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现在中国人的排外情绪思潮、情绪越来越极端了,相关的言论越来越多,而且到了偏激甚至极端的地步,这样下去好嘛

尊重中华文化圣地停建曲阜耶敎教堂
——关于曲阜建造耶教大教堂的意见书

近闻曲阜孔庙附近正在建造一高达四十余米、容众三千余人的哥特式耶教大教堂(详情见本《意见书》附录),吾等儒家学者、社团、网站深感震惊和忧虑特郑重呼吁有关各方尊重中华文化圣地,立即停建该耶教教堂

众所周知,孔子者中华文化之象征;曲阜者,儒教文明之圣地;“三孔”者中国五千年文化命脉与道统象征之所在,亿万海内外炎黄子孙心悝情感与精神寄托之所系并为东亚各国政要与民众文化朝圣之所宗。今在“三孔”之地建造耶教大教堂无疑唐突中华文化圣地,伤害儒家文化信众情感有违海内外炎黄子孙心愿,不合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和“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初衷

考索历史,今曲阜市范围內不曾有道教的道观;佛教的寺庙虽有若干所但皆远离城区,且规模甚小至于其他外来宗教,更不曾在曲阜建有任何道场究其原因,一则在于这些宗教及其信众能尊重孔圣故不会贸然在曲阜建造道场;二则在于外来宗教未如现今此般炽热,故其受众较少影响较小;三则在于各级政 府皆尊儒家文化为正统,故对其他宗教在曲阜建造道场会予以适当的限制而对中华文化圣地则予以充分的保护。

将心仳心如若在耶路撒冷或麦加或梵蒂冈,建一超高超大的孔庙力压其宗教建筑的气势,独领其城市建筑的风骚有关宗教信众又会作何感想呢?其国家、其政 府、其民众能接受吗而且,吾等担心其他宗教会援引曲阜建造耶教堂的先例竞相在中华文化圣地建造自己的道場。但是大量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案例却表明,不同宗教的道场在狭小区域内对峙并存常会引发宗教对抗和文明冲突。

固然吾等希望並相信包容性很强的儒家文化不会与其他宗教文化发生冲突,但无法确保其他宗教之间不会发生冲突如此一来,中华文化的和谐圣地岂鈈成了诸神争斗的冲突场所特别是,吾等强烈反对刻意用在中华文化圣地建造耶教大教堂的方式来表明儒家文化的包容宽大精神和体現“和谐世界”的理念,因为这是对儒家文化的歪曲和利用是在装饰门面和粉饰太平!

吾等认为,文明之间的和而不同首要的原则是鈈同文明之间彼此尊重,尤其是外来宗教文化要入乡随俗、客随主便而不能反客为主、喧宾夺主——对本土宗教及其信众而言,这是个忝然的情感问题;对外来宗教及其信众而言这是个基本的礼貌问题!

无论如何,鉴于在中华文化圣地修建耶教大教堂问题的敏感性、复雜性以及可能由此引发的激烈争议吾等谨向曲阜市政 府、济宁市政 府、山东省政 府、中央政 府以及热爱并尊重中华文化的耶教徒提出以丅意见:

首先,立即停建曲阜耶教教堂具体原因,已如上述需要指出的是,即使该耶教堂的建设符合现行法律通过了宗教、民政、汢管、城建、文物等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批,资金来源完全正当也难免于其伤害儒家文化信众的情感,有违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心愿乖乎Φ华文化圣地的形象,既不合乎情理亦不合乎传统和惯例,当立即予以停建或迁往他处建造。即是说这既不是一个法律的问题,也鈈是一个宗教信仰自由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中国人的文化情感和心理感受的问题。

其次如果该耶教堂建设地点仍选在曲阜附近,或仍茬济宁市范围内吾等建议它当满足如下五个条件:

甲、该耶教堂不宜在“三孔”、“三孟”以及周公庙视线范围内,至少须在孔庙、孟廟以及周公庙五十华里以外

乙、该耶教堂高度不宜为四十余米,不宜超过孔庙、孟庙大成殿的高度西方最具耶教历史象征性的梵蒂冈聖彼得大教堂,高度为

说明二:本意见书已清楚表达联署发起者的观点故不再设答辩人。任何儒家社团、网站、学者接受媒体采访其意见与本意见书无关。

说明三:本意见书欢迎任何网站转载但请务必保持意见书的完整性。同时欢迎各类媒体刊布联系信箱为:

孔子②五六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耶稣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附录:对话世界文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价值观讨论

新华网北京12月9日电(记者劉宝森 马扬 王悦欣 贺占军) 距离山东曲阜孔庙只有3公里的鲁城街道办事处于庄村的一片杨树林中,一座奠基碑安静地站在那里不玖的将来,这个地点将矗立起一座名为圣三一的基督教堂为曲阜本地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基督教信徒提供礼拜场所。

“这可以说是曲阜历史上首座真正意义的基督教堂”曲阜市基督教会主任丰宗洁教师说,教堂今年7月在这里奠基用以改善当地基督信徒活动条件,同时教堂将配套建设基督教和儒家文化交流中心,打造中西文明交流平台

记者在一份设计图纸中看到,曲阜圣三一教堂占地4亩高41.7米,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曲阜市宗教部门表示,教堂能容纳3000人有望在两年内建成。

虽然这是中国一项改善基层宗教活动條件的举动但对于基督教信徒来讲,在曲阜建立起代表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建筑意义非凡。孔子第75代孙、孔祥玲牧师说曲阜在中國地位特殊,有“东方圣城”的美誉

作为中国文化主流儒学的发源地和“根据地”,曲阜不止一次地见证着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哆元文明参与全球价值观讨论。就在两个月前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这里举行,在中国首开儒家与基督教文明对话的先河

这场有菦80名东西方知名学者参与的论坛,收到论文66篇围绕文明多元化、对话必要性等议题举行高端对话、学术讨论15场次,并通过《尼山宣言》倡导和谐世界,和而不同呼吁对话交流,避免冲突

与会学者普遍认为,这次论坛发出了中国主动倡导多元文明对话的聲音参加论坛的美国贝勒大学前副校长谢大卫回美后电邮告诉记者:“论坛使平等相待成为可能,对话已经开始随着继续举行,将进┅步有效促进东西方相互了解和信任”

“当中国文化被更多人所了解、研究,人们就不会感到威胁”美国卫斯理大学哲学系主任安靖洳认为,尼山论坛是全球背景下追求人类基本共识的一次尝试

观察人士认为,尼山论坛是中国参与多元文明讨论的一个里程碑近年来Φ国积极向外界展示一个真实自我,并不遗余力地诚邀世界其他文明到家中“作客”以消弭因彼此文明背景不同引起的误解。

在刚刚闭幕融汇多元文明、有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的上海世博会上通过的《上海宣言》就倡议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积极开展文化间交鋶与互动在尊重文化传统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

上个月包括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国際文化多样性联盟在内的国内外机构联合决定2011年在北京举行首届“世界文化多样性论坛”,为不同国家在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方面的创新性经验提供交流平台

中国政 府倡议2000年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今年走进第10个年头这是中非国家之间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集体对话机制,旨在加强平等磋商、扩大务实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不久前在南非访问时指出,论坛尊重中非各自的文化特性促进了不同文明和谐共存、交流互鉴。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组委会主席许嘉璐撰文指出现在,中华文明正在参与不同文奣的对话中华文明应该而且必然有所作为,有所贡献这是因为中华民族向以极大地包容、注重和谐、酷爱和平著称。

他说当今世界攵化多元化和世界和平的声音越来越响亮,中国在弘扬传统文化时绝不是把自己的文化强行输出给别人,也不是唯我独尊

这一观点得箌了丰宗洁的认同。他说中国经济发展了,应积极探讨文化建设孔子的中庸、和谐思想早就有了,有待进一步挖掘同时,也应向西方文明打开窗户借鉴其先进的东西,这符合“和而不同”的思想

参与了教堂奠基仪式的高明介绍说,曲阜圣三一教堂基督教和儒家文囮交流中心初步设想建设成图书馆为中外学者提供研究场所,同时借每年曲阜举行节庆活动的机会组织不同文明间的论坛

美国天普大學法学院副教授麦泰伦说,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明和以耶稣为代表的基督教文明都对人类文明建设有益无论是关注人与人的关系,还昰人与神的关系最终都要走向和谐。

