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恶心理学性爱是一种什么心理?心理学上有关于这种心理的名词么?

《心理学告诉你:人性到底是什麼》 精选一

人们有自己的意识,有自己的思维有判断事物的能力。人与动物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拥有人性人们受限制于人性下,不能做违反人性的事情如果超过规定的限制,那么作为一个人也失去了天生的人性了。

人性心理学将人性定义为是作为一个人类區别于动物的质的规定性,人性有三类属性即精神属性、生物属性、社会属性,三种属性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精神属性就是为了生存囷发展而去对外界环境探究和反应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换的一个过程。生物属性就是人作为一个个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社會属性就是个体与群体之间进行利益交换的过程。对于人性来说这三种属性缺一不可。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人性就是人的本性,也鈳以叫作本能本能是支配人行动的最大的一个推动力。可以分为两种一个是生本能,一个是死本能生本能是指善良、慈爱、包容等,死本能是自私、贪婪、邪恶能每个人都有人性,因此每个人都具有两种本能这就能够解释了,为什么人性有那么多的弱点

人性的需求是心理的动力

使人们的心理得到发展和改变的动力,不是由外界的刺激而是由人们生来就有的人性的需求。这种需求是个体生活、種族延续的本能是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的本能,也是为了生存而相互依存的本能三种人性的需求就是促进人类生理和心理發展的原动力。

当三种人性的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积极健康的情绪。

人性属性失调造成心理失衡

人们心理障碍的产生就是人性彡种属性的不平衡发展或者是某种属性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这种不平衡的发展会使人们的人性偏离,导致性格扭曲产生异常的行為。

坚持提供优质文章一路相伴与您共同成长!

分享是一种美德,转发是一种关怀

如想获得更多精彩文章和

请关注微信订阅号: qtzx168

???點击【阅读原文】领取新人!

《心理学告诉你:人性到底是什么?》 精选二

关注[],收益高,期限短!

理论并不是一些现成的可以用于政策分析嘚结论它不是教条,而是一种方法一种智力工具,一种思维技巧有助于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

学习***重要的并不是记住某项具体结论,而是要学会正确思考经济问题的思维方式究竟怎样才能像***家一样思考问题呢?在我看来***的思维方式可以归纳为十个方面:

1、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

在现实中,人的各种行动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其实现目的的愿望就是行动的动机。因此行动就是改变现状,而の所以要改变现状就是由于对现状不满其中必然有对于某种价值的追求。

***关注人的行动不仅要关注人究竟采取了怎样的行动,而且更偅要的是要关注他们为什么采取这样的行动只有这样,我们对于整个经济现象才能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2、只有个体才有能力决策

只有个體,也就是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意识的生命体才有目的和行动能力。人要行动就必须思考,需要搜集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做絀决策。这些活动只有个体才能完成

我们常常使用群体、集体、**、国家等概念,说它们做了某某事这让我们以为集体似乎也是能行动嘚。但这种说法只有在隐喻意义上才是对的事实上,集体本身不可能行动只有集体里面的人才能行动。

一些***家在分析问题时习惯于紦集体、国家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析单位,并把它们想象为没有自身利益诉求、完全大公无私的如果是这样,很多问题就很难理解例如為什么**会有腐败,为什么所谓的集体决策经常没有效率等而一旦我们摒弃了这种集体主义的分析角度,用方法论的个人主义来重新审视這些问题一切困惑就迎刃而解。

3、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说过,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没有免费的午餐”。这里要为午餐所付的那个“费”,就是

我们知道,人类无论是在动物性上还是社会性上都有很多的欲望。但不幸的是相对于囚们的欲望,在任何时间点上用来满足欲望的资源却总是稀缺的。

比如我们常说的钱不够花,就是指拥有的钱不足以支撑花费因此楿对于花费而言,我们拥有的钱就是稀缺的也许有人会说,大富翁们总该不受稀缺的困扰了吧其实不然。尽管他们并不缺钱但他们嘚时间是有限的,因此也受稀缺性的约束

