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监控点分散.生产装置距离控制室安全距离5~6KM,模拟摄像机要采用那种传输方式,如果用DVS转为数字传输行吗?

CCTV监控信号的传输基本知识 ?Multiplexing)方式處理的视音频及控制信号 直接电缆传输是最基本的传输方式。在局域性质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中由前端设备到中心控制室的距离通常嘟是在1km以内,因而从前端设备到中心控制室之间一般都是直接通过电缆连接其中由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采用同轴电缆连接,由监听头輸出的音频信号采用2芯屏蔽线连接由报警探测器输出的是开路或短路的开关量信号,可通过普通(非屏蔽)2芯线连接(报警探测器还需+12V嘚电源因此一般用4芯线,其中电源2芯、信号2芯但在特殊应用场合也可以将电源地线与触点的一端相连,因而用3芯线即可)而由中心控制主机发出的控制指令则通过2芯屏蔽双绞线与前端解码器连接。图1示出了从前端到中心端所需的各种电缆其中视、音频信号电缆为一對一连接,报警传感或其他数据传感一般采用一对一连直接进入系统主机而对于有些系统,报警传感器也可以一对一地连接到前端解码器或报警接口箱并通过解码器或报警接口箱的通信总线连接到系统主机这种连接方式取决于系统主机的报警信号响应方式,它显然可以囿效节省汇总在中心控制室的线缆的数量而传输控制指令的通信线采用总线式连接,即各解码器或报警接口箱就近接入通信总线只需┅根通信线在中心控制室汇总即可。另外由前端解码器到云台及电动镜头之间还需采用较短的多芯电缆连接,其中全方位云台及电动镜頭的多芯控制电缆(如10芯电缆)需要从前端一直引到中心控制室内的云台镜头控制器上由图1可见,在中心控制室处汇总的线缆数量还是楿当多的 视频电缆选用75Ω的同轴电缆,通常使用的电缆型号为SYV—75—3和SYV—75—5。它们对视频信号的无中继传输距离一般为300~500m当传输距离更长時,可相应选用SYV—75—7、SYV—75—9或SYV—75—12的粗同轴电缆(在实际工程中粗缆的无中继传输距离可达1km以上),当然也可考虑使用视频放大器一般来说,传输距离越长则信号的衰减越大频率越高则信号的衰减也越大,但线径粗则信号衰减越小当长距离无中继传输时,由于视频信号的高频成分被过多的衰减而使图像变模糊(表现为图像中物体边缘不清晰分辨率下降),而当视频信号的同频头被衰减得不足以被監视器等视频设备捕捉到图像便不能稳定地显示了。 视频信号实际所能传输的距离与同轴电缆的质量及所用的摄像机及监视器均有关當摄像机输出电阻、同轴电缆特性阻抗、监视器输入电阻这3个量不能完全匹配时,就会在同轴电缆中造成回波反射(驻波反射)因而长距离传输时会使图像出现重影及波纹,甚至使图像跳动(因同步头被衰减或回波反射都可能使图像产生跳动!)因此,在实际工程中盡可能一根电缆一贯到底,中间不留接头因为中间接头很容易改变接点处的特必阻抗,还会引入插入损耗以某一电视监控系统的布线為例,其仓库周界边线长应达400m由几个远端摄像机到主控室的距离达到了800~1100m的范围(因防火因素,线缆不能从仓库中心穿过只能沿围墙布設),本工程事先定制了SYV—75—7和SYV—75—9两种超长电缆(配上线滚轴)实际施工时是开着汽车沿周界进行布线(同时以总线方式布设了通信控制电缆及电源线),每一根都直接引到了主控室没有使用视频放大器,也得到了较好的图像质量 ??? 视频同轴电缆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Φ外导体用铜丝编织而成不同质量的视频电缆其编织层的密度(所用的细铜丝的根数)是不一样的,如80编、96编、120编有的电缆编数少,泹在编织层外增加了一层铝箔在电路中,其外导体接地内导体(铜芯线)接信号端,内、外导体之间填充有绝缘介质这样,传输的電磁能便被限制在内、外导体之间了避免了辐射损耗和外界杂散信号的干扰。 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会使导线发热,说明导线消耗了囿功功率它具有一定电阻;又由于导线间绝缘不完全而存在漏电流,即导线之间处处有一定电导;当导线中有电流流过时导线周围就會有磁场产生,所以导线还有一定的电感;导线与导线间的电位差将使其形成电场使得导线间存在一定的电容。上述这些分布在电路布線及其结构中的参数统称为“分布参数”它使得线路中任一点都呈现出己定的阻抗,这个阻抗即被称为特性阻抗因此,特性阻抗的大尛完全取决于电缆的结构 根据电波在传输线中的传播规律:当传输线终端负载阻抗等于特性阻抗时,传输线传播的能量将全部被负载吸收此时电源输出的功率最大,即阻抗匹配状态广播电视标准规定传输线缆的特性阻抗及设备终端阻抗为75Ω。 电缆的线径越粗则衰减越尛,越适合于长距离传输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虽然在长距离传输中(如超过500m)直接使用电缆连接也可以得到稳萣的图像但因高频衰减会使图像的细节损失过多,分辨率下降画面有些朦胧感。另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是一項政策性很强,技术性复杂同时涉及消防法规,涉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工作其从业人员,应该熟练掌握与消防有关的国家现行规范《吙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以及各种类型的单项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
    本规范在修订时,凡涉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分级、报警及探测区域的划分、各类报警系统的设计要求、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及火灾探测器的设置等内容都规定了按相关国家标准执行,未做相关条文的引用仅在相关部分根据民用建筑的特点,作了相应的补充

13.2.1 将原規范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的规定,根据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的规定改为特级、一级、二级

13.2.3 表13.2.3为根據民用建筑特点,对国家标准GB 50116表3.1.1的补充规定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根据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分为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三种形式各类报警系统的设计要求,按上述国家标准规定执行
    本规范补充了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民鼡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要求。

13.4.1 消防联动控制一般分为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与集中控制相结合两种方式。
    1 集中控制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中的所有控制对象都是通过消防控制室进行集中控制和统一管理的。如消防水泵、送排风机、防排烟风机、防火卷帘、防火阀以及其他自动灭火控制装置等的控制和反馈信号均由消防控制室集中控制和显示;
分散控制与集中控制相结合的消防联动控制系統:在一部分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中,有时控制对象特别多且控制位置也很分散如有大量的防排烟阀、防火门释放器、水流指示器、安全信号阀(自动喷水灭火管网主、支管上的阀门开闭有电信号的装置)等。为了使控制系统简单减少控制信号的部位显示编码数和控制传输导線数量,亦可采用将控制对象部分集中控制和部分分散控制方式(反馈信号集中显示)此种控制方式主要是对建筑物的消防水泵、送排风机、防排烟风机、部分防火卷帘和自动灭火控制装置等,在消防控制室进行集中控制统一管理。对大量的而又分散的控制对象如防排烟閥、防火门释放器等,采用现场分散控制控制反馈信号送消防控制室集中显示,统一管理(若条件允许亦可考虑集中设置手动控制装置)

13.4.4 灭火设施的联动控制
    消火栓按钮的控制电压应采用交流50V的安全电压,这样规定主要是为了人身安全因为火灾发生时使用消火栓,可能有大量的水从消火栓箱内溢出弄湿整个箱体若不慎则会使消火栓箱和消防水龙带带电,伤及消防人员
    消火栓按钮发送启动信号后,茬消防控制室应有声、光信号显示联动控制器按相应的灭火程序启动消防水泵(包括喷洒水泵),并能监视水泵的运行状态消防水泵启动後,消火栓箱内启泵反馈信号灯应燃亮
    消防控制室对消火栓按钮的工作部位应有显示(有条件时按钮工作部位宜对应显示)并应在消防控制室装设直接启、停消防水泵的手动启、停按钮,即使在联动总线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仍可启动消防水泵。消防水泵的工作、故障状态显示系指消防水泵的工作电源和水泵的运行状态显示。当消防控制室发出启动信号后并未见启泵回答信号返回消防控制室,则为故障状态(包括主回路、控制回路故障)
    装设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场所中,是否装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本条文中明确作了规定。设置自动喷水灭吙喷头的场所同时要设置感烟探测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不能误认为设置了湿式自动喷水灭火喷头(玻璃泡),就等于设置了定温火灾探测器因为火灾探测器的设置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它对火灾起早期预报警作用报警后离火灾的燃烧阶段和蔓延阶段还有一段时间。因此火灾洎动报警系统的设置是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湿式自动喷水灭火喷头的定温玻璃泡的设置若代替火灾探测器还存在着两个问題:一是该定温玻璃泡与火灾自动报警定温探测器(特别是感烟式火灾探测器)相比较其灵敏度低得多。经现场火灾探测试验证明在同等溫度条件下(与热电偶温度探测器比较)比火灾探测器晚动作近3min,如与感烟探测器比较晚近5min多因此它不能用作火灾早期报警使用(即使能报警亦无电信号输出)。二是自动喷水灭火喷头的设置主要建立在以消为主的指导思想上一经喷水灭火就不是报警而是消防。将会使大量水流充满被保护场所因此我们认为在设有湿式自动喷水灭火喷头的场所,仍然宜装设感烟式火灾探测器这一设计思想是与消防工作方针“預防为主,防消结合”相吻合的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设置的水流指示器,主要用以显示喷水管网中有无水流通过这一信号的发生可能囿以下几种情况:是自动喷水灭火;或是因管网中有水流压力突变;或受水锤影响;或是在管网末端放水试验和管网检修等,都有可能使沝流指示器动作因此它不应用作启动消防水泵,应该用使管网水压变化(喷水灭火时的水压降低)而动作的水流报警阀压力开关的动作信号啟动自动喷洒消防水泵由气压罐压力开关控制加压泵自动启动。
    设有二氧化碳气体自动灭火装置的场所设置火灾探测器主要是用以控淛自动灭火系统。系统控制可靠与否主要决定于火灾探测器的可靠性。若误报则会引起误喷轻则造成被保护现场环境和人身污染及经濟损失,重则直接危害人员生命安全为此本条规定在控制电路设计时,必须用感温、感烟火灾探测器组合成与门控制电路以提高灭火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被保护场所的主要出入口门外系指被保护房间门口室外墙上,可在该处装设手动紧急启动和停喷按钮按钮底边距哋高度一般为1.2~1.5m。按扭应加装保护外罩用玻璃面板遮挡按钮操作部位以防操作失误或受人为机械损坏而动作。按钮正面应注明“火警”字样标志(按钮宜暗设安装)
    被保护场所门外的门框上方,指的是门框过梁上方正中位置在该处安装放气灯箱。在灯箱正面玻璃面板仩应标注“放气灯”字样
    声警报器的安装高度一般为底边距地2.2~2.5m。该装置宜暗装于被保护场所内使室内工作人员喷气前30s内能听到警报声和紧急离开灭火现场。
    组合分配系统系指有喷气管网的气体灭火系统,该系统的控制室宜设置在靠近被保护场所的适当部位条攵规定的中心意思是说明灭火控制方式宜采用现场分散控制。这样能充分发挥人的因素确认火灾以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独立单元系統一般可不设控制室若控制功能需要设置控制室时,可设在被保护现场适当部位但不论是否设置控制室,都应在被保护场所或房间的主要出入口设手动紧急控制按钮。
    无管网灭火装置一般是在被保护现场设控制箱(盘)。该装置宜设于被保护场所(房间)室内或室外墙上設备安装时底边距地高度一般不小于1.6~1.8m(有操作要求时为1.5m左右)。控制箱(盘)安装时应注意采取保护措施以防止机械损伤和人为引起的誤操作。若控制箱(盘)安装在室内时要求检修和操作方便。本装置亦应增设手动紧急控制按钮装设于被保护现场主要出入口门外墙上便於操作的位置。紧急控制按钮亦应加装保护外罩和有明显标志
    对气体灭火的控制与显示,条文中已规定现场经常无人值班时(如书库、噫燃品无人值班库房等场所),若条件许可宜在消防控制室装设手动紧急控制按钮在确认后手动控制灭火喷气。

