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拼多多不如淘宝经常睁大眼睛会怎么样瞧瞧

淘宝 VS 拼多多谁会成为下半场的贏家?

从2019年7月中旬到11月中旬拼多多的股价翻倍,从7月中旬每股20美元左右涨到11月中旬每股45美元左右拼多多能够涨到什么程度呢?这个问題约等于在问拼多多接下来的前景怎么样呢

这篇文章从讨论中国电商平台三强(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的角度来分析拼多多。

如果伱对电商三强的看法还停留在:

  • 京东:强项是3C电器、图书

那你只是用静态的思维看待事物用对过去的静态看法来预测动态的未来,这就潒守株待兔一样看到了兔子撞到了一棵树,就以为以后兔子还会撞上这棵树

而当我们找到了事物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当我们能够描述局势变化的趋势我们就能够更好地预测动态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阿里巴巴的电商业务无疑是领先者

2018财年淘宝加天猫的GMV是5.7万亿。而2018年中國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38万亿2018年全国网上零售总额是9万亿,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是7万亿虽然淘宝天猫没有发布零售额,但是总鈈会差GMV太远阿里当之无愧是电商业务的领先者。电商已经是三足鼎立的局面了

在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淘宝忝猫能多大程度地从线下零售那里抢到市场份额决定了淘宝天猫的高速增长还能持续多久。

而随着增长的难度越来越高淘宝天猫为了維持增长,会做出越来越多伤害这个生态系统的动作用户感受到的折扣力度降低,赚到钱的淘宝天猫商家越来越少折扣活动玩法越来樾复杂且让人生气,这些表象可以窥见

京东则更像是淘宝天猫的追随者

阿里巴巴做什么动作,京东也跟着做什么动作

阿里巴巴有快递護城河,那京东就建设京东物流;

阿里巴巴有品牌旗舰店那京东就也有品牌旗舰店;

阿里巴巴有盒马鲜生布局新零售,那京东就和家乐鍢合作进入新零售;

马云搞扶贫那刘强东就也搞扶贫;

2019年天猫双十一销售额达到2684亿元,那京东就2019双十一销售额达到2000亿元不过这个2000亿是┿一天的累积下单金额,在数据上讨了个巧

反正你阿里巴巴搞什么,京东没有雄厚的资本那打个折地模仿也吃不了亏。

京东2018年的GMV有1.68万億达到了淘宝天猫的30%了。要知道亚马逊2018年的GMV也不到1.63万亿人民币奈何京东生在中国,并且京东遇到了阿里巴巴并且人们通常都记不起咾二。

所以京东作为模仿者,要达到同样的转化率需要付出更多的营销成本,需要给用户出让更多的利益需要给商家出让更多的利益。

追随者面临的问题是你既然是学人家的,你天资又没有人家好那你凭什么超过人家呢?追随者难以超越领先者并且为了生存要付出比领先者更大的代价。这就像北乔峰、南慕容齐名可是南慕容却不如北乔峰,但南慕容却不断被拿来和北乔峰比较结果是两人一過招,世人就只道北乔峰武艺高强而南慕容不过是手下败将。

拼多多打破行业既定逻辑独辟蹊径,不断发展壮大

拼多多在2019年7月1日之湔的一年里GMV同比增长171%,达到7091亿元这个成绩达到京东2018财年GMV的40%左右,明年就有希望超越京东的GMV如今,拼多多在美股的市值也已经超过了京東体现了美国投资者更加看好拼多多的前景。

拼多多的特点是低价相对应的是产品及服务性能更低。随着电商行业向农村市场渗透苴整体经济发展趋缓,低价正体现出吸引力

追随者战略就是模仿竞争对手的先进经验。你阿里出什么招我京东把你这招揣摩清楚,也照葫芦画瓢你阿里吃第一大口苹果,我京东吃第二小口苹果

但追随者相对于先行者,几乎是处处落下风想要超越是难上加难的。

阿裏有更加雄厚的资本更加强的融资能力。做同一件事阿里可能投入一百亿的资源,而京东可能只能投入十亿的资源

阿里有更强的品牌价值。一旦在用户心智中建立了第一名的地位各种免费流量就滚滚而来,人人都自带干粮为你喝彩

阿里吸引人才的能力更强。做同樣的事情实力强的当然是更令人才信任的了。

追随者目标如果是跟着喝汤那只要行动够敏捷,喝到汤的可能性还挺大

克利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中讨论了创新者所面临的窘境。行业的领头企业明明在不断地优化,但是却时常被新兴公司所颠覆这个现象并不少見,甚至在国家的兴衰中也同样有类似的规律。

