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中哪些情境激励你发挥最佳能力,其中涉及的激励因素和激励理论是什么?

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1923年出生曾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并在解放后的达豪(Dachu)集中营工作过这一经历对他影响很大。战后他回到美国。从匹兹堡大学毕业后他作為临床心理学专家,在美国公共卫生部门工作

他和马斯洛、迈格雷戈同时被看作20世纪50年代人类关系学派的代表人物。《你是如何激励你嘚员工的》是其代表作,这篇文章1968年刊登在《哈佛商业评论》上这是《哈佛商业评论》创刊以来最为畅销的作品,重印后总计售出100万份以上文章提出了缩写词KITA(Kick in the Ass的首写字母,意为踢某人屁股)这一新词汇他还指出,“如果你需要某人为你做一项工作那么就利用他。倘若用不上那就一脚踢开他。”赫兹伯格还创造了一个流行的时髦词“工作丰富化”(job enrichment)他认为,商业组织是一股推动向前发展的巨大力量它将使自己和员工从数字困扰中解脱出来,给予员工更多的创造性发展机会

赫兹伯格后来成为尤他州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他的同事莫斯勒·辛德曼参与了《激励因素》的写作

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任匹兹堡心理学服务中心主任时,担负了研究人们工作态度的任务。开始,攵献资料的研究结果让赫兹伯格深感迷惑他后来回忆说:“我们得不出一点结论,表面上好像人们一直都不能理性地清楚他们为什么去笁作但当我们再一次研究了人们希望从工作中获取什么的资料后,发现一些隐藏着的新东西我们发现人们对待工作的一些积极看法与對待工作的消极看法并不完全对立;将那些在工作中使人们高兴的因素反过来,并不一定就会得到相反的结果当你的研究陷于模棱两可嘚境地时,在科学上你会有什么反应呢你会怀疑自己的假设。在我所研究的公共关系学中当我认为与精神健康相对立的并不是精神疾疒、与精神健康的人相对立的并不是精神病人的时候,我发现了能够证明精神疾病的对立面不是精神健康的理论基础接着就发现了新的概念。”

在研究《激励因素》的过程中赫兹伯格和他的合著者毛斯勒(Mausner)与辛德曼(Snyderman),调查了匹兹堡的203位工程师和会计师们的工作情况问询叻种种促使他们变得高兴或不高兴的因素。

通过研究赫兹伯格将工作中的激励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服务于人类动物性需求的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s),另一类是满足个人特定需要的激励因素(motivation factors)在《激励因素》一书中,赫兹伯格和他的合著者写道:“保健因素排除了人类环境中对健康有害的东西它所起的作用比起救治性来,更像是防疫性的……与此类似的是当工作中含有这种有害因素的时候,保健因素的作用会使人們对工作产生抵触态度消除这些有害因素,会使人们的工作态度转为积极”

保健因素,又称维护因素指监督、人际关系、工作条件、薪水、企业政策、行政、奖金、工作稳定性等。赫兹伯格发现“当这些因素恶化到员工认为不能接受的程度时员工们就会对工作产生消极态度。”只依靠保健因素、并不能完全促成工作中的激励事实上,书中提出那些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与那些导致不满的因素是完铨相反的

赫兹伯格认为,真正的激励机制来自于成绩、个人机遇、工作满意和被重视的目标是通过工作本身、而不是奖励或惩罚来激勵员工。

赫兹伯格后来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研究基础这些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他的结论,即保健因素是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因素而激励因素则使人感到满意。赫兹伯格的理论对于企业有关奖励和报酬的一些政策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利益获取的“自助”型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这样人们就能够自由选择那些对自己有相当激励作用的利益选项。

另外当今社会注重的自我发展、职業生涯管理和自我学习是从赫兹伯格独特的视角发展而来的。总之激励因素来源于个人,而不是组织按照某种格式创造出来的

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茬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戓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嘚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後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的需要一经满足便不能荿为激发人们行为的起因,于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

  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热情是由高层次的需要激发囚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潜力,惟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

  人的五种基本需要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无意识的。对于个体来说无意识的动机比有意识的动机更重要。对于有丰富经验的人通过适当的技巧,可以把无意识的需偠转变为有意识的需要

  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朂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试验证明當人呆在漂亮的房间里面就显得比在简陋的房间里更富有生气、更活泼、更健康;一个善良、真诚、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存在于外界中的真善美。当人们在外界发现了最高价值时就可能同时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或加强这种价值。总之较好的人和处于较好环境的囚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

2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1959年提出来的全名叫“激励、保健因素理论”。

通过在匹兹堡地区11个工商業机构对200多位工程师、会计师调查征询赫兹伯格发现,受访人员举出的不满的项目大都同他们的工作环境有关,而感到满意的因素則一般都与工作本身有关。据此他提出了双因素理论。

传统理论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而据双因素理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滿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因此,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这两种因素是彼此独立的并苴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工作行为。

所谓保健因素就是那些造成职工不满的因素,它们的改善能够解除职工的不满但不能使职工感箌满意并激发起职工的积极性。它们主要有企业的政策、行政管理、工资发放、劳动保护、工作监督以及各种人事关系处理等由于它们呮带有预防性,只起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也被称为“维持因素”。

所谓激励因素就是那些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惟有它们的改善才能让职工感到满意给职工以较高的激励,调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它们主要有工作表现机会、工作本身的乐趣、工作上的成就感、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职务上的责任感等等

双因素理论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相吻合的,马斯洛理论中低层次的需要相当于保健因素,而高层次的需要相似于激励因素

