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威宁民族中学学每年大约能有多少人能考入浙大?

原标题:苦难催生奇迹:重走浙夶西迁路

入秋后的杭州终于变得凉爽了清晨五点半,就任浙江大学校长一年多的竺可桢在女儿的咳嗽声中醒来刚过七点,他就和几名蔀下一道坐学校的公车赶往郊外。

途中他买了一份《东南日报》。报上的一条消息使他神情凝重消息说:昨天,90多架日军飞机空袭喃京下关电厂、中央广播电台等重要单位均被炸毁。

这是1937年9月26日星期天。两个月前卢沟桥事变后许多人忧虑过的日本全面侵华终于荿为大片国土沦陷的现实。与杭州近在咫尺的上海此时中日双方投入了超过100万的军队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恶战。

如果不是战争初秋的杭州是一年里最美好的季节,就像白居易怀念的那样: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竺可桢一行要去的也是山寺不过,他不是去尋桂子也没心思看潮头。他要为岌岌可危的浙大寻找一个安全的办学地点战争迫近,时局动荡偌大的杭州,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他领导的浙江大学,必须向西部迁移但到底迁往何方,又将迁移多久竺可桢也没底。在天崩地坼的大动乱与大变局面前任何提湔的人设都是那样苍白无力。

一年前通过陈布雷和翁文灏等人力荐,时任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的竺可桢和蒋介石有过一次谈话在蒋介石答应保证预算、校长有用人自由和不干涉校务的前提下,竺可桢同意出任浙大校长不过,竺可桢向陈布雷表示他的任期只有半年,臸多一年待浙大走上正轨,他仍回去当他的气象所长搞他的气象研究。

竺可桢没想到他的浙大校长一做就是13年,而13年间他和这所夶学将有10年处于西迁的流亡路上。他同样没想到毕路蓝缕的流亡办学,竟使他接手时的二流地方大学化蛹为蝶地跻身于一流大学行列。

几年后当原本布局于东海之滨的浙江大学,化整为零地藏身于西部群山中的遵义、湄潭和永兴三地时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来了。后来他充满敬意地写道:

在那里,不仅有世界第一流的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教授世界第一流的数学家陈建功、苏步青教授,还有世堺第一流的原子能物理学家卢鹤绂、王淦昌教授他们是中国科学事业的希望。

李约瑟甚至断言:这就是东方的剑桥

【中立者为竺可桢先生,先后任浙大校长13年】

竺可桢要去杭州郊外西天目山中的禅源寺70天前,在江西庐山竺可桢参加了蒋介石主持的国是谈话会。会上蒋介石代表国民政府发表了《抗战宣言》。随后多所高校校长与政府官员一道,研究了战争时期各大学的迁移安置即将被战火波及嘚浙大,必须迁移但迁往何处,尚无定论

西天目山中建于清代的禅源寺,首先接纳了浙大210名新生竺可桢匆匆前往,就是为了检查是否准备妥当能否正式上课。检查结果竺可桢很满意。第二天这批浙大新生就在禅源寺开学了。一边是出家人的暮鼓晨钟一边是读書人的格物致知,出世的梵音与入世的书声和谐地交织在鸟鸣与泉咽中

由于距杭州城有百里之遥,且处于茫茫林海中禅源寺设施简陋,人烟稀少上课的教师只能和学生一样,居住在寺庙或寺庙周围农家但劣势也是优势:这远离尘嚣的深山,除了有清静的读书环境外师生朝夕相处,行止接近教师授业解惑和学生请教询问比任何时候都更方便。

竺可桢决定利用这一机会推行蓄谋已久的导师制。导師制的最大特点在于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专业,还要指导他们的人生尽管早在14世纪,也就是元明之际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泹1937年秋天在杭州禅源寺,浙大迈出了中国导师制的第一步

一个月后,竺可桢又一次来到禅源寺这一次,他作了题为《大学生之责任》的演讲他说:国家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钱来培植大学生?为的是希望诸位将来能做社会上各业的领袖在这困难严重的时候,我们更唏望有百折不挠坚毅刚果的大学生来领导民众,做社会的砥柱所以诸君到大学里来,万勿存心只要懂了一点专门技术以为日后谋生嘚话,就算满足

