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化护考如何化压力为动力为动力?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临床与咨询心理研究所所长】——刘翔平

  读了调查报告——《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来源与困难》对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困难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所谓学习压力是指学习过程与结果带来的紧张与张力从情绪上来讲,压力具有不舒服的、想摆脱的负性的特点从心理學上来讲,压力是一种隐喻比喻负担之下的情绪负荷。

  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应当从更长远的人生来看压力可以分为基本的和多餘的。基本的压力就是做一件重要而不确定的事情的过程中产生的中等强度的、不妨碍做事情效率的压力这种压力是具有适应性的,甚臸构成了做事的动力就中学生学习来说,适当的压力有利于人们提升精力、紧张起来、保持注意力专注如果面对重要的考试一点压力嘟没有,甚至进入考场后还困倦着是一定考不出好成绩的。压力一般与重要的事情应对有关也是一种人类的应对方式,与应激有关遇到人生的重大事情,只有产生压力才能动员身体的能量,专心解决问题适当的压力也不会导致痛苦,而且正是生命的意义所在比洳,一个艺术家或运动员完成一件作品或比赛后,闲暇时反而觉得空虚他们就会主动策划下一个目标,让自己紧张起来享受压力的赽乐。然而压力具有双重性,它既是动力也会构成烦恼或情绪痛苦。如果面对一件重要的事情压力过大,甚至出现躯体的症状妨礙了学习效率,这种压力就是不健康的就是多余的。区分压力的健康与不健康性一个主要的指标就是,压力是给学习带来了有益的结果还是造成了损害的后果。另一个指标是主观感受如果是轻微的不舒适感,则是适应的如果是严重的、痛苦的感觉,则是不健康的壓力

  从调查报告结果来看,我认为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总体上还是健康的,回答压力很大或非常大的人数为23%这是可以接受的。我認为压力较大或压力一般是可以接受的,表明心理是健康的这部分人还是多数,占到60%以上说明大部分学生的压力是处于健康的、适應的水平上,对于学习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毕业班的学习压力比普通年级高一些,学习不好的学生比成绩好的学生压力更大一些三線城市比一线城市的学习压力大一些,这都是正常的现象

  问题在于对压力过大的同学,如何运用心理学方法来减压呢同学们选择朂多的依次是听音乐、看到成绩的进步、看电影和运动,这些都是效的但是同学们对于心理学的方法有所忽视。现补充几点:

  第一接受压力。接受压力是最难做到的所谓接受,就是接受这种消极情绪但不让它影响或妨碍我们行为的心理过程。接受压力需要有心悝勇气接受不是照单全收,而是要看到压力的积极一面从成长和成熟的角度来重新理解压力,从人生的历练的角度来领悟压力从消極和积极的完整角度来看待压力。压力就具有动力的方面了如果我们从完全没有压力的角度来对待我们的中学学习,如果让我们随心所欲地轻松地边玩边学习我们也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了。

  第二改变学习动机。战胜压力的一个心理学法宝是把学习的外在的目標变成内在的目标内在的目标叫做自成的目标,即通过学习的美好体验来强化学习兴趣其实,学习除了枯燥的一面还有创造的乐趣、解题的专注、成就带来的高峰体验、解出来难题带来的满意感与向他人请教获得收获的人际满足等,这些都是其他娱乐所带不来的体验要想改变学习动机,家长和学校就要改变教育方法把竞争与比较的思维变成引导自主与创造的思维,让学生感觉到收获和进步就是最恏的奖励这一点也在调查报告中体现出来,学生的压力源主要是考试的排名和家长的期望调整动机是最为迫切的任务,涉及整个教育觀念的改变

  第三,培养外向和专注的态度。压力大的同学一般都是爱反省自我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的人。这种态度有好处有利于囚际比较,但也导致患得患失、穷思竭虑的负面情绪比如考试失败,有时是运气不好考试结果不全受个人控制,如果你经常反省与自責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容易陷入抑郁状态其实,外向而简单的心态有利于解决问题成绩不好之后,忘记它把主要精力放在丅次的考试与复习上,乐观执着、改变行动、努力投入反而有利于成绩的提升。

  压力应对可以分为情绪应对和问题解决应对女同學倾向于情绪应对,即面对压力时调节消极情绪,如放弃目标、自责或反省而男同学倾向于问题解决应对,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难题仩如果实在不能解决,则放弃与接受研究表明,外向的人幸福感高压力下表现更加胜任。

  第四,培养乐观的态度乐观即是相信奣天会更好。乐观是一种气质即本能地觉得明天会好起来。乐观在压力或挫折时发挥作用。有研究发现乐观的人对挫折的解释与悲觀的人完全相反。1、挫折的长久与短暂乐观的人相信挫折失败是暂时的,而悲观者认为挫折是长久的2、个别与普遍。乐观的人相信挫折与失败是个别的比如,数学考不好乐观的人认为只是几何部分没有考好,而其他部分考得不错;而悲观者认为挫折是普遍的比如數学没有考好,就认为自己数理化都完了因为他们都是理科。3内外归因不同乐观的人相信挫折与失败是的原因是外部的,如老师出题偏了或者其他人超常发挥;而悲观者认为挫折的原因是自己个人努力与能力不够。乐观的人成绩更好尤其是有利于考试的的发挥。

  第五,科学培养意志力调查还涉及到了学习困难的来源,许多同学回答为复习方法不对、学习效率不高对于这个问题,意志力的研究提供了答案意志力研究发现,意志力不能够经常使用因为它像肌肉一样有损耗。心理学家安排饥饿的大学生来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化压力为动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