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期期货移仓价差和近期期货移仓价差价差很大的原因 差价由来远期期货移仓价差和近期期货移仓价差价差很大的原因 差价由来

原标题:国债期货移仓价差跨期價差研究

国债期货移仓价差跨期价差定义为同一国债期货移仓价差品种两个相邻季度合约之间的价差一般而言为当季合约与次季合约的價差分析跨期价差主要有两个视角一是理论价差,二是市场情绪跨期价差的理论价格主要由两方面决定,一是次季合约与当季合约嘚持有收益的差值(即远期持有收益)二是次季合约与当季合约净基差的差值(即期权跨期价差)。

远期持有收益方面当CTD券的当期收益率大于货币市场利率时,远期持有收益为正使跨期价差走阔;反之亦然。期权跨期价差方面期限越长,净基差越高转换期权的价徝越高,净基差期限结构有着“期限越短曲线斜率越陡“的特点,这也决定了一般情况下跨期价差曲线“反向”的特征即 “期限越短,跨期价差越高”

市场情绪影响跨期价差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是多空双方谁主导移仓二是移仓过程中市场情绪是否转向主導移仓方面一般情况下存在这样的规律:空头主导移仓,跨期价差先扩大后缩小;多头主导移仓跨期价差先缩小后扩大。而判断哪方主导移仓则主要通过IRR或基差IRR很低,则空头主导移仓;IRR很高则多头主导移仓。情绪转向方面当情绪发生变化时,移仓不同阶段市场会將多单或者空单集中在主力合约上使得价差走阔或收窄。

国债期货移仓价差跨期价差定义为同一国债期货移仓价差品种两个相邻季度合約之间的价差一般而言为当季合约与次季合约的价差,但是不同的报告可能会将方向反过来(即次季-当季)阅读相关报告时需先确定恏报告中对于价差的定义,避免弄错方向跨期价差包括买入跨期价差和卖出跨期价差,买入跨期价差为买入当季合约卖出次季合约(洳买入T1903,卖出T1906);卖出跨季价差为卖出当季合约买入刺激合约(如卖出T1903,买入T1906)分析跨期价差主要有两个视角,一是理论价差二是市场情绪。

理论价差 — 远期持有收益与期权跨期价差

记合约价格为F合约CTD 券的净基差、持有收益、转换因子和价格分别为BNOC、Y、C、P,“0”代表当季合约“1”代表次季合约,由于当季和次季合约在绝大多数时间内CTD 券相同因此假设当季和次季合约的CTD 券相同,同时可交割券在不哃期货移仓价差合约的转换因子相差极小进一步假设当季和次季合约的转换因子相同,由净基差的基本公式:

由于转换因子为常数因此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跨期价差的理论价格主要由两方面决定,一是次季合约与当季合约的持有收益的差值(即远期持有收益)二是次季合约与当季合约净基差的差值(即期权跨期价差)。

记CTD 券的票面利率为c资金成本为r,再将上述公式中的远期持有收益进一步细分:

由仩式可以看出远期持有收益主要取决于CTD 券的当期收益率以及两个合约到期日之间的远期利率。对跨期价差的影响而言当CTD 券的当期收益率大于货币市场利率时, 远期持有收益为正使跨期价差走阔;当CTD 券的当期收益率小于货币市场利率时,远期持有收益为负使跨期价差收窄

远期持有收益对跨期价差的影响从逻辑上分析,主要是因为当债券当期收益率大于货币市场利率时投资者更倾向于持有现券成為现券多头而不是期货移仓价差多头,对应的国债期货移仓价差价格下跌而次季合约由于持有期更长,所需的资金成本更多由于无套利原则,当季合约的价格会大于远月合约

由于次季合约交割日比近月合约交割日多三个月,一般而言远期持有收益中的货币市场利率一般选取三个月期限的资金利率(如3M Shibor、DR3M)作为衡量基准当期收益率可以用债券估值到期收益率估计。此外由于TF 合约CTD 券的当期收益一般低於T 合约,因此其远期持有收益一般更低所以TF 合约的跨期价差一般情况下会低于T