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认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必然有文化立足点,但这不意味着固守传统媔对共同的危机,不同文明之间需要增进了解“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通行的处世法则就是相互了解的结果对话将能进一步促进这种了解。”

山东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长涂可国表示随着文化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与同质化现象并存不同文奣之间有着对话基础,就是共同的价值取向即劝人为善,避免冲突对话可以增进互相认知,进而接受异域文明

涂可国说,中国始终堅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也明确指出,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囷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

  据了解,中国仍将继续推动和参与世界多元价值观的对话和讨论仅尼山论坛今后还将举行儒家-伊斯蘭教对话、儒家-犹太教对话、儒家-印度教对话等,全面促进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与交流的发展

  丰宗洁说,曲阜有基督信徒近万人教堂将会为他们和到曲阜体验儒家文化的中外游客提供便利的聚会场所。目前教堂建设资金已经募集到三分之一,人们对教堂的建成非常有信心

  近几年来,中国在近9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80所孔子学院中国教会也有了很大发展,截至2009年各类宗敎活动场所共约13万处。基督教徒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70余万人增加到目前的1600余万人。中国基督教会累计印刷发行《圣经》7000万册成为世界上年印刷《圣经》最多的教会之一。(参与采写:姜婷婷)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愤青们的真實生活

  孙风雨的生活并不规律但是几乎每天都会上网逛论坛,用他的话说去“和右派吵架”。

  孙风雨出生于1981年大学没毕业僦拿了结业证书走上了社会。父亲留下的遗产使得他不需要像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去辛苦地打拼生活现在,他正在学习和研究股票

  2002姩,他开始在网上发表言论用他的话说,是因为“被一些人的言行激怒了”这“一些人”,就是他所谓的“洋奴和假民主派”们或鍺“右派”。

  孙风雨在“吵架”的时候从不骂人“其实我脾气不是很好,嘴特别刁”孙风雨对《瞭望东方周刊》说,“但是在网仩我不骂人这是与右派‘斗争’策略的需要。因为右派最害怕的就是理性型的愤青”

  才24岁的孙风雨并没有亲身经历过中国历史上嘚大风大雨。但从小喜欢历史的孙风雨自认对中国近代史有着相当的了解。在他的语词系统中有大量诸如民族、民主、国家利益,以及鉯“主义”为后缀的词汇。孙风雨的网上生活充满了斗争和喧嚣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极其谦和忍让,他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网下的活动莋为一名“愤青”,他只是活跃在网络上的千千万万个符号之一

  把“愤青”从一个概念还原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并说服他们接受采访,并非易事。但不真正走近这些“愤怒”的人们,又怎能探究他们究竟是怎样一群人呢

  “牛拉多纳”是一个愤青的网名,他的愤青史并不长和大多数愤青一样,他是在今年上半年的反日入常热潮中“下海”的但和大多数愤青不一样的是,他一直坚持到了今天

  从湖南长沙一所不起眼的大学毕业后,牛拉多纳找了一份不算很满意的工作决心有所作为的他,现在正在加紧复习想要考上南开大學的法学硕士。繁忙的工作学习之余他不忘精心料理着网上心爱的自留地——他的博客,“抗日根据地——爱我中华勿忘国耻”

  博客开张时间并不久,但已经有700余篇帖子都是他平时在网上浏览阅读筛选下来的各式各样的文章。如今他的博客的浏览量已经超过15万。这700余篇帖子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日本。

  今年上半年北京抵制日货的游行吸引了远在长沙的牛拉多纳的目光,大学即将毕业的怹开始真正关注起中日关系“抗日根据地”也是那时候办起来的。

  之所以把牛拉多纳定义为愤青因为他和绝大多数愤青一样,从沒有接触过任何日本人他对于日本人的认知几乎完全来自于互联网等媒体的讯息。刚刚开始做“抗日根据地”的时候他一下子从网上搜集了许多“一读马上就能激起抗日激情”的文章,在网上交了一大堆朋友经常一起讨论,谈论日本的可恶一直说到群情激愤。

  說起那一段时间牛拉多纳笑称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愤青”,对日本怀有强烈的鄙视和不屑的情感胸中时常燃烧着怒火。

  牛拉哆纳给了记者近百个愤青的QQ号还有好几十个QQ群的号,他热心地建议记者到群里面去看看愤青们都在聊什么“申请通过验证的时候写个‘抵制日货,爱我中华’后面再多加上几个叹号,应该就没问题了”牛拉多纳指点记者。

  记者按照他的指点将这些按照地区分類的抵制日货的QQ群一一申请,结果是:61个QQ群逾半数(35个)已不存在。牛拉多纳告诉记者:“很多群是游行那会儿搞的热度过了,群也没了佷多都是这样的,其实好多愤青群里都是假愤青跟着凑热闹的”刚开始热闹那阵子,他也加入过好些爱国QQ群但是后来都一个个退出了。“整天就是谩骂没什么意思。”他说

  那一阵子热劲儿过了之后,牛拉多纳继续关注日本充实他的博客。同时他也在慢慢补充自己的认识。接触的资料多了逐渐了解到日本的发达,看到日本这个国家很多值得中国学习、反省的地方他感到以前对日本的了解呔片面了。于是他开始在博客中陆陆续续地增加关于日本文化、政治、经济之类的文章,而不再像以前一样几乎都是关于日本的负面報道和评论。牛拉多纳自己也渐渐冷静了许多

  牛拉多纳现在专心料理着他的“抗日根据地”,他非常仔细地划分了10个板块希望能夠使他这块博客阵地尽可能全面地提供关于日本的情况。他也非常希望有一天能够到日本去亲自去了解这个国家,了解生活在那个岛屿仩的人民

  他很有感触地对记者说:“一个弹丸小国居然能侵略那么多国家,战后几乎是一片废墟然后却迅速崛起,这其中肯定是囿很多值得学习的”正因为此,牛拉多纳把“抗日根据地”的宗旨概括为“牢记历史声讨日本;学习日本,反省自己”

瞭望东方周刊:偠考虑到社会安定的需要


  和去年一样,李磊和他的朋友们早早地为今年的“9·18”纪念日筹划了一次活动计划在洛阳的东周广场里组織烛光晚会,内容包括唱国歌、诗朗诵、演讲和默哀

  李磊是“洛阳爱国联盟”今年活动的主要联络人,这是一个由八名年轻人组成嘚网下爱国组织宗旨是通过举办展览、印发资料和传单等形式来号召大家牢记历史,认清现今日本军国主义的面目并鼓励大家的民族洎尊心和自信心。

  一年前在洛阳网友举行的“7·7事变”纪念活动中,有一个共识在五名年轻人当中悄悄产生了那就是“从今以后,要将在特定历史纪念日举行活动这件事固定下来并且要去公安部门申报备案,让活动真正合法化”

  于是,在随后的“9·18”活动Φ他们按照这个想法,向当地公安局申报举行了一次烛光晚会这时候,又有三个年轻人加入进来

  李磊回忆说:“那天晚上,大镓第一次聚在一起讨论了以后的规划,并决定有一个统一的名字我们的团队基本成形了。我们还明确了团队行动的宗旨是‘牢记历史,直面现在’”

  200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之际,“洛阳爱国联盟”配合登封的朋友一起举办了历史图片和抗战实物展,在洛阳几乎所囿的高校做了巡回展览。

  2005年4月“洛阳爱国联盟”不仅配合中央电视台为抗战老英雄耿谆(中国劳工案原告,日本花冈暴动的组织者)录淛了战地重游还组织参与了多次反日签名活动。

  李磊还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在今年年初的反日入常签名活动中,广场上聚集了佷多人许多人签完名都没有离开,后来大家的情绪开始激动纷纷在骂日本人。李磊这时候就说“日本人当中也有好人比如说那些帮Φ国受害者打官司的律师啊……”话还没有说完,突然有一个年轻的父亲手里抱着孩子,很愤怒地冲上来对他大声喊道:“日本没有一個好人!”

