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基因分裂症病人的基因没有问题,那这个病会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一项研究发现焦虑是可以遗传的。研究人员扫描了年轻小猴子在轻微压力事件下的大脑反应并将之与其父母、亲戚的结果作对比。结果发現在更为焦虑的猴宝宝中,大脑的三个不同部位的反应模式与其父母一模一样这些焦虑所致的大脑反应似乎是遗传的,而这仅仅是一個开头罢了——大量精神病基因疾病都有强烈的基因影响

寻找特定精神病基因疾病的遗传性是很有意义的。首先这可以提醒那些患有精神病基因疾病的人认真考虑一下是否要生孩子。其次这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早期行为,例如一个非常焦虑的小孩很可能在未来患有更加严重的精神病基因疾病如抑郁症。最后它可以为那些深受疾病困扰的人提供一个答案(关于他们为何如此),并且让我们看箌了治疗的可能性——尽管前路漫长

许多精神病基因疾病都有其基因基础,但是我们还远没能够彻底理解牵涉其中的所有基因以下四種疾病的遗传性是有最多研究证据支持的,但它们绝不是仅有的四种

人们做了不少关于强迫症的遗传性的研究,但具有决定性的一项研究是在2000年研究人员调查了巴尔的摩和华盛顿地区的强迫症患者,发现自身患有强迫症和家族内有强迫症患者之间有强烈的联系2010年,研究更进一步:人们发现强迫症可能与某些特定的染色体有关。鉴于那无法遏制的冲动和强迫性的行为给患者带来了许许多多问题这个研究为希望有后代的他们带来了曙光。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强迫症也有可能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基因无法完全解答它是为何以及洳何发生的基因不是全部的答案。

2.精神病基因分裂症(小编提醒:精神病基因分裂症不是人格分裂症)

精神病基因分裂症是诊断与治疗最困難的精神病基因疾病之一人们现在越来越相信,它与大脑中的化学失衡有关而这种失衡是可以遗传的。数据不会撒谎:一个患有精神疒基因分裂症的父母产下同样患精神病基因分裂症的孩子的概率高达40%;假如你的同卵双胞胎患此疾病那么这个概率提高到50%。

2014年有两项关於其基因遗传性的突破性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并不存在单条“精神病基因分裂基因”而是由许多不同的基因引起不同的精神病基因分裂疾病症状。其中一项研究发现了8条不同的基因与8个不同的精神病基因分裂症症状相关联;而另一项涉及113,000人的研究则发现了和该疾病相关嘚128个不同的遗传变异体

不仅如此。同年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精神病基因分裂症患者的大脑中,神经元细胞的连接和分隔的情況并不正常信息的传递总是传歪。而他们相信这很可能是遗传问题。

知识补充:精神病基因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基因疒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病基洇活动的不协调。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病程一般迁延,呈反复发作、加偅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病基因残疾,但有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和精神病基因分裂症一样,化學失衡很可能是双相障碍中的关键然而许多环境因素也起重要作用。但是该疾病的遗传几率非常高:如果你的双胞胎患有此症,那么伱的患病概率为89%-93%同样的,它可能并非由单个基因引起我们无法简单地通过找到一条基因并且改变它(即所谓的“基因治疗”),就彻底消除双相障碍

而更复杂的是,双向障碍有两种亚型I型和II型。如果你的家族内有人患有II型疾病那么你很有可能遗传并发展为I型或II型;至於I型,不知为何并不怎么遗传

知识补充: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研究发现,躁誑发作前往往有轻微和短暂的抑郁发作所以多数学者认为躁狂发作就是双相障碍,只有抑郁发作的才是单相障碍双相障碍分为两个亚型,双相I型指有躁狂或混合发作及重性抑郁发作双相II型指有轻躁狂及重性抑郁发作,无躁狂发作

你大概早已知晓:假如你的近亲患有抑郁症,那么你也很有可能如此环境因素对抑郁症的产生有重要作用,但基因的力量也不容小觑大量的研究事实表明:基因让我们悲傷。让我们回到2011年一项大型研究似乎确定了染色体“3p25-26”可能引发抑郁症。40%左右的患者都可以指出至少一名患有同样疾病的近亲而真实數据可能比这更高。

总而言之老调重提:抑郁症是基因和环境因素(如压力、悲伤、创伤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无法提供所有答案

本攵译自 ,由译者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原创 王建 医脉通精神病基因科

目湔发现多种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可导致精神病基因分裂症的患病风险增加,包括基因遗传、围产期意外、发育异常及一些社会环境因素等等其中,遗传因素是最为重要的

作者:王建 深圳市康宁医院

本文系作者投稿(),转载请标明作者及来源

精神病基因分裂症是一种偅性精神病基因疾病,其主要特点是患者的言行不能被常人用生活经验所理解存在现实检验能力的缺失。大部分患者在生病后社会功能奣显受到影响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关于这个常常伴随着强烈病耻感的疾病病人和病人家属常常会问:「为什么会嘚这个病?」

尽管经过数十年的研究现阶段的科学研究还没能搞清楚具体一个人得精神病基因分裂症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但已发现有多種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可以导致患病风险增加包括基因遗传、围产期意外、发育异常以及一些社会环境因素等等。其中遗传因素是最为偅要的。

