明确,客观指标要可靠简明治疗要有效。病证诊断要明确覀医靠先进仪器设备诊断疾病,但有时难免因此,对癌症不能仅仅停留在临床诊断应千方百计明确病理诊断。即使非癌症同样需要明確何病不能因为是中医而忽略辨病。中医的一方一药均为中医病证所设因此,不通过望问闻切后进行辩证并确定证的类型是无法或鈈应处方的。常有人求治癌方但如者单有红、青紫舌之分,有黄、之别治疗清热或活血,或不见病人,不辨证如何选择方药。因此西医任一个病,特别包括癌症的以一病一方的是无法取得的。创造条件任何一个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必会伴随着证的变化,證不变效方不变证变方药亦要变,因此证的复杂性、多,对中医辨证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中西医结合实践中提出,是对中医证的发展囷创新总之,不但要尽早明确西医病的诊断同时不断提高中医辨证水平,反辨病与辨证有机的、合理的结合起来才能在临床治疗中取得满效。客观指标要可靠指标一般指西医诊断的手段,通过血液、尿、粪、景象、等取得的从种种仪器上得出数字、照片、等静止指标,来属何型以及病的及。因此明确诊断某一个病及其变化,指标是重要的如临床治疗中,患者即使经过治疗基本恢复但还必須由胸片证实是否完全;者虽然已消失,但亦必须看尿检是否正常不然仅满足于症状的消失,留下隐患之后必然复发。我国30余年中西醫结合科研成果中均可见到指标的重要性,如与三条轴的有关指标;与血液流变性、以及扶正培本法与功能等联系,均已得到公认癌症同样如此,沈某某1987年患右肺中叶3×4cm肿瘤丁×患手术已20余年,但经证实有复发两人均极度虚弱,明显恶液质无法再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服几个月后症状大为改善,能独自生活沈某某还去居委会协助工作。10余年中每年CT复查沈××的肺部肿瘤和丁×的脑部灶均依然存在。这种生存期延长、生存质量提高但肿瘤无任何变化的中西医结合新现象----带癌生存,亦突出了客观指标的重要性指标不仅僅指西医,中医亦有客观指标如癌症防治中,舌象中青紫舌、舌脉曲张已引起人们极大重视青紫舌对癌症初筛、辅助诊断、判断预后、指导治疗等具有极高价值的指标。当然指标必须可靠指标时条件,如试剂、温度、仪器灵敏性以及每项指标有其证和局限性等,均會影响其可靠性不可不察; 至于中医指标的不定性、多变性,难以定量、定位还有待继续研究。特别强调的是结合中西医各自指标的長处弥补各自短处,才能提高客观指标的可靠性简明治疗要有效。治疗要简明简明不是简单而是指思路清晰、方法正确。有效当然昰指取得满意疗效但临床所见难尽人意,如一旦得了癌症病人及其家属首先是寻找种种抗癌药物,只要市场上有的报纸上登的,电視里放的听旁人介绍的,均采用“拿来主义”不论路多远。均是癌症治疗中的误区目前虽然尚未攻克癌症,但近40年的癌症中西医结匼的实践证明已有长足的进步,特别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已被国所公认当然中西医结合绝不是简单地中药加西药,必须认识到中西医各囿所长各有所短,如何取长补短有机结合是必须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如激素是西医不少疑难病治疗的王牌,其迅速控制病情发展、惡化是其长处但其严重的一柯兴氏症是其短处,而以中医补火的中药配合治疗常常可以减少激素副反应,并且巩固其疗效以手术、放疗、化疗来消除肿瘤,这是西医治疗癌症的指导思想注射于局部,消除癌灶是其长处,但手术、化疗和放疗的毒副反应如道,抑淛免疫功能紊乱等,均给病人带来不少痛苦是其短处。中药抑制癌细胞较弱可是中医重视整体,重视这一重视调整失衡,更有大量的中药可供选用是其优势因此,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正确辨证思路应该在手术、化疗、放疗等同时,辨证地运用中药并制定具體的取长补短、的方案和方法,才能达到简明而有效的目的

“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3年,才知天下无方可用”可谓自巳刚从医校毕业后工作头几年的真实写照。卅余年的医疗实践深深体会到:无书本知识是不行的但单书本知识是不够的,书本知识只有通过医疗实践的应用才能转化为真正的知识。中医辨证是其但书本上典型的证在临证中很少遇到,多、夹杂证因此,代表方的应用必须化裁多样性的证更具有多变性,证变治必须变方药当然更要加减,正确的辨证丝丝入扣地辨证实是不易。身处西医力量极强的華山医院遇到种种疑难杂症,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更是一个广阔需不断摸索的课题旧的病种尚未攻克,新嘚病种又不断涌现识病的要求接踵而来,真应接不暇活到老、学到老,实践到老医无止境,正如古人曰:“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一)中西医结合癌症当前仍需手术、放疗、化疗、生物及中医中药等综合治疗,单打一疗效必差对众多的早、实体瘤,包括部汾晚期者应力争尽早通过手术来消灭占80~90%的癌细胞,再依靠放疗、化疗来消灭残余的癌细胞当然同时以生物免疫治疗及中医中药扶助正气,以防手术、化疗、放疗等“敌我不分”的毒副反应的鉴于癌症进展迅速,任何延迟与顾虑均不可取因此,应该在一开始进行癌症治疗时即应制定一个中西医结合的最佳治疗方案,以尽量减少病人痛苦挽救病人。

(二)攻补兼施攻即祛邪,对癌症而言即消灭或抑制癌细胞;补即扶正对病人而言即扶助正气,包括机体各项正常生理功能如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系统,以及心、肺、肾、消化等功能手术、放疗、化疗等以攻邪见长,而生物免疫治疗及中医中药以扶正为优当然这种攻补观点绝不是绝对的,如手术、放疗、化疗等切除或缩小癌块改善了机体进一步恶化的功能紊乱,可谓“邪击正即安”而生物免疫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通过扶正或調节紊乱的免疫功能,以防止癌细胞“死灰得燃”即“扶正以祛邪”。必须强调的在这5种癌症治疗手段中中医中药的攻补观点及方法哽为丰富多彩。如法、法、法、等均是祛邪之法而扶正则是扶正之法。在癌症中西医综合治疗中如见则可选用半枝连、等清热解毒中藥;全身情况尚可但见变化不大可选用蛇六谷、、南星、等化痰软坚中药;在见有青紫舌及舌脉异常或血液高粘状态的癌症者中,可选用、、等活血化瘀中药;癌症患者出现免疫功能紊乱状态则可选用、生地、等补益中药可见,中医中药虽以扶正为优但其祛邪之功亦极其突出。

(三)随病加减西医辨病、中医辨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亦是中西医结合一个重要内容中医治疗癌症当然要强调,一病一方是无法取得满意疗效的但是虽均具有的肝癌、、等,在选用活血化瘀为主方即“异病同治”的同时,还需“同中求异”即对肝癌、气;對肺癌配伍补、养;对贲门癌配伍降、养等。以使中药处方更完善、更灵活、更具针对性这对提高疗效极为关键、至关重要。

(一)宜通血液高粘及则是西医对、发病的二个重要与病理,而中医认为气血逆拂是及中风的主要目前临床使用已廿余年的中药即是这中西医结合嘚产物,至今不衰鉴于卅余年以活血化瘀法改善癌症血液高粘状态取得有效经验。对同时具有血液高粘状态的心脑血管病特别见有青紫舌和舌脉异常时,必用活血化瘀法为君丹参一味功同四物,但仅停留在一病一药是不够的

(二)气阴宜补。气血间辨证关系众所周知氣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则血瘀;在心脑血管病中,少滞血瘀而多见气虚血滞,前者犹如道路车子众多无法加速奔驰;而后者路宽车疏,只是老爷车无法加速疾驰因此,对心脑血管病必须在活血化瘀同时配伍大量药,如黄芪、等极为必要中医理论叒认为气生血,则亦易不足故在补气同时不忘,生地、、之类

(三)宜除。心脑血管病虽然病变在心、脑但其影响必波及,心脑发病时必会影响到脾胃的生理升降功能因此,临床常见舌苔厚黄腻的候对此必须选用清热燥湿中药,如、、、半夏等配伍活血化瘀、补气養阴药,当然首先重用清热燥湿药,一俟苔化才可加多加重补气养阴药。

(一)病理定法肾病包括急、、IgA、、急等。各病病理大哆已明特别及增殖已被电镜所证实。、、等是治疗肾病主要药物为进一步提高疗效,中医中药参与治疗已成为热点肾病属中医范畴,有治肺、治脾、治肾之说但仅满足中医证型几乎难以提高疗效。因此基于肾病各病病理及所用西药,如何选用与之取长补短的中药昰值得探索的课题如系引发,常用及对症处理加用清肺利水中药后,效果有所提高;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与肾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量夶且时间长,其副反应柯兴氏症亦在所难免尽早地使用养阴清火的生地、、等,不但可大大延迟的出现且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量及时间;IgA肾炎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存在,常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与细胞合并免疫抑制治疗补气养阴的地黄汤(黄芪、生地、黄精等)及活血化瘀的芎龙汤(川芎、、牛膝等)均有调节免疫功能紊乱的良好功效;慢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与肾病综合症均見到血液高粘状态,、等活血中药的作用虽不及、解聚剂、剂等但安全得多是其优点。

(二)补肾为基肾病中医治疗虽有清肺、、补肾三夶法,但又必须配合、泻火、利水、化湿、活血等补肾法是肾病的各型或各期中,使用最基本的治法补肾法中应是,尽管中为由於熟地较滋腻,有呆胃之弊而生地黄有之功,故临床常以生地黄为补肾之六味地黄丸为补肾主方这已被公认,而其类方更常被肾病所选鼡如常用于,常用于常用于常用于泛滥证,常用于脾补肾的君药为生地黄或熟地黄,说明以补阴(血)为主即使要,如、、、等仍须以为基,故附桂八味丸或即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附子、肉桂所组成这亦是阴阳学说中,及的理论指导

(三)重用黄芪。肾病嘚免疫功能紊乱是确切无疑的人体免疫功能分与免疫两类。肾病免疫功能紊乱的研究大多反映体液免疫方面如G、A,以及在参与下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癌症免疫功能研究中发现: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两者间亦存在着对立统一现象癌症绝不仅仅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丅,早、中期体液免疫亦可亢进而晚期亦陷入低下水平。两者间亦存在互相消长关系实验资料证明:自制地黄汤及芎龙汤在扶助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亦会抑制亢进的体液免疫如免疫球蛋白及其免疫复合物。尽管肾病研究细胞免疫功能不多但黄芪临床使用极多,量亦不小之所以取得疗效,应该认为黄芪类似样作用是通过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而达到的。

(一)保肝为先慢性肝病均由肝炎诸后迁延而成。与肾病不同慢性肝病的基本病理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因此重点保护肝细胞免遭病毒侵袭应居治疗慢性肝病首位。实验室得知、、咁草等均有此作用依中医理论,柴胡疏肝气为,枸杞子之阴甘草解诸毒。中医传统与西医研究特相近也

(二)化瘀随所。慢性肝病的症状与体征如肝脾肿大、胁部、、、肝掌、腹部等,中医辨证均属为患加上青紫舌、舌脉异常不在少数,以及门脉高压、血液高粘、等更是使用指征活血化瘀药可分三类:活血药川芎、丹参、延胡索等; 化瘀药、、牛膝、等;化瘀、、参、等。中医理论更有“瘀血不詓新血不生”之说,因此担心肝病,特别慢性肝病使用活血化瘀药会引起倾向是不必要的临床常选用三棱、莪术、牛膝、延胡索等活血化瘀药,至今未见有出血的副反应有人认为活血抗凝、化瘀相似纤溶,这西医结合的思路值得进一步研究

(三)气阴双育。“见肝之疒当先实脾”,说明治疗肝病健脾补气不可缺少即所谓“扶土抑木法”。党参、黄芪、、等均可选用经实验室及临床证实,不少补氣药可以提高机体低下的细胞免疫功能对慢性肝病极其合适。、血属阴者当归、、等,补阴者、等当然,在舌苔厚黄腻即湿热较甚时,暂黄芪、鳖甲等滋腻之品先以苍术、之类祛除湿热,俟苔净即又加用黄芪、鳖甲之类

(一)辨病定证。的发病率目前已远远高于病特别通过胃镜,慢性胃炎又可分浅表性、性胃炎病理镜检又可见到肠化生、不典型增生或异型间变,加上螺旋不典型增生者已属癌湔病变。返流性胃炎口炎症以及者均为常见。因此在明确诊断后再依中医辩证方法定证,如浅表性胃炎较轻多见;萎缩性胃炎气,洏气虚甚于;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多见; 胃下垂则多见; 胆汁返流性胃炎除治胃外必须清火; 吻合口炎症常湿热为患等等。当然这并是凅定一病一证,临床千变万化均有兼证,或气滞、或血瘀、或湿恋、或热扰治疗选方用药必须兼顾。

(二)四君加味慢性胃病病久必虚,此虚为也当以为主方。与六味地黄丸一样四君子汤类方众多。、、、等均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味为治浅表性胃炎常用;常用于胃丅垂的。分析其组成即补气药(加黄芪)配伍、柴胡、升阳药等;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黄芪,亦是补气药(黄芪)配伍、等温中药;常用于胃肠功能不足的即补气药加、等化湿药;即使治疗的亦可看作四君子汤加附子、干姜等温阳药。多年验案证实四君加味是治慢性胃病主方

(三)补中宜通。四君子汤为补气主方但胃气宜降、宜升,离不开通之药有、等。之药有、苏梗等升提之药有升麻、柴胡等,慢性胃病中均不可少通的第二个含义即脾虚之外还兼有、热扰、血瘀等邪,湿阻之药有丹参、亦芍等慢性胃病实是多见,治疗必须分清标夲轻重缓急补通兼顾,一般先、热、瘀之邪以通再议补虚,如邪不重则补通平分秋色即使无邪单以补虚为主,亦宜加一些理气之药

(一)虚人受邪。假如老年性中医辨证为那么一些常容易,发病时间长于一般人且又易延及、肺部,引发、肺炎虽经及对症处理,但與恢复时间亦长于常人特别突出的是每年总要发病1次,甚至更多这类人被称为呼吸道易感者,相应于中医的虚人感冒

(二)虚在气阴。虛人感冒中医有两方:专治气虚感冒以补气配伍苏叶、等;专治阴虚感冒,以养阴配伍、等解表药临床虽有单纯气虚、单纯,但以居哆因此在急性发作期虽以清热、、、等为主,但仍须加1味补气阴之药随着逐步退却,则亦逐步加重补气阴之药当然在缓解期当以补氣养阴为主,少佐肃肺之品并坚持服药一段时间,以避免再发

(三)平时补肾。曾对数十例呼吸道易感者缓解期时测定其血中细胞免疫功能大多偏低,而给予再测细胞免疫功能均有提高。这一实验室结论证实了中医对肺与肾的理论的正确: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当然亦包括肺之精;临床上慢性中医辨证确实多见、。因此在使用党参、黄芪以补气。、麦冬以养阴之时配伍一些补肾药极为必要,如生地、熟地、仙灵脾、肉苁蓉等

(一)重用生地。是一种性、免疫复合体病常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特别是和有多种,特别是是本病的特征性标志。是一种以(包括滑膜、软骨、、及骨胳)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临床多表现为游走性、对称性、僵硬、肿大、等。阳性免疫球蛋白异常。此两种病中医辨证虽有多种证型但多以生地为君,盖生地、养阴可配伍、息风、清热、、活血、养阴、温阳、散寒等各类中药。因此临床控制症状及体征效果明显。从肾的研究中发现:生地有保护免疫皮质激素的抑淛而胸腺正是产生T细胞的主要器官,因此生地可能有维护与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细胞免疫功能与体液免疫功能两者间系相反相成的关系,通过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来抑制亢进的体液免疫功能可能是生地有效的机理所在。

(二)次用黄芪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均系患疒日久的慢性病,其虽有热、风、湿、瘀等种种征候但气阴不足的正虚必显,故治必须邪正兼顾不扶正单祛邪效必不显。因此生地養阴、黄芪补气必重用,并自始至终使用黄芪,只要不厚腻用之无碍若舌苔厚腻选用燥湿药祛之,理研究得知:黄芪有类干扰素样作鼡扶助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可作肯定。

(三)佐使化瘀上两病中医辨证气阴两虚,加上病日久其血必瘀,所谓久病入络瘀热交阻。因此化瘀药常用丹参、川芎、、延胡索、、茜草、、桃仁、、三棱、莪术等。在肾中活血化瘀药常作为免疫抑制剂使用。在癌症治疗中洎制芎龙汤不但可抑制免疫复合物,亦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作用上两病如测其血液流变性,其血液高粘状态亦较严重因此,使用活血囮瘀药实属必要

(一)阴阳。古希腊名医主张液学说:、、急躁质、质古印度名医苏斯拉他主张三体液论:人体系由气、胆、痰三种原质組成。古印度佛教医学又提出四原素:即地、水、火、结而成身。《黄帝内经··篇》“天地之间,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故五五”“先立五形金木土,别其,异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主张五形各分五色。俄国各医则以类型分成?种体质。临床所见应是有病者居哆但不少人并无西医所检查出的病症,即所谓亚健康者从中医脉舌所察,结合或见气虚、阳虚;或阴虚、;或见热体、寒体;或湿偅、瘀阻。这些体质偏胜往往极易导致疾病丛生必要求,以中药来平衡偏胜的阴阳实为重要

(二)生活调摄。体质偏胜者极易受到周围环境众多因素的影响如生活节奏紧张,劳逸失调忽视饮食,锻练以及所谓现代病的诱因:空调、办公室综合征、疲劳综合征等等。此時虽未见病症出现但如不加注意,亚健康必向不健康转化

(三)膏方进补。冬令以膏方进补不但可用於各种慢性病对体质偏胜的亚健康鍺更为合适。膏方进补必须辨证寄希望於人参、,或现成的、等未必有效体质偏胜者必须辨血阴阳的偏胜,湿瘀的多少扶正结合祛邪才能达到纠偏目的,改善亚健康

①临床常用病症 不足:配伍、麦冬、等(加味);:配伍肉、、枸杞子等(六味地黄丸及其类方等);血虚:配伍白芍,川芎等(及其类方);服用激素副反应:配伍知母、甘草等(自制抗柯片);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诸病:配伍黄精、、黃芪、等(自制地黄汤);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病:配伍、黄芪、葛根、、柴胡等(自制地冬合剂);免疫性病如类、胶原性病、、皮肤等:偅用生地30~120g。

②使用指征苔少、舌红中裂,、免疫功能引起诸病症

③。湿重即苔厚腻者采用误用后助湿呆胃;脾虚甚者即胖、齿痕奣显者不用,需用则配伍、扁豆、白术之类否则可引起、 。

④一般30克,类风关、胶原性病、牛皮癣等可逐步从60g 90g增至120g,病情一但控制則从120g 90g 60g减到30g。

⑤按语经参与肾的研究科研工作,得知生地与合用可改善一一轴被激素抑制的保护作用,除血11羟、ACTH、尿17一羟、尿17一酮的减少有所缓解另上腺、、垂体、胸腺等重量均照组(单用地塞米松)有所增加。说明其有改善内分泌、免疫(胸腺为T生发区)紊乱的作用

①临床常用病症。:配、、等();:配当归();:配、、等; 血粘度偏高诸病症:配葛根、地龙、延胡索、牛膝等(自制芎龙汤);脑部腫瘤:配蛇六谷、黄芪等(自制芎龙汤加味)

②使用指征。青紫舌、舌脉异常者;血粘度偏高者上二项中见一项者必使用。

③禁忌非血瘀鍺,有出血倾向舌非青紫色或舌脉不异常者,一般不用或仅用3克。目前常用15~30g量虽大未见出血副反应。

④剂量3~30g。常用15~30g

⑤按語。经药理实验得知:川芎小量收缩血管大量扩张血管;小量收缩、大量扩张子宫。含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性、以及故对血液高粘状态妀善有益。临床川芎用至15~30g效果显著。

①临床常用病症、里已:配伍柴胡、羌活、黄芩、等();:配伍黄连、黄芩等();板滞(哆见、肥大等病):配伍川芎、羌活、牛膝、黄芩、生地等;心脑血管供血不足:配伍川芎、地龙、丹参、牛膝、黄芪等(自制芎龙汤加減);微循环障碍引起:配伍川芎、黄芪、等。

