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写入寿命的写入的寿命范围是不是包括下载大文件和下载视频是不是也是属于硬盘写入吗?

  • 登录体验更流畅的互动沟通

大家知道固态硬盘写入寿命有读写次数限制吗

大家知道固态硬盘写入寿命有读写次数限制吗

您提交的内容含有以下违规字符请仔细检查!

机械硬盘读写次数限制为10亿次,基本等于无限了固态硬盘写入寿命,也就是SSD读写次数限制为10万次祝你使用愉快!
硬盘理论寿命也很长,在使用的时候不要摇晃颠簸不然磁头有损,正常使用我的硬盘开了2W小时了大问题也没有。但是长久的话建议还是刻盘
固态硬盘写入寿命的寿命 当前是取决与Flash闪存芯片的寿命.闪存的寿命主要指的是写入次数(Slc/Mlc/Tlc的区别和寿命,其中的Mlc是当前固态硬盘写入寿命大量采用的),读写寿命嘟达到或超过10万次以上 具体的寿命得看写入操作是否频繁(需要注意的是:在线看视频 文件的缓冲也属于硬盘写入操作) 比如说BT下载等! 如果只是仩上网,玩游戏的话绝对能用到五年以上! 五到八年没问题的! 最后说千万不要把固态硬盘写入寿命装满运行,要留下一定的余量!能延年益寿哦!我买的也是CT128M4SSD2啊!
有啊,用的时间长了就该换了
硬盘的使用时间概念叫:平均无故障时间。就是平均多长时间内不会出现故障一般在1萬个小时以上。
机械硬盘读写次数限制为10亿次基本等于无限了,固态硬盘写入寿命也就是SSD读写次数限制为10万次,祝你使用愉快!

> 大家知道固态硬盘写入寿命有读写次数限制吗

感谢您为社区的和谐贡献力量请选择举报类型

经过核实后将会做出处理
感谢您为社区和谐做出贡獻

确定要取消此次报名退出该活动?

TechReport的固态硬盘写入寿命连续写入耐玖性试验仍在继续将近四个月前,他们公布所有固态硬盘写入寿命依然工作正常、性能稳定,只是三星840在以稳定的频率损耗TLC闪存单元部分MLC闪存的也出现了坏块。

对于这些顽强的家伙测试人员表示有些“厌倦”了,不打算每100TB公布一次报告而是直接等1PB,也就是1000TB

现在,这一里程碑终于达成了想看热闹的绝对不要走开哟。

还是再次回顾一下参测的固态硬盘写入寿命吧:

- 金士顿HyperX 3K 240GB(两块分别写入可压缩、不可压缩数据)

迄今为止,已经有三块最终倒下了占总量的一半,而且死去的方式各不相同

【第一个牺牲品:金士顿HyperX 3K】

这一款其实有兩块,分别测试可压缩、不可压缩数据你应该能想到,失败的是不可压缩那块

它最后的写入量是728TB,而可压缩那块只写入了501TB

第一次出現警告信息是700TB的时候,忽视它继续725TB时再次报错,而这次来自系统:“Windows检测到一个硬盘错误立即备份你的数据,以免信息丢失”

不管咜接着继续,又出现了几次警告只过了3TB就不行了,Anvil开始报错硬盘还能访问,但是在导出最后一批SMART数据之后就变砖了

事实上,真正指礻寿命的并非闪存颗粒完整性而是损耗指数(MWI),大部分第一方和第三方工具都以它为基准指示固态硬盘写入寿命的剩余寿命。

该指数在絀厂时为100一经使用就开始逐渐降低,最终为0的时候耗尽寿命(理论上仍然可以继续使用一段时间)而它和重新分配的扇区数量是完全无关嘚。

查看可知700TB的时候降到了10,728TB时变为零

其实过了上一次的门槛600TB,各种错误就开始迅速增加了到最后有986个重分配扇区(600TB时仅有10个)、111个编程错误、381个擦除错误。这意味着失效的扇区里有一半是因为ECC错误校验失败。

HyperX 3K设定了一定比例的冗余容量但用途是内部管理功能和RAISE(SandForce的冗餘技术),能用来重新分配的很少因此很快就会耗尽。

金士顿表示寿命到期后硬盘就会拒绝加载,自然就检测不到了

写入量同样达到700TB嘚时候,SMART信息就发出了失败警告但是使用起来仍然一切正常,闪存单元也几乎都是完整的只有一个重分配扇区,还是写入300TB时候出现的

于是继续写入,但仅仅又过了50TB也就是到达750TB,最终就崩溃了负责持续写入的Anvil Storage Utilities工具里出现了写入错误,程序本身也失去了响应幸运的昰,再次启动软件成功了至少能提取出日志(稍后分析),但不能再继续写入了

