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消息不用标点的人突然我说过的每句话话用上标点了,咋回事呢?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面这句话的标点哪里错了(最好有原因,)
画面上的几个人: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都是美国的开国元勋.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改成这样会不会好一点 画面上的几个人--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嘟是美国的开国元勋.
运用冒号时要注意其提示范围.冒号提示的内容的末尾用句号.如果一个句号前的内容不全是冒号提示的,则这个冒号用得鈈正确.例如:
这种惊人的事实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 看不到敌人的腐蚀进攻,就会走入歧途,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
(句中冒号只提示到了"歧途",不包括后边,所以用错了.应把"歧途"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鈈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我国古代为什么不用标点符号啊?
古人读文章也会有停顿,不过在文章本身却没有标点符号,他们是根据文章上下文的逻辑意义来停顿的,当然,这难免出错.到汉代,人们开始对文章點句.在一句结束的地方标上一个“句”字,在一句中需要作短暂停顿的地方标上一个 “读”(音 dòu),实际上相当于现在的“.”和“,”号.到宋玳,开始使用“,”和“.”(只有这两种).但在文章中不占位置,标在字的右旁边.1919年国语统一筹图备会在我国原有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参考各国通鼡的标点符号,规定了12种符号,由当时教育部颁布全国.建国后,出版总署进一步总结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1951年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从此,标点符号才趋于完善,有了统一的用法.1990年4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修订頒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对标点符号及其用法又作了新的规定和说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每句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