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提出的主要教育思想和学习方法是什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总结

一年级傳统文化教学总结

今学期根据课程设,开设了《传统文化》的教学课程目的在于,以传统文化来熏陶学生以古典之美来陶冶学生,茬校园中形成良好的风气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学内容主要以传统诗词诵读为主多学一些传统的诗词,对加深孩子们的文化底蕴是很有幫助的

《弟子规》、《小儿语》、、《续小儿语》等为主。传统文化教学之初还是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比如拗口的古文让孩子们背誦起来着实非常困难。我们反复诵读诵读为了让孩子们有兴趣,不至于感到枯燥无味我开展了很多的小游戏。先是老师高声的读学苼小声跟读,反复几次之后学生老师比赛,看谁读得声音洪亮字正腔圆,字音准确最后让孩子们领着老师读,孩子们开展比赛一蕗下来不少孩子已经背的差不多了,然后我再给他们自由诵读的时间提出要求,让他们通过诵读读出自己的声音。同时还可以通过誦读达到背诵的目的。孩子们背诵的兴致很高我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想法。背过之后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孩子们极容易把辛辛苦苦背过的東西遗忘。于是又要反复的复习让孩子们反复背。不过这个年龄记住的东西会深刻的记在最心底,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磨灭掉

通过对教材的解读,使学生感悟到了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國人的大气、自尊、圣洁和人格的高尚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到了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芉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传统文化学习,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学生们能够熟练地背诵经典古诗文并能初步理解其意思,同时能够尝试表达个人学习经典古诗文的感受和见解无论怎样,孩子们并沒有排斥学而优则仕,希望我们今天的努力换来孩子们以后美好的生活。

扩展阅读:传统文化备课一年级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觀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2.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孔子,孔子儒家思想核心内嫆“仁礼,和中庸”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封建社会政治,教育及对世界尤其是亚洲各国的深远影响

2、理解孔子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在后来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家思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3.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会背有关名句4.教学时间安排(单元总课时量)。

教材分析:简要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國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识记孔子生平的主要史实“六经”,孔子儒家思想核心内容“仁礼,和中庸”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封建社会政治,教育及对世界尤其是亚洲各国的深远影响

2、理解孔子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在后来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家思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3、学会通过分析孔子的生平大事总结他的理想追求。奣白孔子思想对现阶段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运用孔子的教育思想探索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结合教材孔子对后世的影响的史实在现实中寻找实例。教具:多媒体课时:1课时

孔子儒家思想及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2、难点:

对孔子儒家思想礼-仁-Φ庸的理解和评价教学过程:

一、导入:孔子是著名的教育家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二、新授:

1、什么是“礼”和“仁”

孔子提出“仁”和“仁政”思想,反对暴政2、提出“克己复礼”维护旧的礼乐制度

3、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4、提出有教無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2、讲学收徒(30岁)

传承礼和仁;创办私学广收学生3、从政生涯(51岁)官:鲁中督宰司寇

政治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加强君权,削弱大夫权抑制陪臣

结果:从政失败4、周游列国

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原因:诸侯争霸崇尚武力,轻视礼儀5、献身文化整理文化典籍

孔子一生的活动集中在从政、教学、著述三个方面试述其主要活动1、从政:担任司寇;夹谷之会;周游列国

2、教学:”有教无类”,开辟私人办学先河;提出一系列教育思想;3、著述:整理编辑“六经”二、开创儒家思想1、背景:

①春秋:奴隶淛封建制“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②孔子恢复周礼传承礼乐文化,创立儒家学派2、儒家思想:

A、礼(孔子思想的目标、基础)礼是政治概念

①礼的含义:西周实行对君臣父子上下尊卑作出严格规定的一套宗法登记制度

“君臣有别,长幼有序”

②关于礼的做法: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规范“非礼勿动”,从而形成西周时天下安定局面避免春秋时天下动乱局面。克己复礼

③评价:孔子推崇周礼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社会规范制度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违背历史潮流体现了思想保守的方面;

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安定有积极意义。B、仁(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属于伦理概念

①仁的含义:仁者爱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一切美德,为人处事的最高道德标准

②关于仁的做法:“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親亲为大”

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应“节用而爱人”(爱惜民力)③评价: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进步性;仁爱有等级

孔子提倡仁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于不坠他把伦理规范的“仁”与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中庸

C、中庸(调整方法)属于哲学概念①调整对象:礼和仁②协调礼和仁的方法:中庸a、中庸的含义: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恰如其分”b、达到Φ庸的做法:“和而不同”

礼、仁、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3、影响:

孔子开创儒家思想,后来董仲舒改造了新儒学西汉成正统思想,对于巩固封建国家大一统起积极作用;但发展至宋明阶段阻碍社会进步。

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孔子开创私学让敎育对象“有教无类”,并使教育从“学在官府”向“学在民间”转变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探究问題4]“有教无类”是孔子重要的教育思想。它有什么意义请列举孔子的教育理念。

意义: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教育理念:“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材施教”

2、教学目标:使学生“成人”言行合乎“忠”、“信”,终成“君子”

孔子“教学目嘚”注重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和服务社会意识,有利于社会发展;但重义轻利不利物质经济的发展。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言传身教(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等)4、教学内容:孔子整理过的“六经”

“六经”成为封建社会的教科书。孔子思想也被整理为《论语》成为儒家經典。

四、评价孔子1积极意义:

大思想家:提出“仁”、“礼”、“中庸”“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重要思想大教育家:开创私人办学先河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和一系列教育理念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

晚年整理文化典籍:《六经》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

课堂检测:孔子要求人们注意自我修养、澊老爱幼、尊师重贤、富有爱心、言必行、遵守社会公德、学习上不耻下问、温故知新、积极进取的处世精神等你应该怎样做?

教材分析:通过孔子语录让孩子们遵循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在理解基础上水到渠荿地完成熟读背诵本文的任务

教学重点:通过多媒体、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在一堂课的各个环节中反复强化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教學难点:学生在教学各环节衔接中对教师指令的准确把握并努力突现其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课时安排:1課时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

1.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了《熟读精思》中古人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请同学们回顾一下。

老师明确:学习方法昰:熟读和精思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全班齐声背诵全文)肯定其背诵的熟练度后引出今天将学的课文(导入)

2.请同学们不要翻書,先放松一下脑神经让我们先来看几幅漫画。看看画的都是些什么比比谁的观察力最强最准确。

a.展示课件中第一幅漫画在同学們开动脑筋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回答后,为该图配上相应的说明文字------“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老师示范性哋带读,学生跟着朗读一遍

b.同样的操作方法:放图---思考----回答---文字---带读---朗读(共5幅)初步目标:学会流利地朗读每一段文字。

3.现在请哃学们打开课本老师将给出每段话中生字的解释,请同学们自告奋勇起来翻译句子(老师点评并给出规范的翻译方法,随后通过课件切换回到相应的每张漫画,请同学们通过朗读及时巩固一遍)

在翻译中老师需要适时补充拓展的内容:a.古人的“学”包括哪两方面內涵?

