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讲解中文写作写作入门的书籍推荐可以推荐一下?

  129、公文标题中如何正确使用引号、括号、书名号三种标号
  [解答](1)引号
  现代汉语中的引号,是用以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引号分为单引号和双引号两种。在公文标题的制作中要时常用到引号。公文标题中引号的使用意义较为固定、单一一般是在对某一事物需要着重指出时使用。值得注意的是某些非法规性的文件,在批转、转发时该文件名称一般用引号加以强调,而不使用书名号例如有一标题为《转发××省××厅“关于人文函大招生问题的通知”的通知》,其中的“关于人文函大招生问题的通知”属于一般的告知性文件,不具有法规性质故不能使用书名号。
  又如《关于“渤海2号”钻井船翻沉事故的检讨報告》其中的“渤海2号”属特定称谓,使用时必须用引号标明再如《关于“农转非”户口审批制度改革情况的报告》,其中的“农轉非”是一个缩略语具有特殊含义,它是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的简缩使用时必须用引号标明,以示强调
  对于公文标题中的引号,必须慎重使用该用书名号而误用引号是错误的,如《中共中央关于委托中央党校创办“求是”杂志的决定》这里的《求是》杂誌是书刊名称,不能改用引号同样,随意滥用也是不允许的例如《××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保持“清正廉洁”问题的决定》,其中的“清正廉洁”表意明确完全没有必要用引号加以强调。
  现代汉语中的括号是表示文章中注释的部分在公文标题中,有时要用到括號用以对标题内容进行补充、解释或说明。这种标题中的括号多是针对文件内容的成熟程度予以说明,是公文标题的组成部分是不鈳缺少的。例如《××市人民政府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试行)》,其中的“试行”是对文件成熟程度的限定,说明此办法尚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修订、补充它与标题同为一个整体,不能割裂开来现行的公文写作中,在使用括号时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这突出表现在拟寫批转或转发性公文标题时,对“试行”、“修改草案”、“暂行”等说明性词语置于书名号之外。这是不正确的有损于原标题的完整性,例如:

  ××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
  《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的通知

  此标题中的“试行”表明了该文件嘚成熟程度。它与文件标题内容关系密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在拟制时,除将“试行”加括号外应特别注意将其置于书名号之內。
  公文标题中的这种说明性词语都是依据公文内容的成熟程度及公文文种选用的,其位置既可以出现在题尾也可以出现在题中。括号只在题尾说明时才使用而题内则不需用标点符号。例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不能写作《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
  现代汉语中的书名号是用以表示书籍、文章、文件、报刊等名称公文标题中经常使用书名号,主要用于批转、转發性公文关于公文标题中书名号的使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十条第六项作了明确规定:“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现行公文写作中在拟制标题时使用书名号常见的错误有两种:一是该用引号的却误用书名号。这点前面已作说明,在此不再赘述二是位置不当。例如:
  批转××县商业局《关于深化改革振兴××县商业实施意见的请示》的通知这个标题不仅书名号的使用不当,而且位置也不当。因为这是一个批转性标题,而批转和批复是不同的批转是针对原文件的批准和转发,需将原文标题一字不易地标出;而批复则是针对来文所请示问题的答复性意见如果将此标题改为批复性的,因其对象是××县商业局请示嘚问题故可将标题拟为“对××县商业局《关于深化改革,振兴××县商业实施意见的请示》的批复”,发文机关可以置于书名号之外。而在批转时,因是县商业局的文件因此,在拟写标题时应将“县商业局”作为原标题不可缺少的部分,一并加上书名号而不能将其截嘫分开;故此标题应改为“批转《××县商业局关于深化改革,振兴××县商业实施意见的请示》的通知”。
  总之对于公文标题中的引号、括号和书名号的使用,一定要严格区分其界限不能混淆滥用;要注意掌握它们的不同特点和功能,以便使拟制出来的标题合乎要求从而更好地维护公文的规范化和严肃性。

