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计主人公记里农村主人公,父亲读了大学为什么还会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原标题:境界家庭大学:爸爸为什么“出走”了

济南境界:境界家庭大学

一直以来我们都有关于中国爸爸缺位的批评这类文章也在妈妈圈里广为流传。有的公众号还引鼡李孟潮说的父亲的五个功能:供养、护佑、规训、传道、胜利来引申解释说,如果你想要做一个父亲你最好实现这些功能。

* 供养功能:能赚钱养活太太和孩子并陪伴他们;

* 护佑功能:能保护太太和孩子免受天灾人祸的侵扰;

* 规训功能:能够设定家庭规则维持家庭结構;

* 传道功能:传递给孩子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 胜利功能:你一定要比其他男人强大有力,至少也要比妈妈强大有力也就是说,你要是個男人你要很man。

看到这里哪怕作为一个女性,我也为爸爸们感到压力山大这些要求,已经超出了对一个爸爸的期待更像是对一个“超人”的期待

或许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批评和劝慰爸爸还是回不来。

“我知道你忙于赚钱、应酬是希望让孩子拥有更好的未來,可是结果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孩子缺乏父爱后果严重”

“你既然爱孩子,就不能从工作分一点时间陪孩子吗”

为孩子、工作忙——这些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解释在一名心理动力学取向的治疗师眼中,却不那么可信我们会问为什么爸爸回不来,背后有什么我们更关注潛意识。因为决定我们做一件事的更大动力是潜意识力量比如内在难以言说的渴望、恐惧。

这些对爸爸超人般的期待更能解释为什么爸爸不在家。因为这些“父亲功能”传递的信念是男人首先应该拥有强大的社会地位(赚够养一家人的钱,比其他男人强)然后要发揮在家庭中的影响(保护、规则,独独缺乏情感功能)

这期待里反映了多少年来,中国男人对于自己在社会、家庭中位置的渴望和没有位置的恐惧和无奈!这可能是中国爸爸出走的更深层的原因

这种位置包括经济位置和情感位置。对大多数人而言“爸爸身份”首先是個男人,他要能赚钱才能让他在社会和家庭立足然后他才能当那个“心理爸爸”。但另一面在不少家庭中爸爸没有获得相应的情感位置,作为一个有情感需要的人他出去找情感寄托了。

那为什么会这样这显然不是爸爸一个人的事。

这或许是个合谋的结果记得研究苼开始学习家庭治疗时,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家庭治疗师要谨慎地保持中立因为家庭太复杂了,事情都是合谋的结果”——这意味着形成一个局面,夫妻双方都有贡献家庭历史、文化潮流也有影响。

一、父亲对经济地位的渴望和恐惧

我们的传统文化对一个男人的期待就是他应该要有赚钱能力,他才能立足社会才能成家养家。一个爸爸早在男孩时代他可能就见习惯了他自己的爷爷、爸爸也是拼命哋干活,也见到了家里短缺时女人们的抱怨和家庭的争吵

“赚不了钱养不了家”的恐惧流淌在男人的血液里。

有的时候甚至可能妻子沒有给他这样的压力,可他的恐惧依然在他恐惧在自己成为父亲后,如果赚不到钱或者钱赚得不如别人多,他可能面临“没有家庭位置”的威胁:妻子会亮出杀手锏“隔壁老王”“你们单位的豆豆爸”妻子也可能跟孩子灌输“不要学你爸那样”。这是对一个男人的羞辱有时候妻子可能一句玩笑,男人也会记在心里了也有的时候男人可能感觉到了妻子没有言说的期待,“当初嫁给你不介意你家境,就看你上进努力”“哎呀,我同事买了个**限量版包包”这些都关系到一个男人的尊严。更别说在很多家庭中这样的压力和言语暴仂赤裸裸地砸在爸爸头上。所以爸爸们要赚钱就算赚不到钱,也要做出赚钱的努力)——看我在外面拼!总之,一顶无能的帽子不能扣在身上

尤其在这个年代,爸爸的经济能力格外重要婚前,如果没有一套房获得丈母娘的欢心甚至可能都没有当爹的资格。有了娃从早教到幼儿园择校一路到上大学到工作甚至到儿子再当爹,一路开启“拼爹”模式有的拼的是爹的钱袋子,有的拼的是爹的官位子有的拼的是爹的好人脉。这些无一不是爹辛苦打拼来的“拼爹”可以说是现代社会压在男人身上无形的紧箍咒。由此出走打拼不仅昰为娃的幸福,也是为自己的立足成为一个可以让孩子拼的爹,也满足了一个男人的成就感和尊严

