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 TX RXusb信号多少频率线做浪涌测试时,耐压一般要求多少比较合理?

在了解视频处理之前我们需要叻解图像的基本组成:像素(xel),即“画像元素”每个像素就是真实图像的一个取样点,而照片就是这一个个取样点的集合单位面积內的像素越多代表分辨率越高,所显示的图片就会接近于真实物体

我们平时说的百万像素(Mega Pixels,缩写为MP)是指有“一百万个像素”通常鼡于表达相机的分辨率。例如我们说一个摄像头有1200万像素分辨率,拍摄出的最高像素图片一行大约4000个像素一列大约3000个像素,合计约为=12,000 ,000 潒素,即12MP现在主流电视一般支持1080P片源。

摄像的过程实际就是把光usb信号多少频率转换为电usb信号多少频率的过程在数字摄像的过程中,外面嘚光通过透镜打到芯片传感器芯片把图像分解成百上千万个像素,传感器每个像素的色彩与亮度并把它转化为数字usb信号多少频率作为玳号,例如“……”这样,实际图像就变成一系列数字的集合由于原始图片尺寸通常很大,为了传输方便视频处理芯片再对其继续進行压缩编码等处理,以方便传输储存等

2.     传感器芯片:传感器芯片把外届图像分解成百上千万个像素,并转化为电usb信号多少频率并传給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成数字usb信号多少频率

3.     视频处理芯片:接受传感器传送的数字usb信号多少频率,对其进一步处理比如压缩编码等。

所以传感器芯片(光usb信号多少频率转为电usb信号多少频率)与视频处理芯片(主要处理数字usb信号多少频率)是图像处理最重要的两种。

CMOS傳感器逐步代替CCD传感器成为主流

Sensor)CCD于1969年被发明,并于1975年正式应用于照相机领域CMOS的出现则相对晚了十年。

随着后来CMOS成像技术不断提升CIS借其低功耗、体积小、高帧数(有利于拍摄动态影像)等优势,逐步在民用消费电子等领域占领市场而CCD则由于图像质量有优势,在专业領域如在卫星、医疗等领域仍有一席之地但已经逐步丢失大部分市场份额。鉴于CIS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99%我们在本文主要讨论CIS的行业状况。

2.1 CIS行业技术发展与趋势——得技术者得天下

芯片作为最高端的电子元器件一直是靠技术迭代驱动,而CIS又是属于芯片中相对高端的一类产品故此一直是得技术者得天下,且龙头效应愈发明显索尼公司凭借在摄像领域强大的技术储备与领先程度,近几年一直处于龙头地位洏且在CIS市场份额一直在扩大从2015年的38%上升到2016年的42%。

传统的前照式CIS光线射入后依次经过片上透镜、彩色滤光片、金属线路最后光线才被光电接收由于金属线路会对光线产生影响,最后被光点二极管吸收的光只有80%或者更少折旧影响了图像质量。

背照式CIS改变了架构把金属线蕗与光电二极管位置调换,让光线依次经过片上透镜、彩色滤光片、光电二极管这样减少金属线路对管线的干扰,从而增加进光量减尐噪度,对于光线不足场景有比较明显效果Sony公司平衡了量产工艺与成本的问题,于2009年将背照式CIS商用化

在背照式CIS的基础上,各家公司纷紛开发新的技术:

2013年为了解决相邻像素模块互相干扰问题,开发了ISOCELL技术在相邻像素模块中间插入金属隔离层,这样每个像素模块可以吸收更多光线大幅度提高图像质量。随后三星在ISOCELL基础上推出升级版ISOCELL Plus把金属隔离层改成日本富士公司(Fujilm)提供的特殊材料,进一步减少金属对于光线的干扰可以将感光度提升15%。目前ISOCELL PLUS技术主要应用在大像素产品上例如分辨率20MP以上的传感器。

2017年在背照式CIS之后索尼发明了業界第一款三层堆叠式stacked CIS。这款传感器在传统堆叠式传感器的感光层(光电二极管)与金属线路之间增加了一层层增加DRAM存储层用来临时存儲数据,作用类比计算机的内存可以整体提高数据读写速度,对于高速动态物体的抓拍有很好的效果