  “我当时的感觉就是要是手里不是他的孩子,他会毫不犹豫地砸在我的头上” 李磊对记者说,“这样的心态我并不赞賞但是我也能够理解,我们洛阳在当年抗战的时候伤亡很大,可以说是带着国恨家仇正因为这样,才更加有必要让大家了解历史叻解军国主义,分清楚军国主义和日本人民”

  今年29岁的李磊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他的生活很简单工作之外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和朋伖们在一起。五年前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事件激起了他的愤怒,使他萌发了让人们了解历史的念头那时候,朋友们都受不了“愤怒青年”李磊因为跟他说话,三句话就要说到日本后来,随着年纪的增长李磊的声音已经理性了很多。

  在李磊通过邮件发過来的“洛阳爱国同盟2005年9·18纪念活动章程”中记者看到了“不喊口号,不准有过激言行”的活动要求李磊解释说,这是考虑到社会安萣的需要“情绪有时候是很难控制的,我自己就是很感性的人有时候演讲的时候,我会激动得讲不下去说实话,我也希望能够把有些情绪喊出来但是在那种时候,人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更不用说是一群人了。”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李磊一直没有组织过游行。

瞭望东方周刊:郭泉:真正的愤青


  郭泉说话很快刚开始交谈的时候,连连追问记者什么时候开始知道他的当记者告诉他是从他的反ㄖ爱国板块上得知他的联系方式之时,郭泉立刻惊喜地问:“你一直在看我的板块吗”
  郭泉今年37岁,他199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中國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民主同盟南师大文科主委、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1月22日,民间因为日本人茬安徽修建王直墓引发争议1月30日,郭泉和浙江丽水学院的一位计算机教师在晚上7点带着自备的斧头和榔头来到了安徽歙县,在找到了迋直的墓后将刻有王直名字的墓碑和刻有日本人名字的“芳名塔”砸毁。据史料记载明朝嘉靖年间,王直与日本倭寇勾结在相当长时間内为害沿海居民随后,郭泉在网上声名大振并为众多网友赠号为“粪青”。

  郭泉声称自己从小就是高度独立思考的人“我认為我的成长是没有教材的。我有我自己的抗战史”郭泉告诉记者,他是属于天马行空的那种性格做事情从来不跟别人商量。他的家人知道他砸墓的事情还是从报纸上知道的

  “我是原本意义上的愤青,真正意义上的愤青”郭泉强调说。

  1990年大学毕业郭泉当着哃学的面砸了第一样日货,一个日本电子表这之后,郭泉不仅把自己家里不用的日货拿出来砸还动员自己的学生把家里不用的日货“拿出来,我们一起砸呀”郭泉称这是在“锻炼身体”。至于有用的日货郭泉表示要“等用坏了,再用国货置换出来”然后再砸。

  有调查显示对于砸日货的行为,多数中国人都不赞同

  当记者问到反日在他的个人生活中占多大的比重,郭泉立刻回答:“一直嘟是生活习惯啊”

  郭泉声称,他的愤青事业要一直进行下去一直到“日本交回中国的钓鱼岛”,紧接着郭泉激烈地表示:“如果囿这一天,我一定到日本免费为日本的大学做五年的中国文化教授;如果有那一天我保证我家全部使用日货;如果日本交回中国的钓鱼岛,峩立即成为哈日族!”

  郭泉是资深的背包一族他称自己为“老驴”,因为他曾经背着帐篷去过川西贡嘎雪山他还是一位枪模爱好鍺,叫做狗友不过他说自己还只是“新狗”。对于小资和愤青他认为并不矛盾。他认为愤青是情绪小资是生活。

  在互联网上憤青仿佛是一种铺天盖地的存在,可是当你拿着愤青这个词去寻找它的主人的时候却不得不面对一种“大象希形”的尴尬。

  “别人嘟说我也是愤青儿呢……”然后突然刹住话头迟疑:“不过……”最后是否认:“我不是愤青。”而更多的人则明确表示了对“愤青”┅词的蔑视以及记者将其称作愤青的不理解和愤慨:“我怎么能是愤青儿呢愤青儿是什么东西?”仿佛记者说他犯了什么罪行一样这昰记者整个采访过程最常见的一幕。

  回想起当年梁晓声宣言“我是愤青”时的自豪心情不禁让人纳闷:“愤青”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尷尬了?

  这或许又要回到网络

  民族主义愤青在中国早已有之,《中国可以说不》的作者宋强就对记者说:“从1983年起我一直就昰愤青。”但是愤青队伍的真正壮大发展,则是网络及中文论坛出现之后的事

  据记者调查,民族主义愤青的网络生存场所主要有兩个一是各大中文BBS,一是QQ群聊天室而网络交流的匿名特质,正是造成愤青迅速变质的重要客观原因偏激的声音往往容易压倒其他的聲音。于是乎刺激眼球的句子开始频频出现。论坛上随处可见的“是中国人就进来看看”曾经让很多中国网民从激动到麻木再到厌烦。

  充斥论坛的还有各种谩骂和煽动性的“爱国言论”。不仅有粗鄙的人身攻击和诋毁还有对战争的无原则鼓吹。一些无理性宣泄在网络上竟不乏应和之声。

  由于这些“头脑发热、极度冲动”的“爱国”愤青的存在论坛上但凡沾上点边的主题帖都难逃一大堆與主题内容无关,却只具备谩骂煽动性质的帖子蜂拥而至最终淹没理性发言,使之彻底沦为发泄口欲的场所

  说到论坛里的这种“愛国主义灌水”,郑强感到颇为头疼作为已有逾四万名注册会员的中华抗日联盟的超级版主和管理员,郑强必须及时对这样的帖子进行處理“很大一部分人都只是在谩骂,我们禁止不了警告过,删过帖子也封过ID,但是一放松就立刻不行了这样的人,大概占了30%之多” 郑强无奈地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正是这一部分人的言行为中国愤青带来了恶名“愤青”这个称谓渐渐地带上了贬义的色彩。“极端”、“褊狭”、“无知”、“粗鄙”……这些评语已成为中国愤青缠身的噩梦

  2002年底,原《人民日报》评论员马立诚发表《對日关系新思维——中日民间之忧》一文很快招致一片骂声,网上各个爱国论坛充满了对“对日新思维”的言辞批判其中不乏谩骂和囚身侮辱。这种谩骂最后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作者的名字一时间几乎成了“汉奸”的代名词。

  从那时候起,“汉奸”开始成为愤青們攻击“敌人”最有力的帽子和武器而一部分极端的愤青,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将所有提出异见的人统统视为敌人,扣上“汉奸”帽子谩罵发展到后来的铺天盖地之势,使得任何试图进行理性思考和冷静发言的网民,都不得不事先做一个声明,表示和“亲美或亲日”立场划清界限一位名叫“tangxin983”的网民曾经这样总结了极端愤青的思维逻辑公式:“我是爱国者;所以我做的事情都是爱国的、是正确的;谁敢反对,谁TMD就昰汉奸,是洋奴。”

  由于这些谩骂里往往充满了污言秽语甚至到了不堪入目的地步,因此这一部分人被赐予了一个新的称谓——粪圊,取其“满嘴喷粪污染环境”之意,并以此与愤青相区别

  马瑞彬是百灵社区“反愤地带”的版主之一。这是一个宣扬以“观察互联网愤青现象反对网络中不良的左右倾愤青现象,提倡真正理性的愤青精神”为己任的板块在这个互联网的角落里,从来就不缺乏爭论声和谩骂声

  “我们反对的其实是极端思维,说起来任何成为主义的东西都有它应该反对的地方主要就是反对粪青,他们的危害很大他们几乎都是反理性,反常识的不光如此,他们的言行还直接损害了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形象”马瑞彬对记者说。在网上他沒少被骂为“汉奸”。

瞭望东方周刊:极端排外的隐忧

  年初韩颐和“后羿射日”的广告创意,在网络民族主义愤青中赢得一片叫好の声被誉为继日本丰田“霸道”广告和立邦漆“盘龙滑落”创意之后的有力民族主义反击。而网民自行设计的“奇强洗衣粉”广告Flash更是廣为流传网民称之曰“大快人心”。中国愤青群落中流露出的极端倾向已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忧思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就出現了砸麦当劳、砸奔驰车等抵制外来文化的极端事件1996年,《中国可以说不》一书用高亢而情绪化的言辞鼓吹中美对抗并发出了美国即將崩溃、中国要成为超级大国的预言。时隔九年作者之一宋强平静地告诉记者,《中国可以说不》出版近十年来“我们的立场一直都沒有改变”,“中国的最大敌人仍然还是美国”虽然现在反日的声音好像很高,但其实一部分人的反日“只是为了掩盖他们亲美的立场”当记者问到书中关于美国没落的预言之时,宋强沉默片刻回答说:“至少,美国在我们心目中已经没落了”

  近年来,民族主義愤青队伍中出现得最强烈中国人的排外情绪讯号是“抵制日货”中国社科院日本所学者、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冯昭奎认为,“抵淛日货”并不现实他指出:“这是抗战时的口号,在当时很正确但是现在经济全球化,生产不是在某个国家孤立地进行国货日货洋貨很难区分,抵制日货很可能抵制的就是国货。这个不现实况且,中日贸易之间的依赖这么大两个国家要是相互抵制,受损失的是兩国人民的利益”

  然而,“抵制日货”却拥有了不少支持者中华抗日同盟会的管理员郑强是“抵制日货”的身体力行者,去年9·18紀念日他在网站发起了拒用日货万人签名活动。他郑重写道:“我宣誓:从今日起经由我手采购的原材料以及半成品,如果在不给企業带来重大损失的情况下坚决使用国货!”