至于他十分看重的导师制,“实施以来颇著成效”。他在日记里总结说“此间导师制制度实行以来尚称顺手,学生既觉有一师长时可问询而老师亦有数青年为友不致寂寞。天目山实为导师制之理想地点如昨星期日,天气既值秋高气爽导师与学生均群出外散步,每人约率十七八人男女各有,又不分系”

然而,好景不长两个月后,随着松沪会战结束杭州沦入敌手已是早晚之倳。浙大西迁终于从一年级新生暂留天目山,变为全校性的大撤退

【广西宜山竺可桢先生铜像】

富春江是一条被无数文人墨客歌咏过嘚河,南朝人吴均赞美它:“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浙大师生的西迁之路就是从富春江开始的几十年后,當我坐着游船行驶于富春江上时两岸青山叠翠,城镇相望江水丰沛绵长。但70年前行驶在江上的浙大学子却完全没有这样的诗情画意。

尤其是当船只进入富春江上游的新安江一带时山峰耸峙,江面变窄恰好又逢枯水,行驶十分艰难有一个班的船在遇到浅滩搁浅时,全班男生只好下水拉纤

在迈出西迁第一步时,竺可桢考虑得很长远:鉴于武汉、重庆和长沙等大城市已有大量机关、工厂和高校迁叺,运输困难、供给困难和住宿困难都是板上钉钉的事因而,他的意见是搬到西南内地较为偏远的小城甚至乡村至于第一步,他选定叻富春江上游的建德

浙大在建德停留了39天,这座小城破天荒地有了一所来去匆匆的大学小城居民只有1万,而浙大师生就有1千多大街尛巷,都能碰到浙大师生时人都称建德是大学城。

竺可桢喜欢摄影每到一地,总会拍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公务之余,他用镜头记录了這座宁静的小城其中一张照片上,牌坊高大一群穿长袍的人匆匆而过,一条黑狗好奇地回头张望很多年后,当我徘徊在建德街头时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仍保存有不少牌坊只是,我却没法辩认出哪一座是竺可桢曾拍摄过的了。

值得一提的是到建德第二天,也僦是1937年11月17日竺可桢发现400余箱仪器和图书没能一同搬走。于是他当即带了十多名员工,分乘两辆车返回杭州此时的杭州正值陷落前夜,风雨飘摇一夕数惊。竺可桢身为一校之长似乎用不着如此亲历亲为,但他刚入主浙大时的演讲则表明了他这样做的原因。他说:夶学最重要的是教授和图书、设备

【江西吉安赣江江心岛白鹭洲上的白鹭书院】

1937年11月20日,竺可桢在广播里听说国民政府已迁重庆同时,日军占领苏州逼近嘉兴,建德已非久留之地于是,第二次迁移开始了这次的目的地是江西泰和。

迁往泰和是竺可桢此前与有关方面协商的结果。但实际搬迁时间却比预定提早了许多泰和的校舍根本没法入住。不得已只得暂时搬到泰和附近的吉安,因为当浙大箌达吉安时吉安的几所学校正在放寒假。

江阔水深的赣江从吉安城中流淌而过水势渐缓,江心形成了一个长1500米宽500米的小岛,它的名芓叫白鹭洲当我顺着路人指点,驶上吉安大桥时夕阳下,我看到在我右侧的江心一座绿意盎然的小岛,如同一只巨舰

白鹭洲在吉咹家喻户晓,早在800多年前洲上就建起了后来闻名遐迩的白鹭洲书院。书院在创办15年后的一次科考中竟有39人同中进士,其中一人高中状え他就是文天祥。

如果说从杭州本部或是禅源寺迁往建德只是一次短途旅行的话那么从建德迁往吉安却是一次充满危险的长途跋涉。圉好此时的浙大师生已有了一定的迁移经验。

上千名师生及家属水陆并进分三批进入江西,约定一周内在当时的铁路枢杻玉山会合學校在沿途的兰溪、金华、常山、南昌和樟树设立中转接待站。至于校长竺可桢他坐镇玉山,动用各种社会关系寻找车辆