13.4.5 在防火卷帘两侧设感煙、感温两种火灾探测器组成与门电路控制防火卷帘下降。在火灾初期用感烟探测器控制防火卷帘首次下降至距地1.8m处用以防止烟雾擴散至另一防火分区,感温探测器是控制防火卷帘第二次降落至地以防止火灾蔓延。
    当防火卷帘采用水幕保护时水幕电磁阀的开启一萣要可靠准确地动作,以避免误喷不然会造成水患,严重污染被保护现场为此条文规定水幕电磁阀的开启控制,应采用定温探测器和卷帘门落地到底信号组成与门控制电路开启水幕电磁阀,并用电磁阀开启信号启动水幕泵这一措施应该是可靠的。
    对防火门的控制方法条文的中心思想是宜在现场就地控制关闭,不宜在消防控制室集中控制关闭防火门(包括手动或自动控制)因为防火门在建筑物中的设置数量是较多的,安装位置又很分散因此防火门有自动控制功能时宜由感烟探测器组成控制电路,采用与门控制方法自动关闭防火门嘚自动关闭若误动作,是不会造成人员混乱等重大影响的故可以不采用与门控制电路。
    电动防火门释放器的结构和电路类型有两种一種类型是释放器平时通电产生电磁力,吸引防火门开启火灾时断电控制关闭,另一种类型是平时释放器不耗电由电磁挂钩拉着防火门開启,当火灾时释放器瞬时通电使电磁挂钩脱落而控制关闭防火门。

13.4.6 同一排烟区的多个排烟阀主要是指在同一排烟区域内装设的排烟管道,安装的数个排烟阀当火灾时要求数个排烟阀都应同时打开进行排烟。在控制电路中应防止同时打开排烟阀时动作电流过大,条文中推荐采用接力控制方式满足这一要求
    所谓接力控制,是将排烟阀的动作机构输出触头加上控制电压后采用串行连接控制,以接力方式使其相互串动打开相邻排烟阀并将最末一个动作的排烟阀输出信号触头,向消防控制室发送反馈信号这样具有连接线少和动莋电流小(每次只有一个排烟阀动作)的特点。
    排烟风机人口处的防火阀是指安装在排烟主管道总出口处的防火阀(一般在280℃时关断)。
    设在风管上的防火阀是指在各个防火分区之间通过的风管内装设的防火阀(一般700℃时关闭)。这些阀是为防止火焰经风管串通而设置的本条规定鉯上防火阀仅向消防控制室送动作反馈信号。
    消防控制室应设有对防烟、排烟风机(包括正压送风机)的手动启动按钮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和設置,应按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第7章、第8章的要求进行设计

13.7.1 消防专用通信是指具有一个独立的火警电话通信系統。
    条文规定的独立通信系统不能用建筑工程中的市话通信系统(市话用户线)或本工程电话站通信系统(小总机用户线)代用

13.8.1 备用照明为供工作人员在火灾发生时需要继续工作场所的照明,如第13.8.2条所规定的部位和场所当工作人员继续工作完成并撤离后才熄灭备用照明,故其使用时间均较长
    疏散照明,为供人员疏散而设置在疏散路线上的各种指示标志和照明故其相对需要时间较短些,要求也高些

13.9.6 此条指消防负荷等级为一级、二级时的情况,可参见国家标准GB 50045相关规定和条文说明

13.9.10 公共建筑的屋顶层的消防设备除消防电梯外,一般情况下还设有正压送风机、增压泵等故明确这类设备的供电要求。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耐压不低于交流300/500V。线型采用銅芯绝缘导线或电缆而不是规定选用耐热线或耐火导线。这是因为火灾报警探测器传输线路主要是作早期报警使用在火灾初期阻燃阶段是以烟雾为主,不会出现火焰探测器一旦早期进行报警就完成了使命。火灾要发展到燃烧阶段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也就失詓了作用。此时若有线路损坏火灾报警控制器因有火警记忆功能,也不影响其火警部位显示因此火灾报警线路仅作一般耐压规定即可。

13.10.4 矿物绝缘电缆不含有机材料,具有不燃、无烟、无毒和耐火的特性使用在铜的熔点以下的火灾区域是安全的,而铜的熔点为1060℃一般民用建筑的火灾现场最高温度均在1000℃以下。
    耐火电线电缆又称有机绝缘耐火电线电缆,其耐火温度为750℃90min,故使用场合相对矿物絕缘电缆要小些
    本条中,根据建筑物的火灾自动报警保护对象分级情况及消防用电设备分级情况而选择线路
    本条中的分支线路和控制線,系指末端双电源自动投切箱后引至相应设备的线路,这些线路同在一防火分区内且线路路径较短,当采取一定的防火措施如穿管暗敷等则可降一级选用。

13.11.6 消防值班室与消防控制室都应设置于建筑物地下一层和首层距通往室外出入口不超过20m的位置这一规定是為了火灾时的消防控制方便,也便于与室外消防人员联系消防控制室的出口位置,宜一目了然地看清楚建筑物通往室外出入口并在通往出入口的路上不宜弯道过多和有障碍物。

13.11.8 消防控制室的室内面积不宜过小留有适当的室内面积以便于操作和维护工作。在与土建專业商定占用面积时应尽量从消防安全需要和满足室内工艺布置以及维护等需要出发,并适当增设维修、电源和值班办公及休息用房這一要求在设有消防控制室或消防控制中心的建筑物内更应加以足够的重视。不能为了单纯节省占用面积而使消防控制室设备布置不合理囷维修不方便
    二类防火建筑物的消防控制室或消防值班室所需面积也不宜太小(一般情况不少于15m2为宜)。除应满足设备布置规定所需用的建築面积外还应适当增加维修及值班用辅助面积。

13.12.1 本节应用范围是依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系统保护对象分级界定的因為,不管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还是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其作用都是对建筑物内火灾进行早期预防和报警性质是相同的。因此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分级也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级。
    第1款 由于特级保护对象的建筑粅不管发生什么性质的火灾,其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以及造成的损失都是难以估量的因此,本规范对执行程度用词为“应”设置
    第2款 因为一级保护对象较特级保护对象的建筑物从疏散和扑救难度上来讲要容易一些,因此本规范对执行程度用词为“宜”设置。

13. 12.2 甴于二级保护对象建筑物的体量相对较小配电回路不多,剩余电流的检测点较少如设置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则投资性价比不高因此,建议根据本规范第7.6.5条的规定装设独立型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器

13. 12. 3 当二级保护对象建筑物采用独立型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时,如有集中监视要求可利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编码被模块与其连接组成一个系统。另外一些产品制造商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研發了16点的小型防火剩余电流动作集中报警器也是二级保护对象建筑物如有集中监视要求时的一个选项。

13. 12. 4 此条规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在夶中型系统设计中推广使用总线制技术简化设计,减少设计难度二是推广成熟的新技术,避免技术落后和布线复杂的多线制系统再现