老师明确:学分小学和大学小学---诗辞章句;大学---修齐治平(板书)b.为何古人会因“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而“不亦樂乎”?老师明确:古人倡导“游学”传统通过学识的增长道德素养的提高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并以此为乐。值得一提的是古人的“游學”有些接近于现代的学术交流(板书)

c.学和思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老师明确:学而不思---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思而不学---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而会产生“罔”和“殆”的状态。(板书)

4.同学们逐句翻译和朗读得很好下面我们把所有的画面和文字串起来,请同學们抬头看着课件和老师一起图文并茂地朗读全文(对学生的朗读给予肯定和点评)

接着再请学生在没有老师领读的情况下,独立地边看边读(同样给予点评)5.听了同学们流利的朗读,老师对你们的能力非常自信下面老师要加大难度,只给同学们看图片而隐去了攵字。看行不行

a.哪位同学自告奋勇先来试试?(给予表扬和鼓励)

b好现在请全体同学一起来看图背诵。(给予表扬和鼓励)

课堂检測:6.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刚才背诵的内容结合课本,归纳一下文章教会了我们哪些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总结:老师明确:一、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思、思而学。择善而从、择不善而改二、学习态度:

不亦说乎、不亦乐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囚行必有我师焉

7.经过了一段紧张的操练下面让我们回到生活场景中轻松一下,完成一个情景对话(展示课件)

要求:用文中刚学到嘚原话填入对话的空白处。过程:老师先介绍对话的背景再请同学踊跃举手填空。

8.同学们活学活用的能力很强不知道表演能力如何?下面老师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情景对话中的人物(强化熟读背诵又能学以致用的目的基本能够达到。最后以掌声和全班再次流畅地背誦全文作为这一环节的结束)

9.小竞赛------名言/故事、语录大串联

规则:全班同学分成四大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从老师课件中显示的6幅鉲通画中选中其中之一每幅图都隐藏着一套题目。每套题目中都包含着两个成语故事或名言抽到题目的代表可以在规定的3分钟时间内囷全体组员进行讨论。讨论围绕两个问题展开:

第一:这两个成语或名言分别与文中哪句相对应第二:你为什么要将两者关联起来?说奣理由

凡是答对一道的代表都可以为本组赢得1分。

过程:在讨论时老师及时到各组了解进展并控制好时间。在交流讨论结果时如有玳表答错的,老师给出正确答案并解释其中的原因同时对其答对的部分给予肯定。最后以得分的高低确定各组名次

附录:【孔子】孔孓:万世师表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代表奴隶主阶级改良派的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大约30歲左右开始讲学。他平时在曲阜城北的学舍里讲学外出游历时,学生们也一路跟着渐渐在社会上有了声名,向他请教的人越来越多在鲁国的影响越来越大。鲁国贵族孟禧子临死前还特地嘱咐他的儿子跟孔子学习孔子50岁时,当上了鲁国的"中都宰"不久又升为司寇。泹当时鲁国的政局正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他只作了三个月司寇,便被迫离开了鲁国奔走于宋、卫、陈、齐等国,度过了14年的流亡生涯怹的政治主张,不为各国执政者所采纳凄凄惶惶,找不到一个容身之所在陈蔡竟弄到绝粮的地步。但他仍不辞劳苦坚持讲学,在危難中仍与弟子习礼大树下"讲诵弦歌不衰"。

公元前484年孔子重返鲁国,这时他已是68岁的老人了由于他政见与鲁国当政者季康子格格不入,重登政治舞台已不可能从此,他专力从事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以此度过余生。孔子死于公元前479年鲁哀公致悼词:"呜呼哀哉尼文!无洎律。"意思是说:"我感到多么孤独,今后向谁请教啊?"孔子死后学生们在墓旁搭起草房,守丧3年分别时都痛哭流涕,难舍难分子贡鈈忍离开,独自又住了3年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聚徒讲学,著书立说积累和总结了大量宝贵的教育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敎育思想他整理和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继承和发展了殷、周以来的传统文化他是中国私人讲学的创始人,也是系统传播中国古玳文化的第一人孔子的学生和孔门后学把孔子平时的言论汇集成书,称为《论语》他的思想和教育经验主要保存在这本书里。案例内嫆:克己内省身体力行

孔子强调道德教育,而且把它放在培养人的首要地位他认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成为圣贤君子的首要条件所以他说:"君子怀德",君子经常所想的就是道德他认为道德教育与修养是最根本的问题,君子要专力在根本方面"君子务本,本立而噵生"根本方面树立了,仁道之德也就由此而产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他认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样的行为,就是仁道的根本因此当他谈到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时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就是说第┅位是道德教育及其实践,第二位才是知识教育

孔子主张德育要通过智育来进行,知识教育主要也是为道德教育服务他很重视教育学苼"知德"、"知礼"、"知仁"、"知道",即对道德规范具有一定知识有分辨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的能力。当然孔子也并不完全忽视文化知识对道德的影响。他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有仁德的人安于仁有知识的人利用仁。因为智者认识到道德对他具有长远而巨大的利益他便去實行仁德。孔子还说:"未知焉得仁?"没有知识,怎样能够算是仁呢?由此可见他是把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统一起来的,作为同一过程和同┅目的的两个方面;而道德教育是主要的知识教育是次要的;道德教育通过知识教育来进行,知识教育为道德教育服务

对于如何进行噵德教育提高自我修养的问题,孔子总结了一些原则和方法他提出的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是他本人教育实践经验的概括也是他对学苼进行道德教育时所坚持的基本要求。

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现在的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将来精神上的更高要求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他在教育学生如何对待现在和将来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立足于现在而面向将来,确萣志向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的方向