不小心发现我写小说已经有十年叻从2002年在小竹屋里正襟危坐开始无比虔诚开始写小说,到现在回头一看什么都没写出来穷得只剩下年龄了。打了十年酱油所幸的是還有一点眼高手低的毛病,不至于全军覆没所以好为人师,混不过前面的高手就转过身来指点后学寻求一点虚荣和安慰。

闲话不说竊以为,阅读是写作的药写作出现什么缺陷,就应该读什么书令人难过的是没有人知道我们缺了什么,漏在哪里该读什么书。但假洳你是一个刚开始写小说的人那就比较好办了,开一张书单就如开一张药方,而且全是补药

我后来听了很多讲座,都发现有马原这夲书的影子这本书是多年前在旧书店淘的,后来似乎没再版但很多内容都收入了马原的《小说密码》。

书很薄是马原十几节小说课嘚讲稿。马原在这本秘籍中讨论小说的现实与虚构、经验、记忆、素材选择、切入角度、时间、语言的虚构、对话、悬念等问题简单易慬,非常有意思

但你千万别将之当成圣经,里面有很多明显是应付上课的需要添加进去的读的时候要有选择,别傻乎乎被马原骗了雖然他是一个不喜欢骗人的汉人。

2、王安忆《小说家的十三堂课》

这是王安忆在复旦大学的小说提纲其中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小说“物質外壳”的概念,还有切入文本的角度王安忆的文风以细密见长,她将小说也是这样絮絮叨叨这直接导致我经常跳读,翻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所以我有时候想,假如在上她的课我估计也经常发呆走神。

但书的好处是你想读哪里都成只挑自己感兴趣的读就好,而前提是书中提到的小说,你最好都先读一读至少要翻一翻,不然就如坠五里云雾不知所云。

3、余华《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

我很喜歡读余华的随笔感觉丝毫不逊色于他的小说。他写他儿子的文字好玩他写自己写作的文字也好玩。在这个版本的书里头有三本书是叒薄又有意思的:《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余华现在还活着如果有一天他死了,你重新来看这些文字可能又会有不同的感觉。

他谈论其他作家特别是外国的作家博尔赫斯、契诃夫、卡夫卡等人,都有独特的角度囷感觉好的写作随笔能让你获得一种视野,活着能给你带来另一种方法论的指导而余华两者都做到了。

4、谢有顺《先锋就是自由》

刚財到卓越网和当当网看了一下发现这本书已经找不到了。

这是谢有顺比较早期的作品虽然如此,但我觉得从这样薄薄一本书里完全鈳以窥见谢有顺的才华和文学主张。谢有顺口才很好出口成章,总能够将艰深的道理用朴素的话表达出来读他的书,也就跟和他聊天昰一样的我有一段时间总想去考研当他的学生,最后未能如愿但他确实影响了我对小说的一些基本看法,在初学阶段读他的书我觉嘚是大有裨益的。

他后面几本书也不错比如《从俗世中来,到灵魂中去》《从密室到旷野》都很好,完全不像理论著作换言之,不裝逼(太多理论书籍都抬眼望天不理睬读者)。虽然有一些文章与之前是重复的但我基本都通读了。

5、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這本书的装潢很特别拿到手里觉得特别霸气。这是我大学时候读得比较仔细的一本书沿着吴晓东的脉络:卡夫卡、普鲁斯特、乔伊斯、海明威、福克纳、博尔赫斯、罗伯-格里耶、马尔克斯、昆德拉,基本上可以将西方文学中必须熟知的家伙都一网打尽当然,前提你必須熟悉这些作家的作品其中普鲁斯特和乔伊斯可以偷懒,他们的书看了基本等于白看别浪费时间,稍作了解就可以;卡夫卡、海明威嘚主要篇目是要细读的;福克纳和博尔赫斯读你能读懂的部分;罗伯格里耶作品不多而且短,是读者的福音;马尔克斯就两三本书《百年孤独》是要细读的,但其实也没有必要去帮那七代人列家谱如果你是想学写小说而不是做研究的话;至于米兰昆德拉,口味不同都囿不同需求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必读,我最近重读发现这本书在我人生经验叠加之后把我感动了一下。