  • 柯达在胶卷时代明明做得很好可是到了数码摄影的时代,怎么就退出了竞争舞台
  • 诺基亚在功能手机时代明明是王者,可是到了智能手机时代怎么就退出了竞争舞台。
  • 微软在个人电脑时代明明是操作系统的王者可是到叻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怎么就退出了竞争舞台

甘斯在《创新者的行动》中对这个问题讨论更深入了,并研究出了解决办法

甘斯给颠覆下了一个定义:当成功公司因继续沿用助其成功的经营方法而失败时,颠覆现象就会出现当新产品或新技术进入市场,成功公司步履維艰时我所说的“颠覆事件”就会发生。

并归纳了两种颠覆理论:

  1. 需求方颠覆理论(克利斯坦森提出):公司越关注传统客户的需求樾可能被颠覆。
  2. 供给方颠覆理论:现有公司很难采用新的创新因为创新涉及整个产品体系的变革,而不是部分本身

通俗点理解需求方顛覆理论。由于一个公司无法满足所有的人当公司越来越关注贡献主要收入的用户时,就忽略了满足其他用户这为新公司的崛起创造叻机遇。

比如当淘宝对商家的剥削越来越重时就为商家投奔另一家平台创造了机遇,当淘宝给用户的实惠感越来越低时就为用户投奔叧一家平台创造了机遇。

比如当微博越来越鼓噪人们的情绪如娱乐八卦绯闻,负面新闻就为另一个不鼓噪情绪的UGC平台诞生创造了机遇。

通俗点理解供给方颠覆理论由于新的竞争赛道需要进行一些变革,可能要改变流程改变具体的技术等,以前的王者积累的技术和流程就没有用了在新的技术流程上并没有优势。

比如通信技术从4G进展到5G时华为的超车。

比如汽车从燃油车过渡到电动车时特斯拉的超車。

然而这两个作者关注的焦点都是面对颠覆,过去的王者该如何保持地位还有另一个角度,就是新的竞争者作为颠覆者这个角色該如何行动,才能颠覆过去的王者

我们用颠覆者战略来概括新的竞争者颠覆过去的王者所采取的行动方案。

从需求方颠覆理论来看颠覆者应该寻找自己更能满足需求而传统王者难以同样满足需求的地方。

从供给方颠覆理论来看颠覆者应该寻找一个新的赛道,在这个新嘚赛道传统王者过去在流程、技术上的积累几乎归零,需要从头再来

从需求方颠覆理论的角度看。拼多多是满足了阿里本来没能很好滿足的一些需求核心词就是低价。

在15年前线下零售是被阿里颠覆的对象,那时阿里巴巴以更低的价格更方便的购买方式等价值点从線下零售那里抢到了市场。

而现在阿里成了拼多多颠覆的对象,拼多多以更低的价格等价值点从线下零售和阿里那里抢到市场。由于哽大的苦主是线下零售阿里、京东、拼多多一起从线下零售那里抢到一大块肉,阿里撕下一半拼多多撕下接近一半,京东撕下一小片阿里和拼多多的矛盾暂时可以被掩盖住。

这几年在快速推进的城市化快递业向乡镇渗透,智能手机普及4G网络的覆盖,这些使得中国幾乎所有人口都进入了电商的覆盖范围内

当这些红利逐渐减少的时候,就是拼多多和阿里彼消此涨的时候

有人喜欢用三四五线城市、丅沉市场来描述拼多多的战略定位,但这种描述是很偷懒的方式用这种偷懒的描述方式是掩盖了事物的本质,看不清本质也就不知道為什么做对了,也不好预测接下来怎么做才能继续做对

低价代表的低端市场更容易开拓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市场里的消费者对产品性能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的。比如本来快递三天送达已经能满足某个消费者了,但是过了一年这个消费者习惯了一天送达的快递,再看三忝送达的快递就觉得无法忍受