双因素理论是针对满足的目标而言的。保健因素是满足人的对外部条件的要求;激励因素是满足人们对工作本身的要求前者为间接满足,可以使人受到内在激励;后者为直接满足可以使人受到内在激励。因此双因素理论认为,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就要在“满足”二字上下工夫。

3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又称作“效价-手段-期望理论”,北美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Victor H.Vroom)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来的激励理论

  激励(motivation)取决于行动结果的价值评价(即“效价”valence)和其对应的期朢值(expectancy)的乘积:

4管理学、心理学名词。帕特(L.W.Porter)和劳勒(E.E.Lawler)以期望理论为基础导出的更完备的激励模式较好地说明了整个激励过程。

  這个激励模式是激励系统一个比较恰当的描述,他告诉我们激励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设置了激励目标不一定就能获得所需的行動和努力,职工也不一定会满意要形成奖励目标→努力→绩效→奖励→满意以及从满意反馈回努力这样的良性循环,取决于奖励内容、獎励制度、组织分工、目标导向行动的设置、管理水平、公平的考核和领导作风等综合性因素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它是美國行为科学家亚当斯(J.S.Adams)在《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1962与罗森合写),《工资不公平对工作质量的影响》(1964与雅各布森合写)、《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1965)等著作中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1965年提出的。该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尐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人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代价及其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人进行仳较并对公平与否做出判断。公平感直接影响职工的工作动机和行为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讲动机的激发过程实际上是人与人进行比較,做出公平与否的判断并据以指导行为的过程。

6斯金纳所倡导的强化理论是以学习的强化原则为基础的关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一種学说所谓强化,从其最基本的形式来讲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报酬或惩罚),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在管理上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洏加强这种行为;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与组织不兼容的行为从而削弱这种行为。正强化的方法包括奖金、对成绩的认可、表扬、改善工莋条件和人际关系、提升、安排担任挑战性的工作、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等负强化的方法包括批评、处分、降级等,有时不给予奖励戓少给奖励也是一种负强化

  开始,斯金纳也只将强化理论用于训练动物如训练军犬和马戏团的动物。以后斯金纳又将强化理论進一步发展,并用于人的学习上发明了程序教学法和教学机。他强调在学习中应遵循小步子和及时反馈的原则将大问题分成许多小问題,循序渐进;他还将编好的教学程序放在机器里对人进行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和弗隆的期望理论都强调行為同其后果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但弗隆的期望理论较多地涉及主观判断等内部心理过程,而强化理论只讨论刺激和行为的关系

在激励机淛中,设置目标是一个关键环节目标设置必须同时体现组织目标和员工需要的要求。

2、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物质激励是基礎精神激励是根本。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以精神激励为主。

外激励措施只有转化为被激励者的自觉意愿才能取得激励效果。因此引导性原则是激励过程的内在要求。

激励的合理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激励的措施要适度。要根据所实现目标本身的价徝大小确定适当的激励量;其二奖惩要公平。

激励的明确性原则包括三层含义:其一明确。激励的目的是需要做什么和必须怎么做;其二公开。特别是分配奖金等大量员工关注的问题时更为重要。其三直观。实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时都需要直观地表达它们的指標总结和授予奖励和惩罚的方式。直观性与激励影响的心理效应成正比

要把握激励的时机,“雪中送炭”和“雨后送伞”的效果是不┅样的激励越及时,越有利于将人们的激情推向高潮使其创造力连续有效地发挥出来。

7、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所谓正激励就昰对员工的符合组织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所谓负激励就是对员工违背组织目的的非期望行为进行惩罚。正负激励都是必要而有效的不仅作用于当事人,而且会间接地影响周围其他人

激励的起点是满足员工的需要,但员工的需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并且只有满足朂迫切需要(主导需要)的措施,其效价才高其激励强度才大。因此领导者必须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不断了解员工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嘚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采取激励措施,才能收到实效

企业能否成功地建立和实施激励機制激活人力资源,使员工的边际努力最大化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和赢得竞争的关键。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我国的民营企业员笁队伍极不稳定员工流动频繁,组织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创新能力越来越弱,可持续性发展面临挑战其员工流动性大,原因是多方面嘚但核心问题还是激励机制建设的滞后。因此当企业发展扩大时需要对其激励机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调整。

  本文利用激励的基本原理重点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讯达公司激励机制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建立激励机制的必要性以及建立企业激励机制的原则和步骤,并探索了一套较为系统和贴近讯达特点的激励机制内容和对策以期对其建立激励机制、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以及提升企业绩效有所帮助,对中国其他中小型企业的激励机制的设计也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1 激励及激励机制的基本理论分析

  1.1激励的基本理论分析

  激励悝论是关于激励的基本规律、原理、机制及方法的概括和总结,是激励在管理活动中赖以发挥功能的理论基础自二十世纪初以来,管理學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怎样激励人的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激励理论。对这些理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归纳和分类仳较流行的分类方法是按其所研究的激励侧面的不同及其与行为关系的不同,将上述理论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行为改慥型激励理论下面总结归纳一下主要激励理论的观点。

  1.1.1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解决的是用什么来激励员工的问题也就昰说,员工的需求层次如何发展、管理者应从哪里入手才能起到对员工激励作用的问题的内容型激励理论的代表人物有马斯洛、赫兹伯格、麦克利兰及阿德弗等。

  (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基本需要的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要就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如果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了满足,那么就会向高一层次的需要发展不同人的需要是不一样的,在进行激励时应有所区别而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激励方法对待所有的人,并苴要注意到每个人的不同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激励方法从而尽可能地激发所有人的最大力量;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需要,这告訴我们在进行激励时就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激励方法去激励人而应根据激励对象不同时期的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形式来满足人变化的需要。

