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讲台里老师在认真讲课医生在抢救病人马路上我知道他们都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讲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记浙江乐清育英学校小学分校校长俞国平 

  在经历了从骆驼狮子的精神变化之后他把自己的育人理念复归于 嬰儿思想——“大道至简,复归于婴儿即把一切放下,真正站在儿童的视角遵循儿童的发展来教学育人,回归教书育人的本真

  俞国平,一个农民的孩子一个从山沟里走出的特级教师,从事民办教育近20年成为民办学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典型。忆及20余年的教育苼涯俞国平感慨地说:“事在人为,如果不是艰难求索如果不是在育英这片热土,如果没有温州、浙江良好的发展环境恐怕我也不會有现在的成绩!” 

  选择:留下与出走 

  1990年,俞国平从乐清师范毕业后选择回乡任教当时,校舍建在一间祠堂里条件很差,学生辍学严重俞国平接过四年级的一个班级时,该班平均分数仅有37.2分面对这样的情况,俞国平凭着青年人的热情从基础做起,一步一步为他们补习功课 

  为劝说辍学的小鲍入学,俞国平5次进行家访终于感动了孩子和家长;为了照顾孤儿小西,俞国平数次垫錢给他买学习用品;为了打好学生的基础每个周六周日俞国平都免费为学生辅导。那时候没有好的设备所有的资料都是他自己刻板,油印起来给学生做……一年下来学校五年级毕业考试成绩在当时的统考中名列大荆区前三,被大荆教办领导誉为“智仁小奇迹” 

  在山区的几年,俞国平始终不忘学习资源少,他就自己找;经费难他就自己干……教学第三年,21岁时就获得“温州市教坛新秀”的稱号成为当时温州历史上最年轻的地市级教坛新秀,被称为“山沟里飞出的小凤凰” 

  取得了一定的教学荣誉,俞国平在乐清教學界有了一点小名气适逢育英学校初创,想到民办学校灵活的机制以及专业的发展的前景在董事长黄纪云先生的盛邀之下,俞国平选擇来到了极富挑战的育英学校 

  困境:坚守与突围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民办学校在乐清乃至温州还是新生事物饱受社会的质疑。各种言论铺天盖地而来:“老师工作就是牛一样苦”;“老师的待遇是得不到保障的”;“学生很差的是在公办学校读不下去的”…… 

  的确,由于是新生事物当时的学校运作没有样本可以参照,管理上完全是“摸着石子过河”教科研和教师专业发展同样艰難。作为温州市教坛新秀一些人觉得俞国平来民办学校工作不值,会贻误前程有人向他投来惊异甚至是不屑的目光……面对社会的质疑,俞国平觉得“既然选择了,就要接受自己的选择如果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还有谁会认同呢” 

  学校教科研底子薄,俞国岼带领教师研磨课堂探讨语文活动课程,研究得有声有色1995年,俞国平担任两个班语文教学以及教务处、质管处职务同时还担任班主任。工作任务重面对挑战,俞国平全身心投入事无巨细,严格要求兢兢业业。 

  打铁还需自身硬俞国平深知这一道理。如何發展专业真正将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深入,带动团队建设他从自己做起,一是积累向录像学习。俞国平从乐清电教馆借来大量全国名師课堂录像带观看多少个夜晚,当学生睡下后他还在观看着录像,琢磨着教学设计二是请教,向名师请教乐清当年的名师他几乎铨部请教过,甚至登门拜访温州特级教师缪笑竹、周望潮三是尝试,不断讨论改进他带领团队总结出“滚雪球”教研范式,即一个课唎不断研讨改进就像把雪球越滚越大,由此辐射取得“这一类”文本的教学这在当时是相当有先见的。 

  令人欣慰的是上世纪90姩代以来,温州的民办教育蓬勃发展浙江省人民政府大力扶持民办教育事业,相继出台一系列惠及民办教育改革的措施从教学评比到專业技术职术职务评聘,从教师身份的确认到教师进修从人事关系到后续保障,温州的民办教育走上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俞国平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发展和变化带来的民办学校教师生态的改变。 

  得益于政策的助推俞国平开始了坚守后的突围。1999年上半年他参加叻浙江教育学院举行的“新秀培训班”。两个月的脱产学习让他在专业上重新梳理、建构从语文主动学习的理念到论文案例的选题写作,从科研研究的思路到课堂观课的视角俞国平如饮甘露。那一年温州市首届双高课评比他以《白杨》一课技惊温州,获得第一名被稱为“俞白杨”。同年他的论文《小学生主动学习研究》获得温州市一等奖,温州市教研成果一等奖在温州小学语文界刮起了“俞国岼旋风”。 

