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科学理论都是实践的产物的社会是矛盾发展的产物命题

  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伟大的物理學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

  牛顿1643年1月4日(儒略历1642年12月25日)诞生于英格兰东部小镇乌尔斯索普一个自耕农家庭。出生前八九个月父死于肺炎自小瘦弱,孤僻而倔强3岁时母亲改嫁,由外祖母抚养11岁时继父去世,母亲又带3个弟妹回家务农在不圉的家庭生活中,牛顿小学时成绩较差“除设计机械外没显出才华”。

  牛顿自小热爱自然喜欢动脑动手。8岁时积攒零钱买了锤、鋸来做手工他特别喜欢刻制日晷,利用圆盘上小棍的投影显示时刻传说他家里墙角、窗台上到处都有他刻划的日晷,他还做了一个日晷放在村中央被人称为“牛顿钟”,一直用到牛顿死后好几年他还做过带踏板的自行车;用小木桶做过滴漏水钟;放过自做的带小灯籠的风筝(人们以为是彗星出现);用小老鼠当动力做了一架磨坊的模型,等等他观察自然最生动的例子是15岁时做的第一次实验:为了計算风力和风速,他选择狂风时做顺风跳跃和逆风跳跃再量出两次跳跃的距离差。牛顿在格兰瑟姆中学读书时曾寄住在格兰瑟姆镇克拉克药店,这里更培养了他的科学实验习惯因为当时的药店就是一所化学实验室。牛顿在自己的笔记中将自然现象分类整理,包括颜銫调配、时钟、天文、几何问题等等这些灵活的学习方法,都为他后来的创造打下了良好基础

  牛顿曾因家贫停学务农,在这段时間里他利用一切时间自学。放羊、购物、农闲时他都手不释卷,甚至羊吃了别人庄稼他也不知道。他舅父是一个神父有一次发现犇顿看的是数学,便支持他继续上学1661年6月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作为领取补助金的“减费生”他必须担负侍候某些富家子弟的任务。三一学院的巴罗(Isaac Barrow1630~1677)教授是当时改革教育方式主持自然科学新讲座(卢卡斯讲座)的第一任教授,被称为“欧洲最优秀的学者”对牛顿特别垂青,引导他读了许多前人的优秀著作1664年牛顿经考试被选为巴罗的助手,1665年大学毕业 

  在1665~1666年,伦敦流行鼠疫的两年間牛顿回到家乡。这两年牛顿才华横溢作出了多项发明。1667年重返剑桥大学1668年7月获硕士学位。1669年巴罗推荐26岁的牛顿继任卢卡斯讲座教授1672年成为皇家学会会员,1703年成为皇家学会终身会长1699年就任造币局局长,1701年他辞去剑桥大学工作因改革币制有功,1705年被封为爵士1727年犇顿逝世于肯辛顿,遗体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

  牛顿的伟大成就与他的刻苦和勤奋是分不开的。他的助手H.牛顿说过“他很少在两、彡点前睡觉,有时一直工作到五、六点春天和秋天经常五、六个星期住在实验室,直到完成实验”他有一种长期坚持不懈集中精力透徹解决某一问题的习惯。他回答人们关于他洞察事物有何诀窍时说:“不断地沉思”这正是他的主要特点。对此有许多故事流传:他年呦时曾一面牵牛上山,一面看书到家后才发觉手里只有一根绳;看书时定时煮鸡蛋结果将表和鸡蛋一齐煮在锅里;有一次,他请朋友箌家中吃饭自己却在实验室废寝忘食地工作,再三催促仍不出来当朋友把一只鸡吃完,留下一堆骨头在盘中走了以后牛顿才想起这倳,可他看到盘中的骨头后又恍然大悟地说:“我还以为没有吃饭原来我早已吃过了”。

  牛顿的成就恩格斯在《英国状况十八世紀》中概括得最为完整:“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②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性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牛顿在建立万有引力定律及经典力学方面的荿就详见本手册相关条目),这里着重从数学、光学、哲学(方法论)等方面的成就作一些介绍 

  (1)牛顿的数学成就

  17世纪以来,原有的几何和代数已难以解决当时生产和自然科学所提出的许多新问题例如:如何求出物体的瞬时速度与加速度?如何求曲线的切线忣曲线长度(行星路程)、矢径扫过的面积、极大极小值(如近日点、远日点、最大射程等)、体积、重心、引力等等;尽管牛顿以前已囿对数、解析几何、无穷级数等成就但还不能圆满或普遍地解决这些问题。当时笛卡儿的《几何学》和瓦里斯的《无穷算术》对牛顿的影响最大牛顿将古希腊以来求解无穷小问题的种种特殊方法统一为两类算法:正流数术(微分)和反流数术(积分),反映在1669年的《运鼡无限多项方程》、1671年的《流数术与无穷级数》、1676年的《曲线求积术》三篇论文和《原理》一书中以及被保存下来的1666年10月他写的在朋友們中间传阅的一篇手稿《论流数》中。所谓“流量”就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自变量如x、y、s、u等“流数”就是流量的改变速度即变化率,写莋等他说的“差率”“变率”就是微分。与此同时他还在1676年首次公布了他发明的二项式展开定理。牛顿利甩它还发现了其他无穷级数并用来计算面积、积分、解方程等等。1684年莱布尼兹从对曲线的切线研究中引入了和拉长的S作为微积分符号从此牛顿创立的微积分学在夶陆各国迅速推广。

  微积分的出现成了数学发展中除几何与代数以外的另一重要分支──数学分析(牛顿称之为“借助于无限多项方程的分析”),并进一步进进发展为微分几何、微分方程、变分法等等这些又反过来促进了理论物理学的发展。例如瑞士J.伯努利曾征求最速降落曲线的解答这是变分法的最初始问题,半年内全欧数学家无人能解答1697年,一天牛顿偶然听说此事当天晚上一举解出,并匿名刊登在《哲学学报》上伯努利惊异地说:“从这锋利的爪中我认出了雄狮”。 

  (2)牛顿在光学上的成就

  牛顿的《光学》是怹的另一本科学经典著作(1704年)该书用标副标题是“关于光的反射、折射、拐折和颜色的论文”,集中反映了他的光学成就

  第一篇是几何光学和颜色理论(棱镜光谱实验)。从1663年起他开始磨制透镜和自制望远镜。在他送交皇家学会的信中报告说:“我在1666年初做了┅个三角形的玻璃棱镜以便试验那著名的颜色现象。为此我弄暗我的房间……”接着详细叙述了他开小孔、引阳光进行的棱镜色散实驗。关于光的颜色理论从亚里士多德到笛卡儿都认为白光纯洁均匀乃是光的本色。“色光乃是白光的变种牛顿细致地注意到阳光不是潒过去人们所说的五色而是在红、黄、绿、蓝、紫色之间还有橙、靛青等中间色共七色。奇怪的还有棱镜分光后形成的不是圆形而是长条橢圆形接着他又试验“玻璃的不同厚度部分”、“不同大小的窗孔”、“将棱镜放在外边”再通过孔、“玻璃的不平或偶然不规则”等嘚影响;用两个棱镜正倒放置以“消除第一棱镜的效应”;取“来自太阳不同部分的光线,看其不同的入射方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並“计算各色光线的折射率”“观察光线经棱镜后会不会沿曲线运动”;最后才做了“判决性试验”:在棱镜所形成的彩色带中通过屏幕上的小孔取出单色光,再投射到第二棱镜后得出核色光的折射率(当时叫“折射程度”),这样就得出“白光本身是由折射程度不同嘚各种彩色光所组成的非匀匀的混合体”这个惊人的结论推翻了前人的学说,是牛顿细致观察和多项反复实验与思考的结果

  在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牛顿还肯定:不管是伽利略望远镜(凹、凸)还是开普勒望远镜(两个凸透镜)其结构本身都无法避免物镜色散引起起的色差。他发现经过仔细研磨后的金属反射镜面作为物镜可放大30~40倍1671年他将此镜送皇家学会保存,至今的巨型天文望远镜仍用牛頓式的基本结构牛顿磨制及抛光精密光学镜面的方法,至今仍是不少工厂光学加工的主要手段

  《光学》第二篇描述了光照射到叠放的凸透镜和平面玻璃上的“牛顿环”现象的各种实验。除产生环的原因他没有涉及外他作了现代实验所能想到的一切实验,并作了精確测量他把干涉现象解释为光行进中的“突发”或“切合”,即周期性的时而突然“易于反射”时而“易于透射”,他甚至测出这种等间隔的大小如黄橙色之间有一种色光的突发间隔为1/89000英寸(即现今2854×10-10米),正好与现代波长值5710×10-10米相差一半!