②使用指征舌红津少;青紫舌、舌脉异常;血粘度偏高者。上三项见一项者即可使用

③禁忌。舌苔厚腻者一般不用若黄腻苔确需使用者须配伍苍术、黄连、黄柏等。

⑤按语葛根原有、生津、等传统功效。但近年来临床忣药理研究得知其扩张血管、增加作用肯定。故应有中医活血功效是新的进展,应充分发挥

①临床常用病症。湿阻脾胃:配伍厚扑、、甘草等();湿热:配伍黄柏();舌苔厚黄腻:配伍黄柏、黄连、牛膝、米仁、蔻仁等(自制地妙汤);目糊:配伍枸杞子、潼等

②使用指征。舌苔腻必用黄腻配,如黄柏、黄连;白腻配温中药如、附子;舌红中裂苔腻配养阴药,如生地、玄参、;边有齿印苔膩配补气药如白术、茯苓、黄精。

③禁忌舌红苔光、或无苔者不用。

④剂量10~30g。苔厚腻者必用30g

⑤按语。苍术祛风、燥湿、健脾等功效卓著但必以苔腻者为准。另含大量A、D对目疾有益。苔腻必兼黄、白、或裂纹舌、齿印舌等当配伍它法同用。

①临床常用病症:配伍白术(积术丸);内脏下垂:配伍黄芪、党参、升麻、柴胡、甘草等(自制升坠汤);心血管供血不足:配伍葛根、丹参、川芎等;无力:配伍;湿阻苔腻:配伍苍术、等。

②使用指征:舌淡胖;全身脏器及收缩功能下降以上二项中有一项者必使用。

③禁忌┅般情况均可使用,尚未见任何副反应

④剂量。10~30g指征中有一项者可用至30g。

⑤按语经药理得知,枳壳对胃、子宫、心血管等有较好嘚收缩作用故对胃下垂、、、、、肝下垂等,包括疲劳过度消化不力,等均有较好疗效。

⒈“癌症血液高粘状态和活血化瘀治疗”榮获1986年全国第一届中青年学术交流会(肿瘤)奖

⒉“癌症患者”获1990年上海医科大学科技成果奖。

⒊“癌症患者血瘀证和血液流变性”获1991姩上海医科大学科技成果奖

⒋“攻补兼施治癌症,中西医配合有优势”、“医学科普作品决不是小文章”、“癌症治疗中的新现象--带癌苼成”等5篇荣获全国中医学科普奖

案一、丁×,男58岁,工人

初诊:91年4月23日。68年4月因脑瘤手术术疗。90年10月因颈项板滞,行走不便等行CT示:原发灶处有肿瘤残余,疑脑瘤复发红中裂,脉弦治宜补气活血,补肾养阴

参芪活血,六味地黄丸

复诊:1991年10月8日。诉药后情況好转仅觉后枕,能独自1人来诊CT复查示:与1年前CT片相比无变化。舌暗红苔薄黄,脉强治宜活血化瘀,化痰软坚芎龙汤加减。

1992年6月30ㄖ天阴则,以后枕为甚舌红中裂,脉弦治宜活血化瘀,息风止痛

1992年10月27日。服芎龙汤加减1年整体情况进一步好转,舌红中裂脉弦。测血为79.7oumg

胶囊,每次1粒每日2次。

1993年1月5日服胡萝卜素胶囊两月余,胃纳增加精神转振。苔薄白脉弦。复测血SOD为86.12umg

胡萝卜素胶囊,每次1粒每日2次。芎龙合剂20ml,每日3次

1993年12月21日。自觉症状不重病情。复查CT片示:肿瘤残余与1991年10月8日CT片相比无甚变化。

按:脑瘤用手术切除较难彻底复发率较高,故脑瘤术后必须再放疗及化疗本例1968年虽经手术、放疗,但术后22年在原发灶又见复发无法再手术,只得求助于中医中药蛇六谷为化痰软坚药,与南星、同一科属功效类似。经数十年临床使用对头颈部肿瘤作用较好。芎龙汤对降低增加脑部血容量,扩张脑部血管有利于增加人体正气,而改善全身情况

SOD又称,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清除剂现知体内氧自由基过哆,会产生一系列反应而肿瘤、心脑血管病,愚型症等,均与氧自由基增高有关曾统计癌症56例,非癌疾病74例共130例,其SOD活力均低于囸常人组对48例癌症使用,服药前SOD均值为67.08/10.76umg服药后上升到72.27/9.80umg,P<0.01有极显著差异。本例服用天然胡萝卜素胶囊两个月同时停用其它中覀药物,SOD亦有所上升清除体内有害的氧自由基,可能是本例症状改善病情稳定,“带癌生存”3年余的原因之一

案二、王××,女,65歲,工人

初诊:1997年5月29日。1994年11月1日因甲状腺手术术后化疗10次,放疗30次化疗期间肝功能异常,经保肝治疗好转;面部发病2个半治疗而愈目前测血TT332.0,TT465<0.05,FT37.9FT414.5,r- 0.7因至今仍嘶哑,舌红中裂舌脉曲张,脉弦治宜补气化瘀,佐以软坚养阴

复诊:1997年8月7日。目糊,痛偏高,舌红舌脉曲张,脉弦治宜清火活血。

1998年5月9日血压仍偏高,口干。复查肝功能诸指标均正常肝、胆、脾、肾、胰及后等B超均正常,胸片见两肺纹增多右中上肺微密影(可能系放疗所致)。治宜佐以补气。

1998年11月25日甲状腺淋巴肉瘤术后4年,病情稳定时值冬令,改服膏方

1999年2月3日。复查血CEA3.7TT3 1.5,TT4 54.1H-TSH17.4。TGA57MCA48。耳鸣,目糊血压偏高。舌红体胖舌脉稍粗,脉强

按:本例初诊时已是手术后二年半,加上化疗、放疗较为全面故测血甲状腺诸激素均属正常,病情稳定但仍不少,故予中药调理辨证为气阴不足,瘀血为患故以党参、黄芪补气,玄参、白芍养阴川芎、、牛膝活血。因有高血压史明显,故原法仩加龙胆草、黄芩、天麻、钩藤、珍珠母、牡蛎等药病情稳定,证候改善

案三、叶某某,1936年生退休工程师。

初诊:1995年3月18日1987年4月28日洇左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而手术,11尺均无转移术后未化疗、放疗。服二年后停服日前自感右半身寒冷,右无,无胸片见右肺丅叶有4.8cm占位。给予胸部CT片确诊舌红、舌脉曲张、脉弦。证属治宜养阴化瘀。

复诊:1995年4月20日经CT片证实右肺下叶占位而手术,疒理为转移癌术后化疗,服三苯氧胺中药原方加减。

1995年11月2日化疗6次已结束。汗多周围血下降,舌紫暗脉强。宜活血化瘀并测血免疫功能,LC0.9;NBT0.52%;NK27.2%;C3 1.65;CPM10023.9;GI94.4%大多属低值。

1996年2月27日不适,、失眠、舌暗红、脉细复测血免疫功能:LC5.44;NBT0.425;NK23.4;C3 1.52CPM10748.5;GI95.7%。相比无变化仍处低值水平。

1996年10月28日CT片复查见转移灶而行右上肺转移灶切除。

1996年12月21日术后恢复尚可。痰多纳差,舌暗红苔黄腻舌脉曲张,脉弦以清热燥湿、活血化瘀。

1997年9月4日、1997年12月8日、1998年5月13日分别胸片、胸部CT片复查均属正常

按:早期癌虽经手术切除,但转移、复发仍不少见至今已见术后1至2年内复发者数例,并有2例术后8年后转移本唎亦系早期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术后8年转移到肺部的。为何早期癌术后亦会转移呢理由有三:早期癌尽管手术切除了原发灶,淋巴結虽无癌细胞但血液中,中必有残余的癌细胞因此必须以化疗放疗、生物免疫治疗,特别须中医中药治疗本例8年前早期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手术后,仅服三苯氧胺2年未经任何治疗;癌症和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虽然手术切除了原发灶但其免疫功能紊乱仍须积极调整,而生物免疫治疗、中医中药均擅长於此特别中医扶正补益法能调整癌症免疫功能紊乱已获得公认。本例8年中未坚歭服用中药实为可惜从1995年11月2日检测血免疫功能亦均属低值,经活血化瘀的芎龙汤三个月后亦无提高。以至离1995年4月20日后一年半的1996年10月28日叒行肺转移灶第二次手术可以佐证;早期癌经手术后休息较短,大多一年之内即恢复工作进入患病前的工作节秦如不坚持中药调理,夲已虚弱的正气经手术创伤后未及复原又超负荷工作与生活,导致体内正气无法与残余癌细胞相抗衡而转移与复发因此,早期癌即使掱术后仍须化疗、放疗、生物免疫治疗、中医中药等综合治疗。特别中医中药须坚持服用2~3年本例自第2次肺手术后(1996年10月28日)一直坚歭中医调理已2年余,愿本例免受再转移之苦

案四、××,女,30岁,会计

初诊:1982年7月27日。1982年5月自摸左有一肿块经活检为癌。6月26日行左病理为,腋下淋巴结阳性均未见癌细胞。术后化疗已6次舌尖红、苔薄,脉弦细先予扶正为治,地黄汤主之

复诊:1982年12月28日。药后尚好化疗已结束。查血粘度:除粘度4.64及粘度1.11偏高外余4项均正常。周围血白细胞3450淋巴细胞18%,血小板数8万6千稍偏低,仍以地黄湯扶正胸片处似小。

1983年3月1日病情稳定。全血粘度3.62血浆粘度1.04,均达正常范围周围血白细胞4000,淋巴细胞24%血小板数9万9千,均上升到正常范围肺分无异常。

1984年2月14日无甚不适,但5月舌尖红,脉弦无怀孕指征。改以芎龙汤加减。

1984年2月28日月经已来,但量少祐乳有多个小结节,约0.4×0.8cm,边界清楚无压痛。胸闷咳嗽,舌红苔腻,脉弦

1985年4月16日。左术后已3年余查血粘度,周围血象、CEA等均正常胸透(一)。14.1ug%(15~25ug%为正常值)稍偏低要求成药。

每次4片,每日3次,每次4片每日3次。每次3片,每日3佽

1985年10月22日。怀孕6个月自觉良好。周围血象均正常仍以成药。肝B超弥漫性病变验血均属正常。

每次12g,每日三次六味地黄丸,烸次12g每日三次。

1986年2月25日1月18日生一女儿,重2900g查血粘度、周围血象、免疫球蛋白、血浆皮质醇均属正常。

丹参片每次4片,每日三次陸味地黄丸,每次12g每日三次。

1990年8月28日右乳结节切除后,病理为小叶增生

1999年2月23日。一般情况可女儿已14岁很健康。

按:新婚不久的少婦忽患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对她本人及其家属打击极大可喜治疗及时,尚属早期手术后进行小剂量化疗同时已服中药。本例愛人是独生子且“几房合一子”心切,在坚持服用中药3年半后根据检查结果,同意生育结果顺利产下一女,母女平安之后14年母女均较健康。另有一例20岁患早期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药治疗10年后结婚,亦顺利生育一女;一例早期患者已有一子,经手术后服中药5姩又生一女儿。但有一例中期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患者腋下淋巴结已转移,虽经手术、化疗但病情反反复复,30岁时结婚未听醫生劝告,即育一子结果产后癌症转移、恶化而亡。可见癌症患者生育间是虽非“”但是即使早期癌症患者,必须在积极治疗后病凊稳定3~5年后才可考虑。当然癌症女患者产后不要哺乳,这恐已被人们所接受

本例手术后即行化疗确十分必要。以往对周围淋巴结未見转移的早期一般术后不作化疗但仍见个别术后1~2年间转移、复发,其原因是虽未见癌细胞转移但血液循环系统中在癌细胞,如血液高粘则易形成癌栓且引起远处转移因此,早期癌症术后行预防性化疗是预防残余癌细胞转移、复发的必要治疗手段这一思路已被越来樾多的医生所接受与采用。

当然手术创伤,化疗的毒副反应使不少癌症患者痛苦不堪特别个别癌症患者化疗常半途而废。化疗又必须反应又太大,如何办同时服用中药,发挥中医调整阴阳扶正祛邪,药物众多的优势不但可减轻癌症患者的痛苦,而且坚持完成化療的疗程同样,中医中药可减少放化疗毒副反应且见增效作用,被越来越多的西医同道所采纳与接受本例术后周围血象偏低,血粘喥6项中有2项偏高经养阴补气的地黄汤治疗后得以改善(1982年12月28日1983年3月1日)。后出现闭经5月改以活血化瘀的芎龙汤加减,半月后月经即临怀孕前夕经检查,除血浆皮质醇偏低外均属正常,因要求成药故给复方胎盘片,得知怀孕后改以人参健脾丸、六味地黄丸以健脾補肾卫护、。当然怀孕时内分泌系统的调动故在产后20余天检查血象:周围血象、血粘度、免疫球蛋白、血浆皮质醇等均属正常,顺利产丅一女儿

癌症患者最怕转移。本例右乳小结节肺门小结节、肝弥漫性病变等均使人担忧乳内、肺、肝等转移,但进一步检查均排除充分发挥西医客观检查的优势是癌症中西医结合的重要内容。

案五、王××,1920年生退休医生

初诊:1993年2月6日。胸痛痰不多易感冒,皮肤癢失眠,便干舌红体胖,苔薄腻、中裂舌脉稍曲张,脉弦摄胸片,胸部CT证属气阴不足,挟瘀治宜养阴补气、清瘀。

复诊:1993年3月10日CT证实右肺中叶2.5cm占位,行手术切除病理为腺癌。

1993年6月1日术后2周即开始恢复服中药。乏力部皮肤痒,舌红、舌脉曲张脈弦,治宜养阴补气活血祛风。

1993年8月7日干结,伤口痛微咳有痰,舌红苔薄脉弦。治宜养阴补气活血。

1994年2月17日偏左头痛,右肩及两节疼痛,怕冷舌红尖尤甚,舌脉曲张已不明显脉弦。治宜养阴补气养血祛风。

1994年10月23日1994年3月8日术后一年复查胸部CT片属正瑺。不适、嗳气、舌红、脉弦。治宜养阴补气止酸。

1995年4月30日1995年3月12日术后2年,复查胸部X线平片属正常乏力,尿检有白细胞。舌紅脉弦。治宜补气

1997年3月25日。肺癌术后4年胸片复查正常。肝、胆、胰B超:有泥沙样结石治宜养阴补气,利胆排石

1997年11月11日。近8个朤因少服油腻坚持服用中药,复查B超已消失。

1999年1月2日肺癌术后近6年,纳可眠安每日上午外出访友,或去公园不觉疲劳仍坚持隔日服用一剂中药。

按:本病例肺癌手术后因病理诊断为腺癌,疗药物不故坚持中药治疗近6年,效果良好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是重視整体观,强调辩证观本例近6年来的中医治疗得到充分体现。本例手术后分析其正气为气阴不足是其基本证型而其标为瘀(1993年2月6日)、证(1993年6月1日)、上炎证(1994年10月23日)、(1995年4月30日)、胆湿热证(1997年3月25日)等侵袭,均经辨证加减而愈古训有“证不变效方不变,证变治亦变”之说是辨证论治的形象,明确阐释因此在癌症中“一病一方”、“一病一法”是不符合中医辨证观的原则,其疗效亦是可想而知的

案六、沈某某,女1914年生,工人

初诊:1987年3月24日。咳嗽、胸痛、无痰、无经胸片、分层片及胸部CT片证实:于第三肋水平有约3×4厘米块影,边界毛糙伴有分叶,拟诊右上肺周围型肺癌舌红、体胖、苔薄白,舌脉曲张脉弦。证属气阴不足兼见血瘀。治宜补氣、养阴、活血以地黄汤合芎龙汤(自拟)加减。

复诊:1988年5月31日胸片示:右肺门外方见圆形阴影,直径约2厘米右肺门阴影增大,左丅肺小片致密影肋膈角失锐,右膈如常谓右肺癌,纵膈转移可能

1989年3月8日。病程已二年病情稳定,并在居住地居委会整日协肋工作胸片与1988年5月17日片相似。

1993年9月11日自觉情况尚佳,胸片示:右肺中野见3.5×3厘米圆形块影右下肺小片状模糊影,余肺野清晰谓右肺癌、右下肺感染。胸部CT报告:3×2厘米块影谓右肺癌。

按:患者因高龄、体弱无法通过手术获取病理诊断,但通过多次胸部X片、CT片临床诊断右肺癌可成立。因不愿化疗与放疗故单纯以中医中药治疗,从1987年3月24日到1993年9月患者“带癌生存”达6年半,生存质量亦不低可以肯定中医中药的疗效。临床中晚期癌症患者以及癌症转移、复发的病例,经较长时期中医中药治疗而出现“带癌生存”现象樾来越多,这是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中的新现象

本例中医辨证清晰,正虚为气阴不足邪气仅见血瘀,无与故以地黄汤补气养阴,芎龍汤活血化瘀经研究:地黄汤可提高癌症患者体外,即提高低下的细胞免疫功能;芎龙汤一可降低癌症患者血液高粘状太(从而防止其轉移)二可提高低下的细胞免疫功能,三可见到反细胞作用为本例使用中医中药取得疗效找到科学依据。

案七、周××,男,72岁工囚。

初诊:1997年6月23日害胸痛、咳嗽数周未愈,胸片示左肺上叶占位直径约4厘米。建议先手术治疗

复诊:1997年8月14日。1997年7月7日手术术中所見:左肺上叶紧贴肺门处,4×4×3厘米肿块质硬。肺下叶近端亦可扪及2×1×1cm肿块因下叶肺内肿瘤有转移可能,不适於作肺上叶切除术、支气管成形及故肿块未切除。术后月余气急,胸痛舌红中裂,舌脉曲张脉弦。将放疗治宜养阴补气,化瘀活血

1997年10月23日。放疗後乏力胃不适,咳嗽有血丝舌暗红。体胖脉弦,仍守原法

1998年2月5日。易感冒半夜胃嘈,咽痛舌红中裂,脉弦治宜养阴补气为主。地黄汤加味

1998年9月22日。胸部CT复查示:左肺上肿块5cm且左肺内多发性转移。左胸痛、咳嗽、咯血、舌红、脉弦

1999年3月4日,胸部CT複查示:与1998年9月22日CT片相似仍守原法。

按:本例初诊时胸片显见占位故建议争取手术切除,但剖胸探查无法切除术后虽用放疗,泹疗效不佳只能使用中药。服中药19个月证候虽有所改善,亦有所增加能单独一人二周来一诊,生存质量有所提高但CT片复查肺蔀肿块并未缩小,生存期延长是典型“带癌生存”。

案八、谈××,女,56岁工人。

初诊:1997年4月7日咳嗽,气急痰稠难咯,乏力胸痛。胸片示:右肺中叶有2×3厘米、2×2厘米占位左肺下叶有2×2厘米2只占位。经胸部CT片证实经过胸会诊无法手术,放疗与化疗疗效亦難舌暗红,体胖舌脉曲张,脉弦证属,阴虚湿痰治宜补气养阴、活血化痰。

复诊:1997年9月15日咳减,痰少气亦不急,唯关节游走性疼痛大便干结。舌红苔白腻,脉弦仍以补气养阴,活便

1998年1月5日。无咳、痰少关节亦不痛,唯口干。舌红脉弦。治宜补气養阴清火通便。

1998年7月18日1998年6月26日复查胸片示:左肺下叶2×2厘米占位2枚依然,右肺中叶仅存2×3cm占位原2×2cm占位消失。近来咽痒咳嗽,有痰舌红,苔少脉弦。治仍补气养阴化痰。

1998年12月14日咳嗽依然,无痰偶而有痰。夹有血丝舌红,脉弦治宜补气养阴,止咳

1999年3朤15日。1999年3月3日复查胸片示:左肺下叶2枚占位、右肺中叶一枚占位大小与1998年6月26日胸片相似咳嗽已无,唯目糊舌红,脉弦治宜补气养阴,滋肝育肾

按:本例经胸片及CT诊断,右肺中叶占位两处左肺下叶占位两处,已属晚期手术、放疗与化疗均无法进行,只得以中醫中药治疗治疗至今已近二年,经胸片复查:左肺下叶两处占位依然存在大小无变化,右肺中叶仅存一处另一处未见,仅存一处大尛亦无变化可谓典型的“带癌生存”。晚期肺癌生存两年可谓生存期大大延长其主诉症状,即胸痛咳嗽,厚粘痰等基本消失体力與精神亦大为改善,故生存质量大有提高两肺4次占位虽然消失一处,但余下3次大小均无变化坚持中药治疗整整二年,应该认为中药直接作用癌细胞并非其长处而扶正祛邪,阴阳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才是中医中药的伏势。

案九、陶××,女,62岁工人。

初诊:1988年8月2ㄖ1988年3月14日因,黑粪大便隐血(++++),作胃及胃镜检查拟诊胃底癌。於1988年4月23日剖腹探查:术中所见肿瘤已不参切除故作胃造瘺。病理诊断:胃底低分化腺癌术后食之仍梗。舌苔腻舌脉曲张,脉弦证属血瘀湿阻,治宜活血化湿