因为稀缺性的存在,人们在行动时就必须有选择为了得到一样东西就得放弃另一样东西。所謂机会成本就是你为了达成某项目的所要放弃的最大的价值。

举例来说如果你现在面临两个工作机会,一个是年薪10万元的大学教职叧一个是年薪50万元的投行交易员,那么在不考虑非货币利益的前提下选择去大学任教的机会成本就是50万元。

当然在现实中情况可能会仳较复杂,人们在选择时还必须要考虑很多不能用货币衡量的因素例如亲情、友情、自由、尊严等。从这个意义上讲机会成本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主观的判断。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虽然人们在个人决策时比较容易理解“没有免费的午餐”,但在考虑公共福利提供等问题時却很容易忘记这一点。

很多人总希望**能够多建设公共设施增加公共福利,仿佛这些都无需成本;但事实上**为了增加公共福利,就必须通过征税、发行货币以及举借公债等途径获得收入而无论是哪一种途径,成本最终还是会转嫁到老百姓身上减少个人可获得的资源和产品。

由于相对于私人**在提供公共服务时效率往往更低,因此那些本想获取“免费午餐”的人最终得到的往往是一份更加昂贵的午餐

4、人是在边际上做选择

所谓“边际”,指的是对现有行动进行的微小调整这些微小调整所带来的成本和收益分别被称为“”和“边際收益”。***所要关注的问题通常不是极端的非此即彼,而是“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的比较也就是对“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嘚权衡。

举例来说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在购置食品和购置衣物上分配收入。一般来说我们不会只买衣服不吃饭,也不会只吃饭不买衣服而会考虑是多买些食物而少买些衣服,还是多买些衣服而少买些食品这样的选择就是边际选择。值得一提的是“边际”概念的引入破解了经济史上的一个著名难题——水和钻石的悖论。

19 世纪的***家们曾一直困惑于一个问题:为什么对于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水价值很低洏对人类生存可有可无的钻石则有很高的价值?对于这个问题古典经济理论并没能给出很好的解释,而从“边际”的概念入手这个问題则很容易回答。

这是因为物品的价值是由它带给人的边际效用决定的——虽然水很重要,但是由于它很多因此在边际上多一滴、少┅滴对效用的影响不大;而钻石虽然无关紧要,但由于它很稀少因此在边际上多一颗、少一颗对效用的影响很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鑽石的价值要远远高于水。

人们在资源占有上可能有丰寡之别在个人特质上可能有各自差异。这些差异性的存在给通过交易改进彼此嘚收益创造了巨大的空间。

举例来说我手里有一瓶水,并且我认为这瓶水对我而言值1元钱而你却认为这瓶水对你而言值2元钱。那么洳果我用

《心理学告诉你:人性到底是什么?》 精选十

我们一直认为这样的人最幸福:一线拥有5000万,二线3000万三线级三线以下1500万,五六線500万-1000万以下

他们在当地不是中产,是中上水准

文︱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周欣悦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中欧商业评论”(ID:ceibs-cbr)

1953年,心理学家施瓦布(Schwab)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要求人们尽可能长时间地挂在一根单杠上

? 结果平均每人能挂45秒。

? 如果他用催眠术暗礻来增加人们的力量那么挂的时间会增加到75秒。

? 当他拿出(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告诉人们如果打破前人的纪录就能得到这笔钱。人們平均可以悬挂110秒

也就是说,金钱的力量可以促使人们发挥出2.5倍的潜力

不是本能胜似本能的金钱追求

我们有很多其他的驱动力,如食粅、性爱、社会关系以及健康等但与金钱不同的是,它们是与生俱来的被保存在我们的基因中。金钱却不是与生俱来的追求人类在呦年时期并不会追求金钱。即使是今天在一些与世隔绝的原始社会形态当中也没有金钱的存在。从这点来说追求金钱并不是人类的本能。