在国内的国债期货移仓价差市场,净基差主要衡量的是国債期货移仓价差的转换期权价值因此国债期货移仓价差跨期价差与转换期权跨期价差有关,当转换期权跨期价差走阔时将会带动国债期货移仓价差跨期价差走阔。

转换期权的跨期价差主要与国债期货移仓价差CTD 券净基差的期限结构有关一般情况下,期限越长净基差越高,转换期权的价值越高净基差期限结构有着“期限越短,曲线斜率越陡“的特点这也决定了一般情况下跨期价差曲线“反向”的特征,即 “期限越短跨期价差越高”。

同时由于次季合约到期时间更长,CTD 发生转换的概率更大转换期权的价值要比当季合约要高,并苴更容易受到远期收益率的影响所以次季合约的净基差对价差走势的影响要大于当季净基差。

一般情况下当货币市场利率较高、净基差水平较低时,货币市场利率是影响跨期价差水平的主要因素;当货币市场利率较低净基差水平较高时,净基差水平是影响跨期价差的主要因素

市场情绪 — 移仓主导与情绪转向

当真正实际操作时会发现,从理论角度分析跨期价差往往不尽如人意因为市场情绪对跨期价差的影响很大,在大部分时间里市场情绪对于跨期价差的影响甚至要大于理论分析。市场情绪影响跨期价差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是多空双方谁主导移仓,二是移仓过程中市场情绪是否转向

多空双方谁主导移仓对跨期价差走势影响很大,一般情况下存在这样的规律:空头主导移仓跨期价差先扩大后缩小;多头主导移仓,跨期价差先缩小后扩大当空头承压,选择提前布局移仓主导移仓节奏时,会大量买入当季合约卖出次季合约带动当季合约价格走强于次季合约,使跨期价差走阔而到后期空头移仓力量减弱,跨期价差重新收窄

判断多空双方谁主导移仓,主要通过观察合约CTD券的IRR或基差IRR很低,则空头主导移仓;IRR很高则多头主导移仓。IRR很低基差很大,意菋着期货移仓价差处于深贴水即期货移仓价差价格远低于CTD券价格,期货移仓价差价格被低估现券价格被高估,反套存在套利空间多頭交割意愿较强,则空头主导移仓IRR很高,基差很小意味着期货移仓价差处于高度升水,即期货移仓价差价格远高于CTD券价格期货移仓價差价格被高估,现券价格被低估正套存在套利空间,空头交割意愿更强则多头主导移仓。

如果移仓阶段市场情绪发生转向价差走勢可能会与上述规律相反假设当季合约处于深贴水的状态按照上述的结论,将由空方主导移仓跨期价差会遵循先扩大后缩小的规律,但如果市场情绪发生转向或者贴水修复阶段投资者认为贴水会得到修复,进而更倾向于成为期货移仓价差多头但由于当季合约临近茭割流动性较差,投资者将多头头寸建立在次季合约上拉动次季合约上行,跨期价差反而会缩小

具体来说,情绪转向可以分为如下图嘚四个方面:

12月份T的价差大幅上行具体来看,T的价差从1月31日)索取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上海耀之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研究”,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的移仓换月是套期保值过程Φ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分析了2010年4月16日至2018年8月17日,股指期货移仓价差当月合约和次月合约在临近交割前的市场表现找出了股指期货移仓價差移仓换月的时间特点以及股指期货移仓价差移仓换月过程中次月合约和当月合约价差变化的特点,最后基于上述特点提出交易策略

  股指期货移仓价差的移仓换月是套期保值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根据我国股指的交易规则每个月的第三个周五是当月合约的交割結算日,即最后交易日从股指期货移仓价差上市以来的运行情况看,在当月连续、下月连续、下季连续和隔季连续四份合约中当月合約的成交量和持仓量是最大的,通常我们称之为主力合约在每个月临近交割日的前几天,由于主力合约即将到期投资者会把所持有的頭寸转移到新的主力合约(通常是次月合约)上,这种现象称为主力合约的移仓换月

  股指期货移仓价差移仓换月期间,投资者要在臨近交割日前将当月合约的头寸平仓同时在次月合约上建立新的头寸。由于新老头寸的数量和方向不变因此在此过程中,次月合约的荿交量和持仓量会逐渐增加因为持仓量的增加更能真实地反映投资者移仓换月的意图,而成交量的增加有可能是日内交易导致所以,夲文主要以持仓量的变化来衡量移仓行为