13.12.5、13.12.6 在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设计中,检测点的设置至关重要如设计得不合理,误报率将很高通常检测点的设置要考虑兩个问题:一是配电回路的自然漏流对测量的影响和自然漏流波动对测量的影响。二是电气火灾易发生的部位
    对自然漏流的影响应采取措施尽量抵消,方法一是将检测点设置在负荷侧干线部分的自然漏流对测量没有影响。方法二是将监测点设置在电源侧采用下限连续鈳调的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器抵消自然漏流的影响。但这种方法在容量较大、线路较长及自然漏流波动较大的配电回路中也不宜采用最好還是将检测点设置在负荷侧。
    从电气火灾发生的部位来看负荷侧发生的火灾概率远大于电源侧,在不能两全的情况下还是将检测点设置在负荷侧为宜。
    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值500mA是现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的规定由于配电线路的分布电容是和线路容量、线路长短、敷设方式与空气湿度等有关,如果自然漏流波动较大为了减少误报,建议检测点安装在配电系统第二级开关进线处(楼层配电箱进线处)
    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是最近出现的新技术,对于它的设计选用及安装尚无据可依本规范首次将其列入规范,但可能有不完善之处还需在实际应用中积累经验,逐步完善

13.12.7 关于剩余电流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安装,国内有两种观点:一是将其安装于消防控制室二是将其安装于变电所。安装在消防控制室的理由是该系统也是火灾报警系统且消防控制室在24h内均有人值班,便于维护和管理安装于变电所內的理由是该系统监测的是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一但出现问题值班人员可以马上处理
    从上述看二者各有其理。但从工程实际情况看佷多变电所无人值班或非24h值班。因此本规范规定将其安装于消防控制室。

14.1.1 本章基于民用建筑中高风险对象不多而高风险对象的安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计国家已另有规范,仅对通用型民用建筑物及建筑群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计作出规定

14.1.2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不等同于安全防范系统,它只涵盖安全防范(人力防范、物力防范和技术防范)中的技术防范它也不同于一般的电子系统工程,要求必须安全、可靠设计时不能盲目追求先进,而应采用经实践证明是先进、稳定、成熟的产品和技术

14.1.3 安全管理系统是指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Φ,对其各子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的集成系统(包括软件和硬件)又称集成式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14.2.1 入侵报警系统设防的区域和部位应根據被保护对象的使用功能和安防管理要求确定设计人员应根据项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本条所列的防护区域(目标)进行选择实施部分戓全部的设防。

14.2.3 各类入侵探测器的选择应根据环境和功能需要进行不能盲目选用高灵敏度、高档次的产品,应以实用为原则
室外哆波束主动红外探测器最远作用距离在产品手册上有指标,但选用时不能直接与设计值等同使用实际使用中由于雾风雨雪等恶劣气候的影响,其探测指标下降较多(多达30%~40%)故有此条规定。

14.2.5 目前大部分矩阵切换控制主机、数字硬盘录像机、多画面处理器等都带有报警接口可实现简单的报警及联动功能,但与专业级的可划分多防区的报警主机相比还有不足之处。工程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性质、系统规模、功能需求等进行选择。

14.2.6 无线安防报警系统可用作特殊需要场合或作为有线报警系统的一种补充手段其形式可有多种,如無线报警系统、无线通信机、移动电话等

14.3.1 摄像机设置部位应根据被保护对象的使用功能、现场环境及安防管理要求确定。设计人员應根据项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本条所列的防护区域(目标)进行选择,实施部分或全部的设防摄像机的安装部位并不仅限于表14. 3.1所规定嘚部位。

14.3.2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监视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采用五级损伤制评定

14.3.3 本条对摄像机的技术指标要求略高于国家标准,是考慮到目前CCD摄像机产品市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作出的
    第7款 这并不是说具有多功能镜头、云台的摄像机不好,而是因为定焦距、定方向嘚摄像机造价低、操作简便有时更实用些。
    第8款 适当功能的防护罩是指能使摄像机在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的多功能防护罩。
    第10款 电梯轎厢内设置摄像机宜安装在电梯厢门的左侧或右侧上角便于对电梯操作者进行监视。

从监控技术的发展历史来看大致经历了一代的模擬式、二代的半数字式及三代的全数字网络监控系统。与前两代监控系统相比第三代监控系统基于TCP/IP网络协议,以分布式的概念出现將监控模式拓展为分散与集中的相辅相成,无限度地拓展了监控范围目前在较先进的大、中型监控系统中,多采用多媒体计算机控制技術、网络传输技术实现信号数字化、设备集成化、控制智能化、传输宽带化。

14.3.7 监视器应根据系统的技术性能指标及使用目的来选择屏幕的大小应根据控制中心的面积、设备布置及监视人员数量进行选择。监视器数量应根据安防管理需要与摄像机数量成适当比例。
    攝像机与监视器的配置比例应适当:系统部分摄像机配置双工多画面视频处理器时不宜大于5:1;50%以上摄像机配置双工多画面视频处理器时,不宜大于9:1;全部摄像机配置双工多画面视频处理器时不宜大于16:1。
    监视器的显示方式可分为重点部位的固定监视、一般部位的时序监视或多画面监视以及报警联动的切换监视。

14.3.8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与发展模拟录像机正被数字硬盘录像机逐步取玳。网络功能是对数字硬盘录像机的基本要求也是数字硬盘录像机区别于模拟录像机的重要特征。
    数字硬盘录像机按系统平台可分为嵌叺式和非嵌入式两种嵌入式硬盘录像机又分为PC平台和脱离PC平台两种。硬盘录像机的选用应根据系统的设计目标从监控功能、稳定性、烸秒处理图像的总帧数、信号压缩方式、图像质量等方面综合考虑。

14.3.9 摄像机距控制端较远一般指距离在200m以上。此时可根据供电电压、所带设备容量、供电距离等选择导线截面积导线截面积不宜超过4mm2

14.4.1 紧急疏散和安全防范是一对矛盾解决的办法是出入口控制系統与消防报警系统可靠联动,紧急情况时释放相关的门锁或者选用具有逃生功能的执行机构。

14.4.3 出入口控制系统的识别方式大致分为:密码钥匙、卡片识别、生物识别及前几种的组合等四种生物识别的方法较多,有掌形识别、指纹识别、语音识别、虹膜识别、视网膜識别等若再与智能卡组合使用,就可以解决智能卡被非法使用者利用的问题

14.4.4 防尾随指的是防胁迫尾随和防大意尾随。防返传指的昰防止有效识别卡通过回递的方式被其他人员重复使用。

14.4.6 出入口控制器若设置在控制区域外的公共部位就可能遭到损坏甚至人为破坏,使门禁作用丧失

14.4.7 系统管理主机不仅能监视门的开关状态,同时还可控制门的开关系统可通过管理主机设置每张识别卡的进絀权限、时间范围,并可设置各通道门锁的开关时间等

14.5.1 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较为复杂,需要敷管布线实时性是它的最大特点。离線式电子巡查系统无需布线较为灵活、便捷、经济。

14.5.8 无论是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还是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都应能方便地对巡查路線进行设置、更改,并能记录巡查信息

14.6.1 停车库(场)管理系统是指基于现代电子与信息技术,在停车库(场)的出入口处设置自动识别装置通过各式卡片来对出入特定区域的车辆实施识别、准入或拒绝、记录、收费、引导、放行等智能管理。其目的是有效控制车辆的出入記录所有资料并自动计算收费额度,实现对进出车辆的收费管理和安全管理

14.6.2 停车库(场)管理系统的设计应基于停车库(场)的建筑布局和對系统需求分析。本条所列功能可根据需要灵活增加或删减形成各种规模与级别的停车库(场)管理系统。

14.6.4 停车库(场)管理系统可分为总線制单台电脑管理模式和多台电脑局域网管理模式总线制管理适合固定车主情况,不收费或按固定时间收费功能简单,只要求验证车主合法与否即可此种模式是全自动的,无需管理人员参与局域网管理是针对大型停车场情况,出入口不止一进一出功能要求较多,對车辆的出入管理要求严格每个出口应设置一台电脑,与管理中心联网

14.6.6 摄像机安装在车辆行驶的正前方偏左的位置,是为了监视車辆牌照的同时对驾驶员的情况也有所监视。

14.6.8 对于较大型、车辆身份复杂的停车场来说管理的灵活有效性非常重要。一进一出哆进多出组合灵活。多个出入口可以统一管理也可分散管理。可脱机使用也可联网使用,可按不同类别识别卡设置多种收费方式等等都是系统灵活性的体现。

14.7.2 表14.7.2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配置标准是根据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表5.2.9、表5.2.14、表5.2.19编制的分为住宅与别墅两类,均为基本要求设计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

14.7.3 周界安防系统的设计除符合本条规定外尚应满足《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第5.2.5条、第5.2.10条、第5.2.15条的规定。

14.7.4 公共区域安防系统的设计除符合本条规定外尚应满足《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第5.2.6条、第5.2.11条、第5.2.16条的规定。

14.7.5 家庭安防系统的设计除符合本条规定外尚应满足《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規范》GB 第5.2.7条、第5.2.12条、第5.2.17条的规定。
访客对讲系统是住宅安全防范的重要设施之一访客对讲系统除具备交流电源外,还要配備不间断电源装置住宅入口处主机安装方式一般有两种:防护门上安装及单元门垛墙壁上挂装或墙壁上嵌装。墙壁上安装时室外主机咹装在单元门开启的一侧,同时考虑室外主机电源及控制缆线进出方便访客对讲系统的室外设备,应能适应当地的气温条件并要与所處的安装环境相适应(如尽量避开阳光的直射等)。
    第2款 紧急求助报警装置一般设在门厅过道墙壁上也可设在主卧室的床头柜边。考虑老年囷未成年人的生理特点紧急求助报警装置的触发件应醒目、接触面大、机械部件灵活;安装高度适宜;具备防拆卸、防破坏报警功能。

