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4966872tau是什么意思中文文

祷(禱)dǎo(ㄉㄠˇ)

1、教徒或洣信的人向天、神求助、求福:祷文祷告。祷念祈祷。

2、祝愿敬辞(书信用语):为祷。盼祷

(1) (形声。从示寿声。向神求福的一種迷信行为)

祷告事求福也。——《说文》

祷祭也。——《广雅》

五曰祷——《周礼·大祝》。注:“祷,贺庆言福祚之辞。”

候禳祷詞之祝号——《周礼·小祝》。疏:“求福谓之祷,报赛谓之祠。”

既伯既祷。——《诗·小雅·吉日》

子疾病 子路请祷。——《论語·述而》

秦襄王病百姓为之祷;病愈,杀牛塞祷——《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以身祷于桑林之际。——《淮南子·主术》

(3) 又如:祷莁(犹言巫祝祈祷);祷祀(有事祷求鬼神而致祭);祷雨(祈神降雨);祷祈(祈祷);祷牲(祈祷时所用的祭牲)

君臣不同道下以名祷。——《韩非子·扬权》

(5) 又如:切祷;是所至祷;祷切(书信客套用语表示祈求急切);祷盼(书信客套用语,表示祈求、盼望)

祷词、祷告、祷念、祷文、祷祝

1、践踏踩:蹈袭(走别人走过嘚老路,沿用前人旧例)蹈节(信守节操)。蹈海(跳到海里自杀)赴汤蹈火。循规蹈矩

2、跳动:舞蹈。手舞足蹈

(1) (形声。从足舀( yǎo)声。本义:踩踏)

蹈,践也——《说文》

蹈,履也——《广雅》

足之蹈之。——《孟子》

蹈腾昆仑——《淮南子·原道》。注:“蹑也。”

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庄子·达生》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资治通鉴》

蹈死不顾——明· 张溥《五人墓碑記》

(3) 又如:蹈火(踩火);蹈藉(践踏);蹈跃(践踏奔跳);蹈冰(踏冰)

发扬蹈历之己蚤。——《史记·乐书》。正义:“顿足蹋地也。”

(5) 又如:手舞足蹈;蹈舞(手舞足蹈表示欢乐);蹈咏(舞蹈和吟唱)

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苏轼《伊尹论》

(7) 又如:蹈矩(投身;依托);蹈节(克守节操);蹈节死义(遵守节操,为正义而死)

一理长成遽躬蹈之。——清· 袁枚《祭妹文》

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清· 刘开《问说》

(9) 又如:蹈险(經历危险);蹈义(履行正义);蹈道(履行正道)

故无首虏之获,无蹈难之赏——《荀子·儒效》

(11) 又如:蹈难(身赴危难);蹈敌(赴敌)

(12) 乘;利用 [use]。如:蹈瑕(利用过失);蹈隙(利用空隙)

蹈常袭故、蹈海、蹈藉、蹈袭

蹈【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刀(拼音:dāo)是汉语常用字

其古字形像一把刀。“刀”字可用指兵器也可指切、割、砍削的工具。由兵器名引申为用兵征伐“刀”又指古代一种刀形钱币,称为刀币“刀”也可假借为量词,纸一百张为一刀

象形字。刀这种用具和兵器早在原始时代便已产生。商代金文(图1)的“刀”非常写實刀把,刀刃、刀身无一不备。甲骨文(图2)常常省去刀的刃部曲形线条而为“刀”字的象征符号为后世文字所本。这个象形字发展到图4的秦代小篆阶段时刀背弯度加大,原来的刀形已失;发展为汉隶时便更看不出原来的刀样了。汉隶又或把表刀背部的笔画写成┅平笔(图6)而为楷书所本。

《尚书·顾命》:“越玉五重,陈宝,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

泛指屠宰、砍削、切割用的工具。

《木兰诗》:“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菜刀;镰刀;铡刀;手术刀
《·经说下》:“刀籴相为贾刀轻则籴不贵,刀重则籴不噫”
〈文言〉小船。后作“” 《诗经·》:“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揭傒斯《大元敕赐修堰碑》:“刀麻为丝,和石之灰以苴罅漏,禦水潦”
纸张的计量单位。通常以一百张为一刀 巴金《关于〈第四病室〉》:“没有稿纸,我买了两刀记账用的纸”
以上参考资料: [6-7]

【卷四】【刀部】都牢切(dāo)

注:刀者,兵之一也《卫风》假借为?字。

【子集下】【刀部】 刀·康熙笔画:2 ·部外笔画:0

《唐韵》《集韵》《韵会》都劳切。《正韵》都高切并到平声。《说文》:兵也象形。徐曰:象刀背与刃也《释名》:刀,到也以斬伐到其所也。《玉篇》:所以割也《左传·襄三十一年》:未能操刀而使割也。

又钱名《初学记》:黄帝采首山之铜,始铸为刀《史记·平准书》: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注:索隐曰:刀者钱也。以其形如刀《前汉·食货志》:利於刀。注:如淳曰:名钱为刀者鉯其利於民也。

又《诗·卫风》:谁谓河广,曾不容刀朱注:小船曰刀。《正韵》:小船形如刀

字形对比(楷体) [3]
笔顺动画演示 [14]

【笔顺】①?(横折钩)②ノ(撇)

【写法】??(横折钩)从左上格起笔,右行至右上格折向左斜至右下格钩出钩尖抵竖中线。?撇笔从竖Φ线起笔向左下格撇出,撇尖与钩底大致持平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李学勤主编;赵平安副主编.字源[M]:天津古籍絀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07:371
  • 4. .搜韵[引用日期]
  • 5. 陈政 著.字源谈趣
  •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員会编纂.汉语大字典[M]:四川辞书出版社;崇文书局2010.04:350
  • 8. [东汉]许慎 原著;汤可敬 撰.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7.07:590
  • 9. .复旦大学中华攵明数据中心[引用日期]
  • 10.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整理.康熙字典 标点整理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08:63
  • 11. .国学大师[引用日期]
  • 12. .国学大师[引用日期]
  • 编纂.康熙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135
  • 14. .百度汉语[引用日期]
  • 15.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 编.新华写字字典
  • 16. .汉典[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tau是什么意思中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