  我们首先统计了IF1005―IF1808共100个合约,每个合约统计最后三周(即包括交割日的最后15个交易日)的ㄖ持仓量数据我们把交割日定义为T,则交割前一交易日为T-1以此类推,交割日前第14个交易日为T-14

  我们认为,在移仓过程中当月合約持仓量与次月合约持仓量的比值(下称持仓比)会出现明显下降,并且当次月合约持仓量大于当月合约持仓量时说明次月合约已经成為新的主力合约。因此我们把持仓比显著下降的时间点作为股指期货移仓价差投资者移仓的起始点,把次月合约持仓量大于当月合约持倉量的时间点作为股指期货移仓价差投资者移仓结束的标志

  于是,我们计算了每个合约最后15个交易日内当月合约和次月合约日持倉量之比,并且对数据取算数平均值得到了图1(由于最后交易日当月合约持仓量为0,因此没有T日的比值)

  图1 临近交割日,当月合約和次月合约的持仓量之比均值变化

  由图1可以看出临近交割日当月和次月合约的持仓量比值日渐递减。特别是在距离交割周的前两周时间里(也就是T-14、T-10)在此期间,日均持仓比为15.86倍但是进入交割周的前一周里(也就是T-9、T-5),持仓比开始快速回落在此期间日均持倉比为6.46倍,较前一周下降了60%因此,我们认为大部分股指期货移仓价差移仓在交割周的前一周就开始了

  另外,T-4日持仓比的历史平均徝仅为2.38倍这意味着进入到交割周后,次月合约的持仓量有了显著的上升同时,T-3日持仓量比值的历史平均值仅为1.4倍说明此时次月合约歭仓量已经逐步接近当月合约。而最后两个交易日持仓比均下降到1以下的水平,意味着移仓过程已经结束综合考虑,T-3日对应的持仓量仳值1.4倍是平均水平我们可以认为大部分股指期货移仓价差移仓在交割日前的第3个交易日里已经结束了。

  为了进一步研究2015年以来股指制度的收紧以及松绑是否对移仓过程带来了影响,我们把历史数据分成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0年4月16日至2015年8月21日IF1005―IF1508交割结束;第二阶段为2015年8月25日至2017年2月17日,股指期货移仓价差最严监管阶段影响的合约是IF1509―IF1702;第三阶段为2017年2月21日至9月15日,股指期货移仓价差第一次松绑到第②次松绑期间影响的合约是IF1703―IF1709;第四阶段为2017年9月18日至2018年8月17日,股指期货移仓价差第二次松绑到现在影响的合约是IF1710―IF1808。

  我们分别计算了不同时间段当月和次月合约持仓量比值的变化,结果见表1结果与不分段的情况一样,移仓大部分是从交割周的前一周开始在交割日前第3个交易日结束。

  由于大部分的套期保值投资者在移仓换月的过程中通常是将当月合约移仓至次月合约,因此我们统计了股指期货移仓价差次月合约价格和当月价格每日收盘价之差(下称价差)的历史数据并且将每个月的日数据取算术平均值得到价差的月度均值(见表2),可以发现在2015年之后次月和当月合约的价差长期贴水这对于套期保值的投资者而言,意味着近几年移仓换月需要支付更多嘚移仓成本

  接下来我们重点分析股指期货移仓价差在移仓换月过程中,次月和当月合约价差的变化特点试图建立一个合适的移仓換月策略。

  我们计算了IF1005―IF1808共100个合约统计了其在合约最后两周(也就是最后10个交易日)的价差变化。由于2015年股指期货移仓价差交易受限对价差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接下来分析价差的变化时,我们继续按照上文的方式对时间进行分段处理最后计算出在每个时间区間里,临近交割日时价差的平均变化情况(图2)

  图2 临近交割日,次月合约和当月合约的价差变化

  观察图2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規律:首先,仅在2010年4月16日至2015年8月21日临近交割日最后10个交易日的价差均值为正。其次在2015年8月25日至2017年2月17日股指期货移仓价差最严厉监管下,临近交割日价差贴水幅度较大平均贴水40个点。最后股指期货移仓价差松绑后,价差贴水幅度有所减少第一次松绑期间价差贴水小於松绑前,第二次松绑后价差贴水小于第一次松绑期间由此可见,从中长期来看股指期货移仓价差的松绑有利于缓解价差贴水的情况,未来可以关注股指松绑带来的跨期套利机会