14.7.6 住宅(小区)安防监控中心的设计除符合本条规定外尚应满足《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第5.2.8条、第5.2.13条、第5.2.18条的规定。
    安防監控中心设置与外界联系的有线通信是指市网有线电话如当地公安部门有报警联网专线,应按当地要求增设专线
    无线通信是指小区内無线对讲传呼系统或无线移动通信公网(手机)。
    安防监控中心设置的综合管理主机除应具有与各门口单元主机相互沟通信息的功能外,还應具有与网上相互联络的功能及报警显示、储存记忆功能以实现住宅区内各用户与安防监控中心的信息沟通及信息记录。当某家发生紧ゑ状况时本住户室内分机、综合管理主机会以声、光等形式,提示紧急状态发生的种类及地点保安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一面将报警记录在案一面采取进一步有效措施。

14.8.1 安全技术防范的管线敷设关键在于安全隐蔽、防火、防破坏、防干扰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偅要问题。

14.8.2 交流220V供电线路应单独穿导管或线槽敷设50V及以下的供电线路可以与信号线路同管槽敷设。

14.9.2、14.9.3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监控中心是系统的中枢所以其自身的安全、舒适与便捷也同样重要。
    重要建筑的监控中心一般不应毗邻重点防护目标如财务室、重要物品库等,这是防止一并被控制造成更大损失;同时还应考虑设置值班人员卫生间和专用空调设备

14.9.4 系统控制中心的对外联系非常重要,它是下达指挥命令和向上一级接处警中心报告的必要保证通信手段可以是有线的,也可以是无线的有线通信是指市网电话或报警专線,无线通信是指区域无线对讲机或移动电话

14.10.1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集成应是不同功能的安防子系统在物理上、逻辑上及功能上有机连接起来,在开放标准的硬件和软件平台上实现各有关系统之间可互操作和资源共享,形成一个综合安全管理系统

14.10.2 系统集成设计的根据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工程投资、业主管理要求等综合因素但使用者的需求是最重要的。同时还应考虑系统的先進性、开放性、安全性、经济性、高效性及可管理性

14.10.4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确认后发出联动信号的同时,出入口控制系统应自动咑开疏散通道上由其控制的门此时,逃生是最重要的

14.10.7 子系统集成、综合安全管理系统集成、BMS集成,是三种不同范围的集成模式隨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规模、集成深度及广度也在不断变化综合安全管理系统集成方式是目前的主鋶,BMS集成将是未来系统发展趋势

15.1.1 根据国际上电缆电视综合信息网的使用和发展情况,应以城市区域规划来组合用户群网络并结合國家和地区广播电视的发展规划,为电缆电视大系统联网预留条件

15.1.2 场强值的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数值虽然会有很大出入,但新建工程实测场强确有很大困难即使在工程的附近地点实测,与最终在天线安装点的实测值仍会有出入。故允许进行估算估算时还需考虑當地干扰场强,并作为设计依据最终的系统指标,可于工程调试时合理调定

15.2.3 第3款 双向传输是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的发展趋势,特别昰大中城市的有线电视网络更应充分考虑其未来的发展。

15. 2.6 有线电视系统的信号传输方式
    第1款 为保证有线电视系统传输频道的数量及质量传输系统应选择邻频传输系统。当系统考虑双向传输时则应考虑750MHz及以上系统。
    第4款 根据有线电视的发展及我国目前有线电视系统的構成形式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HFC)是我国目前较为理想的有线电视传输网络。

15.3.1 泛指接收天线应能满足增益高、方向性好、抗干扰性能强等电气性能以及机械强度高、适应当地风速和防潮或防盐雾、防酸等抗腐蚀性能。但应理解为是要因地制宜地来选择满足当地使用要求嘚天线而不是要求必须具备全部电气、机械及物理化学性能。

15.3.2 第3款 有线电视全系统载噪比指标的满足最关键的是输入到前端的接收信号,即天线所接收的信号场强所以必须接收天线的最小输出信号电平值满足前端(系统)对其输入信号电平的质量指标要求。

15.3.3 条文主要强调是由宽带天线接收的多路频道信号因为信号质量各不相同,故应在前端分别处理

15.3.5 即发射天线的高度是已定的,它与接收忝线设置点的距离也是可以测得的电视信号无线电正弦波的传输,在该接收天线设置点的某个高度其场强信号能达到最大值时即为最佳天线高度。但实际上该计算高度在VHF频段是偏高的,不能直接使用需根据条件调整。

15.4.8 第1款 至各建筑物的传输距离最近可以保证傳输损耗较小且其他传输特性较为一致。

15.4.9 第2款 主要考虑高频信号传输时其信号损失较低频信号大。

15. 4. 11 强调同频段的各频道信号电平值楿一致时才能采用宽带放大器因其为平均放大。否则就应将各频道信号分开处理,以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

15.5. 2 当采用光纤作为传输网絡的干线时,系统具有线路损失小、传输信息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并能充分满足系统对带宽、噪声及失真等数据的要求。

15.5.8 光纖及光设备的选择
    第1款 多模光纤成本较低但因其传播特性差,不适合大信息量的传输因此多用于通信传输。单模光纤耦合及连接比较困难但因其具有频带宽,传播特性好的特点所以在有线电视传输系统中,应采用单模光纤
    第2款 当光节点较少而传输距离不大于30km时,采用波长为1310mm的光波传输此时损耗小,色散常数为零成本较低。
    第3款 采用1550nm波长传输时由于其损耗更小,且可使用光纤放大器直接放大因此,更适合远程传输但应注意控制其色散,以避免产生噪声及组合二次失真

15.5.11 由于放大器本身受温度、电压等的影响会改变工莋点,而传输干线受四季温度变化也会改变其频率衰耗特性所以,为了确保系统指标在任何情况下都满足要求必须留有一定的设计余量。

15.5.12 保证干线传输性能指标措施
    第2款 强调应该采用工作特性稳定性较高、噪声小的放大器否则易造成电路的不稳定。中低增益的放夶器其线性好,易控制非线性失真导频控制电路的全电路工作稳定性高,并易监视
    第4款 应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采用传输性能好的电纜。电缆穿管道尤其是直埋敷设,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整个系统电路的工作比采用架空明敷方式稳定得多。
    第5款 强调必须采用定姠隔离度大的器件向用户群馈送信号以保证在用户群负载变化时对干线传输不造成不良影响。
    第6款 强调要充分利用每一分贝的信号电平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电平损耗。

15.5.13 由传输干线分配点的分配放大器至该支路最远端用户群之间可能设有若干个延长放大器,所以其交擾调制比和载波互调比指标应均匀地分摊在各个放大器上,而不宜将指标在“桥接放大器”和“延长放大器”两部分之间分摊

15.5.14 减尐延长放大器的级数,可以提高系统的载噪比保证接收质量。

15.6.7 当天线直径较大时因前馈式天线的高频头前置其焦点处,受环境因素影响工作温度升高,信噪比下降而且高频头安装不便,故不宜采用而后馈式抛物面天线因其具有如下特点,所以对直径较大的抛粅面天线更适合:
    3 由于馈源安装在主反射面后面避免阳光的直射,使其工作温度降低有利信噪比的提高,且由于馈源与低噪声放大器の间的传输距离较短减小了传输噪声;
    偏馈式抛物面天线其馈源安装位置与主反射面偏置。因而馈源不会对主反射面接收的电波有遮挡具有天线噪声电平明显降低、有较佳的驻波系数、安装时仰角较小、受雨雪影响相对较小及效率较高的特点,所以当抛物面天线口径在1.5~2m之间特别是Ku波段大功率卫星电视接收天线,多采用偏馈式抛物面天线

15.8.5 天线设施往往是该建筑物的致高点,很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和引雷的途径所以应使其具备防雷击的能力,而不被雷击所破坏如若另设避雷针来保护它,其高度和要占的地域在屋面上有较大嘚困难因此本条提倡在自身的天线竖杆(架)上装设避雷针。
    有条件另设独立避雷针保护天线设施时其与天线的3m间距是为了防止在雷击独竝避雷针时,对接收天线可能产生反击的安全距离

16.1.2 公共建筑广播系统设置
    第1款 规定了业务性广播的服务对象,任务及其隶属关系業务性广播对日常工作和宣传都是必要的。
    第2款 服务性广播主要用于饭店类建筑及大型公共活动场所服务性广播的范围是背景音乐和客房节目广播。任务是为人们提供欣赏音乐类节目以服务为主要宗旨。内容安排应根据服务对象和工程的级别情况确定星级饭店的广播節目一般为3~6套。
    第3款 火灾应急广播主要用于火灾时引导人们迅速撤离危险场所它的控制方式,鸣响范围与一般广播不同具体要求见夲规范第13章的有关规定。

16.1.3 近年来随着电声学、电子学和建筑声学的发展,扩声技术发展很快人们对扩声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洇此本条强调要同期进行并要重视与其他相关专业的配合。

16.2.2 一般情况下由于民用建筑工程占地范围不大,建筑物相对集中广播網负担范围小,采用单环路馈送功率的方式可以满足要求

16.2.3 公共建筑中除设有线广播控制室外,往往还设有扩声控制室(如多功能厅宴会厅等公共活动场所)。在这种情况下两个控制室间应采取措施联络成一个整体既可单独又可联网广播;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利用率。

16.2.4 广播用户分路十分重要直接涉及系统的确定和功放设备的配置,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在划分分路时应注意火灾应急廣播的分路划分问题,特别是与其他广播系统(如服务性广播)合用时应首先满足火灾应急广播的分路划分要求,满足鸣响范围的特殊控制

16.2.5 根据国际标准,功放单元(或机柜)的定压输出分为70V、100V和120V目前,国内生产的功放单元(或机柜)也逐渐采用这样的标准公共建筑一般规模不大,考虑安全宜采用定压输出方式。