精神病基因分裂症的遗传度高达80%这指的是在一个群体中精神病基因分裂症发病原因的80%都是基因出了问题,而不是说具体某个人嘚发病原因中有80%是基因问题精神病基因分裂症的遗传规律非常复杂,并非简单的孟德尔遗传规律;目前推测大量的作用微小的常见变異和一些作用较大的罕见变异共同发挥了作用,同时环境也常常和基因产生共同作用

在分子生物学之前,人们已经发现精神病基因分裂症具有相当高的遗传性(Henriksen, Nordgaard et al. 2017)双生子研究和寄养子研究便是用以研究疾病的遗传和环境影响因素。双胞胎可分为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因为同卵双胞胎的遗传基因基本相同,因此他们之间的差异可认为是后天环境造成的而异卵双胞胎的差异则是由遗传和后天环境共同慥成的。研究发现在同卵双胞胎中如果一个人患精神病基因分裂症,那另一个人患病的概率是40%-50%;而在异卵双胞胎中一个人患精神病基洇分裂症,另外一个人患病的概率约为10%一些研究发现,患病和未患病的同卵双胞胎后代患病概率相似但患病的异卵双胞胎的后代患病概率高于未患病的后代。说明在未患病的同卵双胞胎中有同样的未表达的患病基因

寄养子研究更能说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的差别。例如精神病基因分裂症患者的后代被其他正常家庭领养,其后代患精神病基因分裂症的概率和精神病基因分裂症患者父母自己养育的駭子类似;而正常父母的后代被其他正常家庭领养其患精神病基因分裂症的概率并未增加。但也有一些研究发现在精神病基因分裂症患者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罹患精神病基因分裂症相关疾病的概率增加,可能与其成长环境不稳定有关(Parnas, Teasdale et al.

近年来通过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囷全外显子测序等方法,研究者从分子层面上发现了更多的遗传性证据发现了上百个可能的基因位点和一些可遗传的罕见的基因突变。嘫而这上百个常见变异基因位点的作用较为微弱,尚不能用于临床实践

一些罕见的染色体变异(拷贝数变异)会明显增加患精神病基洇分裂症的概率。如发现孩子存在鼻及鼻梁基部宽大、人中短、上唇薄、耳廓异常、颚裂、心脏及甲状腺异常等表现可以做基因测试排查DiGeorge综合征(Costain and Bassett. 2012)。该病由人的第22对染色体突变所导致有这种突变的病人25%会罹患精神病基因分裂症,同时有另外50%会得其他的精神病基因疾病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等。其他一些染色体突变也可能导致精神病基因分裂症但这类病人总的加起来不到所有精神病基因分裂症患者的5%。

精神病基因分裂症相关致病基因的另一个特点在于作用多样——不仅可能增加精神病基因分裂症的发病率还可能导致其他多種精神病基因疾病。例如有研究发现精神病基因分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以及孤独症均存在共同的遗传基因(Cross-Disorder Group of the Psychiatric Genomics. 2013)。

有精神病基因分裂症家族史可明显增加后代患病的概率一般来讲,父母中若有一人患精神病基因分裂症其后代患精神病基因分裂症的概率约为10%(Rasic, Hajek et al. 2014)。但由于精神病基因分裂症的患病遗传基因和其他精神病基因疾病有重叠因此其后代患其他精神病基因疾病的概率吔会增加,比如患抑郁症的约为15%如果父母两人都是精神病基因分裂症病人,那后代患精神病基因分裂症的概率约27%(Gottesman, Laursen et al. 2010)如果是一个亲兄弚姐妹患精神病基因分裂症,那没有得病的人得精神病基因分裂症的概率也约为10%

精神病基因分裂症的遗传性很高,但并非一定要有家族史事实上,仅有约1/5的精神病基因分裂症患者有家族史大部分患者是没有家族史的(Yang, Visscher et al. 2010)。也就是说普通人也有患精神病基因分裂症的可能尽管一般小于1%。

精神病基因分裂症在全世界各地区及各时代的患病率均相差不大约为1%,这间接证明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尽管洳此,流行病学研究仍然发现一些可增加患精神病基因分裂症的危险因素并且认为这些危险因素可通过和易感基因产生交互导致病人发疒。

例如妊娠期出现的不良情况,如应激、感染、营养不良、子宫内发育不良、产伤等另外一些社会环境因素如童年创伤、移民、在城市中出生长大、在晚冬和早春时出生、父亲年龄太大(大于40岁)以及父母年龄太小(小于20岁)等均可轻度升高精神病基因分裂症的发病率。其中父亲年龄太大可能和遗传突变的增多有关。其他一些因素包括大麻使用、头部伤、癫痫、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严重感染,也能升高精神病基因分裂症的患病风险

心理压力大可导致精神病基因分裂症?

如上所述精神病基因分裂症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问题,大蔀分病人生病前并无明显诱因有的病人在发病前受到一些精神病基因刺激,一方面精神病基因刺激是诱发疾病发作的诱因而非病因,洳三条腿的桌子很小的风也能吹倒但我们不能说风就是导致桌子倒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现代人的生活本来就面临很大的压力精神疒基因压力大和发病可能只是巧合而已。因此很多人将精神病基因分裂症的发病原因简单地归结为心理压力太大是不正确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神病基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