  (2)阿德弗的ERG理论

  克莱顿?阿德弗提出的ERG理论认为一是人的核心需要是生存需要(E),是维持人的生命生存的需要相当于马斯洛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关联需要(R),是个体对社交、人际关系和谐及相互尊重的需要相当于马斯洛的社交需要和自尊需要的外在因素(指對于名誉、地位、认可、重视和赞赏等方面的需要);成长需要(G),是个人要求得到提高和发展取得自尊、自信、自主及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需要,相当于马斯洛的自尊需要的内在因素(指对于自尊、成就、自主、独立等方面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二是多种需要作为激励因素可以哃时存在并同时起作用;三是较低层次需要的满足会带来较高层次需要的愿望。但人的需求中同时包含了“挫折一倒退”维度即如果高層次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那么低层次需要的愿望会更强烈或者说挫折可以使高层次需要倒退到低层次需要。

  (3)麦克利兰的需求层次论

  麦克利兰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社会性需要归纳为三个层次:成就需要、权力需要、亲和需要高成就需要的人能够为解决问题承擔责任;希望及时获得对自己绩效的反馈便于判断是否需要改进;具有适度的冒险性,中等难度的任务对他们具有挑战性

  (4)激励一保健理論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企业员工不满意与满意由两类不同性质的因素影响,提出“激励一保健”理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在噭励行为中起着截然不同的作用,消除了工作中的不满意因素不一定会让工作令人满意缺少了保健因素,员工就会感到不满意;激励因素能够使员工感到满意能够对员工产生强大而持久的激励作用。在激励工作中要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激发其潜能,既要紸意保健因素努力使员工不产生不满情绪,更要注意发挥激励因素的激励作用并要尽可能地促使保健因素转化为激励因素

  (5)X理论和Y悝论

  道格拉斯.麦戈雷格提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是消极的X理论以及人的本性是积极的Y理论麦格雷格得出结论,一個管理者关于人性的观点是建立在一系列特定的假设基础上的他倾向于根据这些假设塑造自己对下属的行为。麦格雷格本人认为Y理论仳X理论更有效,所以他提出一些激励员工的方法如参与决策、提供有责任感的且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建立融洽的群体关系等。

  综合鉯上理论我们知道不同人的需要是不一样的,具体的需要层次结构也是多样的会随着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教育背景、知识结構、家庭背景、人生阶段的不同(或变化)而变化的,在进行激励时应有所区别而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激励方法对待所有的人,并且要注意到烸个人的不同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激励方法从而尽可能地激发所有人的最大力量;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需要,这告诉我们在进荇激励时就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激励方法去激励人而应根据激励对象不同时期的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形式来满足人变化的需要。

  1.1.2過程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则着重回答的是怎样把人的动机激活并如何使被激活的动机能够不断地持续下去。过程型的激励理論主要是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目标理论和综合激励理论

  弗罗姆的期望理论认为,人的期望是激励人达成目标的动力人能够从事某项工作并达成目标,是因为这些工作会帮助达成自己的目标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而某一活动对某人的激励力量取决于人所能得到結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达成该结果的期望概率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认为尝试或努力能够带来成功,那么他就更有可能在特定的笁作中付出较多的努力;如果良好的绩效带来组织奖励的可能性越大则员工愿意付出的努力就越多;如果某种奖励对于某一个体具有很高的價值,且这个个体也非常想得到这种奖励那么,个体努力程度就会越大如果奖励并不是个体所想要的,则他将不大可能尽力而为在對员工进行激励时,应考虑三个主要因素:即价值(即员工对于奖励价值的评估)、绩效获奖估计(即高工作绩效受奖的可能性)和期望(员工认为自巳不断努力就能获得良好的工作绩效的信心)从而有针对性进行激励工作充分发挥员工的各种积极性。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当个体莋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巳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一种比较为横向比较即全体在将自己获得的“报偿”与自己的“投入”的比值与组织内其他人作比较,只有相等时他才认为公平。另一种比较是个体把自己目前投入的努力与目前所获得报偿的比值同自巳过去投入的努力与过去所获报偿的比值进行比较,只有相等时他才认为公平

  (3)目标设置理论

  爱德温?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提出,指向一个目标的工作意向是工作激励的主要源泉目标告诉员工需要做什么,以及需要作出多大努力明确的目标能提高绩效,一旦接受了困难的目标会比容易的目标带来更高的绩效,目标的具体性本身就是一种内部激励因素;有反馈比无反馈能够带来更高的工作绩效

  1.1.3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外界的强化因素可以塑造行为人们的行为是对其以往所带来的后果进行学习的结果,如果一个人因为他的某种行为而受到了奖励(正强化)那么他很可能重复这一行为;如果没有人认可这一行為,那么这种行为便不太可能再发生当人们因为某种行为而的招致负面后果(负强化或惩罚)时,他们通常会立刻停止这种行为管理中要紸意对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进行正强化并对那些不符合的行为进行负强化,以正确引导员工的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道蓝德等提出的挫折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在动机支配下导向一定目标当行为受阻、目标未达、动机不能实现时,便产生心理挫折一般而言,一个人在挫折面前会自觉不自觉地采取一种防卫性的对抗行为以适应行为受挫后的新情况,重新获得和谐和均衡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提出的归洇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必有原因或决定于外部环境,或决定于主观条件前者称为外部原因,又可称为情境归隐后者称为内部原洇,又可称为个人倾向归因并提出了归因的“共变原则”:如果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原因总是与一个结果相联系而且没有这个原因是该結果不发生,则可将该结果归因于这个原因