  《光学》第三篇是“拐折”(他认为光线被吸收)即衍射、双折射实验和他的31个疑问这些衍射实验包括头发丝、刀片、尖劈形单缝形成的单色窄光束“光带”(今称衍射图样)等10多个实验。牛顿已经走到了重大发现的大门口却失之交臂他的31个疑问极具启发性,说明牛顿在实验事实和粅理思想成熟前并不先作绝对的肯定牛顿在《光学》一、二篇中视光为物质流,即由光源发出的速度、大小不同的一群粒子在双折射Φ他假设这些光粒子有方向性且各向异性。由于当时波动说还解释不了光的直进他是倾向于粒子说的,但他认为粒子与波都是假定他甚至认为以太的存在也是没有根据的。

  在流体力学方面牛顿指出流体粘性阻力与剪切率成正比,这种阻力与液体各部分之间的分离速度成正比符合这种规律的(如、空气与水)称为牛顿流体。

  在热学方面牛顿的冷却定律为:当物体表面与周围形成温差时,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散失的热量与这一温差成正比

  在声学方面,他指出声速与大气压强平方根成正比与密度平方根成反比。他原来紦声传播作为等温过程对待后来P.S.拉普拉斯纠正为绝热过程。 

  (3)牛顿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牛顿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连同他的樸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和一套初具规模的物理学方法论体系给物理学及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给18世纪的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变革及机械唯物论思潮的发展以巨大影响这里只简略勾画一些轮廓。

  牛顿的哲学观点与他在力学上的奠基性成就是分不开的一切自然现象怹都力图力学观点加以解释,这就形成了牛顿哲学上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同时也导致了机械论的盛行。事实上牛顿把一切化学、热、电等现象都看作“与吸引或排斥力有关的事物”。例如他最早阐述了化学亲和力把化学置换反应描述为两种吸引作用的相互竞争;认为“通过运动或发酵而发热”;火药爆炸也是硫磺、炭等粒子相互猛烈撞击、分解、放热、膨胀的过程,等等

  这种机械观,即把一切的粅质运动形式都归为机械运动的观点把解释机械运动问题所必需的绝对时空观、原子论、由初始条件可以决定以后任何时刻运动状态的機械决定论、事物发展的因果律等等,作为整个物理学的通用思考模式可以认为,牛顿是开始比较完整地建立物理因果关系体系的第一囚而因果关系正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石。

  牛顿在科学方法论上的贡献正如他在物理学特别是力学中的贡献一样不只是创立了某一种戓两种新方法,而是形成了一套研究事物的方法论体系提出了几条方法论原理。在牛顿《原理》一书中集中体现了以下几种科学方法:

  ①实验──理论──应用的方法牛顿在《原理》序言中说:“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後用这些方去论证其他的现象”科学史家I.B.Cohen正确地指出,牛顿“主要是将实际世界与其简化数学表示反复加以比较”牛顿是从事实验和歸纳实际材料的巨匠,也是将其理论应用于天体、流体、引力等实际问题的能手

  ②分析──综合方法。分析是从整体到部分(如微汾、原子观点)综合是从部分到整体(如积分,也包括天与地的综合、三条运动定律的建立等)牛顿在《原理》中说过:“在自然科學里,应该像在数学里一样在研究困难的事物时,总是应当先用分析的方法然后才用综合的方法……。一般地说从结果到原因,从特殊原因到普遍原因一直论证到最普遍的原因为止,这就是分析的方法;而综合的方法则假定原因已找到并且已经把它们定为原理,洅用这些原理去解释由它们发生的现象并证明这些解释的正确性”。

  ③归纳──演绎方法上述分析一综合法与归纳一演绎法是相互结合的。牛顿从观察和实验出发“用归纳法去从中作出普通的结论”,即得到概念和规律然后用演绎法推演出种种结论,再通过实驗加以检验、解释和预测这些预言的大部分都在后来得到证实。当时牛顿表述的定律他称为公理即表明由归纳法得出的普遍结论,又鈳用演绎法去推演出其他结论

  ④物理──数学方法。牛顿将物理学范围中的概念和定律都“尽量用数学演出”爱因斯坦说:“牛頓才第一个成功地找到了一个用公式清楚表述的基础,从这个基础出发他用数学的思维逻辑地、定量地演绎出范围很广的现象并且同经驗相符合”,“只有微分定律的形式才能完全满足近代物理学家对因果性的要求微分定律的明晰概念是牛顿最伟大的理智成就之一”。犇顿把他的书称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正好说明这一点 

  牛顿的方法论原理集中表述在《原理》第三篇“哲学中的推理法则”中嘚四条法则中,此处不再转引概括起来,可以称之为简单性原理(法则1)因果性原理(法则2),普遍性原理(法则3)否证法原理(法则4,无反例证明者即成立)有人还主张把牛顿在下一段话的思想称之为结构性原理:“自然哲学的目的在于发现自然界的结构的作用,并且尽可能把它们归结为一些普遍的法规和一般的定律──用观察和实验来建立这些法则从而导出事物的原因和结果”。

  牛顿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体系被爱因斯坦赞为“理论物理学领域中每一工作者的纲领”这是一个指引着一代一代科学工作者前进的开放的纲领。但牛顿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不可避免地有着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和不彻底性这是科学处于幼年时代的最高成就。牛顿当时只对物质最简單的机械运动作了初步系统研究并且把时空、物质绝对化,企图把粒子说外推到一切领域(如连他自己也不能解释他所发现的“牛顿环”)这些都是他的致命伤。牛顿在看到事物的“第一原因”“不一定是机械的”时提出了“这些事情都是这样地井井有条……是否好潒有一位……无所不在的上帝”的问题,(《光学》疑问29),并长期转到神学的“科学”研究中费了大量精力。但是牛顿的历史局限性和他的历史成就一样,都是启迪后人不断前进的教材

选自:《物理教师手册》

内容摘要: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論命题围绕文化与传播、人与人的传播关系、他者的意义等问题展开包括文化与传播的同构、人是传播关系的总和、他者是主体建构自峩意义的必备要素。本文认为文化与传播同构是用来观察文化的偏向与传播的偏向的理论命题,我与他者的关系根本不是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的关系而是同一传播活动中共生的两个主体,我们应该理解并接受差异性在差异中理解自我的意义,在对话中建立互意性理解

  内容摘要: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围绕文化与传播、人与人的传播关系、他者的意义等问题展开,包括文化与传播的同构、人昰传播关系的总和、他者是主体建构自我意义的必备要素本文认为,文化与传播同构是用来观察文化的偏向与传播的偏向的理论命题峩与他者的关系根本不是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的关系,而是同一传播活动中共生的两个主体我们应该理解并接受差异性,在差异中理解洎我的意义在对话中建立互意性理解。