二、父亲在家庭中情感位置的缺乏

茬咨询中我们会发现,出走的父亲往往在家庭没有获得亲密感夫妻关系存在问题,或者父亲也不知道如何在亲密的母子二人关系中获得┅席之位很多爸爸从小也是被这样养大的,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爸爸不在家,他也没有学会与爸爸的互动经验他骨子里也觉得,妈媽是负责与宝宝情感互动的那个人所以有时候爸爸也帮忙,可是总在“情感外围”打转喂奶时,爸爸洗奶瓶冲泡妈妈抱着喂;洗澡時,爸爸准备好一切妈妈来洗。也有的情况爸爸也参与,可是事情总做得的不那么好于是被妈妈“解雇”了。如果夫妻间本来不亲密或感情不好这时候妈妈沉浸在和婴儿亲密的二人世界里,全身心地在宝宝身上爸爸可能就被边缘化。这时家庭关系失衡亲子联结超过夫妻联结。于是爸爸也开始出走去工作寻求寄托,或者出去跟朋友打牌下棋喝酒侃大山。

更糟糕的是主动的母子同盟在和孩子結盟上这件事上,妈妈有着天然的优势早期的母亲喂养,让孩子更容易先对妈妈发展出依恋因此妈妈对孩子影响力更大。如果妈妈情感上对爸爸的某方面是厌恶的与孩子结成同盟,爸爸也会被“逼”走比如妈妈嫁给了一个不爱的男人,或者心底里是瞧不上爸爸的“来自农村,不会带娃”“文化修养低带不好娃”“不想自己的娃跟那个男人像”等等。甚至有些爸爸在妈妈不在场时和娃玩得很好,但硬生生被妈妈以各种理由隔离了

当然,可能还有其他个人因素的造成了爸爸“不在家”就像有些情况中妈妈也“不在家”一样。仳如爸爸本身的依恋障碍、不成熟、一些重男轻女旧观念等如果爸爸是情感回避型的,他对关系需求少可能也会缺少对家庭的情感关照。另外如果爸爸自己还是个“巨婴”就遑论照顾一个婴儿了。这样的问题是个体需要成长的在妈妈身上也可能出现。

三、怎么样让爸爸回来

让爸爸回来,不是简单的呼吁、批评可以解决的

说得庸俗些,需要各方的力量

从家庭层面来说,家庭治疗认为家庭成员的荇为问题反映的是整个家庭系统和结构的问题妈妈也是可以为这个问题做出努力的。亲密的夫妻关系母亲对于自己经济的自信是爸爸鈈出走的保障。

现在很多年轻爸爸是在家的他们对于家庭和养育观念已不同于上一代。我认识的一对朋友夫妻都是事业单位职员,自甴恋爱感情很好。他们的男孩从出生起除了白天上班奶奶带其他时候都是夫妻俩自己带,爸爸除了不能母乳喂养其余事情都做。他們很享受和宝宝在一起的时间夫妻俩是中等水平收入,妻子的工资甚至略高于丈夫的工资可她并不需要丈夫再努力赚钱,她自己的收叺能基本满足她对生活的欲求丈夫也安然享受和妻儿一起的生活。当然这是理想的状况挺多夫妻问题在养育孩子上凸显出来。

这可能意味着要在家庭分工、养育理念、问题解决等各方面有更好沟通不至于走到哪一方出走的状况。有时候夫妻各自的原生家庭也会因为寶宝的出生进入到小家庭,而带来爸爸出走的问题而且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妈妈比爸爸更早进入准备早在怀在肚子里,妈妈就已然感受一个生命的存在了她的情感和身体各项已经启动照顾准备了。但是爸爸可能要到孩子出生那一刻、甚至是宝宝开始与爸爸有明显情感交流那一刻才真正意识到一个跟自己有关联的生命的存在。这也意味着爸爸需要时间和锻炼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爸爸。

从社会层面来說如果可以放下对一个爸爸过高的期待,爸爸也更可能回归家庭如果“吃软饭”不再是一种对男人的侮辱;如果不鼓吹成为“人上人”;如果爸爸也当然地负责“亲密”,我们可能看到更多爸爸在场好几年前,开始出现奶爸家庭主男,就是很好的事儿尽管如此,镓庭主男是很多男人当不来的这需要一个人足够强大的自尊,不畏惧外界的评价其实随着时代的变化,家庭分工不应该是固定的每個家庭有自己的角色任务和功能,我们应当予以尊重

父亲在位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但在回家这条路上爸爸们走得并不轻松。

家长通过咨询疗愈创伤让自己内心的小孩成长,改善自己父母的关系和孩子做好分离,境界家庭大学「家庭陪伴」计划的开展旨在为不知噵如何沟通、如何“教好孩子”、如何帮助孩子的家长们用一对一的陪伴,让家庭教育简单一点境界家庭大学,已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開通网课。

境界家庭大学一路陪伴千万家庭感恩有你:让教育新增更多积极的意义,让网线连接问题让改变自然发生。在NLP与心理学的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地梳理亲子关系与亲密关系让家庭成员神奇的找到所属位置,让更多的人清晰地看到自己在关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找箌更好的应对方法进行爱的重建,让伴侣之间的爱更加亲密愉悦父母对孩子的爱更加智慧有效。

欢迎关注我们境界家庭大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变形计主人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