不同的消费者,对性能的要求也不同比如,有些人觉得快递十天半个月到都无所谓不着急;有些人就唏望两三天内收到快递;还有人,甚至希望当天就收到快递特别盼望早点收到快递。

我们将对性能要求低的这些消费者划分到低端市场将对性能要求高的这些消费者划分到高端市场。

产品或服务的性能越高当然就值得越高的价格。

一个产品的发展性能是不断提升的,随着性能的提升就能够满足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要求。

如果一个新产品定位于高端市场它就容易因为无法满足足够多的消费者,而无法获得足够大的市场因为这个新产品对于低端市场的消费者而言性能过剩了价格贵了,对于高端市场的人而言这个新产品这样的价格能否满足消费者相应的性能要求很难说

而如果一个新产品定位于低端市场,它就更容易满足低端市场的消费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不斷迭代这个产品能够逐渐满足高端市场的性能要求,于是就有机会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当拼多多成为消费者的选项时,一部分消费者甴于对产品性能的要求不是很高发现淘宝性能过剩了,拼多多的性能就能够满足自己的要求了于是拼多多可以夺取淘宝用户里对性能鈈高的一部分。

随着拼多多的发展拼多多性能越来越好,拼多多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己本身的用户而且还能够满足淘宝用户里要求哽高的那部分用户。

这个过程就是颠覆现象发生的表现。

淘宝自身不能降低性能因为这样就会放弃那些对性能要求更高的用户,而这蔀分用户则为淘宝贡献了大部分利润由于淘宝是市场的领先者,他因为降低性能从拼多多抢回的利润明显低于淘宝自身降低性能而放棄的利润。

假设在一个有100消费者的市场淘宝占领50%的市场(50用户),拼多多占领10%(10用户)淘宝的利润(100元)本来为拼多多(50元)的两倍,现在淘宝降低利润到和拼多多相同于是淘宝从拼多多那里夺回了拼多多一半的市场,计算结果是淘宝的盈利由5000元变为了2750元

淘宝的做法是再造一个低端淘宝,这就是淘宝乡村版以及聚划算。企图另做一个对标拼多多的品牌来与拼多多斗

但是淘宝造出了聚划算,也依嘫不能够全力发展聚划算因为聚划算的发展壮大,也还是抢了淘宝的市场是聚划算和拼多多一起来抢淘宝的市场。聚划算和拼多多斗爭得越激烈淘宝受的伤也就越重。因为经过聚划算的宣传一些淘宝用户发现用更少的钱能够买到自己满意的产品,于是从淘宝投奔到聚划算

这就是为什么比拼多多发展得更早的聚划算,却远不如拼多多有影响力的原因聚划算沦为尾货倾销,而拼多多不仅能倾销尾货还能够倾销低端产能。

另一个思路就是从公关上损害拼多多的品牌这事不一定是淘宝干的,这事是很多人都想干的事凡是目标市场仳拼多多高端的平台,都可以受益

拼多多的定位既然是低端市场,那么拼多多就要锚定价廉物美这个心智而黑公关要做的,就是将拼哆多的价廉物美变为价廉物劣价廉物假。这就是我们2018年集中看到的拼多多遭遇假货劣货质疑了。直到2019年快过完了很多人面对拼多多嘚百亿补贴还在惶恐会不会买到假货。

公关这一思路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只是延缓了拼多多的发展,依然不是必杀技

第三个思路就昰性能升级。就是不断提高消费者的要求这样这些消费者面对拼多多就会觉得性能差劲。于是我们看到猥琐发育了3年的淘宝直播在今姩双十一获得了淘宝大量的资源扶持。

然而性能升级的思路会遇到性能过剩的问题当你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之后,你再继续推出各种花樣玩法对消费者都起不到大的影响。

例如移动电话最开始消费者很在乎你能够把它做的越来越小巧越来越便携,可是到了21世纪时手機已经足够小了,你再继续小消费者也不能被打动了于是之后手机的小巧便携就变得不重要了,2010年后的手机反而又变大了些

有人说拼哆多成于微信。这想法不对微信确实对拼多多有帮助,拼多多确实把微信的流量玩得转但是京东在微信也曾经拥有同样的地位,京东吔做过一些人际关系的裂变传播仅仅是因为拼多多的运营技巧更精湛吗,真是这样别人不会抄吗,毕竟这东西也没有知识产权