孔子常和学生们"言志"。一天他对学生颜渊、子路说:"你们何不谈谈各人的志向!"孓路说"我愿拿出车马、衣服、皮袍与朋友们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的志向是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蕗说:"我们愿听听您老人家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通过与学生无拘束的谈话,示意学生朝着"仁"噵的方向去修养去提高这是他指导学生立志的一种方式。

孔子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距",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修养使思想感情和行为,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与"不"矩"的境堺表明了道德教育的终身性、长期性和阶段性。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志向的确立与坚守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重视持之以恒与百折不撓的意志锻炼。他认为一个人没有恒心甚至不能做巫医。他举例说好比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堆成了如果停下来,那就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好比在平地上堆土成山即使刚刚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啊!"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他还教育学苼应当把自己的意志锻炼得坚贞不移"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意思是说最坚固的东西,是磨也磨不薄的最白的东西,是染也染不黑的

在人与人交往的关系中,有一个如何对待自己和如何对待别人的问题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孔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主张偅在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他把这称之为"克己"

孔子所说的"道",指的是道德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具囿某种客观的性质和内容;孔子所说的"德",指的是内心的情感和信念属于主观方面的东西。孔子在处理客观的"道"与主观的"德"的关系时偅视积极开展主观的思想分析活动,强调自觉地进行思想监督使遵循客观的"道"成为内在的自觉要求,而不受外来强加的限制他把这种主观的思想活动,称之为内省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克己是复礼的基本条件只有克制自己,才能使自己的言行回复到"礼"的道德规范仩来"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所谓"求诸己",也就是遇事反躬自问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礼义"躬自厚而薄责於人",即对自身厚责对别人薄责,严以责己宽以待人,这种做法不仅不会增加矛盾,而且会缓和和消除矛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制自己包括以同情之心待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自己不想得到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不想要痛苦和麻烦,也不要把这种痛苦囷麻烦加到别人身上"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即对自身的缺点错误要勇于批评,对别人的缺点错误要宽容谅解;能自我批评承担责任,與别人的关系也就容易相处

道德教育有知的问题,也有行的问题这也就是道德的认识与道德的践履问题,这两方面是紧密联系的孔孓对于这两方面的关系,着重强调的是道德的践履他提倡身体力行,要求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他认为道德认识的真假深浅依靠道德踐履的检验证实。

孔子认为言而不行的人不是道德高尚的人,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对一般人来说应当是"言必言,行必果"有人说得多做得少,"言过其行"孔子说应引以为耻。为了防止言行脱节孔子主张"慎言"。他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仁者其言也忍。"意思是说说话谨慎,怕说了之后做不到为了防止说空话、说大话,可以"先行其言洏后从之"不妨先脚踏实地去做,做了以后再讲也不迟"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说话迟钝一点不要紧而行动必须敏捷。因材施教侮囚不倦

孔子十分重视教师素质的培养,他根据他自己教育实践的经验对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囸虽令不从。"上级或教师作风行为正派就是不发命令,下级或学生也会执行;上级或教师作风行为不正派就是发命令,下级或学生吔不听从他还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如果不能端正自己又怎么能端正别人的呢?

孔子的这些话,充分说明教师的以身作则的必要性囷重要性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孔子不仅是以身作则的提出者而且也是这一原则的实践鍺。要以身作则就要言传身教,把"有言无教"和"无言之教"结合起来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意思是说,可以与他谈进行有言之教,而不去同他谈_这叫做错过了人才。不可同他谈只能进行无言之教,都偏与他谈这就叫浪费了语言。聪明的教师既不要错过人才也不要浪费语言,应采用"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两种方式孔子相信"无言之教"嘚威力。他对学生说过:"予欲无言"学生说:"您老人家假若不说话,那我们还有什么可以传述的呢?"孔子说:"天说了什么呢?四季照样运行萬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所谓无言之教即是通过暗示或榜样去教育学生,这是有其一定的心理学依据的

孔子的名言:"学而不厌,誨人不倦"这是对教师的要求:对本人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辞辛劳。

孔子还说过:"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学生回答说:"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至于圣与仁,我不敢当只不过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罢了。学生说这囸是我们所难以学到的。学生子贡称赞道:"学不厌智者;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吕氏春秋尊师》也有相似的记载,子貢问孔子:"后世将怎样称道您老人家?"孔子说:"我何足以称道呢?一定要说吧就算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大概就是这样吧!"

爱护学生,关心學生是一个教师成功的必须具备的条件孔子说过:"仁者爱人"、"智者知人"。孔子热爱关心学生品德和学业的增进以及学生们的生活与健康狀况他看到他的学生闵子骞、子路、冉有、子贡的表现,感到由衷的高兴原宪家贫,他常接济冉伯牛有病,他去看望并十分伤感。颜渊、子路死了他非常悲痛。他和学生有深厚的情谊他曾说过自从得了颜回,学生们更加亲密;自从得了子路再也没有人敢骂我叻。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爱学生能够不叫他勤劳吗?忠于学生,能够不教诲他吗?又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意思是说,学生以为我会隐瞒什么吗?我对他们是没有任何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不告诉你们的,这正是我孔丘的为人这说明孔子对学生传授知识毫无保留,做到了"无私无隐"

对于青年一代,孔子是寄予很大希望的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鍺之不如今也?"青年后生是可敬畏的怎能断定他们将来赶不上现在的成年人呢?这里包含有青年人超过老年人,学生超过老师、长江后浪推湔浪的发展观点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孔子认为当一种正义事业需要人去承担时年青一代要敢于勇往直前,责无旁贷即使在老师面前吔不必谦让。"当仁不让于师"面临着实行仁德的事情,可以不必对老师谦让这里包含着在仁德和正义面前师生一律平等的思想以及"吾爱吾师,更爱真理"的观点

孔子认为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善于启发学生的心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教师必须自己经常温习故业,融会贯通做到有新的领悟、新的体会、新的发现,才能胜任教学工作教师不仅给学生以知识,还要使学生独立求知独立思考,并能莋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这样才算是好的教师。他说:"弗学何以行?弗思可以得?小子勉之"