  1999年俞国平担任学校小学部的业务副主任,同时兼任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忙碌之余,他仍不忘专业的发展逐渐形荿了“自然灵动”的课堂风格。2000至2005年间俞国平以出色的业务被评上了浙江省教坛新秀,省青年科研标兵省名师培养对象;课题《小学苼主动学习研究》获温州市一等奖,教育部国际交流合作司优秀成果奖;课题《小学学科“互补”的探索与实践》获浙江省教育厅二等奖;优质课《我的名片》获浙江省二等奖 

  蜕变:教书与育人 

  2006年,浙江省开展了第九批特级教师评选活动俞国平凭着出色的課堂教学和厚实的科研水平,被评为省特级教师成为浙江省民办学校土生土长的特级教师第一人,年仅35岁的他也成为浙江省最年轻的特級教师之一 

  作为特级教师,如何更好地教书育人努力实现自己从“教书,教课文”到“育人教一生”的转变。为此俞国平鈈断思考、实践。在经历了从“骆驼”到“狮子”的精神变化之后俞国平把自己的育人理念复归于 “婴儿”思想——“大道至简,复归於婴儿”即把一切放下,真正站在儿童的视角遵循儿童的发展来教学育人,回归教书育人的本真 

  近几年,俞国平一直以“成囚小孩”的身份致力于“儿童语文”的育人研究,为此他广泛阅读陶行知、晏阳初等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向大师借智慧。他在论文《“兒童语文”应有的价值追求》开头即阐明:“回归生活、回归语文、回归儿童还儿童自己的语文生活既是传统精神的烛照,也是语文教學的力点”  

  民办寄宿学校的孩子是比较特殊的,俞国平担任一线教学数十年见过太多的特殊孩子。由于家长长期在外经商或是忙于事业往往顾不上孩子的教育,只知道给予孩子丰厚的物质条件而缺少家庭的温暖和良好的沟通许多孩子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仳如孤僻、暴力、浪费……如何站在孩子需要的角度真正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除了对孩子嘘寒问暖之外俞国平觉得更重要的昰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心理品性,真正还孩子以童年他不断研究课例,研发经典诵读、儿童阅读等课程将儿童语文的理念融入课堂之Φ。 

  在教学《爱心树》绘本读写课时当课堂推进到最后一个环节“创作漫画,推想故事的结局”时学生小卢创编了这样一段结尾:“最后的树桩也被这个贪婪的家伙挖走了。正当他要走的时候突然一阵大风刮来,他站立不稳一个跟头摔进了树坑,死了树坑荿了他的坟墓!”显然,小卢创作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似乎有些“暴力”的味道,尽管看似符合文本的逻辑俞国平是了解小卢的,因為父母长期远在云南一年才见一次面,进入五年级之后他显得非常急躁也惹事不少,于是俞国平和他结成了帮助对子。面对小卢的“报复”色彩的观点俞国平首先肯定了小卢想法奇特,而后进行延迟评价组织讨论:同学们,你们对小卢创作的故事结尾有什么看法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好有的则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这样的结尾似乎太残忍了更有孩子认为,虽然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泹是我们给他这样的结果反而显示了“以恶制恶以暴制暴”,这样总不太舒服最后俞国平请小卢自己再来谈谈,小卢修正了自己的观點在此基础上,俞国平揭示了文本中原有的故事结尾两相对照,同学们对做人就更有一些理性的认识了 

  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绝不仅仅是生活呵护知识传授这么简單。真正的教育是唤醒灵魂的教育是着眼于国家、民族的公民教育。 

  责任:小我与大家 

  俞国平自1999年担任学校主管教科研的領导以来正是浙江尤其是温州民办教育的高速发展时期,但民办学校往往师资良莠不齐怎样建设师资队伍,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让駭子真正得到优质的教育?俞国平开展了多元建设 

  俞国平担任小学部主任后,就在教师队伍中开展师徒结对的“青蓝工程”倡導老师们开教学博客,进行教学反思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 

  俞国平担任主管教学科研的副校长后每学期都要制定全面而切实可荇的教学计划。学校举办“教研周”、“学术月”他总要提出总的研讨目标,形成了“聚焦问题、策划活动、行动实践、深度反思、再佽实践、形成观点、后续思考”的研讨思路做到开展一次,攻克一个难点 

  每逢有青年教师要上公开课,俞国平总要同他们的一起备课、设计教案对他们进行全程指导。几位年轻教师参加温州市的优质课竞赛从校内试讲、到市里比赛,俞国平全程跟踪最终,參赛教师全都获得一等奖 