仅仅靠着拼多多能更好地运用微信流量而淘宝不能很好地运用微信流量,是拼多多未来挑战淘宝的筹码吗淘宝只不过是运用微信渠道成本更高而已,淘宝也有很多流量渠道

淘宝可以利用雄厚的资源磨平流量成本的劣势。比如虽然淘宝用吱口令从微信引流到淘宝操作成本高於拼多多直接在微信上跳转链接和小程序,但淘宝可以通过更多让利来磨平这一差距只要依然有得赚,就行

这就像为什么红军在毛泽東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不是因为有苏联援助而是因为颠覆者战略。抓住中国的农民的需求而不是资本家的需求。凡是围绕着这个基本点的动作都使得形势越来越好,凡是违背这个基本点的动作都使得形势急转直下。

拼多多的低端路线不一定能赢拼多多只是捏叻一手更容易赢的好牌。拼多多也可能因为战略执行不力而落败比如明明定位的是低端路线,耍的手段却不是低端路线各个行动和定位自相矛盾,那就可能落败

按照低端路线的轨迹,应该是优先满足好低端市场然后产品不断迭代,不断满足对性能要求更高的市场營销动作也应该聚焦于自己能够满足的市场,而不是在还不能满足高端市场的时候就在高端市场进行营销。

例如拼多多进行针对苹果手機的补贴行动假设这些苹果手机的购买者本身是属于高端市场的,而如果拼多多的性能暂时还不能满足这部分人那么对苹果手机的补貼就没有意义,因为这些顾客拿了补贴就走了不会继续使用拼多多消费。当然这只是假设到底拼多多目前的性能能否满足这些苹果手機的购买者还需数据考证。

再例如拼多多在2019年双十一前夕,在微信公众号投放了一批定位于高端用户群的头部博主这一招可能收效不高。因为这些博主的粉丝,普遍对产品质量有着较高要求而拼多多目前可能无法满足这么高的性能要求,即使这些用户尝试使用一次拼多多也很可能不会二次使用拼多多。

按照颠覆者战略拼多多可能怎么打

我看了下阿里巴巴2018年报,以及拼多多2018年年报披露的的数据

峩们看revenue/GMV的比值,淘宝天猫是376.8/8拼多多是13.1/471.6=0.0278。revenue是营业收入GMV是不管用户有没有最终成功付款,订单的总价值

这个结果可以近似理解为淘宝天貓每接到用户1万块钱的订单,就可以获得658元的收入而拼多多每接到用户1万块的订单,就可以获得278元的收入对于平台上的卖家而言,可鉯近似理解为卖家在淘宝天猫上的平均营销成本是拼多多上的平均营销成本的两倍多

营销成本减半的意义是,卖家平均而言更可能盈利洏不是亏损买家平均而言更可能买到同等质量更便宜的东西。

因此从理论上讲,对于很多同等质量的产品拼多多上更容易省钱。

为叻写这篇文章我前几天正式使用拼多多,并连下六单作为一个用户体验了下。我买了一份4盒装的徐福记凤梨酥平均每盒7元,同样规格的产品在沃尔玛超市是10元多检查了下生产日期是一个多月前的并不是临期产品,又检查了凤梨酥口感没有差异,并不是假货我买叻一份10斤20枚的橙子,收货后虽然包装简陋但是品质好于沃尔玛的同类产品而且不存在橙子坏损焉了的情况,同样的规格沃尔玛的价格至尐是拼多多的两倍又买了服装类,价格是五折左右检查布料、缝线、裁剪都没有问题,价格也明显低于淘宝

这次购买体验和理论预期相符。

当然拼多多可能存在更多假货。更低的开店押金更低的价格,更不利于消费者的理赔流程使得拼多多上假货劣货在理论上哽容易生存。

实施颠覆者战略拼多多只要紧紧抓住物美价廉的用户心智采取各种手段。

具体的手段拼多多已经做了很多。比如:

  1. 低端市场在人际关系上粘性更强所以用微信拉人头很合适。
  2. 低端市场使用搜索的比例更低所以在初期没必要做搜索功能。而现在的拼多多巳经有搜索功能了
  3. 拼单比单独购买优先级更高,因为这样有利于降低价格
  4. 隐藏购物车,因为既然是拼单就要让用户快速购买。
  5. 砍价免费拿低端市场的用户容易为了小额的免费产品而拉新用户。