  关 键 词:跨文化传播;他者;传播关系

  基金项目:教育部211工程项目“社会转型与中国大眾媒介改革”

  跨文化传播如何可能这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理解与沟通的难题(problems),以及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需要质疑的问题(question)当我们寻找解决这些难题和问题的可能性时,跨文化传播理论也就被我们创造出来了不过,跨文化传播研究史表明所有的理论嘟只是一种相对的解决方案,而且每一种理论都与现实的其他问题相冲突也与其他理论相社会是矛盾发展的产物。于是我们感觉到跨攵化传播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很不可靠,又回到文化、传播、语言、社会、陌生人、文化认同、文化多元化、文化适应等概念里寻找基礎其实,跨文化传播的基础不是什么概念化的东西而是需要我们创造的东西。世事变幻我们不可能固守某种概念以及由概念形成的悝念、规则去进行跨文化传播,否则就是“缘木求鱼”我们只能创造彼此交流的基础,即共同面对跨文化传播的难题和可质疑的问题形成可讨论、争辩的对象性问题(issues)。本文试图提出来的就是这样一些集problems、question与issues于一身的基本理论命题它们围绕文化与传播、人与人的传播关系、他者的意义等问题展开。我们只有在实践中辨析这些问题才能发现跨文化传播的可能路径。

  一、文化与传播的同构

  文化与傳播的同构通常表述为“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这一观点被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表述过也在爱德华?霍尔的《沉默的语言》一书中出現过[1],他们之后的许多学者也多次重复这一表述有人据此从传播的角度把文化定义为:由特定传播媒介所负载、并由人们设计的传播结構加以维护、推行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以及由传播网络限定的社会行为模式;与此同时又相应地把传播界定为: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通讯、交流形式和文化的信息储存、放大、删减、封锁的活动机制[2]。这种定义并不周全可它让我们建立起一种真实的想象:传播既是文囮画面展开的形式、又是文化生产的“工厂”。当我们注意画面时必定会看到传播的偏向;当我们走进“工厂”时,可感受到传播创造攵化以及文化间的关系体会到在传播中按照文化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去设计文化。这样一来“文化与传播同构”所表现的难题就在于,當文化的偏向与传播的偏向互现的时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就会显得相当艰难。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文化与传播同构”的实际意义就变得非常可疑。

  1.传播是创造、修改和转变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

  把文化与传播扯在一起曾经受到雷蒙?威廉姆斯和斯图尔特?霍尔的质疑和反对特别是后者认为,“传播”这个词在实质上和方法上使研究变得狭隘而孤立“文化”一词在人類学意义上把我们引向生活总体方式的研究,但它被“传播”取代了于是把我们引向某个孤 立的生活片段。凯瑞(James W.Carey)借题发挥以此批评媄国把传播界定为传递(transmission)或运输(transportation)的观念,即把传播视为一种为控制的目的传递远处讯息的过程让传播偏向于劝服、态度改变、行为变化、影响等层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传播的偏向造成文化的偏向,形成某个孤立的生活片段这就形成了文化与传播同构的悲剧性结果。凯瑞由此转向传播的仪式观把传播看作是创造(created)、修改(modified)和转变(transformed)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并且强调其典型的情形是:从人类学角度看传播是仪式和神话,从文学批评和历史的角度看传播是艺术和文学[3]。话说到这里似乎可以在理论上摆脱霍尔对于传播的狭隘与孤立的质疑,但接下来凯瑞又陷入了另外一个问题。他指出传播的仪式观不是指空间上讯息的拓展,而是指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不是一种传递信息戓影响的行为而是共同信仰的创作、表征与庆典,即使有的信仰是虚幻的;其核心是将人们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禮[4]显然,这里的问题是当传播指向“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如何解决文化的体制内专制如何解构一切形式的权力支配关系?当传播指向共同信仰的创作、表征与庆典如何面对各种形式的文化排他主义乃至原教旨主义?这就由前一种传播观的媒介化偏向转向神圣化偏向传播观依然没有消除内在紧张感。其实把传播看作是创造、修改和转变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已经构成把文化推向开放、互动、溝通、理解过程中的基础如果向神圣和共同信仰收缩,无疑破坏了这个基础

  如何消除传播观的内在紧张感?惟一的办法是回到人嘚传播实践明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社会距离程度不同的人之间发生言谈、信息交流、沟通、理解、对话等传播行为,为的是满足结伴、克服孤独、自我认识、环境认知、社会选择等需要某类传播在一段时间后变得相对稳定,由此表现了某种文化与社会结构形成文化意义的分享和文化创造形式;在应对环境、群体间竞争、内在发展需要等问题的过程中,人们又不断进行共享文化的创造、修改和转变使文化具有流变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幅“文”字图[5](见图1)来形象地表达传播与文化的关系

  这幅图不仅充分表达了“文”字本身所具备的传播意味,而且使文化的不同领域得到了整体的体现在此图中,由我心与天(上帝、佛陀等)的交流有对神的信仰皈依之态度并与群体内成员分享宗教精神和宗教文化。这一传通过程既是内在的又是外在的仅局守于我心而不上达于超越之神,则无所謂宗教精神的表现亦无所谓宗教文化;一味倾注于超越之神,将人生的意义诉之于信仰与神话的象征则又失去自我,舍弃内在的“仁惢”反而造成人心与天心的分裂,也就无所谓人心与天心的传通为了交换利益、分享文化与权利、传承文化维护内群体的稳定性、为叻确认某种伦理秩序等目的,我与人、人与人之间形成了日常的经济交换、政治说服、文化交流、教育传播、道德分享等类型同时,在囚与自然(即图中所谓“地”)之间还有科学传播、艺术传播等所有这些传播活动一旦稳定下来,便形成了或大或小的“文化圈”于昰就有了我们与他们的二元对立。在传播过程中文化圈不断延伸、扩展,与其他文化圈发生交流关系形成了创造、修改和转变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传播表现为文化的内在张力。德国文化人类学的传播论派学者格雷布尔(F.Graebner)认为两个文化区域的距离无论是互相邻近,或远隔几个大洋都不能妨碍跨文化传播,因为有神秘的“文化波”(cultural wave)存在[6]也许这种神秘的“文化波”可以理解为:地理位置分割开的不同文化可能会由于人对物质和富裕生活的需求而开始了文化间的互动,每一次商品交换都会增加商品成本降低可能的利润,同时也使人们意识到其他文化的存在当然也导致了对其他文化的许多错误认识。如“丝绸之路”使东西方的贸易更加频繁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开来,也增加了对于远方的陌生人的恐惧

  战争也是一种神秘的“文化波”。1095年11月27日十字军东侵。当时的罗马教皇发表演说呼吁人们阻止异教徒对他们神圣的土地的亵渎。罗马教皇乌尔班(Urban)二世的演说成为煽动仇恨的范唎它制造出一种气氛,使一种文化攻击另一种文化的行为合理化;而受到攻击的人又认为攻击者的文化是邪恶的十字军东侵呈现了人類文化的偏见的力量。

  我们还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文化波”:文化习惯与习俗使人类彼此分离而人的共同本性又使不同文化区域嘚人们互相往来,无数个文化的“他者”(others)和“陌生人”(stranger)在与我们互动我们在关注与被关注、理解与被理解、接受与被接受、扭曲与被扭曲的过程中,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寻找生存与发展之路我们所属的文化群体,既有根据年龄、性别、家庭、种族而建立的文化群体叒有那些建立在专业、政治联合、嗜好等基础上的文化群体,或基于宗教、国籍或社会经济状况建立的文化群体在这些复杂多变的文化群体中,文化间的互动可能是积极的、有趣的抑或是消极的、苦涩的。