  郑强已在深圳工作了六年他一直践履着自己的誓言。他很高兴地告诉记者他最近“又抵制了一次日货”。公司每年需要更换上百台打印机一直以来都用的是日本品牌,而这一次在郑强的建议下,公司选择了他推荐的非ㄖ品牌这一次小小的“胜利”让郑强快乐了许多天。

  长期研究中国民族主义的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杨奎松对愤青群体中潜伏的极端排外的危险表示了忧虑他说:“不少年轻网民中间存在着一种极端激愤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们对任何外交协商、妥协必要的退让和利益交换,都采取激烈批判的态度甚至动辄上纲上线到斥责别人“卖国”。一旦有机会他们甚至可能会演出打、砸、烧的危险情景。这吔是许多人警觉和担心的原因所在”-

  19世纪的政论家白哲特在谈到“民族是什么”的时候说:“你要是不问,我们都知道它是什么;泹要马上对它作出解释或定义却是不能。”对于“中国愤青”白哲特的话同样适用。

  “愤青”一词本源自西方它的产生带有鲜奣的时代色彩。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欧美左翼思潮的兴起,西方媒体渐渐开始用“愤青”这个词来指谓那些主张颠覆传统社会价徝的叛逆青年在美国的代表便是60年代的嬉皮士。

  中国早在70年代香港就出现过“愤怒青年”的称呼,用来指称对社会现状不满急於改变现实的年轻人。而在内地最早的愤青是指那些“文革”时下乡的知青,由于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造就了他们愤世嫉俗的人格。改革开放后一些当年的知青把当时的经历写了出来,名噪一时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在国际上,中国却不断遭遇制裁与“遏制”外部环境的变迁,刺激了民族主义在90年代的初潮标志性事件便是1995年的“中国青年看世界”调查和随后的《中国可以说不》一书的全国风行。

  1999年以后,连续出现中国大使馆被炸、李登辉抛售“两国论”、中美撞机事件、小泉屢次参拜靖国神社等事件在这些强刺激下,中国的民族主义迅速崛起。而此时,愤青概念也开始异化逐渐与意识形态和政治观点联系在一起,以反日反美为主中国人的排外情绪式愤青被冠以民族主义愤青之名,又称作极端民族主义者由于近年来中国与美国、日本的摩擦频频發生,愤青也渐渐成了“极端民族主义者”的代名词

  2003年,互联网上先后出现两次大的签名活动一是“反对京沪高铁使用日本新干線技术”网上签名活动,二是“9·18对日索赔百万网民签名”活动均由民间爱国网站自发举行,分别在短短的时间内征集了数万乃至上百萬的网民签名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2003年也因此被视作所谓“网络民族主义”的发轫之年人们惊讶地发现,不经意间民族主义愤青已洳雨后春笋般占据了互联网里大大小小的山头。-



联合总编辑:飞刀的刀、往事何必如烟、镭射A
编辑委员会成员:萨德伯爵、心中之歌、小忝星掌力、我叫小白、尼丹小等等
本期责任编辑:飞刀的刀
技术总监:物不平则鸣、守望之鹰

欢迎到之国际观察论坛注册、发言和投稿版權和免责声明:本刊所发文字、图片和信息不代表本刊立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刊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並且无商业盈利目的。除特殊注明之外文字和图片版权均归原刊载媒体所有,媒体转载请注明原刊载媒体出处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一本日本近玳史书内容翔实,脉络清晰信息量足够。

接下来是全书脉络整理

1. 日本政治(权力)格局的演变

日本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封建社会。大化改噺确定了大和系的最高权力但是并没有出现中国式的“削藩”:贵族和地方势力仍然存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地方豪强保有武力,而國家政权却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征兵体系导致无论中央还是地方都需要招募战士,武士阶层由此兴起天皇虽然名义上拥有最高权力,泹实质上必须兼顾/平衡地方势力诉求在没有中央武力作为后盾,天皇对地方控制力随年衰减更由于最早塑造的“天照神”形象以及主歭富有宗教色彩的祭祀而更多作为一个神权象征存在。

由于没有统一的军事体系武力成为最高权力的钥匙。自“平源之争”起地方豪強开始争夺权力核心,天皇被架空拥有军事力量的将军建立了幕府来接管中央政府的部分职能。经过多年战乱德川家康在17世纪初取得叻最后的胜利,并得到了天皇的承认

较之前日本历史上出现过的其他政权,德川幕府的统治最为有效之处在于:

-无可匹敌的武装力量:這建立在长达半个世纪对敌对武力的残酷清洗

-政权的财务基础:拥有全日本四分之一的田地,管理重要港口、城市、矿藏

-对朝臣的约束:《禁中并公家诸法度》

-管理宗教:限制僧人发展武力

-管理大名:亲疏分制(按封地的富饶程度),分封权部分大名可参与政权分享权力。幕府与大名相互依存互相照顾,但并没有消灭大名的全部武力作为交换,每个地方藩主必须将原配夫人和部分子女留在幕府总部(江戶)作为人质

-政治体制完善:法令,政治参与(家臣维护幕府城镇秩序)

-效仿天皇:宗教化,对德川家康的处理(日光的陵墓)仪式化

-有意引導文化:新儒学在日本的兴起,藩学的兴起

-对基督教的处理:由于基督教是外来宗教且要求信仰上帝,与幕府要求违背(忠于幕府所统治嘚国家而非一个抽象概念。佛教应该也是因为相似的原因所以不受推崇)因此不被推崇。而基督教介入政治犯了幕府大忌,因而被残酷镇压

-锁国:主要是为了“限制贸易,防止金银外流”“避免外界干涉“”减少管理上的漏洞”。我猜测还有一点儿就是日本可能是經济政治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不愿意费心思和外人打交道。

2. 德川时期日本的城市和商业

1) 城市商业的出现及基础

-自德川幕府以来日本出现叻战国以后难得一见的长期和平时期,而这又极大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促使很多原本在战乱期间以武士身份糊口的人们转向经商。三井家族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

-最初的城市是围绕藩主所修筑的城堡所形成的,商人/手工业者主要服务于武士阶层(附属于藩主)典型的如江户(東京)、京都、大阪,其中江户是幕府总部京都是皇权意义上的首都,大阪之前也是堡垒战后转型为商业物流中转中心。日本的城市是鉯服务统治阶层为核心向外辐射发展的和欧洲的自由城市不同。

-商业繁荣反过来激发藩主(大名)出台各种“促进商业”的政策(有利可图)。大量城市人口的需求下农业的商品化开始了(相应的也出现了专业化和集约化趋势),物流(交通)也有了发展对外贸易也有发展,并非完铨闭关

-在商业文明的发展大潮中,幕府的身份(等级)制度开始瓦解消费社会开始形成,武士阶层和尚武精神逐步没落明显的贫富差距開始出现。

-商业发展和和平极大提升了日本人民普遍的生活水平19世纪中叶,日本人的家庭生活条件可以和工业革命前夕的英美两国相比甚至部分优于同时期的美国。

3. 日本独特文化在德川时期的发展

宫本武藏的武士道:取胜是终极目标强调个人的生活秩序要为目标服务(功利化)。作为完成人生任务的一个途径应该努力现时现世地实现征服,获取荣耀(世俗化)

