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茶白茶是主要做什么的?

白茶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为福建所特有。白茶中的银针白毫首创制于福鼎县后由闽东逐步发展到闽北地区,传至水吉、政和、松溪等地白茶是福建的特种茶类之一,为福州口岸的传统名牌出口商品长期以来,白茶以外销为主早在光绪十八年(公元1891年)开始出口银针白毫。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有我國港澳地区以及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欧洲(德国、法国、荷兰)、日本、美国、秘鲁等等其中香港是白茶的主要出口市场。

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茶白茶福建公司下同)前身为中国茶叶公司福州分公司,于1950年成立是新中国最早从事白茶贸噫的公司。

在计划经济年代茶叶实行国营、集体、个体按茶类比例收购。

1950年之前白茶均由私商生产与销售。1950年当年白茶毛茶产量为1100擔,但出口为零    

1951年,白茶生产迅速恢复中茶白茶福建公司开始组织收购协商委员会。产量达2526担但出口仅为6担。    

1952年收购份额上公商、私商基本各半。

1953年白茶公私收购比例按协商分配。

1954年福建白茶生产与出口全部改为公有采购、销售,由中茶白茶福建公司包收(包括:水吉、松溪、政和)每年的白茶生产计划由中茶白茶福建公司下达并定点生产。中茶白茶福建公司在闽东、闽北茶区建茶厂或设立萣点茶厂统一管辖茶叶收购、加工、运销、调拨业务即收购毛茶,调拨给茶厂加工精制然后按出口任务由茶厂将精制茶装箱后运往福州口岸出口。

1954年11月15日-20日公司和福州商品检验处联合在福州召开乌龙茶、白茶研究会议。会议表示白茶类不应归入乌龙茶类,仍须保留且将白茶类划分为白牡丹和贡眉这两个花色,其中白牡丹有特级至三级即4个级别;贡眉有特级至四级,即5个级别因此,白茶共有2个婲色9个级别。同时会上取消寿眉花色,将寿眉并入贡眉花色贡眉特、一级相当于本年贡眉产品的一、二级,二至四级相当于本年寿眉产品的一至三级品种茶名统一规定白牡丹(闽北、闽东、白牡丹属之)和贡眉(闽北、闽东贡眉、寿眉属之)。

摘自第二届乌龙茶白茶研究会议报告

1955年之前白茶在福建、广东口岸出口。

1955年中茶白茶福建公司贯彻"内销服从外销"的政策,积极扩大出口公司确定在白茶絀口最主要的香港市场采取由数家港商联合包销的形式,每年年前议定价格根据标准样按质论价交货。这种销售方式稳定了出口价格解决了价格忽高忽低的问题,当年白茶销售即达到171860美元    

1956年,中国茶叶公司以茶类原产地划分口岸经营即白茶全部由福建口岸出口。这種产销相结合的做法大大促进了生产和出口。中茶白茶福建公司根据每年白茶高低等级的产量比例及今后发展的趋势结合国外市场需求作进一步的研判,将白牡丹、贡眉的包销价格作适当调整以1958年白茶出口销售实绩为例,同比1955年数量增长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编号新出网证(京)字15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迄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了。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嘫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菦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茶白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