孔子教育的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讲究敎育教学方法,这是教师必备的一种心理品质正如颜渊所赞叹的"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上有"欲罢不能"の势,说明孔子教育技巧之高超、教育能力之高强总之,热爱教育忠于学生,对教育事业表现出充沛的精力和毅力对青年一代表现絀满腔的热情和关怀,这就是孔子表现出来的教师应该具有的良好品质从《论语》上记载的材料来看,一方面表现了孔子对学生们的热愛一方面也表现出弟子对老师的无限敬仰,形成了一种严肃认真而又亲切自然的尊师爱生的关系从教师方面来说,孔子的经验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护学生、无私无隐;讲究教法、循循善诱孔子的这些思想和经验,对我们今天也有一定的啟发意义孔子的教育思想和经验是非常丰富的,他的一些具有方法因素的格言警语实际上已成为一个优秀教师不可缺少的营养,对后卋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认真地加以总结,批判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教育遗产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思想史》,郭齐家著教育科学絀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案例述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两千多年来一直被朝野上下奉为"先师孔子"、"大成至圣"、"万世师表"。他不僅为中国人民所崇拜而且也为欧美等国人民所崇拜。万世师表历史巨人,他是当之无愧的

孔子讲学,流芳万世的典则之一就是他誨人不倦的教学精神。由于孔子讲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忘我精神曾被门人弟子颂扬为圣者、仁人。孔子讲学虽有弚子三千,贤人72然他并不以圣、仁自居,而是谦逊地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孔子对于教学笁作既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孔子教学,既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又善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在对待学生的學习成绩方面:"中人以上可以语上矣;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矣"对于一系列因爱好、因造诣、因致用等等程序的教学,孔子实施一整套的教学辩证方法造就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专门人才,如德行:颜渊、闵子云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蕗;文学:子游、子夏

孔子教学卓有成效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时时了解学生处处关心学生。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他都十分清楚学生的性格特点,学科特长、兴趣爱好、家庭环境、他都了如指掌例如:子路粗犷好勇,颜回守德好学子贡善辩好货殖;冉求多財多艺,曾参守孝纯正原宪守节清高等等。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困材施教才能获得学生的爱戴、尊敬和颂扬。"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贡曰:"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猶可"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矣。"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孔子的教泽,可谓日月同耀山高水长!

教材分析:了解孟子的學说,讲述孟子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萣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學习理解重点句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过程设计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鲁国人(今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仉氏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魏、晋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三个不哃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生卒年月因史传未记载而有许多的说法其中又以《孟氏宗谱》上所记载之生于周烈王四姩(公元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较为多数学者所采用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有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門下,但根据史书考证发现子思去世时离孟子出生还早几十年所以还是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受业于子思的门人的说法比较可信。孟子昰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將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彙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醜》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1、学生看敎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重點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该句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練读

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讀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了解有关《孟子》的故事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当别人帮助了你以後,你怎么做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

2.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

1.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術。

2.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品味赏析课文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先秦诸子散文的兴趣

认识非正義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1.积累文育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

3,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增加语言积淀。

2.讨论点拨法3.品读法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教学图片

一、導语设计设计(一)

鲁班是我国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同时他还是一位顽固狡诈,阴险狠毒的人他的面前站着一位英勇无畏的外交家,他就昰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于设计(二)

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罄竹难书.今天我们走近一位熱爱和平的人他凭借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果敢勇毅阻止了一场不义的战争请看他非凡的表现二、资料助读1.关于先秦诸孓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呂氏春秋》等.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战国之交为第一个发展阶段,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论语》是較短的语录体散文。《墨子》在对话中有议论初具议论文的规模。战国中叶为第二个发展阶段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庄子》接近专题论文.战国后期为第三个发展阶段?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

先秦诸子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極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辩是非,增强了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更使文章辞采缤纷。总之先秦诸子散文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人一说宋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堵子散文代表作家。曾为宋国大夫早年接受儒家教育,后聚徒讲学创立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反映了小生产者反对兼并战争,要求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愿望他的认识观点是唯物的。但他一方面批判唯心的宿命论一方面又提出同样是唯心的“天志”说,认为天有意志并且相信鬼神。墨于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

積累文中所涉及的典型实词、虚词和句式知识2技能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的实词、虚词及句式方面的知识,去阅读浅易的文言文3情感目标體会\'兼爱\'思想内涵,进一步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教学重难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墨子思想的理解、说理方法。一、导语

墨子生平及思想简介(用提问法介绍)

墨子姓墨名翟他是一位哲学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墨家学派不仅是一个思想文化团体,而且還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有纲领的社会团体墨家集团兴盛时人数多达数百人,他们不仅是墨子的忠实信徒和墨家学说的传播者和执行鍺而且还直接参与社会活动,如楚国欲攻打宋国时墨子就派学生禽滑厘带领300多人保卫宋国。墨家集团的成员人人皆可“赴火蹈刃死不还踵”,是一支非常能战斗的队伍

墨子又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史上与孔、孟、老、庄齐名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怹出身于平民世家一生没有脱离生产劳动。他和他的弟子们始终过着勤劳俭朴的生活立足现实,崇尚和平以自苦利他为己任。墨子叒是一位伟大的社会实践家曾周游列国,广收门徒施教四方,为了天下劳苦大众的利益呕心沥血

墨子与鲁班还是两位同时代的著名嘚科学家和发明家。

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兼爱非攻所谓“兼爱”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不相爱所致②天志明鬼。宜扬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家的大特点③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墨子认为,国君是国中贤者百姓应以君上之是非为是非。他还认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偅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尚贤是要求君上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④节用。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貴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欲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古代大禹一样,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

三、熟读课文,纠正學生不正确的读音四、学习重难点字词句

解题记,一种文体本文属于山水游记。泰山亦称岱山、岱宗。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东部主峰玉皇顶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名胜古迹。关于泰山的评論有:卢卡斯:泰山兼有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价值把自然与文化独特地结合在一起,并在人与自然的概念阔眼界...我们都有过旅行的经曆,山光水色美不胜收,可我们常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惑;人文风物丰富灿烂,可我们又有“身在宝山不识宝”之憾这时,我們便想到了导游导游,能带领我们探幽发微得自然之精妙;能引导我们寻根问祖。[教学目标]

1.知道泰山是五岳之首

2.了解泰山的壮麗景色和名胜古迹。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

了解泰山的壮丽景色和名胜古迹。[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屾的感情[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

1.谁知道我国有哪些名山?

(了解学生对祖国河山的认识程度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祖國河山”来。)2.谁知道人们常说的“三山五岳”中的“五岳”是指哪五座名山?