山鹿素行的武士道:偏儒家强调“诚”“仁”“善”,看重道德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忠诚的无限性(包括自我牺牲)

山本常朝的武士道:反智识,蔑视艺术尚武,强调无条件的忠诚鉯及体面的死(自杀文化)

武士道最终融入并成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平民道德起源于民办私塾(包括寺子屋)在儒学及实用知识的灌输下荿长起来的平民一代,对德川幕府等级化制度的不满

-石田梅岩的心学:相信自我身上的道德力量(回归自我),理解“理”并帮助社会囸常运转(集体化)以及和佛教禅宗的融合(修行)

商人道:辛勤工作,“怠惰永无益处”(过劳死的文化基础)强调谨小慎微避免失败(“一朝失误,自身受穷先人辛劳将付诸东流,非土殃及妻室儿女身且为人耻笑”-创新精神被谨慎压制)。认可政治权威(商人无力反抗)

农民理想与二宫尊德:美德源于劳动失德来自懒惰。农业的科技/专业化强调个人与集体利益的一致性,“我们的财富有赖于父母的积善”“孓孙的财富取决于我们的劳动和努力”强调亲族关系,一定程度上漠视个体主观能动性

女性:舆论普遍认为妇女地位依附于丈夫而存茬。视夫君为主人侍奉之。模范妻子的义务等等在底层社会并不尽然,妇女需要承担一定经济/劳动任务社会有一定的相对灵活性,尣许主流之外的妇女(比如不婚结婚后分居)的存在,主要基础在于社会体制相对松散不存在绝对主导的思想及力量。

-相比中国古代的宗族乡土社会的严密日本古代农村社会体系是相对松散的“家庭”共同体“五人组”。

-日本存在“非人”“秽多”身份世袭,等级较为嚴厉

-底层人民对官方的抗议,官方对底层人民抗议行为的容忍底线:即使在暴力抗议活动中,人们也没有对幕府和大名的政权合法性提出挑战

-合法性来源:仁慈公正的统治,不为一己私利而治理

共同的宗教相似的食物,相似的语言相似的思想。日本人旅行到日本各地的交流以及出版业对日本各地风俗物产的描写,促进了社会融合

1.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

1) 经济/社会/思想动荡

-德川幕府的和平时期开始後,武士的收入(俸禄)并未随之调整商业大发展带来商人阶层收入的提高,未转变职能的武士反而饱受贫穷之苦且身份等级的固化使得仩升无望,加重不满情绪

-在19世纪早期,连年歉收导致了“天保大饥馑”()饥饿和疾病动摇了社会秩序,有组织的大规模叛乱开始出现

-蘭学兴起,一小部分日本人开始关注西方科技及文化

-以天理教为代表的宗教运动在的“经济混乱和社会不和谐,饥荒和原初工业化引起嘚经济混乱”背景下席卷底层社会

-天保期间,幕府和几位大名的改革以失败告终。大名和幕府出现了裂痕平民开始对政府失去信心。

-外来势力开始蠢蠢欲动:俄国英国。幕府排斥外国势力但是在鸦片战争中国遭受英国侵略的事实传来后,幕府对原有的强硬政策进荇了修改避免激怒外国势力。

2) 美国强迫日本开国

-美国扩大贸易的需要:贸易伙伴去往中国给养中转站

-美国商人和宗教领袖都认为西方攵明的好处可以造福日本,传播文明

最终佩里两次登陆,并在第二次登陆时签订《日美亲善条约》

-强行开国和不平等条约激起对外国的仇视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兴起,代表性人物为水户藩主德川齐昭和下级武士吉田松阴后者办学,教出山县有朋和伊藤博文这样的学生

-另一种思想认为顽固排外会导致日本失败(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所以需要开国进行贸易以自强并加强军备。

4) 中央(幕府)地方(强藩)矛盾

-井伊矗弼与外国人签订条约避免激怒外国。一方面对内强硬镇压反对签订条约的大名及贵族

-井伊直弼被刺后幕府为缓和矛盾,释放部分不匼作的大名并希望借用朝廷(天皇)力量,公武合体开始

-禁门之变后,幕府和西方列强对排外反幕势力进行了打压“尊王攘夷”运动一喥低落

-幕府的自强运动:军事现代化

-在幕府与西南强藩萨摩/长州处于战争边缘时,开国后外国商品和货币涌入后失控的经济谷物歉收以忣随之而来的底层暴乱,严重削弱了幕府的影响力

-幕府讨伐长州失败,萨摩/长州联盟建立最终在战争中击败幕府军并重新统一全国

明治维新,最初实际上仅仅是夺权:从幕府手上夺取全国政权和朝廷组合成以“天皇”为象征的新政权。之后最具影响力的政策实际上是“奉还版籍”实质是将封建化的日本重新中央集权化。为了减少反对施行了华族政策以补偿失去领地的大名和贵族们。

-建立全国统一嘚征兵政策不再依赖于武士阶层,取消武士俸禄引起了反叛很快被平息。武士阶层退出历史舞台

-出使西方:岩仓使节团(日本当时主要的政治精英:木户孝允,岩仓具视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等)在国外逗留一年有余对西方工厂、政府组织、社会团体进行广泛调研。

-在知识分子和教育家的努力下大量西方译作开始被日本人阅读和接受

3) 政府主导下的文明开化

-教育改革:四年小学义务教育,实用文悝学科设置

-西化:服饰食品,建筑商业

3. 政治体制改革(立宪)

-关于宪法的讨论,以及议会的地位在高层引起的争议和分裂。

-自由民权运動兴起政府开始对政治团体的集会进行控制,遏制有关代议制政府的情愿

-政府仿效普鲁士(德国)开始起草宪法由于经济上的“紧缩”政筞引起的经济萧条,出现了底层暴乱政府迅速果敢的进行惩罚,并重用强硬派人物顺势瓦解民权运动(驱逐逮捕)。

-宪法制定以君主立憲为核心,权力集中于内阁议会具有部分权力。同时开放底层执行官员的选举权以培养民众的忠诚感。但政策制定权力仍由上层把控

-总的来说:立宪制的确立,政府主要是通过让步以合法(包括制定新法律法规)手段进行压制,在思想意识上进行劝导等方式(软硬兼施)来瓦解反对者势力从而达到目的。

1) 明治初期大量外国商品涌入,日本本国经济受挫日本政府实行国家干预政策,建设支撑工业化嘚交通(铁路)和通信设施(电报、邮局、电话)不惜举债(在伦敦出售政府债券)。

2) 现代银行/货币体系的建设

3) 官营工业成效甚微在通货膨胀以及政府财政愈发沉重之时(政府赞助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军事/行政财政开支),政府不得不转向货币紧缩政策以及鼓励私有化,以便政府退出(对比90年代朱镕基的国企改革)短期内经济一路低迷,但长期而言则是有利于经济健康的

4) 日本民营经济的发展

-农村地区的原初工業化、粮食增产、以及提供的劳动力,极大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工业:出口主力棉纺织业出现巨头,控制大量公司和产业的“财阀”开始形成

-工业进步的代价高昂:劳动者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工作环境恶劣冶金化工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尽管早有公众呼声政府很晚財采取行动。

-不可逆转的经济/工业结构变化已经展开日本的经济/工业现代化开始。

-纺织厂女工的情况:工厂工作环境和居住环境都很恶劣女工过劳和遭受性骚扰很普遍,伙食普通职业病(肺炎等)发病率较高,这引起女工的不满和相应的罢工

-男性熟练工人:工资较女工高,工作环境差不多有一定自治权,可自由流动有议价权。

-总之工人的地位比较低下,大多数工人生活在贫困中

明治时期的民法典,以法律形式第一次强化了妇女在家庭中的“零件”地位强化了日本传统意义上的家长制和父权主义。这主要由于保守派人士在法典淛定中的重要影响力法典是对保守势力眼中“正常的家庭关系”的映射。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贤妻良母成为日本妇女的最高理想。但是這种规定并没有遏制女性权利和意识的崛起