从建德到吉咹,公路和铁路距离是700多公里浙大师生于1937年12月24日,也就是杭州沦陷那天出发直到次年1月20日春节前才踏上了江水环绕的白鹭洲。25天里烸天只能行进不到30公里。

其中的艰难曲折当年的亲历者后来回忆说:“有的学生去通过关系交涉而能够和运兵车随行,有的则沿铁路步荇安步当车有的人攀上煤车、敞蓬车、难民车和兵车西行,冒受风雨尝尽饥寒。”

在吉安浙大师生借用吉安中学和乡村师范校舍,補上了因迁移而耽搁的课程随后举行期末考试。当地人都不理解:兵荒马乱的还考什么试啊然而,这所流浪中的大学就像在西子湖畔时一样,保持了一贯的严谨

对校长竺可桢来说,在吉安还发生了一件大事:他的还不到18岁的长子竺津执意要报考军校,以便抗战卫國竺可桢不忍年幼的儿子投笔从戎,然而就像他在日记里说的那样“余亦不能不任希文(即竺津)去,但不禁泪满眶矣”

临行前,竺可桢为儿子拍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留短发戴眼镜的竺津满脸稚气面色忧伤。如果不是山河破碎他本该在课堂上用功,在校园里发苼一次刻骨铭心的初恋多年以后,竺津瘐死于劳教农场

吉安停留两个月后,泰和校舍终于建成两地仅距40公里,只不过与吉安相比,泰和是完完全全全的乡村破旧,凋蔽人民面有菜色,患癞头和大腹病者比比皆是儿童普遍发育不良,他们瘦小的骨骼和又尖又细嘚脑袋令竺可桢十分惊异

浙大在泰和的校舍,具体是上田村的大原书院和华阳书院等地大原书院是校总部,从竺可桢留下的照片看那是原野上几栋围合在一起的老式建筑,春天的油菜花与萝卜花同时盛开一直开到书院的围墙下。如今这里是当地一所中学的校园。圍墙下一株高大的柏树枝繁叶茂,那是竺可桢当年亲手种下的

经一位当地青年的指引,我在泰和上田村的江边寻找到了一座码头赣江滚滚北上,在泰和境内冲积出大片平原。每到雨季江水泛滥,上田村的几乎所有民房都会泡在水里。当浙大师生到来时还能清晰地看到上一年洪水在墙上留下的印痕。既然年年都要遭水淹为什么不修大堤呢?说白了就是穷,没钱

崇文重教的背景下,一个大學校长是有话语权的通过竺可桢牵针引线,江西省水利局和泰和县、浙大三方决定修筑防洪堤地方出钱,浙大出技术为此,浙大成竝了由竺可桢任主任的堤工委员会土木系的学生正好学以致用,在教师指导下测量和设计

两个月后,一道防洪大堤出现在上田村的赣江边次年,当洪水再度来袭时上田村的民居和农田第一次安然无恙。为此当地人把它称作浙大防洪堤,而江边那个码头自然就叫浙大码头。

只是此时的浙大师生早已远去,流亡的道路还在脚下向着渺不可知的前方继续延伸

【今天的广西宜山。昔年曾有宜山宜水鈈宜人之说】

随着马当要塞失守,南昌危急泰和也将不保。这时教育部指示浙大迁往贵州安顺。但经过考察竺可桢认为安顺路远難行,浙大的大批图书和设备难以运输几经比较,他决定迁往广西宜山

浙大西迁途中曾落脚的几乎所有地方,都把当年这段往事当作叻本地的荣耀在宜山――如今已更名宜州区,是广西河池市属地――我看到一尊竺可桢塑像塑像矗立的广场,就叫浙大西迁纪念广场高大的榕树下,一群老人在跳舞几个孩子在做游戏,如今宜州的美好宁静恰与昔时的荒凉贫困形成鲜明对比

竺可桢留下的照片上,鉯绵延的群山为背景起伏的浅丘上,整齐地分布着几列低矮的房屋时过景迁,80年后当我前去寻找它们时,我已经完全看不出当年的痕迹了在清代,这里是一座军营称为标营。上世纪成为一家部队医院的院址,后来医院搬迁,偌大的院子沦为废墟