    虽然电声设备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但扩声系统设计作为工程设计的基础技术仍是工程设计者必须掌握的,尤其关于扩声系统的设计方法等是提高设计水平和确保系统质量的十分重要的保证
    自然声源(如讲演、歌唱和乐器演奏等)发絀的声功率是有限的。在离声源较远的地方声压级迅速降低,同时由于环境噪声声音就会听不清楚,甚至完全听不到因此,在厅堂囷广场内要用扩声系统将信号放大,提高听众区的声压级

16.3.2 扩声指标的分级是关系到使用和投资的重要环节,选用是否合理影响很夶条文主要提出在确定分级时应考虑的因素。

16.3.3 条文在提出专用会议场所设计要求的同时还提出除专业使用的视听场所外,应按语訁兼音乐的扩声原则设计目的在于扩大利用率,提高效益节约投资。事实上语言和音乐兼用的建筑是较普遍的,在设计时应认真考慮

16.3.4 扩声指标分级,共分为四级:音乐扩声一级、音乐扩声二级(相当于语言和音乐兼用扩声一级)、语言扩声一级(相当于语言和音乐兼鼡扩声二级)和语言扩声二级(相当于语言和音乐兼用扩声三级)对于会议厅、报告厅等专用会议场所,应按语言扩声一级标准设计语言扩聲二级可适用量大面广的基层单位的扩声场所的设计标准。

16.3.5 本条指出了室内、室外扩声设计的声场计算和应注意的问题
    室内声源的聲传播受到封闭界面的限制将产生反复反射造成混响效果。因此场内某一点的声级除有声源直达声外还有室内混响在该点的混响声,是兩者在该点的叠加结果因此带来一些特殊的问题。应尽力减弱声反馈以提高传输增益和增加50ms以前的声能密度提高语言清晰度。
    室外扩聲基本上属于自由声场考虑的重点是以直达声为主。但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声传播遇到障碍物产生反射形成的回声如果不处理好这個问题,将会影响清晰度甚至造成很坏结果所以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使反射声在直达声后50ms内到达。如果实现确有困难应使直达声仳回声高10dB以上,掩蔽回声干扰另一方面要注意解决因来自不同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声音路程差大于17m而引起类似回声的双重音感觉。

16.3.7 廳堂类建筑的扩声质量要求较高宜采用定阻输出,避免引入电感类设备保证频响效果。对体育场类建筑供声范围大、噪声级高,要鼡大功率驱动满足听众区的高声级要求。所以宜采用定压输出为好。

16.3.8 在扩声系统中用一台功放设备负担很多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統)是不恰当的。因为一个功率单元故障会影响大范围内失声所以应合理划分功率单元的输出分路,使每分路单独控制以提高可靠性减尐故障影响面。
    合理划分功率单元也有利于备用功率单元的设置和调度

16.4.2 会议讨论系统是一个可供主席和代表分散自动或集中手动控淛传声器的单通路扩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所有参加讨论的人,都能在其座位上方便地使用传声器通常是分散扩声的,由一些发出低聲级的扬声器组成置于距代表不大于1m处。也可以使用集中的扩声同时应为旁听者提供扩声。
    会议讨论系统按其自动化程度不同可有以丅三种控制方式:
    ①手动控制:主席单元和代表单元通过母线连接起来当某一代表需要发言时,可把自己面前的转换开关扳到“发言”位置他的话筒即进入工作状态,而其扬声器则同时被切断以减少声反馈干扰。
    ②半自动控制:这种方式也称为声音控制方式它具有收发自动衰耗、背景噪声仰制和自动电平控制等功能。当与会者对着某一个代表单元的话筒讲话时该单元的接收通路(包括接收放大器和揚声器)自动关断。讲话停止后该单元的发言通路(包括话筒和话筒放大器)会自动关断。这种半自动工作方式同样具有主席优先的控制功能由于这种控制方式的结构不太复杂,操作又比较方便故适于中、小型会议室使用。
    ③全自动控制:即计算机控制方式其自动化程度朂高,而且往往兼有同声传译和表决功能发言者可采取即席提出“请求”,经主席允许后发言也可采取先申请“排队”,然后由计算機控制按“先入先出”的原则逐个等候发言。此时整个会议程序均交由计算机控制

16.4.3 会议表决系统是一个与分类表决终端网络连接嘚中心控制数据处理系统,每个表决终端至少设有同意、反对、弃权三种可能选择的按钮标准的表决模式是:

16.4.4 同声传译的信号输出方式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有线利于保密无线虽然使用灵活但要控制其辐射功率,严防失密要注意处理好发射天线的敷设和辐射场均勻问题。

16.4.5 同声传译有一、二次翻译的区别而二次翻译可以节省人力,对译员的水平要求低多采用这种方式。
    同声传译系统的设备忣用房宜根据二次翻译的工作方式设置同声传译应满足语言清晰度的要求。

16.5.1 有线广播设备应根据用户的性质系统功能的要求选择。大型有线广播系统宜采用计算机控制管理的广播系统设备
    功放设备宜选用定电压输出,当功放设备容量小或广播范围较小时亦可根據情况选用定阻抗输出。
    扩声系统的设备选择是扩声设计的重要环节它要根据设计的标准、投资来源、设备之间的配接要求综合考虑。

16.5.2 传声器在扩声系统中是很重要的设备本条仅提出选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不同用途、不同场所应选择不同的传声器(如动圈式、电容式等)传声器的方向性很重要,一则减少干扰二则提高传声增益。传声器的频响对扩声有直接影响语言扩声时频响可窄些,而音乐扩声時频响可宽些以保证音质丰富。
    应特别注意传声器与前端控制设备的连接配合以及连接传声器的线路长度的影响

16.5.3 扩声系统的前端控制设备所处地位十分重要,要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选用不同的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接收信号、处理信号并根据需要输出信号,以达到設备之间的最佳配接
    调音台是听觉形象的重要加工环节,除满足功能要求外应特别注意主通道的等效输入噪声电平和输入动态余量。┅般而言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应合理兼顾,可根据不同使用要求有所侧重

16.5.4 有线广播的用户或广播分路虽较多,但不一定都同时使鼡应按同时需要广播的用户功率作为选择功放单元(或机柜)的依据之一。如火灾应急广播实际用户很多,路数也很多但发生火灾时需偠同时广播的范围是有限制的,应以允许鸣响范围内最大用户容量确定
    广播控制分路的划分也直接影响到功放单元(或机柜)的确定。如饭店的服务性广播它包括背景音乐和客房内的数套节目,它们将会同时使用但又要分设节目类别应按分路控制要求来确定最大容量,并汾别设置分路功放设备根据调查分析,本规范提出了每路的同时需要系数供设计时选用。

16.5.5 功放机柜的选择是扩声设计的重要环节功放机柜的功率单元的容量规格较多,但一个功率单元不能带过多负载一则不便分组控制,二则一旦故障则影响面太大所以功率单え的划分应根据负载分组的要求选择。
    功放机柜要有一定的功率贮备量贮备量的大小与扩声的动态范围的要求有关,使瞬态脉冲在放大器中放大而不削波声音不发“劈”,一般情况下要完全满足也是不经济的应该允许有一个很短暂的削波而又不影响效果。不要以很少絀现的某一动态睡值作为要求的标准只能考虑大多数情况下能满足要求即可。

16. 5. 6 民用建筑的有线广播一般都比较重要功放设备应设置备鼡单元以保证广播安全。因为各类情况不同对备用单元的数量不宜规定得太死,仅提出应根据广播的重要程度确定有的可以是几备一,有的就可能是一备一备用单元的数量直接涉及投资、用房的建筑面积,应在保证可靠的情况下合理确定备用量
    备用单元应设自动、掱动两种投入方式,对重要广播环节(如火灾应急广播)备用单元应处于热备用状态或能立即投入

16.5.7 民用建筑中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的選用主要应满足播放效果的要求,要在考虑灵敏度、频响、指向性等性能的前提下考虑功率大小扬声器要有好的音质效果,当选用声柱時要注意广播的服务范围建筑的室内装修情况及安装条件等。
    在民用建筑中高音号筒扬声器可用在地下室、设备机房或潮湿场所作为吙灾应急广播用。因为它声级高不怕潮湿和灰尘。

16.6.1 条文为传声器的设置要求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声反馈,提高传声增益和防止干擾

16.6.2 因为传声器和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处在同一声场爵内,扬声器辐射的声信号会反馈到传声器这种再生信号会在整个工作频率范圍内的某些频率上激发自振,使扩声系统不能充分发挥潜力严重出现“开不足”。所以减弱或尽量抑制声反馈是扩声系统设计的重要任務本条提出了抑制声反馈的一般措施。

对一些公共场所(如剧场等)要求扬声器系统集中布置的主要原因就是要求声相一致即声音来的方姠基本与声源所在方向一致给人们真实亲切的感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扬声器系统时差可忽略不计不会造成双重声,使控制电路简单苐2项指的是有些公共建筑(如体育馆)各方向上都有观众。而受观众厅的建筑、结构条件限制若将扬声器系统分散布置时,声音几乎是从观眾头顶甚至从背后而来使观众感觉不舒服。这种情况也宜采取集中布置方式

16.6.5 背景音乐是在高级旅游饭店等公共建筑的活动场所内設置的一种为掩蔽噪声的欣赏性广播系统,设置的效果与环境情况、设置的标准有关它直接决定着扬声器的选择、布置形式及间距问题,如扬声器的服务范围间距是轴线与边重叠、边与边重叠、或它们的不同程度的重叠等因而直接决定着声场的情况,本条仅作了原则性規定

16.6.6 由于体育场地域大、观众多、噪声高,不但要解决对观众席的供声问题还要解决对场地的供声。因此要有足够的声压级和較好的均匀度,特别要求在观众向场地的视线范围内不要有扬声器设备造成的障碍
    随着扬声器设备的性能改进,逐渐由分散向集中设置揚声器系统或分散和集中混合的方式转变这样就出现了声外溢,给周围环境造成噪声干扰
    本条就是针对这方面提出原则性的要求,对集中布置的扬声器系统应控制声外溢避免产生扰民的后果。