2018年,索尼公司为了解决图像问题推出具有模拟数字转关(,Analog Digital Converter)模块的CIS传统的CIS需要一行一行读取传输感光模块,这就造成了图像焦面扭曲索尼新产品在传统感光层下媔平铺一层ADC层,可以同时读取感光模块完美的解决了图像扭曲问题。在感光层与ADC之间用铜-铜Cu-Cu连接,在一款传感器中最多用了300万个铜-铜

可以看出CIS的技术门槛很高,微架构方面的改进都是在纳米级别半导体方面也需要有足够的工艺水平来配合设计的构想,故此索尼与三煋在CIS方面都是IDM模式(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ing全产业链模式),即自己拥有设计、制造、封装全套技术

通过技术方面的不断探索,索尼与三星逐步占领了CIS市场份额前两位目前两个巨头市场份额超过60%。

CIS市场集中度较高龙头(索尼)份额进一步加大。2016年前四大公司占有全球76%的市场份额索尼(42%)、三星(18%)、豪威/Omnivision(12%)、安森半导体(6%)。前几大厂的侧重点各不一样索尼与三星主要是消费电子应用占主导,安森半导体则在汽车電子有优势

2.3 下游需求仍将保持旺盛

过去十年,对于CIS最大的拉动莫过于智能手机的普及未来十年,我们认为多摄像头手机、汽车、安防、医疗、机器人等行业应用占比将逐步升高继续拉动下游需求。

从左下图可以看出从智能手机兴起开始,CIS的出货量曲线基本拟合智能掱机出货量曲线2013年以前主要是智能手机的拉动,尽管在2013年后手机增长趋势放缓,但是由于其他应用的崛起例如安防、智能汽车、物聯网等,CIS的增长曲线仍能保持以前的增长趋势

虽然智能手机出货量已经趋于稳定,但是双摄甚至多摄摄手机再一次拉动了CIS的需求目前配备双摄的主要是2000元以上手机。根据第三方数据2017年全球双摄手机渗透率达到了8%-10%,我们估计未来3年有望达到50%渗透率甚至更高即绝大部分2000え机以及相当比例千元机会标配双摄。仅此一项按年出货15亿部手机计算,未来三年即可额外拉动7亿颗CIS需求

2018年已经率先推出搭配3摄的P20 Pro旗艦手机。而国外厂商Light已经推出配备9个摄像头的原型机在智能手机创新不足的情况下,摄像头是为数不多可以做文章的突破口

3D感测是未來人机交互的重要入口之一。根据公司预测2017年3D感测市场规模为1亿欧元,未来5年3D感测市场CAGR=44%2022年将达到8亿欧元。目前由于成本与技术的原因大部分3D sensing 应用在工业领域。随着产品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4年电子/汽车/工业领域CAGR分别为74%/45%/13%。到2022年预计超过60%的下游应用在消费电子领域

未来3D感测应用将从手机延伸到汽车、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主要应用有:

智能手机:、AR、手势识别

工业:3D 定位、器人、图案(Pattern)识别

智能家居:手势识别、光线感应、人体感应

汽车:驾驶(例如疲劳驾驶)、手势识别、3D雷达

Vision)。其中双目测距所需算法量太大对于硬件资源要求较高,目前产业主要以结构光与ToF为主

从上表可以看出,3D sensing中对于红外摄像头或者红外传感器的需求是最多的

随着AR应用的发展,未来手機3D感测配置将从前置扩展到后置ToF 感应技术识别距离可达4~5m,远超过结构光识别距离(一般在1m以内)故此我们分析未来后置3D感测技术路径将是ToF主导。例如微软游戏主机Xbox One中的Kinect就是采用ToF技术解决方案

根据智能手机出货量与3D感测前置/后置渗透率,我们估算未来三年3D感测对于红外CIS的拉動需求为7000万颗/1.79亿颗/3.5亿颗YOY分别为600%/255%/196%。

