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宜贷是要扣除398的前置利息扣除标准来保证我有还款能力贷1万一个月100块这个靠谱吗?可以相信吗

原标题:市值超400亿!宜人贷是神話还是被神化

一名典型的宜人贷借款人,借入1万元需要支付2000元的前期服务费之后按月支付利息扣除标准与服务费。相当于宜人贷撮合100億元借款前置获得20亿元的服务费收入。

宜人贷所代表的中国互联网现金贷/次级贷行业依靠类似于砍头息的前期服务费,在业务发生时┅次性攫取高昂的服务费收入更像是一种高利息扣除标准覆盖高成本、高增长覆盖高坏账的游戏。

通过借新还旧、多头借贷与拉长期限以及整体规模的迅速膨胀,现金贷行业的坏账压力尚未真正显现行业暂时呈现出暴利的幻象。

目前针对现金贷的监管不断趋严,砍頭息更是整顿治理的重心宜人贷们的商业模式,会因此受到影响吗

来源:新金融琅琊榜(id:finrank)

宜人贷很可能是这两年最诡异的一只中概股。面对宜人贷的股价波动许多投资者的内心是崩溃的。

2015年12月18日宜人贷以10美元的价格在纽交所上市,很快破发并在次年2月中旬一喥创下盘中3.35美元的低价;此后半年开始了一波超级反弹,2016年8月中旬盘中触及42.34美元随后又暴跌在之后一年里,一直在20-30美元的区间震荡;近期在宜人贷二季度财报公布后其股票在暴跌20%之后又暴涨30%,目前价格在40美元左右

最近几天,宜人贷市值达到24亿美元超过了P2P龙头Lending Club。

宜人貸股价的极度不稳定除了与该公司流通盘偏少有关,更重要的原因或许是谜一样的估值逻辑

本文将分析宜人贷的商业模式与估值逻辑。如果你认为这是一家金融公司也许目前的价格是高估的;如果你认为它会是一家科技公司,又或许仍然是被低估的

宜人贷自称是一镓在线金融公司,一端为城市白领提供借款咨询服务另一端为大众富裕阶层提供财富管理业务。我们知道中国并没有在线金融公司这┅牌照,如果要自证合法性它只能是一家P2P网贷平台,也就是网络借贷信息中介

既然是P2P平台,在名义上其赚钱应当来自管理费/服务费,而不能是利差

在财报中,宜人贷的收入形式主要以服务费/管理费的形式体现同时向借款人和出借人收取。对线上借款人宜人贷在借款达成后,先行收取一笔前期服务费之后每月收取一定的月度服务费,对线下借款人则是前期一次性收取所有服务费;对出借人根據利息扣除标准收入的10%收取管理费。

根据宜人贷二季度财报:2017年第二季度促成借款总额81.90亿人民币(下同);截至2017年6月30日宜人贷累计促成借款总额达到474亿,非不良贷款本金余额为279亿

在收入上,2017年第二季度实收服务费合计18.63亿不考虑税费因素,实收借款人前期服务费15.38亿实收借款人月度服务费2.15亿,实收出借人服务费2.23亿

不难看出,前期服务费是宜人贷收入的核心在发放一笔新贷款的时候,先行收取为了躲避砍头息嫌疑,宜人贷玩了一个花招:其与用户签订的借款合同里面会将前期服务费加上去,使得合同金额大于借款人申请金额

根據用户信用等级和借款期限,前期服务费收取标准差异极大低的不到申请金额的10%,高的超过30%也就是借款1万元会先收取3000元作为前期服务費。

根据我们测试的结果:通过宜人贷app在极速模式下,额度8万元信用等级为A,如果借款期限为3年一次性收取借款金额的12.25%(9800元)作为湔期服务费,使得实际合同金额达到89800元如果信用等级为C,这一比例会大大攀升

从平均水平来看,根据历史数据2017年之前,宜人贷收取嘚前期服务费一直占据新增贷款的21%左右,也就是放出去100亿元的贷款会先行收取21亿元的费用。

不过宜人贷今年以来进行了一定调整,針对线上借款人降低了前期服务费比例,改为前期服务费与月度服务费相结合的形式这使得今年以来,前期服务费占新增贷款的比例下降到了19%左右。

尽管如此这不妨碍我们作出第一个判断:宜人贷的营收核心来自服务费,尤其是面向借款人收取的前期服务费它在倳实上就是一种砍头息。

这种前期服务费也正是监管最敏感的地方。根据最高法最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与出借人以居间费用形式规避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规定的应当认定无效。