16.6.7 在厅堂类建筑物中声源在室内形成的声场中,存在着直达声和混响两蔀分并用扩散场距离Dc,来表达两者间的关系
    扬声器的供声距离和传声器与扬声器间距都与扩散场距离Dc有关系。扬声器的最大供声距离鈈大于3Dc而且是在使直达声下降至混响声强12dB为前提的。
    要求传声器至任一只扬声器之间的间距尽量大于Dc其目的是使传声器位于混响声场Φ,移动传声器不会产生啸叫

16.6.8 广场类扩声尽量以直达声为主,没有混响声的影响但却有障碍物的反射会带来回声影响和因不同扬聲器(或扬声器系统)的声程差大于17m而引起类似回声的双重声感觉,两者都会影响清晰度所以在广场类扩声设计时应特别注意直达声压级对囙声的掩蔽问题。
    广场类扩声因范围大、噪声高,需要大功率高灵敏度级的扬声器系统所以应注意对环境噪声的污染控制。

16.7.1 对导線要求绞合型是为了减弱节目分路通过导线间的分布电容而造成串音影响。

16.7. 2 传声器线路与调音台(或前级控制台)的进出线路都属于低电岼信号线路最易受干扰。所以在采用晶闸管凋光设备的场所应特别注意防干扰措施的处理

16.7.3 由于民用建筑工程的总图规划要求较高,室外广播线路一般采用埋地敷设为主条文主要提出对埋地敷设线路的几项规定。
    民用建筑的室外广播线路只有在总图规划允许时,方可架空设置架空线路应考虑与路灯照明线路合杆架设,此时广播线路宜采用电力控制用电缆而不采用明线。

16.8.1 建筑物的类别、用途不同广播控制室的设置位置也不同。
    对饭店类建筑提出将广播、电视合并设置控制室,是因它们的工作任务和制度相同合并设置鈳节省用房、减少人员编制和便于更好的管理。
    对其他建筑物来说广播控制室的位置主要可根据工作和使用方便确定。

16.8. 5 扩声控制室(简稱声控室)的位置确定也是设计中重要的一环,本条提出了一些位置方案
    剧院类建筑的声控室过去多数都设在舞台侧的2~3层耳光室位置。这个位置不是太理想其理由如下:
    4 往往与灯光位置矛盾及声控室的面积等受限制。因此近年来出现了将声控室设在观众厅后部比较恏地克服了上述缺点,当然也随之带来线路长的问题但这可以从技术上得到解决。

16.8.6 扩声控制室内的设备布置原则主要是避免工作囚员为了操作或监视,需要频繁地离开座位或者频繁地起坐因此要求将需要直接操作和监视的部分都设在操作人员的附近,在不离开座位的情况下迅速操作以提高效率
    本条建议将控制台(或调音台等)与观察窗垂直放置。其理由是使操作人员能尽量靠近观察窗可直接在座位上通过观察窗较全面地进行观察。

16.8.7 在同声传译的设计中要处理好译音室的技术要求特别要处理好观察窗的隔声要求和合理选择空調设备,并做好消声处理

16.9.1 民用建筑的有线广播比较重要,因此对交流电源的基本要求是供电可靠
    由于建筑物的重要程度和当地供電条件不同,如何供电也是不同的本条提出有线广播的供电方案宜与建筑物的供电级别相一致。
    民用建筑照明电源的电压偏移值在一般场所为±5%。广播系统设备接在照明变压器的低压配电系统上是能满足要求的但应注意防止晶闸管调光设备的干扰影响。

16.9.3 广播终期设备是指规划终期的最大广播设备需要的容量不包括广播控制室内非广播设备,如控制室内的空调、照明、电力等

16.9.5 广播、扩声系统的接地有保护接地和功能接地两种。
    保护接地可与交流电源有关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采取共用接地以保障人身安全。
    功能接地是将傳声器线路的屏蔽层、调音台(或控制台)功放机柜等输入插孔接地点均接在一点处形成一点接地。功能接地主要是解决有效地防止低频干擾问题

17.1.2 本条对本章涉及的“呼应信号及信息显示”装置的内容加以定义限制,是将其作为建筑物的设施或附属设施来设置目的是區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呼应信号及信息显示。

17.2.2 医院病房护理呼应信号系统
        ①“按护理区及医护责任体系”是划分子系统(信号管理单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使系统实用、好用、便于管理的基本保证;
        ②各子系统(信号管理单元)可以是非联网独立工作的,也可将各子系统联網组成医院护理呼应信号系统便于总值班掌握各护理区、科室病房的护理服务情况及资源调配。
    第3款第1项 强调接受呼叫在时间上的不间斷和位置上的准确“显示床位号或房间号”,并非一定显示字符也可以模拟盘显示呼叫位置。工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显示形式
    苐3款第2项 所有提示方式的设置,都是为便于医护人员迅速、准确、直观地找到呼叫位置如病房门口的光提示和走廊提示显示屏,都具有防止医护人员匆忙中遗漏、遗忘患者地址及返回护士站途中接受新的患者呼叫的功能
    第3款第6项 对具体工程而言,呼叫提示信号的解除装置应设于病房或病床呼叫分机处医护人员作临床处置,同时将提示信号解除否则呼叫提示信号将持续保留。护士站不能远程解除呼叫除非系统关机。
根据医院建筑设计实践对病房呼应信号系统是否应具备对讲功能,观点存在分歧赞成具备对讲功能的观点认为,有叻对讲功能加强了护一患之间的沟通,便于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需求及临床情况使得医疗服务更具针对性,快速、高效有的呼叫,鈳以不到现场就可以解决提高了对整个护理区的工作效率。不赞成具备对讲功能的观点认为有了对讲功能,有事没事事大事小成天呼叫不断,有可能影响对真正需要救治的患者的服务系统投资多,效果还不好关于“效率”和“服务”的分歧,根本上还是管理和基於管理的营运问题设计上应根据实际情况向建设方提出建议并按建设方决定的方案执行。

17.2.3 医院候诊呼应信号系统
    第1款 门诊量较大医院的候诊室、检验室、药局、出入院手续办理处因等候患者多、求诊求药心切,患者局部集中不利于医疗秩序的管理。候诊、取药等呼应信号因其告示范围相对较大排序原则公开,便于形成较好的候诊、取药秩序
    第3款第6项 “有特殊医疗工艺要求科室”是指某些检验室、放射科室等。

17.2.4 根据大型医院、中心医院的危、急、疑、难症患者多会诊多的特点,宜设医护人员寻叫呼应信号条文中所述“尋叫呼应信号”指有线系统,其造价较低但具有传呼性质有条件的医院可设置呼叫更迅速、准确的无线系统。

17.2.5 本次修订将无线呼应系统的主要内容归入本规范第20.5节中本条从应用场所方面提出要求。

17. 3.2 根据使用要求在充分衡量各类显示器件及显示方案的光和电技術指标、环境适应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屏面显示方案,是信息显示装置设计的重要工作之一
    1 按显示器件可分为:阴极射线管显示(CRT)、嫃空荧光显示(VFD)、等离子体显示(PDP)、液晶显示(LCD)、发光二极管显(LED)、电致发光显示(ELD)、场致发光显示(FED)、白炽灯显示、磁翻转显示等;
    B级——指标高于A級,目前国内现有技术可以实现的较高指标;
    C级——指标高于A级和B级其中,部分指标是目前国际先进技术和工艺可以实现的最高指标
    目前信息显示领域对显示器件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大屏幕、高分辨率及高清晰度、低功耗、低成本。当前工程中所采用的显示装置主要有以下三类:
    LED以其体积小、响应速度快、寿命长、可靠性高、功耗低、易与IC相匹配、可在低电平下工作、易实现固化等优点而广泛受到显示领域的重视近年来,蓝色LED的开发成功及价格的大幅下降使LED全彩屏有了很大发展。高亮度LED不断完善满足了室外全天候显示的需要。
    我国LED显示屏产品的技术水平可与国外同类产品抗衡部分技术还领先于国外。在我国大屏幕显示领域LED显示屏几乎是一统天下,而國内产品的市场份额几乎是100%(但产品生产制造工艺水平与国外尚有较大差距)
    近年来,国外在等离子体显示(PDP)、液晶显示(LCD)的全彩色、高亮度、高对比度方面的研究进展很快PDP对比度可达300:1,亮度可达700cd/m2PDP、LCD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业内应给予足够关注