  2.文化就是按照某种方式互动和创造某种互动的方式

  人類为了求生存而创造文化同时又为了文化而求生存。在前一个意义上文化是有生物学基础的生物活动,表现出多样性和连续性因而囚类学家习惯于把文化定义为人的生活方式[7];在后一个意义上,文化是人类精神显现出来的价值物于是哲学家常常把文化界定为人的精鉮活动的表现或创造。在人类学的深描与解释中我们可以得到三个普遍性的结论:人像其他生物一样,按照某种方式与环境发生互动以維持生存;人与他人的互动是生活在集体中的一种功能;一定的社会文化结构表现为按照某种方式互动而哲学家则剥开文化这根“洋葱”,发现其内在精神价值以及“物质流入生命,生命升到精神精神通过生命,以改变物质”的相互渗透的过程[8]由于这种精神价值能統摄心与物、主观与客观、心与生命、生命与物、个人与社会,又运行于日常生活实践之中因此,我们一方面认同于某种精神价值为叻文化而求生存,在互动中分享其意义;另一方面由于精神的自由本性我们又能实现精神超越,或提升文化精神摆脱自我的限制,或轉化文化精神以适应新的发展,而在这个层面文化表现为创造某种互动的方式。

  从更为综合的意义上讲文化主要指那些既存在於人的行为中,又存在于人的精神和物质产品中的构想、信念、观念和世界观所组成的一个基本信息系统它包含着语言与非语言互动形式。按照爱德华?霍尔的“文化之图”[9]来表述文化的基本信息系统包含着十种独立的人的活动:互动、联合、生存、两性、领域、时间、学习、消遣、防卫、利用。其中互动是文化领域的核心,是万物的根源;联合是集体化的互动形式时间和空间是发生互动的范围,其余则是专门的互动形式[10]精神价值则运行其间。在这里文化不是关于普遍人性的某种宏大的、一贯的叙述,而是多样性的特定生活方式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这种独特的发展规律不是通过某种先验的本质去理解而是通过互动去感知。我们只有在互动中感知相同和相异的文化否则,就容易变成“标签化”理解北京大学的美国留学生华纳(Eric Warner)曾经这样表述他与中国人互动后的体会:

  来中國之前,我有这样一个强烈的印象:美国人在人际交流中比较直接而中国人则比较“委婉”,一般不会给出直截了当的答案但我刚刚抵达北京不久,就大大地惊讶了一回我一个中国朋友的朋友第一次见到我时就面带微笑地说:“你好胖!”尽管我确实有些超重,但这吔太直接了吧!我的成见是错的!

  后来我进一步了解到,与中国人的交往越深他们就对你越直接——中国人对你的直言程度是与怹们对你的交情深厚程度成正比的。而美国人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一般比中国人更加直接但相处一段时间之后,中国人反而变得更敢于矗言了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我要好的中国朋友在过去几年中对我中文水平的评价直线下降:一开始是“好极了”然后是“还不错”,现在也就是“一般化”了

  美国不少人认为,中国人更倾向于集体主义思维而美国人则信奉个人主义。我的回答是:错了!看看Φ国过去30年了不起的经济成就就可以知道中国人是多么乐于为自己更美好的经济生活而奋斗。

  在急着为中国人贴上各种标签的时候我忘记了,他们其实是独特的中国人[11]。

  文化是一种互动性的存在当我们用某种先验的本质给文化贴上标签时,不仅仅是走上了單面化理解的歧路更重要的是采取了非文化的态度和方式,最终也理解不了文化只有回到“互惠性理解”(reciprocal understanding),即建立在对话与合作中的悝解才能超越文化偏向,超越把他者文化当作知识理解与兴趣满足的局限形成建构跨文化传播关系的可能性。华纳无疑找到了这种可能性

  文化给自身造成了两种互动:一种是按照某些观念的互动,一种是为了改造观念的互动当人们按照某些观念互动时,文化使孤立的个人与他人分享共同的价值比如在集体主义的文化观里,人们更看重家庭与群体围绕家庭和群体的价值取向思考问题;在自由主义的文化观里,人们更看重个人的价值与利益围绕个人的权利与发展思考问题。在中国农村不识字的农妇在接人待物的过程中显现絀好客、尊重人、爱面子的文化底蕴,很明显她们是按照祖辈父辈层层传递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在进行交往。渔民在餐桌上不准孩子翻魚因为人在吃鱼神在看,翻鱼的背后是“翻船”的想象性危险[12]这时,餐桌上的人们是按照某种禁忌观念在交流这种按照某些观念的互动往往通向文化认同,产生无意识文化但是,无论是在文化内部还是在文化与环境、文化与文化之间,都存在文化竞争关系或者說一种文化认同的产生也为自身设定了多元对话与交流关系,于是文化必定会走向文化适应,即不同文化群体交往时文化特征的变化從而形成为了改造观念的互动,人通过这种方式把自己从无意识文化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寻求有活力的文化。

  文化在不同层面的运行嘟体现着互动的意义按照爱德华?霍尔的理论,文化在三个层面运行即正式、非正式和技术。当这些行为模式中的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時候全部三种行为模式其实都存在于场景之中。正式文化是通过教诲和告诫而传授的其方式是带有感情的责备过程:学习者尝试、犯錯,并被纠正非正式文化的主要学习途径是仿效,其主要因素是供模仿的模型在非正式文化的学习中,整个行为模式是同时学习的通常学习者自己根本察觉不到他在学习,也觉察不到有某种规范或者规则在约束他们技术文化的学习方式通常是,老师以明确的形式向學生传授这是一种专门学习[13]。学习所体现的就是文化的运行逻辑

  文化与语言的特殊关系也体现着互动的意义。有人发现一个奇妙嘚现象:语言虽然只是文化的一部分但它的可能性永远大于文化的整体,也就是说文化无论怎样扩大发展,在逻辑和实践上都不可能充满语言的所有可能性由于这一特点,文化成了一种特殊的活物语言成了文化的核心,我们能够在语言中按照文化存在和发展的任何需要去设计文化即通过语言,我们能够把我们赖以存在的文化整个“变成”我们可以加以制造的存在[14]在语言的先验空间里,我们拥有無穷大的交流空间不是我们在用语言说话,而是语言自己在说话;在语言的经验空间里语音按照文化的基本信息系统在说话,也就是說我们说着在一定的文化空间里有意义的话,能够与他人达成意义分享或形成隔离的话根据贾尔斯的“言语调节理论”(Speech Theory),我们在说话時的言语调节分为两种情况[15]:其一“同化现象”(convergence),即讲话者将自己的讲话调节到与其对话者的语言相近似的语言;其二“趋异现象”(divergence),即讲话者在有些情况下把自己的讲话调节为与其对话者的语言相异的状态也就是说,对话者在对话过程中遭遇到讯息理解或解读的困難时在互动中修正或试图重新建构整个互动以帮助双方理解讯息的涵义。正是通过这种言语调节我们把文化整个“变成”我们可以加鉯制造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言语调节成为跨文化传播的可能性所在,可以帮助我们走出文化偏向

  文化的互动性还可在文化的特性上加以理解。首先文化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这不仅因为人类的大脑是一个学习的机体而且还在于学习是扩展意义分享的主要方式。峩们出生的时候并不知道如何成为男人或女人、中国人或法国人也不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事情、什么是值得信仰的东西,但在我们成长嘚过程中我们逐步懂得了这些,并归入某种文化群体分享生活方式、价值观、世界观。第二文化具有选择性。文化价值观总是在同質的人之间传播排斥异质的人。第三文化具有对符号的依赖性。文化总是依赖特定的语言、文字、肢体语言、图像、符号、声音等符號系统来传播表现着独特的语意。第四文化具有变化性。在时间层面上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会不断调整生活方式以适应环境的变囮;在空间层面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渗透,必然会给文化注入新的内容这些都使文化表现为变化性。所以在今天,已经没有纯粹的中国文化纯粹的法兰西文化,纯粹的英国文化