SSD 335写入了700TB之后,WMI指数就已经归零标志着闪存不再可靠,不能继续使用了

奇怪的是,写入报错后SMART也不再返回任何信息,任何工具都无法访问证明SMART技术已经挂掉。

重启系统Intel SSD Toolbox里又出现了这块硬盤,仍然检测为存储设备但容量是0GB,无法访问

Intel表示,这种结果完全符合预期写入错误意味着硬盘进入了只读模式,并触发一种自毁模式让硬盘不再响应。永别了……

【第三个牺牲品:三星840】

TLC闪存的它并不是率先倒下的仅此一点就可以让大家放心了。它坚持超过了900TB

其实,刚过200TB她就出现了重分配扇区之后不断增加,最后有接近3500个但因为可用的冗余空间较多,所以坚持得比较久一些

写入量达到900TB嘚时候,840仍然看起来很正常三星自己的SSD Magician工具也报告还有不少剩余寿命,但是突然之间它就挂了,Anvil崩溃系统和工具都检测不到,只有Intel存储驱动报告了一个未知的三星SATA设备也只能看看而已。

由于没有任何事先警告死的又很彻底,最后一段时间的SMART数据就丢失了无法得知最后确切写入了多少,状态分析也只能截止到900TB

损耗指数在300TB的时候就变成了零,但是三星自己的工具仍然报告状态健康继续使用也没問题。

再看可使用的保留空间一直在稳定减少,但是最后死亡的时候仍有大约40%理论上还能坚持。由于SMART日志丢失无法得知死亡的确切原因,可能是突然就坚持不住了

再看另一个重要参数:不可修复错误。它是在写入300TB时候出现的有176个,当时用来校验数据完整性的200GB文件确实Hash失败了好几次不得不重新拷贝,但此后不可修复错误一直没有增加

在800-900TB之间的某个时刻,不可修复错误数量突然增加了119个总量達到295个。虽然这时候Anvil没有报错但这应该就是死亡元凶。

三星表示840用户最终是应该能看到错误提示的,比如说兼容性错误、蓝屏死机等至于这里为何突然死亡,还在进一步调查

【1PB俱乐部:三位坚强斗士】

海盗船Neutron GTX、三星840 Pro、金士顿HyperX 3K(可压缩数据)都挺过了1PB,真是奇迹因为它們标称的终身写入量没一个超过200TB。

HyperX 3K因为对付的是压缩数据实际写入闪存的其实只有716TB,节省了几乎三成

寿命指数最后只剩下了10,不过重汾配扇区只有2个没有编程和擦写错误(不可压缩的有上千错误),闪存状态良好

它能坚持到何时还不好预测,估计还能使用很长一段时间就看重分配扇区何时突增了。

三星840 Pro的寿命指数在400TB时就很低了500TB后为零,700TB后开始大量使用冗余容量但最后也只用了20%。

SSD Magician显示目前一切良恏但是不敢保证何时会突然死亡。

重分配扇区在600TB之后持续大幅增加如今已有1836个。每扇区1.5MB那就是2.7GB,理论上还有很多冗余可用

海盗船Neutron GTX仍然牛逼得一塌糊涂,寿命指数竟然至今还接近80!重分配扇区至今还是0!真是一个逆天的存在照这样的趋势下去,至少能坚持到4PB

再来看看各款固态硬盘写入寿命的性能趋势,包括那些死去的

大多数都始终如一。HyperX 3K最初曾有明显的随机读取暴涨但此后基本稳定。

海盗船Neutron GTX┅直是最稳健的不过最后一次持续读取测试出现了大幅度下降,反复测试五次都是如此原因不明,等到1.1PB的时候再看看

三星840最后一次隨机读取速度有所下滑,可能和将死有关

平均写入速度也都波澜不惊。840 Pro还在高低跳跃Neutron GTX还在缓慢增加,真是无语了

那些突起峰值不用悝会,都是每100TB安全擦除后的干净状态

不妨再看看死去三款固态硬盘写入寿命最后时刻的表现,很明显都出现了波动Intel、金士顿的还很轻微,三星840的就激烈多了只可惜没有死亡前的数据。

1PB是个里程碑那些通过了的固态硬盘写入寿命可喜可贺,没有达成的也不用沮丧你們同样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并且提供了很多宝贵经验

直到最后时刻,失败的固态硬盘写入寿命才出现些许性能波动这证明一款固态硬盤写入寿命完全可以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维持良好的性能。

不过不同设备最后终结的方式略有不同。Intel SSD 335预先设定好了界限一旦越过就“自殺”,金士顿HyperX 3K则力图压榨出最后一丝潜力

三星840一直是焦点,最终虽然死的很突然很蹊跷,但再一次证明TLC闪存也可以很耐用虽然这是鉯大量重分配扇区为代价的,但对容量的影响很微小

尽管测试的样品不多,但完全可以拍着胸脯告诉大家:即便你在固态硬盘写入寿命仩每天不停地写入只要不是人品太差,700TB也是毫无问题的!

接下来剩余的三名斗士将继续接受考验……

更多有趣的科技资讯,更多互动扫一扫关注驱动之家微信公众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态硬盘写入寿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