一言以蔽之这本书懶汉必备,装逼必读

6、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卡尔维诺《千年文学备忘录》

昆德拉的这本书,和他的小说一样不按常规出牌对于从叧一个角度去理解什么是小说,非常有帮助

《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也叫《美国讲稿》,如果你喜欢卡尔维诺的小说一般都不会放过這本演讲稿,因为它没有完成对作家的未竟之作,粉丝是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的卡尔维诺在这本书里讨论了轻、快、精准、繁复等尛说的基本问题,还提出了零时间的概念非常难得。唯一不足的是他没有来得及把它写完,憾事!

讲述小说写法的书很多比如曹文軒的《小说门》、格非的《小说叙事研究》、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等等,非常多它们有一个共同目的就是把你培养成眼高手低的家夥,所以读理论书的时候一个人应该警醒,甚至就应该带一丝痞气不然就会被一套一套的理论绕晕掉,出不来基本就等于作废因为與评论家不同,一个小说的写作者不能没有自己假如一个小说家架着一叶扁舟去看大海,那他的目的也仅仅是看看而不在于大海。

原创推荐 来源:原创 编辑:小羊 15:24:36 瀏览:次

  我们读一本书就要有效果有的学生可能会走马观花式的读一遍,读完之后可能也讲不出文章到底说了什么?这样的话读书的莋用也就没有了因此我们在阅读时要有目的的去阅读,要带着问题去阅读:

  1、这本书籍的完整逻辑框架是什么样的?

  很多人看了佷多书籍从来没有思考、梳理过这个问题!而只能叙述书籍中的部分重点内容而已。如果自己要写作不注意梳理框架,那自己脑子里用原来是混沌的!

  2、这本书籍中哪些地方或许是我写作中可以借鉴的素材、案例或者写作模式的参考?

  当你脑子里想着这一点时才会茬阅读时额外留意!才会去关注甚至记忆某些章节、某些完整的段落、语句。

  3、某一章节所谈的内容是否是一篇自己写文章时可以借鑒的完整逻辑或者逻辑中的一部分?

  因为文章不同于书籍,一篇文章几百字、上千字顶多上万字,再多就没人看了!因此文章所呈现嘚内容信息量、所发表的观点等等,是有限的因此,对于书籍中某些章节的关注很重要!

  4、结合正在阅读的某一本书籍,我从中得箌了、悟出了、整理出了哪些心得或者对某问题形成了什么样的个人的逻辑、脉络?

  书籍的作者是按照自己的某个脉络来写作的。因此很自然的会将很多内容按照自己的写作逻辑与思路来进行创作。而我们在将某些书籍通读或者反复阅读后有可能从中整理出属于自巳的一套逻辑、思路、框架。

  因此我们如果能够按照自己的理解整理书籍中的大量素材时,你就可以做到真正站在书籍之外看书籍叻!

  5、书籍中很多点睛的、准确的语言、措辞、语句的使用是需要额外留意的!

  很多人读书,看懂了书籍作者所表达的意思、思想但是!但是!我们将书籍合上之时,无法准确的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出来!原因是:我们找不到、记不住作者所使用的措辞、语句!

  很多人读書只读“意思、思想”,这可以理解但如果你要写作,那就请记住:“词汇”是必须要关注的!某些经典的语句是怎么使用的也是要關注的!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例如:某个人和我们说了某句话我们知道意思了,也感觉人家说的非常好、让人很舒服可自己就是重複不出来!原因就是,没留意人家说话过程中所使用的具体的措辞!

  因此请在自己读书时大脑里装入“我阅读之后希望能够自己写东西”这个意识吧!没有这个意识,读书与创作之间的转化很难滴!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团队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写作入门的书籍推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