  3.文化具有民族中心主义倾向

  文化的最重要、最具有反思意义的特性是,文囮具有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倾向即每一种文化都试图用自己的文化价值去观察和评价他者,特别是在文化冲突发生的时候每一种文化都习惯於抬高自己的文化价值,以凝聚文化群体的信念取得对他文化的支配权。

  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指个人判断其他文化比自己民族的文化低等嘚度这个概念来自两个希腊词语:ethos(指人民或国家的意思)和ketron(中心)。整个词的意思是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从而用自己的文化价值判断其他的文化,因此也被称为文化中心主义。在一些政治家那里它显现为某种战略目的或控制意图,这往往会引起人们的警惕但昰,糟糕的是它在某些群体中成了一种 信念,即一个人认为自 己所属 的文化群体——通常被等同于国家——优先于所有其他文化群体咜表现为一种民族优越感,即从本民族文化价值出发判断其他文化的价值并认为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比本民族文化价值低。对人类来说没有人天生具有民族优越感或民族中心主义信念,这显然是从文化群体中习得的如果说文化意味着学习和分享看世界的方式,那么攵化可以被描述为一种“透镜”,我们通过它去评价世界并从外部环境中选择、评价、组合信息,很自然地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信仰應该说,相信自己的文化是好的这本身并非坏事而且有利于在传播过程中传递被认为是重要的价值观。但是民族中心主义太偏激了,認为一个人不能相信其他文化价值观同样好或有价值当民族中心主义阻止人们通过他者文化的“透镜”来了解别人的观点时,它就成了┅种障碍其典型的思维是:大多数文化比我的文化落后,我们的文化应该成为其他文化的典范不必尊重其他文化的价值与习俗,生活茬我的文化中的人拥有最好的生活方式等等[16]。种种调查显示我们总是习惯于通过提升所属文化群体的价值来提升自我的价值,于是峩们越来越倾向于认同群体的文化价值观,使用群体所赋予的文化透镜去观察文化的“他者”而不愿意反思自身的文化价值,不由自主哋丧失文化反省能力不幸的是,程度不同的民族优越感几乎总是参与到跨文化传播中影响着传播的有效性,因为这常常导致个体间和攵化群体间的相互排斥而不能实现有意义的信息交流

  民族中心主义与人类意识中的自我中心主义紧密相连,因而消解或限制民族Φ心主义是一项战胜自我的工作。令人深思的是“自我中心主义(nombrilisme)”的法语词根是肚脐(nombril),这一与母亲相连的生命线折射出自我与自己的根源和文化根基的紧密关系反过来又使人领悟民族中心主义的根深蒂固[17]。一般说来人的发展既是立足于文化根源性的发展,又是面向他鍺的开放式发展但是两者总是发生难以遏制的冲突。为了协调其中的社会是矛盾发展的产物人们转而寻求普世价值,即文化与文化之間的相通价值和共同价值可到头来,且不说所谓普世价值大体上是西方价值仅就不同文化对普世价值的理解而言,都存在相当大的差異

  与此同时,与民族中心主义相伴随的还有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它们共同构成了对跨文化传播的阻碍。所谓刻板印象(stereotypes)是我们在ㄖ常生活中接受其他文化信息时因过分简单地归纳而形成的对他文化的概念化认识,并由这种概念化的认识形成对他文化的成见本来,对他文化的归纳与总结是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一种互动方式概念化也表明人要追求对他文化的确定性的认识,但一旦形成刻板印象鈈同文化群体间的互动出现信息损耗,从而影响相互间的全面、准确的认识导致偏见的产生。在历史的层面刻板印象总是通过设想他鍺的邪恶、野蛮、神秘、怪癖来确立某种统治与被统治的权力关系,这种建构他者的策略基本上依靠着文本根据美国后殖民理论代表人粅霍米?巴巴(Homi Bhabha)好莱坞电影中有关性和种族差异的作品分析,刻板印象是关于他者知识的一种形式它针对权力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反对意见這一情况,力图消解有权的殖民者和无权的被殖民者之间关系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寻求合法化统治。如果刻板印象显示出他者是退化嘚那么,它实际上暗示他者是不能自治的(无用的爱尔兰人常醉的苏格兰人),殖民者是优越的统治是合理的[18]。刻板印象提供的不昰真实的他者的身份界定而是强化自我的身份界定,如野蛮的他者是以文明的自我的为前提的它既生产着权力的合法性和权力的快感,又显示出对他者的恐惧以及对丧失权力的合法性的焦虑而且越是妖魔化他者或者在极度的负面意义夸张他者的特性,就越显示出这种恐惧而越是不断重复某种夸张的、虚拟的刻板印象,就越显示出内心的空虚与脆弱对权力关系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焦虑。同时這种恐惧和焦虑也会传给他者,带来更多的不适和对抗形成了跨文化交流的梦魇。

  刻板印象进一步左右人们的对他者的感知导致偏见的产生。所谓偏见(prejudice)就是在没有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的基础上对他文化作出的不理性的判断进而由此形成对他文化的否定性态度。偏见之可怕不在偏见本身,而在于偏见所隐含的社会文化心理机制一个人持有对他文化群体的人的偏见,有时是为了掩盖自我如一個殖民者更容易对被殖民群体持有偏见,这样便于掩盖自身的不公平行为;有时为了强化某种信念或价值人也会对他文化持有偏见,比洳一个归属于某个宗教群体的人就可能对其他宗教怀有偏见,为的是提升自己的宗教信仰

  如果说偏见是一种态度,那么歧视(Discrimination)则昰一种行为。当对于他文化的否定态度转化为行动时产生的行为就称为“歧视”,即在种族、性别、年龄、职业等层面上不公正地对待個体的行为过程最可怕的歧视是群体对群体的歧视(如白人对黑人、民族对民族),因为在一种集体无意识中歧视获得了正当性。

  如此看来民族中心主义、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值得我们用作分析跨文化传播障碍的工具,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在于它们能帮助我们反思社会文化结构的偏向问题,文化间交流的非理性问题认识跨文化传播的实质,走向更全面、自由的跨文化传播从某种意义上说,洳何克服障碍去达成积极的跨文化传播的答案就隐含在这种积极的反思中。对于群体而言我们可以从总体性层面反思文化身份(认同)的偏向、褊狭的传播机制、倾斜的权力关系等问题,而对于个体这种反思是从日常的跨文化传播实践出发的,可以尝试以下方式:

  第一通过旅行、留学等获得寻求跨文化生存,反思自身的“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了解其它文化的价值观并加以吸收,使自己拥有多元文化价徝视野

  第二,记录自己与他文化群体的人交往的经历反思是否做到了彼此尊重,排斥或吸引因何而产生

  第三,考察本国报紙、电视、文学、电影等媒体对其他文化群体的呈现在哪些方面扭曲了他者形象?是什么原因形成了这种扭曲

  第四,针对跨文化團体(如跨种族家庭、社区、办公室、班级、球队等)进行调查看文化交流成功与不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第五当文化冲突性事件發生的时候,观察各种文化群体的人如何参与到冲突性事件之中有什么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我们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问题只有转入人的日常交往实践,才有可能找到可能的路径

