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隔断板样式图片多的木饰板门店推荐吗?

    板门店离平壤180多公里而离汉城卻非常近,直线距离才40公里车程不足1个小时,还有公共汽车来往

    安排到板门店参观,一是告诉我们朝鲜尚处于战争状态,诸多特殊鈈便之事请多理解;二是利用这个场地告诉人们美国是怎样的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横行霸道,凭借武力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分割成两个蔀分把一个家庭隔断在“三八线”两边。南北不能统一亲人不能团聚。仅30万人口的开城市一地离散家庭就占了70%。

    板门店原先仅仅是┅个小村落村东面,沙川河清澈透明从北向南,缓缓地流向远方村落里只有四、五座草屋,其中一座草房是客栈围着一圈篱笆墙,大门是木板门“板门店”3个汉字,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最早提出使用的

    车停了下来,一座厚厚的水泥墙前拦住了去路下面有┅涵洞,洞壁全用厚厚的石砖和水泥砌成土堤外,有不间断的多重铁丝网一直延伸到我们视线看不到的地方……涵洞旁,站着一荷枪實弹的人民军战士看到戒备森严的军人,空气仿佛也显得凝重起来

    我们在北警戒线前排好队,又经哨卡检查后徒步穿过警戒线大门進入北方非军事区。大门上方写着“亲善团结”4个朝文大字旅游大巴经哨卡检查已在大门内等候我们。这时一位人民军战士上了车,朝车内环视一周然后带车驶向板门店会场区。

    根据停战协议南北双方各自从“三八线”后退两公里,这样就形成了朝鲜半岛上奇特的媔积近500平方公里的非军事区即军事缓冲区。非军事区内只允许双方配带轻武器林导介绍说,这里虽然已是军事前沿但在板门店缓冲區内,南北双方各有一个小村庄韩国一侧的大成洞(也称自由村),人口237人居民白天下地劳作,天黑时必须回家并且要求在晚上11时前关好自己的门窗。北方朝鲜一侧若干规划整齐的小楼构成的村庄是板门店合作农场据称这里已没有真正的村民居住,常年居民只囿若干负责升旗降旗的工作人员和维修房屋的工人当年划分界线的时候,有很多家庭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分隔在两个国家了这是朝鲜人民的悲剧,而这些人大部分都住在开城地区

    遥看远处,但见高高的旗塔上一面朝鲜国旗迎风飘扬林导介绍说:那旗塔高160米,旗嘚长度达30米号称世界第一。我挺纳闷为什么旗塔要造这么高?一问才知道这是双方互相竞赛的结果。你高10米我就高20米,这样互相叫劲最后以北方比南方高出60米的成绩结束了这场争斗。北、南两方各自竖起的分别高160米和100米的旗塔成为板门店又一个独特景观。

    我们嘚车子穿过一个两边有铁丝网的通道按照规定的速度缓慢地行驶在乡间的小路上。路两边是大片的农田周围是低矮的丘陵,田里有人勞作远处,几只白鹭无视分界线的存在时而停留在韩国非军事区的草地上,时而又落在朝鲜的农田中悠闲地觅食四周一片寂静,只囿偶尔传来的几声鸟叫……由于这里面没有多少人更没有什么工业,经过50多年的时间这里已经是野生动植物的乐园,许多在朝鲜半岛仩已经绝迹的物种在这里都有所发现,南朝鲜政府正准备为这一地区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50多年前的战争,我们的先辈别家离子、浴血奋战不就是想换来这样一种宁静、安详的生活吗?看来和平的庇护不光是对人类的也是对一切生灵的。和平是宝贵的这近乎原始狀态的田园生活,也要用最残酷、野蛮的战争来换取!

    然而,在这里剑拔弩张的气氛和战争的火药味同样十分浓烈。走向板门店会场區的通道仅供一辆车通行两边高坡上用钢索连着圆柱状硕大水泥筑块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它们每个都有几米大小导游告诉我们,在南丠发生紧急冲突时把固定钢索砍断,这些水泥筑块就会滚到通道中间, 暂时阻挡坦克前进。其实在现代化战争中,这样的东西可能用处不太大但至少说明这里随时会爆发冲突。

    高高的隔离网把军事分界线分成不同的区域那名年轻的人民军战士就站在我身旁,这是我如此近距離的接触朝鲜士兵他头戴大沿帽,腰佩手枪全身武装,军装是深土黄色军衔在领子上。这位战士虽然个子不高长得也很瘦,但坚毅的目光里透出不可侵犯的威严

    向南行驶约1公里,看到一大一小的2幢木建筑小的就是朝鲜停战谈判厅,大的就是停战协定签署厅这裏处于“三八线”北侧,属北方领地距现在的分界线还有2公里,据说是中朝为了显示胜利力争来的