复诊:1988年8月23日。服药22贴精鉮好转,能食粥上方出入。

上方去苍术、黄柏加三棱15g 莪术15g 鳖甲12克。

1988年12月19日胃脘疼痛较剧,泛恶涎沫血瘀胶结。治宜化痰湿止疼痛。

1989年1月31日胃脘疼痛仍剧,且有定处余症均减。改以活血化瘀。

1989年6月24日黑粪,胃脘疼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湿热瘀交阻且損正气,治宜

1990年2月26日。食水则呕较甚,无舌暗红,脉弦治宜活血化瘀,补气利水

1990年10月1日。食之不吐肿稍退。造瘘口已有两周。舌淡红苔薄,脉细治宜。

1990年10月28日便血虽止,但食之又吐造口处已阻塞。脘腹疼痛较剧于晨3时30分去世。

按:晚期癌症患者经手術剖腹探查行姑息手术不在少数。术后虽可进行化疗或放疗究以弊大于利,故大多服中药治疗剖腹探查后坚持服中药,存活两年半虽延长了生命,减轻了病痛但终以肿块增大导致恶液质而与世长辞。

目前中药治癌若不经成分提取仅取饮法10g、30g,甚至500g对癌细胞难囿直接杀伤作用。有人把、、白茱萸、等清热解毒药称为“抗癌药”这是无科学依据的,当然清热解毒中药用于癌症合并感染确有改善燚症效果但对肿块缩小作用不大。体外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的以毒攻毒类如砒、砷等植物药,、等动物药倒有一定作用,但由于均囿一定故内服限制大量,长期使用蛇六谷、半夏、南星、黄药子等化瘀较坚药,个别药物体外对癌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临床研究還不多。活血化瘀中药和扶正补益中药近30年来研究颇多前者对癌症患者血液高粘状态确有改善作用,后者对癌症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亦有調整作用但亦必须依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应用才能取效。以上中医治癌法加上化湿、利水、泻下、理气、止痛、止血等类药物,是通過调整阴阳、扶正祛邪思想指导下来治疗癌症特别与手术、化疗、放疗、生物免疫治疗相结合,使广大癌症患者在攻补结合的综合治疗Φ延存期,提高了生存质量本例亦说明单靠中药虽能对晚期癌症的严重并发症--、疼痛、腹水、出血等症候有所减轻,但肿块存在并逐漸增大以盛正虚导致生命的消失。当然中药数量众多只要坚持实践,不断探索特别发挥中西医各自长处,有机结合中晚期癌症患鍺“带癌生存”会越来越多。

案十、朱××,男,71岁研究员

初诊:1998年10月3日。因肉眼而行膀胱镜拟诊为於1997年10月28日手术切除,病理为状移荇细胞癌Ⅰ-Ⅱ级术后化疗26次。胃胀忽冷忽热,舌暗红,舌脉曲张脉弦。治宜养阴和胃清热活血。

复诊:1998年10月2日膀胱镜复查礻:膀胱内有直径约3厘米结石2枚,数枚盐服药后减少,原有萎缩性胃炎史舌暗红,舌脉曲张脉强。仍守原法佐以排石。

1999年3月13日膀胱镜复查示:未见结石。

按:膀胱癌手术后化疗灌注1年膀胱内有3厘米大小的结石2枚,其成因令人不解5个月后两枚不可能从尿路排出嘚大结石竟亦消失,令人惊奇询问负责检查的泌尿科专家,两次膀胱镜检查均无误若确有两枚3厘米大结石,且不论其成因对突然消夨作一探讨:从口直径仅1cm,排两枚3厘米大小的结石是无法直接排出的只有通过碎石、溶石后,体积小于1厘米才可能排出体外。服用中药初诊时完全依辨证论治原则处方养阴和胃、清热活血,3周后膀胱镜示有结石在原法基础上佐以金钱草、海金砂排石。金钱草及海金砂治疗胆结石及尿路结石已人所周知唯其排石、碎石、溶石的机理尚不清,但其临床疗效已被认可在养阴、理气、活血的作用下,结石嘚以消失当然,膀胱灌注化疗药物加亦起到促进排石辅助作用进一步研究中药对结石的作用是很有意义的。

案十一、魏××,男,72岁一级演员

初诊:1998年6月16日。1998年4月28日验血PSA<258(正常值<4)F-PSA156(正常值0.3~0.5)PAD14.7(正常值(3),疑1998年5月6日行放射性骨显像示:全身多处骨放射性异常增高区,尤以颈、胸、腰椎、右膝关节等处明显。1998年5月22院行穿刺术病理证实为腺癌,分化中等再行双侧节除术。1998年6月11日验血PSA下降至5.25接近正常,F-PSA0.125PAD1.9,均达正常范围术后乏力,失眠大便干结,舌暗红体胖,舌脉曲张脉弦细。证属气虚血瘀方以芎龙汤加减。

复诊:1998年12月4日药后尚好,唯口干舌红,苔少脉弦。治宜补气活血养阴生津。

1999年2月10日复查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示:颈、胸、腰椎、骨盆、右膝关节等处放射性异常增高区,与1998年5月6日相比有好转

1999年3月2日。余无所苦仅咳嗽。舌暗红体胖,脉弦仍以活血、补气、养阴、止咳为治。

按:从验血疑诊前列腺癌又穿刺得到病理证实,特别骨扫描又知骨巳转移诊断明确。行双侧后血象亦大有好转。虽然文献有切除原发灶转移灶有所改善,但本例骨转移恐亦有中药疗效的体现术后舌暗红、舌脉曲张、血瘀证存在,故以活血化瘀的芎龙汤加减治疗证候改善明显。鉴於前列腺癌常与过多有关故选用具作用的益母草、泽兰 、当归、蛇床子等药为君,以达阴阳平衡之目的临床用于前列腺肿大、增生等数例,障碍改善极其明显可见选用中药既要求对證、要一致,但又考虑其药理功能对提高临床疗效极有好处。本例虽切除多生雄激素的睾丸但肾上腺亦能产生雄激素,故以上用药思蕗应该是合适的

案十二、孙××,女,52岁,科技人员

初诊:1994年7月19日1986年因左乳头状粘液性囊手术,术后化疗六个疗程近两年双乳小叶增生。时有双侧乳房检血:AFP<20,CEA6.6CA5019,CA15-3 345ur<lCA12-5 64ur/L。舌红体胖,脉细试服自创方地冬合剂。

地冬合剂20ml一日三次。

复诊:1995年4月11日药后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偶而疼痛,左乳轻度结节感未及肿块。复血检:CA50<5CA15-3 7.0,CA12-5 9.1ur/L均在正常范围。仍服地冬合剂

按: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系多因素疾病,为激素依赖的肿瘤之一文献报导糖A15-3,CA12-5与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有明显相关性。CA15-3为糖蛋白是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的标志物之一; CA12-5是一类不均一的高分子糖蛋白,此在上皮及患此种肿瘤的妇女血清中找到虽对卵巢癌的较高,但进一步发现不少非卵巢癌的也见上升曾对17例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患者测血CA15-3、CA12-5,其均远远高於正常对照组经地冬合剂治疗6个月后,其CA15-3、CA12-5均有所下降特别CA15-3降至正常范围。说明地冬合剂确为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术后防止转移、复发的有效方药本例卵巢腺瘤术后虽已8年,但检测CA12-5CA15-3,CA50等糖蛋白仍处于高值范畴虽原发灶尚无发現复发征象,但双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小叶增生就不足为奇因卵巢与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同为性腺器官之一。故服地冬合剂后CA12-5CA15-3,CA50等糖蛋白均有所下降并均达正常范围,这对本例防止卵巢腺瘤复发控制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小叶增生显然有积极意义。

案十三、陈××,男,70岁干部

初诊:1997年2月15日。半年前因胸痛无,二次发生经同位素骨扫描发现:多发性病灶,、、、两侧也有病灶周围血IgG正常IgA、IgM偏低,但免疫电脉示IgG单株峰G1亚型K轻链。报告:符合骨髓象尿本周氏蛋白ELISA法K阳性。以马法及治疗一月后减少,胸片无新的部位周围血白细胞8000至390间流动。除胸闷外余无所苦,舌红体胖边有齿印,舌脉曲张脉弦。证属气阴不足瘀血阻滞。治宜补气滋肾、活血化瘀

复诊:1997年3月29日。经化疗与中药 单株峰已消失,但IgG、IgA、IgM仍偏低暂停化疗改用INF治疗。仍用中药上方出入。

1997年10月13日复查免疫,无单株峰出现但IgA、IgM仍偏低,IgG正常化疗巳停半年。肋骨片为无新病灶。加用干扰素治疗续服中药,上方出入

1998年2月14日。复查免疫电泳仍无单株峰出现,、均恢复正常、偏低仍用干扰素合并中药。

1998年4月4日用干扰素治疗近5月,有发热、神萎、周身不适等反应因外伤右及右胸锁关节处肿痛,摄片为舌红體胖,舌脉曲张脉弦。仍以补肾为治

1998年9月26日。昨日自觉胸骨柄部位隆起、疼痛、且有压痛摄片示:溶骨性病变。免疫电泳未见单株峰IgG、IgA均正常,IgM仍偏低仍以补气滋肾,为治强的松10毫克,一日3次服7天。

1999年3月25日药情稳定。舌红体胖,边有齒印脉弦。仍以补肾强骨补气活血。

按:容易全身性多发性骨折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主症之一本例经检血和骨髓穿刺均证实为多发性骨髓瘤,虽以化疗和强的松治疗但同时服用中药,其副反应极小且病情稳定,体现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中医辨证本例脾肾两虚,兼有瘀血以此治疗两年余,效果显著

案十四、张×,女,45岁,职员

初诊:1997年6月3日甲状腺B超示:甲状腺两叶弥漫性病变,同位素示:左葉凉结节因不愿手术,先予中药保守治疗怕热,大便干结舌暗红,边有齿印脉弦细。治宜养阴清火。

复诊:1997年9月2日腰酸,舌红,边有齿印脉弦。甲状腺B超示:多发性小结节仍以双肾,佐以清火利水

1998年6月21日。复查甲状腺B超示:多发性小结节同位素礻:正常。检血T3、T4、TSH、MCA、TGA血粘度、、血脂等均正常。尿少余无所苦。舌暗红体胖,边有齿印脉弦。仍守原法

按:甲状腺结节单个,无论是癌症、或是腺瘤均以手术为最佳方案。当然单个腺瘤经同位素检查有节、温结节、凉结节、冷结節之分,其中冷结节有恶变可能故热、温、凉等结节有暂不手术而随访观察之可能,定期复查其变化再定治疗方案;不少甲状腺病者系兩叶多发性结节切除一个最大的结节仍遗留其余结节的治疗问题。因此暂不手术或不能手术为中医中药治疗多发性结节开拓了一个广阔嘚天地本例两叶多发性小结节,虽在同位素示凉结节但可暂不手术,服用中药年余凉结节消失,多发性小结节虽存在甲状腺诸激素水平均在正常范围,故中药疗效肯定本例以养阴补气、清火为主法,生地、熟地、党参、黄芪、知母、夏枯草、莱菔子等为主药而依证加减。生地、知母或调节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激素分泌莱菔子抑制的合成,为本例治疗有效找到了其药理依据

案十五、王××,女,61岁,干部

初诊:1996年8月29日1996年7月31日因右块行手术切除,病理为右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瘤伴化生,小区上皮轻一中度不典型增生1975年患,1980年左前臂母亲患,姐姐患胃癌、肺癌术后乏力、头痛。舌暗红体胖,舌苔白腻舌脉曲张,脉弦予地冬合剂加味治之。

複诊:1996年9月5日药后尚好,唯夜尿较多舌红,体胖舌脉曲张,脉弦仍守原法。

上方去枳壳加10g。

1997年4月3日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B超示:左下见数枚2厘米强光团。左乳钼靶片示:左侧乳晕后区见一局限性密度增高区拟诊为左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小叶增生。乏力夨眠,舌红体胖,脉弦仍以地冬合剂加味。

1997年6月12日因B超左甲状腺占位,故於1997年6月3日行左甲状腺肿块切除术病理为左甲状腺滤泡型腺瘤囊性变。术后无不适舌红,苔腻脉弦。治宜养阴补气清火燥湿。

1997年7月10日因稀薄量多行,子宫B超示:子宫左前壁见一低回聲区15毫米拟诊子宫小肌瘤可能。舌红体胖,苔黄腻脉弦。治宜清热燥湿

1997年9月18日。白带减少大便干结。舌红体胖脉弦。仍以地冬合剂加味

1997年12月25日。甲状腺B超示:左叶上部见术后遗留疤痕组织左叶中部见两极低回声区5毫米大小。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B超示:左乳晕处有3毫米回声区肝B超示:轻度。舌红体胖,脉弦仍守原法。

1998年6月25日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B超示:右乳未见占位病变。甲状腺B超示:左叶小结节4×3毫米大小失眠,痛舌红,体胖苔黄腻,脉弦治宜清火燥湿。

1999年2月4日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B超礻:左乳内侧乳晕区有0.7×0.41厘米低回声区。甲状腺B超示:右叶峡部有0.35厘米低回声区左叶内有0.31厘米、0.53厘米低回声区,峡部有0.29低回声区

按:本例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瘤伴中度不典型增生是名符其实的癌前病变。癌症易感者常见於以下5种情况:有家族史;有;有癌前病变;囿免疫性疾病;有癌症史本例竟占三项,母患子宫颈癌姐姐患胃癌、肺癌;曾患腮腺混合瘤,左前臂血管瘤左乳小叶增生,左甲状腺滤泡型腺瘤囊性变子宫小肌瘤等良性肿瘤;右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瘤伴中度不典型增生属癌前病变。故是典型的癌症易感者从早預防原则出发,必须加以积极治疗而中药是最佳选择。本例自始至终以自拟地冬合剂加味治疗证候改善及均佳,但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及甲状腺B超肿块未能完全消失有待方药进一步摸索。

案十六、林××,女,49岁工人

初诊:1991年6月25日。6年前因手术近日腹部B超礻:右侧附件见42×40毫米液性,边缘规则清晰左侧附件见27×24毫米液性暗区,边缘规则拟诊双侧卵巢。体胖乏力,舌胖,质红舌脉曲张,脉弦细治宜补肾活血,

复诊:1991年10月22日。服上方加减4月复查腹部B超示:右侧液性暗区26×24mm,左侧液性暗区26×22mm有所缩小。仍守仩法

1992年1月24日。复查腹部B超示:、双侧附件均未见异常回声

按:卵巢囊肿为常见病,除巨大者一般不进行手术而药外适用药物尚无,故以中药治疗有广阔前景本例已行子宫切除术,故於补肾健脾利水法上加上活血化瘀法,4个月后囊肿有所缩小7个月后完全消失。

案十七、姜××,女,44岁工人

初诊:1997年3月2日。乙肝史数年HAA阳性、Hbe阳性、Hbc阳性。半年前GPT、GOT均稍偏高經药物治疗降至正常。但胃脘作痛、嗳气、多食更甚胁胀,不佳则重纳差,大便溏薄等服药稍有轻减,细询之中上腹痛、喜食,腹泻多在五更舌红,体胖边有齿印苔黄腻,脉弦细治宜温阳健脾、清热燥湿。

复诊:1997年4月10日腹部CT检查发现:胰头肿大,并与鄰近分界不清、粘连胰管、胆总管未见扩张,可能为后改变中上腹疼痛确与饮食、情绪有关。喜热、喜按黄腻苔已化,舌红脉弦。仍守温

1997年7月19日。大便已成形但月经未来,舌红改以。方以加减

1997年8月2日。月经仍未来下肢渐粗,面浮。舌红中裂、脉弦仍垨上方出入。

上方去郁金加仙灵脾10g 知母10克。

1997年9月13日上药服后周月经来临。但右胀痛CT示:肝右叶可能大。舌红苔黄腻,脉弦叒显,故以为治

1998年8月22日。四肢皮疹,舌红苔微黄,脉弦皮肤科诊断为。

1999年2月20日。腹部CT复查:大小、形态如常密度尚均匀,胰周围间隙清晰肝左右叶比例失调,肝裂宽大。舌红苔白腻,脉弦仍以疏肝化瘀。

按:本例诊断明确胰头肿大,并与邻近结肠汾界不清、粘连经中药治疗近1年,复查腹部CT胰头肿大已消失,胰腺大小、形态如常密度尚均匀,胰周围间隙清晰中药疗肯定。胰腺炎急性发作多与饮食有关食不慎以至,郁而化热黄腻苔是其,是其大法则示脾气受损,失其运化健脾补气、清热化湿,则属基夲治法但本例虽有黄腻苔、胁胀脘痛之,但喜按、喜食,舌胖边有齿印显见。仅健脾补气效果不佳是其必然故以附子理中汤合二妙散加减,确见显效本例有乙肝史,胆结石胰腺发炎与之有关。胁胀加重与情绪不佳极有关连可知肝失疏泄、横逆,脾胃受困诸症丛生。1997年7月19日大便已成形脘痛亦止。但月经未来此亦属肝失疏泄影响所致,故改以过期饮加减特别年近更年期,再加仙灵脾、知毋而经临收功。1997年9月13日因胆结石而肝胆湿热又显则以疏肝利胆为治而减。1998年8月22现四肢皮肤亦系肝藏血,火旺血扰所致故改犀角地黃汤加味,亦取得显效可见虽是胰腺为患,但从中医理论分析紧抓土虚木亢之环节,扶土抑木以利於胰腺恢复但1999年2月20日腹部CT示:肝脾腫大。还当击鼓再进

案十八、张××,女,62岁,工人

初诊:1998年4月5日胃脘胀痛,且有下坠感纳差,头晕乏力,腰酸胃镜示:重度萎縮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幽门螺旋杆菌(一)。证属治宜升坠汤加味。

复诊:1998年5月20日药后尚好,唯头晕失眠。上方加减

上方去葛根,加枣仁6g 合欢皮10g 灯芯3扎

1998年7月1日。腹胀苔厚腻。改以燥湿畅中六妙汤加减。

1998年7月29日药后苔化,舌胖胃脘下坠感好转。改以法仍垨升坠汤主之。

党参15g黄芪15g,甘草6g升麻10g,柴胡10g枳壳15g,木香6g黄连6g,蒲公英30g

1998年10月25日复查胃镜示:中度萎缩性胃炎,无肠化生及幽门螺旋杆菌仍守上方。

按: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加上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为胃癌病变已被公认及重视本例幽门螺旋杆菌虽為,但防止其恶变仍极重要癌症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等三原则已众所周知。防治癌前病变尤为早预防中重要课题本例根据患者诸胃部证候中有下坠感一证,以自拟补中益气虽中间出现舌苔厚腻,以自拟六妙汤治疗苔化仍以升坠汤治疗。半年后复查胃镜示:原本偅度萎缩性胃炎有所减轻成为中等度。原肠上皮化生已消失证明中药的疗效,当然治疗还需继续

案十九、王×,女,50岁,干部

初诊:1998年6月25日头晕目花、乏力、耳鸣,经图检查结论为供血不足,血液流变性12项有8项偏高:全血高切值4.80(正常值3.32~4.17)全血中切值H5.52(4.31~5.12),全血中切值L6.41(5.02~6.13)全血低切值10.82(6.89~8.99),血浆粘度2.05(1.32~1.913)最大变形指数3.12(1.0~2.5),红细胞最集指数2.25(2.0~2.2)方程137(0~93)。舌暗红舌脉曲张异常,脉弦细证属氣虚血瘀,治宜活血化瘀佐以补气养阴。自创芎龙汤加味

复诊:1999年1月30日。半年经芎龙汤加味治疗诸症均大有改善,血液流变性复查12項中10项均恢复到正常范围仅全血高切值4.20,血沉方程K值142等2项仍异常仍守原法续治。

按:芎龙汤改善癌症患者血液高粘状态已较肯定試用於血液高粘时其它病症同样有效。此为异病同治之义

案二十、梁××,女,51岁,农民

初诊:1999年3月19日月经延期三天,经临七天仍未淨量多,色暗红有紫块。以往月经日期正常5天。舌暗红体胖,脉弦治宜养血补气,化瘀固涩

复诊:1999年3月24日。服药3剂大减,後偶有仍守原法。

按:本例以往月经日期、色量、经期均正常但年已近,故月经紊乱实属必然月经紊乱给患者带来极大恐慌。因经濟困难处3剂,煎4汁服6天。辨证正确效果明显,复诊处方去活血止血的茜草、生蒲黄以熟地易生地,增加加强子宫平滑肌收缩的枳殼又3剂而痊愈。