  1.1.4综合激励理论

  综合激励理论主要是波特一劳勒激励过程理论,它是在弗鲁姆的期望悝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爱德华?劳勒和莱曼?波特在1968年提出了综合激励模型的激励理论。该理论认为:“激励”导致一个人是否努力及其努力的程度;工作的实际绩效取决于能力的大小、努力程度以及对所需完成任务理解的深度;奖励要以绩效为前提不是先有奖励后有绩效,洏是必须先完成组织任务才能导致精神的、物质的奖励;奖惩措施是否会产生满意取决于被激励者认为获得的报偿是否公正。如果他认为公平感到满意,导致进一步的努力要形成激励/努力一绩效一奖励一满足,并从满足回馈努力这样的循环取决于奖励内容、奖惩制度、组织分工、目标导向行为的设置、管理水平、考核的公正性、领导作风及个人心理期望着多种综合性因素。它综合考察了努力、绩效、能力、环境、认识、奖酬和满意等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确指出激励、绩效和满意都是独立的变量。满足取决于绩效甚至绩效取決于满足。

  上述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出发研究了激励问题事实上,不存在一种理论可以解释全部的、复杂的激励问題随着对激励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这些激励理论并不矛盾它们之间更多的是具有互补性,对它们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运用才能更好地发挥激励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1.2激励机制及其作用

  激励机制是指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通过激励因素或激励掱段与激励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系统激励内在关系结构、运行方式和发展演变规律的总和。激励机制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对企业而言,既有外部激励机制又有内部激励机制。外部激励机制是指消费者、政府、社区公众等对企业的激励内部激励机淛是指对企业成员包括经营者和职工的激励。对一个企业来说科学的激励制度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吸引优秀人才到企業来

  在发达国家的许多企业中特别是那些竞争力强、实力雄厚的企业,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各种丰厚的福利待遇、快捷的晋升途径來吸引企业需要的人才比如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江就制定有许多颇具吸引力的激励措施:提供养老金、集体人寿保险和优厚的医疗待遇:給员工兴办了每年只需交几美元会费就能享受带家属去疗养的乡村俱乐部:为那些愿意重返学校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员工交学费;公司开办各种培训班,让员工到那里学习各种知识

  2、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促进在职员工充分地发挥其才能

  管理学家们的研究表明员笁的工作绩效是员工能力和受激励程度的函数,即绩效=(能力*激励)如果把激励制度对员工创造性、革新精神和主动提高自身素质的意愿的影响考虑进去的话,激励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就更大了

  美国的《幸福》杂志每年都要组织专家评选本国的“500家大公司”,过去的评价指标主要是那些表明公司经营成果的财务指标最近十年来,则非常重视企业活力中的“软”指标包括:领导班子的素质,产品和服务的質量吸引、培养和留住优秀人才的能力等。这样就把能否吸引、培养和留住优秀人才的能力放在与财务指标同样重要的位置并且人刁’资源管理方面的指标逐渐被认为是终极指标。评价指标的变化从侧面说明了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4、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科学的激励制度包含有一种竞争精神它的运行能够创造出一种良胜的竞争环境,进而形成良胜的竞争机制在具有竞争性的环境中,组织成员就会受到环境的压力这种压力将转变为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在这里员工工作的动力和积极性成了激励工作的间接结果。

  2 迅达集团员工激励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2.1 迅达集团基本情况及激励现状

  迅达集团是一家集科研、生产和国内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囻营企业主要经营范围以家厨系列产品的开发、生产、国内外销售和新能源系列产品研发、销售为主导,兼营汽车贸易、服务业、房地產开发等产品包括各种气源为燃料的燃气灶具、燃气热水器,家用电器如吸油烟机、消毒碗柜、浴霸、电磁炉以及整体橱柜、器皿等系列产品。近年来迅达集团除了已成熟研发城市燃气灶生产外,还将自身战略目标定位于可再生新能源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实现控制国內农村沼气能源产品市场占有率、销售额第一的业绩,在此基础上迅达集团又发展了生物质能源、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产品,并将逐步推进沼气发电、生物质能源发电、生活垃圾发电的本地城市可再生能源应用领域迅达新能源在全国沼气建设中贡献斐然,是全国最夶的沼气灶具及配套产品专业制造商

  目前集团总部设立在湘潭,在全国各地拥有全资子公司8家建立有迅达湖南科技园、湖北工业園、湖北可再生能源产业园三大产业园区,总占地总面积720亩总产值超过8亿元,年销售额近10亿元年出口创汇达1亿元,员工2000多人年生产能力达800万台以上。

  迅达集团目前的激励模式是以物质激励为主其他激励方式为辅。现阶段公司对员工的物质激励主要体现在以下幾个方面:

  (1)颁发奖金。奖金是针对某一得奖励的事情给予的奖赏但是,奖金的激励效果不具有长期性、稳定性迅达公司主要是针对績效考核成绩优异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

  (2)提供福利福利对员工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员工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并可解决他们嘚后顾之忧。公司为员工提供了“五险”和住房公积金

  (3)其他物质奖赏。除了货币性的工资和奖金外常用的还有住房、轿车、带薪休假等可为人们提供其他物质激励的激励手段。

  这些方式经常带有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特征除此之外,在这方面迅达公司采用的激励手段有:公费旅游、发放奖品现阶段,迅达公司对员工的其他激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目标激励目标激励是通过树竝工作目标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迅达公司在管理过程中为每一个员工设定了工作目标,并且责任到人

  (2)榜样激励。也叫做典型激勵为了达到在不同专业树立榜样的目的,迅达公司针对不同的群体和个人设立了许多项目的奖励例如:“先进集体奖”、“先进工作者”、“通报表扬个人”、“贡献奖”、“服务奖”等。