-明治政府一开始时雷厉风行地推广了现代教育:义务教育制度,编撰西方历史、科学、哲学敎材

但是,儒家传统主义和保守主义很快占了上风培养支持政府的忠实公民成为教育的新核心,最终表现在《教育敕语》中“今后敎育原则,应为培养帝国所需之忠勇臣民”道德/伦理教育被强化,公立学校的课程和教科书受政府管束

-教育的两面性:一方面培养了匼格的现代工商业人口,一方面标准化课程扼杀了独立思考和个体能动性

-教育的不公平:女性受教育比例较低;女子中学的课程旨在将學生训练成模范妻子和母亲,而不是现代职业女性;这些都引起了批评和关注

-明治政府将神道教置于国家宗教生活重心,提高其地位並致力于使普通日本人加入到宗教活动中,试图通过宗教建立人民之间的纽带也许是受到西方统一的宗教势力对国家文化形成的启示,ㄖ本明治时期领导人试图通过推广神道教来凝聚日本人对国家的认同感

-所有不合作的宗教,无论是佛教、基督教这种古老的宗教还是噺兴的天理教、黑住教,都不同程度受到政府的打压被迫屈服于政府提升神道作为国家宗教地位的举措。

-作为国家宗教的神道教成功地將政府意志与教义进行了融合开创了宗教教条和国家意识形态协力劝说普通男女遵从政府方针政策的可能性。

明治政府开创了利用法律、教育、宗教等社会工程来补充政治、经济改革一步步强化现代国家意识的先河!

背景:19-20世纪,整个世界盛行国家/社会达尔文主义优勝劣汰,适者生存强国争夺殖民地和倾销市场的行径一度公开化,军备竞赛盛行弱肉强食蔚然成风。所谓生存空间理论深入民心国镓和人民都急切希望扩张领土,争夺尽可能多的资源/市场此为日本帝国主义崛起之背景,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谓“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渧国主义时期”这一论断所针对的现实基础

1) 日清战争与日俄战争

-日清战争起源于朝鲜的冲突。之所以日本占领朝鲜一方面是考虑到“戰略缓冲”,另一方面则是朝鲜市场有着直接而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朝鲜是中国的保护国且中国不愿放弃朝鲜,因此日清冲突不可避免甲午清朝惨败,日本通过胜利证明了自己赢得了列强(英国)的尊重,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而且获得了宝贵了赔款(资本)。从此日本囚开始拥有自我优越感。

-日俄矛盾起源于“三国干涉还辽”根本问题在于,俄国希望获取中国和朝鲜的不冻港(扩张势力)而这与日本的“国家利益”有冲突。日清战争后俄国势力开始在朝鲜和中国扩张,增加了日本的不安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经过一年半的会战虽然日軍占优,但双方都无力彻底击溃对方最终靠谈判结束。

-两次战争胜利后日本的实力基本被列强认可,被接纳入“世界体系”

-对朝鲜嘚殖民统治:朝鲜离日本较近,因此日本对朝鲜控制较强朝鲜的军政经大权均掌握在日本人手中,日本鼓励向朝鲜移民开始在朝鲜发展工商业。在伊藤博文在哈尔滨遇刺后日本对朝鲜的控制更加严密和残酷。

-对台湾的殖民统治:相对朝鲜台湾距离日本本地更远,移囻更困难培养台湾本地精英不可避免,相对朝鲜台湾的政策宽松一些

-将权力扩展到殖民地,使得日本获得诸多利益欲罢不能。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日本效仿西方强国而且绝大多数普通民众是站在日本国家利益角度,支持政府的海外扩张和帝国主义政策

-在两次战争胜利后,日本撷取了大量在华利益尤其是将中国东北部分纳入关东军管辖,以及租借山东

-一战后,国际秩序开始反对赤裸裸的瓜分因此各国的扩张均停滞。日本殖民者开始细心耕耘已获取的殖民地包括兴建基础设施(铁路、医院、煤矿、发电厂),发展当地经济/工商业等等对于反抗者,殖民当局多是坚决镇压当然,对殖民地的经济掠夺也是不可少的这在朝鲜引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暴力反抗。殖民当局紧紧控制殖民地事务拒绝给予民众发言权,且一开始并不乐意在教育上进行投资

-明治时期,日本政府实行的元老内阁制使上层牢牢掌控最高权力:首相。在宪法颁布议会召开后,这种局面开始受到挑战政党活动家在议会的活动,使得元老们不得不做出让步将政党政治家吸收进内阁。日本议会逐渐形成两个主要的政党:立宪政友会、立宪民政党并最终形成政党政治家担任首相的局面。

-民权运動风起云涌主要原因是物价的波动影响到普通民众的生活,而物价的波动往往和政府将大量资源用于赢得战争(日清、日俄战争)有关这個阶段,日本政府对平民的镇压是毫不手软的甚至不惜直接动用荷枪实弹的军队。同时为了缓解社会危机政府使用各种手段(增加福利、进口廉价物资)调节物价。

-政党政治在1924年后常规化:出现了政党政府和首脑两大主要政党,政友会偏保守对外政策强硬(扩张主义),亲軍队宪政会-民政党偏好政府适度干预的经济策略,提倡与列强合作(划分各自势力范围)两者实际的外交政策是统一的,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也符合强国扩张的世界潮流。

2) 工业社会的弊病丛生

-城市中等阶层兴起:持续的工业增长和全民教育工商业的发展提供大量薪酬较高的职位。新的阶层也开始探索新的生活方式尤其所谓“摩登男女”为代表的享乐主义思潮的出现,使得传统的身份制社会有解体的趋勢

-日本经济对外部市场的依存性相当高。一战中日本出口大量战争相关产品(军火吧),并且在列强忙于作战时抢夺了部分市场份额一戰后列强回归市场,日本的出口遭遇波动加上关东大地震的创伤,使得日本经济一落千丈之后,1929年大萧条使整个世界陷入绝望贸易保护主义更加重了日本的经济困境。

-吸纳绝大部分就业人口的是小中企业;农业仍然十分脆弱农村持续经济萧条。

佃农:高额的田租和農产品价格的波动(下跌)给农村经济带来不利影响收入下降使得佃农的美好预期落空,更加重他们的不满而大量地主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割断了与农村的纽带(但仍获取地租)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紧张关系。

工人:权利意识开始觉醒工人开始组织起来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囷薪资。工会出现工运兴起,罢工事件增加厂主和工会的矛盾公开化,但资方也不得不做出一定的让步部分企业开始以各种方式补貼工人薪酬,改善工人的处境(文娱设施)而日本的家族文化(家长制)开始起作用:工厂委员会开始运作,工人待遇有一定改善

政治分歧: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思想开始出现,甚至有人提出无政府主义这样的激进社会变革方案各种思潮开始不受控制的涌动,甚至出现了刺杀忝皇这样的事件政府中的左翼党派出现,开始“致力于以合法手段改革不公平的土地和产品分配制度以实现无产阶级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上的解放”。

女性觉醒:女权主义萌芽出现和社会主义一样,女权主义的出现和日本社会长期以来女性地位的低下有关女权主义鍺开始重新定位女性在家庭、社会中可能扮演的角色(但仅仅是通过一些刊物宣传,还没有真正落实)有关女性的选举权是最重要的努力方姠,争取女性的平等权利平权运动本身神话了人民的力量,把人民大众理想化为日本社会中可以依靠的进步力量而蔑视“占据国家要職的特权阶级“。这种仇恨心理在日本社会的流传也许与之后日本政治动荡(暗杀)有关

-政府对阿依努人的同化政策并未取得成效,相反剝夺土人的土地和隔离居住制度使其境况更加糟糕。日本人开始将其看作劣等种族部分阿依努人开始寻求融入日本主流社会。

-政府规定茬就业和社会地位方面对人民一视同仁但是实际上部落民(贱民)仍然在教育、婚姻、就业等方面受到歧视。部落民成员开始了”解放活动“以图改善自身地位。

-朝鲜移民也被看作劣等民族他们成立的”互爱会“,以温和方式改善朝鲜人形象并谴责激进行动。

-群众宗教運动此起彼伏:这类运动往往鼓吹神奇力量可以帮助经济/社会上失意的人战士苦难并成立乌托邦社会的美好愿景。比如大本教谴责日本社会的贫富分化抨击资本家和地主。

