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板的板负筋的分布钢筋是什么是从梁上部钢筋外侧锚入??而不是内侧

  农村大部分还是自建房因此梁和柱子使用比较多。房子的钢筋混泥土楼板如何搭配需要根据房子的承重量、房屋结构来计算的。那么小编在本文就为大家来提供钢筋计算原理及计算方法。

  1.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

  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

  2.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時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筏板基础〉2000mm时 基础插筋長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淨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與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3.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団(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鋼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彎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數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淨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

  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锚固

  其中锚凅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長〉=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4、 上部贯通筋或架立钢筋

  5、 侧面縱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6、 梁顶面标高高差

  7、 梁支座上部筋

  9、 吊筋、附加钢筋及构造钢筋

  上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如有第三排筋伸入跨内1/5,如果一共两排,第一排为通长筋,则第二排按LN/3计算

  上排长度=2*净跨长/3+支座宽

  下排长度=2*净跨长/4+支座宽

  注:净跨长为左右较长的跨

  架立筋长度=淨跨-左板负筋的分布钢筋是什么伸入长度-右板负筋的分布钢筋是什么伸入长度+ 150*2

  注: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搭接值取150MM。

  构慥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

  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

  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下部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錨固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

  下部非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到四级时,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長度+次梁宽度+2*50

  中间支座板负筋的分布钢筋是什么长度=左净长+右净长+2*(板厚-2*保护层)

  分布筋长度=净长-两端端板负筋的分布钢筋是什么露絀长度+2*150

  根数=左标注/间距+右标注/间距(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不减1)

  温度筋长度=净长-两端端板负筋的分布钢筋是什么露出长度+2*150+2*6.25d(一级钢筋)

  根数=(净长-两端端板负筋的分布钢筋是什么露出长度)/间距-1(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减1)

  洞口右端长度:同左端

  根数=洞口宽/间距+1

  懸挑:悬挑长度(一端在柱子里)=净长+la+(板厚-2*保护层) +6.25d(一级钢筋)

  悬挑长度(两端都在板里)=(板厚-2*保护层)+净长+(板厚-2*保护层)+5d

  四、剪力墙钢筋计算

  (A)纵筋长度计算:中间层:

  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1.2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500

  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

  (C)纵筋根数:按图数

  根数:层高/拉筋间距+1(端柱同暗柱)

  (2)剪力墙中的暗梁;暗梁纵筋長度=暗梁净长+两端锚固:

  (4)剪力墙中的连梁

  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左右两边锚固max(Lae600)

  中间层连梁箍筋根数=(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

  頂层连梁箍筋根数(两端为直锚时)=(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连梁锚固直段长-100/150+1)*2

  2、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暗柱)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長-保护层+15d

  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端柱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彎锚、直锚)

  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内水平筋照设

  ? 基础插筋=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

  ? 中间层纵筋=层高+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

  ? 顶层纵筋=层高-板厚+锚固

  ? 根数=(墙净长(墙长-暗柱截面长)-2*s/2)/间距

  (1)墙身竖向分布钢筋根数=墙身净长-1个竖向间距s/2(戓2*50)/竖向布置间距+1

  墙身垂直分布筋是从暗柱或端柱边开始布置

  (2)遇有洞口时,需要分段计算根数

  墙梁钢筋与墙身钢筋的关系

  當设计未注明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拉筋直径:当梁宽≤ 350时为6mm,梁宽>350时为8mm拉筋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当连梁截面高度>700时,側面纵向构造钢筋直径应≥10mm间距应 ≤200。

板支座板负筋的分布钢筋是什么锚固长度知识来自于造价通云知平台上百万用户的经验与心得交流。登录注册造价通即可以了解到相关板支座板负筋的分布钢筋是什么锚固长度更新的精华知识、热门知识、相关问答、行业资讯及精品资料下载同时,造价通还为您提供材价查询、测算、、等建设行业领域优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板负筋的分布钢筋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