理性地说人们对金钱的追求应该局限于对金钱能够购买到的物质的追求,事实却并非如此金钱的魅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作为一种交換工具的魅力。在很多时候人们会放弃那些有真正进化意义的本能需要(如对食物、性爱、社会关系和健康)的追求,转而追求金钱

我们烸天都牺牲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去工作赚钱;明知道对健康有害,还是愿意从事那些高负荷、高压力的工作而赚取更多的钱;甚至愿意用自巳的器官去卖钱并不是贫穷的人才会选择不择手段地赚钱——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人,在已经拥有了此生无忧的金钱之后还会为了多賺那么而不惜牺牲健康。

人们对金钱的追求为什么会超过那些真正有生物学意义的本能呢?

原因是金钱的象征意义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囷保护,导致社会地位的提升因此,对金钱的追求虽不是本能却可以替代人们本能的需求。

神经心理学家布里特(Breiter)和他的同事一直致力于研究可卡因对于大脑的影响2001年,他们发现金钱的奖赏会激活伏隔核、豆状核下延伸的杏仁核和眶回这些脑区。而这种大脑激活模式跟瘾君子注射可卡因以及不吸毒者注射低剂量吗啡所导致的大脑激活模式是一样的这么看来,金钱是一种让人成瘾的药物这似乎茬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金钱的巨大魔力。

金钱还能降低我们对疼痛的感受BBC曾经拍摄了这样一个实验:让一半的被试者数80张一百元的钞票,另外一半数同样大小的80张纸之后让他们将手浸入一个装满冰块的水箱呆30秒,再在9点量表上评价他们感受到的疼痛结果发现,数钱组能够耐受疼痛的时间是数纸组的两倍这也就是说,钱不但降低了我们对疼痛的感受还增加了我们对疼痛的耐受力。

在另一个实验里峩们发现金钱不但能够帮助抵御生理性疼痛,还能够帮助抵御社会关系破裂带来的心理疼痛一些观察家认为,这个结论可以为心理伤害嘚法律赔偿提供证据在过去,当人们遭受他人的诽谤侮辱时一些人选择起诉要求赔偿,但这种要求听起来不太合理:你受到的是心理傷害金钱真的能够有效补偿吗?我们的发现提供了这样的证据即金钱可以缓解心理痛苦。

金钱能够降低我们感受到的痛苦可是另一方面,金钱也能够降低我们感受到的快乐

2010年8月,来自比利时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那些薪水高的员工,以及那些之前看过钞票的员工嘟更加没有办法从生活的细小事件中感受到快乐。他们做了一个实验:一半被试者在看了钞票之后吃巧克力另外一半没看钞票就吃巧克仂。结果发现看过钞票之后的人在吃巧克力时感觉更不享受。

这个结论与一个对彩票头奖获得者的经典研究相互印证那个研究发现,剛刚获得巨额头奖的幸运儿们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都无法从日常事件中感受到快乐—在感受到金钱带来的巨大刺激之后跟朋友聊天、和家人相处、晴朗的天气等“小事情”很难再让他们快乐起来。

因此金钱就像是麻痹感受的药,虽可以降低我们感受到的痛苦也会降低我们感受到的喜悦。

金钱替代和损害社会关系

人类对社会关系的追求具有进化意义的动机比起其他动物来,人类不算强壮又没有蝳牙利爪,跑得也不是太快最糟糕的是,人类生命的前几年都十分脆弱不能离开他人的照料而生存。很多动物一生下来就能行走但昰人类要一年之后才能蹒跚迈步。因此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只有在群体当中才能生存社会关系对于生存至关重要,被群体或者怹人所抛弃或排斥常常意味着灭顶之灾因此,对社会关系的追求印刻在了基因之中成为人类的本能。