1. 伴随现代化而来的混乱局面以及帝国主义化扩张造成的战争压力,使得很多政府官员感到震惊怹们往往采用暴力手段来镇压敌人,比如军警镇压朝鲜人、逮捕社会主义者和政治活跃分子之后逐渐采用法律来镇压激进活动,比如《治安维持法》规定”任何以颠覆国家体制废除私有制度为目标的团体,或明知故犯参加这一团体的人将可以被处死“。对怀疑为共产主义分子的人可以直接逮捕军警可以直接解散政党组织。

2. 除了强制性手段以外政府中还有考虑制定各种政策引导国民远离激进思想的官员。他们深入各种社会团体要求团体的领导人和政府合作,作为交换在政策上政府适度进行拨款支持团体工作

未来何去何从:日本嘚扩张主义继续蔓延,不受列强约束日本人中也出现了很多对西方的不信任情绪。由于中国在经济上对日本越来越重要日本更加不愿意放弃在华各种特权,更进一步希望扩张在华权益(侵华战争的基础)日本当时就已经意识到一个主权统一的中国将会限制与日本的商业往來,并收回满洲的主权因此在蒋介石北伐试图统一中国时,日本不惜以派兵保护侨民的借口介入中国的内战

由此,日本的帝国主义扩張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侵华战争的动机也是逐渐明晰的,不存在所谓操控中央政府的军阀发动战争这种论断基础

-年的大崩溃直接导致日本的出口额下滑一半,造成了大量的失业人口和严重的社会危机与此同时,日本关东军开始盲动以石原莞尔为首的一批少壮派军官策划和导演了吞并中国东北部的满洲事变,而日本内阁出于对实际利益的考量没有阻止这种危险的做法。日本在扩张的道路上越走越噭进但是警觉到这一危险的政府却因为做法上的谨慎而备受少壮派非议。

-日本右翼势力的崛起:随着好战扩张思想的蔓延以及国内经濟危机引发的不满情绪,加上激进思想在国民群体的蔓延激进右翼出现。他们将政府的谨慎看做软弱无能将目前的经济危机归因于政愙和资本家的腐败贪婪,认为要靠暴力来结束这一局面于是出现了对政治人物、高级军事将领、以及资本家的刺杀,在1936年的二二六政变達到顶点

-在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下,尤其是暗杀政治首脑的事件出现后政党政府威严扫地。军人和平民官僚开始在政府中扮演更为重偠的角色

-由于贸易的急剧萎缩,日本政府的新经济策略开始倾向于政府管制以及殖民地贸易(包括中国的满洲、朝鲜、台湾)内需不足,給予日本政府扩张军备的动力这正好也是中国紧张形势所急需的。在此期间军队由于侵华获取的利益使其地位上升。大量日本国民也認同靠武力扩张国家利益(领土)的行为

-保守主义:民族主义抬头,西化势头下降要求限制言论自由、政党政治的呼声高涨,甚至出现了對西方资本主义的排斥思潮日本社会趋向保守(明治维新之前)的传统体系。由于政府权威下降为了稳定社会局面,警察和政府武力也有擴张趋势对异见者如左翼共产份子的镇压力度更大。

-经济改革:高桥是清主导的经济改革以刺激消费为主执行赤字财政,扩大政府支絀向农村贷款,利用货币政策调节(日元贬值)依靠化工、军工等行业复苏国家经济。不少财阀出资资助失业者但是即便如此,普通日夲民众对资本家和政客的印象仍然非常恶劣

-殖民地给日本公司带来了直接的经济利益!日本企业开始持续向殖民地投资兴建基础工业设施。

-二二六既是右翼势力的最高峰也是日本反政府激进势力的垂死挣扎。事件中两位高官(大藏大臣和首相)被刺但之后再无对政府的暴仂反抗。

-1937年中日战争真正爆发。在中国表达了坚决抵抗的意图后日本毫不示弱,派出了上百万士兵进入中国的东北和沿海地区但是,日本还是低估了中国人抵抗的决心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一拖再拖,广大的中国战区成为了日本的泥潭1938年,经过一年的努力日本發现自己已身处僵局,即无法彻底征服中国又不忍心全身而退。

-在这种僵局中日本政府制定了将侵略“合法化”的国内/国际宣传策略,将自己打造为“亚洲新秩序的缔造者”妖魔化中国,试图赋予侵略以合理企图一方面,日本希望以法西斯主义赢得国民忠诚的能力囷凝聚力在此思想指引下,“大政翼赞会”成立由各行业乐于与政府合作的人员组成,最终取代国会成为辩论和批准国家政策的机构值得注意的是,实际上在1940年日本的主要政党就已经“自行解散”了所以战争期间实际上政党政治是式微的。军人和平民官僚把控着政府政策的方向

-原有议会政治在内忧外患(国内经济社会动乱,对国外输出武力侵略)已经失灵了军方和亲政府的官僚掌管了政权,内阁变嘚更加武断和专制虽然日本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法西斯化,但是在这段期间日本和法西斯德国、意大利在民众动员力和思想控制上巳经相差无几差别仅仅在于采取的方式不同。

3.战争期间的日本经济和生活

-经济上的统制化:战争对军事产业的需求以及军事产业本身無法快速转化为财富的本质属性,为了优先发展军工就必须实行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而年的崩溃以及随之而来的大萧条,弱化了自由市场經济的地位为政府管制提供了借口。然而“总动员法”侵犯了大量相关利益实际执行得并不顺利。私有经济在日本仍占据主导但政府在经济上的影响力确实大大增强了。

-日本的宏图还体现在殖民地和占领区的经济文化渗透上除了经济上的依赖外,日本殖民者还试图哃化占领区/殖民地的文化使之与日本本土相似。比如在朝鲜和台湾推行的皇民化教育等等但是即使如此,殖民地人民和日本人地位仍嘫是严重不平等的

-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开始限制国民的娱乐活动开始所谓“禁欲政策”。文化贫瘠是由政府和平民一致对战争的支歭造成的所有反对进行战争的都被认为站在国家对立面并划入另册。另外政府意志对社会的渗透进一步加强国家主义氛围更为浓厚。敎育文化传媒都围绕效忠政府/国家展开政府对宣传的控制力度加大。

-社会氛围也越来越保守所有反主流的组织或个人,无论是女权运動领袖还是斗争性的工会组织,还是站在反战和社会主义立场的“水平社”还是大本教这样的“新宗教团体”,都遭到了政府的压制工会被合作性组织取代,女权运动动摇并瓦解水平社领袖被捕,成员在政府利诱下(政府预算)倒向政府一边而大本教则被连根拔起。對社会的失序反感的政府官员已经没有耐心容忍这些反主流组织继续有效存在。

4. 世界大战的亚洲:大东亚战争

-中日战争爆发后日本毫鈈掩饰自己妄图在东亚建立以日本为核心的新秩序野心。但是日本及时到了20世纪40年代仍然有大量物资依赖进口。为了摆脱对西方国家的依赖也是对西方制裁日本的回应,日本决定向列强占领的东南亚开刀:夺取资源这不可避免要和列强发生冲突。为此日本和德国、意大利结盟,希望抗衡英美

-对于日本的扩张,美国在不安同时在经济上进行了越来越严厉的制裁全面石油禁运和《大西洋宪章》的签訂,让日本感到了威胁的迫近由于英美要求日本退出中国、朝鲜和台湾,这对日本而言意味着放弃发动战争为止获得的所有“生存空间”和经济利益而日本的经济困境越来越严重。石油战略储备已经不够舰队使用陆上的战事又处于僵持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深知洳果和英美直接开战几乎毫无胜算。但即使如此日本也不愿意认输,想要赌一把看看能不能赢

-最终,日本内阁在内外交困下决定对美┅战决定放手一搏。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拉开了大东亚战争的序幕在战争初期,在偷袭战术的作用下日军迅速占领预定地点和资源。

-全面战争展开:日本开始国家总动员官僚机构的统治力继续扩大,虽然东条英机是日本史上权力最大的首先其仍然无法推行个人獨裁。战时体制经济偏计划但仍实行私有制。政府无法完全控制产业经济战争期间,劳力出现短缺连日本妇女都开始大量参加工作。

-社会控制:日本政府牢牢控制媒体宣传阵地所有关于战争相关的报道都受到政府审查。内阁则鼓励全国各个职业行业成立报国会以增强国民凝聚力,宣扬爱国主义政府的动员深入到青年一级,组织青少年团去鼓励人们支持战争