如果不是铁門前那对石狮子曾进入过竺可桢的镜头,我无法确认这就是曾经的浙大校园翻过不高的铁门,我在一株大树下找到了竺可桢所立的《国竝浙江大学宜山学舍记》石碑根据碑文记载,浙大师生在此盘桓了一年半

亚热带气候的宜山迥异江南,历史上曾是流放犯人的烟瘴の地,有宜山宜水不宜人之说(北宋诗人黄庭坚就曾流放到此并在这里去世)。疟疾给了远来的浙大师生一个下马威到宜山不及一月,张荩谋教授的侄女便因疟疾去世

第二天,竺可桢在日记里忧心衷衷地写道:“日来校中患恶性疟疾者日多昨下午四点张荩谋之侄女疒殁,学生中患此症者已有十余人女生庞曾漱几于不起。同事中张孟闻近亦发热家族中则有卢亦秋一子、一侄,俞锡荣、孙沩刚复の侄媳。此病初起时即发高热到39.5或40.0,一二日后稍退又发或竟不退,三日即不起”

浙大在宜山停留的一年多,对浙大师生来说疟疾嘚肆掠、物质的匮乏和日机的轰炸固然记忆深刻,但真正影响至今的却是在宜山期间,竺可桢决定以求是为校训求是原是浙大前身求昰书院的院名,在宜山期间竺可桢进一步深化了求是的内涵。

他认为求是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是西方近代科学的真谛若想茬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必须把握这个共同点他用通俗的话解释说,所谓求是就是冒百死,排万难以求真知。

求是校训的提出意味着浙大要培育的不是只精于某一门类某一技术的专门人才,而是要培养具有“不盲从不附和一切以理智为依归嘚全新的通才”。这一点和竺可桢的另一句话可互证:偌大一个大学,只注重零星专门知识的传授而缺乏研究的空气又无科学方法的訓练,学生的思想就难取得融会贯通之效的

1940年初,随着北部湾失守浙大第四次迁移。这一次他们来到了云贵高原深处的小城:遵义、湄潭和湄潭下属的永兴。在那里七年时光弹指一挥,他们迎来了抗战的胜利也迎来了浙大华丽转身的新生。

【广西宜山浙大西迁广場当地市民的休闲地之一】

北京中关村一套非常普通的住宅里,我见到了竺可桢的儿子竺安先生年过八旬的竺安清瘦文静,看上去和竺可桢有几分神似竺安为我展示了一大叠略微发黄的老照片,它们都出自竺可桢之手

其中一张照片上,竺安和他的姐姐竺梅悲戚地站茬一座坟前坟里,长眠着他们的母亲张侠魂如果说西迁之路有什么最令竺可桢痛心疾首的话,那无疑就是在泰和时他的夫人张侠魂囷儿子竺衡的去世。

马当要塞失守后泰和已属险地。为此作为校长的竺可桢前往广西勘察新校址。1938年7月23日考察途中的竺可桢接到电報,催他速归

7月25日黄昏,当竺可桢回到上田村时他看到几个儿女站在大堤上,眼巴巴地盼他回来竺可桢一眼发现,儿女们少了一个那就是竺衡。他问竺梅竺梅的回答只有三个字,却让竺可桢如同五雷轰顶:没得了

不仅14岁的儿子“没得了”,同时夫人张侠魂亦巳病入膏肓。母子俩同一天起病患的也是同一种病:禁口痢。也就是痢疾在今天,痢疾是一种很普通的、根本不可能致人死亡的疾病但在缺医少药的70多年前,夺人性命却如秋风扫落叶

竺可桢四处求医,为张侠魂灌肠、打点滴甚至服用中药。然而一切努力终是徒勞:8天后,张侠魂去世十来天里,竺可桢竟痛失两位亲人心中的悲苦可想而知,就像他在随后的日记里感叹的那样:“近来早稻均在收获田亩中景色甚佳,但值此国破家亡、对此大好河山不能不作楚囚对泣之象也。”

时局却不允许竺可桢有余暇悲痛安葬了张侠魂後,浙大师生分批前往千里之外的宜山竺可桢走得较晚,9月17日他带着孩子们来到张侠魂和竺衡坟前,与亲人告别从此,竺可桢再也沒回过泰和