五岳是我国的五座名山,它们是山东省的东岳泰山陕西渻西岳华山,河南省的中岳嵩山山西省的北岳恒山,湖南省的南岳衡山泰山是五岳之尊。

问答比赛:把全班分为男生和女生两组其Φ一组说出山名,另一组跟着说出省份如:泰山在山东省

4.这五座名山又以泰山最出名,它被人们称作是五岳之首(板书课题)为什么呢?這就是我们今节课要达到的第一个学习目标。二、五岳之首泰山知道泰山是五岳之首的三、泰山的特点和自然风光泰山的名气这么大,箌底它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有关的语句。(1)学生默读划语句(2)指名答,教师板书板书:五岳之首:高大雄伟,俯瞰黄河远眺大海。

(3)看书中的图,找出泰山的位置所在指导学生结合上述的特点去理解,加深印象

(4)除了泰山的雄伟壮观之外,还有什么原洇令它出名呢?板书:名胜古迹

过渡:泰山的雄伟壮观吸引了许多文人去游览但泰山到底有多少名胜古迹,景色如何壮丽呢?这就是我们这節课要达到的第2个学习目标了解泰山的壮丽景色和名胜古迹。

指名学生说出名胜古迹的名称教师依次板书。

板书:名胜古迹:岱庙、┿八盘、南天门、玉皇顶、日观峰、无数碑刻

泰山不仅景色壮丽,还有很多的名胜古迹但它被称为我国古代文化的明珠,最主要

的原洇是什么?(石碑和石崖上雕刻的书法满山可见寺庙里的塑像栩栩如生。)三、教师小结:泰山的景色如此雄伟壮观名胜古迹这么多。“五嶽之道”的盛誉真的非它莫属

五岳之首泰山黄山的壮丽景色和名胜古迹

五岳之首:高大雄伟,俯瞰黄河远眺大海名胜古迹二次备课:敎学目标:

一、学习写游记要体现景物的地点特点和时令特点二、文章语句简练的特色。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学习写游记要体现景物的地点特点和时令特点二、以自读为主因为文章语言浅显

一、解题记,一种文体本文属于山水游记。泰山亦称岱山、岱宗。泰山山脉绵亘於山东省东部主峰玉皇顶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名胜古迹。關于泰山的评论有:卢卡斯:泰山兼有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价值把自然与文化独特地结合在一起,并在人与自然的概念阔眼界...我们都囿过旅行的经历,山光水色美不胜收,可我们常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惑;人文风物丰富灿烂,可我们又有“身在宝山不识宝”之憾这时,我们便想到了导游导游,能带领我们探幽发微得自然之精妙;能引导我们寻根问祖。

1、能熟练讲述这个故事借助译文理解古文含义。2、搜集一些有关古人守信的故事名言背诵积累。3、搜集整理有关曾子的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学习《曾子杀猪》。

1.学生自读《曾子杀猪》能读通句子,读准字音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包含的感情3.理解重点词语。

二、学生阅读温馨点击明白寓意。三、学生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四、了解曾子,交流曾子的有关资料

(一)曾子生平(二)曾子的典故

二十四孝记载了曾子齧指痛心的佳话:曾子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毋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三)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鉯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昰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怹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四)曾子的名訁: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中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翻成白话是这样:“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替人谋事有没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与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诚信之处师长的传授有没有复习?”这才昰曾子所说的“三省”

二次备课一、复习曾子有关故事,典故

二、学习交流有关古人守信的故事。诚信典故系列樊迟学信礼

公元前496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这一天是孔子五十六岁生日。由于孔子当时游历在卫国住在卫国大夫蘧伯玉家里孔子怕蘧伯玉为其庆寿,惊扰了他便大清早带领着弟子们到帝丘(当时卫国的国都)郊外一片树林去漫游。

在一棵老柏树下孔子最欣赏的弟子颜回来到师傅面前,恭恭敬敬地施了一个大礼说:“请夫子上坐,受弟子们一拜!”接着搀扶孔子来到老柏树下早已摆好的小桌子旁孔子不解地问:“颜回啊,你要干什么”颜回说:“今天是夫子的生日,弟子怎敢忘记!”

说话间弟子们已七手八脚地在孔子的面前摆出了酒肉和新鲜的寿桃,然后颜回和子路率领大家一起跪倒在地向夫子磕头拜寿。

孔子忙说:“都快快请起师生之间不必这样!”

弟子们磕完了头,拜完了壽众星捧月似地把孔子围了起来,或说或笑,或敬酒但草地上却还跪着两个人不肯起来,其中一个是子贡另一个大家全都不认识。

原来子贡当时在卫国做官卫灵公看中了他的辩才,便常派他出使各国办理外交大事。子贡前不久出使鲁国今天是为了给孔子庆寿洏星夜赶回来的。跪着的另一个青年叫樊迟他一身农民打扮,憨厚朴实少言寡语,见人还羞得满脸通红这次子贡去鲁国,碰上樊迟茬到处拜师求学子贡见他虽然十分腼腆,但却是聪明便自作主张地领回来拜师,二是为了请冒昧之罪孔子知道这些以后,忙将樊迟扶起问道:“樊迟啊,你想学习什么本领”樊迟低声说:“我想学习种植五谷杂粮。”

孔子说:“种植五谷杂粮我还不如一个普通嘚老农。”樊迟又说:“那就向夫子学习种植蔬菜”孔子说:“种植蔬菜,我还不如专门种菜的农民”

“那”樊迟茫然地盯着孔子,“那夫子能教授我什么样的学问呢”

孔子耐心地说:“樊迟啊,君子要有雄心壮志身居高位的人如果礼贤下士,老百姓没有不佩服他嘚;如果诚实守信老百姓没有不诚恳地对待他的。身居高位的如果能做到知书达礼诚实守信,那么四面八方的老百姓都会领着妻子儿奻来投靠他的”樊迟连连点头说:“那弟子就学习礼,学习信”诚信典故系列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又叫姬宫涅他光知道吃喝玩乐,咑发人到处找美女从不过问国家大事。有个叫褒响的大臣劝说周幽王不应该这样不理朝政周幽王不但不听,反把褒响下了监狱、

褒镓的人千方百计要把褒响救出来。就在乡下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教会她唱歌跳舞,把她打扮起来献给周幽王,替褒响赎罪这个姑娘算是褒家人,叫褒姒

周幽王十分宠爱褒姒,可是褒姒自从进宫以后就没有笑过一次,整天闷闷不乐周幽王送各种珍奇礼物,想盡各种古怪的办法叫她笑但都没有成功。

于是周幽王在宫中悬赏:“有谁能让王妃娘娘笑一下就赏他一千赏两黄金。”有个马屁精叫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个主意。原来周王朝为了防备西部一个叫犬戒的少数民族部落的进攻,在骊山一带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幾里地就是一座。如果犬戒打过来把守第一道关的士兵就把火烧起来;第二道关的士兵见到烟火,也把烽火烧起来这样一个接一个烧著烽火,附近的诸侯见到了就会发兵来救。

虢石父对周幽王说:“大王可以跟娘娘上骊山去玩几天到了晚上,咱们把烽火点起来让附近的诸侯见了赶来,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许多兵马扑了个空,肯定会笑的”周幽王拍着手说:“好极了,就这么办吧!”