  另外,由图2可以发现价差并没有随着交割日的临近,呈现出单边变化的走势价差茬最后两周时间里仍然是无序的波动。可是对于空头套期保值的投资者而言投资者更希望在价差扩大的过程中移仓,并且移仓结束后价差缩小这样对投资者而言更加有利。因此我们接下来试图探索对最大价差与到期日之间的关系为此,我们把每个合约最后10个交易日价差最大值出现的交易时间点标注出来同时统计了在过去的100次股指期货移仓价差临近交割时,最后10个交易日里最大价差出现的频数(图3)

  由图3可以看到,最大价差发生在交割日的次数有39次占比达39%;其次是交割日前4个交易日,占比达12%;然后是前1个交易日和前9个交易日都出现了10次。从理论上来看移仓日的价差最大是最有利的,但是我们通过统计发现最大价差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交割日,但实际交易過程中由于交割日交割合约流动性在下降,有套期保值需求的机构投资者大概率不会选择在交割日移仓因此,我们剔除了交割日后繼续统计了临近交割日前9个交易日最大价差出现的时间,结果见图4

  根据图4的显示,在剔除了交割日后最大价差发生在交割日前1个茭易日的次数有23次,其次是前4个交易日和前9个交易日分别有16次和15次。

  整体来看无论是否剔除交割日,最大价差出现的交易日期都昰一样的最大价差主要集中在T-9、T-4、T-1和T日。这意味着移仓选择上述四个交易日,价差的优势相对明显一点

  结合前文分析的股指期貨移仓价差移仓时间特点以及价差变化的特点,我们得到如下两个主要结论:第一股指期货移仓价差移仓换月大部分是从交割周的前一周开始,在交割日前第3个交易日结束;第二从历史来看,在临近交割的一段时间里价差最高出现在交割日、交割日前1、4和9个交易日的概率最大。综上我们认为股指期货移仓价差投资者移仓可以参考上述规律即选择在T-9、T-4里进行,如果在这两个交易日结束后投资者还有头団则可以继续选择在T-1和T日进行移仓。

  为了比较在上述四个交易日移仓哪一个价差的优势更大,最后我们对过去100次实际移仓过程中采取上述交易日移仓时的价差进行了测算(假设投资者始终按照同一交易日进行移仓)。从统计的结果来看无论选择何种策略移仓,2015姩以前价差为正意味着移仓不需要任何成本,同时移仓过程还可能带来一定价差收益但是2015年之后,价差普遍为负导致移仓需要支付哽多的成本。

  为了更清楚地分析不同移仓策略所需要成本的高低我们对不同交易日移仓的具体成本进行了对比,结果见表3

  表3統计的结果显示,在股指期货移仓价差过去的实际100次移仓中假设投资者始终按照交割日前第9个交易日进行移仓,累计效果略优一些具體来看,从2010年4月16日至2018年8月17日假设投资者始终选择在交割日前第9个交易日的收盘价进行移仓,则平均移仓的价差为-4.95累计移仓的价差为-494.6点。虽然价差都是负的意味着移仓增加了成本,但是相比其他交易日移仓而言成本已经是最低的。其次是交割日前第4个交易日、交割日湔第1个交易日最后是交割日。

  结合前文对股指期货移仓价差移仓特点的分析我们最后尝试提供了一个移仓换月的策略:如果交割湔第9个交易日价差为正或者为近期的较高水平,可以进行部分仓位的移仓;如果交割前第4个交易日价差也为正或者为近期的较高水平可鉯对剩余仓位进行全部或者部分移仓;如果进入交割周还有仓位,并且交割前第2个交易日价差为正或者为近期的较高水平可以对剩余仓位进行全部或者部分移仓;如果交割日还有仓位,在交割日全部移仓

  图3 价差最大值出现的时间点和频数

  图4 价差最大值出现的时間点和频数(不考虑交割日)

  (作者单位:广发期货移仓价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期货价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