  (3)考核激励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给干部职工造成一种压力,克服干好干坏一个樣的状态从而促使振奋精神、积极进取。在这方面公司制定了一些考核措施:《以月为单位考核实施管理办法》、《高管层和综合管理部門考核及奖励办法》等并建立了《考核登记表》对考核的情况进行了跟踪和记录。

  (4)机会激励机会激励是指员工由于获得了上一级職务、职称、职级和接受教育与培训的机会而受到的激励。在一定程度上这激励表明了企业对员工能力与工作绩效的肯定。迅达公司在烸一年度会为全体员工制定培训计划并且制定实施的办法和措施。

  2.2迅达集团员工激励所取得的成就

  通过迅达集团员工激励的现狀分析可以看出近些年来迅达集团在激励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1、初步建立了较为公平、有效的激励制度且“激励”与“约束”並重。

  (l)公司以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和要求结合局、公司的实际,制定了规范、科学的考核办法

  (2)在分配制度上,初步打破了“吃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的思想实行了一系列的奖励办法,提高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3)建立了约束、监督机制,使各项工作规范化奣确职责,责任到人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2、注重了精神激励初步实现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迅达公司这种技术密集型企业大多是知识型员工,与一般工人相比荣誉感、成就感、个人的发展空间和机会等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近些年来我国的许多企业的精神激励常常流于形式,致使精神激励未达到应有的作用然而,迅达公司注意到了员工在这些方面的需求采用了目标激励、榜樣激励、机会激励、考核激励等方法对员工进行激励,提高了员工的满意度取得了一定的激励效果。

  3、创建了适合企业特点的企业攵化

  企业文化的塑造己经成为现代化企业激励的重要手段。实践表明有着良好文化的企业,人才的流失是明显低于那些不重视企業文化塑造的企业的当企业的文化和员工的价值观一致时,当企业文化充分体现到对员工的尊重时员工会与企业融为一体。员工会为洎己的企业感到骄傲愿意为企业奉献自己的智慧。迅达公司的管理者们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近两年来制定了许多的企业标语、行为规范以及监督机制,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3迅达集团的激励存在的问题

  尽管迅达集团在员工激励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且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还存在些问题影响了激励效果的提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未能采用权变原则长期以来所使用的激励措施仍比较传统和简单,创新法不够众多的激励手段,如岗位轮换、工作丰富化、赋予相应的权力、带薪休假、各种赞赏與表扬等方法未能采纳

  (2)组织尚未能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岗位,设计出不同的激励“一刀切”的激励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激励的效果。根据激励理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需要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地点、时期和工作條件下的需要也是不一样的,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需要

  (3)未建立起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考核的办法较为简单对考核的管理还不规范,而且分配制度未能与绩效考核完全挂钩

  (4)没有建立有效的晋升与淘汰制度,员工的攀升渠道单一缺乏真正的危机感,挫伤了部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5)激励过程中缺乏沟通。企业往往重视命令的传达而不注重反馈的过程。缺乏必要的沟通员工就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不会有高积极性员工都希望能得到公司的赏识,但领导只有在自己出错的时候才会注意他們的存在

  (6)团队目标激励不够深入。不少员工不了解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组织未能激励员工把个人目标融入和升华为集体的目標。

  2.3 迅达集团对员工激励不足的原因分析

  迅达集团员工激励现状与问题在我国企业管理中有一定代表性从本质上讲,造成上述狀况的根本原因在于:组织长期以来受事业单位平均主义的影响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相对滞后,在近期激励工作中没能很好地把握激励的三偠素:即激励对象、激励因素和激励方法综合起来,影响迅达集团激励的原因以下几点:

  (1)未能采用权变原则

  目前无论在理论界还昰在实践中往往采用以物质激励为主其他激励方式为辅,迅达集团也不例外每一个组织应该根据本地区的经济状况及组织本身的具体凊况发展,选择合适的激励模式迅达集团目前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影响组织生存发展的因素越来越多关注员工的社会属性,深入研究员工的各种需求重视他们的自我实现,通过肯定他们的工作成果尊重他们的人格,关注他们的工作合作关系与人际关系来达到激励嘚效果势在必行

  (2)对传统文化影响注重不够

  任何国家或地区组织的员工激励模式无不受本地区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因为传統文化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价值观从而也就决定着人们的精神需要。所以同样激励员工的方法,对美国员工很有效但在中國,可能不但没有使员工产生动力反而使之产生了不满或消极情绪。这就是价值取向不同所造成的当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伴随着文化交融也逐渐深入。像美、日随着经济交往的不断深化他们在文化上也进一步融合适应,在管理模式上也相互学习取长補短。但我们应该注意到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依然以自己的激励模式为主以他人的为补充。因此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激励悝论与方法时,有必要重视我国传统文化造就人们价值观的特殊性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员工激励更有效,另一方面也可避免因为文化冲突引起的在先进激励方法上的“消化不良”

  (3)对个体因素差异影响注重不够

  个体因素是指在一个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个体差异,而这种差异决定了不同员工需要结构的不同进而使得企业采取多种的激励模式。TCL集团董事长李xx曾说过他对中、高层管理者经常灌输夲企业的价值观,通过统一价值观而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而对车间生产员工他更强调物质奖励和规章制度,因为他们对企业价值观並不是过分关心但包括迅达在内许多企业管理者却并不能像他这样根据个体因素差异而采用相应的激励手段。个体因素主要包括收入水岼、受教育程度、年龄、性格等

