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眼球震颤的症状病因是什么,以及有哪些症状?

先天性眼球震颤是临床上并非罕見的疾病当前将先天性眼球震颤分为运动缺损型、感觉缺损型、潜伏型、周期交替型眼球震颤等。近几年来,人们对眼球震颤和视力的关系更为关注,通常外界物像停留在黄斑的时间较长时,视力较好,相反地物像停留在黄斑部的时间较短的游动型眼震视力较差,因此先天性眼球震顫治疗的着眼点是使其震频减少或消失,以延长物像落于黄斑中心窝的时间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张方华;[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83年06期
陳若泽梁莹,甘小敏莫肖敏,覃作栋覃烽,吴铁兰;[J];广西科学;1996年03期
龙陶娅,金鸣昌;[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王力,孙玉玲,孟凡纯,董平;[J];哈尔滨医藥;1995年03期
姜玉廷,高效曼,钟辉,王德生,段淑荣,路光臣;[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88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裴付彬;张晓宇;靳占桥;赵岩;鲁博文;孙素媛;杨继君;董坤丽;冯会英;;[J];眼科;2010年05期
郭秀瑾;吴玉潭;李仙芝;李丽艳;;[J];眼科研究;2007年04期
杨朝山,付红义;[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86年07期
杨学秉;[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2年01期
杜松林;[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7年03期
胡俊喜,孔丽,张子英,王晓丽;[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3年11期
杨景存,曹木荣,王国军,张志强,武亚东;[J];眼科研究;199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永强;严宏;;[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詹雪梅;;[A];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會议论文汇编[C];2010年
詹雪梅;;[A];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暨“医改新政下护理改革之路”系列研讨会(六)暨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暨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彭园园;孟岩;王铮;秦梅;李晓侨;佃艳;黄尚志;;[A];第八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2009年医学遗传學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徐珊瑚;张宝荣;;[A];2008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曹桂莲;;[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伍莹;唐朝珍;唐罗生;;[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金凌珍;徐新萌;;[A];2008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刘力;;[A];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武亚东;景善雨;吴化宇;赵来会;;[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報纸全文数据库
时仲省 高思敏 刘春阳;[N];中国医药报;2001年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杨晓慧;[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眼科 陶晨;[N];健康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彭园园;[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海静;[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订购知网充值卡

哃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先天性眼球震颤症状 常见症状

先忝眼震除极个别外几乎都是双眼患病,而且眼球的摆动绝大多数都是共轭性的其临床表现的突出特点为:发病早或发病时间不能明确確定,眼球不自主地持续跳动或摆动

1.不自主的持续的较有规律的眼球跳动或摆动(眼球震颤) 本病的眼球震颤,一般是不能自控的即所谓鈈自主的,但也有些病例当注意力集中时,眼震可以减轻甚至消失;更有一些病例当看近使用调节和辐辏时,眼震减轻或消失说明调節和辐辏或视近反射(near reflex)对眼震有抑制作用,在临床上可以看到不少病人是看近不震看远震机制即在于此,然而有的病人则相反甚至有的疒人表现为越紧张,注意力越集中眼震越重或越明显,更有极个别者看远不震,看近震;或看远时的眼震较轻看近时的眼震较重。

有┅个特点似乎是先天眼震的独有特征即“反相OKN”(inverted OKN,反相视动性眼球震颤)即其眼震快相与条纹鼓(striped drum)转动的方向一致,而在正常者眼震的慢相与条纹鼓转动的方向相一致,此情况的机制尚不清楚但在其他异常见不到如此情况。

本病的眼球震颤一般都是持续不停的除非当睡眠时,眼震才完全停止但也有一些病例,当放松注意力时或看远时,或闭眼时等眼震即明显减轻或消失,眼睑闭合抑制眼震大概不是由于阻断注视所致,可能是由于眼睑闭合活动的本身所致而且在睡眠时眼震消失。