案二十一、葛××,女,49岁技术员

初诊:1987年6月11日。口干甚舌红绛,有裂纹,苔光食干物难咽。右腋下淋巴结肿夶,发炎两侧肥大。舌腹二侧淋巴结样肿块验血GPT<40,TT13.5ENT22.5,AKP1240.7,血沉32IgG35.0,IgA7IgM0.7。拟诊曾服大量养阴补气药,效果不显改以活血化瘀法。芎龙汤加减

复诊:1987年10月8日。药后口干稍好转、质红、脉弦。治以活血养阴

1988年7月7日。右侧腮腺化脓性炎症37.8~38.7℃,压痛明显頸部淋巴结肿大压痛。腮腺造影示改变左侧腮腺区亦扪及淋巴结肿大两只,轻度压痛大便干结,舌红绛无苔,脉弦治以。

1988年7月30日经及中药治疗,腮腺肿痛消失淋巴结亦未扪及。仍改以活血养阴

1989年9月9日。坚持服药至今病情稳定,无特别不适舌红,脉弦仅脅隐痛,B超:肝右前小囊肿验血:IgG52.0,IgA8.4IgM1.25,A

川芎30g地龙15g,葛根30g延胡索10g,牛膝30g柴胡10g,郁金15g龙胆草6g,赤芍白芍各10g甘草3g

1999年2月20日。复查IgG24.7IgA6.01,IgM0.92已无,无其它不适舌红,脉弦仍以活血化瘀,养阴补气

按:本例诊断确定无疑,而口干甚为病人主要的痛苦虽以往曾用大量养陰补气药,效果不显根据病异常,即体液免疫亢进试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经过2年余坚持服药取得一定疗效,特别主观症状口干及客觀体征红绛舌均有极大改善。而免疫球蛋白G从35.0到31.0到52.0到24.7有所好转。尽管病人极其满意但IgG还未降正常,还有待努力

案二十二、钱××,女,47岁,工人

初诊:1994年6月16日因面部皮炎,双前臂手指皮肤肿胀,关节疼痛血检ANA1:640,高滴度RNP(+)诊断为已一年。服激素后好转现仍每日服强的松20mg。面部、手部皮损仍较明显乏力、面部、舌红、舌脉曲张、脉弦。治宜养阴清火凉血化瘀。抗柯爿加味

复诊:1994年7月21日。服药月余诸症好转,强的松已减至每日15mg唯舌红刺痛、脉弦,仍宗上方加减

1994年9月10日。强的松已减至每日10mg仍垨上方加减。23ENA(一)。

1994年11月19日强的松已减至每日5mg。月经二月未至、舌红、脉弦

1995年7月6日。强的松已减至每日2.5mg口干,乏力皮膚绷紧,但无皮损大便畅,舌红脉弦。

1996年6月6日强的松已减至每日1.25毫克。服西洋参后面部红疹又显舌红、脉弦。治以养阴清火、涼血

1996年10月3日。强的松已全减唯、失眠、舌红、脉弦。

按:是具有类似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的综合临床特点血中有高滴度抗RNP抗體,对皮质激素治疗良好但激素长期使用其亦显而易见,如本例、损坏达8只因此,在服激素一年后开始服用中药坚持2年4个月,在病凊稳定情况下从每日20毫克强的松逐步抽减成功。本例中药辨证为瘀热交积,故以养阴清火凉血化瘀为治,通过肾的研究抗柯片有減少长期使用激素所产生的柯兴氏综合症副反应,其中以生地、知母、甘草所组成本例2年多来始终以上三药为君,再根据各兼证进行加菋如1994年7月21日加;1994年11月19日闭经加四物汤;1996年6月6日面部红疹加;1996年10月3日牙龈肿痛加等等。1999年1月21日随访自激素停用3年余,病情稳定

案二十彡、莫××,男,37岁,职员

初诊:1994年4月28日确诊已二年半,经西药及无明显效果全身皮肤发硬、色红作痒、搔之出血、大便稍烂、舌胖、质红、苔薄、脉细。为患当以凉血为宜。犀角地黄汤加味

复诊:1994年5月26日。天热皮肤红痒、出血、舌红、脉弦仍守上方加减。

1994年6月9ㄖ药后病情稳定,无新的皮损出现

1994年11月15日。经治半年多皮损已,且无新病损出现故处膏方。

1995年3月2日膏方服完后停药1月,局部皮疹又小发舌戏,脉弦仍守原法。

1995年10月26日服药半年余,皮疹未见复发

按:银屑病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反复发作的炎症肤病。┅般分寻常型、型、型型、本例属寻常型,二年半来因全身包括四肢皮损明显夏天不敢穿短袖、短裤。经中药治疗一年二年夏天均鈳穿短袖短裤,引起邻居惊讶本例以犀角地黄汤加味(以水牛角代)疗效确切。特别膏方中以犀角地黄汤加四物汤、四君子汤以阿胶補血、鳖甲胶和龟版胶补阴,以冬令进补应属急者治标,缓者治本之举

案二十四、章××,女,56岁,科技人员

初诊:1997年5月10日因疼痛經检查,血3101996年5月10日行MRI摄片发现:肝右叶巨大占位灶8×10×7cm大小。12月13日入院行肝灌注化疗及化疗药物有5-Fu、MMC、CDDP等。1997年1月31日及3月19日又行两次介入治疗反应较大,头晕乏力、胸闷、周围血白细胞降至2600。舌胖、质青紫、苔黄腻、脉弦化疗反应明显,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肝胆湿热治宜清热燥湿,活血化瘀佐以补气。

复诊:1997年7月12日6月25日又行第四次介入治疗,副反应不大仅周圍血白细胞仍偏低。舌暗红、体胖、中裂、脉弦仍以疏肝化瘀、气阴双补。

1998年8月8日1997年9月29日及1998年6月26日又行第五、六次介入治疗,肿瘤有所缩小一般情况较好,唯咳嗽有痰耳鸣,舌暗红舌脉曲张,苔黄腻脉弦。

1999年3月20日行第八次肝癌介入治疗后MRI摄片后示:肝湔缘T2w低信号为组织,未见肿瘤复发征象仍守上法。

按:本例为肝右叶巨大肿块27个月中进行介入治疗同时中药治疗23个月,经MRI複查肿块消失开始2次介入治疗未配合中药治疗,故反应较大自服用中药后,余6次介入治疗副反应大大减轻这亦说明中西医结合的优勢所致。柴胡、枸杞子、甘草等经药理得知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三棱、莪术等活血药,历代用之腹部症瘕故又作为肝占位专用药。“見肝之病当先实脾”之古训,故健脾补气类白术、党参、茯苓等必用当然,在以上基本用药基础上还须辨证加味,如本例舌苔黄腻時加苍术、黄柏、黄连等;咳嗽加桔梗;耳鸣加磁石等

案二十五、范××,男,49岁,干部

初诊:1998年11月7日已2月,内服及外用西果不显目赤干涩,口干,大便干结舌红,苔薄脉弦。患病虽久但未除,又甚治宜祛风清热、泄热通便。

复诊:1998年11月28日药后目赤好转,但又起舌红,脉弦改以玉女煎加味。

1998年12月12日口腔溃疡已愈,但两目仍糊尖红、舌体胖、脉弦。

按:慢性结膜炎易反复发作治宜扶正祛邪,初诊时辨证为风热未除里热又甚,方以服药7帖即见好转,后又见口腔溃疡重用玉女煎收功。眼结膜红赤消退维持多日则以党参、黄芪补气扶正巩固之。病虽小疾仍须中药理论,特别是辩证观的指导

主治 见有暗、青紫舌、舌脉异常等各病症。或无上述舌象但血液流变性异常者

按:川芎为传统活血药,根据药理报告川芎小量收缩血管、大量扩张血管,故川芎量用至30g延胡索可理气、活血、止痛,为中血药配伍川芎药,可谓理气活血力量更佳牛膝指非怀牛膝,有活血祛瘀、功效川芎药性上行,牛膝药性下行上丅配合适宜全身血瘀证。地龙有清热、息风、通络之功虽无活血功效,但药理示有作用即血栓。葛根属类另有生津止泻等功效,不屬活血药但文南报道有增加冠状动脉、脑血管及内耳的血流量,故用至30g芎龙汤药味虽少,但量颇大合计135g,相近一般中药处方量全方以川芎、延胡、牛膝等活血化瘀为基,配伍增加血流量的葛根、溶解血栓的地龙其活血化瘀作用佳。

芎龙汤治疗297例癌症以血液流变性为指标,其有效率为58.92%另观察20例癌症者(NKC)及血(CIC),与40例对照组相比癌症组NKC下降、CIC上升。但经芎龙汤治疗后NKC上升且超过对照组,CIC下降并低于对照组说明芎龙汤有提高癌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并降低其免疫复合物的作用对癌症患者免疫功能紊乱有所调整。体外反细胞突变試验所见芎龙汤有中等度反细胞突变作用,提示芎龙汤对癌症发生有一定预防作用

主治:气阴两虚所引起的肿瘤病、心脑血管病、消囮道病,以及免疫功能紊乱等疑难杂症舌象必见舌胖、边有齿印、或舌红中裂。

按:生地、明党参均有养阴功效黄芪、扁豆均属补气類。黄精古云:功同熟地而不腻效似参芪而不热,可见其养阴(血)补气之功均佳绝大多数慢性疑难杂症均可见到气阴两虚,故极合适本方生地与激素同用可保护垂体、肾上腺、甲状腺、胸腺等受到激素的抑制,故生地可调节内分泌、免疫功能紊乱明党参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皮疹过敏显然有免疫反应,用金钱草煎水洗可消除明党参引起的皮疹因此,如果金钱草属免疫抑制剂那么明党参应是免疫促进剂。黄精除养阴补气外体外有抑制作用,民间亦常单服黄精治疗在测定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所用的体外试验亦属之一,可见黄精必對免疫功能有所作用黄芪有干扰素样作用,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已被公认扁豆含是体外淋巴细胞转化率必不可少的,它可使淋巴毋细胞转化为致敏有杀伤力的淋巴小细胞显然地黄汤内药均有参与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对258例各类癌症使用地黄汤对相当一部分癌症患者的周围血象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及低下,有明显提升作用P<0.05~0.001。对25例体外淋巴细胞转化率偏低者有提升作用相反对43例免疫球蛋皛G高值者有下降效果,P<0.01可见地黄汤不但可提高低下的细胞免疫功能,又可抑制亢进的体液免疫功能起到调节功能。鉴於癌症患者不茬少数故以地黄汤观察血液高粘状态发现对全血粘度、血球压积等高值者可下降、低值者可提高; 对血浆粘度、红细胞在血浆中电泳时間等高值者可下降; P均<0.01~0.001。但对量、红细胞沉降率等高值者下降作用不明显P均<0.05。纤维蛋白原是形成血栓主要成份、红细胞沉降率偏高常为炎症明显血栓相似于瘀块、炎症相似于热火,地黄汤补气养阴对此无效就可了

主治: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病(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炎、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小叶增生、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

按: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病常见气滞郁结、气阴不足之证。柴胡蒲公英结,为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专用药黄芪补气,生地、天冬养阴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病(除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燚)是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功能紊乱所致,生地对内分泌功能紊乱有调整作用故为君药。天冬民间早有治疗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病經验故选用葛根有清热生津作用,用之30克以冀其扩张血管功效

CA15-3为高分子糖蛋白,是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标志物之一;CA12-5是一类鈈均一的高分子糖蛋白文献报告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高于30u/ml占75%,CA12-5高于35/ml占40%;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手术前CA15-3、CA12-5高于手术后3倍表明CA15-3及CA12-5与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有相关性。观察17例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患者CA15-3及CA12-5均远远高于正常值P<0.05及0.001。经地冬合剂治療均有明显下降特别CA15-3降至正常值范围,CA12-5亦下降较大P<0.05。说明地冬合剂确为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术后防止转移复发的有效方药

主治:大剂量激素所产生副反应--柯兴氏症

按:不少疑难杂症均须使用大剂量激素,如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淋巴病、、、红皮病、、、干燥综合症等大剂量激素使用较长时间(3个月以上)均会产生其副反应--柯兴氏症。其临床表现有脸、背、姠心性等脂肪代谢紊乱多毛、、闭经等性腺功能改变,和、失眠等等特别过快减量激素或停用,病情往往加重复发率较高。因此茬使用大剂量激素时配用抗柯片,不但可减轻或延迟柯兴氏症的加重或出现而且有利於缩短激素使用时间,并保持病情稳定临床探索約需1~2年时间。临床实验研究发现:以地塞米松对血11羟昼夜节律的抑制试验抗柯片(养阴清火)和温阳片均可对抗地塞米松对清晨分泌高峰嘚抑制作用。单味知母在第3、5明显对抗地塞米松的抑制作用温阳片虽在第5天可明显拮抗,但第7天又明显促进被抑制的血浆皮腩醇提早回升可见滋与阳中药配合激素应用的不同阶段的效应区别,抗柯片应用于激素早期使用时而温阳应在。另以动物游离为指标激素可抑淛游离脂肪酸量,而结合脂肪增多则满月脸、水牛肩、向心性肥胖出现抗柯片与激素合用,被抑制的游离脂肪酸量有所增加延迟和减輕柯兴氏症的原理显见。生地清热养阴知母滋肾清火,甘草有类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三药合用养阴清火力量明显,在抽戒激素、防止柯兴氏症是有效的

主治: 湿热证。常见胃炎、、肺炎、肝炎、、尿路感染、中风、心绞痛、癌症手术后、化疗中包括服抗菌素、、过食油腻等出现的黄腻苔。

对黄腻苔西医束手无药。中药清热燥湿效果显着古有二妙散,系苍术、黄柏组成盖苍术燥湿健脾,黄柏清热燥湿统治湿热诸证。加牛膝名牛膝引药下行,故治以,或如火烙之热再加米仁名,以米仁清热作用佳,故主治湿热下注的两足麻痿肿痛等三妙丸、四妙丸均偏于,临床除肠炎、尿路感染引起湿热为下焦外大多湿热证多在,故以四妙丸去米仁加砂仁、蔻仁,砂仁化湿温中,蔻仁燥湿健脾、温痿鉴於砂仁、蔻仁均辛温,而单味黄柏清热力量不够故再加黄连清热燥湿,以组成六妙汤统治Φ。

若苔白腻或黑腻当属者可依、干姜、附子之序逐步加味,且不必减黄柏、黄连以相反相成,亦谓反佐之意若黄腻苔伴舌胖边有齒印当属气虚湿热证,亦依茯苓、白术、党参之序逐步加味但不用黄芪,恐有助湿之虞若黄腻苔伴舌红中裂当属,可选用南沙参、黄精、玄参、生地等药绝不用熟地,亦虑其助湿助热之弊气虚湿热证、阴虚湿热证一俟湿热减少,则加重补气药或药以治其本

主治: 中氣下陷引起的内脏下垂(胃下垂、肾下垂、肝下垂、脱肛、子宫下垂、等);心肺功能不全者(、等)。以舌淡胖、边有齿印者为指标

在补气中曆代有名的升举的补气方有《》的,《》的升陷汤等4张对比这4方药物组成,均有黄芪除升陷汤余3方再有党参、白术、甘草等补气药。補中益气汤及升陷汤均有升麻、柴胡等升阳药举元煎仅升麻、仅柴胡。四君子汤及其类方治气虚而补中益气汤治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湯内虽有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等补气药但必配伍升麻、柴胡等升提阳气,这是二方之区别实实,在有升麻、柴胡的制剂中对动粅作用明显,而去掉升麻、柴胡时其作用减弱,且不持久;单用升麻、柴胡则无作用由此可见升麻、柴胡能增强补气药作用强度,似囿尤以肠方面更为突出。故治中气下陷证必以补气药配伍升麻、柴胡等升阳药另发现补中益气汤小量使收缩力增强,过量则起抑制作鼡;当肠管蠕动亢进时呈抑制作用使之蠕动减慢、张力降低,而肠管处于抑制状态时则使之蠕动增强,显示出其调节作用而其中升麻能未孕子宫、膀胱、肠肌松弛及麻痹。柴胡可加强收缩故升坠汤取黄芪、党参、甘草配伍升麻、柴胡。为加强升提作用故选枳壳一藥。中医认为枳壳有、消积、泻痰、除痿等功效但经药理研究发现:对胃肠平滑肌有兴奋和抑制双相调节作用,能使肠运动收缩规律而囿力; 可兴奋子宫使子宫收缩有力、紧张性加强; 对心血管有收缩作用,且升高血压但低浓度使蛙心收缩增强,高浓度则减弱又显雙相调节作用。临床使用升坠汤确取得良好疗效

摘要:要避免攻补思维的主观性,看到了攻补思维的不定性才能追求攻补思维的针对性。针对性顾名思义即是有目的正确地使用攻法与攻是针对实证而言,补即针对而言癌症与某些客观指标有密切关系,因此在使用攻法与补法时不但从传统中医的证候上看到变化,而且应该着重观察某些相差的客观指标的变化

癌症中占一半左右,因此攻补兼顾应昰主要治疗方法。在癌症综合治疗中手术、放疗、化疗等既以攻为主,则中药以补来配合这已为人们所接受,不同病人对手术、放疗、化疗有不同反应那是否应先了解一下病人的免疫、血液高凝、内分泌等功能紊乱情况,若偏低者用中药扶正,免疫治疗再用手术、放疗、化疗等攻法,或同时使用以提高疗效,减少副反应在癌症中,既要看到癌肿更要看到正气;既要在手术、放疗、化疗、免疫、中医药各种治疗中摸索提高疗效,更要在综合治疗中打有计划的仗针对性地安排攻或补的措施。其结果不但对还对中西医结合防治癌症有重大意义。

8.2 中医方剂的创造

摘要:中医方剂根据组成是单味还是多味药命名和复方是从单方发展而来,它更能适合复情的需要中医复方虽由几种单味药组成。但其作用绝不能简单地用其组成药物的一作用来解释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综合效应,故称为综合作用方剂的综合作用,就是各味药在配伍之后所产生的“合力”而不是单是各组成药物的作用简单加减。所以说复方的研究是复杂的但咜较接近中医的临床实际。

鱼鸭汤是在麻杏石甘汤治疗基础上摸索出来的其抗菌消炎力较强,为近人王药雨所创制试治病取得良效。穩压汤系参照、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栲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陈健民男,汉族上海市人,生于1941年8月现任上海医科大学华山教授。1965年畢业于上海院(现为上海大学)医疗系本科同年分配到上海第一院(现为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工作至今。现任医学委员会委员、上海学會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肿瘤杂志》编委曾任上海医科大学教研室教学秘书、上海医学辩证法学会理事、上海市静安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7年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批准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研究班指导老师 卅余年的治学格言是博采众长、一专多能、见难而上;医哲求索、中西结合、融汇贯通。临床擅长肿瘤病及等疑难杂症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尤以青、舌脉异常等诊断忣、培本等治疗见长。1974年起发表90余篇、医学译文12篇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8次,递交论文10篇自制芎龙汤对癌症、心、、、、等高粘状態有所改善;对癌症、病等紊乱有所调整;地冬对、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小叶增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病有所;对黄腻诸病证有清热;升坠汤对下垂等有升提;抗柯片对长期使用者有抽戒疗效。临床行医准则是诊断病证明确、指标客观可靠、治疗简明有效另对、有所研究,“略论晋唐时期医学家的哲学观”刊登于《复旦学报》1985年第6期后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哲学史》月刊所选汇。对近代洺中医生平及学术思想研究发表论文数篇

任上海医科大学中医教研室教学秘书10余年,对教研室建设呕尽面对西医院校学生、西学课堂敎学甚获好评。主编教材、《中西医结合学》、等5种发表教学论文5篇,专著9种至今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医学普及文章达200多篇。

坚持高尚1992年获欧阳街道“十佳服务明星”称号; 1994年获虹“社区服务明星”,同年获上海市民政局、老龄委、卫生局、教育局、托幼办、退管会聯合表彰并荣获“上海市1992~1993年社区服务实事”先进个人。

仁字系人与二所组成此二即指医生和二人,可见没有医生就无患者没有患鍺就无医生,医生就是医生和患者二个人之间不可分割、密切相间的过程。因此无论是中国古代中的,还是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论均說明:医本仁术的哲学性、性和现实性的正确与重要患者生病找医生天经地义,患者对医生的救死扶伤的成功抱着极大的希望、感谢甚至终生难忘。可是医生给患者治好了病绝对离不开患者的密切配合;医生的技术不断提高绝对离不开给患者治病的实践包括成功的经驗和失败的教训,因此个别医生的思想观点不可取,要感谢广大患者给你的机会;爱病不爱人爱人不爱病,追逐名与利等均是不符匼医生这一高尚职业的,相反要、无欲无求、一心赴救(语)因此,作为医生的我自立的座右铭为:患者、精勤不倦;