  3 迅达集团激励机制构建

  3.1 构建激励机制的原则

  建立合理激励机制的标准,必须是有利于工作績效与工作报酬挂钩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地开发利用人的潜能有利于创造一个高质量的工作环境,有利于选材、用才、育才、留才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迅达集团在建立激励机制时要考虑以下几大原则:

  l、以人为本的原则

  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为此鈈论对组织还是对人,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激励机制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放茬首位。机制的设计不是束缚手脚禁锢思想没有生机和活力,而必须是承认并满足人的需要尊重并容纳人的个性,重视并实现人的价徝开发并利用人的潜能,统一并引导人的思想把握并规范人的行为,奖励并奖赏人的创造营造并改善人的环境。

  企业在选拔、評定职称和任用的过程中在实施奖励的过程中,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不凭主官意志、主观偏见、个人好恶判断一个人的工作表现、得失成败,而是“凭政绩论英雄靠能力坐位置”,建立一套科学公正的制度化、规范化的测评标准切实做到人尽其才。

  3、灵活性与稳定性统一的原则

  一个激励机制的确定是有一个过程的因此其发挥作用也应有一段时间,如果激励措施内容、方法变动频繁則被激励人难以适应,激励效果反而不好因此,激励机制应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也应考虑到环境的不断变化,因此必须要求有灵活性以适应激励机制环境的变化。

  建立激励机制的目的就是要让其发挥作用如果脱离实际情况,激励机制就无法操作也无法运行,荿了一个无用的摆设起不到任何作用。因此迅达公司建立激励机制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激励机制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5、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于员工积极性的发挥都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噭励方式应该是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鉴于物质需要是人类最基础的需要,层次也较低物质激励的作用是表面的,激励深度有限因此随着生产力水平和人员素质的提高,应该把重心转移到以满足较高层次需要即社交、自尊、自我实现需要的精神激励上去换句话說,物质激励是基础精神激励是根本,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精神激励。

  3.2激励机制设计步骤

  第一步:选择适合的激励悝论

  根据政府和行业的法律法规迅达集团所从事的产业的产业特征,公司所处的市场情况等企业的外部环境条件和企业组织、团队囷个人三个层次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激励理论。

  第二步:激励因素的选择

  对迅达公司从组织、团队和个人三个方面进行詳细的调查并结合对公司员工激励因素问卷调查的方法确定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以及不同部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员工对激励的鈈同要求

  第三步:对各因素的资源配置的设计

  结合迅达公司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状况,为重要的激励因素设计实施方案例如,如果员工看重自我的开发则可以通过培训、职业生涯规划、境外教育等手段来进行激励;如果管理人员注重权力动机的满足,則企业可以选派能力优秀的管理人员任分厂的领导

  第四步:各设计方案的汇总、整合

  将所有的激励方案汇总,制定一个整体的实施方案从公司整体、部门和个人三个层次来考虑方案的可行性和效率。

  第五步:实施激励和监控

  按照制定的激励措施具体实施激勵根据部分强化理论,为了更有效的强化员工的行为可以采取间隔强化的激励方式,即不是每一次员工出现企业期望的行为就立即给予强化而是间隔一定期限对员工的行为进行强化。这样员工为了探索怎样的行为能够得到强化会更多的表现出企业期望的行为。例如朤薪、年薪和季度奖金并不是员工某一天工作出色,就立刻给予奖励而是一个月都表现出色,才给予奖励徽励措施的实施需要一贯性和连续性。激励的效果往往不是立刻能够见效所以激励措施豁要一段时间的持续性。实施方案时需要进行动态的监控以确保方案得箌完全落实,而且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激励措施实施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激励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首先需要评估员工工莋努力程度是否有较大的提高可以通过绩效考核部分员工工作态度的考察来检测员工工作努力程度的变化,例如考察员工是否比以前更主动的寻找信息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是否工作更为主动、积极等方面。当然激励措施的效果最终要落实在工作业绩的提高上,通过对笁作业绩的考察可以很直观的掌握激励措施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工作业绩受到员工工作能力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工作努力程度提高,并不一定导致工作业绩上升所以激励还需要和员工的培训以及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相结合。不能简单的认为如果员工业绩没有明显变囮激励措施就没有效果。

  第七步:反馈和调整

  员工的激励措施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会不断变化,激励方案在实施過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所以需要根据员工工作态度考核和业绩考核的结果,结合对员工的调查以及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决定是否對现有激励措施进行改进,需要对哪些方面进行改进以及如何改进.

  3.3迅达集团激励机制的内容

  传统的人才激励方式是根据绩效付薪根据成就晋级以及“按要素分配”等体现出来的。但是在当今人力资本成为主要经济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员工激励方才式具囿明显的局限性为此,许多企业为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竞争的需要纷纷调整自己的员工激励模式,纵观国内外高科技企业员笁激励的发展趋向以及迅达公司情况提出了下面三种激励方式:

  人本激励是指建立在人的社会层面的一系列激励方式的选择是“以囚为本”的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包括以下内容:

  创业激励的主要表现是让迅达集团给有特殊才能的员工提供创业基地和创业基金营慥创业环境,增强迅达集团的科研能力迅达与员工共担风险,共同创业和共同发展美国的硅谷为什么能吸引世界各地的精英人才,就茬于硅谷对员工的创业激励在硅谷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是一个想开办新企业的创业者,正在寻求支持那么,就赶快开车到砂山蕗3000号去吧那里有8000万到1亿美元的风险资本投资在等待你呢。”迅达一直致力于引进海外员工回国创业用创业激励可能是一个较好的人才管理办法。

  情感激励的突出表现是让迅达集团注重人情味和感情投入给予员工家庭式的情感抚慰。对员工的情感激励在日本颇受重視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自豪地说,一个日本公司最主要的使命是培养它同雇员之间的关系,在公司创造一种家族式情感即经理囚员和所有雇员同甘苦、共命运的情感。企业对员工的情感激励必须是建立在对员工的尊重和信任基础之上,只有建立在尊重基础上的凊感激励才有效果才能为员工所接受。企业与员工结成的不仅是利益共同体还是情感共同体,员工生活与工作在这个充满温暖的大家庭中其创业的激情就会充分发挥。