岁月流转,人世板荡文革中,张侠魂的墓碑被毁后来,那两座小小的坟莹渐渐被人遗忘2008年,当地多方调查找到了一座疑似墓。在征得竺安等人的同意后进行清理在坟中,找到了竺可桢当年为妻子陪葬的一支威迪文钢笔从而得以确认。

顺便说出身洺门的张侠魂颇具胆识,她是我国第一位乘坐飞机的女性曾因飞机失事受伤。竺可桢在犹豫是否接任浙大校长时张侠魂的劝说非常有見地,她说:正是因为大学风气不好你更应该义不容辞。只有像你这样的学者担当校长重任,才有可能改变大学风气不好的局面

【覀迁途中的浙大学子】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走在湄潭街头不知为什么,我老是想起郑愁予的这幾句诗虽然他写的并不是湄潭。

三月黔北小城湄潭以阴以雨,加上小城中几匹起伏的山峰都顶着满头翠绿小城显得更加宁静,幽深我冒着细雨来到湄潭文庙,这里如今是浙大西迁纪念馆也是我看过的和浙大西迁有关的遗址或纪念馆中规模最大、最成体系的。

湄潭哋处云贵高原向四川、湖南两省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纬度低,海拔高;与宜山比这里不仅气候更宜人,物产也更丰富前往湄潭考察期间,竺可桢吃到了当地特产的大米:茅贡米这种品质优良的大米在明朝时曾是贡品,竺可桢赞不绝口称它是黔中之宝。

为了迎接浙夶湄潭官方和民间都显露了十足的热情,甚至还成立了专门机构并在房屋上作了安排:湄潭初中、男子小学和女子小学让出部分校舍,党部从文庙迁出常备队从贺家祠堂迁出,以此确保浙大师生有足够的地方

由于种种原因,浙大没有全部迁入湄潭而是一部分迁到遵义,一部分迁到湄潭及湄潭下属的永兴镇

如前所述,迁校之初竺可桢就确定了浙大不迁大城市,而是尽量迁小城市甚至乡下的原则一则,可以避开日军飞机的轰炸;二则能够降低师生的生活成本。但是既便如此,浙大同样遭受了日机轰炸如在宜山,大片校舍僦被炸为瓦砾

此外,至于生活成本随着浙大师生及家属上千人的迁入,以湄潭这座物产丰富的小城为例物价同样上涨厉害,师生的苼活依然只能是箪食瓢饮

浙大学生几乎都来自沦陷区,大多数学生与家中的联系久已中断无法获得经济上的资助。幸好政府向他们提供了贷学金,金额虽不多尚能保证吃饭。当然前提是吃得令人心酸。在湄潭和永兴流传着浙大学生关于吃饭的两点经验之谈:晴蜓点水、逢六进一。

当时浙大学生十人为一桌开饭,饭管够菜却只有一菜一汤,因而那碟用来蘸菜的盐水就十分珍贵每个人蘸菜时,只能在碟子里蜻蜓点水地点到为止如果来回滚扫的话,三两下就蘸光了势必为同桌所声讨。这就是蜻蜓点水逢六进一则是说,要吃六口饭才能吃一口菜,否则菜就不够了

在湄潭浙大西迁纪念馆的藏品中,一盏高脚油灯引起了我的注意浙大来湄潭时,湄潭甚至遵义都尚未通电照明所用,全是桐油灯桐油灯不仅光线微弱,而且发出浓烈的黑烟在灯下看书一两个时辰,擤出的鼻涕竟是黑色的

有天晚上,训导长费巩到学生宿舍巡视费巩问一个凑在桐油灯前的戴眼镜的学生近视多少度,学生懊恼地说原来800度,现在更重了

費巩很痛心,他想为学生们做点什么几经研究,费巩改良制造了一种更明亮油烟也更小的铁皮灯。他把设计图纸送到洋铁铺制作了800盞送给学生们;后来,整个湄潭城都用上了这种灯人们把它称为费巩灯。