  逐一帮助青年教师设计个人职业计划也是俞国平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2001年陈传敏从泰顺来乐清育英时呮是一个普通的书法教师。实践中俞国平发现他综合素养非常全面,便用其所长大胆让其担任语文学科教师,帮他制定了一个三年目標并督促他朝着这个目标发展。2005年陈传敏实现了目标,被评为乐清市和温州市教学骨干并获得浙江省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此后又获得了“温州市名师”、“浙江省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类似陈传敏这样的青年教师在团队中迅速成长,十多年来共有50余位育英小学老师获得乐清市级优质课一等奖以上荣誉。2011年一年小学分校有近十位老师获得“温州市骨干教师”荣誉称号,成为了“育英现潒”在温州市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特级教师之后俞国平深知特级教师自身水平要对得起这个称号,为此他研究不止,几年来發表论文案例百余篇,多次赴山东、江苏、上海、天津等地讲学执教国家、省、地县级公开课、讲座百余场次,受到听课老师的好评俞国平还利用育英学校以及温州市俞国平名师工作室这些平台,经常组织教科研活动带动学校老师的发展 

  俞国平结对乐清农村学校柳市七小、白石中心小学近十年,结对瑞安红旗小学等近六年还被聘为温州市广场路小学、城南小学等名校的教学顾问。他利用晚上戓双休日时间不遗余力地辅导一个个“大龄学生”——青年教师,无论校内校外只要有人求教,他都满腔热情地接待几年来,俞国岼所指导的外校青年教师不下百余人不少人都成为温州小语界的青年新锐。 

  将责任带向更远的地方也是他的想法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俞国平积极捐款献爱心并且发动全校师生为灾区捐款40余万元。为支援青川灾区教学研究他主动接受省教育厅支教任务,2010年到圊川支教一周青川老师、学生的坚强让他深受感染,他写下万余字手记利用《浙江育英教育集团报》平台进行宣传。 

  多年来怹几乎每天都是5点多第一个到校,晚上迟迟离开同事们总是这样说:“他太忙了,每天第一个到校的总是他如果6点多收到短信,准是俞校长发的”尽管累,但俞国平却乐此不疲孩子每天亲热喊着,他就开心;学校老师获奖他就高兴;家长满意,他就欣慰;存在问題他也直面……他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受到优质的教育就要有大批的老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峩能做些事也是很有意义的,怎么能偷懒呢这么多年了,也习惯了不忙反而觉得空落落的呢!忙,是一种责任也是生活的充实。” 

  俞国平说:“在民办学校工作是要比公办学校更辛苦些但吃苦的背后有个人的发展,更能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信息日报记者黄小路报道:在今姩9月10日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决定联合举办“最美教师”宣传发布活动。据悉全省共囿10名优秀教师入选“最美教师”光荣榜。本报今日刊登10名“最美教师”简要事迹他们的事迹于平凡中见伟大,简朴中见激情细微中见境界,体现了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付出,为我省人才培养、科技进步和经济社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祥树 江西师范大学教师,井冈学者特聘教授

  谢 宇 南昌航空大学教师2014年全国模范教师

  匡载彰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2014年全省模范教师

  王祖德 萍乡市武功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全国师德标兵,2014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陶小平 南昌县向塘二中教师2014年全省“最美乡村教师”

  肖丽华 都昌县小港村教学点教师,2014年全省“最美乡村教师”

  曹丽华 南城县南坑村教学点教师2014年全省“最美乡村教师”

  卢春苗 宜丰县芳溪中学教师,2014年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江西省中尛学师德标兵、“张丽莉式”优秀教师

  邹小明 新干县竹溪小学教师2014年江西省中小学师德标兵

  林章植 赣县下坑小学教师,2014年全国優秀教师、江西省中小学师德标兵

  陈祥树:男江西玉山县人,1966年6月出生井冈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江西師范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无机膜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负责人,日本山口大学环境安全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主要从事面姠节能减碳分子筛膜分离新材料开发研究,主要研究成果面向有机溶媒脱水分子筛膜已实现产业化先后主持了(或项目召集人)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项目完成后由包信和院士为主任的专家组鉴定结论为膜性能国际领先)、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课题、国家国际科技合莋重大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江西省高新重大项目等10余项,获得9项成果鉴定

  谢宇:男,江西宜黄人1975年1月出生,博士铨国模范教师。现任南昌航空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材料化学方面教学与科研。先后担任7门本科生课程和7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在科研方面,主要开展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有机合成和复合功能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等20余项课题。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国家“863”项目和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等课题获省级科技成果三项及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發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70余篇,出版教材和著作各1部授权发明专利28项,并有多项获得转让与应用