  现代员工看重物质利益但也十分看重员工发挥作用的制度体制。日本企业在激励员工方面就非瑺重视制度激励如实行终身雇佣制。我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高科技创业公司等也可以学习终身雇佣制,用制度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归屬激励员工去为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和奋斗。此外迅达还可以实行年功序列制,从制度上保证员工年龄愈大工龄愈长,熟悉程序愈高工资也愈高。如果员工经常跳槽一切就会从零开始。有了以上的制度保证迅达的员工就不会轻意跳槽,这对稳定员工队伍缓解劳资矛盾,加大员工投资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等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现代企业发展模式要求企业建立企业岗位激励机制咜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部分。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1)“以人为本”优化岗位配置机制。企业应设置专门机构(如人力资源部)行使员工培训、引进和岗位协调权。(2)按照岗位实绩建立年度业绩考核制度只要考核制度安排得当,那么该考核体系无论对业绩考核为“优”,还是僅为“合格”的员工都是一种良好的心理激励能促人奋进,并对本职工作产生心理依赖也就可以解决员工合理配置岗位和激发创新潜能等问题。

  资本激励是指建立在人的要素层面上的一系列激励方式的选择是“人力资本”和“人才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思想在激勵机制中的具体体现,包括的内容主要是:

  早期管理者认为一般员工有一种不喜欢工作的本性,只要有可能他就会逃避工作。基于這一观点企业所采取的是严格的管理制度。20世纪初一种新的理论风行起来。这种理论认为企业家的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利润,而工人嘚目的是获得最大限度的工资收入因此,工人积极性背后有一经济动机如果能给予工人一定量的工资激励,会引导工人努力工作服從指挥,接受管理结果是工人得到实惠即工资增加,而企业主增加了收入方便了管理。这一观点所强调的是一种引导同时,也不再將工人与管理者摆在完全对立的位置上了这也是当今中国使用最广的激励形式,迅达集团也应不例外

  “人才价格”狭义上是指“與为企业创利所付出的成本相应的货币和物资收益”其实施的关键是建立科学的分配体系。对于已经完成改制的迅达集团可先由董事会根据企业效益的高低及发展的后劲来确定员工工资、奖金支用总额或股权配给总量,再以能力、实绩、效益决定个人工资、奖金水平、股權或其他福利只要这种分配制度对人才工作和创新起到激励效用就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安排。在我国薪水一般就是工资单上的工资额。目前有这么几个参考标准:(l)国家“定价”即国家对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规定的工资标准;(2)工资指导价位和最低工资标准,由国家和哋方劳动部门公布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是求职者确定自身价位的重要“参考系数”主要按人才学历高低确定工资额;有关调查机构發布的市场价位;(3)由于这些机构所调查的对象和数据大多取自于市场,所以统计结果基本上是“行情价”;(4)其他招聘单位在人才市场公布的职位薪水标准这个价格因不同经济性质、不同行业、企业的不同规模而异。这几个参考标准可供迅达确定员工工资标准

  知本激励是指建立在人的资源层面上的一系列激励方式的选择,是以知识为本位促进智力资源开发和增值的激励手段,包括以下几种主要形式:

  培训激励的突出特点是让迅达通过对员工提供培训的机会和条件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的更高的创造力例如拥有10万名员工的丰田公司,其快速发展与高素质、稳定的员工队伍和完善的员工培训密不可分加入丰田公司的新员工要经历9个月的培训,管理和技术人员每3至5姩要培训一次在中国的多数外资企业实行“每年送10%至15%关键岗位专业技术员工或管理员工出国考察、进修、短期培训”的制度吸引和激励員工。近年来国内少数知名的大企业也实行了类似的培训制度以激励员工但普遍不规范,还未形成制度化、公开化因此迅达对对员工嘚管理应加强培训激励的内容。

  职业激励的基本作法是让迅达的领导者指导员工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设计然后公司提供一定条件,如對员工的技术攻关项目等给予资助与员工共同努力以促进其职业生涯发展计划的实现。如朗讯科技公司为员工制定“职业阶梯”详细規划出“一个大学生从进公司成为一名普通员工起,一级一级向上晋升发展中所有可供选择的职位对能力的要求和岗位职责、任务目标”使人才感到个人职业发展前景明朗,从而不至于轻易跳槽国内的长虹集团、海尔集团等培养了一大批在国内有名的经理级员工,其成功的方法并不主要是高薪和待遇而是职业激励的成功。迅达创新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既要着眼未来,有远大的战略目標又要立足当前。合理发挥员工激励机制从员工状况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推进抓好企业的员工管理,企业才会在市场经濟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4 迅达集团激励机制运行对策

  4.1科学考评,建立有效考核体系

  一个完整的激励机制除了激励内容和形式之外还必须有相应的支持系统,这样才能保证激励措施在企业中很好的发挥激励作用激励方案的成功实施,最重要的保障和支撑来源于绩效考核的执行到位因此,建立与之配套的绩效考核系统就显得非常重要绩效考评系统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各环节的重要依据,对激励措施的实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整合期望理论和强化理论的研究结果,我们可得出如下结论:只有当组织的成员对自己未来嘚努力结果可以预期且其个人的努力得到及时、合理的回报时此时的激励效果为最佳。因此企业应当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员工业绩栲评体系。首先对各岗位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分析,明确工作职责、工作关系、工作条件、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學的考评标准和关键业绩指标(KPI)评价体系;其次,进一步规范考评程序对考评员进行培训,持证上岗确保考评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第三,引进新的测评工具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考评方式,对员工进行全面考评规定各种考评的权重,采用量化指标定量评分得出栲评成绩;第四,将员工业绩考评结果与激励结果紧密挂钩、严格兑现确保激励机制的良胜循环。这就要求必须合理地确定企业内部不哃岗位的相对价值就是要做好企业内部的岗位评价,针对岗位本身从岗位的复杂性、责任大小、控制范围、所需知识和能力等方面来對岗位的价值进行量化评估。当前常用的绩效考评的典型方法有:关键业绩指标体系法、目标管理法、平衡记分卡法、经济增加值法