汽车无疑是继手机之后最大的CIS应用场景之一

预计到2021年车用CIS在所有应用占比将从2015年的3%提升到14%,是增幅最夶的下游应用

车均摄像头数目有望从目前1.23个持续增加,到2020年预计达到2.2个/车2017年全球车载摄像头出货量约为1.2亿台,汽车产量约为9700万辆平均全球每台车装备摄像头数目约为1.23个。随着各个国家对于交通安全的重视(例如美国要求在2018年5月开始所有新产轿车必须装备后视摄像头箌2019年范围扩大到所有卡车与公交车)以及ADAS的渗透率提升,未来 车均摄像头数目有望持续增加

一个摄像头对应一颗CIS。基于以下几个假设峩们估计未来3年车载CIS需求量:

全球汽车产量年均增长4%

配备ADAS车均摄像头5个,1个后视摄像头+4个环视摄像头

结论:预计未来3年车载(前装市场)CIS需求量分别为1.4亿、1.8亿、2.4亿颗增速分别达到21%、28%、33%,到2020年车均摄像头数目为2.2颗以上估算略有保守,高端ADAS车型车均摄像头超过5个例如Tesla配置8顆摄像头。

多摄智能手机、3D感测、无人汽车 三驾马车对于CIS拉动

综上所述我们预测了对于CIS拉动最大的三架马车:即智能手机多摄、3D 感测、無人驾驶汽车(前装市场),对于CIS的需求未来三年将达到34亿、39亿、45亿颗YoY分别为12%、15%、15%。

视频处理芯片——视觉芯片将成为主流

视频处理芯爿的作用主要是处理上游CIS传输过来的数字usb信号多少频率例如受限于传输带宽的原因,图像需要进行压缩、编码等处理经过传输,在后端进行解压缩还原图像在这个过程中,视频处理芯片处理算法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图像后端显示的清晰程度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目前估計全球视频处理芯片市场规模约为30亿美金其中安防领域5亿美金左右。预计到2022年整体将达到55亿美金4年CAGR约为16%,其中汽车占比最高(74%)将達到41亿美金;安防占比其次(20%),将达到11亿美金

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将会继续拉动视频处理芯片的发展:

终端视频设备数量持续增加。随着芯片小型化与性能提高越来越多的终端可以提供高质量视频,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安防摄像头、无人机等关於手机、汽车等数据请参阅我们第二章的分析。

安防领域我们估计2017年全球网络摄像机芯片出货量达到1亿台左右,其中专业安防占70%消费級安防占30%,估计未来安防市场CAGR=15%到2022年预计网络摄像芯片整体数目将达到2.01亿台。

图像处理质量能力提升->ASP提升终端产品所支持的图像画质逐步提升,从最早的480P->720P->1080P->4K(UHD,超高清)终端屏幕显示能力的提高反过来驱动了片源图像质量的提升,同时也驱动了芯片的处理能力的提升

视频壓缩能力需求加强->ASP提升。对于家用摄像机领域压缩视频可以延长摄像机的使用寿命与摄录工作时间。我们看到纯无线电池类摄像头开始湧现代表产品:Amazon doorbell ,待机时间可长达6个月对于专业安防领域则可以节省传输带宽,故此芯片压缩视频的能力变得至关重要

例如,现在視频芯片普遍从H.264编码格式升级到H.265编码方式相比H.264,H.265只需原先H.264编码的一半带宽即可传输相同质量的视频同样存储方面也会节省一半的空间。

功能性模块增加->ASP提升在个人消费领域,消费者会随时把视频从终端传到智能手机或者社交网站分享而在专业领域,视频会被传输到雲端储存、分析这就要求芯片具有无线通讯能力,即或者wifi模块

计算机视觉功能加入->ASP提升。计算机视觉指的是芯片可以自动分析、处理、识别图像中的内容比如停车场中的自动识别车牌、中识别左右交通线防止车道偏离、人脸识别等。

具有计算机视觉模块的视频处理芯爿将会逐步占领主流市场目标领域是边缘端。把计算机视觉处理能力放在边缘端可以1)降低减少带宽需求2)降低云端存储成本3)加快反應时间

代表产品:500 万星光级1/2.7”CMOS ICR 日夜型半球型网络摄像机其主要特点有:

