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题,牵连运动与相对运动与牵连运动怎么看

PAGE PAGE 2 ???? 在不同的参考体中研究同一个物體的运动看到的运动情况是不同的。例如图7-1a所示的自行车沿水平地面直线行驶,其后轮上的点M对于站在地面的观察者来说,轨迹为旋轮线但对于骑车者,轨迹则是圆 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体的运动量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关系例如,图7-1a中点M相对于地面作旋轮线运动,若以车架为参考体车架本身作直线平动,点M相对于车架作圆周运动点M的旋轮线运动可视为车架的平动和点M相对于车架的圓周运动的合成。将一种运动看作为两种运动的合成这就是合成运动的方法。 在点的合成运动中将所考察的点称为动点。动点可以是運动刚体上的一个点也可以是一个被抽象为点的物体。在工程问题中一般将静坐标系(简称为静系)Oxyz固连于地球,而把动坐标系(简稱为动系)O'x'y'z'建立在相对于静系运动的物体上习惯上也将该物体称为动系。 选定了动点、动系和静系以后可将运动区分为三种:(1)动点相對于静系的运动称为绝对运动。在静系中看到的动点的轨迹为绝对轨迹(2)动点相对于动系的运动称为相对运动与牵连运动。在动系中看到嘚动点的轨迹为相对轨迹(3)动系相对于静系的运动称为牵连运动。牵连运动为刚体运动它可以是平动、定轴转动或复杂运动。仍以图7-1a为唎取后车轮上的点M为动点,车架为动系点M相对于地面的运动为绝对运动,绝对轨迹为旋轮线;点M相对于车架的运动为相对运动与牵连運动相对轨迹为圆;车架的牵连运动为平动。 例如在图7-2所示的曲柄摇杆机构中,取点A为动点杆O1B为动系,动点的相对轨迹为沿着AB的直線若取杆O1B上和点A重合的点为动点,杆OA为动系动点的相对轨迹不便直观地判断,为一平面曲线对比这两种选择方法,前一种方法是取兩运动部件的不变的接触点为动点故相对轨迹简单。 将某一瞬时动系上和动点相重合的一点称为牵连点 科氏加速度的方向垂直于角速度矢量和相对速度矢量 ①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科氏加速度为零 ②牵连运动为转动时科氏加速度不为零 如图的导杆机构中构件2、3的重合点B的加速度合成关系中绝对运动为2构件上B点绕A的转动,牵连运动为3构件绕C的转动相对运动与牵连运动为2对3的移动,科氏加速度不为零 当牵连運动是定轴转动时,动点在每一瞬时的绝对加速度等于它的牵连加速度、相对加速度和科氏加速度三者的矢量和。 假设将右手(除了大拇指以外)的手指顺着转动的方向朝内弯曲则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即是角速度向量的方向 1.本章的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1)明确机构运动分析的內容、目的及方法。 2)深入理解速度瞬心(绝对瞬心和相对瞬心)的概念,并能运用“三心定理”确定一般平面机构各瞬心的位置 3)能用瞬心法对含高、低副的简单平面机构进行速度分析。 4)能用图解法和解析法对平面Ⅱ级机构进行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2.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及難点 本章讲述的重点是速度瞬心及“三心定理”的运用、平面Ⅱ级机构速度及加速度矢量方程的图解法。至于矢量方程的解析法则着重介绍机构位移方程的建立问题。 3.本章教学工作的组织及学时分配 本章基本内容共讲授6学时除理论教学外,本章安排实验课2学时(选做),使學生对机械运动参数测试方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1第1讲(2学时) 1)教学内容 本讲的教学内容包括机构运动分析的的内容、目的和方法;速度瞬心的概念瞬心的位置,“三心定理”及瞬心法在简单平面高、低副机构速度分析中的应用第1学时讲完“三心定理”。第2学时则着重舉例说明“三心定理”的运用和应用瞬心法对简单平面高、低副机构进行速度分析。 2)教学方法 先讲机构运动分析的内容、目的和方法為此提出:如果机构符合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则当其原动件按已知运动规律运动时其他构件的运动也应都是确定的。那么如何根据机構原动件的已知规律来确定其余构件的运动呢这就是机构运动分析要解决的问题。具体的说机构运动分析的内容就是根据机构中原动件已知的运动规律,分析确定该机构其他构件某些点的轨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以及这些构件的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显然機构运动分析,不论是对于了解现有机械的运动性能以便合理有效地运用这些机器还是设计新的机械,都是十分必要的 机构运动分析方法有两大类,一是解析法二是图解法。解析法是将机构中已知的运动参数与未知的运动参数和尺寸参数之间的关系用数学方程式表达絀来然后求解。其特点是可以得到很高的计算精度这种方法,在数学和理论力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并不困难,而且运用算法语言和計算机的知识可以利用计算机求解。而图解则是列出机构运动的矢量方程之后以作图法求解由于其比较形象直观,而且对一般平面机構的运动分析来说使用也比较方便所以在工程上得到广泛地应用。正因为因此必须熟练地掌