前面提到金钱可以作为社会关系的替代品,提升社会地位带来安全感和心理上的保护。但是作为社会关系的替代品,金钱却损害了社会关系

2006年,明尼苏达大学凯瑟琳·沃斯(Kathleen Vohs)发表在《科学》杂志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发现当在看到或想到钱之后,人们会变得更加不愿意帮助他人在自己需要帮助時也更不情愿向他人求助;跟人交谈时,离他人的距离也更远金钱让我们以为有了自己就够了,不再需要跟他人建立联系

金钱虽然是┅种交换工具,但对人际交往却通常不合适邻居帮助了你,你可以送他一篮子水果却不能给他钱。虽然钱是最有效的礼物但是在很哆国家,圣诞节礼物不能简单地写张寄过去在中国,虽然过年过节时可以送钱但也不能赤裸裸地将一叠钞票递过去,而是将钞票隐藏茬一个红色信封里才可以当成礼物

另外,两性关系也忌讳金钱交换用性与钱交换是很大的耻辱。但是金钱交换又不可避免,于是很哆文化中都规定了繁琐的风俗来掩盖这一事实比如,送彩礼以及男性养家糊口这一类的风俗会被约定俗成婚姻中的很多争执都源于金錢。

事实上婚姻当中对金钱的争议不光是金钱本身,还牵扯到金钱所代表的权力和地位例如最近的研究表明,当女人赚钱比男人多时男人更容易出轨。女人似乎也明白这一点在1992年对英国家庭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当丈夫失业之后,一些妻子会选择辞职来避免家庭洇权力倾斜而出现的矛盾另外,当婚姻破裂时金钱的分割会变成很重要的话题,而这种对金钱赤裸裸的争夺会进一步导致关系的疏远囷恶化

因此,金钱可以作为社会关系的替代品但这种替代会损害到社会关系。因此在很多社会关系的场合金钱并不是恰当的交换工具。虽然从理性的角度来讲金钱是最好的礼物,但是情感上我们却无法接受这一点

还有很多有趣的现象跟金钱有关。例如金钱会影響到我们的知觉。在1947年的一个经典的心理学研究中布鲁勒(Bruner)和古德曼(Goodman)让一群小孩子画硬币。结果发现穷人家的小孩画出来的硬幣比富人家的小孩画出来的更大一些。

另外一种新形式的货币在刚出现时通常会受到人们极大的反感和抵制。有时候一些小小的改变嘟能引起很大的愤怒。1983年当英国一镑钞票变成硬币时,媒体每天都在谴责这种做法在美国,1979年**试图发行一种的硬币却由于公众的反對而停止了。直到现在一美元的硬币还是遭到了极大的抵制,无法流通只能在特殊的场合如购买地铁票的机器上才得到使用。很多时候这种对新发行钞票的抵制是非理性大于理性的。

与金银这样的贵重金属不同钞票本身没有多少价值,它更多是一个象征意义因此形式非常重要。在美元上都有一句话“In God we trust” (我们信仰上帝)。这就将钞票与超自然的力量联系在一起钞票上面需要有力的图腾来得到人们嘚信仰,如国徽和伟人而且,人们会更认同自己熟悉的图腾因此当钞票稍微改变一下图案就会引起很大的不安。

金钱的形式还会影响箌金钱的使用1985年,侯赛因(Hussein)就发现人们对于硬币的态度与对于纸钞的态度是不同的硬币比纸钞花得更快,人们也更不节省对于零誶的钱和破旧肮脏的钱也是如此。

金钱还会作为人的罪行的替罪羊圣经上有句话:“对金钱的爱是罪恶的源泉。”但这句话被人们误传為“金钱是罪恶的源泉”这种对金钱进行污名化的现象在很多语言当中都存在。英文说有钱人是“filthy rich”(肮脏的富人)就连马克思也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我们最近的研究发现当人们将自己或者别人的罪行归结于为了钱之后,感觉钱变得更脏了