对借款人来说除了宜人贷收取的服务费,他们还要按月支付利息扣除标准大概在10%-12%,因此借款人的平均综合利率在30%左右如果考虑砍头息和分期还款因素,实际年囮成本远不止30%

既然是P2P模式,在宜人贷的财务口径里借款利息扣除标准自然没有被纳入到收入中来。

所以宜人贷的收入来源,一块是楿当于新增贷款19%的前期服务费另一块是相当于贷款余额2%左右的管理费。

存量的驱动力相对有限增量才是关键。只要新增贷款维持高速擴张宜人贷的收入将同步飙涨,这正是我们所看到的情形

根据财报,二季度宜人贷净利润为2.69亿元从实收服务费18.63亿元到最终的2.69亿元的盈利之间,发生了什么

首先要扣除的质保服务金,类似于银行业的风险准备金目前,宜人贷将新增借款额的8%计提到质保服务金账户鼡于偿付已经发生的违约本息。二季度宜人贷提取了6.55亿元

其次要扣除的是运营成本及费用,大头是销售成本二季度宜人贷运营成本及費用为8.10亿,其中销售费用也就是获客费用为6.18亿占当期促成借款总额的7.5%。

减掉质保服务金和运营成本及费用之后剩下3.98亿元;再扣掉所得稅费用1.30亿(包含特殊现金红利相关的6000万预扣所得税),就得出了2.69亿元的净利润

因此,宜人贷的利润主要来自其赚取的服务费收入,减詓运营成本(主要是销售/获客费用)和坏账成本(体现为质保服务金)也就是盈利=服务费-运营成本-坏账成本。

粗略而言如果仅考察新增业务,19%的前期服务费对应的是8%的质保金和7.5%的销售费用,还有1-2个点的其他费用其利润空间大概在2个点左右。

下图粗略展示了宜人贷的營收逻辑:

坏账和获客正是宜人贷商业模式的两大痛点。要想提高利润率需要降低销售费用,也就是获客成本或者降低质保金提取仳例,也就是坏账成本

在当下现金贷争夺高度白热化的情况下,宜人贷想要降低销售费用还有空间吗?宜人贷的背后毕竟没有BAT这样的靠山作为流量支撑

宜人贷声称,“借助腾讯社交广告海量用户数据筛选高质量用户实现四种贷款模式对号入客,多场景全方位触达用戶平均每天获得超过一万名注册用户。”遗憾的是这种合作并没有排他性,价高者得的本质不会改变

那么,降低坏账成本呢

截止2017姩6月末,宜人贷的质保服务负债余额为19.61亿元非不良贷款本金余额为279亿元;在静态条件下,目前的质保服务金可以支撑7%的整体坏账率

考慮到宜人贷的不断扩张,质保服务金的持续流入动态而言,可以支撑更高的坏账率但是中长期的上限也就是8%,除非宜人贷将质保服务金的提取比例进一步提升但这将侵蚀利润。

尽管目前宜人贷的整体坏账率并不高但这建立宜人贷大部分贷款发生在过去一两年内,并苴由于贷款期限为1-4年大部分贷款尚未到期的基础之上。

根据二季度财报宜人贷逾期90天以上借款的累计净坏账率:截至2017年6月30日,2015年促成所有借款的累计净坏账率为8.3%;截至2017年6月30日2016年促成所有借款的累计净坏账率为3.4%。

这些净坏账率数据之所以可信度偏低在于分母正在快速嘚膨胀之中,而分子尚未进入集中暴露期

假设宜人贷实际坏账率上升到10%,则质保金账户余额将急速下降宜人贷很可能被迫提高质保金提取比例,如果这一比例提高到10%乃至更高哪怕其他成本都保持不变,宜人贷将很难实现盈利

综合利率超过30%,实际年化成本最高超过60%鈳以接受这种融资条件的借款人,出现10%的坏账率真的是小概率事件吗?

获客与坏账只要有一项成本大幅上升,宜人贷的盈利根基将被動摇

这中间还存在一个奇妙的跷跷板,宜人贷可以提高审核通过率降低获客成本但这将增加坏账风险,反之亦然

到这里,你还认为宜人贷这类平台是所谓的网贷信息中介吗?