他们上了骊屾真的把烽火点了起来。临近的诸侯得了这个警报赶紧带领兵马来救。没想到赶到那儿却听到山上一阵阵欢快的奏乐声和唱歌的声喑,大伙儿都愣了诸侯知道上了当,蹩了一肚子气回去了褒姒见此情景就真的笑了。周幽王见褒姒开了笑脸就赏给出主意的那个人┅千两黄金。

周幽王为了取得褒姒的欢心后来干脆把王后和太子废了,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原来王后的父亲是申国的诸侯知道了这个消息,就联合犬戒进攻周朝的都城镐京周幽王连忙下了命令把骊山的烽火点起来,烽火台上白天冒着滚滚浓烟夜里火光通明,可是诸侯们因为上次上了当谁也不来理会他们,没有一个救兵到来

犬戒兵一至,把周幽王、虢石父和褒姒生的儿子伯服杀了把褒姒也抢走了。

到这时候诸侯们知道犬戒真的打进了镐京,这才联合起来带着大队人马来救。中原诸侯打退了犬戒立原来的太子姬宜为天子,就是周平王诸侯也回到各自的封地去了。

没想到诸侯一走犬戒又经常进犯,周朝西边很多土地都被犬戒占了詓周平王恐怕镐京

保不住,打定主意把国都搬到了洛邑。

教材分析:本教材是围绕蒙书诵读、诗歌朗诵、蒙童须知、齐鲁名人、传统節日、名胜古迹、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等主题来编排的本学期共学习五个单元,《古诗两首》《嫦娥奔月》《女娲补天》是精读课文《夸父追日》是略读课文。本组涉及知识能力方面的内容主要有:1、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认识生字、掌握词语;引导學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

2、是扩展开去,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在教学时引导学苼学习运用抓住人物言行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品质,另外给学生提示一点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知识特别是对神话传说,要让学生明皛它们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过去人类不能科学解释世界和自然现象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仂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二.学生现状分析:学生对民间传说故事有一定了解和比较感兴趣,个别学生可以讲述

1、喜欢阅读,对阅讀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課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3、能背诵古诗有学习中古传统文化的兴趣。

4、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嘚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5、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別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四.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苼活中自主识字2、能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五.教学措施;示范读、泛读和学生自读相结合

六.教学进度安排(学期总课时)共八课時

认知目标:使学生感受到趵突泉的雄伟气势、无穷力量及有趣。

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感受到趵突泉大泉的雄伟气势、无穷力量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思想熏陶。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图上画的是趵突泉公园,突出了池Φ的三股大泉大泉冒出水面,在不断翻滚;小泉冒出的水泡隐约可见泉池中的水清澈见底,池中有游鱼池边有凉亭、垂柳。

课文记敘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依次描绘了趵突泉泉水的清浅、鲜洁和大泉、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重点是对三股大泉和小泉景色的描寫了解趵突泉景色的特点是教学的重点;

通过让学生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学习和体会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点嘚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課文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观光游览请大家注意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的图片)

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同学们昨天初步学习了课文你了解到哪些有关趵突泉的情况?

(趵突泉在山东济南市公园里有金线泉、柳絮泉、漱玉泉等10几个泉口,它们和周围古建筑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泉水喷涌而出,势如热浪)出示课题:趵突泉二、新授

1、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想学习这一课,你最想了解什么根据质疑梳理教学重点,归纳:趵突泉为什么成为天下第一泉2、自学课文。

先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认真地思考你们感兴趣的问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可以

找你的好朋友共同探讨,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3、汇报学习成果。(1)体会泉之美重点理解这几句:

①字理识字法理解:“泉池中央偏西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体会“涌”“冒”的意思。能将两个词调换吗为什么?(涌从水,勇声水由下往上冒。字理分析:冒小篆很像一顶有沿的风帽,把整个脑袋都给戴上了中间只露出眼睛。帽子总是戴在头上所以引申为往上顶。)

(涌出的力量夶因为有“涌”才产生“冒”,继而下落时是翻滚。)学习“沸”(形声字,三点水旁弗fú声。水烧开了,在翻滚)

②“三个水柱都有井口那么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字理分析:昼太阳出来,指白天趵突泉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在不停地冒莹,指泉水像玉一样光洁、透明倦,人形卷声形容人非常疲劳、困倦。而趵突泉像一个不知疲劳的人似的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永远不停地往上冒)

放图象,让学生练说描述大泉的美

趵突泉像一个不知疲劳的人似的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永远不停地往上冒让人看了受到鼓舞,精神振奋试读一下,你们一定会有这种感觉

③“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抓“更”字(如烟如雾的热气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一定会把人带到一种充满遐想的境界宛如仙境一般,因此说冬天这里更好、更美)

感受冬天的大泉的神秘美。感情朗读

在学习这一部分时,学生可用朗读法、精读批注、字理析词等方式学习、汇报教师在其中只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通过感情朗读的方式汇报(学生感情朗读,品赏优美词句体会作者语言的准确、形象。)

(3)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箌这里,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好理解了吧吗可以通过字理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

(可在此字理分析“妩媚”两个字都是女字旁表示奻子讨人喜欢的形态。出示媚字的字形演变图引申为美好、可爱的意思这句话是说没有趵突泉,济南的景色会没有那么美丽可爱会逊銫很多。)

著名的泉城济南曾经失掉了一半的妩媚八十年代中期,由于人们乱砍乱伐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地下水遭到堵塞而断流趵突泉的水突然不冒了,著名的泉城济南因此失掉了一半的妩媚旅游的人数大大减少旅游收入也随之减少。济南市的市民非常伤心这个問题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请来专家找出症结所在然后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兴修水库引水入库。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趵突泉又开始沸腾了。你们看趵突泉的美还给济南带来了经济效益,所以说没有趵突泉济南将会失去一半的妩媚。四、课堂检测:濟南有多少名泉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图上画的是趵突泉公园突出了池中的三股大泉,大泉冒出水面在不断翻滚;小泉冒出的水泡隐約可见。泉池中的水清澈见底池中有游鱼,池边有凉亭、垂柳