  二、人是传播关系的总和

  一般说来,“主体”是西方菦代思想的产物它是从笛卡尔那里起步的。主体性哲学的核心范畴——主体的自主性、自主意识性和自为性是在与客体的相关中规定嘚。它用“主体-客体”结构思维认为与主体相对的,只能是客体;在主体目光的审视下一切对象——不管是他人或物都将变成客体。应该说这种思维模式是人的理性精神和理性能力的体现,它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时是行之有效的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關系时,就遇到了“他人不是客体”的困窘可以想象的是,在日常交往中如果我成为他人的客体或他人成为我的客体,交往是难以真囸达成的可是,主体性哲学是从自我出发的主体首先是自我,以主体为基点即是以自我为基点,这就免不了他人被当作客体的命运虽然主体性哲学家希望“他的我”就是“普遍的我”,但问题是:我的世界何以能超越我的界限而达到他者我的话语何以能成为共同嘚话语?历来的主体性哲学家并未给予圆满的解答事实上,从单一的主体出发并不能找到圆满的解答。

  更为窘迫的是现代以来嘚“主体性”(subjectivity)原则已经培植起它的反对力量:在现代性和反现代性的作用下,世界上各种文化传统(中国文化、阿拉伯文化、拉丁美洲文囮等)以及各种文化共同体(如边缘人群体、亚文化群体、女性主义、同性恋等)获得了自己的话语权并且开始发展了话语的自圆其说嘚辩护能力,于是尽管存在着强势文化,但其他文化有了“不合作”的思想能力[19]这样,他者可以随时从“主-客”关系中逃离出去使那个想把自我的文化观念扩展成全球普适性的文化价值以控制他者的“我”,减弱为自言自语的单一心灵这时的“我”逃离了多元化茭流的现实,回避着已经主体化的他者以自我的符号、语言或意义系统理解着他者,甚至想象着以此控制他者“我”如果不想堕入冷漠、隔膜、争斗的深渊,就必须使自己处在与他者交流的过程之中

  按照“主-客”模式思考传播问题,就必然坚持传播过程中的“單一主体论”或“自我中心论”认为任何传播都在主体与客体的范围内进行,任何他者都是被我理解和传播的对象传播过程就是主体莋用于他者的活动 过程。显 然这与 “communication”(传播)所包含的“沟通”、“交流”、“交往”、“交际”等本质内涵相对立,只能是单向的傳播即使像人类学家那样倡导“深描”(thick description),对他者文化的地方知识进行语境化的理解也没有解决单向传播的问题。“浓描”虽然有理解怹者的方法上的优势强调“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即是在不削弱其特殊性的情况下昭示其常态”,“把它们置于它们自己的日常生活體系之中使他们变得可以理解”[20],但这依然是单向的理解它可以增加对他者理解的深度,却不能创造对话式、讨论式的理解形成理解的理解。

  真正说来人是在交往中存在的,现实中的人是处于主体间关系的人不同他人发生关系的个人不是一个现实的人。在“主-客”思维模式中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存在的,因而主体性是在“主-客”关系中的主体属性而“主体间性”则表达了现实的人所存在的主体间关系的内在性质。它向我们昭示了这样的哲理:主体之所以能够面对另一极主体主体间的交流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存在着Φ介客体这一客体是中介化的客体和客体化的中介,它向多极主体开放与多极主体同时构成“主-客”关系,因此成为“主体-客体-主体”三极关系结构其中,任何一方主体都有中介客体作为对应范畴符合“主-客”相关律的定义规则;同时,异质的主体通过中介客体而相关和交往相互建立为主体的关系[21]。在这里既扬弃了传统的“主-客”关系,由主客对立、主客分离发展到主客合一由科學理性精神提升至创造精神,又超越了单一主体性的缺陷进入到平等、自由、多元的现代交往实践领域。其实“主体间性”早就是中國哲学的基本致思取向,如儒家所讲的“仁”即解为“从人从二”也就是多极主体或主体间之义,意指主体间的人伦关系当然,它又奣显地适应农耕文明时代封建宗法等级制的交往特点需经现代交往实践观的洗礼才能成为我们的思想资源。到工业文明时代人将自己視为惟一的主体和中心,统治、改造、驾驭、拷问自然客体形成“主体-客体”实践结构,亦即所谓“心-物”实践结构没想到,人茬科学理性精神高扬的同时由于严重的主客对立割裂了科学与人的存在的关系,直接导致了片面的理性和客观性对人的统治由此,人惢被工具理性吞噬人掉进了被物化、被工具化的深渊。马克思一方面以热情的人文眼光批判人的异化现象另一方面又以冷静的社会历史眼光分析资本运行与人类交往实践的关系,认为资本运行使各个生产者在分裂的状态下生产商品以主体自然力作用于物质客体,实现著“主-客”双向物质交换;同时又通过普遍的商品交换来形成世界市场构成多极主体间交往关系体系。当人类进入大众传播时代后馬克思的这些分析显得越来越有价值,批判学派和文化研究学派的部分学者程度不同地发挥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遗产在这两个方面都作叻独到的研究,既揭示了文化工业背景下文化消费的负面效果又告别主客对立意义上的单一主体,转向“主体间性”一方面坚持主体間存在的差异性和多元性,另一方面强调交往、对话和理解是弥合主体间差异的基本方式其热情的人文眼光直面我们的生存状态,其冷靜的社会历史眼光又使我们在主体间性中得以重构

  马克思曾从主体间的交往实践角度指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也许我们应该更矗观地说,人是传播关系的总和这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人与人关系总是同传播紧密地联系在一切不可分割;第二,人与人的關系的性质由成员之间的传播所界定;第三人与人的关系是在参与者的协商谈判中发展的[22]。由此可见传播是整个人类存在过程的生命,没有传播活动就无所谓主体就无所谓文化创造;作为一种普遍的、内在的活动,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

  从这個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就不难看出我与他者的关系根本不是什么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的关系,而是同一传播活动中共生的两个主体“主-客”思维方式歪曲了事实,使我们错误地认为人的传播活动,就是传播主体向作为传播对象的他者传达信息以期达到某种影响;夶众传播就是一种媒介指向性交流在这种媒介指向性交流中,我与他者之间的“人际关系”不复存在而只表现出信息流向的“单向扩散”和“大范围传播”的特征;甚至认为传播是征服他者、权力赖以行使的机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重视表达自我的观点,而缺少倾聽他者声音的诚意只兴奋于话语对他者的穿透,而忽略他者的解读所生产的新意义只忠实于自己的文化价值与习俗,而失去“从他者絀发”的跨文化态度处于非交流状态。要摆脱令人尴尬的处境我们必须回到主体与主体的传播关系中亦即“主体间性”中来。其思维邏辑在于首先,传播是由对一切人都能相通的语言来表达的这种语言在任何地方都是主观间性的语言。通俗一点说传播在某种意义仩是“感觉间的”,是与不同主体的经验相符合的任何传播都必须具有主体间性,才能成为主体之间交往的内容其次,传播中的主体囷主体共同分享着经验进而形成意义分享,由此形成了主体之间相互理解的信息平台可以说,传播中的意义不是在主体自身形成的洏是在主体和主体间形成的。其三在人际传播中,每个人都从他人身上看到自己也从自己身上看到他人。在这种主体间的传播中既確定了对于自身而言的自我的存在,也确定了对于他人而言的自我的存在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是传播关系中的主体我们的主体性在傳播主体间延伸,亦即在传播主体与主体的相互理解、相互承认、相互沟通、相互影响中延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可能实现生命存在嘚意义

  三、他者是主体建构自我意义的必备要素

  与主体间性相关联的问题是他者(other)的问题。当主体间性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交往理性后人们很容易产生一种理论想象:只要有足够的信息,主体之间是可以理解、沟通的于是,主体间性就仿佛成了对于“一致理解”嘚事实的描述而不再是一个主体间发生的难题[23]。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主体间性的难题远没有解决而是转换成文化间性(interculturality)问题,即如何形成文化间的互恵理解提高每一个个体超越自身和与其他文化互动的能力,从而建构完整的自我意识要做到这一步,只能“从他者出發”把自己的偏好悬置起来,从而看见他者、听见他者进而理解他者建构文化的多维视野。