支持背光补偿,适应不同监控环境

红外模式:自动切换,实现真正嘚日夜监控

计算机视觉:10项行为分析,2项异常检测,1项识别检测

这里我们对比一下国内外CIS厂商各自主流高端产品:

从传感器尺寸、有效像素、幀率等三个主要参数看索尼仍然在CIS领域领先全球。例如索尼2018年7月最新发布的IMX586具有业界最高水平的 4800 万像素并且传感器尺寸为 1/2 英寸,在高達4800万像素图像下仍然可以达到每秒30帧的水平,性能相当强悍三星与豪威紧随其后,中国厂商的产品虽然距离一流大厂还有一定差距泹已经逐步从中低端开始渗透。

索尼——CIS市占率42%

源自日本以研制电子产品为主业,经营领域横跨消费性电子产品、专业性电子产品、游戲、金融、娱乐等众所周知,索尼公司长期统治了相机市场与其掌握强大的核心技术CIS是分不开的。2017其半导体营收占集团总营收10%达到72億美金,其中主要产品有CIS(营收45亿美金约占半导体营收60%)、VCSEL(应用于3D感测核心部件)、电视投影仪芯片、等。其多次发布革命性CIS技术如3D堆疊(具体见2.1节),牢牢占据摄像领域高端市场

三星电子——CIS市占率18%

韩国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及电子组件制造商,亦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術公司2017年受益于价格景气周期,存储龙头三星电子超过成为最大的半导体公司2017年三星电子总营收2139亿美金,其中半导体营收663亿美金占總营收31%。CIS营收约为20亿美金左右

成立于1995年的豪威科技,是一家领先的数字图像处理方案提供商原为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后于2016年初被Φ资财团以19亿美金收购公司主营业务就是CMOS图像传感技术。

截止到2017年底豪威主要财务数据如下(人民币):资产总额 143.7亿;净资产90.89亿;营收90.5亿元;净利润27.7亿元。

2018年7月14日韦尔股份公告拟以现金收购北京豪威1.97%的股权,本次收购价格预计为人民币2.6-3.0亿元我们预期以后韦尔会提高其持股。

中国资本收购豪威有助于补中国在CIS领域的空白。被收购前豪威是属于CIS第一集团,市占率仅次于索尼、三星从豪威专利数量吔可以看出豪威的技术储备,而且在国外的专利数量(我们分析主要是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本土如果中方资本能够利用好豪威的技术储備,背靠中国的大市场豪威在中国半导体的产业链中将占有重要一环。

安森美半导体(ON Semiconductor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代号:ON)提供全面的高能效、模擬、传感器、逻辑、时序、互通互联、分立、系统单芯片(SoC)及定制器件。

公司创立于2003年是国内领先的图像传感器芯片设计公司,主要服务於全球移动设备及消费电子市场目前,公司主要从事CMOS图像传感器、LCD Driver、高端嵌入式多媒体SOC芯片及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销售获得中国半導体行业协会颁发的“2017年中国十大设计企业奖”。

国内第一颗量产的CMOS图像传感芯片第一颗基于BSI工艺的5M像素CMOS图像传感芯片以及第一颗BSI工艺嘚2M像素CMOS图像传感芯片均来自于格科。

4.2 图像处理芯片相关厂商

华为国内芯片龙头企业已经占有专业安防领域超过50%市场份额从以下产品性能對比也可以看出,高端Hi3559芯片在专业安防领域已经不逊于国外产品安霸新产品CV2主要卖点在于配备(DNN)的计算机视觉功能,可以在边缘端领域自动识别物体;被收购的Movidius芯片有比较好的性能与功耗的平衡目标市场在于可穿戴、无人机等领域;中国富瀚微在高清视频处理方面颇叒有竞争力,已经成功进入国内一流安防市场并且积极进行汽车前装领域的验证。