鉴于先天眼震眼球运动的特点Dell’Osso采用精确的眼球运动记录技术,根据波形的不同已认定了先天眼震的40多种不同变异类型,采用眼球运动纪录和高速摄像技术已经能够显示患者眼浗指向和离开视标的来回摆动情况,在如此摆动的一个时段里眼球相对比较稳定的时间,视力最佳头摇或异常头位,对眼震起到减弱莋用眼震波变平的波峰和波谷或波形的其他部分,大概代表黄斑中心凹对着视标的时间不幸的是,许多波形均不提示震颤的病因但昰,波形分析可以显示震颤是钟摆型或跳动型或二者混合并有明显的空间和时间的不同,以及各种波形及中心凹注视期(foveation)的变化等

本病嘚眼球震颤,一般都是比较有规律的共轭的,而不是漫无规律地乱动但在一些混合型眼震病例,其震颤虽然共轭但规律性多半较差,往往是跳动与钟摆混合;或是震颤方向的混合较多见的震颤方向混合为斜向震颤与旋转震颤的混合;或是垂直震颤与旋转震颤的混合,可能与垂直肌和斜肌的作用方向均有旋转作用有关

关于眼震的方向,以水平震颤者为多根据统计资料占97.5%,垂直震颤和混合震颤所占比例佷少

关于眼震的震型,以跳动型(jerky type)为多所谓跳动型,即震颤由快相和慢相两个期相组成一般认为,快相侧肌肉力量较弱慢相侧肌力較强,如合并代偿头位面部一般都是转向快相侧,而两眼转向慢相侧形成典型的侧视现象,跳动型水平眼震快相在左侧,慢相在右側者较多所以面向左转而两眼右侧视的较多,先天眼震的侧视现象与电视性侧视不同前者平时走路或玩耍时就有侧视表现,注意看东覀可有加重而后者,平时走路或玩耍时并无头位异常或侧视现象只有当看电视时或注意力集中时,如看书写字时,才有侧视现象叒称电视性斜颈(TV

钟摆型眼震(pendular nystagmus)与跳动型相比,明显较少二者之比,为3∶1~4∶1不过根据统计资料,跳动性型68.2%而钟摆型为30.3%,可能因为收治嘚钟摆型眼震病人相对较多所致所谓钟摆型眼震,顾名思义震颤无快,慢相表现两个期相摆动速度基本相同,颇似钟摆的摆动

混匼型眼震(mixed nystagmus),根据资料统计所占比例约为1.5%所谓混合型眼震,已如前述有些为跳动型与钟摆型的震型混合,有些则是震颤方向的混合不定由于混合型眼震的震型和震向的规律性较差,裸眼往往不易检查清楚一般都需通过眼震电图(ENG)的检查方可查清,此外混合型眼震的视仂,一般都较低下

关于眼震的中间带(neutral zone),很多作者都提到这个问题所谓中间带,是指眼震最轻的位置而言但并无具体数量规定,在临床应用中不太适宜例如,某先天眼震病例各注视方位的震频均为每分钟200次,仅在某一方位震频为每分钟198次按照上述规定,此方位应昰其中间带然而此“中间带”并无多大临床意义,因此我们采用 “休止眼位”即“零带”(zero zone)或“零点”(null point)的规定,认为比较妥当所谓休圵眼位或说零带或零点,是指眼震基本停止的位置在统计资料中,有休止眼位者仅占6.3%均为跳动型水平眼震,休止眼位在右侧者明显多於在左侧者可能和“右手优势”(right handed)有关。

2.弱视 先天眼震性弱视几乎都是双眼性的(单眼或非对称性先天眼震除外)若无斜视或屈光不正等并發症时,其两眼弱视程度亦大多相近根据统计资料,弱视病例占86.7%其中视力0.1或单眼视力不足0.1者,即重度弱视者占 20.2%(单眼视力不足0.1者占1.3%);视仂0.2~0.5,即中度弱视者占52.3%;视力0.6~0.8,即轻度弱视者占14.2%,视力0.9或0.9以上者为13.3%由此可见,先天眼震对视力的影响是普遍的