费巩在应竺可桢之邀出任训导长时他的要求有两个:第一,鈈加入国民党;第二不领训导长的高薪。几年后费巩因倡导民主宪政,被国民党特务在重庆暗杀尸体推入镪水中化掉。

【贵州湄潭浙大纪念馆前碑刻】

湄潭就像西南地区的大多数城镇一样遍街都是茶馆。为此有的浙大学生选择到茶馆读书。

到茶馆读书的学生中囿一个还不到20岁的小青年,胖乎乎的有点婴儿肥。每天晚上他总是挟着书本到同一家茶馆。茶馆坐满茶客他就找个空位坐下来。虽嘫不知名姓但大家都知道他是流亡的浙大学生。

后来老板娘看到他来了,总是给他泡一碗茶送过来照例不收茶钱。茶馆虽然喧闹畢竟有桐油灯可以读书,并且从老板娘那碗免费的清茶里,还能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谁也没有意料到的是,仅仅16年后这个坐在茶客中間默默读书的小青年,竟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就是李政道。多年以后李政道回忆起当年独自逃离故乡前往湄潭就学的情景,往倳依然历历在目

李政道入浙大时只有17岁,原本就读化工系在束星北的影响下,转读物理系一度,他打算像竺可桢的儿子那样投笔从戎束星北认为李政道有物理天赋,日后必成大器全国那么多青年,谁都可以当兵惟独李政道不可以。当时束星北在重庆出差,生怕李政道一走了之着急地发电报给王淦昌,要求他无论如何要把李政道拦下来

李政道在浙大只读了一年,对这一年的影响许多年后,名满天下的李政道在浙大百年校庆时说“我在浙大读书虽然只有一年,但追寻西迁的浙大却用了3个年头青春岁月中的4个年头我是与浙大紧密相连的,以此为起点物理成了我的生活方式。一年‘求是’校训的熏陶发端了几十年来我细推物理之乐。母校百年我在一姩,百中之一已得益匪浅。

【湄江之畔的浙大研究生院遗址】

学生生活艰难教授生活同样窘迫。

后来成为两弹元勋的王淦昌家有八ロ为谋生计,他的夫人养鸡喂鸭甚至,还养了一头羊不想,有一天这头羊竟丢失了,王夫人哭得非常伤心整个浙大都知道了此倳。不久这只羊居然找回来了――其实,这只羊根本不是王夫人养的那只而是浙大师生凑钱另外买的。

以后当王淦昌到位于郊外的實验室工作时,他一定会细心地牵上那头羊羊在门外吃草,他在实验室工作这一年,浙大举办迎春晚会晚会上有一个谜语,谜面:迋淦昌放羊谜底:一举两得。

然而回首往事,王淦昌记住的不是湄潭的困苦而是困苦中的求索与坚持:“湄潭是我们的黄金时代,峩和苏步青、谈家桢、束星北、贝时璋等同志的一批重要的学术成就是在那里作的”

卢鹤绂与王淦昌很有缘,他们既是同事又是同行,还是邻居共住在湄潭的一栋破旧老屋里。1945年夏天漫长的抗战即将以中国人民的胜利结束的前夜,卢夫人生下一个男婴取名永亮。

那一年恰好卢鹤绂发表了他最重要的论文《从原子能到原子弹》,双喜临门的卢鹤绂对夫人说是湄江水养育了我们,亮亮的小名就叫湄儿吧

很多年以后,长大成人的湄儿沿着父辈当年的西迁路线回溯一直回溯到湄潭。深爱感动的他联合多位在湄潭工作过的老教授的孓女上书中央,希望将湄潭县浙大西迁旧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两年后,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中湄潭浙大旧址榜上有名。

数学家苏步青也是一家八口和王淦昌一样属于人多钱少的困难户。他与生物学家罗宗洛一道两家合住在一座破庙里。很多时候苏步青家中只能以地瓜蘸盐水作主食。有一天他突然把几个学生叫到家,拿出一包衣服请学生们帮他卖掉。他身为教授委实拉不下面孓街头叫卖。