华为海思——专业安防芯片领域市占率超过50%

海思半导體作为中国大陆半导体设计公司龙头2017年营收达到38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7.7%.海思已经深耕半导体行业20多年有超过200种芯片和专利数量超过5000。在鉯智能手机代表的移动通信领域海思麒麟系列芯片已经成功跻身国际一线芯片行列,无论是从处理器速度、基带(全网通模式上\下行丅载速度)、工艺制程等参数均不输于国外一线大厂。

在安防领域根据我们的市场调研,海思已经在专业安防领域(即对芯片性能要求朂高的领域)已经占有全球50%以上市场份额,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一线安防厂商而华为的目标不仅仅是专业安防領域,在消费级也在逐步扩展市场例如视频会议系统、即插即用运动相机等。

华为在安防领域的优势:

1)掌握底层核心技术:芯片在這一系列扩张的背后都是有强大的技术做支持:从底层芯片到上层软件从而延伸到整个系统,缺一不可而华为恰恰掌握了底层最核心的え器件——芯片,即掌握了整个系统的入口在自家芯片上开发自家系统,无论从安全性与系统开发迭代速度角度看都有较大优势的

2)掌握未来发展的入口:人工智能。未来安防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而华为已经率先在自家芯片试验人工智能模块,例如应用于旗舰机Mate10的芯爿虽然麒麟970的人工智能功能不是很明显,可以看做是一次试水我们更期待今年发布麒麟980芯片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表现,但是这个证明华為已经在未来科技入口处开始布局并且是从芯片、软件、系统、产品全方位布局,可以推断华为会将人工智能应用从智能手机扩展到智能安防领域

安霸(Ambarella)——市场地位受到挑战

2017发布第一款计算机视觉芯片CV1,主要应用在安防、可穿戴、无人机领域未来还将扩展到无人汽车等领域。下游主要客户包括海康威视、大华股份、GoPro Gin等。2018财年营收达到2.95亿美金下游主要市场包括安防、无人机、运动相机、汽车(包括前装、后装)等。

安霸在视频市场的地位收到了来自中国厂家的挑战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海思、富瀚微等。故此安霸需要加快开发高端产品以增加产品附加值,例如2018年推出的采用10nm工艺的CV2计算机视觉芯片主要定位于无人汽车市场。

A 股为数不多的安防芯片优质标的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国内最早进入安防视频监控相关领域的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产品为安防视频监控多媒体处理芯片。其中图像usb信号多少频率处理(ISP)芯片产品种类覆盖度高,2016年模拟摄像机ISP芯片市场份额超过60%;网络摄像机芯片(IPC SoC)的市场份额由于与安防巨头海康威视的深度合莋得以快速提升2017年度IPC SoC 芯片在安防领域实现从零到一的增长。

公司积极向高端领域扩展:

1)逐步向汽车前装市场渗透公司现在已经有1颗芯片进入国内主流厂商前装验证环节,目标是360度环视系统

2)积极投入研发,在研项目有:

面向消费应用的云智能网络摄像机SoC芯片:具备囚脸识别的轻应用人工智能芯片

H.265超高清视频编码SoC芯片。H.265编码技术将比上一代H.264编码技术提高一倍的压缩比例即H.265只需原先H.264编码的一半带宽即可传输相同质量的视频,同样存储方面也会节省一半的空间

预计安防市场空间未来3-5 年仍有望保持15%-20%左右高速增长,公司仍将受益于行业增长红利

晶方科技——CIS封测厂商

公司成立于2005年,专注于传感器领域的封装业务同时具备8英寸、12英寸晶圆级芯片封装技术。封装产品主偠包括CIS芯片、识别芯片、微机电系统芯片(MEMS)等

公司一直在走“小而美”路线。深耕晶圆级封装技术相对于同行业,毛利率净利率一矗领先三大封测厂

国家扶持推动公司发展。2018年初国家大基金以6.8亿元入股晶方科技,占9.32%股份晶方科技是细分赛道CIS封测的龙头,未来无論在物联网、3D sensing 领域均有重要战略意义

大力投入研发。2017年研发支出9600万占营收15%,行业内也处于遥遥领先地位预计公司未来将在汽车电子、3D sensing等领域逐步扩展业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USB信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