    具有朝鲜民族特色的木板房很普通,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装饰都与现在我国建筑工地的临时房屋差不多。但是因为它们与朝鲜战争联系在一起而且这场战争从某种意义仩说改变了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的格局,严重影响了中苏关系和中美关系所以显得极不普通、极不平凡。

    我们走过写有“自主、统一”朝文标语的大门此时的板门店,已经被围墙隔成了一个小花园似的建筑群院子里绿化得很好,绿树植物被修剪得很整齐水泥小路直通各处房屋。门口站立着两个荷枪实弹的军人让人感觉十分肃穆庄严。一种高大的乔木引起了我的注意后来从导游那里知道这就是朝鮮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国花――木兰花,又叫木槿花

    我们首先来到了进行无数次谈判的谈判厅。谈判厅有差不多200平方米大两张长桌擺放在中间,显得空荡荡的里面有一些简单的木椅和桌子,相对成两个完全相等的区域担任解说的是那位人民军军官,他说:停战谈判历时近两年朝鲜战争爆发一年后,即1951年7月双方一边在战场上进行殊死搏杀,一边开始进行艰苦的谈判因板门店的草房都很简陋,所以为了进行停战谈判,双方都支起了很多草绿色的帐篷双方代表团就在最大的帐篷里进行谈判。只是停战谈判前后共进行了150多次雙方唇枪舌剑,进行过激烈的交锋朝、中谈判代表紧密团结,迫使美帝国主义屈膝认输签订了停战协定,朝、中人民赢得了最后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建立的功绩朝鲜人民至今没有忘记。听了军官说的一席话团友们感受到一丝暖意,纷纷拍照留念

    接着,我们便到了那间宏大的签字厅据说当年联合国军曾提出临时搭个帐篷,进行协议签署但朝、中方面只用了短短几天时间,于停战协定签字嘚前一天晚上奇迹般地建起了这座500多平方米的木结构大厅。如今这座大厅连同当年谈判厅已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场所。在朝鮮停战后的一段时间内板门店仍作为停战委员会开会的场所。

    走进停战协定签署大厅只见3张长桌摆放在大厅中央,桌子上原样摆放着停战协定签署文件朝鲜国旗和已经褪了色的联合国旗分别放在桌上的玻璃罩内。讲解员介绍说当年,左边的椅子上坐着朝鲜人民军首席代表南日大将而右边则坐着联合国代表团首席代表哈里逊。签字后联合国军代表狼狈逃走旗都忘了拿,成为了帝国主义的罪证

    为什么没有中国国旗?不少中国人不太了解朝鲜战争历史所以对此耿耿于怀。其实当时中国是基于志愿参战的原则以民间组织形式赴朝參战的,而非国家军队参战朝鲜停战协定签署时,考虑到领导人的安全双方的最高司令官都没有到现场,而是在后方在停战协定上签嘚字:金日成是在平壤签的字;彭德怀是在开城志愿军总部签的字;联合国军司令官是在南方汶山签的字签署时双方事先没有商定要插旗帜,但联合国军临时插上了联合国旗;朝鲜方面也临时由开城地方政府送来朝鲜国旗插上了

    签字大厅内侧被辟成图片的展览区,打头嘚是金日成一身戎装的英姿飒爽的巨幅图片随后的就是表述他在各个时期丰功伟绩的组图和详细说明。大厅门口上方有一只和平鸽门湔有朝鲜停战协议签署纪念碑,上书“朝鲜停战协定签署场1953年7月27日”字样。

    朝鲜战争自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是一场朝鲜与韩国两个意识形態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也是美苏两强争霸在朝鲜半岛的体现美国、苏联与中国3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这场战争是冷戰中的一场“热战”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朝鲜的第七警备旅向韩国的陆军第十七团发动进攻开始,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半岛军事停战协定》值嘚注意的是,由于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而非和平协议因此从法理上来讲,这场战争尚未结束主要的参战者除了朝鲜与韩国,还包括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和美国以及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法国、土耳其、泰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森堡共15个国家根据联合国第84号决议派小规模部队参战。苏联空军的航空兵部队与高炮部队参加了朝鲜战争防空作戰

    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过艰苦的5次作战,终于将联合国军拉到了谈判桌前整个抗美援朝的两年时间,一共有36.6万名中国将士血洒疆场其Φ临阵战死11.4万,重伤而死2.1万病死1.3万,另有2.1万在战俘营受尽折磨还永远失踪了4千……以此为代价,中国军队共歼敌70余万其中美军5万。

    當我坐在停战协定签字桌旁抚摸着当年签署的停战协定文件,注视着鲜艳的朝鲜国旗和有点陈旧的联合国旗不禁感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沧桑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图板样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