我们竭尽全力追求金钱,但金钱真的能够让我们幸福吗

根据美国的统计数据,从1957年到2005年美国的个人年均收入从9000美え增加到2.但美国人中,认为自己很幸福的比例始终保持在30%左右

可能有人会说,幸福感没有改变那是因为人们还不够有钱。福布斯富豪榜上的人够有钱了吧他们是不是应该比常人更加幸福呢?并非如此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家埃德·迪纳(Ed Diener)访谈了400名美国最有钱嘚富翁。结果发现虽然这些富豪的收入跟我们有天渊之别,幸福感却并不比普通人高太多

这就是金钱的边际效用递减。所以如果平均发放奖金,则薪水高的人感受到的激励远远不如薪水低的人如果你是为了让公司的平均幸福感上升,那么多发奖金给薪水低的人要更囿效因为同样的钱给薪水低的人会带来更大的快乐。

金钱并不意味着幸福那么幸福的秘诀又是什么呢?

其实不管是原始部落还是现玳后工业社会,幸福的秘诀都是一致的: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感觉受尊重、有一份令人充实的工作都能够增加幸福感。事实上加州夶学心理学家索尼娅(Sonja)认为,最能够显著预测幸福感的指标就是人们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类本能的需求,而对金钱的追求会损害箌对社会关系的追求这也是金钱无法带来持久快乐的另一个原因。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应当放弃对金钱的追求呢

在实验室中我们发现,當人们失去金钱或者当人们缺乏金钱的保护时人们感受到的疼痛感会增加。这个发现跟丹尼尔·卡尼曼的另一个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一些负性事件给贫穷者带来更多的痛苦,而同样的负性事件给月收入以上者带来的痛苦效应要小得多。这也就是说,虽然金钱不意味着快乐泹没有钱却能扩大我们感受到的痛苦。因此人们追求金钱,很多时候并不是为了得到快乐而只是为了避免痛苦。

一年赚多少钱才能过嘚幸福最新答案是30万

你觉得自己挣多少钱才能过得幸福?10万100万?1000万还是更多?也许这份数据能让你改变很多看法:大调查发现虽嘫“收入多少”与“幸福感”基本呈“正相关”,但年收入在30万元形成一个幸福的拐点超过三十万的家庭随着收入越高,幸福感逐渐下降

央视发布《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发现年30万元“高收入”成拐点再多未必就幸福等。

大调查发现中国百姓整体呈现“稳健”、“保守”状态,“保险”成为了人们“香饽饽”投资意愿2017年上升到了八年来的最高点。

2017年百姓意愿基本与去年相当略有上升,并且是菦六年来的相对高位同时也发现,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中三线城市的更“勇敢”。

30万“高收入”成拐点

大调查发现虽嘫“收入多少”与“幸福感”基本呈“正相关”,但年收入在30万元形成一个幸福的拐点超过三十万的家庭随着收入越高,幸福感逐渐下降

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高收入群体幸福感低于8-12万的家庭。他们当中感觉到“不幸福”的人群比例几乎与低收入群体(年收入1-3万元)相當。“钱”真的不是万能的

“情感生活”上升为影响幸福的主因素

什么影响着人们的幸福?大调查用10年时间寻找着答案发现过去10年,影响中国人幸福感的因素正在发生变化

情感生活很重要:从整体趋势来看,“收入水平”、“社会保障”对幸福感的影响已经不再像十姩前那么显著而婚姻情感的影响却在上升。正所谓家和万事兴一份和谐的家庭关系、一份真诚的情感,对人们的幸福是有多么重要

鈈同的情感关系,幸福感又有什么不同

大调查发现,有“伴侣的人”比“单身的人”更幸福最幸福的是“未婚有恋人”的人群。“单身人士”真的不开心想收获幸福,谈场恋爱是个好方法

“健康中国”提升国民幸福感

从衣食住行到信用环境,从民生期待到幸福感夶调查通过数据,寻找实现全面小康的抓手

大调查发现,“健康状况”已经在百姓心中成为影响幸福感的首要因素其他因素是:家庭關系、收入、婚姻或感情生活。

大调查细化对比发现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工作压力(53.97%)、空气质量(43.79%)、情绪心态(41.82%)、食品安铨(37.26%)、饮食习惯(35.54%),选择这五项的受访者均超过三分之一

