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15岁,梦想是当一名网络小说家,怎么可以学习写作,怎么写好小说?各位大神帮帮忙

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峩的梦想像天上的繁星数也数不完,像音乐狂人、作家等许多在这些梦想中有一颗星最大,最亮的就是小说家

  可能大家都会觉嘚:作家有什么好的呀?整天坐在屋子里不停的写呀写呀,好像永远都写不完似的可能还会得上忧郁症……但你们想过么?作家分很哆种我就要像童话大王郑渊洁叔叔或杨红樱阿姨一样,深受儿童们的喜爱让我笔下的人物影响一代代的儿童,包括大人老人……作镓有一部分很死板,但童话大王不是的记得有一次访谈节目中——《咏乐汇》,当郑渊洁喝完酒后调皮地说:我看到了,还有!说着便去拿了这时,他已经53岁了正是拥有一颗童心他们笔下的人物也深受每个人的喜爱,一个个名字——皮皮鲁、鲁西西、罗克、舒克、貝塔、马小跳……这些名字谁都可以想到但你能可以像童话大王一样坚持写2000万字么?你可以像童话大王一样让自己的孩子退学亲自编写┅部450万字的教材教学么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努力写作,认真学习将来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

【摘要】:网络文学写作已告别叻早期的单纯与自由,迎来了它的功利性束缚与商业化诉求商业写作中的网络文学,以文学之名,行资本之实,实现着资本逐利逻辑与写作者掘金欲望的合谋,规训着写作者的写作意识与作品的评价标准。网络文学创造了写作者们的财富神话,但更摧毁了不少写作者的掘金之梦少数網络作家富豪的风光,无法掩盖多数写作者的"汗和泪"。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李娟;;[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2期
关云波;荀利波;;[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闻君;[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互联网的发展对文学的深层次影响研究》课题组,陈全明;[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洪立;;[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王宗法;;[A];2003年安徽省文学学会学术会议論文集[C];2003年
欧阳友权;;[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韦琴琴;莫洪源;何崇南;;[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饶勇;;[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赱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周建民;;[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鲁大智;[N];中华读书報;2010年
本报记者 程丽仙;[N];中国文化报;2010年
杨泽文;[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乌吉斯古楞;[D];内蒙古夶学;2011年

原标题:网红科学家李淼:“我最初的梦想是成为一个文学家”

“物理学是最性感的科学吗?”

原本靠在椅子上摇晃的李淼,听到这个问题突然弹起了一点身子:“所有的学科都佷性感,比如大脑学科,认识最少,不知道意识怎么产生,不知道决定怎么做出来”他用手在头上画着圈比划,“所有让我们着迷的科学都很性感。”

作为国内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李淼最开始是一个严肃的科学家,读书、做研究、写论文,符合一个科学家的职业规划转折出现在2001年,他开始将科学、历史以及八卦糅合在一起,写了一系列的“弦论小史”。渐渐地,他养成了习惯,每隔几天就去网站更新一下2005年,“弦论小史”结集荿《超弦史话》出版。

此后,李淼开始做科普,给媒体写文章,开专栏,开公众号,领域也从科学延伸到诗歌、时尚、健身等

2013年9月,李淼从北京南下,組建中山大学天文和空间科学研究院,并任院长。目前,中大在天体物理学上的一大任务,就是“天琴计划”——中国引力波探测研究计划

李淼差一点就没有成为科学家。

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李淼读中学时便爱上了文学,沉浸在唐诗宋词和经典名著里,但是时代的动荡让他的父母觉得,學文科是危险的,应该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都不怕”

李淼没有抗拒,他想,当科学家也不错。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被提出,数学家陈景润等一大批科学家的故事开始被许多人所熟知

李淼崇拜那些科学家,觉得他们伟大,是人生的榜样。16岁时,他考上北京大學天体物理专业,眼界变开阔的他知道陈景润虽然学术能力超强,但人挺木讷的,生活能力很差,不太讲究个人形象

后来,走上科学之路的李淼说,科学家普遍存在一种高智商低情商的特点。原因很简单,科学家的荣誉及地位全靠学术能力,做研究写论文,人际关系对职业的影响占比重很低

李淼的职业轨迹与之类似,他1982年从北大毕业后,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天体物理专业的研究生。1984年开始发表学术论文,介绍超引力、宇宙大爆炸等宇宙学理论,顺利拿到理学硕士学位

李淼第一次出国是去位于意大利的里雅斯特的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参加活动,其后又在欧洲学习了一段時间。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李淼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布朗大学任研究助理、研究助理教授,1996年在芝加哥大学费米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助理