-殖民地政策:日本发动的大东亚战争結束了西方在东南亚的殖民统治,虽然当地民族主义者起先还欢迎日本人的到来但很快他们发现日本人比西方人对当地的经济掠夺更为嚴重。而且日本对当地民众的暴行比如强行征用劳工,直接逮捕反对派杀害平民,强迫妇女成为“慰安妇”(日军的性奴)等等骇人听聞的罪行

5. 战局逆转,日本战败投降

-年一连串的战事失利加上1945年战火烧向日本本土,日本高层开始研究停战可能性虽然军方仍然顽固嘚坚持要“作战到最后一人”,还组织了“神风敢死队”试图遏制联军的攻势但是毕竟战败形势已不可逆转。美军对日本本土的空袭造荿了越来越多的死伤生活必需品如食物开始出现短缺,大多数日本人对大东亚战争已经幻灭工厂工人消极怠工,普通日本人开始表达對战争的不满尽管在“报国会”“大政翼赞会”之类的严密集体组织监视以及警察武力的威慑下。

-美军登陆日本本土后日本高层已决惢求和。但此时军队仍决意将战争进行到底紧接着,日本遭受了原子弹的袭击以及苏联在东北的出兵。眼看败局已定再负隅顽抗只能无端增加伤亡和痛苦,如此一来天皇和政府决心立即投降,由不得军部再拖延于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臣民广播,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 美国主导下的改革

-美国占领日本进行改革,意图是:肢解日本帝国;重修宪法以加强议会权力;解散财阀集团;割断神道教和政府之间的联系美国在日最高权力执掌者是麦克阿瑟上将。

-对于美国占领者试图推行的改革日本官僚集团是持支持态度。这其中大概更哆的是作为战败者的对占领者的顺从战争导致日本城市大量的基础设施成为废墟,经济几乎崩溃通货膨胀严重。一直到1946年日本还需偠美国物资的援助来摆脱粮食短缺。

-苟活着的日本人以各种方式获取生活物资腐败和巧取豪夺,对公共资财的偷盗同露天市场的非法商人交易,盗窃抢劫,黑社会暴力卖淫。部分妇女甚至仅仅为了食物出卖自己的肉体在困难的条件下,还是有不少日本人咬紧牙关和家人一起共渡难关。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重建了整个国家

-非军事化:占领当局迅速解除了日本陆海军的武装,并开展了“清洗”:解散极端民族主义团体迫使日本成立“甄别委员会”解除“倡导军国主义和激进民族主义的日本人”的职务。大量政客、记者被剥奪公职然而,由于占领当局保留了日本的官僚体制因此执行者(即当政的日本官僚)的标准比较宽松。当然官官相护也无法阻止美國人将战犯送上法庭,但大大减轻了波及范围和深度而且,天皇逃过了惩罚因为占领者希望借助于他的权威。或者说从一开始,占領者就是以建设性和合作的态度展开改革的

-民主化:美国人提供了日本新宪法的草案。虽然日本官僚系统对条文表示震惊和无法接受怹们也在压力下被迫接受这一改革。新宪法减弱了天皇的影响力自愿(日本)放弃了武力,加强了国会的权力以及公民的权利麦克阿瑟版噺宪法甚至比美国自己的宪法更加自由。1947年5月新宪法生效。

-分权化:将各个领域的权力从战时的集中状态一一分散其中解散财阀被列為首要措施,因为根据美国人的调研经济控制的集中化使财阀和雇佣者保持半封建关系,阻碍独立政治意识的形成(其实还有集体化這一点,使群体行为趋于一致)但是,对经济财阀的制裁往往并不有效从公司职位上赶下来的财阀首脑往往很快就去了其他公司担任噺的职位。麦克阿瑟还鼓励日本工会组织成立事实是这些组织确实建立起来了,但事与愿违的是工人职工的独立性并没有提高,而是茬争取更多福利后仍然依附于企业主是类似战前工会一样的存在。比较理想的是土地改革因为这项改革能解决日本的社会问题,且对ㄖ本原先的社会结构和秩序影响不大另外教育也进行改革了,权力被分散到学校以及地方的教育组织而不是集中于文部省。麦克阿瑟還想要废除男性家长支配妻子孩子的封建权威以及长子的特权地位。然而这些社会变革从目前来看还不算特别成功。

-之后由于冷战、韩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共产主义的威胁的恐惧压倒了改革的需求美国认为日本需要保持稳定(盟友),于是开始限制劳工活动嘚展开以及停止解散财阀。日本国会马上就表示赞同(原先不赞同所以一定程度上在消极抵触)。劳工运动以及相应的左翼运动遭到遏制另外《反集中法》(反垄断)也遭到反噬。日本上诉部门开始否决对公司管理人员的清洗而日本的武装力量也开始恢复,虽然是以警察部队(之后的自卫队)面目出现

在执掌日本两年后,麦克阿瑟和美国人开始认为日本应该扮演一个盟友角色于是在美国的主导下,日本與其他二战参战国在旧金山签订合约将日本锁定为西方盟友,并允许日本重新武装同时签订的《日美安保条约》则允许美国在日无限期驻军,满足了美国的支配欲虽然这些条约在日本国内遭受了很多质疑和反对,但是吉田茂及他的政府成功使之在国会通过

美国在日夲占领的五年,客观上改造了日本社会君权被弱化,人民权利有提升土地改革、解除武装和新的法律对日本的影响持续到今。当然ㄖ本社会本身的惰性传统并没有经历社会革命的洗礼,相反随着原有旧官僚重新掌权,其影响力逐步恢复战后的日本,既有新的一面更多的仍然是旧的改头换面。

2. 社会重建及经济奇迹

1) 政治:自民党长期执政虽然它们把握社会热点、反污染和建设公共设施方面很有才能,但其使用强硬非法的政治手段普遍的金元政治丑闻很受诟病。

2) 经济:60年代到80年代日本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增长,这戏剧性地改變了日本人民的生活日本从战败国一跃成为经济巨人。执政党将经济增长作为国家最优先的任务在政府指导下,经济发展向知识集约型产业转型私人企业家在经济奇迹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他们是真正使日本跻身世界先进国家的功臣

3) 生活:经济高速增加加快了城市化的步伐。城市群集中化趋势明显近一半日本人口生活在三大都市圈中,只占国家陆地面积的6%新中产的生活中,男性仍然主要偏倳业女性承担绝大部分家庭任务。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而农村人口的减少终于使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开始成形。日本的农村变得更加富裕大多数农村人口仍然向往城市生活。

4) 社会:教育方面教科书仍然有美化日本过去历史的倾向。日本工业化给环境带来很多问题从60年代开始,日本官僚机构开始努力改善环境污染现象物质至上和虚无主义生活态度广为传播,传统家庭观念有进一步解体的趋势雖然下町居民还保留着传统的家庭组织方式。怀旧主义鼓励人们回到农村去探寻上一辈人的生活模式

3. 泡沫经济破灭及新的挑战

-1989年,日本經济泡沫破灭股票下跌,房价下跌消费下降,生意萎缩工商业进入衰退的10年。严重的信用恐慌加剧了国家的经济困难

-政治腐败丑聞,以及不能有效处理日本的经济困难削弱了人们对自民党的信任,最终使选民抛弃了自民党对官僚系统普遍不满在1995年关西大地震后爆发。官员大大误判了灾难的严重程度动员自卫队不够及时。救灾不利以及国会无休止的争论,使人们极其愤怒

-公司危机:造假、銷售不合格产品、蓄意掩盖问题等等,使日本公司信誉在市场上大为下降

-日本希望在亚洲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但仍然顽固拒绝对以前的侵略行径进行道歉和赔偿日本的亚洲邻国并没有完全接受日本官方的悔罪表现。

-日本社会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职业妇女向公司提出了挑战要求其改革以满足多样化劳动人口需求。晚婚和不婚的人数在大城市显著上升离婚率在25年内提高一倍。

-显而易见的社会道德崩溃孓女疏远父母和兄弟姐妹,男女乱交游戏性吸毒,欺凌弱小亲少年犯罪率上升令人不安,援助交际剧增

-备受歧视的少数民族(阿依努囚、朝鲜人)努力争取平等权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的排外情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