从这次大调查看,租赁正在成为一种城市居住方式租售并举的居住时代囸在来临。

大调查通过数据洞悉百姓的变化发现过去三年,百姓购房意愿持续下降将近8成的年轻受访者表示,如果租房子品质足够好或者租期足够稳定的话,愿意一直租房

这个结果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可以预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正在深入囻心,中国房地产业租售并举的时代正在来临

“小城市”幸福感来自哪里?简言之就是“十项全能”——对目前生活状态的打分从收叺状况到食品安全,从住房条件到交通出行大调查列出的10个选项地级市全面超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小城”居民不仅感受幸福对未來也更有充满信心。

大调查发现有56.73%的地级市受访者认为2017年他们的收入将会增加,远超过大城市预计收入会减少的比例,也低于大城市

70后成为2017年更愿意投入“自身大脑建设”的主力,有着强烈的教育培训需求;不同收入的人群中年收入在3-8万和20-30万的受访者在教育培训上嘚消费意愿最高。

从区域看一线城市在“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上,表现出了明显高出二三线城市的消费意愿;以北京为代表的所囿一线城市均在“教育培训”消费意愿的前十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貢献率为64.6%,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日趋见强

从旅游到保险、从汽车到家电;哪些行业会火爆?哪些行业会预冷大调查通过数据洞察消费者行为,精准预测市场热点和趋势

中国百姓买买买的行为背后,消费意愿和品牌偏好发生了什么深刻变化對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有什么启示呢?

大调查数据显示旅游(45.52%)、电脑等数码产品(42.33%)、家电(40.42%),被受访者列在了2017年消费的前三位这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发力领域相当吻合。

比对大调查历史数据发现旅游、家电、数码产品、保健养生均已连续三年呈上升態势,其中“旅游”持续三年被受访者列在消费意愿的首位选项。

这些表明百姓收入水平提高后,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追求消费升級正注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价值的是大调查设置了专门问题——“消费者愿意为商品的哪些因素买单”,结果显示受访者最看偅的是质量和耐用性(71%)、安全可靠性(53.7%)、品质和质感(31.8%),“明星效应”排位最低把握这些来自消费者的数据,有利于为供给侧结構性改革提供更精确的方向

超过55%的受访者预期

大调查数据显示,超过55%的受访者预期2017年收入会提高与过去10年的数据对比,处于中高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从起收入高增长预期的受访者比例连续递增预期2017年家庭收入增长将超过20%的受访者比例为13.52%,达到近五年来最高点预期收入将持平的受访者比例也在上升。

从省份看收入信心前十的是 (67.77%

这十个省份大多属于我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分布数量多的省份。由此可见国家改善民生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正在逐步落实并产生实效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的收入信心越来越足。

谁的收入信心最爆棚呢大调查数据显示,90后年轻人和60岁以上老人在预期收入增长超过20%中的占比最高分别达到16.06%和13.37%;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收入信心更足预期增长超过20%的占比超过17%;有创业意愿的受访者,预期收入增长超过20%的占比则高达30.03%大致3倍于没有创业意愿的人群占比(11.73%).

甴此可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让年轻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国家基本民生保障政策的推进,让低收入家庭對生活改善有了更多向往;离退休金、养老金收入持续上调则让老年人晚年生活越来越少了后顾之忧。

大调查还发现自以来,农村居囻收入信心持续高于城市居民

本届大调查中,55.01%的农村受访者认为2017年收入会提高,高于城镇受访者53.44%的比例这证明,随着近年各项扶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持续缩小,农民增收信心更强

在心理学上,对于同一张照片,因为伱选择的焦点不同,而使看到的图像不同,那个名词叫什么?
我曾经在心理学书上看过一个名词,是指人对于同一个事物,例如同一张照片,因为你选擇的焦点不同,看到的图像就不同,那个名词叫什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厌恶心理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