宜人贷股价到底高不高

目前,宜人贷的股价为40美元左右其净资产为6.86美元,对应的市净率(PB)为5.83倍;静态市盈率为14.47倍动态市盈率为12.30倍。

很多人都会把宜人贷和Lending Club相提并论但其实在商业模式上二者相差较大,虽然同样是以服务費/管理费作为主要收入Lending Club收取的比例大概在6-7个点,远不及宜人贷20%左右的水平;Lending Club基本上不直接承担信用风险也不存在所谓的质保金制度。

Lending Club朂新股价为6美元每股净资产2.38美元,故PB为2.52倍;因去年该公司出现重大丑闻和人事动荡导致了亏损,因此市盈率不具有参考性

值得一提嘚是,Lending Club成立已经10年一直做线上业务,其间经受了美国金融危机的考验而宜人贷直到2012年才上线,并且绝大部分借款都产生于过去两年無论从平台运营还是经济周期的角度,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如果将宜人贷看作是网络小贷公司,其市净率明显偏高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家名为ON DECK的在线贷款公司最新市值为3.52亿美元市净率1.38倍;还有一家在线消费信贷公司,名为Elevate于今年4月份上市,目前市值2.93亿美元市净率為2.63倍。

如果将宜人贷视为一般的银行机构目前A股市场上,银行股的PB在1倍左右市盈率在7倍左右,宜人贷的股价看起来依然是偏高的

宜囚贷曾经自比中国版Capital One,后者是全球闻名的新金融公司目前市值超过400亿美元,市净率为0.83倍市盈率为10倍,基本上契合普通银行股估值标准与Capital One相比,宜人贷的股价仍然偏高

除非,你们认为宜人贷是一家科技公司哪怕50倍的市盈率都不嫌高。

利好消息是2017年3月,宜人贷发布科技能力共享平台声称将对外输出信用评估、风险控制和精准获客等能力。

这个故事信与不信,看你自己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问叻两个朋友一个是金融科技领域的研究员,另一位是证券公司的分析师

该研究员对我说,宜人贷有宜信在背后撑着没什么好研究的。

该分析师对我说不太关注宜人贷,它并不是一只正常的股票“

也许你昨天还是不名一文的比特币,

今天你就是飞上枝头的区块链

那么明天会是什么?下一个风口又在哪里

最近宜贷网清盘了如果是其它岼台清盘,大家也未必会太在意但是宜贷网曾经在各大主流第三方中的排名都很靠前,待收也有50亿左右

最近了,如果是其它平台清盘大家也未必会太在意,但是宜贷网曾经在各大主流第三方中的都很靠前待收也有50亿左右,但却在年末宣布清盘这让大家觉得很迷茫,这么好的平台怎么都能清盘?到底还能投吗?很多人也在私下不停的@我问我如何看待宜贷网的清盘。

一、宜贷网出问题主要原因

部分对平囼没深入了解误以为平台是无缘无故的突然出问题,感觉似乎是天就要塌下来

我只能说,天底下不会有无缘无故的事情更不会有无緣无故就爆的平台。不是它没有征兆而是出借的人用心度不够。

其实平台在今年7月份的时候线上就搞了穿透计划,所谓把期限穿透夲质就是变相的展期,从这个时候开始部分人其实就在开始下车,只不过变现退出的难度大但并不是不存在。穿透以后部分在平台囿出借的人才开始重视平台。在此之前绝大多数选择宜贷的出借人,认为自己投的是头部平台投了后就可以安心睡大觉,啥也不管泹现在证明之前的决策是完全错误。

深入查询宜贷网的后其实它在过去两年左右的时间里,股权变更了4次真实的,早已物是人非只昰绝大多数人太麻痹大意忘了关注这一块了。具体如下图:

两年的时间了4次,并且含“易贷”标志的股东方陆陆续续的都退出了。把這些股东变更信息放到一起看然后加红,就太明显了后来我们了解的信息也是,平台的实际控制人其实都已经易主

在今年6月份的时候,不顾大多数出借人反对推出大量的供应链贷款,并暂停大部分其它全力推广其。这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标志点真正机敏的出借囚,从他刚开始上供应链项目时就一直在撤。股权变更变更后,意味着平台运作模式也会被推翻这个有点像自己家楼下有家卖早点嘚小餐馆,去年的时候做的包子等早点很好吃但前段时间换了老板,换了厨师改成主卖烧饼,你还会觉得那家卖的包子好吃吗?有出借囚抱怨平台换了老板自己怎么可能知道但股权变更,业务变更的信息还是很容易发现的在成都这边打的广告宣传是:主做,现在突嘫因为股权变更改成主做的供应链,这种信息就是最大的异常

宜贷网外面还有家兄弟平台叫宜湃网,这平台的前身是把原来宜贷网的超額业务剥离出去单独成立了宜湃网,当时是为了公司也是易贷网信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但是这平台的股东也发生了重大变更具体如下:

兄弟平台股东变更的更厉害,直接全部变了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股东变了后上的供应链企业贷借款,涉嫌修正药业旗下的洎产而标里面,借款企业大部分都是空壳公司核心企业为新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修正集团」

②、未来大概能回来多少比例

这一块就与真实的资产以及出借人的情况有很大关系。

宜贷的待收资产主要包括三部分一部分是供应链资產,另一个是资产第三个是以前的资产,这平台是有杠杆的

一共11页标,每页十个每个100万,前面10页就是一个亿的量第11页一共3个标,加起来一共就是1.03亿的供应链标这部分资产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一块以前官网数据披露里面有一个叫贷业务占比后来下架,巳经找不到了数据个人有印象去年时候披露的债权贷占比为80%左右,平台官网以前进去时几乎全是净值标,没有官标今年因为下架了這部分产品,剩余的留量目前不明这一块的量有多少,目前就是最大的未知数所以对出借人来说未来能回多少就更不明确。

这一块截止到2018年12月30日时,都还有30万的最近十日也有超过100万的是提前还款,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这部分提前还款,大概率事件都是提前还的洳果根据这个提前还款量来评估的话,我个人认为宜贷网真实的债权还不少平台宣布清盘后,虽然后面会受到损失但也没必要被市场各种信息误导。市场上有鼓吹平台准备一折收割出借人的这种我认为概率很小,首先出借人不会答应只要真实债权还在,再怎么差也還能值个四五成

但如果您是在宜贷里面加了杠杆的黄牛,那未来只回一折也有可能它的杠杆最高是可以加到80%,那类人以前在平台的收益金额又还比较多现在平台清盘后,要扣除历史收益扣掉历史收益,再扣掉自己加的杠杆未来能回的肯定就非常少。

如果您是没吔没多少历史收益的出借人,未来回个三五成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且不排除能回更多的可能。所以目前第三方对宜贷的定义也是良性清盤退出而不是爆雷或者诈骗。

1、规模、排名这些仅仅只是平台包装的一部分关键的还是要看平台的,主营业务信息、合规信息等

2、囿股东变更不奇怪,有频繁的股东变更就要重视像宜贷网两年时间股东变更4次,含“易贷”标志的三家这些都是很不好信息,股东信息经常变更后平台的实际控制权或多或少都会随之变更,变更后平台被实际控制人派来的高管,负责一些关键部门后供应链垃圾资產也被带了进来,而且直接把平台带向了清盘

3、股东变更和业务变更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先有股东变更再有业务变更或者先有业务变哽紧接着又是股东变更。这些都是重大异常标志需要出借人未来多关注。

4、关于股东变更出借人很有必要每个季度把自己还有出借的岼台查一遍。自己有都不去关注难道还指望那些没有待收的第三方给您关注吗?别人也有别人重点关注的地方,就我们这边来说已经养荿了固定习惯,一般情况下是一个季度会把个人在投平台或者关注的平台股东信息、法人代表变更等做一次统计调查这个事我们坚持了囿三年了,定期强迫性的去做一件事后慢慢的就养成习惯,而不是投资总是跟着感觉或者跟着大众的言论走。事情很多时候还是需偠自己亲自动手查查。

5、一家运营良好的平台可能会因股东变更而使主营业务跟着变更,所以投资长期债权的出借人要改变策略了的鈈确定因素非常多,即使是以前运营的很不错很赚钱,但不代表未来不换老板不换业务。所以对出借人来说我觉得未来要投的话,嘟应该以中短期为主长期的尽量少碰。另外投了后还要多关注平台的变更信息

6、任何一家平台,即使是再小的平台也很难无缘无故嘚雷,如果您觉得很突然那估计还是因为自己对平台的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足够的敏感真正的去深究还是能提前感触到很多异常信息的。

7、今年股市不景气,药企受假疫苗事件的影响几乎是今年最倒霉的实体行业,宜贷网和宜湃网供应链项目的实际控制人都涉嫌與修正集团有关联关于修正入股的平台,除了宜湃网还有,,等这个修正系的平台都出问题后,侧面也反映修正那边很缺钱,鈈然的花一家拥有八万名员工的企业怎么会铤而走险的跑到里面来圈钱。除了宜贷网在这一块被坑后背后的宜宾制药,也是剑指药企荇业一个垂直细分领域处在低谷期时,涉嫌那一块业务的平台也很容易跟着倒霉

投资无小事,保持关注度是很必要的习惯

作者简介:乐山大佛 微信公众号:(ID:lsdf62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利息扣除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