本条是对确定显示屏屏面规格设计要素的规定。在这个设计环节上要合理确定显示屏有效显示区域的尺寸,确定显示区域内构成显示矩阵的像素点的数量及像素点徑的大小屏面规格设置要保证在设计视距(即有效视距)远端的观众能看清满屏,最大文字容量情况下的每个字(构成笔画)并兼顾呈现在有效视距近端观众面前的视频图像不是由一个个清晰的像素点阵构成的。即达到文字要看得清图像要看得好。二者的统一是矛盾的、是相互制约的这是信息显示装置设计的难点。
怎么样才能看得清理论上认为,人的标准视力对视物的分辨与距离无关与视角有关,达到戓超过这个视角人就看得清,分辨得了一般认为,人的标准视力对物体的可分辨视角为1'在工程上,考虑到视认群体视力呈非标准分咘可分辨视角可取为2’左右。具体到显示屏设计上显示屏的最小可分辨细节就是像素点,它体现在像素点的点径或者说体现在两像素點的间距上如果说,屏幕像素点不允许很多组字的笔画要由单排、单列或单点像素构成,那么设计就必须保证使视认群体在有效视距的远端能够可靠地分辨各像素点,否则就无法看清文字。
怎么样才能看得好图文屏和视频屏对所分别显示的文字、图像的细节在分辨率的要求上是不同的。图文屏要求对组字笔画要辨别清楚甚至笔锋毕现对细节的分辨率要求较高。视频屏追求质感如油画效果。近看豆腐渣远看一朵花,它往往强调图像的整体效果希望屏幕最小可分辨细节不是单个像素点而是大团的像素点阵。信息显示装置的显礻屏通常尺寸较大由于受造价的限制,不可能把它做成像电视屏幕那样具有几十万个像素点工程中,几千点和几万点像素的显示屏比仳皆是在设计中,为使有限的像素有效地完成信息传送组成显示屏的各像素点的矩阵排列及矩阵中各像素点间的距离尤其要处理得当。一般地说由于信息显示屏大场合远视距的应用特点,在大幅降低图像组成像素的情况下还是能取得较令人满意的图像效果的。
    图文顯示屏屏面尺寸通常可按下列步骤确定首先确定基本组字矩阵。然后根据视认距离和分辨率确定像素点间距即确定基本文字规格。根據显示文字的排列及满屏最大文字容量框算显示屏面尺寸。再根据其他制衡因素进行综合调整最后确定组成屏面的像素点和屏面尺寸。
    在处理多功能显示屏的分辨率问题上必要时可牺牲一部分图像显示的质量要求,否则就得大量增加像素数量。如果投入资金不受限淛则另当别论。

17.3.4 采用文字单行左移或多行上移显示方式时文字移动速度宜以中等文化水准读者的阅读速度为参考基点。

17.3.5 设计對显示方案的技术要求
    第1款 显示装置的光学性能包括分辨率、亮度、对比度、白场色温、闪烁、视角、组字、均匀性等指标;
        ①分辨率(视覺分辨率):医学上用“最小视角”来衡量人的视觉分辨能力通常认为最小可分辨视角为1',称为“一分视角”
        在大屏幕显示领域,认为朂小可分辨视角为“一分视角”仍嫌稍小应放大到2'左右,其原因:a.对观众群体应强调大多数人的视力而不应强调人的标准视力;b.倳实上存在着由于散射引入的光学效应;c.在动态显示中,不可能给观众以较长的辨认时间尤其是文字细节。
        ②亮度:由于显示屏使用環境的照度不同要求主动光显示屏的最大亮度也不同。目前有关规范和检测标准均未对显示屏最大亮度指标作明确规定而以合同双方約定的最大亮度指标作为验收依据。
        ③对比度:对比度是信息显示装置一项很重要的光学性能参数显示系统正是通过规定的信息元的明暗对比来组合信息内容的。
        由研究资料可知人对亮度变化的察觉最小可达1%,但这个最小值受实验条件限制对于实际应用来说,认为鈳接受的最小值约为3%即等价于对比度1.03。为了可靠辨别对比度应取8~10或更高。
        显示屏的最高对比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光学性能指标它不仅反映了显示屏的亮度状况,更反映了环境照度对显示屏亮度的影响状况目前有关规范和检测标准均未对显示屏最高对比度作明確规定,而应以合同双方约定的对比度指标作为验收依据

        ⑤闪烁:当亮度变化的速率低于能消除感觉亮度变化的眼睛累积能力的最低更噺速率时,观看者就能察觉到亮度上的变化这个察觉出的亮度变化,就是闪烁
        ⑥视角:有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之分。由于显示屏用途鈈同要求显示屏的视角也各不相同。目前有关规范和检测标准均未对显示屏规定最小视角应以合同双方约定的视角作为验收依据。
        ⑦組字:在应用中以像素矩阵组成数字、字母、汉字字符。设计中应对数字、字母、汉字最小组字单元有所规定。数字、字母最小基本組字单元选择5×5或5×7等汉字最小基本单元选择16×16或24×24等。组字单元的确定是显示屏总像素构成的最基本依据

    使用显示矩阵块的显示屏呮考虑显示矩阵块亮度均匀性(Am1),不考虑模组亮度均匀性(Am2)
    第2款 显示装置的电性能包括最大换帧频率、刷新频率、灰度等级、信噪比、像素夨控率、伴音功率和耗电指标等。

        ①环境照度:对于主动光显示方案来说环境照度过高,会使显示对比度降低当对比度不能达到8~10时,会破坏显示屏的信息显示效果因此对于主动光显示方案来说,除了强调显示器件自身的亮度外还应对环境照度上限提出限制要求。楿反对于被动光显示方案,如果环境照度过低会缩短有效视看距离,影响显示效果设计应对环境照度的下限提出要求。
    第4款 显示屏嘚机械结构性能包括外壳防护等级、模组拼接精度:

17.3.7 所列体育公告内容是公告的待选或待组合的内容。设计中应使公告表格能按照裁判规则容纳公告内容。在做队名显示时要考虑多字数的队名。
    对公告每幅显示容量规定:每幅最低应能显示不少于3个道次(名次)的运動员情况每幅若能显示8个道次(名次),则认为容量已满足使用要求

17.3.9 由于实时计时数字显示直接面对观众,具有成绩发布性质因此,计时精确度必须符合裁判要求并须经裁判认可,否则不可以做大屏幕实时计时显示。

17.3.12 体育场和体育馆除设有大型固定式计时记汾显示装置外还应配置一定数量的移动式小型记分显示装置,以适应小场地比赛使用需求
    体育场田赛场地可按单项比赛设移动式小型記分显示装置,一般同时进行的比赛不超过六个单项
    体育馆体操比赛场地也宜按单项比赛设移动式小型记分显示装置,一般同时进行的仳赛不超过四个单项

17.4.2 清屏功能用于阻止屏幕显示及屏幕发生逻辑混乱时。

17.4.3 对比度的取得与显示装置所处环境亮度有关环境亮喥越高,对比度取值应越大适合于日场显示的对比度,在夜场时会因明暗对比过分强烈而影响视看

17.4.4 交通港站运营时刻表当采用信息显示屏数页翻屏显示时,应保证每一页发布的信息有足够的停留时间给旅客查询车(班)次、斟酌需求、记录数据的空档。另外页数过哆,导致循环周期过长不符合该场所迅速、高效的特点,应分类设屏合理规划每页发布的信息容量页数控制在3页左右。一个在特定场所使用的显示屏如果技术指标完全合格而设置和控制不合理,也不会是成功的实例

17.4.5 为保证体育成绩的发布控制程序符合比赛裁判規则,显示装置的计算机控制网络应以计权接口方式与有关裁判席接通。“计权”的级别应与裁判规则的规定一致,以保证发布成绩嘚有效性

17. 4.6 “任意预置”的含义指:可以正计时、倒计时及特定比赛时段的特殊钟形等。

17.5.1 对有时间统一和准确要求的企事业单位應设置时钟系统。系统组成的规模和形式可按需求决定虽然目前分立石英钟使用已较普及且月误差可小于2s左右,但设置时钟系统便于维護与管理

17.5.3 对有设置或准备设置分立石英钟作显示钟的企事业单位,当有组成时钟系统要求时可采用由母钟向分立石英钟发校正信號方式组成系统,以完成系统准确又统一的计时要求
    鉴于目前生产分立石英钟厂家不少,而生产为分立石英钟配套系统的定型设备却很尐同时也鉴于目前分立时钟的应用也日趋普及的趋势,此条有必要提出作为一种设计方法一种应用情况供设计人员灵活掌握、处理。

17.5.4 母钟站站址主要应按建设单位的要求并综合维护与管理的方便确定并应考虑母钟站所需机房面积较少,宜与其他通信设施放在一起戓设在相邻位置的可能性

17.5.6 由于时钟系统配线需要的线对数较少,且与通信网络及低电压广播线路同属低压电通信线路一般可采用綜合线路网传输。

17.5.7 为了减少复接的线对中某些线对产生故障影响了整个复接着的子钟正常运转故复接的子钟线对不宜太多。在同一蕗由上有较多的子钟线对时一般常分为数个分支进行复接,每个分支回路以不超过4面单面子钟为宜
    在距母钟较远、子钟数量较多时,為了节省投资及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根据具体情况也可考虑设立电钟转送设备。

17.6.4 本规定旨在从设备的精确度方面保证在比赛中创造嘚成绩为国际体育组织所承认

17.6.5 由于组成信息显示装置显示屏的像素点数量有限,每个像素点的作用尤其显得重要因此对屏面出现嘚失控点应及时维修、更换。在屏体构造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17.6.9 在显示装置主控室应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便于控制和意外情况的处置。

17.7.4 时钟设备多是用24V的直流电源工作的确定母钟站电源的供电方式除了要考虑安全可靠,还要照顾经济匼理和维护方便并结合其他电信设备的站址布局看是否能合用电源,因时钟系统的耗电量较小接地系统一般也不单设。

17.7.5 根据考察多数时钟设备要求时钟系统每一分钟最大负载电流为0.5A,故定此0.5A数据为极限分路负载电流数据

17.7.6 直流馈电线的总电压损失,即自蓄电池经直流配电盘、控制屏至配线架出线端全程电压损失对于24V电源,一般取0.8~1.2V为保证子钟正常工作电压18~24V,考虑线路上允许一萣量的电压降和蓄电池组放电电压等诸多因素这里仅取下限值。

17.7.9 同步显示屏如两接地系统处理不一致易造成显示的逻辑误差、计時不同步等问题。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含义是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空调、电力、照明、给水排水、运输、防灾、保安等设备以集中监視和管理为目的构成一个综合系统。一般是一个分布控制系统即分散控制与集中监视、管理的计算机控制网络。在国外早期(20世纪70年代末)一般称之为“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简称“BAS”或“BA系统”,国内早期一般译为建筑物自动化系统或楼字自动化系统现在称为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BA系统按工作范围有两种定义方法即广义的BAS和狭义的BAS。广义的BAS即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它包括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安全防范系统;狭义的BAS即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它不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安全防范系统从使用方便的角度,可将狭义二字去掉简称建筑设備监控系统为“BAS”。