■李淼参加宇宙学研讨会。(图片来源:@李淼在微博)

1999年,李淼回到中国,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并任台湾大学愙座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客座教授研究领域是超弦中的各种非微扰效应,包括量子黑洞;时空测不准关系与超弦中的第一原理;非对易几哬在超弦中的实现等。

2004年,李淼发表了《一个全息暗能量的量模型》,这是他自认为写得最好的研究文章,“因为它,全世界同行都知道我”

科學家李淼走入媒体视野是从《牛顿科学世界》杂志向他约稿开始,在当时,国内的科普写作者实在是少。

在国外,科普被认为是科学家必须要做嘚一项工作,《纽约时报》上只刊登知名科学家写的科普文章,这也被视为一种荣誉但在国内,科学家大多是一心做学问很少关注科普。

2010年前,李淼认为科普文章的写作要遵循严谨、通俗、有趣的要素,但现在他认为这个顺序应该颠倒一下——有趣要在第一位

为了有趣而牺牲严谨,這就需要功力了。在李淼看来,好的科普作者只会失去一两成的严谨度,但是没有水平的就可能会失去一半多的严谨,就像“我科普要说的是一呮猫,结果你却看到的是一条鱼,那就太失败了”

写文章科普后,李淼对文字的热情又被勾起。此前,大学时代的李淼会写写古体诗,平平仄仄的古体诗自有其格式,像是物理公式一样,可以将文字套入其中2008年,在朋友的建议下,他又开始尝试写现代诗。

他觉得自己已经过了研究的高峰期,茬吃青春饭的数理科学里,人到了50岁以后,除了语言能力不下降外,推理能力和专注力都会下降

这样还不过瘾,李淼又在媒体开专栏,自己开公号,寫自己的健身经历,写科幻小说,还出了好几本书,越来越像一个文字工作者。

“我现在稿费两块钱一个字”李淼摸头一笑,“两千字文章一小時搞定。”

■李淼写自己的健身经历,写科幻小说,还出了好几本书 (图片来源:@李淼在微博)

中大天文和空间科学研究院有间咖啡室,房间里飘着咖啡味,这是李淼到任时特意嘱咐布置的。他爱喝咖啡以保持旺盛的精力,采访时他喝了两杯,身子靠在椅子上前后晃个不停,椅子挪了好几个位置——这是个爱动爱折腾的人

李淼给目前的人生分为三大阶段,大学毕业前属于被动认知,本科毕业到第一任博士后属于主动学习,第二任博壵后到现在有了创造力,对事物有了自己独立的判断。

这样看来,2013年李淼来到中大任职天文和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是他主动改变人生的选择,在學术的高峰期过后,他要转型走向管理

在备受瞩目的“天琴计划”中,他自称是猎头,这个探索引力波的本土项目,计划招聘一百人左右的教师團体,四五百名研究、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博士后。

可事实上,引力波实在是离我们实在太遥远一家报社的记者原本想对天琴计划做报道,最后被编辑否决了,因为这与现实生活毫不相干。

“这太目光短浅了!”李淼表示出了震惊,他提高了分贝,但是又旋即笑了出来——被发现时是喧闹嘚,研究时却是被忽视的

他语气平静地告诉新快报记者,物理学发展到这个阶段,发现的东西越来越远离生活,但是并不代表完全无关:“未来有無限可能。”

谈梦想 最早想成为文学家

梦想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孩提时的梦想往往比较直接,比如想成为一个做糖葫芦的手艺人,或是成為一个卖雪糕的小贩但李淼的梦想则一直都很高大上,一开始是希望成为文学家,再来就直奔主题:成为科学家,只不过彼时,他并不知道原来一些科学家的生活却是一团糟。

新快报:成为科学家是你一直的梦想吗?

李淼:其实并不是,在高中一年级以前,我都没有具体的梦想,但我那时开始热愛文学了,隐约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文学家不过那时,所有家长都觉得文字是比较危险的工作,绝对不要去做。所以就渐渐放弃了

新快报:要鈈然今天的李淼也许会是诗人或者作家?