 例1 在一直線的高速公路上有甲乙兩車正以等速度行駛。甲車的速度為80km/h乙車落在甲車之後5.0公里處,正以90km/h的速度追趕甲車試求乙車何時可追上甲車? * 相对运动与牽连运动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 物体运动的轨迹依赖于观察者所处的参考系 二 相对运动与牵连运动 一. 基本概念及位移变换公式 绝对参照系s 楿对参照系s' 三种运动 绝对、相对和牵连运动 二个参照系 (研究对象) 一个动点 s‘ 系相对于s 系的运动: — 牵连运动 — 相对运动与牵连运动 点相对於s‘ 系的运动: — 绝对运动 点相对于s 系的运动: 1、基本概念 相对运动与牵连运动 2-1、伽利略变换和相对性原理 1、相对运动与牵连运动:从有楿对运动与牵连运动的两不同的参照系观察一个运动时,两个观察结果的相互关系(以平动为例。) 0 X Y Z Y’ X’ Z’ O’ S S’ 设:s’ 相对于s 运动考慮位于P处的一质点: P 相对于s的位矢 r 相对于s’的位矢 r’ O’相对于s的原点位矢 R (1) ● 经过△t后,位移为 (2) 对2式两端求导 (3) 对3式两端求导 (4) (1) 位置矢量间的关系 上面的4个公式是有相对运动与牵连运动的坐标系间满足的变换关系 相对运动与牵连运动问题分析步骤 1、确定研究对潒。 4、画出各量矢量示意图根据几何关系解出待求量。 2、选定参考系s及s’ 例2、一列火车以10Km/h的速率向东行使时,相对于地面竖直下落的雨滴在列车的窗子上形成的雨迹偏离窗上竖直方向30o,求雨滴相对于地面的速率和雨滴相对于火车的速率 300 车速u 雨速 雨迹 解: V V’ *

第七章 点的合成运动 第一节 相对運动与牵连运动、绝对运动和牵连运动 一、运动的相对性: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参考系的运动是不相同的 (1) 垂直下落的雨点相对于地面与荇驶的车辆;  (2) 自行车后轮上一点相对于地面与车身。   M x y O x' y' O' 中心任务:以运动的相对性为基础研究某一动点相对于不同参考系运动之间的關系。 动点:所要研究(考察)的点 二、两种坐标系: 静[参考][坐标]系:静止不动的参考坐标系          (一般固定在地球上) 以Oxyz表示; 动[参考][坐标]系:固连于运动的参考体上的参考坐标系           以O'x'y'z'表示 三、三种运动、合成运动概念 1.三种运动的定义 绝對运动:动点相对于静系的运动AM 相对运动与牵连运动:动点相对于动系的运动RM 牵连运动:动系相对于静系的运动TM 注意: 动点的绝对、相对運动与牵连运动:点的运动(直线或曲线运动); 牵连运动:参考体(刚体)的运动     (平动、转动或其它较复杂的运动) 2.三种運动的示意图 绝对运动 相对运动与牵连运动 牵连运动 动系 静系 动点 3.分析三种运动的要领、关键、原则 要领:必须明确两点 (l)站在什么哋方看物体的运动? (2)看什么物体的运动? 关键:适当地选择动点和动系 原则:① 动点、动系间要有相对运动与牵连运动 (动点、动系不能選在同一个物体上) ② 相对运动与牵连运动要直观,明确 4. 实例 实例一 环形管内运动的小球 O O1 O2 A B M q w 动点:M; 动系 :杆AB AM:平面曲线运动; RM:圆周运動; TM:动系AB作平动。 实例二 曲柄摇杆机构(牛头刨床中的急回机构) O1 O A B w w1 动点:A; 动系 :杆O1B AM:以OA为半径的圆周运动; RM:直线运动; TM:动系O1B作转动。 实例三 矿砂传送带 15° 30° A B v1 v2 动点:矿砂; 动系 :传送带B AM:平面曲线运动(抛射体); RM:平面曲线运动(未知); TM:动系(传送带B )作平动。 实例四 凸轮机构 B C A O O1 w 注意:偏心轮轮心到推杆的距离保持不变 动点:轮心O ; 动系 :推杆ABC AM:以O1O为半径的圆周运动; RM:水平直线运动; TM:动系ABC作铅垂直线平动。 4.合成运动概念 合成运动:相对于某一参考体的运动可由相对于其它参考体的几个运动组合而成 绝对运动 ≡ 牵连运动+楿对运动与牵连运动 利用坐标变换可建立绝对、相对和牵连运动方程之间的关系。 (略P148 ~150) 四、三种轨迹、速度和加速度 1. 绝对轨迹、速度和加速喥: 动点在绝对运动中的轨迹、速度和加速度 va; aa 2. 相对轨迹、速度和加速度: 动点在相对运动与牵连运动中的轨迹、速度和加速度vr ; ar 3. 牵连轨迹、速度和加速度: 牵连点的轨迹、速度和加速度ve ; ae 牵连点:某一瞬时动系上与动点M相重合的那一点M'。 特别强调:动系的运动是刚体的运动而鈈是一个点的运动所以除非动系作平动,否则其上各点的运动都不完全相同 实例一 环形管内运动的小球 O O1 O2 A B M q w 动点:M;动系 :杆AB。 速度分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对运动与牵连运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