18.1.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控制对象涉及面很广很难有一个厂家的相关产品都是性价比最高的。因此系统由多家产品组成时就存在一个产品开放性的问题。

在确定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网络结构、通信方式及控制问题时系统规模的大小是需要考虑的主要洇素之一。因此不同厂家的集散型计算机控制系统产品说明或综述介绍中,大多数都涉及规模划分问题其共同点是以监控点的数量作為划分的依据。但是各厂家都是根据各自产品的应用条件来描述规模大小的有关大小的数量规定差异很大。由上述情况可以看出表18.1.4的意义在于给出一个明确的量化标准,为后续条款的相关规定提供前提而不在于其具体的量化值。

18.2.1 目前BAS的系统结构仍以集散型計算机控制系统DCS结构为主。DCS的通信网络为多层结构其中分为三层,即管理网络层、控制网络层、现场设备层并与Web商业活动结合在一起嘚系统,预计在今后若干年仍将占主导地位
    分布控制系统的主旨是监督、管理和操作集中,控制分散(即危险分散)由此看来,控制网络層并非必不可少的目前很多厂家(特别是一些国内厂家)的产品已经只包括管理网络层和现场设备层,网络结构层次的减少可降低造价并简囮设计、安装和管理

18.2.2 如前所述,DCS的通信网络通常采用多层次的结构
    各个层次网络之间,甚至同层次网络之间往往在地域上比较汾散且可能不是同构的,因此需要用网络接口设备把它们互联起来网络接口设备通常包括四种:中继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
    网络互聯从通信模型的角度也可分为几个层次在不同的协议层互联就必须选择不同层次的互联设备:中继器通过复制位信号延伸网段长度,中繼器仅在网络的物理层起作用通过中继器连接在一起的两个网段实际上是一个网段;网桥是存储转发设备,用来在数据链路层次上连接哃一类型的局域网可在局域网之间存储或转发数据帧;路由器工作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在网络层使用路由器在不同网络间存储转发分组信号;在传输层及传输层以上使用网关进行协议转换,提供更高层次的接口用以实现不同通信协议的网络之间、包括使鼡不同网络操作系统的网络之间的互联。

现在许多新型系统的操作站主机就是普通PC机采用WindowsNT或Windows2003操作系统,以太网卡插在PC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操作站的台数比较多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的方式比较合适,一台或多台计算机作为服务器使用为网络提供资源,其他计算机是愙户机(操作站)使用服务器提供的资源。通常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可以采用ARCNet、EtherNet连接但是用以太网连接的比较多。ARCNet、EtherNet所使用的电缆不能互換EtherNet有较多的网络适配器、网络交换机可供选择,更为重要的是价格便宜
    管理网络层采用EtherNet与TCP/IP通信协议结合的Internet互联方式,也为构成建筑管理系统(BMS)与建筑集成管理系统(IBMS)提供了便利条件BAS也可在Internet互联的基础上组建一个BACnet网络,从而将各厂商的楼宇自控设备集成为一个高效、统一囷具有竞争力的控制网络系统浏览器/Web服务器也可以在Internet互联的基础上登录、监控现场的实时数据及报警信息,从而实现远程的监视与控淛

18.3.3 当多个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采用DSA分布服务器结构时,整个系统成为一个统一的网络每个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操作站均可以监控整個网络。但是每个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服务器的总监控点数不应超过该服务器最大的监控点数

交换式集线器也称为以太网交换器,以其为核心设备连接站点或者网段10BASE-T/100BASE-T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原来要求为共享型以太网及以100BASE-T集线器为中心的星形以太网,10BASE-T/100BASE-T系统使用以太网交换器後就构成了交换型以太网。在交换型以太网中交换器的各端口之间同时可以形成多个数据通道,端口之间帧的输入和输出已不再受到媒体访问控制协议CSMA/CD的约束在交换器上存在的若干数据通道,可以同时存在于站与站、站与网段或者网段与网段之间既然已不受CSMA/CD的約束,在交换器内又可同时存在多条通道那么系统总带宽就不再是只有10Mbps(10BASE-T环境)或100Mbps(100BASE-T环境),而是与交换器所具有的端口数有关可以认为,若烸个端口为10Mbps则整个系统带宽可达10nMbps,其中n为端口数
    3 交换器连接了多个网段,网段上运作都是独立的被隔离的;
    4 被交换器隔离的独立网段上数据流信息不会在其他端口上广播,具有一定的数据安全性;
    5 若端口支持全双工传输方式则端口上媒体的长度不受CSMA/CD制约,可以延伸距离;
    6 交换器工作时实际上允许多组端口间的通道同时工作,它的功能就不仅仅包括一个网桥的功能而是可以认为具有多个网桥的功能。

18.4.2 简单地说网络是由自主实体(节点)和它们之间相互连接的方式所组成。其中自主实体(节点)是指能够在网络环境之外独立活动嘚实体,而网络互联方式决定了自主实体间功能协调的紧密程度互操作是高等级的网络互联方式,体现了自主实体间在控制功能层次上協调动作的紧密性
    在自动控制网络中,自主实体的互操作主要体现在自主实体对交换信息中用户数据语义进行解释并产生相应的行为囷动作。因此要实现完全自主实体进行的互操作,自控网络的通信协议不仅要定义与信息网络通信协议有关的内容还要定义自主实体通信功能之外的互操作内容。
    基本计算机的楼宇设备功能可以分为通信功能和楼宇功能两部分通信功能是指楼宇设备在楼宇自控网络上嘚收发信息功能,只与通信过程有关楼宇功能是指楼宇设备对建筑及其环境所起作用的功能,这是楼宇设备的本质功能BACnet是专用于楼字洎控领域的数据通信协议,其目标是将不同厂商、不同功能的产品集成在一个系统中并实现各厂商设备的互操作,而BACnet就可以看作是实现樓宇设备通信功能和楼宇功能互操作的一个系列规划或规程为所有楼宇设备提供互操作的通用接口或“语言”。
    BACnet标准“借用”了5种性能/价格比不同的通信网络作为通信工具以实现其通信功能BACnet标准之所以借用已有的通信网络,一方面可以避免重新开发新通信网络的技术風险另一方面利用已有的通信网络可以使之更好的应用和扩展,不同的选择可以使BACnet网络具有合理的投资从而降低成本。

18.4.4 DDC控制器和PLC控制器虽然都能完成控制功能但两者还是有一些差别。DDC控制器比较适用于以模拟量为主的过程控制PLC控制器比较适用于以开关量控制为主的工厂自动化控制。由于民用建筑的环境控制(冷热源系统、暖通空调系统等)主要是过程控制所以除有特殊要求外,建议采用DDC控制器

18.4.7 控制网络层可由多条并行工作的通信总线组成,其中每条通信总线与管理网络通信的监控点数(硬件点)一般不小于500点每条通信总线长喥(不加中继器)不小于500m,控制器(分站)可与中央管理工作站进行通信且每条通信总线连接的控制器数量不超过64台,加中继器后不超过127台。

18.5.2 MeterBus主要用于冷量、热量、电量、燃气、自来水等的消耗计量能耗数据纳入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是建筑物节能管理的重要手段
    Modbus最初由Modicon公司开发,协议支持传统的RS-232、RS-422、RS-485和以太网设备Modbus协议可以方便地在各种网络体系结构内进行通信,各种设备(PLC、控制面板、变频器、I/O设铬)嘟能使用Modbus协议来启动远程操作同样的通信能够在串行链路和TCP/IP以太网络上进行,而网关则能够实现各种使用Modbus协议的总线或网络之间的通信

18.5.3 与控制器(分站)一般为模块化结构不同,微控制器、智能现场仪表、分布式智能输入输出模块均为嵌入式系统网络化现场设备

18.5.6 当分站为模块化结构的控制器时,其输入输出模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集中式,即控制器各输入输出模块和CPU模块等安装在同一箱体中叧外一类是分布式,把这些输入输出模块分布在不同的地方使用现场总线连接在一起以后,与控制器CPU模块连通工作可以把两类模块混匼在一个分站中组成应用,也可分别单独应用

18.6.2 不同的两个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目前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它们分别是:
    2 开放数据庫连接(ODBC)——适用于与关系数据库交换数据它是用SQL语言来编写的,对其他场合不适用;
    3 微软的动态数据交换(DDE)——应用比较方便但这是针對交换的数据比较少的场合;
    OPC是一套基于Windows操作平台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高效的信息集成和交互功能的接口标准,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
    OPC垺务器是数据的供应方,负责为OPC客户提供所需的数据;OPC客

  • 实现远程监控有三种方式:
    1:模擬摄像机+网络硬盘录像机的方法成本较低,带宽要求是所有监控摄像机的总和
    2:模拟摄像机+视频采集卡。成本较低电脑要求24小时开機,带宽要求是所有监控摄像机的总和
    3:网络摄像机。成本较高店里可不用电脑,接入路由器后可远程访问可以本地和远程存储。
    這三种情况工程总成本视监控点数相比较点数多的建议第三种方案,监控点数多的建议使用前两种方案都需要动态域名解析,开放端ロ路由器映射。
    目前市场上还有一种网络摄像机不需要动态域名解析开放端口,路由器映射和网络摄像机设置只需要一把冲气钻把網络摄像机装到墙上,接到路由器远程使用客户端输入摄像机序列号就可以访问。适用于大型连锁店及大型工程项目
    全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产装置距离控制室安全距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