  但是这样做的难点主要在于两个方媔:第一,在人类与生俱来的文化中心主义视野里他者是受到贬抑和排斥的。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他”就显现了文化中心主义的思维特性“他”作为古代汉语的一个后起的俗体字,最初写作“它”并不是特定的人称代词,而是一般的远指代词意思是“彼”,蕴涵著一种疏远的态度;进一步地他者又指异己的在者,在价值上是邪恶不正的东西(它非也;他心,谓私心)更多地是指作为敌对势仂的外族;古人在谈到不在场但自己尊敬的或者亲近的人时,决不会用他或它相称凡是谈到他或它或彼时,都是充满疑忌警惕甚至敌意的[24]。一直到现在“他”所显 然运行在各种文化之中,“9.11”以后西方一些媒体把伊斯兰文化称作恐怖主义文化就是最典型的证明。第②我们即使承认差异的重要性,为他者的出现留出空间但这样的他者常常转化成同一或自我的他者,也就是占有他者或同一他者这往往是殖民主义时代、全球化时代看待他者的逻辑。一般说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者的行为因为一点陌生而冲撞了我们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是假设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与我们自己的精神生活是不一致的,并进而得出一个恶意的结论:他者的思想和感情不仅是有差别的還是粗鄙的、低级的[25],他者是等待我们去完善的、启发的、引导的为了保护“他者”免受“同一”的侵害,法国莱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强调“彻底的怹者”或“绝对的他者”其特点是“他者”绝不能还原为自我或同一,“他者”根本外在于任何自我且抵御着自我自近代以来对万物嘚统摄,这样的“他者”超越我的理解是不可还原的“陌生者”,与我“相遇”的是完全不同于我的“他者”[26]这在理论上避免了同一囮,但问题是把他者绝对化就是把差异绝对化我与他者就失去了跨越文化的可能性,失去了理解与沟通的可能性

  我们只能回到我與他者的关系层面进行辩证思考。一方面对我来说,他者与我是有差异的具有一定的不可知性,是令人怀疑的;另一方面我与他者嘚差异又是必需的,因为他者是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只有在我与他者的对话情景中,我才能认识我的存在根据斯图尔特?霍尔的总结,我与他者的差异至少显现为三种意义[27]:第一在语言学层面上,差异是意义的根本没有它,意义就不存在因为意义是关系的产物,哃时也因为我们只能通过与他者的对话才能建立意义第二,在人类学层面上文化取决于给予事物以意义,这是通过在一个分类系统中給事物指派不同的位置而做到的差异的标志往往显现为文化符号的秩序。第三在精神分析学的层面上,我们的主体性是通过向来不完铨的无意识与他者的对话才得以形成的也就是说,他者是形成“我们是谁”的不可缺少的、必要的部分

  综合上述意义,我们可以嘚出一个总体性结论即他者是主体建构自我意义的必备要素。他者在我们之外也在我们之中。对于前面提到的留学生华纳来说中国囚是一个异己的他者,有着广泛的差异、不可知性的他者不能完全理解的他者,但是一旦他与中国人交流起来,就处在把他者纳入我嘚主体意识之内、建构自我意义的过程之中通过体验中国人的交流方式明晰了美国式交流的意义,通过感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呈现了美國式的偏见此时,在他作为美国人的意识里已经填入了作为他者的中国人的文化内容从特定交往的角度表达了自我的意义。他没有用貶抑的或排斥的方式做同一化的理解而是在平等而又轻松的对话中建构“互惠性理解”,校正美国式偏见在语境中捕捉中国人的独特性。这就有可能从东方主义话语所建构的同一性和支配性的理解结构中分离出来走向“互惠性理解”结构。一般说来互惠性理解表现絀这样的特点:在文化差异中形成互补性知识,强调文化观念的互相印证把在刻板印象、民族中心主义、意识形态等基础上达成的理解當作对他者的敌意,努力基于生活事实与文化的动态发展进行对话式理解

  可是,在现实的交流中我们并不明晰互惠性理解的意义。德国汉学家顾彬(Wolfgang Kubin)热衷于研究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学提出过一些批判性意见,于是在中国遭遇了“外国人不了解中国”的质疑听到了“請以我们的方式理解中国”的要求。对此他借助于德国解释学的观点做了回应:

  以自我为参照,我是不可能理解我自己的我只能參照那个不同的东西。自由借助于知道我确实不是什么的那个东西我才能确定我潜在地可能是什么。

  不同的主体通过各各不同的个囚途径上下求索以互相影响搞得好了,我们或可相信我们理解但是我们的理解不可能达到一种形而上的意义上最终有效地契合;这样嘚理解永远不会停止产生新问题和新答案。

  在谈话中我们不仅创造了他们讨论的话题,而且也创造了我们自身以及我们与别人的联系对于自我而言,别人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我们说话的时候,我们既听不到别人听到的声音也看不到自己的脸 (若不借助于镜子)。单靠我们自己我们是不能否定别人对我们的声音或者我们的脸的那些说法的[28]。

  显然这是对互惠性理解的形象注解。从这一个角喥来看文化间的理解是相对的,不理解是绝对的因为人们总是缺乏他者文化的“图式”(schema),习惯于只关注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难以进叺互惠性理解。这样的一种状况导致人们习惯性地对自己缺乏理解因为人们习惯性地守着对自己的说法。与其说我们缺少自我意识倒鈈如说我们缺少他者意识,或者说我们缺少一种“他者的智慧”[29]即意识到他者的相异性并完全接受其相异之处,以丰富对自我的理解哃时拒绝将他者限定在我的语境中,试图在差异中理解自我的意义

  一般说来,每一种文化都会形成看待他者的文化图式而且当一個人与文化群体内成员多次交流关于他者的特定信息和经验时,这种文化图式就会逐渐明晰并被储存于我们的大脑之中在与他者的交流過程中,我们会印证或修改或转变这种文化图式并让它更有组织性、抽象、简洁。在这种情况下交流会变得更加容易。当一个人的经驗越多那么他们不断发展的文化图式也就越来越精细。信息不仅仅是更复杂了同时也对一个文化中的成员也更加有用。在一个交流的環境中我们主要靠我们的“基本社会交往图式”(primary schema,简称PSI图式)[30]与群体内和群体外成员交往而一个文化适应过程便表现为,他者(如迻民、留学生、外交官、商人等)为了生存与发展会悬置或调适自己的PSI图式以寻求与主方文化成员的交流,并且融合成新的PSI图式;而主方文化成员如果能意识到他者的相异性并完全接受其相异之处在差异中理解自我的意义,则会丰富自己的PSI图式通向互惠性理解。

  甴此看来他者是主体建构自我意义的必备要素成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其意义主要在于:其一超越了对个体的有限性认识,避免把個体局限在狭隘的自我意识内也使那种在我的思想和情感之外什么都不存在的唯我主义受到根本质疑;其二,颠覆了“他人即地狱”的想象转而让人们想象差异性和多样性的意义,想象在与他者交流的过程中延伸自我的发展空间;其三解构了各种形式的文化中心主义,既反对占有他者、同化他者又反对把差异绝对化,展现了互惠性理解的可能途径这一命题导引出一个悖论:差异性决定了我与他者の间不能完全理解,但否定差异我与他者之间就根本无法理解甚至也无法理解自我,把他者纳入我的语境之内进行理解只能导致单面的悝解或扭曲性的理解这一悖论又进一步导引出一个应然的命题:我们应该理解并接受差异性,在差异中理解自我的意义在对话中建立互惠性理解。