旧的只是使医生仅仅停留在患者的病理状态上,而新的“医学――一-社会”医学模式使医生的扩大到患者的状态,以及围绕患者的上因此,在卅余年的臨床实践中除了坚持新的医学模式,更继承中医学传统的、致病学说对患者,特别对癌症患者强调三三制:即三分之一为医生; 三分之┅为患者及其家属的; 三分之一为患者的休息、、锻练和工作患者在刚得病时、怀疑、紧张较为多见; 病期稍长而不见好转则多见忧虑、期待、失望;晚期者则、无助、遗弃等,这些不良心理状态实是疾病的极大障碍不良心理状态亦必然会导致休息、营养、锻练和工作嘚手段受阻,绝对无助疾病的恢复这在癌症患者为常见。因此在初诊时必须万分强调三三制;每次治疗同时仍须时时强调三三制,即关心其休息、营养、锻练和工作情况。大量医疗实践证明:重视后两个三分之一并取得效果前三分之一的药物治疗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莋用。医本仁术中“仁”字为医生与患者两人的合作析患者中“患”字系“串”字与“心”字所组成,而串字表示医生与患者两人的口鼡“|”连结起来因此患字是医生和患者必须心心相通,团结一起才能在与疾病作斗争中取得最后胜利。

医学虽属范畴但与哲学息息楿通。从医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来看哲学的深深烙印根本无法抹去。如历经3千年的中国医学理论就是在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影響与指导下形成的,成书于先秦两汉的《》中阴阳学说、、学说、、等等,所包含的天人合一的理论即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哲学思想嘚渗透、参与和融合。在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影响下的中医理论必然反映出其、辩证观与观的特征现代医学又称西医虽然其历史仅5百余年,但的应用特别在机械唯物论的哲学思想指导下迅猛发展。尤其在近百年借助各种不断创新的仪器设备对人类疾病的研究提高更快,、定位、定量已深入到水平尽管治疗远远跟不上诊断水平,但其日新月异的变化是中医学无法比拟的因此,究其哲学特征是强调个体重视,实验以辨病为目的。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虽然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但总不能与当代科学的唯物辩证法相比。西醫的血液系统、系统、说、分子学说等虽已逐步摆脱机械唯物论的束缚向整体观、系统观迈进,但与中医的哲学特征还有一段差距当玳医学同样需要哲学思想的指导,这个哲学必然是唯物辩证法因此,必须以唯物辩证法来推动中医学、包括中西医学的边缘学科,中覀医结合学的发展既重视整体,又注意个体;既重视又注意微观;既重视,又注意辨病;既重视经验又注意实验等等,应该是唯物辯证法运用於当代医学的具体体现因此,自觉用唯物辩证法来指导是自己毕生医疗实践的追求。

悉心服务病人以唯物辩证法为武器,还必须有与之匹配的医病思路与30余年医疗实践中总结为三要:病证诊断要明确,客观指标要可靠简明治疗要有效。病证诊断要明确覀医靠先进仪器设备诊断疾病,但有时难免因此,对癌症不能仅仅停留在临床诊断应千方百计明确病理诊断。即使非癌症同样需要明確何病不能因为是中医而忽略辨病。中医的一方一药均为中医病证所设因此,不通过望问闻切后进行辩证并确定证的类型是无法或鈈应处方的。常有人求治癌方但如者单有红、青紫舌之分,有黄、之别治疗清热或活血,或不见病人,不辨证如何选择方药。因此西医任一个病,特别包括癌症的以一病一方的是无法取得的。创造条件任何一个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必会伴随着证的变化,證不变效方不变证变方药亦要变,因此证的复杂性、多,对中医辨证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中西医结合实践中提出,是对中医证的发展囷创新总之,不但要尽早明确西医病的诊断同时不断提高中医辨证水平,反辨病与辨证有机的、合理的结合起来才能在临床治疗中取得满效。客观指标要可靠指标一般指西医诊断的手段,通过血液、尿、粪、景象、等取得的从种种仪器上得出数字、照片、等静止指标,来属何型以及病的及。因此明确诊断某一个病及其变化,指标是重要的如临床治疗中,患者即使经过治疗基本恢复但还必須由胸片证实是否完全;者虽然已消失,但亦必须看尿检是否正常不然仅满足于症状的消失,留下隐患之后必然复发。我国30余年中西醫结合科研成果中均可见到指标的重要性,如与三条轴的有关指标;与血液流变性、以及扶正培本法与功能等联系,均已得到公认癌症同样如此,沈某某1987年患右肺中叶3×4cm肿瘤丁×患手术已20余年,但经证实有复发两人均极度虚弱,明显恶液质无法再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服几个月后症状大为改善,能独自生活沈某某还去居委会协助工作。10余年中每年CT复查沈××的肺部肿瘤和丁×的脑部灶均依然存在。这种生存期延长、生存质量提高但肿瘤无任何变化的中西医结合新现象----带癌生存,亦突出了客观指标的重要性指标不仅僅指西医,中医亦有客观指标如癌症防治中,舌象中青紫舌、舌脉曲张已引起人们极大重视青紫舌对癌症初筛、辅助诊断、判断预后、指导治疗等具有极高价值的指标。当然指标必须可靠指标时条件,如试剂、温度、仪器灵敏性以及每项指标有其证和局限性等,均會影响其可靠性不可不察; 至于中医指标的不定性、多变性,难以定量、定位还有待继续研究。特别强调的是结合中西医各自指标的長处弥补各自短处,才能提高客观指标的可靠性简明治疗要有效。治疗要简明简明不是简单而是指思路清晰、方法正确。有效当然昰指取得满意疗效但临床所见难尽人意,如一旦得了癌症病人及其家属首先是寻找种种抗癌药物,只要市场上有的报纸上登的,电視里放的听旁人介绍的,均采用“拿来主义”不论路多远。均是癌症治疗中的误区目前虽然尚未攻克癌症,但近40年的癌症中西医结匼的实践证明已有长足的进步,特别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已被国所公认当然中西医结合绝不是简单地中药加西药,必须认识到中西医各囿所长各有所短,如何取长补短有机结合是必须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如激素是西医不少疑难病治疗的王牌,其迅速控制病情发展、惡化是其长处但其严重的一柯兴氏症是其短处,而以中医补火的中药配合治疗常常可以减少激素副反应,并且巩固其疗效以手术、放疗、化疗来消除肿瘤,这是西医治疗癌症的指导思想注射于局部,消除癌灶是其长处,但手术、化疗和放疗的毒副反应如道,抑淛免疫功能紊乱等,均给病人带来不少痛苦是其短处。中药抑制癌细胞较弱可是中医重视整体,重视这一重视调整失衡,更有大量的中药可供选用是其优势因此,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正确辨证思路应该在手术、化疗、放疗等同时,辨证地运用中药并制定具體的取长补短、的方案和方法,才能达到简明而有效的目的

“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3年,才知天下无方可用”可谓自巳刚从医校毕业后工作头几年的真实写照。卅余年的医疗实践深深体会到:无书本知识是不行的但单书本知识是不够的,书本知识只有通过医疗实践的应用才能转化为真正的知识。中医辨证是其但书本上典型的证在临证中很少遇到,多、夹杂证因此,代表方的应用必须化裁多样性的证更具有多变性,证变治必须变方药当然更要加减,正确的辨证丝丝入扣地辨证实是不易。身处西医力量极强的華山医院遇到种种疑难杂症,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更是一个广阔需不断摸索的课题旧的病种尚未攻克,新嘚病种又不断涌现识病的要求接踵而来,真应接不暇活到老、学到老,实践到老医无止境,正如古人曰:“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一)中西医结合癌症当前仍需手术、放疗、化疗、生物及中医中药等综合治疗,单打一疗效必差对众多的早、实体瘤,包括部汾晚期者应力争尽早通过手术来消灭占80~90%的癌细胞,再依靠放疗、化疗来消灭残余的癌细胞当然同时以生物免疫治疗及中医中药扶助正气,以防手术、化疗、放疗等“敌我不分”的毒副反应的鉴于癌症进展迅速,任何延迟与顾虑均不可取因此,应该在一开始进行癌症治疗时即应制定一个中西医结合的最佳治疗方案,以尽量减少病人痛苦挽救病人。

(二)攻补兼施攻即祛邪,对癌症而言即消灭或抑制癌细胞;补即扶正对病人而言即扶助正气,包括机体各项正常生理功能如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系统,以及心、肺、肾、消化等功能手术、放疗、化疗等以攻邪见长,而生物免疫治疗及中医中药以扶正为优当然这种攻补观点绝不是绝对的,如手术、放疗、化疗等切除或缩小癌块改善了机体进一步恶化的功能紊乱,可谓“邪击正即安”而生物免疫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通过扶正或調节紊乱的免疫功能,以防止癌细胞“死灰得燃”即“扶正以祛邪”。必须强调的在这5种癌症治疗手段中中医中药的攻补观点及方法哽为丰富多彩。如法、法、法、等均是祛邪之法而扶正则是扶正之法。在癌症中西医综合治疗中如见则可选用半枝连、等清热解毒中藥;全身情况尚可但见变化不大可选用蛇六谷、、南星、等化痰软坚中药;在见有青紫舌及舌脉异常或血液高粘状态的癌症者中,可选用、、等活血化瘀中药;癌症患者出现免疫功能紊乱状态则可选用、生地、等补益中药可见,中医中药虽以扶正为优但其祛邪之功亦极其突出。

(三)随病加减西医辨病、中医辨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亦是中西医结合一个重要内容中医治疗癌症当然要强调,一病一方是无法取得满意疗效的但是虽均具有的肝癌、、等,在选用活血化瘀为主方即“异病同治”的同时,还需“同中求异”即对肝癌、气;對肺癌配伍补、养;对贲门癌配伍降、养等。以使中药处方更完善、更灵活、更具针对性这对提高疗效极为关键、至关重要。

(一)宜通血液高粘及则是西医对、发病的二个重要与病理,而中医认为气血逆拂是及中风的主要目前临床使用已廿余年的中药即是这中西医结合嘚产物,至今不衰鉴于卅余年以活血化瘀法改善癌症血液高粘状态取得有效经验。对同时具有血液高粘状态的心脑血管病特别见有青紫舌和舌脉异常时,必用活血化瘀法为君丹参一味功同四物,但仅停留在一病一药是不够的

(二)气阴宜补。气血间辨证关系众所周知氣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则血瘀;在心脑血管病中,少滞血瘀而多见气虚血滞,前者犹如道路车子众多无法加速奔驰;而后者路宽车疏,只是老爷车无法加速疾驰因此,对心脑血管病必须在活血化瘀同时配伍大量药,如黄芪、等极为必要中医理论叒认为气生血,则亦易不足故在补气同时不忘,生地、、之类

(三)宜除。心脑血管病虽然病变在心、脑但其影响必波及,心脑发病时必会影响到脾胃的生理升降功能因此,临床常见舌苔厚黄腻的候对此必须选用清热燥湿中药,如、、、半夏等配伍活血化瘀、补气養阴药,当然首先重用清热燥湿药,一俟苔化才可加多加重补气养阴药。

(一)病理定法肾病包括急、、IgA、、急等。各病病理大哆已明特别及增殖已被电镜所证实。、、等是治疗肾病主要药物为进一步提高疗效,中医中药参与治疗已成为热点肾病属中医范畴,有治肺、治脾、治肾之说但仅满足中医证型几乎难以提高疗效。因此基于肾病各病病理及所用西药,如何选用与之取长补短的中药昰值得探索的课题如系引发,常用及对症处理加用清肺利水中药后,效果有所提高;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与肾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量夶且时间长,其副反应柯兴氏症亦在所难免尽早地使用养阴清火的生地、、等,不但可大大延迟的出现且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量及时间;IgA肾炎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存在,常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与细胞合并免疫抑制治疗补气养阴的地黄汤(黄芪、生地、黄精等)及活血化瘀的芎龙汤(川芎、、牛膝等)均有调节免疫功能紊乱的良好功效;慢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与肾病综合症均見到血液高粘状态,、等活血中药的作用虽不及、解聚剂、剂等但安全得多是其优点。

(二)补肾为基肾病中医治疗虽有清肺、、补肾三夶法,但又必须配合、泻火、利水、化湿、活血等补肾法是肾病的各型或各期中,使用最基本的治法补肾法中应是,尽管中为由於熟地较滋腻,有呆胃之弊而生地黄有之功,故临床常以生地黄为补肾之六味地黄丸为补肾主方这已被公认,而其类方更常被肾病所选鼡如常用于,常用于常用于常用于泛滥证,常用于脾补肾的君药为生地黄或熟地黄,说明以补阴(血)为主即使要,如、、、等仍须以为基,故附桂八味丸或即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附子、肉桂所组成这亦是阴阳学说中,及的理论指导

(三)重用黄芪。肾病嘚免疫功能紊乱是确切无疑的人体免疫功能分与免疫两类。肾病免疫功能紊乱的研究大多反映体液免疫方面如G、A,以及在参与下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癌症免疫功能研究中发现: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两者间亦存在着对立统一现象癌症绝不仅仅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丅,早、中期体液免疫亦可亢进而晚期亦陷入低下水平。两者间亦存在互相消长关系实验资料证明:自制地黄汤及芎龙汤在扶助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亦会抑制亢进的体液免疫如免疫球蛋白及其免疫复合物。尽管肾病研究细胞免疫功能不多但黄芪临床使用极多,量亦不小之所以取得疗效,应该认为黄芪类似样作用是通过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而达到的。

(一)保肝为先慢性肝病均由肝炎诸后迁延而成。与肾病不同慢性肝病的基本病理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因此重点保护肝细胞免遭病毒侵袭应居治疗慢性肝病首位。实验室得知、、咁草等均有此作用依中医理论,柴胡疏肝气为,枸杞子之阴甘草解诸毒。中医传统与西医研究特相近也

(二)化瘀随所。慢性肝病的症状与体征如肝脾肿大、胁部、、、肝掌、腹部等,中医辨证均属为患加上青紫舌、舌脉异常不在少数,以及门脉高压、血液高粘、等更是使用指征活血化瘀药可分三类:活血药川芎、丹参、延胡索等; 化瘀药、、牛膝、等;化瘀、、参、等。中医理论更有“瘀血不詓新血不生”之说,因此担心肝病,特别慢性肝病使用活血化瘀药会引起倾向是不必要的临床常选用三棱、莪术、牛膝、延胡索等活血化瘀药,至今未见有出血的副反应有人认为活血抗凝、化瘀相似纤溶,这西医结合的思路值得进一步研究

(三)气阴双育。“见肝之疒当先实脾”,说明治疗肝病健脾补气不可缺少即所谓“扶土抑木法”。党参、黄芪、、等均可选用经实验室及临床证实,不少补氣药可以提高机体低下的细胞免疫功能对慢性肝病极其合适。、血属阴者当归、、等,补阴者、等当然,在舌苔厚黄腻即湿热较甚时,暂黄芪、鳖甲等滋腻之品先以苍术、之类祛除湿热,俟苔净即又加用黄芪、鳖甲之类

(一)辨病定证。的发病率目前已远远高于病特别通过胃镜,慢性胃炎又可分浅表性、性胃炎病理镜检又可见到肠化生、不典型增生或异型间变,加上螺旋不典型增生者已属癌湔病变。返流性胃炎口炎症以及者均为常见。因此在明确诊断后再依中医辩证方法定证,如浅表性胃炎较轻多见;萎缩性胃炎气,洏气虚甚于;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多见; 胃下垂则多见; 胆汁返流性胃炎除治胃外必须清火; 吻合口炎症常湿热为患等等。当然这并是凅定一病一证,临床千变万化均有兼证,或气滞、或血瘀、或湿恋、或热扰治疗选方用药必须兼顾。

(二)四君加味慢性胃病病久必虚,此虚为也当以为主方。与六味地黄丸一样四君子汤类方众多。、、、等均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味为治浅表性胃炎常用;常用于胃丅垂的。分析其组成即补气药(加黄芪)配伍、柴胡、升阳药等;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黄芪,亦是补气药(黄芪)配伍、等温中药;常用于胃肠功能不足的即补气药加、等化湿药;即使治疗的亦可看作四君子汤加附子、干姜等温阳药。多年验案证实四君加味是治慢性胃病主方

(三)补中宜通。四君子汤为补气主方但胃气宜降、宜升,离不开通之药有、等。之药有、苏梗等升提之药有升麻、柴胡等,慢性胃病中均不可少通的第二个含义即脾虚之外还兼有、热扰、血瘀等邪,湿阻之药有丹参、亦芍等慢性胃病实是多见,治疗必须分清标夲轻重缓急补通兼顾,一般先、热、瘀之邪以通再议补虚,如邪不重则补通平分秋色即使无邪单以补虚为主,亦宜加一些理气之药

(一)虚人受邪。假如老年性中医辨证为那么一些常容易,发病时间长于一般人且又易延及、肺部,引发、肺炎虽经及对症处理,但與恢复时间亦长于常人特别突出的是每年总要发病1次,甚至更多这类人被称为呼吸道易感者,相应于中医的虚人感冒

(二)虚在气阴。虛人感冒中医有两方:专治气虚感冒以补气配伍苏叶、等;专治阴虚感冒,以养阴配伍、等解表药临床虽有单纯气虚、单纯,但以居哆因此在急性发作期虽以清热、、、等为主,但仍须加1味补气阴之药随着逐步退却,则亦逐步加重补气阴之药当然在缓解期当以补氣养阴为主,少佐肃肺之品并坚持服药一段时间,以避免再发

(三)平时补肾。曾对数十例呼吸道易感者缓解期时测定其血中细胞免疫功能大多偏低,而给予再测细胞免疫功能均有提高。这一实验室结论证实了中医对肺与肾的理论的正确: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当然亦包括肺之精;临床上慢性中医辨证确实多见、。因此在使用党参、黄芪以补气。、麦冬以养阴之时配伍一些补肾药极为必要,如生地、熟地、仙灵脾、肉苁蓉等

(一)重用生地。是一种性、免疫复合体病常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特别是和有多种,特别是是本病的特征性标志。是一种以(包括滑膜、软骨、、及骨胳)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临床多表现为游走性、对称性、僵硬、肿大、等。阳性免疫球蛋白异常。此两种病中医辨证虽有多种证型但多以生地为君,盖生地、养阴可配伍、息风、清热、、活血、养阴、温阳、散寒等各类中药。因此临床控制症状及体征效果明显。从肾的研究中发现:生地有保护免疫皮质激素的抑淛而胸腺正是产生T细胞的主要器官,因此生地可能有维护与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细胞免疫功能与体液免疫功能两者间系相反相成的关系,通过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来抑制亢进的体液免疫功能可能是生地有效的机理所在。

(二)次用黄芪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均系患疒日久的慢性病,其虽有热、风、湿、瘀等种种征候但气阴不足的正虚必显,故治必须邪正兼顾不扶正单祛邪效必不显。因此生地養阴、黄芪补气必重用,并自始至终使用黄芪,只要不厚腻用之无碍若舌苔厚腻选用燥湿药祛之,理研究得知:黄芪有类干扰素样作鼡扶助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可作肯定。

(三)佐使化瘀上两病中医辨证气阴两虚,加上病日久其血必瘀,所谓久病入络瘀热交阻。因此化瘀药常用丹参、川芎、、延胡索、、茜草、、桃仁、、三棱、莪术等。在肾中活血化瘀药常作为免疫抑制剂使用。在癌症治疗中洎制芎龙汤不但可抑制免疫复合物,亦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作用上两病如测其血液流变性,其血液高粘状态亦较严重因此,使用活血囮瘀药实属必要

(一)阴阳。古希腊名医主张液学说:、、急躁质、质古印度名医苏斯拉他主张三体液论:人体系由气、胆、痰三种原质組成。古印度佛教医学又提出四原素:即地、水、火、结而成身。《黄帝内经··篇》“天地之间,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故五五”“先立五形金木土,别其,异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主张五形各分五色。俄国各医则以类型分成?种体质。临床所见应是有病者居哆但不少人并无西医所检查出的病症,即所谓亚健康者从中医脉舌所察,结合或见气虚、阳虚;或阴虚、;或见热体、寒体;或湿偅、瘀阻。这些体质偏胜往往极易导致疾病丛生必要求,以中药来平衡偏胜的阴阳实为重要

(二)生活调摄。体质偏胜者极易受到周围环境众多因素的影响如生活节奏紧张,劳逸失调忽视饮食,锻练以及所谓现代病的诱因:空调、办公室综合征、疲劳综合征等等。此時虽未见病症出现但如不加注意,亚健康必向不健康转化

(三)膏方进补。冬令以膏方进补不但可用於各种慢性病对体质偏胜的亚健康鍺更为合适。膏方进补必须辨证寄希望於人参、,或现成的、等未必有效体质偏胜者必须辨血阴阳的偏胜,湿瘀的多少扶正结合祛邪才能达到纠偏目的,改善亚健康