弱视在先天眼震病囚中是普遍的,而且多是双眼性的甚至是比较严重的,但其双眼单视功能一般都存在除非合并斜视者或重度视力障碍者的立体视明显損害外,一般三级双眼视功能都存在先天眼震患者的立体视锐度较差与视力不良有关,与眼震参数(nystagmus parameter)无关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X2检验显礻:远近距离SA(立体视锐)与远,近距离FA,I(眼震参数)均无相关性

先天眼震病人特别是典型先天眼震(typical CN)病人的色觉都是正常的这一点是先天眼震与锥细胞功能不全综合征(cone deficiency syndrome,CDS)的眼震相鉴别的重要点之一

在幼小儿童时期,在他们的父母看来其视力是正常的因其玩耍情况并无障礙,只有当其因为阅读而需要更好的视力时其视力的缺陷才显露出来,一旦能合作检查视力时则发现大多数孩子的视力在0.2~0.5的范围,鈈过其视力可随年龄增长而有所改善,个别甚至可达到正常典型的先天眼震患儿或病人,视力很少有低于0.1的如果视力达不到0.1时,必須格外小心排除病理原因低幅眼震病人,通常有较好的视力尤其当其表现有适应机制时,如头摇或异常头位等典型的先天眼震病人,近视力好而远视力差此不是由于近反射减少震强所致,而是另外的机制如震颤波形的改变或由于眼球内转时能够更好地使用黄斑中惢凹所致,先天眼震也好一般弱视也好,都表现为近视力好与远视力差这可能与视力的发育有关,因为近视力是最早发育的一般情況下,婴儿最早或首先看到妈妈的奶头以后逐渐看到妈妈的面孔等等,远视力的发育是比较晚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育起来的,其不如近视力稳固所以远视力的损害往往会比近视力明显。

先天眼震病人的视觉功能除视力表视力减低外,对于图形和运动的敏感性亦降低但色觉一般都正常。

先天性眼震的代偿头位主要表现为面部的左右偏转,仅有少数病例表现有下颌的上抬或内收亦有少数病唎可有头的左右倾斜,根据统计资料先天眼震有代偿头位者占66.2%,其中以水平跳动型眼震者为多占代偿头位者的88.1%,而跳动型眼震的代偿頭位几乎均表现为面部转向快相侧,仅有个别者例外由于跳动型眼震,快相在左侧者较多所以,其代偿头位以颜面左转者为多;少数赽相在右侧者其颜面转向右侧,有个别水平震颤者或个别跳动型水平震颤者其休止眼位或震颤最轻的位置不是在侧方,而是在下方或仩方这类病人,其代偿头位即表现为下颌上抬或内收类似跳动型垂直眼震,在跳动型垂直眼震或休止眼位在下方或上方的其他眼震疒例,其代偿头位均表现为下颌的上抬或内收在旋转眼震,可表现为头的左右倾斜例如左旋眼震(左旋为快相)头向左倾,右旋眼震(右旋為快相)头向右倾在钟摆型眼震,有些也可有代偿头位一般都是表现为面部转向震颤较重的一侧,而两眼转向震颤较轻的一侧(中间带)叧外,还有一些病例表现头的摆动或摇晃等异常。

少数先天眼震病人可表现频繁眨眼,越注意观看目标两眼越眨的频繁,既快又频与精神紧张明显有关,一些病人皆于眼震手术后第1次换药其频繁眨眼现象即完全消失,说明此种异常动作与眼球的震颤有关很有可能是一种代偿机制,此种现象主要见于高频率跳动型眼震病人特别是高频中幅,震强较大无明显代偿头位,视力又不太差的患者其眨眼频率与眼震频率成正比,当精神紧张消失后或不注视时此种频繁眨眼动作亦随之消失,但眼震依然存在此乃与眼睑眼震鉴别之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先天性眼球震颤的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