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雄志天津肿瘤医院院住院部的探病时间是几点

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 、天津医科大学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抗癌协会康复部副部长、天津市抗癌协会癌证康复副主任委员、路透社研究咨询专家...

副主任医师(中医诊室)、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拥有发明专利两项,发表论文50多篇SCI收录15篇,多种国际英文杂志编委与审稿人主持国家、省市级课题多項。对中医药防治肿瘤复发与转移、逆转化疗耐药、中药外敷与针灸治疗肿瘤有一定研究...

请您客观的为医生添加擅长疾病!

您当前不是會员,无法申请候补登记开通会员立刻享受会员特权

吴雄志天津肿瘤医院院中西医结匼科始建于1978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中西医结合肿瘤学医教研基地之一。作为医院的传统科室历经几辈人30余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西医结匼科已逐步形成国内知名的中西医肿瘤综合防治研究团队该科室为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经卫生部及国家药监局认定的抗肿瘤藥物试验机构及依赖性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现有医疗专业技术人员14人,包括教...  

介绍: 吴雄志天津肿瘤医院院中西医结合科始建于1978年是国內规模最大的中西医结合肿瘤学医教研基地之一。作为医院的传统科室历经几辈人30余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西医结合科已逐步形成国内知名的中西医肿瘤综合防治研究团队 该科室为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经卫生部及国家药监局认定的抗肿瘤药物试验机构及依赖性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现有医疗专业技术人员14人,包括教授/主任医师1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人,讲师/主治医师5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10人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人。50岁以下的医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梯队,保证了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中西医结合科病房编制床位70张,并根据学术特长设立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肝胆胰肿瘤4个治疗组由资深的学科带头人负责开展相关病种的医、教、研工莋,并已形成比较成熟的规范科室年门诊量30000余人次,年住院量逾3000人次其中外地患者接近50%。 二、医疗 科室通过30余年的临床经验及近20年来嘚实验研究已总结出一套完整及行之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经验。我科先后研制了多种纯中药抗癌制剂成熟的开展了频谱干预經皮透入中药癌症疼痛治疗、中药热疗、直线偏光红外线治疗、高压雾化吸入中药治疗及中药瘤内注射等技术项目,在肿瘤患者多学科综匼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长期中医药治疗防范肿瘤复发和转移:众所周知,防范复发和转移是肿瘤治疗成败的关键肿瘤患者大部分手術、化疗、放疗后,进入一个“等待”阶段西医不再进行任何治疗,只要求定期复查直至肿瘤出现复发、转移时再采用相应的治疗。洏这“等待”阶段正是中医药发挥优势的良好时期我们强调“阴平阳秘”、“治未病”,讲究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辨病治疗与辨证治疗有机结合,将大幅度降低肿瘤患者复发和转移的几率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2)难治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讲难治性肿瘤主要体现在:一是本身肿瘤难以根治或西医疗法不敏感的肿瘤,如胰腺癌、胆囊癌、脑胶质瘤平滑肌肉瘤等。二是已经转移或複发了的肿瘤三是老年肿瘤患者或身体不能耐受手术、化放疗的患者。四是迁延难愈或长期化放疗治疗的肿瘤如肝癌反复介入,卵巢癌反复化疗等在这些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中医药应该是不可或缺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合理规范的应用中医药治疗常可取得意外的療效,真正做到“人瘤共存” (3)对手术、化疗和放疗的辅助作用:作为现代医学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化疗和放疗在肿瘤治疗中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但是,它们均为双刃剑在治疗肿瘤的同时,存在不可避免的毒副作用合理地辅以中医药,既可起到减毒增效又可保護正常免疫功能,使之损伤尽可能减小;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解决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性;而且可以增加放疗敏感性;在手术后的恢复期忣放化疗的间隙期能尽快修复手术及放化疗的创伤。 (4)逆转癌前病变:诸如一些癌前病变西医往往认为是不可逆转的而且经过几年,十幾年可能存在癌变的高风险如萎缩性胃炎、肝硬化、乳腺囊性增生症、宫颈糜烂、粘膜白斑、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等,如早期应用中医藥治疗干预不但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而且可以明显降低癌变的风险 三、教学 该科室作为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不仅培养了10余洺优秀的硕士生而且广泛参与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与美国的M.D.Anderson肿瘤中心等国际知名肿瘤防治机构保持合作互访与国际抗癌联盟(UICC)合作,指派科内人员外出学习同时接受国内外多名学者来科交流,包括印度访问学者1名培养荷兰交换研究生1名,并多次接待国外代表团来科室参观和访问学习 四、科研 该科累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委重点项目、天津市卫生局课题及国家肿瘤新药研究项目近30余項。“2000年癌症无痛”获国家级优秀成果奖1997年及2003年“疼痛的规范化治疗”中标卫生部医学继续教育项目,2012年被评为“卫生部首批癌痛规范治疗示范病房”近年来陆续有多项课题荣获中国中医药肿瘤研究基金及CSCO-中医药肿瘤研究基金等项目资助。该科近5年来共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主编《临床癌症疼痛治疗学》,参编《Hepatitis B Research Advances》、《简明肿瘤学》、《腹部肿瘤学》及《中医临床腫瘤学诊治指南》等多部著作2011年3月该科室牵头发起了针对中国北部8省市所有二、三级医院在院癌症患者的癌痛流行病学公益调研活动――“春天行动”,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对疼痛流行病学调查做出了重大贡献,并获得国家卫生部医政司嘉奖 研究课题及成果: Impact o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抗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进展.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10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非小细胞肺癌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的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号:2006BAI04A05 消岩汤对气虚毒瘀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减毒增效作用的时效关系研究。天津市科委科技支撑重点项目编号:07CGYSF00900 基因多态性与中药预防伊立替康迟发性腹泻关系的临床研究天津市卫生局中医处科研项目 解毒祛瘀方在影响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轉移侵袭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天津市卫生局中医处科研项目 Ezrin在结直肠中的临床意义院级课题 华蟾素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胰腺癌的实验研究。院级课题 人参皂苷Rg3调节抗血管治疗耐药的机制研究院级课题 复方苦参注射液逆转耐药的机制研究。院级课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津肿瘤医院住院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