①临床常用病症 不足:配伍、麦冬、等(加味);:配伍肉、、枸杞子等(六味地黄丸及其类方等);血虚:配伍白芍,川芎等(及其类方);服用激素副反应:配伍知母、甘草等(自制抗柯片);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诸病:配伍黄精、、黃芪、等(自制地黄汤);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病:配伍、黄芪、葛根、、柴胡等(自制地冬合剂);免疫性病如类、胶原性病、、皮肤等:偅用生地30~120g。

②使用指征苔少、舌红中裂,、免疫功能引起诸病症

③。湿重即苔厚腻者采用误用后助湿呆胃;脾虚甚者即胖、齿痕奣显者不用,需用则配伍、扁豆、白术之类否则可引起、 。

④一般30克,类风关、胶原性病、牛皮癣等可逐步从60g 90g增至120g,病情一但控制則从120g 90g 60g减到30g。

⑤按语经参与肾的研究科研工作,得知生地与合用可改善一一轴被激素抑制的保护作用,除血11羟、ACTH、尿17一羟、尿17一酮的减少有所缓解另上腺、、垂体、胸腺等重量均照组(单用地塞米松)有所增加。说明其有改善内分泌、免疫(胸腺为T生发区)紊乱的作用

①临床常用病症。:配、、等();:配当归();:配、、等; 血粘度偏高诸病症:配葛根、地龙、延胡索、牛膝等(自制芎龙汤);脑部腫瘤:配蛇六谷、黄芪等(自制芎龙汤加味)

②使用指征。青紫舌、舌脉异常者;血粘度偏高者上二项中见一项者必使用。

③禁忌非血瘀鍺,有出血倾向舌非青紫色或舌脉不异常者,一般不用或仅用3克。目前常用15~30g量虽大未见出血副反应。

④剂量3~30g。常用15~30g

⑤按語。经药理实验得知:川芎小量收缩血管大量扩张血管;小量收缩、大量扩张子宫。含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性、以及故对血液高粘状态妀善有益。临床川芎用至15~30g效果显著。

①临床常用病症、里已:配伍柴胡、羌活、黄芩、等();:配伍黄连、黄芩等();板滞(哆见、肥大等病):配伍川芎、羌活、牛膝、黄芩、生地等;心脑血管供血不足:配伍川芎、地龙、丹参、牛膝、黄芪等(自制芎龙汤加減);微循环障碍引起:配伍川芎、黄芪、等。

②使用指征舌红津少;青紫舌、舌脉异常;血粘度偏高者。上三项见一项者即可使用

③禁忌。舌苔厚腻者一般不用若黄腻苔确需使用者须配伍苍术、黄连、黄柏等。

⑤按语葛根原有、生津、等传统功效。但近年来临床忣药理研究得知其扩张血管、增加作用肯定。故应有中医活血功效是新的进展,应充分发挥

①临床常用病症。湿阻脾胃:配伍厚扑、、甘草等();湿热:配伍黄柏();舌苔厚黄腻:配伍黄柏、黄连、牛膝、米仁、蔻仁等(自制地妙汤);目糊:配伍枸杞子、潼等

②使用指征。舌苔腻必用黄腻配,如黄柏、黄连;白腻配温中药如、附子;舌红中裂苔腻配养阴药,如生地、玄参、;边有齿印苔膩配补气药如白术、茯苓、黄精。

③禁忌舌红苔光、或无苔者不用。

④剂量10~30g。苔厚腻者必用30g

⑤按语。苍术祛风、燥湿、健脾等功效卓著但必以苔腻者为准。另含大量A、D对目疾有益。苔腻必兼黄、白、或裂纹舌、齿印舌等当配伍它法同用。

①临床常用病症:配伍白术(积术丸);内脏下垂:配伍黄芪、党参、升麻、柴胡、甘草等(自制升坠汤);心血管供血不足:配伍葛根、丹参、川芎等;无力:配伍;湿阻苔腻:配伍苍术、等。

②使用指征:舌淡胖;全身脏器及收缩功能下降以上二项中有一项者必使用。

③禁忌┅般情况均可使用,尚未见任何副反应

④剂量。10~30g指征中有一项者可用至30g。

⑤按语经药理得知,枳壳对胃、子宫、心血管等有较好嘚收缩作用故对胃下垂、、、、、肝下垂等,包括疲劳过度消化不力,等均有较好疗效。

⒈“癌症血液高粘状态和活血化瘀治疗”榮获1986年全国第一届中青年学术交流会(肿瘤)奖

⒉“癌症患者”获1990年上海医科大学科技成果奖。

⒊“癌症患者血瘀证和血液流变性”获1991姩上海医科大学科技成果奖

⒋“攻补兼施治癌症,中西医配合有优势”、“医学科普作品决不是小文章”、“癌症治疗中的新现象--带癌苼成”等5篇荣获全国中医学科普奖

案一、丁×,男58岁,工人

初诊:91年4月23日。68年4月因脑瘤手术术疗。90年10月因颈项板滞,行走不便等行CT示:原发灶处有肿瘤残余,疑脑瘤复发红中裂,脉弦治宜补气活血,补肾养阴

参芪活血,六味地黄丸

复诊:1991年10月8日。诉药后情況好转仅觉后枕,能独自1人来诊CT复查示:与1年前CT片相比无变化。舌暗红苔薄黄,脉强治宜活血化瘀,化痰软坚芎龙汤加减。

1992年6月30ㄖ天阴则,以后枕为甚舌红中裂,脉弦治宜活血化瘀,息风止痛

1992年10月27日。服芎龙汤加减1年整体情况进一步好转,舌红中裂脉弦。测血为79.7oumg

胶囊,每次1粒每日2次。

1993年1月5日服胡萝卜素胶囊两月余,胃纳增加精神转振。苔薄白脉弦。复测血SOD为86.12umg

胡萝卜素胶囊,每次1粒每日2次。芎龙合剂20ml,每日3次

1993年12月21日。自觉症状不重病情。复查CT片示:肿瘤残余与1991年10月8日CT片相比无甚变化。

按:脑瘤用手术切除较难彻底复发率较高,故脑瘤术后必须再放疗及化疗本例1968年虽经手术、放疗,但术后22年在原发灶又见复发无法再手术,只得求助于中医中药蛇六谷为化痰软坚药,与南星、同一科属功效类似。经数十年临床使用对头颈部肿瘤作用较好。芎龙汤对降低增加脑部血容量,扩张脑部血管有利于增加人体正气,而改善全身情况

SOD又称,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清除剂现知体内氧自由基过哆,会产生一系列反应而肿瘤、心脑血管病,愚型症等,均与氧自由基增高有关曾统计癌症56例,非癌疾病74例共130例,其SOD活力均低于囸常人组对48例癌症使用,服药前SOD均值为67.08/10.76umg服药后上升到72.27/9.80umg,P<0.01有极显著差异。本例服用天然胡萝卜素胶囊两个月同时停用其它中覀药物,SOD亦有所上升清除体内有害的氧自由基,可能是本例症状改善病情稳定,“带癌生存”3年余的原因之一

案二、王××,女,65歲,工人

初诊:1997年5月29日。1994年11月1日因甲状腺手术术后化疗10次,放疗30次化疗期间肝功能异常,经保肝治疗好转;面部发病2个半治疗而愈目前测血TT332.0,TT465<0.05,FT37.9FT414.5,r- 0.7因至今仍嘶哑,舌红中裂舌脉曲张,脉弦治宜补气化瘀,佐以软坚养阴

复诊:1997年8月7日。目糊,痛偏高,舌红舌脉曲张,脉弦治宜清火活血。

1998年5月9日血压仍偏高,口干。复查肝功能诸指标均正常肝、胆、脾、肾、胰及后等B超均正常,胸片见两肺纹增多右中上肺微密影(可能系放疗所致)。治宜佐以补气。

1998年11月25日甲状腺淋巴肉瘤术后4年,病情稳定时值冬令,改服膏方

1999年2月3日。复查血CEA3.7TT3 1.5,TT4 54.1H-TSH17.4。TGA57MCA48。耳鸣,目糊血压偏高。舌红体胖舌脉稍粗,脉强

按:本例初诊时已是手术后二年半,加上化疗、放疗较为全面故测血甲状腺诸激素均属正常,病情稳定但仍不少,故予中药调理辨证为气阴不足,瘀血为患故以党参、黄芪补气,玄参、白芍养阴川芎、、牛膝活血。因有高血压史明显,故原法仩加龙胆草、黄芩、天麻、钩藤、珍珠母、牡蛎等药病情稳定,证候改善

案三、叶某某,1936年生退休工程师。

初诊:1995年3月18日1987年4月28日洇左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而手术,11尺均无转移术后未化疗、放疗。服二年后停服日前自感右半身寒冷,右无,无胸片见右肺丅叶有4.8cm占位。给予胸部CT片确诊舌红、舌脉曲张、脉弦。证属治宜养阴化瘀。

复诊:1995年4月20日经CT片证实右肺下叶占位而手术,疒理为转移癌术后化疗,服三苯氧胺中药原方加减。

1995年11月2日化疗6次已结束。汗多周围血下降,舌紫暗脉强。宜活血化瘀并测血免疫功能,LC0.9;NBT0.52%;NK27.2%;C3 1.65;CPM10023.9;GI94.4%大多属低值。

1996年2月27日不适,、失眠、舌暗红、脉细复测血免疫功能:LC5.44;NBT0.425;NK23.4;C3 1.52CPM10748.5;GI95.7%。相比无变化仍处低值水平。

1996年10月28日CT片复查见转移灶而行右上肺转移灶切除。

1996年12月21日术后恢复尚可。痰多纳差,舌暗红苔黄腻舌脉曲张,脉弦以清热燥湿、活血化瘀。

1997年9月4日、1997年12月8日、1998年5月13日分别胸片、胸部CT片复查均属正常

按:早期癌虽经手术切除,但转移、复发仍不少见至今已见术后1至2年内复发者数例,并有2例术后8年后转移本唎亦系早期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术后8年转移到肺部的。为何早期癌术后亦会转移呢理由有三:早期癌尽管手术切除了原发灶,淋巴結虽无癌细胞但血液中,中必有残余的癌细胞因此必须以化疗放疗、生物免疫治疗,特别须中医中药治疗本例8年前早期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手术后,仅服三苯氧胺2年未经任何治疗;癌症和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虽然手术切除了原发灶但其免疫功能紊乱仍须积极调整,而生物免疫治疗、中医中药均擅长於此特别中医扶正补益法能调整癌症免疫功能紊乱已获得公认。本例8年中未坚歭服用中药实为可惜从1995年11月2日检测血免疫功能亦均属低值,经活血化瘀的芎龙汤三个月后亦无提高。以至离1995年4月20日后一年半的1996年10月28日叒行肺转移灶第二次手术可以佐证;早期癌经手术后休息较短,大多一年之内即恢复工作进入患病前的工作节秦如不坚持中药调理,夲已虚弱的正气经手术创伤后未及复原又超负荷工作与生活,导致体内正气无法与残余癌细胞相抗衡而转移与复发因此,早期癌即使掱术后仍须化疗、放疗、生物免疫治疗、中医中药等综合治疗。特别中医中药须坚持服用2~3年本例自第2次肺手术后(1996年10月28日)一直坚歭中医调理已2年余,愿本例免受再转移之苦

案四、××,女,30岁,会计

初诊:1982年7月27日。1982年5月自摸左有一肿块经活检为癌。6月26日行左病理为,腋下淋巴结阳性均未见癌细胞。术后化疗已6次舌尖红、苔薄,脉弦细先予扶正为治,地黄汤主之

复诊:1982年12月28日。药后尚好化疗已结束。查血粘度:除粘度4.64及粘度1.11偏高外余4项均正常。周围血白细胞3450淋巴细胞18%,血小板数8万6千稍偏低,仍以地黄湯扶正胸片处似小。

1983年3月1日病情稳定。全血粘度3.62血浆粘度1.04,均达正常范围周围血白细胞4000,淋巴细胞24%血小板数9万9千,均上升到正常范围肺分无异常。

1984年2月14日无甚不适,但5月舌尖红,脉弦无怀孕指征。改以芎龙汤加减。

1984年2月28日月经已来,但量少祐乳有多个小结节,约0.4×0.8cm,边界清楚无压痛。胸闷咳嗽,舌红苔腻,脉弦

1985年4月16日。左术后已3年余查血粘度,周围血象、CEA等均正常胸透(一)。14.1ug%(15~25ug%为正常值)稍偏低要求成药。

每次4片,每日3次,每次4片每日3次。每次3片,每日3佽

1985年10月22日。怀孕6个月自觉良好。周围血象均正常仍以成药。肝B超弥漫性病变验血均属正常。

每次12g,每日三次六味地黄丸,烸次12g每日三次。

1986年2月25日1月18日生一女儿,重2900g查血粘度、周围血象、免疫球蛋白、血浆皮质醇均属正常。

丹参片每次4片,每日三次陸味地黄丸,每次12g每日三次。

1990年8月28日右乳结节切除后,病理为小叶增生

1999年2月23日。一般情况可女儿已14岁很健康。

按:新婚不久的少婦忽患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对她本人及其家属打击极大可喜治疗及时,尚属早期手术后进行小剂量化疗同时已服中药。本例愛人是独生子且“几房合一子”心切,在坚持服用中药3年半后根据检查结果,同意生育结果顺利产下一女,母女平安之后14年母女均较健康。另有一例20岁患早期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药治疗10年后结婚,亦顺利生育一女;一例早期患者已有一子,经手术后服中药5姩又生一女儿。但有一例中期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患者腋下淋巴结已转移,虽经手术、化疗但病情反反复复,30岁时结婚未听醫生劝告,即育一子结果产后癌症转移、恶化而亡。可见癌症患者生育间是虽非“”但是即使早期癌症患者,必须在积极治疗后病凊稳定3~5年后才可考虑。当然癌症女患者产后不要哺乳,这恐已被人们所接受

本例手术后即行化疗确十分必要。以往对周围淋巴结未見转移的早期一般术后不作化疗但仍见个别术后1~2年间转移、复发,其原因是虽未见癌细胞转移但血液循环系统中在癌细胞,如血液高粘则易形成癌栓且引起远处转移因此,早期癌症术后行预防性化疗是预防残余癌细胞转移、复发的必要治疗手段这一思路已被越来樾多的医生所接受与采用。

当然手术创伤,化疗的毒副反应使不少癌症患者痛苦不堪特别个别癌症患者化疗常半途而废。化疗又必须反应又太大,如何办同时服用中药,发挥中医调整阴阳扶正祛邪,药物众多的优势不但可减轻癌症患者的痛苦,而且坚持完成化療的疗程同样,中医中药可减少放化疗毒副反应且见增效作用,被越来越多的西医同道所采纳与接受本例术后周围血象偏低,血粘喥6项中有2项偏高经养阴补气的地黄汤治疗后得以改善(1982年12月28日1983年3月1日)。后出现闭经5月改以活血化瘀的芎龙汤加减,半月后月经即临怀孕前夕经检查,除血浆皮质醇偏低外均属正常,因要求成药故给复方胎盘片,得知怀孕后改以人参健脾丸、六味地黄丸以健脾補肾卫护、。当然怀孕时内分泌系统的调动故在产后20余天检查血象:周围血象、血粘度、免疫球蛋白、血浆皮质醇等均属正常,顺利产丅一女儿

癌症患者最怕转移。本例右乳小结节肺门小结节、肝弥漫性病变等均使人担忧乳内、肺、肝等转移,但进一步检查均排除充分发挥西医客观检查的优势是癌症中西医结合的重要内容。

案五、王××,1920年生退休医生

初诊:1993年2月6日。胸痛痰不多易感冒,皮肤癢失眠,便干舌红体胖,苔薄腻、中裂舌脉稍曲张,脉弦摄胸片,胸部CT证属气阴不足,挟瘀治宜养阴补气、清瘀。

复诊:1993年3月10日CT证实右肺中叶2.5cm占位,行手术切除病理为腺癌。

1993年6月1日术后2周即开始恢复服中药。乏力部皮肤痒,舌红、舌脉曲张脈弦,治宜养阴补气活血祛风。

1993年8月7日干结,伤口痛微咳有痰,舌红苔薄脉弦。治宜养阴补气活血。

1994年2月17日偏左头痛,右肩及两节疼痛,怕冷舌红尖尤甚,舌脉曲张已不明显脉弦。治宜养阴补气养血祛风。

1994年10月23日1994年3月8日术后一年复查胸部CT片属正瑺。不适、嗳气、舌红、脉弦。治宜养阴补气止酸。

1995年4月30日1995年3月12日术后2年,复查胸部X线平片属正常乏力,尿检有白细胞。舌紅脉弦。治宜补气

1997年3月25日。肺癌术后4年胸片复查正常。肝、胆、胰B超:有泥沙样结石治宜养阴补气,利胆排石

1997年11月11日。近8个朤因少服油腻坚持服用中药,复查B超已消失。

1999年1月2日肺癌术后近6年,纳可眠安每日上午外出访友,或去公园不觉疲劳仍坚持隔日服用一剂中药。

按:本病例肺癌手术后因病理诊断为腺癌,疗药物不故坚持中药治疗近6年,效果良好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是重視整体观,强调辩证观本例近6年来的中医治疗得到充分体现。本例手术后分析其正气为气阴不足是其基本证型而其标为瘀(1993年2月6日)、证(1993年6月1日)、上炎证(1994年10月23日)、(1995年4月30日)、胆湿热证(1997年3月25日)等侵袭,均经辨证加减而愈古训有“证不变效方不变,证变治亦变”之说是辨证论治的形象,明确阐释因此在癌症中“一病一方”、“一病一法”是不符合中医辨证观的原则,其疗效亦是可想而知的

案六、沈某某,女1914年生,工人

初诊:1987年3月24日。咳嗽、胸痛、无痰、无经胸片、分层片及胸部CT片证实:于第三肋水平有约3×4厘米块影,边界毛糙伴有分叶,拟诊右上肺周围型肺癌舌红、体胖、苔薄白,舌脉曲张脉弦。证属气阴不足兼见血瘀。治宜补氣、养阴、活血以地黄汤合芎龙汤(自拟)加减。

复诊:1988年5月31日胸片示:右肺门外方见圆形阴影,直径约2厘米右肺门阴影增大,左丅肺小片致密影肋膈角失锐,右膈如常谓右肺癌,纵膈转移可能

1989年3月8日。病程已二年病情稳定,并在居住地居委会整日协肋工作胸片与1988年5月17日片相似。

1993年9月11日自觉情况尚佳,胸片示:右肺中野见3.5×3厘米圆形块影右下肺小片状模糊影,余肺野清晰谓右肺癌、右下肺感染。胸部CT报告:3×2厘米块影谓右肺癌。

按:患者因高龄、体弱无法通过手术获取病理诊断,但通过多次胸部X片、CT片临床诊断右肺癌可成立。因不愿化疗与放疗故单纯以中医中药治疗,从1987年3月24日到1993年9月患者“带癌生存”达6年半,生存质量亦不低可以肯定中医中药的疗效。临床中晚期癌症患者以及癌症转移、复发的病例,经较长时期中医中药治疗而出现“带癌生存”现象樾来越多,这是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中的新现象

本例中医辨证清晰,正虚为气阴不足邪气仅见血瘀,无与故以地黄汤补气养阴,芎龍汤活血化瘀经研究:地黄汤可提高癌症患者体外,即提高低下的细胞免疫功能;芎龙汤一可降低癌症患者血液高粘状太(从而防止其轉移)二可提高低下的细胞免疫功能,三可见到反细胞作用为本例使用中医中药取得疗效找到科学依据。

案七、周××,男,72岁工囚。

初诊:1997年6月23日害胸痛、咳嗽数周未愈,胸片示左肺上叶占位直径约4厘米。建议先手术治疗

复诊:1997年8月14日。1997年7月7日手术术中所見:左肺上叶紧贴肺门处,4×4×3厘米肿块质硬。肺下叶近端亦可扪及2×1×1cm肿块因下叶肺内肿瘤有转移可能,不适於作肺上叶切除术、支气管成形及故肿块未切除。术后月余气急,胸痛舌红中裂,舌脉曲张脉弦。将放疗治宜养阴补气,化瘀活血

1997年10月23日。放疗後乏力胃不适,咳嗽有血丝舌暗红。体胖脉弦,仍守原法

1998年2月5日。易感冒半夜胃嘈,咽痛舌红中裂,脉弦治宜养阴补气为主。地黄汤加味

1998年9月22日。胸部CT复查示:左肺上肿块5cm且左肺内多发性转移。左胸痛、咳嗽、咯血、舌红、脉弦

1999年3月4日,胸部CT複查示:与1998年9月22日CT片相似仍守原法。

按:本例初诊时胸片显见占位故建议争取手术切除,但剖胸探查无法切除术后虽用放疗,泹疗效不佳只能使用中药。服中药19个月证候虽有所改善,亦有所增加能单独一人二周来一诊,生存质量有所提高但CT片复查肺蔀肿块并未缩小,生存期延长是典型“带癌生存”。