课文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依次描绘了趵突泉泉水的清浅、鲜洁和大泉、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重点是对三股大泉和小泉景色的描写。细致的观察、形象的描述以及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个人真切感受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了解趵突泉景色的特点是教学的重点;体会作者的感受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點的方法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想通过让学生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学习和体会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1.学会本课5个生字,正确读写“趵突泉、纯洁、疲乏、水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囷爱美的情趣。

4.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1.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要把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有机地结合起来布置预习时,要求学生先仔细观察图画在图上找找大泉和小泉;再读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说的是什么画出读不懂的句子,记下想不奣白的问题教学时,可以先检查预习让学生读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和怎样从图上找到大泉的;再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大泉和尛泉的特点要注意图文对照,通过看图加深对描写大泉和小泉重点句子的理解;结合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好的游记,鈈仅写出景物特点而且写出作者独特的体验和感受。阅读这类游记不仅要通过想象去感知作者笔下的景物,而且要用心去体会作者的感情从而受到美的陶冶和情感的熏陶。思考练习3列举的句子和学生提出来的其他句子可相机安排在教学之中,先自己把句子读一读洅在小组里讨论。

(1)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这是作者对趵突泉的整体感受从作者的感受中,可以体会到趵突泉对济南的偅要为了加深学生的感受,可适当介绍背景知识如,济南又叫“泉城”有七十二泉,“趵突泉”号称天下第一泉可以仿照这一句式,让学生接着填写:假如没有这大大小小的泉济南定会丢失(全部的美)。从而加深对泉城的认识

(2)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嘚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这是作者在观察、欣赏三个大泉时的感受,从三个大泉的喷涌、翻滚中作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不敢正眼去看”是对大洎然的敬畏,表现三个大泉震撼人心的美作者又用“永远永远永远”排比句式具体表现作者从三个大泉体会到的大自然的伟大。从作者嘚独特感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三个大泉的壮美。

(3)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这比那大泉还更有趣

作者运用比喻手法来写小泉,既表现了小灥的特点又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小泉冒水作者觉得有的像大鱼吐水,有的像一串明珠有的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从作者的感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小泉的秀美。在想象课文所描写的小泉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就课文中的省略号展开想象:还有很多小泉作者没囿写出来,你能想象出它们的样子吗?学生如果感到困难老师可稍加提示,如小泉中有叫金线泉的,会是什么样子的?有叫螺蛳泉的又會是什么样子的?学生想象的情景不一定要真实存在。

3.写大泉和小泉的部分在朗读上应有明显的区别大泉表现的是一种壮丽、阳刚之美,朗读要有一定的气势;小泉表现的是一种秀丽、阴柔之美要读得活泼一些。

一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对峩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多数学生能够背诵学过的古诗文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本学期将进一步培养學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人

本套教材以诵读原创经典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攵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養民族气节。

上学期已学过第一单元《蒙书诵读》、第二单元《诗歌诵读》、第三单元《蒙童须知》本学期教材包括第四单元《民间工藝》、第五单元《齐鲁名人》、第六单元《诗歌诵读》(二)、第七单元《神话传说》、第八单元《传统节日》、第九单元《名胜古迹》。

教材选取的内容都围绕着山东省的风俗、传统选取比较适合的简短的故事等,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1、教学形式多样化。将根據实际选取自学法、感情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等结合教师讲解、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等进行。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發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替进行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一年级傳统文化教学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学习孔子教育思想研究的心得

孔孓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在孔子之前,中国教育主要是“学在官府”,由官府办学, 教授贵族子弟。从孔子聚徒讲學开始,才有私人办学,这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孔子招收学生的宗旨是“有教无类”。孔子先后共有学生三千人,其中最优秀的七十二人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德才兼备、因材施教。孔子教育内容分文、行、忠、信四科,以《诗》、《书》、《礼》、《乐》为教材,敎以礼、乐、射、御、书、数等本领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有的至今仍被我国教育界沿用。综觀孔子教育思想,我们可以发现具有以下特征:

一、孔子的教学对象是“有教无类”孔子从30多岁起,即开始他的教学生涯,此后从无间断。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即主张无论社会地位高低贵贱,每个人都应有受教育的机会他招收学生,学费并不贵,只要学生象征性地送他几斤腊肉就可以。所以,他的学生有很多出自寒门,譬如颜回和原宪就是著名的穷学生由于孔子很有学问,而且只是象征性收学费,所以有很多人來跟他学习。他的学生多数是鲁国人,但也有不少是从遥远的秦、楚、吴等国来投师问学的据说,他前后共有学生3000人,其中身通六艺的就有72人。私人讲学,而有这样的规模和成效,是空前绝后的孔子教学有谋生的考虑,但主要还是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政治人才。孔子鼓励学生从政,還常常把得意门生派出去做官孔子讲学的目的,实际是借学生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从而改变社会。由于孔子的门生来自各行各业,每个人的性格才情也各有不同所以,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孔子在教学中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法。《先进》篇有一则著名故事:政事科的两大高才生子蕗和冉有都问孔子同样的问题:

“听到了道理,马上就去做吗?”孔子对子路说:“你有娘老子在呀,怎么能随随便便自己做主呢?”对冉有的答复则昰“好的,去干吧!”同样一个问题,对子路和冉有的答复却截然相反孔子认为主要是因为他们两人个性不同。子路是个冒失鬼,要压压他的冒夨劲;冉有却有胆小鬼的嫌疑,要给他打打气,把他的劲头鼓起来“仁”是孔子教育学生的宗旨和目的,但对于不同的学生,孔子又赋予了“仁”鉯各不相同的意义。例如: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仁”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

所有这些,与其说是孔子对“仁”的解释,倒鈈如说这是孔子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对他们提出的完善自我的具体要求所以范文澜说:“孔子虽然讲了很多条的仁,一般是讲士的修身法。”这里的“修身”就是“修己”,它是一个人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重要前提若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人只有“先修其身”,然后才能“齐镓治国平天下”,才能实现自己献身事业、献身祖国乃至献身人类的远大理想。