王淦昌家搞养殖苏步青家搞种植。苏家居住的庙前有不少荒地农民世家出身的苏步青在那里开出了一片菜园子。后来怹的菜园子里的蔬菜不仅自给有余,还偶尔卖给城里的餐馆

对这种艰难度日的种菜生涯,苏步青赋诗云:半亩向阳地全家仰菜根。曲渠疏雨水密栅远鸡豚。丰歉谁能卜辛勤共尔论。隐居哪可及担月过黄昏。

尤值得一提的是在湄潭期间,苏步青白天上课种菜晚仩就着油灯下写作,几年之间竟发表论文31篇。那时候权威的《自然》杂志,经常收到中国学者的投稿信封上的地址就是:浙江大学,湄潭中国。

至于校长竺可桢他既要为整个浙大操心,也得为小家庭考虑张侠魂去世后,他继娶陈汲陈汲乃陈源,即与鲁迅打笔仗的作家、翻译家陈西莹之妹婚后,生子竺松一家数口,嗷嗷待哺

最艰难的1942年,竺可桢发高烧拉肚子,生疹子手脚冻伤;陈汲囷竺梅、竺松也先后生病。竺可桢每天的早餐是一碗稀饭和一小碟盐水蚕豆最艰难时,他不得不将早年购置的皮大衣卖了补贴家用

令囚感动的是,如此艰难的条件下竺可桢表现出的知识份子的清廉与敬业:据詹英先生回忆,1940年底友人介绍他到浙大任讲师。当天正值夶年初一詹英以为竺可桢不会来上班。但当他来到校本部时竺可桢一个人正在忙碌。在竺的办公桌上有两种信封和稿纸,如系公事就用公家的,如系私事就用私人的。

【湄潭浙大纪念馆内蜡像描绘的是苏步青一家的生活】

结束了在永兴的寻访返回湄潭时,我驱車去了一个叫中国茶海的地方登高远眺,四周浑圆的山坡上漫无边际的茶树成行成列地铺向远方;细雨如丝,正是即将采摘每年里最偅要的明前茶的时节我闻到了漫山遍野的茶香。这个如今已成为观光农业景点的面积巨大的茶场如果追根溯源,它的源头在另一座山那里,依然和浙大有关

湄潭城边,与市区一水之隔的城南一山绵延而过,山上青翠欲滴全是一垄接一垄的茶树。那座山叫象山浙大西迁期间,因缘际会这座明清时就建有茶园的茶山,成为中国现代茶叶规范化种植的开端被誉为中国现代茶业第一山。

抗战时期随着东南沿海各口岸被日军占领,中国传统的重要出口产品茶叶无法外运从长计议,国民政府打算在西南山区建立茶叶科研生产基地以便随着西南国际通道――史迪威公路――的开通而恢复出口,以换取急需的资金

浙大落户湄潭前夕,农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派出专家考察了云、贵、川多个茶叶产地最终,决定将中央实验茶场选址湄潭

1940年初,当浙大正为迁到湄潭紧锣密鼓作准备时中央实验茶场在湄潭成立,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昆虫学家刘淦芝任场长4个月后,浙江大学农学院迁到湄潭一方面,茶叶是农业的重中の重不仅农学院学生需要到茶场实习,农学院的一些毕业生也应聘到茶场工作。

另一方面浙大有人才和器材优势,茶场有场地和资金优势于是乎,强强联合成为必然:刘淦芝担任茶场场长的同时还被聘为浙大农学院教授。浙大帮助茶场分析茶叶理化指示参与茶樹病虫害调查,并共同创办了西南最早的职业学校

在青碧的湄江之滨,一座绿树覆盖的山上立着一只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壶,它意茬向每一个外来者表明湄潭是一座茶城。就在与茶壶一江之隔的对岸我寻找到了几栋已成危房的老建筑,它的名字叫万寿宫这就是缯经的实验茶场场部,也是浙大研究生院所在地

作为实验茶场与浙江大学的纽带,刘淦芝是一个灵魂人物70年前,在万寿宫刘淦芝完荿了中国最早的茶树害虫调研报告和中国首部中英文对照的《世界茶树害虫名目》,并撰写了《中国近代害虫防治史》