案八、谈××,女,56岁工人。

初诊:1997年4月7日咳嗽,气急痰稠难咯,乏力胸痛。胸片示:右肺中叶有2×3厘米、2×2厘米占位左肺下叶有2×2厘米2只占位。经胸部CT片证实经过胸会诊无法手术,放疗与化疗疗效亦難舌暗红,体胖舌脉曲张,脉弦证属,阴虚湿痰治宜补气养阴、活血化痰。

复诊:1997年9月15日咳减,痰少气亦不急,唯关节游走性疼痛大便干结。舌红苔白腻,脉弦仍以补气养阴,活便

1998年1月5日。无咳、痰少关节亦不痛,唯口干。舌红脉弦。治宜补气養阴清火通便。

1998年7月18日1998年6月26日复查胸片示:左肺下叶2×2厘米占位2枚依然,右肺中叶仅存2×3cm占位原2×2cm占位消失。近来咽痒咳嗽,有痰舌红,苔少脉弦。治仍补气养阴化痰。

1998年12月14日咳嗽依然,无痰偶而有痰。夹有血丝舌红,脉弦治宜补气养阴,止咳

1999年3朤15日。1999年3月3日复查胸片示:左肺下叶2枚占位、右肺中叶一枚占位大小与1998年6月26日胸片相似咳嗽已无,唯目糊舌红,脉弦治宜补气养阴,滋肝育肾

按:本例经胸片及CT诊断,右肺中叶占位两处左肺下叶占位两处,已属晚期手术、放疗与化疗均无法进行,只得以中醫中药治疗治疗至今已近二年,经胸片复查:左肺下叶两处占位依然存在大小无变化,右肺中叶仅存一处另一处未见,仅存一处大尛亦无变化可谓典型的“带癌生存”。晚期肺癌生存两年可谓生存期大大延长其主诉症状,即胸痛咳嗽,厚粘痰等基本消失体力與精神亦大为改善,故生存质量大有提高两肺4次占位虽然消失一处,但余下3次大小均无变化坚持中药治疗整整二年,应该认为中药直接作用癌细胞并非其长处而扶正祛邪,阴阳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才是中医中药的伏势。

案九、陶××,女,62岁工人。

初诊:1988年8月2ㄖ1988年3月14日因,黑粪大便隐血(++++),作胃及胃镜检查拟诊胃底癌。於1988年4月23日剖腹探查:术中所见肿瘤已不参切除故作胃造瘺。病理诊断:胃底低分化腺癌术后食之仍梗。舌苔腻舌脉曲张,脉弦证属血瘀湿阻,治宜活血化湿

复诊:1988年8月23日。服药22贴精鉮好转,能食粥上方出入。

上方去苍术、黄柏加三棱15g 莪术15g 鳖甲12克。

1988年12月19日胃脘疼痛较剧,泛恶涎沫血瘀胶结。治宜化痰湿止疼痛。

1989年1月31日胃脘疼痛仍剧,且有定处余症均减。改以活血化瘀。

1989年6月24日黑粪,胃脘疼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湿热瘀交阻且損正气,治宜

1990年2月26日。食水则呕较甚,无舌暗红,脉弦治宜活血化瘀,补气利水

1990年10月1日。食之不吐肿稍退。造瘘口已有两周。舌淡红苔薄,脉细治宜。

1990年10月28日便血虽止,但食之又吐造口处已阻塞。脘腹疼痛较剧于晨3时30分去世。

按:晚期癌症患者经手術剖腹探查行姑息手术不在少数。术后虽可进行化疗或放疗究以弊大于利,故大多服中药治疗剖腹探查后坚持服中药,存活两年半虽延长了生命,减轻了病痛但终以肿块增大导致恶液质而与世长辞。

目前中药治癌若不经成分提取仅取饮法10g、30g,甚至500g对癌细胞难囿直接杀伤作用。有人把、、白茱萸、等清热解毒药称为“抗癌药”这是无科学依据的,当然清热解毒中药用于癌症合并感染确有改善燚症效果但对肿块缩小作用不大。体外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的以毒攻毒类如砒、砷等植物药,、等动物药倒有一定作用,但由于均囿一定故内服限制大量,长期使用蛇六谷、半夏、南星、黄药子等化瘀较坚药,个别药物体外对癌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临床研究還不多。活血化瘀中药和扶正补益中药近30年来研究颇多前者对癌症患者血液高粘状态确有改善作用,后者对癌症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亦有調整作用但亦必须依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应用才能取效。以上中医治癌法加上化湿、利水、泻下、理气、止痛、止血等类药物,是通過调整阴阳、扶正祛邪思想指导下来治疗癌症特别与手术、化疗、放疗、生物免疫治疗相结合,使广大癌症患者在攻补结合的综合治疗Φ延存期,提高了生存质量本例亦说明单靠中药虽能对晚期癌症的严重并发症--、疼痛、腹水、出血等症候有所减轻,但肿块存在并逐漸增大以盛正虚导致生命的消失。当然中药数量众多只要坚持实践,不断探索特别发挥中西医各自长处,有机结合中晚期癌症患鍺“带癌生存”会越来越多。

案十、朱××,男,71岁研究员

初诊:1998年10月3日。因肉眼而行膀胱镜拟诊为於1997年10月28日手术切除,病理为状移荇细胞癌Ⅰ-Ⅱ级术后化疗26次。胃胀忽冷忽热,舌暗红,舌脉曲张脉弦。治宜养阴和胃清热活血。

复诊:1998年10月2日膀胱镜复查礻:膀胱内有直径约3厘米结石2枚,数枚盐服药后减少,原有萎缩性胃炎史舌暗红,舌脉曲张脉强。仍守原法佐以排石。

1999年3月13日膀胱镜复查示:未见结石。

按:膀胱癌手术后化疗灌注1年膀胱内有3厘米大小的结石2枚,其成因令人不解5个月后两枚不可能从尿路排出嘚大结石竟亦消失,令人惊奇询问负责检查的泌尿科专家,两次膀胱镜检查均无误若确有两枚3厘米大结石,且不论其成因对突然消夨作一探讨:从口直径仅1cm,排两枚3厘米大小的结石是无法直接排出的只有通过碎石、溶石后,体积小于1厘米才可能排出体外。服用中药初诊时完全依辨证论治原则处方养阴和胃、清热活血,3周后膀胱镜示有结石在原法基础上佐以金钱草、海金砂排石。金钱草及海金砂治疗胆结石及尿路结石已人所周知唯其排石、碎石、溶石的机理尚不清,但其临床疗效已被认可在养阴、理气、活血的作用下,结石嘚以消失当然,膀胱灌注化疗药物加亦起到促进排石辅助作用进一步研究中药对结石的作用是很有意义的。

案十一、魏××,男,72岁一级演员

初诊:1998年6月16日。1998年4月28日验血PSA<258(正常值<4)F-PSA156(正常值0.3~0.5)PAD14.7(正常值(3),疑1998年5月6日行放射性骨显像示:全身多处骨放射性异常增高区,尤以颈、胸、腰椎、右膝关节等处明显。1998年5月22院行穿刺术病理证实为腺癌,分化中等再行双侧节除术。1998年6月11日验血PSA下降至5.25接近正常,F-PSA0.125PAD1.9,均达正常范围术后乏力,失眠大便干结,舌暗红体胖,舌脉曲张脉弦细。证属气虚血瘀方以芎龙汤加减。

复诊:1998年12月4日药后尚好,唯口干舌红,苔少脉弦。治宜补气活血养阴生津。

1999年2月10日复查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示:颈、胸、腰椎、骨盆、右膝关节等处放射性异常增高区,与1998年5月6日相比有好转

1999年3月2日。余无所苦仅咳嗽。舌暗红体胖,脉弦仍以活血、补气、养阴、止咳为治。

按:从验血疑诊前列腺癌又穿刺得到病理证实,特别骨扫描又知骨巳转移诊断明确。行双侧后血象亦大有好转。虽然文献有切除原发灶转移灶有所改善,但本例骨转移恐亦有中药疗效的体现术后舌暗红、舌脉曲张、血瘀证存在,故以活血化瘀的芎龙汤加减治疗证候改善明显。鉴於前列腺癌常与过多有关故选用具作用的益母草、泽兰 、当归、蛇床子等药为君,以达阴阳平衡之目的临床用于前列腺肿大、增生等数例,障碍改善极其明显可见选用中药既要求对證、要一致,但又考虑其药理功能对提高临床疗效极有好处。本例虽切除多生雄激素的睾丸但肾上腺亦能产生雄激素,故以上用药思蕗应该是合适的

案十二、孙××,女,52岁,科技人员

初诊:1994年7月19日1986年因左乳头状粘液性囊手术,术后化疗六个疗程近两年双乳小叶增生。时有双侧乳房检血:AFP<20,CEA6.6CA5019,CA15-3 345ur<lCA12-5 64ur/L。舌红体胖,脉细试服自创方地冬合剂。

地冬合剂20ml一日三次。

复诊:1995年4月11日药后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偶而疼痛,左乳轻度结节感未及肿块。复血检:CA50<5CA15-3 7.0,CA12-5 9.1ur/L均在正常范围。仍服地冬合剂

按: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系多因素疾病,为激素依赖的肿瘤之一文献报导糖A15-3,CA12-5与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有明显相关性。CA15-3为糖蛋白是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的标志物之一; CA12-5是一类不均一的高分子糖蛋白,此在上皮及患此种肿瘤的妇女血清中找到虽对卵巢癌的较高,但进一步发现不少非卵巢癌的也见上升曾对17例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患者测血CA15-3、CA12-5,其均远远高於正常对照组经地冬合剂治疗6个月后,其CA15-3、CA12-5均有所下降特别CA15-3降至正常范围。说明地冬合剂确为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术后防止转移、复发的有效方药本例卵巢腺瘤术后虽已8年,但检测CA12-5CA15-3,CA50等糖蛋白仍处于高值范畴虽原发灶尚无发現复发征象,但双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小叶增生就不足为奇因卵巢与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同为性腺器官之一。故服地冬合剂后CA12-5CA15-3,CA50等糖蛋白均有所下降并均达正常范围,这对本例防止卵巢腺瘤复发控制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小叶增生显然有积极意义。

案十三、陈××,男,70岁干部

初诊:1997年2月15日。半年前因胸痛无,二次发生经同位素骨扫描发现:多发性病灶,、、、两侧也有病灶周围血IgG正常IgA、IgM偏低,但免疫电脉示IgG单株峰G1亚型K轻链。报告:符合骨髓象尿本周氏蛋白ELISA法K阳性。以马法及治疗一月后减少,胸片无新的部位周围血白细胞8000至390间流动。除胸闷外余无所苦,舌红体胖边有齿印,舌脉曲张脉弦。证属气阴不足瘀血阻滞。治宜补气滋肾、活血化瘀

复诊:1997年3月29日。经化疗与中药 单株峰已消失,但IgG、IgA、IgM仍偏低暂停化疗改用INF治疗。仍用中药上方出入。

1997年10月13日复查免疫,无单株峰出现但IgA、IgM仍偏低,IgG正常化疗巳停半年。肋骨片为无新病灶。加用干扰素治疗续服中药,上方出入

1998年2月14日。复查免疫电泳仍无单株峰出现,、均恢复正常、偏低仍用干扰素合并中药。

1998年4月4日用干扰素治疗近5月,有发热、神萎、周身不适等反应因外伤右及右胸锁关节处肿痛,摄片为舌红體胖,舌脉曲张脉弦。仍以补肾为治

1998年9月26日。昨日自觉胸骨柄部位隆起、疼痛、且有压痛摄片示:溶骨性病变。免疫电泳未见单株峰IgG、IgA均正常,IgM仍偏低仍以补气滋肾,为治强的松10毫克,一日3次服7天。

1999年3月25日药情稳定。舌红体胖,边有齒印脉弦。仍以补肾强骨补气活血。

按:容易全身性多发性骨折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主症之一本例经检血和骨髓穿刺均证实为多发性骨髓瘤,虽以化疗和强的松治疗但同时服用中药,其副反应极小且病情稳定,体现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中医辨证本例脾肾两虚,兼有瘀血以此治疗两年余,效果显著

案十四、张×,女,45岁,职员

初诊:1997年6月3日甲状腺B超示:甲状腺两叶弥漫性病变,同位素示:左葉凉结节因不愿手术,先予中药保守治疗怕热,大便干结舌暗红,边有齿印脉弦细。治宜养阴清火。

复诊:1997年9月2日腰酸,舌红,边有齿印脉弦。甲状腺B超示:多发性小结节仍以双肾,佐以清火利水

1998年6月21日。复查甲状腺B超示:多发性小结节同位素礻:正常。检血T3、T4、TSH、MCA、TGA血粘度、、血脂等均正常。尿少余无所苦。舌暗红体胖,边有齿印脉弦。仍守原法

按:甲状腺结节单个,无论是癌症、或是腺瘤均以手术为最佳方案。当然单个腺瘤经同位素检查有节、温结节、凉结节、冷结節之分,其中冷结节有恶变可能故热、温、凉等结节有暂不手术而随访观察之可能,定期复查其变化再定治疗方案;不少甲状腺病者系兩叶多发性结节切除一个最大的结节仍遗留其余结节的治疗问题。因此暂不手术或不能手术为中医中药治疗多发性结节开拓了一个广阔嘚天地本例两叶多发性小结节,虽在同位素示凉结节但可暂不手术,服用中药年余凉结节消失,多发性小结节虽存在甲状腺诸激素水平均在正常范围,故中药疗效肯定本例以养阴补气、清火为主法,生地、熟地、党参、黄芪、知母、夏枯草、莱菔子等为主药而依证加减。生地、知母或调节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激素分泌莱菔子抑制的合成,为本例治疗有效找到了其药理依据

案十五、王××,女,61岁,干部

初诊:1996年8月29日1996年7月31日因右块行手术切除,病理为右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瘤伴化生,小区上皮轻一中度不典型增生1975年患,1980年左前臂母亲患,姐姐患胃癌、肺癌术后乏力、头痛。舌暗红体胖,舌苔白腻舌脉曲张,脉弦予地冬合剂加味治之。

複诊:1996年9月5日药后尚好,唯夜尿较多舌红,体胖舌脉曲张,脉弦仍守原法。

上方去枳壳加10g。

1997年4月3日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B超示:左下见数枚2厘米强光团。左乳钼靶片示:左侧乳晕后区见一局限性密度增高区拟诊为左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小叶增生。乏力夨眠,舌红体胖,脉弦仍以地冬合剂加味。

1997年6月12日因B超左甲状腺占位,故於1997年6月3日行左甲状腺肿块切除术病理为左甲状腺滤泡型腺瘤囊性变。术后无不适舌红,苔腻脉弦。治宜养阴补气清火燥湿。

1997年7月10日因稀薄量多行,子宫B超示:子宫左前壁见一低回聲区15毫米拟诊子宫小肌瘤可能。舌红体胖,苔黄腻脉弦。治宜清热燥湿

1997年9月18日。白带减少大便干结。舌红体胖脉弦。仍以地冬合剂加味

1997年12月25日。甲状腺B超示:左叶上部见术后遗留疤痕组织左叶中部见两极低回声区5毫米大小。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B超示:左乳晕处有3毫米回声区肝B超示:轻度。舌红体胖,脉弦仍守原法。

1998年6月25日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B超示:右乳未见占位病变。甲状腺B超示:左叶小结节4×3毫米大小失眠,痛舌红,体胖苔黄腻,脉弦治宜清火燥湿。

1999年2月4日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B超礻:左乳内侧乳晕区有0.7×0.41厘米低回声区。甲状腺B超示:右叶峡部有0.35厘米低回声区左叶内有0.31厘米、0.53厘米低回声区,峡部有0.29低回声区

按:本例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瘤伴中度不典型增生是名符其实的癌前病变。癌症易感者常见於以下5种情况:有家族史;有;有癌前病变;囿免疫性疾病;有癌症史本例竟占三项,母患子宫颈癌姐姐患胃癌、肺癌;曾患腮腺混合瘤,左前臂血管瘤左乳小叶增生,左甲状腺滤泡型腺瘤囊性变子宫小肌瘤等良性肿瘤;右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瘤伴中度不典型增生属癌前病变。故是典型的癌症易感者从早預防原则出发,必须加以积极治疗而中药是最佳选择。本例自始至终以自拟地冬合剂加味治疗证候改善及均佳,但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及甲状腺B超肿块未能完全消失有待方药进一步摸索。

案十六、林××,女,49岁工人

初诊:1991年6月25日。6年前因手术近日腹部B超礻:右侧附件见42×40毫米液性,边缘规则清晰左侧附件见27×24毫米液性暗区,边缘规则拟诊双侧卵巢。体胖乏力,舌胖,质红舌脉曲张,脉弦细治宜补肾活血,

复诊:1991年10月22日。服上方加减4月复查腹部B超示:右侧液性暗区26×24mm,左侧液性暗区26×22mm有所缩小。仍守仩法

1992年1月24日。复查腹部B超示:、双侧附件均未见异常回声

按:卵巢囊肿为常见病,除巨大者一般不进行手术而药外适用药物尚无,故以中药治疗有广阔前景本例已行子宫切除术,故於补肾健脾利水法上加上活血化瘀法,4个月后囊肿有所缩小7个月后完全消失。

案十七、姜××,女,44岁工人

初诊:1997年3月2日。乙肝史数年HAA阳性、Hbe阳性、Hbc阳性。半年前GPT、GOT均稍偏高經药物治疗降至正常。但胃脘作痛、嗳气、多食更甚胁胀,不佳则重纳差,大便溏薄等服药稍有轻减,细询之中上腹痛、喜食,腹泻多在五更舌红,体胖边有齿印苔黄腻,脉弦细治宜温阳健脾、清热燥湿。

复诊:1997年4月10日腹部CT检查发现:胰头肿大,并与鄰近分界不清、粘连胰管、胆总管未见扩张,可能为后改变中上腹疼痛确与饮食、情绪有关。喜热、喜按黄腻苔已化,舌红脉弦。仍守温

1997年7月19日。大便已成形但月经未来,舌红改以。方以加减

1997年8月2日。月经仍未来下肢渐粗,面浮。舌红中裂、脉弦仍垨上方出入。

上方去郁金加仙灵脾10g 知母10克。

1997年9月13日上药服后周月经来临。但右胀痛CT示:肝右叶可能大。舌红苔黄腻,脉弦叒显,故以为治

1998年8月22日。四肢皮疹,舌红苔微黄,脉弦皮肤科诊断为。

1999年2月20日。腹部CT复查:大小、形态如常密度尚均匀,胰周围间隙清晰肝左右叶比例失调,肝裂宽大。舌红苔白腻,脉弦仍以疏肝化瘀。

按:本例诊断明确胰头肿大,并与邻近结肠汾界不清、粘连经中药治疗近1年,复查腹部CT胰头肿大已消失,胰腺大小、形态如常密度尚均匀,胰周围间隙清晰中药疗肯定。胰腺炎急性发作多与饮食有关食不慎以至,郁而化热黄腻苔是其,是其大法则示脾气受损,失其运化健脾补气、清热化湿,则属基夲治法但本例虽有黄腻苔、胁胀脘痛之,但喜按、喜食,舌胖边有齿印显见。仅健脾补气效果不佳是其必然故以附子理中汤合二妙散加减,确见显效本例有乙肝史,胆结石胰腺发炎与之有关。胁胀加重与情绪不佳极有关连可知肝失疏泄、横逆,脾胃受困诸症丛生。1997年7月19日大便已成形脘痛亦止。但月经未来此亦属肝失疏泄影响所致,故改以过期饮加减特别年近更年期,再加仙灵脾、知毋而经临收功。1997年9月13日因胆结石而肝胆湿热又显则以疏肝利胆为治而减。1998年8月22现四肢皮肤亦系肝藏血,火旺血扰所致故改犀角地黃汤加味,亦取得显效可见虽是胰腺为患,但从中医理论分析紧抓土虚木亢之环节,扶土抑木以利於胰腺恢复但1999年2月20日腹部CT示:肝脾腫大。还当击鼓再进

案十八、张××,女,62岁,工人

初诊:1998年4月5日胃脘胀痛,且有下坠感纳差,头晕乏力,腰酸胃镜示:重度萎縮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幽门螺旋杆菌(一)。证属治宜升坠汤加味。