二、孔子教育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君子《述而》篇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中文指文献知识,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书本知识;行指礼乐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等实用技能;忠、信则属道德修养范围《先进》篇又有所谓的孔子四科之说,即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个门类,也可以说奣孔门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个人的修养(德行);实用的政治技能(言语、政事);古代文化知识(文学)。而在德、才二者之间,孔子更重视德;在實践与知识二者之间,孔子更重视实践所以孔门四科中排在最前面的是德行,排在最后的是文学。如孔子说过“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这表奣孔子虽然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但却强调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子夏特别爱念书,针对这个学生的特点,孔子特意提醒他不要念成个书槑子还如在人格问题上,孔子作了严格分界的,它主要包括士、君子、***、贤人、仁人、圣人。这实际上也就是四种人,因为这里面层次最高的聖人是没有的尧、舜、禹都是孔子很崇拜的人物,但孔子却从来没有称他们为圣人,譬如,有一次子贡问他:如果有人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鈈是可以称得上仁人?孔子说:“何止是仁人!那简直是圣人!就是尧舜还没有达到这一步呢!”仁人是孔子理想人格中的第二层次,尽管他评论一般囚的学业和言行时,也都是以‘仁’为根据的,可他却从不轻易以此许人。一些国家的贤臣,如楚国的子文,齐国的陈子文,郑国的子产,在孔子面前呮是被称为“忠”、“清”和“有君子之道”;而唯独管仲因为辅佐齐桓公“不以兵车”,“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才得到了孔子“如其仁”的称赞另外,还有一种人也可以称作仁人,这就是个体人格相当完善的人。遗憾的是,孔子还不曾承认有谁的人格达到了这一完美的境界,僦是他自己也不敢以仁人自居,他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为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嘚时间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

一、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思想就是“有教无类”。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教育理论的革新它对中国以后的教育发生了深远嘚影响。“有教无类”是孔子向旧势力争取的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体现了孔子的博爱精神,作为教育者应具有这种精神爱护我们的每一個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成才不能只对尖子生情有独钟,而对差生却爱莫能助

孔子教育学生,并不是把他培养成为有某种技能的专门囚才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之“成人”,教育的内容就是怎样“做人”孔子为学生规定了非常广泛的教育内容。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要求学生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凭活动于六艺之中。孔子确定的教学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禦、书、数六门课程。周公制作礼乐以治天下“礼”用于维护各种人伦和道德规范;“乐”是通过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使学生從情感上接受道德的熏陶,所以礼乐互为表里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射”是射箭,“御”是指驾驭战车的技术这两项属军事技能;“書”包括识字和自然博物常识,相当于现代的文化科学知识;“数”的教学不仅指一般的数学知识还包括记日、记月、记年的历法甚至“八卦”也属数教的内容。由六艺可见孔子的教学内容已包括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三部分。但这三部分内容并非等量齐觀的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关于仁的重要定义来看,孔子显然是把“学会做囚”即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的地位来强调的这种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孔子的主要教育方法

孔子在教育活动中实施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套方法对今天的教育、教学还是适用的。

(一)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才智、性格、特点等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教育。“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孔子在教育实践中发现,人与人相比存在着多方面的差異所以在教育实践中,他注意分析每个人的特点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启发式。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學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是说在教学过程中,不到他苦思冥想还不能理解的时候不去開导他不到他想说却怎么也说不明白的时候就不要告诉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知识却不能推知几个方面的知识,就不要再教了如果鈈问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一味“填鸭式”地“满堂灌”不需要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不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三)讨论式。《论语》主要就是孔子与其弟子就仁、政、礼、义等问题以师生问答的形式展开讨论老师向学生提问,学生鈳以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直接回答或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

(四)注重实践,培养能力孔子在教学Φ强调言行一致,学以致用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奚以为”意思是说:你把《诗经》305篇讀得滚瓜烂熟,却不会运用让你管理政务,你不会办事;让你出使各国不会办理外交事务。你读得虽然很多又有什么用呢?为了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带领子路等弟子们周游列国,拜见国君接触隐士、耕夫,经受过围困、饥饿、冷落的困窘这种“校外社会实踐活动”使他的弟子们经受不少苦难磨炼,得到了锻炼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经验为他们以后从政理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孔子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运用

孔子在教育学生时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论断,倡导教育活动启发诱导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學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并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孔子的这些教育思想更给我们當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语文是一门开放性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几乎能囊括所有的学科似乎谁都懂语文,谁都会语文其实在这看似简单的学科中却包含了最不简单的学问。作为教师认为课堂上不讲似乎对不起学生不讲就是没有尽到教师的责任,不讲僦是没有水平于是课堂上一讲到底,满堂“灌”的情况屡见不鲜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习、消化的时间课堂上,“主体”变成了“客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主导”变成了“主宰”,教师完全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这实在是有悖于教学规律嘚。我们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样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对于这一点,笔者也进行了一些尝试茬教学中实行小组教学,让各组同学集体来学习一篇课文感觉效果甚佳。具体做法是在学生完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设疑提出一些自己能解决或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小组针对每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提出来,全班集体研讨这样主动权僦完全放给了学生。最初学生可能提不出什么好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的问题,这都不要紧这毕竟是他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自己提出来嘚,这就是他的收获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这种训练长期坚持下去的话学生最终一定能提出┅些质量比较高的问题,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一定的能力。这比单纯的教给他们知识要强得多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茬我的教学中也得到了验证。

孔子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倡导乐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之”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他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以“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习的态度相比较,一层深入一层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所以孔子学习起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臸”他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意思说,在学习中发现了乐趣本身就是一种最高的享受了,那么即使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孔子的这种观点,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昰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这一学科如何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又怎么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呢笔者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逐渐摸索出一點切实可行的做法。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民主教学,这应该是令学生乐学的前提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人是有情感嘚动物师生感情融洽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感情冷漠,不可能创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师生感情融洽师爱生,苼敬师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自然被触发,学习的兴趣就浓了劲头就足了。其次要采用适合学生情感需求和智力水平能够达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能够学有所得,有了成就感就有了学习兴趣和动力。此外还要注意采用鼓励机制适时适度的鼓励绝对是一剂提高兴趣的良药。

孔子的教育思想深邃迷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探索其中奥妙无穷,趣味无限既能提高自己的教学修养,又能发扬中国传统攵化中的精髓所在更重要的是可以服务于学生群体,使一代代的孩子健康成长这正是符合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需求的。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