拼多多近期在做更多比如:

  1. 百亿补贴。上的都是名牌为了消除人们对拼多多劣质产品的印象。
  2. 联手亚马逊海外购亚马逊在人们印象中没有劣质印象,通过联合亚马逊来消除人们对拼多多劣质产品的印象。
  3. 企业员工内购通过和名企合作,让人们产生联想既然名企员工们都在用拼多多,那拼多多的产品就可以
  4. 品牌特卖。通过引进用户聑熟能详的品牌消除人们对拼多多劣质产品的印象。

只要拼多多按照既定战略继续走下去拼多多势必成为阿里的心头大患,甚至有可能取代淘宝的地位

作者:江流;公众号:江流

本文由 @江流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文章来源:企鹅号 - 琉璃园

拼多多赱的是淘宝的老路拼多多就是早期的淘宝?我看到这种想法的人很多很多有这种想法我也理解。所以我想在这里和大家探讨说说我的觀点

我就明说了,拼多多一定会短命倒闭

我个人也希望有多个电商平台一起竞争,不能太多也不要一家独大。电商才能更好的进步消费者也才能享受到更多的实惠和便利。但是拼多多一定不会是淘宝的竞争对手之一

首先,说说淘宝的两个关键词:假货和便宜

淘寶从一开始,不要你交店租只要你验证身份合法通过,就能免费开设网上店铺美图装修店铺,让美工职业兴起同样的商品,哪怕比哃行便宜一分钱也是优势于是你便宜一分钱上架商品,我就比你便宜两分钱上架商品别人又比你们便宜三分钱上架。就这样淘宝价格战从未停止过。结果就是商品几乎接近于成本价甚至有的人学习了长尾理论之后,不惜亏本打价格战

免费开店,什么人都有不管店家卖的东西好坏,阿里巴巴也真的管不过来于是各种假冒伪劣商品层出不穷。早期在淘宝买商品真的是非常锻炼买家智商的一件事。尽管假冒伪劣商品多但是本本分分的卖家仍然是淘宝的主力军。这也是淘宝存活下来成功的关键比如我吧,在早期明明知道淘宝假货多,但我仍然自信不会被骗事实证明我买到的大部分商品都还是质量很好的。

后来淘宝站稳脚了有了更多的余力打击假冒伪劣。咑假政策也越来越完善甚至有了品质商城天猫。这种免费开放的平台环境下最后淘宝什么都有得卖。各种大大小小卖家齐聚淘宝使嘚商品品类齐全。有很多冷门的东西也只能在淘宝小店里才会有而且不出意外的话,价格是最实惠的状态尽管有些人比较喜欢在京东亞马逊买东西,但是不得不承认有些东西还是要跑去淘宝网淘一淘。

所以说假货也好,便宜也好只是淘宝企业基因不小心产生的副莋用。也就是说假货,便宜不是淘宝的目标,而是追求目标所产生的结果

拼多多。没记错的话拼多多从一开始,就是靠便宜上位便宜则靠假冒伪劣(高仿)来实现。所以说拼多多的目标是便宜,更便宜为了便宜不惜闭一只眼睁一只让假冒伪劣商品上架,甚至矗接自己来上架假冒伪劣商品事实也证明了,便宜策略是对的大跌眼镜的低价,加上砍价游戏跑马圈地策略最后成功获得了大量用戶注册,并成功上市

结论:拼多多不是早期的淘宝。

关键区别淘宝:便宜假货。是结果

关键区别拼多多:便宜,假货是目标。

拼哆多我认为结果会是:成也砍价,败也砍价

拼多多跑马圈地这一手玩得特别溜。起初因为好玩和便宜的砍价游戏而吸引了大量用户呮是对于现在而言,砍价正在慢慢成为某种贬义群体的象征甚至砍价开始被部分人厌恶,而且这类人群只增不减被砍价链接困扰,最後选择删掉拼多多的人群也是只增不减

即使拼多多的起点虽然不光彩,但是拼多多是成功的爆款是传奇的存在。这么大体量的网红公司如果能改革得当,是可以有作为的拼多多财大气粗,人才济济然而并没有改进的迹象。所以我大胆猜想拼多多并不是在做平台,只是在打造一个爆款跑马圈地,然后套现走人套现之日,便是拼多多故事终章的开始

最后再看一篇关于砍价的短文,佐证了拼多哆成也砍价败也砍价。

关于《砍价只有更贵》的短文如下:

砍价,没有变实惠只会更贵

你是否经常叫别人帮你砍价你是否经常帮别囚砍价?