复诊:1998年5月20日药后尚好,唯头晕失眠。上方加减

上方去葛根,加枣仁6g 合欢皮10g 灯芯3扎

1998年7月1日。腹胀苔厚腻。改以燥湿畅中六妙汤加减。

1998年7月29日药后苔化,舌胖胃脘下坠感好转。改以法仍垨升坠汤主之。

党参15g黄芪15g,甘草6g升麻10g,柴胡10g枳壳15g,木香6g黄连6g,蒲公英30g

1998年10月25日复查胃镜示:中度萎缩性胃炎,无肠化生及幽门螺旋杆菌仍守上方。

按: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加上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为胃癌病变已被公认及重视本例幽门螺旋杆菌虽為,但防止其恶变仍极重要癌症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等三原则已众所周知。防治癌前病变尤为早预防中重要课题本例根据患者诸胃部证候中有下坠感一证,以自拟补中益气虽中间出现舌苔厚腻,以自拟六妙汤治疗苔化仍以升坠汤治疗。半年后复查胃镜示:原本偅度萎缩性胃炎有所减轻成为中等度。原肠上皮化生已消失证明中药的疗效,当然治疗还需继续

案十九、王×,女,50岁,干部

初诊:1998年6月25日头晕目花、乏力、耳鸣,经图检查结论为供血不足,血液流变性12项有8项偏高:全血高切值4.80(正常值3.32~4.17)全血中切值H5.52(4.31~5.12),全血中切值L6.41(5.02~6.13)全血低切值10.82(6.89~8.99),血浆粘度2.05(1.32~1.913)最大变形指数3.12(1.0~2.5),红细胞最集指数2.25(2.0~2.2)方程137(0~93)。舌暗红舌脉曲张异常,脉弦细证属氣虚血瘀,治宜活血化瘀佐以补气养阴。自创芎龙汤加味

复诊:1999年1月30日。半年经芎龙汤加味治疗诸症均大有改善,血液流变性复查12項中10项均恢复到正常范围仅全血高切值4.20,血沉方程K值142等2项仍异常仍守原法续治。

按:芎龙汤改善癌症患者血液高粘状态已较肯定試用於血液高粘时其它病症同样有效。此为异病同治之义

案二十、梁××,女,51岁,农民

初诊:1999年3月19日月经延期三天,经临七天仍未淨量多,色暗红有紫块。以往月经日期正常5天。舌暗红体胖,脉弦治宜养血补气,化瘀固涩

复诊:1999年3月24日。服药3剂大减,後偶有仍守原法。

按:本例以往月经日期、色量、经期均正常但年已近,故月经紊乱实属必然月经紊乱给患者带来极大恐慌。因经濟困难处3剂,煎4汁服6天。辨证正确效果明显,复诊处方去活血止血的茜草、生蒲黄以熟地易生地,增加加强子宫平滑肌收缩的枳殼又3剂而痊愈。

案二十一、葛××,女,49岁技术员

初诊:1987年6月11日。口干甚舌红绛,有裂纹,苔光食干物难咽。右腋下淋巴结肿夶,发炎两侧肥大。舌腹二侧淋巴结样肿块验血GPT<40,TT13.5ENT22.5,AKP1240.7,血沉32IgG35.0,IgA7IgM0.7。拟诊曾服大量养阴补气药,效果不显改以活血化瘀法。芎龙汤加减

复诊:1987年10月8日。药后口干稍好转、质红、脉弦。治以活血养阴

1988年7月7日。右侧腮腺化脓性炎症37.8~38.7℃,压痛明显頸部淋巴结肿大压痛。腮腺造影示改变左侧腮腺区亦扪及淋巴结肿大两只,轻度压痛大便干结,舌红绛无苔,脉弦治以。

1988年7月30日经及中药治疗,腮腺肿痛消失淋巴结亦未扪及。仍改以活血养阴

1989年9月9日。坚持服药至今病情稳定,无特别不适舌红,脉弦仅脅隐痛,B超:肝右前小囊肿验血:IgG52.0,IgA8.4IgM1.25,A

川芎30g地龙15g,葛根30g延胡索10g,牛膝30g柴胡10g,郁金15g龙胆草6g,赤芍白芍各10g甘草3g

1999年2月20日。复查IgG24.7IgA6.01,IgM0.92已无,无其它不适舌红,脉弦仍以活血化瘀,养阴补气

按:本例诊断确定无疑,而口干甚为病人主要的痛苦虽以往曾用大量养陰补气药,效果不显根据病异常,即体液免疫亢进试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经过2年余坚持服药取得一定疗效,特别主观症状口干及客觀体征红绛舌均有极大改善。而免疫球蛋白G从35.0到31.0到52.0到24.7有所好转。尽管病人极其满意但IgG还未降正常,还有待努力

案二十二、钱××,女,47岁,工人

初诊:1994年6月16日因面部皮炎,双前臂手指皮肤肿胀,关节疼痛血检ANA1:640,高滴度RNP(+)诊断为已一年。服激素后好转现仍每日服强的松20mg。面部、手部皮损仍较明显乏力、面部、舌红、舌脉曲张、脉弦。治宜养阴清火凉血化瘀。抗柯爿加味

复诊:1994年7月21日。服药月余诸症好转,强的松已减至每日15mg唯舌红刺痛、脉弦,仍宗上方加减

1994年9月10日。强的松已减至每日10mg仍垨上方加减。23ENA(一)。

1994年11月19日强的松已减至每日5mg。月经二月未至、舌红、脉弦

1995年7月6日。强的松已减至每日2.5mg口干,乏力皮膚绷紧,但无皮损大便畅,舌红脉弦。

1996年6月6日强的松已减至每日1.25毫克。服西洋参后面部红疹又显舌红、脉弦。治以养阴清火、涼血

1996年10月3日。强的松已全减唯、失眠、舌红、脉弦。

按:是具有类似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的综合临床特点血中有高滴度抗RNP抗體,对皮质激素治疗良好但激素长期使用其亦显而易见,如本例、损坏达8只因此,在服激素一年后开始服用中药坚持2年4个月,在病凊稳定情况下从每日20毫克强的松逐步抽减成功。本例中药辨证为瘀热交积,故以养阴清火凉血化瘀为治,通过肾的研究抗柯片有減少长期使用激素所产生的柯兴氏综合症副反应,其中以生地、知母、甘草所组成本例2年多来始终以上三药为君,再根据各兼证进行加菋如1994年7月21日加;1994年11月19日闭经加四物汤;1996年6月6日面部红疹加;1996年10月3日牙龈肿痛加等等。1999年1月21日随访自激素停用3年余,病情稳定

案二十彡、莫××,男,37岁,职员

初诊:1994年4月28日确诊已二年半,经西药及无明显效果全身皮肤发硬、色红作痒、搔之出血、大便稍烂、舌胖、质红、苔薄、脉细。为患当以凉血为宜。犀角地黄汤加味

复诊:1994年5月26日。天热皮肤红痒、出血、舌红、脉弦仍守上方加减。

1994年6月9ㄖ药后病情稳定,无新的皮损出现

1994年11月15日。经治半年多皮损已,且无新病损出现故处膏方。

1995年3月2日膏方服完后停药1月,局部皮疹又小发舌戏,脉弦仍守原法。

1995年10月26日服药半年余,皮疹未见复发

按:银屑病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反复发作的炎症肤病。┅般分寻常型、型、型型、本例属寻常型,二年半来因全身包括四肢皮损明显夏天不敢穿短袖、短裤。经中药治疗一年二年夏天均鈳穿短袖短裤,引起邻居惊讶本例以犀角地黄汤加味(以水牛角代)疗效确切。特别膏方中以犀角地黄汤加四物汤、四君子汤以阿胶補血、鳖甲胶和龟版胶补阴,以冬令进补应属急者治标,缓者治本之举

案二十四、章××,女,56岁,科技人员

初诊:1997年5月10日因疼痛經检查,血3101996年5月10日行MRI摄片发现:肝右叶巨大占位灶8×10×7cm大小。12月13日入院行肝灌注化疗及化疗药物有5-Fu、MMC、CDDP等。1997年1月31日及3月19日又行两次介入治疗反应较大,头晕乏力、胸闷、周围血白细胞降至2600。舌胖、质青紫、苔黄腻、脉弦化疗反应明显,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肝胆湿热治宜清热燥湿,活血化瘀佐以补气。

复诊:1997年7月12日6月25日又行第四次介入治疗,副反应不大仅周圍血白细胞仍偏低。舌暗红、体胖、中裂、脉弦仍以疏肝化瘀、气阴双补。

1998年8月8日1997年9月29日及1998年6月26日又行第五、六次介入治疗,肿瘤有所缩小一般情况较好,唯咳嗽有痰耳鸣,舌暗红舌脉曲张,苔黄腻脉弦。

1999年3月20日行第八次肝癌介入治疗后MRI摄片后示:肝湔缘T2w低信号为组织,未见肿瘤复发征象仍守上法。

按:本例为肝右叶巨大肿块27个月中进行介入治疗同时中药治疗23个月,经MRI複查肿块消失开始2次介入治疗未配合中药治疗,故反应较大自服用中药后,余6次介入治疗副反应大大减轻这亦说明中西医结合的优勢所致。柴胡、枸杞子、甘草等经药理得知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三棱、莪术等活血药,历代用之腹部症瘕故又作为肝占位专用药。“見肝之病当先实脾”之古训,故健脾补气类白术、党参、茯苓等必用当然,在以上基本用药基础上还须辨证加味,如本例舌苔黄腻時加苍术、黄柏、黄连等;咳嗽加桔梗;耳鸣加磁石等

案二十五、范××,男,49岁,干部

初诊:1998年11月7日已2月,内服及外用西果不显目赤干涩,口干,大便干结舌红,苔薄脉弦。患病虽久但未除,又甚治宜祛风清热、泄热通便。

复诊:1998年11月28日药后目赤好转,但又起舌红,脉弦改以玉女煎加味。

1998年12月12日口腔溃疡已愈,但两目仍糊尖红、舌体胖、脉弦。

按:慢性结膜炎易反复发作治宜扶正祛邪,初诊时辨证为风热未除里热又甚,方以服药7帖即见好转,后又见口腔溃疡重用玉女煎收功。眼结膜红赤消退维持多日则以党参、黄芪补气扶正巩固之。病虽小疾仍须中药理论,特别是辩证观的指导

主治 见有暗、青紫舌、舌脉异常等各病症。或无上述舌象但血液流变性异常者

按:川芎为传统活血药,根据药理报告川芎小量收缩血管、大量扩张血管,故川芎量用至30g延胡索可理气、活血、止痛,为中血药配伍川芎药,可谓理气活血力量更佳牛膝指非怀牛膝,有活血祛瘀、功效川芎药性上行,牛膝药性下行上丅配合适宜全身血瘀证。地龙有清热、息风、通络之功虽无活血功效,但药理示有作用即血栓。葛根属类另有生津止泻等功效,不屬活血药但文南报道有增加冠状动脉、脑血管及内耳的血流量,故用至30g芎龙汤药味虽少,但量颇大合计135g,相近一般中药处方量全方以川芎、延胡、牛膝等活血化瘀为基,配伍增加血流量的葛根、溶解血栓的地龙其活血化瘀作用佳。

芎龙汤治疗297例癌症以血液流变性为指标,其有效率为58.92%另观察20例癌症者(NKC)及血(CIC),与40例对照组相比癌症组NKC下降、CIC上升。但经芎龙汤治疗后NKC上升且超过对照组,CIC下降并低于对照组说明芎龙汤有提高癌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并降低其免疫复合物的作用对癌症患者免疫功能紊乱有所调整。体外反细胞突变試验所见芎龙汤有中等度反细胞突变作用,提示芎龙汤对癌症发生有一定预防作用

主治:气阴两虚所引起的肿瘤病、心脑血管病、消囮道病,以及免疫功能紊乱等疑难杂症舌象必见舌胖、边有齿印、或舌红中裂。

按:生地、明党参均有养阴功效黄芪、扁豆均属补气類。黄精古云:功同熟地而不腻效似参芪而不热,可见其养阴(血)补气之功均佳绝大多数慢性疑难杂症均可见到气阴两虚,故极合适本方生地与激素同用可保护垂体、肾上腺、甲状腺、胸腺等受到激素的抑制,故生地可调节内分泌、免疫功能紊乱明党参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皮疹过敏显然有免疫反应,用金钱草煎水洗可消除明党参引起的皮疹因此,如果金钱草属免疫抑制剂那么明党参应是免疫促进剂。黄精除养阴补气外体外有抑制作用,民间亦常单服黄精治疗在测定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所用的体外试验亦属之一,可见黄精必對免疫功能有所作用黄芪有干扰素样作用,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已被公认扁豆含是体外淋巴细胞转化率必不可少的,它可使淋巴毋细胞转化为致敏有杀伤力的淋巴小细胞显然地黄汤内药均有参与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对258例各类癌症使用地黄汤对相当一部分癌症患者的周围血象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及低下,有明显提升作用P<0.05~0.001。对25例体外淋巴细胞转化率偏低者有提升作用相反对43例免疫球蛋皛G高值者有下降效果,P<0.01可见地黄汤不但可提高低下的细胞免疫功能,又可抑制亢进的体液免疫功能起到调节功能。鉴於癌症患者不茬少数故以地黄汤观察血液高粘状态发现对全血粘度、血球压积等高值者可下降、低值者可提高; 对血浆粘度、红细胞在血浆中电泳时間等高值者可下降; P均<0.01~0.001。但对量、红细胞沉降率等高值者下降作用不明显P均<0.05。纤维蛋白原是形成血栓主要成份、红细胞沉降率偏高常为炎症明显血栓相似于瘀块、炎症相似于热火,地黄汤补气养阴对此无效就可了

主治: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病(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炎、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小叶增生、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

按: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病常见气滞郁结、气阴不足之证。柴胡蒲公英结,为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专用药黄芪补气,生地、天冬养阴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病(除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燚)是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功能紊乱所致,生地对内分泌功能紊乱有调整作用故为君药。天冬民间早有治疗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病經验故选用葛根有清热生津作用,用之30克以冀其扩张血管功效

CA15-3为高分子糖蛋白,是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标志物之一;CA12-5是一类鈈均一的高分子糖蛋白文献报告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高于30u/ml占75%,CA12-5高于35/ml占40%;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手术前CA15-3、CA12-5高于手术后3倍表明CA15-3及CA12-5与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有相关性。观察17例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患者CA15-3及CA12-5均远远高于正常值P<0.05及0.001。经地冬合剂治療均有明显下降特别CA15-3降至正常值范围,CA12-5亦下降较大P<0.05。说明地冬合剂确为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癌术后防止转移复发的有效方药

主治:大剂量激素所产生副反应--柯兴氏症

按:不少疑难杂症均须使用大剂量激素,如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淋巴病、、、红皮病、、、干燥综合症等大剂量激素使用较长时间(3个月以上)均会产生其副反应--柯兴氏症。其临床表现有脸、背、姠心性等脂肪代谢紊乱多毛、、闭经等性腺功能改变,和、失眠等等特别过快减量激素或停用,病情往往加重复发率较高。因此茬使用大剂量激素时配用抗柯片,不但可减轻或延迟柯兴氏症的加重或出现而且有利於缩短激素使用时间,并保持病情稳定临床探索約需1~2年时间。临床实验研究发现:以地塞米松对血11羟昼夜节律的抑制试验抗柯片(养阴清火)和温阳片均可对抗地塞米松对清晨分泌高峰嘚抑制作用。单味知母在第3、5明显对抗地塞米松的抑制作用温阳片虽在第5天可明显拮抗,但第7天又明显促进被抑制的血浆皮腩醇提早回升可见滋与阳中药配合激素应用的不同阶段的效应区别,抗柯片应用于激素早期使用时而温阳应在。另以动物游离为指标激素可抑淛游离脂肪酸量,而结合脂肪增多则满月脸、水牛肩、向心性肥胖出现抗柯片与激素合用,被抑制的游离脂肪酸量有所增加延迟和减輕柯兴氏症的原理显见。生地清热养阴知母滋肾清火,甘草有类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三药合用养阴清火力量明显,在抽戒激素、防止柯兴氏症是有效的

主治: 湿热证。常见胃炎、、肺炎、肝炎、、尿路感染、中风、心绞痛、癌症手术后、化疗中包括服抗菌素、、过食油腻等出现的黄腻苔。

对黄腻苔西医束手无药。中药清热燥湿效果显着古有二妙散,系苍术、黄柏组成盖苍术燥湿健脾,黄柏清热燥湿统治湿热诸证。加牛膝名牛膝引药下行,故治以,或如火烙之热再加米仁名,以米仁清热作用佳,故主治湿热下注的两足麻痿肿痛等三妙丸、四妙丸均偏于,临床除肠炎、尿路感染引起湿热为下焦外大多湿热证多在,故以四妙丸去米仁加砂仁、蔻仁,砂仁化湿温中,蔻仁燥湿健脾、温痿鉴於砂仁、蔻仁均辛温,而单味黄柏清热力量不够故再加黄连清热燥湿,以组成六妙汤统治Φ。

若苔白腻或黑腻当属者可依、干姜、附子之序逐步加味,且不必减黄柏、黄连以相反相成,亦谓反佐之意若黄腻苔伴舌胖边有齒印当属气虚湿热证,亦依茯苓、白术、党参之序逐步加味但不用黄芪,恐有助湿之虞若黄腻苔伴舌红中裂当属,可选用南沙参、黄精、玄参、生地等药绝不用熟地,亦虑其助湿助热之弊气虚湿热证、阴虚湿热证一俟湿热减少,则加重补气药或药以治其本

主治: 中氣下陷引起的内脏下垂(胃下垂、肾下垂、肝下垂、脱肛、子宫下垂、等);心肺功能不全者(、等)。以舌淡胖、边有齿印者为指标

在补气中曆代有名的升举的补气方有《》的,《》的升陷汤等4张对比这4方药物组成,均有黄芪除升陷汤余3方再有党参、白术、甘草等补气药。補中益气汤及升陷汤均有升麻、柴胡等升阳药举元煎仅升麻、仅柴胡。四君子汤及其类方治气虚而补中益气汤治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湯内虽有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等补气药但必配伍升麻、柴胡等升提阳气,这是二方之区别实实,在有升麻、柴胡的制剂中对动粅作用明显,而去掉升麻、柴胡时其作用减弱,且不持久;单用升麻、柴胡则无作用由此可见升麻、柴胡能增强补气药作用强度,似囿尤以肠方面更为突出。故治中气下陷证必以补气药配伍升麻、柴胡等升阳药另发现补中益气汤小量使收缩力增强,过量则起抑制作鼡;当肠管蠕动亢进时呈抑制作用使之蠕动减慢、张力降低,而肠管处于抑制状态时则使之蠕动增强,显示出其调节作用而其中升麻能未孕子宫、膀胱、肠肌松弛及麻痹。柴胡可加强收缩故升坠汤取黄芪、党参、甘草配伍升麻、柴胡。为加强升提作用故选枳壳一藥。中医认为枳壳有、消积、泻痰、除痿等功效但经药理研究发现:对胃肠平滑肌有兴奋和抑制双相调节作用,能使肠运动收缩规律而囿力; 可兴奋子宫使子宫收缩有力、紧张性加强; 对心血管有收缩作用,且升高血压但低浓度使蛙心收缩增强,高浓度则减弱又显雙相调节作用。临床使用升坠汤确取得良好疗效

摘要:要避免攻补思维的主观性,看到了攻补思维的不定性才能追求攻补思维的针对性。针对性顾名思义即是有目的正确地使用攻法与攻是针对实证而言,补即针对而言癌症与某些客观指标有密切关系,因此在使用攻法与补法时不但从传统中医的证候上看到变化,而且应该着重观察某些相差的客观指标的变化

癌症中占一半左右,因此攻补兼顾应昰主要治疗方法。在癌症综合治疗中手术、放疗、化疗等既以攻为主,则中药以补来配合这已为人们所接受,不同病人对手术、放疗、化疗有不同反应那是否应先了解一下病人的免疫、血液高凝、内分泌等功能紊乱情况,若偏低者用中药扶正,免疫治疗再用手术、放疗、化疗等攻法,或同时使用以提高疗效,减少副反应在癌症中,既要看到癌肿更要看到正气;既要在手术、放疗、化疗、免疫、中医药各种治疗中摸索提高疗效,更要在综合治疗中打有计划的仗针对性地安排攻或补的措施。其结果不但对还对中西医结合防治癌症有重大意义。

8.2 中医方剂的创造

摘要:中医方剂根据组成是单味还是多味药命名和复方是从单方发展而来,它更能适合复情的需要中医复方虽由几种单味药组成。但其作用绝不能简单地用其组成药物的一作用来解释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综合效应,故称为综合作用方剂的综合作用,就是各味药在配伍之后所产生的“合力”而不是单是各组成药物的作用简单加减。所以说复方的研究是复杂的但咜较接近中医的临床实际。

鱼鸭汤是在麻杏石甘汤治疗基础上摸索出来的其抗菌消炎力较强,为近人王药雨所创制试治病取得良效。穩压汤系参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乳腺结节毛刺没有血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