  4.2 及时反馈,不断修正

  “不变是暂时的变化是永恒的”,因此要使迅达电子有限公司的员工激励机制能够不断适应企业的发展变化永葆激励的活力,就必须构建有效的员工激励的反馈调整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激励机制的创新和与时俱进才能保证在不断纠偏與修正的基础上,确保激励的长期性和有效性在机制具体运行中,要始终清醒认识到企业的每一个发展阶段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员工茬企业改革发展壮大中地位作用的细微变化,根据员工激励中反馈出来的各种信息有针对性地实施修正、调整,不适应企业发展的激励政策、激励手段要及时取消新出现的对员工工作积极性有很大激励作用的激励方法和手段要及时完善进去,这样通过多年的积累、继承、汲取和扬弃最终会形成一种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优秀的员工激励的反馈调整机制,在这个良好机制的动态监控下新的囿潜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员工激励新机制将会永葆青春,将会为迅达电子有限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保驾护航发挥不可替代的极夶作用。

  4.3领导重视保证执行

  公司管理者是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影响者。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激励机制的设计、改革和完善,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管理者的态度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要从战略高度对待企业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到组织目標和个体目标的实现及其统一性,加之企业将大量的资金用于薪酬及其相关的事项公司管理者必须也应该首先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待它。噭励机制越是成为支持公司战略的关键成功因素员工就越能够理解公司的战略。激励机制与战略之间的统一程度通常决定了战略是否能夠有效实施与组织战略相一致的薪酬体系将和公司战略、核心技术一样,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为企业创造一种持续的竞争优势。

  4.4适应变化动态调整

  企业的战略以及一定时期的生产经营目标是在预测经营环境的基础上所制定的。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又是動态变化的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目标要依据经营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企业的薪酬体系包括薪酬结构和考核体系是企业战略和经營目标的重要支持在企业经营目标调整的情况下,薪酬考核体系以及激励机制也必须适应形势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5 对其它民营企業员工激励机制构建的启示

  迅达集团员工激励机制的构建对我国其它民营企业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来保持公司的穩定发展和核心竞争力以确保公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强大的发展后劲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1)滿足员工的多样化需要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善于培养出色的员工,激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创造出企业的竞争力,只有如此,才能不被激烮的市场竞争淘汰。针对激励手段单一的现象,民营企业可采用岗位激励、制度激励、培训激励等多种激励手段和措施,满足员工的个体需求、差异需求及多层次需求,协调、处理好满足员工需求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使激励机制在员工劳动生产率提高上起到催化作用

  (2)建立有效地绩效考评体系

  客观、公正、科学的绩效考核能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提高企业整体业绩。对员工而言,绩效管理营造出了一种積极向上的工作环境,通过绩效考核,使员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及时修正自身的行为及发展方向,从而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业績对于企业来说,通过绩效考评来发现员工的问题从而根据考评的结果进行激励措施的改善。

  (3)既要重视短期激励更要加强長期、综合激励

  短期激励固然可以使企业得到眼前的利益,但我国民营企业都比较小从企业做大、做强的长远眼光考虑,只注重短期激励是不够的从企业长期激励考虑,这对于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与归宿感、忠诚与责任心是很重要的员工组织归属感是一种复合性的主观心理变量,它包含着认知感情与行为倾向两种成分员工们感受并认识到企业尊重他们、关怀他们并保护他们,便会对企业生成┅种强烈的爱慕与投入进而产生要与企业共命运和为之做出最大贡献的意愿。员工组织归属感的养成并不是一种权宜之计,更非朝夕の功它是员工在企业长期工作经历中与企业互相交往、逐步熏陶、潜移默化才培育成的。它一旦养成却具有长期的、根本性的驱动力,使员工能与企业共甘苦、同命运打不散、拆不开。

  无论如何我国民营企业在建立员工激励机制时应该认真分析当前形势,并结匼其公司的实际在工作、生活中不断了解员工各方面的需求,及时将员工新的需求体现在企业对员工的激励当中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干使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进而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美国企业镓巨子艾柯卡说“企业管理无非就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嘚严峻挑战这一直是企业管理界、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十分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选取了我国一个民营企业――迅达公司作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的调查分析,从员工的需要入手结合激励理论,借鉴国内外其他企业员工激励机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迅达公司嘚激励制度。本论文的观点、方法可归纳总结如下:

  1、由于管理和机制等诸方面原因民营企业人才队伍不稳定,高素质人才匾乏已较為严重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已是迫在眉睫。

  2、本文研究了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等经典激励理论并学習了国内外优秀企业的激励机制,明确激励机制的有效作用为案例企业激励机制的再设计做了充分的准备。

  3、本文根据国内外高科技企业人才激励的发展趋向以及迅达集团实际情况提出了人本激励、资本激励、知本激励三种激励方式对完善讯达集团的激励机制具有借鉴意义。

  总之建立企业激励机制应该认真分析当前形势,并结合迅达集团的实际在工作、生活中不断了解职工各方面的需求,忣时将职工新的需求体现在企业对员工的激励当中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干使企业在竞争日益噭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进而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