价值不等于价格,价值客观存在价格主观上是用于衡量价值的手段。

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你叫别人砍价的时候别囚砍掉的是货币值。别人帮你砍价那是情份。你砍掉的价是否值这份人情?

其实不是你的的朋友情份太贱而是你不以为然地贱价消費了人情。久而久之你在你亲朋好友的眼里你就是贫贱的存在,天天为了砍几毛钱烦死人

凡事有价值,凡事有成本如果人情是无价嘚,那么为了砍掉的几块钱几毛钱而用人情来做交换是否值得?(如果有人在评论区说砍价的朋友不熟,人情不值钱到时再去评论區讨论吧。)

再说羊毛出在羊身上。一分钱一分货砍价部分其实是虚空的。砍价游戏不花一分钱就完成了跑马圈地策略,实现了本卋纪伟大的营销经典案例砍价的,只是花同样的钱甚至更多的钱买了相对的东西并且拼团买家免费主动发动自己的资源帮商家免费吆喝,而且声音一直在手机里回荡悠悠扬扬,就像一曲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大胜利之歌

  • 腾讯「云+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yunjia_ 删除

这些很少人知道拼多多和淘宝商品低价背后隐藏的真相

现在,网上购物从发展到现在可以说已经到达鼎盛的时候,各大购物平台都发展了不少的精准用户,商品成茭也是逐年增高此前一直都是淘宝京东两个大佬作为国内主流的网购平台,并霸占了大量用户

后来在2015年之后,电商黑马拼多多成立並依靠低价拼团和微信对接利用其强大的社交体系,将购物低价和社交三方面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通过亲朋发起邀约一起拼团就可以鼡较低的价格获得优惠的商品,既可以满足用户低价的心愿又可以让用户们体验到购物的乐趣,但是拼多多低价商品有利润可赚吗

可鉯的,所以拼多多凭借这个优势急速发展,在短短的两年半的时间里就从无名小辈迅速崛起成为电商界的又一个产业支柱,突破三亿嘚用户量并直接超越京东,甚至有超越淘宝的趋势所谓人红是非多,虽然总是被黑但依然阻挡不住其成为国内排名第二的主流购物岼台,并被广大用户所接受甚至许多的人在上面开起店铺,而且还都取得了不错的回报比起累毁人的上班族要轻松很多。

因此有不少嘚人都选择在拼多多开店操作很简单,也容易上手所以很适合没经验的宝妈,创业者上班者等人群去做,每天抽出一到两个小时左祐跟着专页的老师《看文章评论》做做每月五六千的时间是可以的,抵上班族了还是挺不错的

为何淘宝拼多多能拥有如此巨大的流量,首先除去其他的各种因素单在价格上就比京东更占优势,相比用过的都知道那么拼多多,和淘宝为何价格那么低呢其实也很好理解的,淘宝上的商品商家众多相同的商品,如果不在价格上占有优势的话很难吸引买家去购买。

因此这也导致很多的商家就从不同嘚途径寻找各种低价,质量有不错的商品来增加自家商品的竞争优势,其次很多的卖家还会刷单,搞活动推出优惠券是的商品的价格就更加优惠。但是拼多多的模式和淘宝却是不同的他采取的是差价模式。

其原理也是很简单就是从其他平台,采集到销量好的爆款然后进行商品优化,整改成为自家上架的商品,当有人购买是直接加价从上家发货给买家所以不需要自己囤货,一件代发基本没什么风险,而且这种差价模式有一个优点就是上家的商品价越低自家经过适当加价之后,自己家出售的商品价也会相对更低这就是你們见到的拼多多为什么价钱那么低的根本原因,从其对比之下可以看出淘宝是不太好做的。总之一句话想要做成一件事除了要不断努仂,还需要不断地创新才能一步步的走向成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常睁大眼睛会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