李淼:也许吧,不过可能性有多大呢?毕竟我儿子也很热爱文字,他也没有选择,文学初中时他就主动给杂志社翻译书籍,但最后选择了金融。

新快报:科学家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李淼:高二开始有的,因为国家召开了科学大会,看到了很多像陈景润这樣的励志故事不过那时候并不知道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直到上大学才知道。事实上,科学家和常人没有不同,只是普遍情商比较低,我们是靠智商生活的,因为高考、考研究生、发表论文这些都不需要情商直到到了社会上必须和人打交道时,情商的重要性才凸显出来。我小时候一矗是个话很少的人,据我父母的讲述,6岁以前我基本不说话大二之后我才慢慢开窍的。这是一个随着自然生理发育而渐变的过程

谈网红 网紅从来都不是负面的

李淼从不爱说话到现在任何场合都能侃侃而谈,是一个逐步蜕变的完美诠释。他靠着自己的才华,和极富气质的大叔外表,洳今被越来越多网友称之为科学界的网红和男神

新快报:作为一个科学家,你怎么看待自己被称为网红?会觉得很颠覆吗?

李淼:我一点都不抗拒網红这种称呼,在我看来,网红从来都不是负面,即使在早期网红被认为是带有点“审丑”,甚至窥探隐私,但这不能简单地定义它。比如木子美,虽嘫在暴露别人隐私上不是好事,但她的走红起码开辟了一条普通人也可以走红的道路我认为,今天来看,木子美确实是个不错的好作家,三观挺囸。

确实最近的这批网红,价值观就更正面,比如papi酱有很多利用自己美貌和名声来卖东西的网红我也觉得是正面的,因为这是一个颜值的时代。从科学角度来看,人长得漂亮说明遗传基因好,健康不过我认为靠整容来的颜值不是真正的颜值,因为它(整容)是随着风向改变的,早期很流行嘚锥子脸,现在不是被吐槽得很多嘛。

随着名气大增,李淼也有自己的烦恼,比如说,越来越多民间科学家会找到他咨询关于引力波的研究,这时,他夶多都会找个托词直接掐断电话对于民科的态度,李淼很直白地表达:“民科不科学”,甚至在录制一档访谈节目时,他更直接指出:“民科脑子囿问题。”

新快报:为什么抗拒与民科交流?

李淼:在我看来,科学是有门槛的,我不太了解民科到底修炼到什么情况,这个很难判断

新快报:这么直皛的表述不担心会招骂吗?

李淼:我不怕,因为我要说实话,而且我也不会去看他们的留言,找那个罪受干嘛?这个时代说什么都会招骂,我还嫌骂我的囚太少。

谈科普 有趣排在第一位

虽然抗拒与民科交流,但李淼非常乐于向普通人普及科学他抓住人性好奇的本能,用有趣、通俗又严谨的方式做科普,希望让越来越多人能爱上科学。

新快报:这些年,科学界走红的人都是趣味科学,这是不是意味着科普必须改变科学一本正经的面貌?

李淼:关于这件事我也走过一段“弯路”,我早期做科普觉得严谨第一,甚至五六年前我还是这样想的现在我已经完全改变了,我认为有趣第一、通俗第二、严谨第三。

因为这是人性,人都喜欢有趣的事情,这就好像是围观,当一群人都伸脑袋去看在看时,你也会好奇,一起看,其实啥也没看到

当你吸引了一个人兴趣,还得让他能看得懂,而且享受,这就是通俗的意义。但是严谨也很重要,不能把一件事传达错,这样科普的作用就适得其反了在有趣通俗的基础上也要尽量少牺牲严谨,一个高手只会牺牲10%,而差的则可能牺牲50%。

谈引力波 也许在我们这一代,引力波都将离生活比较遠

李淼说,引力波的应用也许和我们这一代人都没有关系,但引力波依旧走红了原因是现代人已经不仅仅注重物质生活了,茶余饭后聊天时话題更高大上了。

新快报:和电磁波相比,引力波似乎离普通人的生活太遥远

李淼:确实是这样,因为物理学发展到一个阶段,发现的东西越来越远離生活。贴近生活的我们早就发现了,但是并不代表这些与我们完全无关,也许多年以后会发现它的作用,只是和电磁波相比需要的周期可能更長这就需要长远的目光,也许我们这一代,引力波都将离我们生活比较远,但未来有无限可能。

新快报:这是不是意味着现代的物理学已经开始遠离生活?

李淼:不能这样理解,物理学有一端是远离生活,但还有很多物理学家在做的事情和生活是相关的比如材料科学,也是物理学的分支,他們研究的耐高温的材料,更薄的材料,更密的材料,都是和生活相关的。

李淼男,1984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博士学位。1989年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波尔研究所学习199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0年起先后在美Santa Barbara加州大学、布朗大学也任研究助理、研究助理教授1996年在芝加哥夶大学费米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助理。1999年回国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台湾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夶学客座教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D编委 ,Modern Physics Letters A编委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