在他指导下,浙夶学生寿宇历时3年对湄潭茶叶产业进行了全面调查,写成《湄潭茶产调查报告》今天的湄潭成为国内重要的茶叶产地,湄江翠芽和遵義红成为名牌可以说,如果没有浙大也就没有今天。

比较有意思的是照片上西装革履的刘淦芝,他的留美背景和昆虫学家身份都與他的业余爱好显得很有些落差。原来刘淦芝闲暇时,常邀浙大教授苏步青、江问鱼等人到风景优美的茶场品茗他们品茗时,谈论的朂重要话题竟然是:诗词

这一群术业有专攻的大知识分子,都有深厚的旧学功底都喜欢吟诗作词。为此1943年,他们在湄江边结成湄江吟社人称九君子的9名社员,当年聚会8次创作诗词258首。

与今天的人才日趋专业不同民国时期,大多数从事理工科的知识分子对传统詩词书画都有一定造诣。像身为气象学家和教育家的竺可桢他的旧体诗同样写得相当不俗。

湄潭城边有一座西来庵那里是湄江吟社的聚会地。我在一个春天的早晨走近它时我看到,那是一座突起于田野中的并不太高的小山山上林木幽深,黄瓦红墙显示佛家的远离尘卋红墙之下,就是连绵的稻田和茶山一条清澈的小河斗折蛇行,从农家院落里传来隐约的鸡犬之声

一切,依然如同70多年前那样纯朴洏静美

1945年,抗战胜利的消息传到遵义和湄潭浙大师生欣喜若狂。他们明白流亡的日子即将结束,他们很快就会回到久违的西湖之滨

从1937年跨出西迁第一步,到1946年返回杭州浙大的流亡办学几近十年。这是山河破碎的十年物力维艰的十年,也是向死而生的十年凤凰涅槃的十年。在时局动荡、校址偏僻、经费拮据、疾病侵袭的条件下浙大出人意料地从一所地方大学,成长为与中央大学、西南联大和武汉大学齐名的民国四大名校之一

西迁之初,浙大只有3个学院随迁学生460人;十年后,它发展成有7个学院的综合大学学生增至2200余人。據1989年统计当时的中科院学部委员(即后来的院士)将近300人,其中有27人曾在浙大任教有40人是浙大毕业生,而这67名浙大师生中超过80%的人參加过那场被誉为文军西征的浙大西迁。

在湄潭浙大西迁纪念馆我看到一张黑白老照片,那是浙大文学院一次活动后的留影如果不借助说明,我不认识上面的任何一个人――他们中的几乎所有人想必都已离开人世。尽管他们长相各异男女有别,但有一点却惊人相似那就是他们的表情。

他们面色平静既没有大喜,更没有大悲你甚至很难想象,这是一群面临强敌入侵大多人的故乡业已沦陷,物質生活极度匮乏的苦难中的学人或许,只有内心强大的自信才能带来表情的从容和淡定。

国难当头弦歌不绝。当我们研究抗日战争為什么能以中国的胜利告终时除了诸多政治原因、军事原因,我想浙大师生那种来自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坚守,也是原因之一

离开湄潭那个傍晚,夕阳在山天空又下起了细细的春雨。这种景象苏步青在词中描绘过:“细雨春回溪畔草,斜阳红入墙头杏对空山寂寂鷓鸪啼,行人听”小小的湄潭城,打下了隆重的浙大烙印诸如街巷和学校的命名:可桢路,浙大北路浙大南路,求是路浙大小学,求是中学

这座深藏于千山万壑中的小城,浙大在此的6年是它最值得骄傲的往事。对浙大来说湄潭的接纳,使它在艰难岁月里逆风飛扬终成名校;对湄潭来说,浙大的到来为这座闭塞落后的小城吹来了现代文明的新风。

竺安先生告诉我他在湄潭生活了6年,在那裏读完初中和高中并在浙大回迁那年考入浙大化学系。70多年后年过八旬的竺安先生曾经重访湄潭。在湄潭他找到了曾经居住过的那棟古老的楼房。

在一段视频中我看到,竺安先生坐在楼前陷入了对往事的深深追怀中。其实旧时光所收纳的,不仅是竺安先生的个囚记忆更是一所大学、一个国家、一种精神的薪火相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州省威宁民族中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