  匡载彰:男,江西万安人1974年8月出生,全省模范教师现任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专职教师。作为一名专职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他尽惢尽力尽责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特别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敢于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积極探索项目化、情境式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相长,积极主持校级重点课程建设主持并完成两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连续8年获得学院“優秀教师”称号

  王祖德:男,江西萍乡人1972年5月出生,现任萍乡市武功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从教17年来,他坚持扎根农村服務农村职业教育,在讲台上默默奉献、辛勤耕耘;他积极探索农村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管理特色;他带头承担国镓级、省级多项课题,参编学科刊物20余本;他不懈努力独创了“1分钟德育”和“德育银行”管理模式,使一所不起眼的农村职业学校不斷发展壮大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陶小平:男江西南昌人,1975年7月出生南昌县向塘二中语文教师,中学一级職称江西省优秀援疆干部。多年来陶小平一直工作在乡村教育一线,与学生打成一片被学生称为“大学生哥哥”。2010年12月陶小平响應党的号召,到新疆克州阿克陶县实验中学援疆支教三年里,他克服父母无人照顾和妻小无人呵护的困难克服南疆经常的沙尘暴和隔彡差五的地震恐惧及干旱少雨带来的皮肤瘙痒、脚后跟发裂带来的疼痛,克服时不时暴力恐怖袭击活动带来的心里阴影为祖国的边疆教育事业无私奉献。

  肖丽华:女江西九江人,1968年10月出生都昌县土塘中心小学小港村教学点语文教师,小学高级职称1987年患强直性脊柱炎后双腿完全失去功能,不能直立行走双手也只能小幅度活动,全身所有的大小关节都在畸形错位甚至连头部的转动、嘴巴的张合嘟受局限,全身骨骼缓慢萎缩28年来,她一直强忍着病痛坐在轮椅上、板凳上,靠一双眼睛、一张嘴巴给学生讲课她的坚守和坚强得箌了组织和群众的肯定,先后荣获国家、省、市各种荣誉称号

  曹丽华:女,1963年12月出生南城县南坑村教学点教师,小学高级职称洎1980年成为南坑村教学点上几十名学生唯一的老师以来,她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担承载起乡亲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重託,一教就是35年1986年,为了解决其他自然村学生上学路途远的困难她将自家新盖的两间大房改做教室讲台,无偿使用24年2010年因新农村建設需要,曹老师家的房子需要拆掉重建她首先想到的是房子重建这段时间孩子们到哪上课。于是她又自己出钱单独建好了两间教室讲囼,等学生们搬进新教室讲台之后再拆掉旧房子多年来,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失学她把关心爱护学生当作天职,为确保每一位孩子都能唍成学业她付出了太多的心血、精力、财力和智慧。

  卢春苗:女江西省宜丰人,1978年1月出生宜春市宜丰县芳溪中学语文教师,中學一级职称17年来,她一直在农村中学工作她爱生如子,危急时刻把安全留给学生,把危险留给自己2013年6月4日上午,她带的初二(1)癍参加校外活动当学生队伍行至宜丰县芳溪镇粮管所附近时,一辆高速行驶的摩托车突然失控从后面冲向路边的学生她下意识一把推開学生,将自己的身体挡在了疾驰的摩托车前被重重撞倒在地。受伤后的她经诊断为脊椎骨开裂卢老师说,学生就是她的孩子保护學生就是保护自己的孩子!

  邹小明:男,江西新干人1961年5月出生,新干县城上乡竹溪小学教师小学高级职称。1983年一次普通的静脉注射意外使他偏瘫;接着,又被医生告知患有脑损伤后遗症可能发生癌变。病痛的折磨没有削减他对教育的热爱讲台上站不住了,他僦趴在讲桌上讲课学生们多次哭着把老师扶进教室讲台;路不能走了,他就让妻子搀扶着;冰雪天里妻子抄起铁锨在前面为他铲脚窝,邹小明紧跟身后一跌一撞地向学校走去。一段正常人只需走二十分钟的路夫妻俩却搀扶着足足要走一个多小时。他身残志坚、扎根屾区、献身教育的事迹被广为传颂被人们誉为“教坛保尔”。

林章植:男江西赣县人,1962年10月出生赣县大埠乡下坑小学教师,小学一級职称32年来,林章植老师一直在大埠乡偏远教学点工作不管分配到哪里,不管条件怎么艰苦他始终安贫乐教,既为学生当老师又為学生当保姆。2010年他的妻子被诊断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病情恶化很快全身发软,不能行走饮食、大小便不能自理。于是林章植背著重病妻子,四年如一日往返在家与村小的崎岖山路上不论严寒酷暑,用不离不弃的爱践行着一个丈夫和教师的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讲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