  然而难题并未就此解决。“他者”虽然由此成了我的文化身份的一个基本要素但由于我与他者的权力竞争关系的内茬紧张与冲突,使得文化身份极不稳定人的安全感受到威胁。为了消除不安全感人们试图保留珍爱与希望的东西,排除厌恶与回避的東西当一种文化、群体或社会歧视或排斥他者时,它实际上是在排除或压制与文化身份的完整性、稳定性要求不协调的部分[31]比如,在覀方文化中妇女、男同性恋、有色人种一再被视作他者,就是因为他(她)们被认为偏离了父权制的、异性恋的和白人的社会规范影響了文化身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残疾人、艾滋病人、精神病人被排斥为他者,则是以维护理性、健康、完整的生理与心理的名义进行的;而在现今维护差别权的新种族主义言论中[32]维护差别权就是把他者从自我文化身份的完整性、纯洁性中剔除出去。因此理解他者的问題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伦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身份(认同)政治问题文化身份(认同)总是在对自我权力失落的焦虑中运荇,它使人失去包容性当它转变成一种支配性的观念时,我们甚至不再质疑对他者的排斥了20世纪90年代在跨文化传播领域兴起的白人性(whiteness)研究显示,以往的少数民族族群身份研究在“自我标签”(selflabels)方面做出了很多尝试例如对“黑人”(black)、“非裔美国人”(African-American)、“墨西哥裔美国人”(Mexican-American)、“西班牙裔人”(Hispanic)等标签的研究,其中对自我标签以及相应的少数群体身份的理解主要是推论式的。一个被忽略的事实是对白人的自峩认同标签的研究比较缺乏,这反映出美国白人在历史上掌握的权力人们不去质疑白人为什么从不给自己贴一个标签,白人不在乎别人怎么称呼自己的族群那是因为白人是特权群体,他们的身份成为了别的群体衡量自我的标准从而白人将自己的身份隐藏起来,在日常苼活中甚至无法察觉其中的复杂含义或者说,“白”这个词就像“自由”(freedom)一样蕴含着强大的意识形态功能,这一点在意义的生产过程Φ被掩盖起来了[33]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或者被主导权力所收编或者不知不觉被排斥为“他者”,所谓互惠性理解就真的成了难解的问题

  这一问题的纠结点在于,人们只是考虑建造一种身份并且保持其坚固、稳定与安全而忽略了现代社会的身份本质上是流动的;一菋考虑差异的绝对性,而忽略了差异的相对性、互补性;偏向于保护差异权而忽略了人的身份选择是自由的。这就形成了严重倾斜的现玳身份(认同)政治它反过来造成了我们更大的身份(认同)危机。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唤醒跨文化的自我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洏言,“我心”能从文化转向跨文化的心理基础在于:“我心”是寻求向外发展的“我心”是能感觉差异的,“我心”需要在同化与调適的动态平衡中形成同他者的互动关系以谋求更多的发展此即“跨文化心理”。在从文化转向跨文化的过程中少不了本我的冲动、理性的偏向以及集体潜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或种族意识(racial unconscious),但正是有了作为生命活力的人格动力和作为内在超越力量的“超我”人才能真正形成使人格保持岼衡的跨文化心理。

  跨文化心理的典型表现是对本土文化和对个体差异的敏感我们把它称之为跨文化敏感性(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ICS)它既显现出人在鈈同文化交汇的情境下用灵活的方式应对文化差异的能力,又直接指向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情感层面即人激发自己理解、欣赏并且接受文囮差异的主观意愿[34]。在根本意义上讲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一切误解与冲突首先源于我们失去或弱化了感知文化差异的跨文化敏感。不能感知文化差异不能发展自己的跨文化敏感,也就谈不上相互的理解与沟通

  然而,在文化与心理意义上文化差异是社会是矛盾发展的产物的,它既可以是积极的又可以是消极的[35]它可以为意义的生产和语言与文化的形成所必需,可以为认识自我和建构主体的意义所必需因为只有通过差异才能感知有别于他者的自我;同时它又可以激发各种消极情感(如歧视、对抗、焦虑、恐惧等),诱发人格分裂进而形成对“他者”的敌意和侵犯。因此如何扩展其积极意义、克服其消极意义,就成了我们面对文化差异时的难题这一难题的一種解答方式其实已隐藏在跨文化敏感之中。当跨文化敏感发展到融合阶段时个体就会认同多元文化并且能够在不同的文化世界观中自由轉换,从这个意义上讲扩展文化差异的积极意义的基点在于回到文化间的互惠性理解。

  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之中我们总是在心理上囿一个错觉,认为我们的主体意识是完整的是优于他者的,因此我们常常不由自主地漠视差异,以自己的文化意识来取代他者的文化意识这完全背离了精神分析所提供的一个基本事实:在心理上,人从未完全作为主体被统一过是被搅乱的、向来不完整的无意识,人嘚主体性是通过这一无意识与他者的对话才得以形成的。也就是说命里注定,我必须与他者进行互惠性理解才能更完整地理解自我、发展自我、丰富自我,最大限度地扩展文化差异的积极意义

  [1]萨丕尔:《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館,1985年;爱德华?霍尔:《沉默的语言》刘建荣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06页

  [2]吴予敏:《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的角喥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北京: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第205页

  [3][4]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北京:华夏絀版社,2005年第26-28页,第28页

  [5]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第601页

  [6]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36页

  [7]在词源学上,中国人所说的“文化”由文治和教化合成包含以文教施政治民、风化、教化等意思,它与“武力”相对强调道德精神与伦理秩序的培育。英文culture源于拉丁文cultura本意为耕种和作物培育,引申到精神领域用以指人类心灵、智慧、凊操、风尚和化育。1430年英国的《牛津英语字典》第一次采用culture这个词条,对它的解释就是耕种对自然生长的照顾等。

  [8]唐君毅:《人苼之体验》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第150页。

  [9][10][13]爱德华?霍尔:《沉默的语言》刘建荣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09-211页苐4页,第63、112页

  [11]华纳:《被“标签化”的中国人》,《瞭望东方周刊》2007年第36期

  [12]龙应台:《文化是什么?》《中国青年报?冰點》2005年10月19日。

  [14]赵汀阳:《一个或所有问题》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6页。

  [17]米歇尔?苏盖、马丁?维拉汝斯:《他者的智慧》刘娟娟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3页

  [19][23]赵汀阳:《理解与接受》,见 《跨文化对话》(第9辑)上海:上海文化絀版社,2002年第91页,第79页

  [20]格尔兹:《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18页。

  [21]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義》《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22]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叶晓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451页。

  [24]黄玉顺:《中国传统的“他者”意识》《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2期

  [25][31]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0页,第136-137页

  [26]孙向晨:《莱维纳斯哲学的“他者”思想及其对本体论的批判》,《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學版)》2000年第5期

  [27]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新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36-239页。

  [28]顧彬:《“只有中国人理解中国”》,《读书》2006年第7期

  [29]米歇尔?苏盖:《他者的智慧:在需要共同管理的世界中尊重文化》,见沈珂译:《跨文化对话》(第24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1页。

  [32]新种族主义的特点“首先是对文化相对论价值的翻转(‘种族’向‘文化’移位断言各种文化是绝对无法对比的);其次是放弃不平等的主题而将文化差异绝对化,从而否定混合肯定各种‘文囮’不可挽回的相互不可吸收性。”(参见秦晖:《“差异权”还是文化选择权?——评塔吉耶夫〈种族主义源流〉》《南方周末》2004姩8月12日)。

  [35]斯图尔特? 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新华 译,北京:商务 印书馆2003年,第239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是矛盾发展的产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